满身花影倩人扶——古代的女子与爱情

作者: qiongwu10

  日期:2011-2-10 20:48:00
  我是一个痴迷于中国历史的人,尽管当前所学多是现代的知识。当年选择专业的时候推掉了历史系改了其他的专业,十分的遗憾。对于古代的人与事有十二分的兴趣,更喜欢用自己的笔写一写关于古人事的感悟。于是想从古代的女子开始写起。当做是对于自己长久以来喜爱历史的一点凭证。
  以下是简单的目录,主要是打算写的女子,基本上是随心所欲的选择,没有经过时间顺序的排列和最后的整理。
  短期内将完成的十个女子:
  虞姬

  绿珠
  鱼玄机
  褒姒
  弄玉
  夏姬(春秋时期)
  卓文君

  文姜、宣姜姐妹
  谢小娥
  关盼盼
  之一:虞姬
  习惯了虞姬这个称呼,就像习惯了相信虞姬与项羽之间有一段真挚的感情一般。很小的时候便听说过这段故事,不知不觉间也深信这个故事中有着如同梁祝化蝶般的凄美的爱情。只是渐渐地才明白,是故事便已经经过了无数人的传诵,传诵的过程中难免要加以渲染,渲染的过程中便早已经加入了很多个人情感。

  人大抵都是善良的,善良而执着的相信一些可遇不可求的东西,即便是自己没有遇到、得到的,也只认为是自己命苦,而愿意给别人留下一个瑰丽的梦想。我时时会想,大概爱情就是这么一个东西。若隐若现,若即若离,是否遇到是否得到其实凭借的是自己的定义来辨别。从这个角度讲,可能爱情与金钱一样,都是知足者常乐的东西。可能在某一个瞬间某一个回眸处遇到了对的人与对的爱情而不自知,爱情就与你擦肩而过了;也可能你执拗的紧紧抓在手里的人与爱情仅仅是一厢情愿。掌握一个人的心或许简单,然而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要掌握两个人的心是多么的难。——所以往往在爱情上不知足的人会变的哀伤。

  虞姬的故事其实很简单:
  项羽与刘邦争霸,最后被围于垓下。在四面楚歌的时候,走投无路的项羽自己做诗,吟诵歌谣,其中提到的一是自己,再是乌骓马,另外便是虞姬。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因此便只能无可奈何,这种走投无路的悲哀对于一位豪杰而言便如同手脚都被束缚住一般的难过,那何况,对于项羽而言,这一败败掉的是幼时起便有的梦想以及曾经几乎已经碰触到的千秋帝业。“虞兮虞兮奈若何”,以前的我以为这一句话是相爱的两个人生死别离之际的无奈感叹,现在看来却觉得虞姬更像是一个入了项王词的装饰物——在项王的词中,一个物是乌骓,那是跟随着项羽南征北战的战马,另外一个便是虞姬,那是常得项羽宠幸的美人。英雄对战马会有一种自然地爱意,那伴随着他将自己的领土一点点扩张;英雄对美人也有一种自然地爱意,这可能源于千百年来美人配英雄的传说。对于美女英雄而言,我突然想起了美人如玉剑如虹一句。不去深究这句词原本的涵义,这两者对于英雄而言,应该是极好的奖赏吧。从这个角度看去,项羽与虞姬之间,竟丝毫找不到爱情的痕迹。这不能不令人感到失望。

  当项羽吟完这首词的时候,作为常伴其左右的美人自然能看得清当前的形势,也自然知道项王以及自己即将面临的结局是什么。世上美人是很多的,然而单有美丽的容貌一般只能吸引旁人目光的一次流连,若没有其他方面一丝一毫的好处,是不可能让人印象深刻或是深深爱慕的。配与英雄的美女更是如此。英雄本身便带着一些自己的独特之处,对美人的要求也自然有独特的要求。所以我一直觉得能够吸引英雄目光的美人必然有她的独特之处,这种独特在古代而言应该不是当下流行的穿越剧本中所说的桀骜不驯或是精灵古怪,更可能是委婉动人,“比花花解语,比玉玉生香”,古典的美人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因此,虞姬也必然是一个聪慧的女子,也因为这点聪慧使得她知道,在这样一个晚上,当汉军包围了项王的大帐的时候,当项王终于无可奈何的吟出这段歌谣的时候,她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当她和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的时候,这位面容、年龄、来历、甚至性命都很模糊的女子已然聪明的做出了决定,那边是项王死,她便跟着死。或者说,即使项王不死,在这种重重围困的情况下,她也只能死。

