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我的职场经历
作者:
BB爱PP
日期:2008-1-10 16:13:00
一直都是在天涯潜水,今天终于决定冒泡了。80后的人已经慢慢开始成为这个社会的重要角色,看着大家的故事,我也来分享一下自己4年的工作经历。
先讲讲我的教育背景吧。从小我就属于那种靠小聪明考试的人,成绩不算突出,但也还算说的过去,一路读的都是重点学校。高中开始数学成绩急剧下降,我妈想到了送我出国。开始办的加拿大不过拒签了,后来就送我去了新西兰。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只要能去英语国家,能自由自在,我都能接受。2000年的元旦刚过,我就一个人上了飞机。出国之前我妈狠抓我英语,雅思考了5.5分,所以去了没读语言学校,直接上了大学预科。(这点很是另中介不爽,后来我才知道原因,后面慢慢解释)不好不坏的成绩,肯定是读不了奥克兰大学或者维多利亚,于是我就找了个当地不错的理工学院。在新西兰读过书的人都知道,那里一共八个大学,其他的很多都是polytechnic.幸运的是学校后来提升为八大之一,我读的也就不算野鸡大学了。03年12月毕业,其中第二年第一个学期当掉过一门,后来就不敢那么松散了。基本上来说我的英文还算是OK,说起来只要不是太专业的东西都没有问题,书写的时候拼单词是我最头疼的。专业当时是自己选的,我觉得自己还是比较有商业头脑的。大学的成绩基本都是B-或者B,也有C+,主要是我妈要看成绩单,所以太差说不过去。
再说说大学兼职吧。我的家庭条件也就是小康,虽然学费和生活费都是家里负担,但是我妈不会再多给我一分钱。第一年的时候我妈希望我全身心的读书好考上奥大,所以不同意我打工,多少还给我点零花。上了大学之后她开始督促我打工,原因是我没考上她期望的大学。
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美食城的韩国小店打工,主要就是上菜,收盘子。干了半年,老板娘把刷碗的辞掉了,她上菜,让我收桌、洗碗。本来就因为我是新手给的薪水很低了,这回又让我刷盘子!当然不干了!我发誓以后再也不给韩国人打工,太抠门!
之后有个台湾的女孩子介绍我到她朋友家的餐馆打工,下单、上菜还是原来的工作,不过薪水比以前要高一点。老板是台湾人,祖籍山东,人挺和蔼的。这工作我做了差不多一年,一周20个小时。除了挣到点零花钱,最高兴的是学会了怎么做奶茶、做咖喱什么的。如果不是当掉那门课,我还是会继续留在那里打工。在国外当掉就要重修,没敢和家里说,要顺利毕业就意味着我必须下学期多修一门,时间不够用了,只能不打工了。那时候还觉得挺可惜的,没有免费的奶茶和云吞了。
第三份工作是02年底和一个姐妹逛街,看到有个洋人的商店在招短期售货员,我就跑进去应征了。老板是个洋人老太太,因为很喜欢东方文化就开了这么个商店,主要卖一些中国、日韩的工艺品还有丝绸什么的。因为之前的店员回国休假了,所以她需要一个临时店员。这工作也没什么难的,我基本都是每周一、三、五下午和周六全天去上班,客人有需要的时候就介绍一下,有时候也会和老板神侃中国历史和文化。三个月后正职的回来了,我自然就下岗了。
闲了一段时间,第四份工作居然找上门来。我这个人比较开朗也比较热心,所以有很多朋友。偶尔会帮朋友弄签证的事情,和留学中介挺熟的。有天后来的老板打来电话,问我愿不愿意过去帮他,做市场开拓的。当然好了,不用端盘子、站柜台,给多少钱我都愿意。那时候在新西兰的中国留学生越来越多,很多大学或者学院什么的都针对国际留学生开设移民课程或者一些好移民的专业,他们也很喜欢和中介合作。刚开始的工作也就是接电话、收邮件,然后翻译点资料。因为老板也只是觉得我比其他去他那里的留学生多了解一些学校和签证的申请,所以没让我做什么重要的事情。但接下来的一件事情,让他开始器重我。
那时候我已经干了半年了差不多,老板带我去和一个私立大学谈项目合作。其实我也就是去听听、做作记录,方便我回来后把项目资料翻译成中文,然后在做个宣传。那是个会计项目,当时已经有很多类似的课程了。说实话真的没有什么宣传点,但是雅思成绩不高,还是有点吸引力的。老板也不太想接这个项目,但是学校那边给的反点比其他私立学校的项目高5%,而且只有我们和另外一家签了合作协议。我向老板提议,在新西兰的把5%返给录取的学生,国内的学生可以赠送雅思速成班。不知道真的是我运气好,还是那时候中国留学生特别多,那个项目我们一共送了60个学生,老板还给我包了个大红包。