  从某种程度上讲虞姬的死是这个故事最好的结果,假若虞姬不死,在突围的时候项王可会将虞姬扶至马上护在胸前,像所有有类似情节的小说或是戏剧一样带着她逃亡?我想,这种可能性是极小的。
  那么,在那个时候,恐怕虞姬便只是一个死在乱军之中的女子,在历史上留不下一丝痕迹;
  或者,她会为汉军所掳,受到凌辱在所难免;
  再或者,她有着绝世的容颜,被献给刘邦,刘邦本就是好色之徒,这样她就成为了汉王众多女人中的一员,被淹没在无数的美色之中再无痕迹;
  当然,可能刘邦并不能如愿,他身边的萧何等人会劝阻他,将虞姬视为褒姒妲己一类的人物,刘邦虽心有不甘,也定会忍痛杀了虞姬。自然,对于英雄而言,江山一般重于美人;
  也可能,她成为了刘邦的女人,并幸运的育有子嗣,女孩还好,若是男孩,恐怕会成为吕后的眼中钉,或许就是戚夫人一样的下场。
  ——以上种种,都比不过在项羽彻底的兵败之前死去。我们无从推测虞姬是否爱着项王,按照现在的观念看去,很少有美女不爱英雄。女人的感情与男人的感情多有不同,在一般女人心目中,认定了一个便是那一个,并且时时希望这一生便只有那一个。所以“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更多的时候是女人的心愿。所以假设虞姬是爱着项王的。那么,在项王面前自杀可能是她这一生中留给项王最艳丽的印象了。在项王得势的时候身边多有美人,乱花缤纷的时候虞姬开的再美也不过是锦上添花的点缀,她或许有绝色、或许柔婉、或许有才情、或许善歌舞,但是能够满足这些条件的女子实在太多,可能能够吸引项王的目光在她的身上留连一时,绝不可能在项王的心中留在怎样深刻的痕迹。而自刎之时的那一抹血红色则不同,在绝望的时候看到相伴自己左右的人死去一定会在项王的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这种印象甚至是和着血和泪留下的,如果是一个烙印的话,一定是火热火热的血烧出的。从这个角度讲,虞姬是成功的。她成功的在自己爱着的男人心中留下永生不变的印象,也使得她自己成为了一个传奇。

  在中国历史上传奇女子较之传奇男子而言少之又少,又多被认为是不祥之物而招致诸多批评,然而虞姬却多被称赞少有恶名。这可能与她成全了中国人对女人从一而终忠贞不二的要求有关,也因为她和项王成就了一段死生相随的动人爱情。这也许是一种大幸运吧。
  寻常时候故事到这里就已经结束了,如果没有后面一段。然而好事者偏偏加上了后一段,可能是为了更加的突出虞姬的忠贞,却有意无意的使得爱情在整个故事中的地位更加的降低,甚至使得这个故事在我看来有一丝狰狞。项羽在听完虞姬的应和之词之后,哭了,英雄的眼泪悲的绝不仅仅是爱姬,更多的恐怕是自己的江山与天下,之后对虞姬说“善事汉王”,这一句在我看来更像是对虞姬的催命之语。就像看《三国演义》刘备托孤一段中刘备对诸葛亮说阿斗不才则可以取而代之时候感到毛骨悚然一样,这一段也是一样的感觉。看到后面的项王拔剑,背而授之,姬遂自刎,便更加坚定了这样的念头。项羽并不想让虞姬活,这种情况下的项羽,本意便是让虞姬死。当然其实那个时候项羽是否已经生出死念我们不得而知,或者还是怀着一份突出重围的侥幸的,但是这样的突围也必定容不得虞姬活。——无论如何,虞姬都必须要死。只是倘若没有后面这一段,我们相信这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虞姬的故事的结尾说虞姬死而化为草,这种草能够舞蹈,被称为“虞美人草”。也有说法是虞姬以自己的温柔消磨了项王的雄心,虞姬故而以死报之。这种说法,恐怕是对爱情有着希望的人所做的猜测。
  再退一步说,不得不承认的是,虞姬的故事只存在于野史传说以及文人骚客的记载之中,可能不过是一个传说。项羽作为一个充满着悲剧色彩的英雄豪杰的一生让后人感叹敬佩,大概所有的后人都想让他有一段美好的爱情吧。于是虞姬就这么出现了。
  项羽被围困的时候是在晚上,项羽与虞姬这段故事也自然是发生在晚上,然而在我的心中,始终觉得这一切发生在傍晚。彼时还有如血的残阳。于是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悲怆。于是,一切的一切,让我们相信,在那个时候铁血战场上有过一段温柔的爱情。
  日期:2011-02-10 20:49:59
  之二绿珠
  绿珠的故事在所有关于古代女子的故事中传诵度并不算极高,这可能与绿珠仅仅是一名婢女的身份有关。或者是婢女,或者是侍妾,其实并没有什么差别。在这种身份之下,大多数人眼中的绿珠应该是卑贱的吧,任人欺凌,只因为出身之差,哪怕是有天大的才华德行也是不行的,除非有姣好的容貌才可能有出头之日,而即便是如此,这样的出头之日也只能是作为主人的小妾,绿珠便是如此;或许有幸运的被一两个真英雄所看重,从此陪伴在英雄的左右,成为英雄一生之中美妙的点缀。

  我向来不会很相信那些才子佳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但是又会很矛盾的让自己相信那些传说,至少这关系着我是否还对爱情这个词充满希望与憧憬。爱情是美丽的,我宁愿这样想,因为我如同世间女子一般的渴望着一份唯美的爱情。在某些情况下人的理智与情感是不相匹配的,并且往往因为这种不相匹配而感到困惑苦恼。我时时会想,或者做一名单纯的相信天长地久的女生,期待着有一天属于自己的那个人乘着龙过来牵住自己的手从此和和美美地久天长,或者做一名真正超脱的人不相信更不希冀任何的爱情童话发生在自己身上,这两者都是幸福的,怕只怕停留在懂与不懂之间,在放与不放之间徘徊不定。这样的处境最让人痛苦。

  我便是一个停留在懂与不懂之间的人,但是在写古代女子的时候我时时提醒自己的便是要相信这世上尚有美好的爱情。我期待着我的他真的是命中注定的他,哪怕他不会对我说好听话,哪怕他看不懂我的文字,哪怕他不会哄我开心。女子大都是固执的,认定的,便很难改变。这也是千年以来的常态。
  绿珠的故事让我想到了另外一个女子,著名的桃花夫人息姒,两个人同有惹人艳羡的容颜,并有相同的遭遇,这让我不得不将两个人放在一起做一个评论。其实这种比较和评说是很没有意义的,笔者本人也深为厌恶。笔者向来认为这样的评论是不负责任并且充满着主观评判的味道。但是不得不说,后人看向历史的时候,看到的一切事情都早已经或多或少的染上了主观的色彩,这个观点深深影响着我的历史观,以至于我在看待或是书写、评论每一个历史人物的时候都会怀着满心的敬意。这一点,对男子如此,对女子也是如此,不同的是在看待女子的时候往往更多温情。因为,笔者始终认为,在中国的道德体制下,能够在历史上留下一段事迹或是留下一个名字的女人都是值得深深感叹的,在那个极度男尊女卑的社会体制下,女子要留名是何其的困难。中国古代历史是深色、冰冷的,正因为这些女子的出现而有了一丝暖意和艳色。这些女子值得我们更深的同情与敬意。因此,将绿珠与息姒写在一起,笔者仅仅是为了在同样的一篇文字里面写进两个故事,将这两个境遇相同却有着不同结局的女子的故事呈现给世人看,而不愿意做出孰是孰非的评价。说评价来,又哪里来的资格与勇气。

  绿珠姓梁,是白州博白县人。“州则南昌郡,古越地,秦象郡,汉合浦县也。唐武德韧,削平肖铣,于此置南州,寻改为白州,取白江为名。州境有博白山、博白石、盘龙洞、房山、双角山、大荒山。山上有池,池中有婢妾鱼。”在开始绿珠的故事之前,讲述者总是喜欢不厌其烦的叙述绿珠出生和生长的环境,似乎所有的人都相信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句话。绿珠这样一个美女就出生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秀美山水之间往往出美女,出英雄,这似乎是中国的惯例,在千年的历史中不断地被印证。笔者甚至有这样的想法,在深山之中,必然有绝美的女子以及睿智的长者。这种观念来自于很小的时候便会背的“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的句子中,也来自于陶潜等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句子中。虽然后面渐渐地知道了那些隐居山林的人大多是因为为世所难容而遁世隐居的,甚至知道了隐居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不过是出仕为官的终南捷径,我还是宁愿相信在中国的历史上存在着真正超脱于名与利的人。——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与现在要讲述的绿珠并没有太大的关联。

  绿珠便是出生在一片青山秀水之中。那么绿珠是怎么样的容貌呢,有这样一种形容,说绿珠“美而艳”。中国人对人物的形容多是写意式的比喻,像是泼墨山水画,虽然美却让人看不真切。古人似乎很吝于向我们具体的描写一下名士们的容颜,从不愿意像西方的油画一般的,将眼睛、鼻子、嘴巴、包括五官都严格按照比例刻画下来。他们留给我们的总是那么一个模糊的影响,然后让我们去想象那些神一样的人物究竟是怎样一副模样。只是我们也是想象不出来的。左思右想之后不得不承认,这样比喻式的形容最能够体现名士身上的气质,任何的细节描写都可能是对那些人的一种亵渎。这其实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习惯。中华民族其实是一个习惯意象和写意的民族,像水墨画和书法,以及充满着比喻和夸张的诗文。当然这可能是我一个人的偏执,我很多时候都会觉得更加适合中国人的其实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琴棋书画(当然这并不会妨碍中国人对西学的学习和掌握)。

  那么美而艳究竟是怎么样的容颜呢?我想,应该首先具备端庄美丽的五官。其实在美丽的人是很多的,那么何以绿珠如此的吸引人呢?秘诀恐怕在一个“艳”字上。因为艳而吸引人,甚是是撩人。当一个女子的容貌能够用艳字来形容的时候,恐怕已经产生了对人的致命的吸引力。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女子对人而言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而有些女子则可以吸引人为之放弃一切。绿珠显然是后者。这样的容貌使得绿珠有了走出那个偏安一隅的小山村而接触到权贵的机会,也招致了她日后的悲剧。当然,绿珠事究竟是悲剧是喜剧是一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甚至于在笔者自身看来,也不能有足够的理由得出偏向于悲或喜的任何一种观点。

  坦白的说,笔者是做过这样的设想的,那就是假如绿珠不被石崇发现会怎样。这样的设想就如同西施没有遇到范蠡一般没有任何意义。那样的话,那样的美貌恐怕会在山水与俗世之中被逐渐消磨吧,最后再美的容颜也不过是尘世中开过一瞬的昙花。从这个意义上讲,绿珠还是幸福的。所有被世人所发现的宝物都是幸福的,哪怕幸福过后就是毁灭。这一切与昙花都是一般的。

  叹息与思考都是后人的,绿珠的故事还要继续。这个出生在双角山下的女子有着美而艳的容貌,并延续当地以珠为上宝,生女为珠娘,生男为珠儿的习俗被取名为绿珠。这美而艳的容貌在山山水水间逐渐长成,甚至可能有一个有着暧昧情谊的邻家哥哥。只是有一天,这容颜无意间被时任交趾采访使的石崇发现了——可能仅仅是一瞥之间,这个女子犹如精灵般的身影便印在了石崇的心间,也可能像很多的爱情童话中所说的,当时绿珠正在花丛之间,于是人面桃花相映红,当然,也可能石崇本就是慕名而去,单单为着找寻这个美女。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可以认为是一个美好的开端。我相信这个开端是美好的,至少石崇对于这个女子是充满着爱意的,哪怕这爱并不能上升到爱情的层面上去。或者仅仅是一种喜欢,也已经足够。从这个角度绿珠就已经比西施幸运很多,至少,石崇并不是为了将她献给其他人。

  之后石崇以真珠三斛换得了绿珠。石崇是当世闻名的美男子,更是富可敌国的有钱人,石崇与王恺斗富的故事为后代所慨叹。以真珠三斛换得绿珠对他而言并不能算的上是多大的代价,但是尽管如此,笔者却并不对这个男人的感情有任何的怀疑。自古就有这样的例子,越是高代价越容易使得对方了解交换的东西的价值,当年秦穆公仅仅以五张羊皮换得百里奚便是识得这个道理。笔者宁愿相信石崇也是这样的想法,而不是轻贱绿珠。

  在得到了绿珠之后,石崇即刻建了园子给绿珠居住,大有金屋藏娇的意味。绿珠能够吹笛,又善舞《明君》,于是石崇自制《明君歌》教给她,又曾经制《懊恼曲》赠给绿珠。有这样一首词,据说是绿珠所做的(当然也可能是石崇做的):“我本良家女,将适单于庭。辞别未及终,前驱已抗旌。仆御涕流离,猿马悲且鸣。哀郁伤五内,涕位沾珠缨。行行日已远,遂造匈奴城。延我于穹庐,加我阏氏名。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父子见凌辱,对之惭且惊。杀身良不易,默默以苟生。苟生亦何聊,积思常愤盈。愿假飞鸿翼,乘之以遐征。飞鸿不我顾,伫立以屏营。昔为匣中玉,今为粪土尘。朝华不足欢,甘与秋草屏。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这首词咏的仍然是王昭君,但是却是从一个女子的角度看去的,在绿珠眼中昭君远离故乡,嫁于异族,最后更以一身侍父子两辈,全然失去了一个女子的操守,从而为之发出了“昔为匣中玉,今为粪土尘。朝华不足欢,甘与秋草屏。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的感慨,足以体现绿珠的才情以及细腻的才思心地。

  这一段时光应该是美好的,尽管石崇有诸多的婢女侍妾,但是如此美貌更解人意的绿珠显然是其中的佼佼者,从石崇亲自为之写词之事看,石崇对绿珠是极其宠爱的。石崇是当世的美男子,绿珠是当世的美女,石崇又是有权有势的富商——这一切几乎是完美的,所谓的神仙眷侣大抵说的就是这样。笔者相信石崇对绿珠是有爱的,不然怎么会在如云的美女之中专宠绿珠,不然又怎么会坚持不将绿珠与人,直至为自己招致杀身之祸?这点爱意让笔者为之欣慰与感动。

  事情转为悲剧起因于赵王伦作乱。魏晋南北朝原本就是一个十分混乱的历史时期,王朝更迭江山易手在当时甚至是家常便饭,对于平民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影响,甚至对于一般的官员而言也是没有影响的——在那个时候他们已经不再受礼义廉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家伦理观的束缚,而变得放荡不羁随波逐流。但是这场变乱对石崇而言却是致命的。所依附的人失势之后的石崇仿佛失去了依靠的牵牛花一般的迅速的凋零下去。再加上得势的时候石崇可以说极尽奢华之事,树大招风是自然地真理,对于石崇而言也是如此。失事之后的石崇开始成为了当时得势者欺凌的对象,其中对过分的可能就是孙秀。孙秀也不过是一个依附于赵王伦的人,却因为赵王伦的得势而在瞬间权势熏天目中无人起来。

  孙秀看中的便是绿珠,并在某一天派人向石崇求绿珠。我们无法隔着如此漫长的时光揣测出孙秀偏偏要绿珠的原因,可能仅仅是出于一时的义气,就如同小孩子喜欢抢别人的玩具一般的心理;也可能孙秀之后绿柱是石崇的心爱之人,借此羞辱石崇;当然也可能是因为绿珠实在是当世的角色,令男子所向往。不管什么原因,这个叫做孙秀的人在石崇的数百名侍婢之中偏偏选中了绿珠,并且认定了只要绿珠。史家在记载这件事的时候是这样说的:“崇方登凉观,临清水,妇女侍侧。使者以告,崇出侍婢数百人以示之,皆蕴兰麝而披罗縠,曰:‘任所择。’使者曰:‘君侯服御,丽矣。然受命指索绿珠,不知孰是?’崇毅然作色曰:‘吾所爱,不可得也。’使者曰:‘君侯博古通今,察远见迩,愿加三思。’崇曰:‘不然。’使者出而复返。崇竟不许。”。那么多美丽的女子都已经任人挑选了,偏偏绿珠不肯与人,我想,石崇对绿珠确实是有爱的,而并不是单单的不忍自己的心爱之物被别人染指。我有时会想象石崇说“吾所爱,不可得也”这句话时候的情形,其神情必然是坚毅决绝的。笔者一直觉得一个男人对着别人宣告自己对心爱之人的所有权的时候是十分的帅气迷人的,更何况是在自己已经失事的情况下,如此不顾自己的安危的坚持让我这个后人看来也是如此的感动。那时候绿珠如果听到这句话一定觉得自己这一生都已经足够了。在这个意义上,我是羡慕绿珠的,毕竟她爱的人在拼尽全力守护于她,她所有的爱与坚持在这一刻都已经得到了回报。

  这种执意的坚持给石崇带来了灭族之灾。于是这段故事有了一个传奇的悲剧结局:石崇被杀,绿珠在他的面前坠楼而亡。这将是怎样的一场生死相随不离不弃,石崇又是怎样的爱着绿珠。这对恋人用最最决绝惨烈的方式向世人宣告了他们之间感情的坚贞,也因为这种惨烈成就了一段彻彻底底的传奇。悲剧总是拥有比喜剧更加震撼人的力量,因为悲剧往往是在给人美好与希望的时候将这美好片片撕碎。但是这破裂的剧情却成就了经典与传奇。

  我们当然不能将石崇的灭族之灾归罪于不肯将绿珠与人,实际上身处乱世的每一个人的命运都已经成为了那个纷乱的时代的牺牲品,而不是一人一力就能够控制的。石崇得势的时候极尽奢华铺张之事,在失事之后必然会付出一定的代价。这是命,也是历史的大趋势。绿珠之事可能仅仅是一个导火索,或者连导火索都不是。在古代社会,笔者并不相信一个女子能够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更何况绿珠仅仅是一名侍婢。

  与绿珠有类似遭遇的便是息姒。息姒是春秋时期的著名美女,因为脸若桃花而被称为桃花夫人。原本是息侯的夫人,被楚王看中,诸多调戏。原本息姒也是要自杀以保全自己的名节的,但是为了保全息侯的姓名与地位而活了下来,并为楚王育有子女。为了保全夫家的姓名委身于人与两个人同生共死,息姒与绿珠,哪一种选择更好呢?笔者对于这样一个问题一直是找不到答案的。当我的感情做主的时候,我自然是艳羡后者的,因为后者保全了自己神圣的爱情,但是当我理智下来的时候我又会倾向于前者。是不是为了保全对方而牺牲自己才是最深的爱呢?这实在是一个深奥的爱情问题。

  在绿珠坠楼之后世有绿珠楼与绿珠井。据说在绿珠的家乡,那口绿珠井十分神奇。饮井水者生女多丽颜。但是当地有有识之士认为美色无益于时,所以将巨石镇入井中。从此之后,即使能够生出容貌美丽的女子,这些女子的五官四肢也多有问题。这大概是有感于绿珠之祸。也给我们留下长期的思考:究竟是锋芒毕露好还是平平淡淡好?——这个问题,恐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了。

  日期:2011-02-11 11:15:05
  之三鱼玄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