之所以讲的这么详细,是这份工作最终成为了我的第一份全职工作,没有刚毕业就失业。对于一个国际留学生来说,能找到办公室的文职工作,也算不错了。
总结一下兼职的工作,我觉得去餐馆、超市什么地方打工都差不多,学不到什么东西的。英文提高?我也没觉得。我有一个原则,就是不刷盘子,太机械的工作,容易自闭。本来一个人在外面就够辛苦的了,学业的压力又那么大,再天天跟孙子似的不停手的刷,面前除了盘子就是盘子,非疯了不行。当然这是因人而异的,我属于比较爱说话的人,所以端盘子我就能接受,虽然也没轻松到哪里,但我总觉得天天看着人总比看着盘子好。
日期:2008-1-10 17:34:13
对于没有工作经历的毕业生来说,我觉得有兼职的工作经历是很重要的。哪怕是在餐馆打工,也是以一个服务者的角色去了解社会,而不是享受者,这中间是有很大差异的。如果能进公司做兼职,那是最好。哪怕是端茶倒水的小妹,都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至少可以了解很多公司的基本流程,同事之间的相处之道,商业往来的基本礼节什么的。也可以更直观的了解社会这个大染缸有多现实。这样以后参加工作面试,就算没有工作经验,但是基本的礼仪和思想意识还是可以提高雇主对你的印象分。
这些都是后来工作很久之后才明白的。那时候我哪里知道那么多,就是想打工可以消磨一些时间,更重要的还可以有零花钱。也就是打工开始,我花钱反而真的没有那么大手大脚了。往往辛辛苦苦一个周的钱就够我买一双高跟鞋或者一瓶香水。我记得刚开始打工的时候领了薪水就去免税店买化妆品什么的,到后来领了钱就存起来。也会消费,但是不会那么冲动了。
今天先下到这里吧,要去开会了。明天继续,希望有人支持~
日期:2008-1-11 12:16:12
第一份工作——市场专员
03年底总算修完了所有的课程。老爸是希望我回国工作的,老妈是坚决不同意我回国——要不继续读书,要不移民。我那时候还没想太多,什么回国还是移民的,但是坚决不读书了是肯定。天生就不是爱学习的好孩子,再读下去还不要我的命。当时的男朋友是移民那边很多年的中国人,感情还是很好的,所以我想能留在那边工作再说。
这时候老板也来问我的打算,他希望我能继续留在公司。那时候去新西兰的中国人已经少了很多,在新西兰的很多人陆续的转到其它国家读书,尤其是澳洲。加上国内对澳洲的留学热情,老板很看重这块市场。继续作我喜欢的市场开拓,不用到处找工作,当然是好事情。
先说说公司的情况吧。老板有两个,一个中国人,一个Kiwi。公司在新西兰的主要业务是留学和移民两个部分,在中国和一个中介结构有合作,主要是留学和文化交流业务。新西兰这边有4个部门,移民部4个人,留学部2个人,市场部就是我,这些都是全职员工,还有一个文书部基本都是兼职的学生。中国老板负责移民和市场,Kiwi负责留学和文化交流,不过Kiwi经常在中国,所以这边都是中国老板在负责。
我的工作主要是三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和有合作的校方保持联系,基本上每周通个电话聊聊天,偶尔约见面吃饭什么的。那时候学校多,学生也多,针对留学生的课程经常会有变化,所以要随时掌握。还有就是一些新的项目也要第一时间了解,不然被别人签了独家,虽然我们还是可以送学生,但是利润就很低了。
另一部分是我全职工作之后的工作重点。联络更多的国立大学,争取成为一级代理。国立大学相对私立大学或者学院要严格的许多,对代理中介的审查有很多要求。中介实力、信誉、输送学生的数量什么的,都是很严格的。我需要整理材料,然后向学校申请。之后是一个比较长的谈判过程,通常是由老板亲自出马。这其中包括资质审核、代理级别、可能拿到的优势课程或者项目、是否有利润返点等。我最讨厌的就是做资料的整理,其中又数输送学生的数量为最麻烦,不仅仅要找出之前通过我们申请的学生,还要了解他们的详细情况和最终选择的学校。拼命的去找出那些学生的亮点和优势,以体现我们的信誉。
第三部分是我比较喜欢的——学校或者项目推广计划。主要是针对我们合作的大学做市场定位和优势突出。很多大学的资料要翻译成中文,然后编辑成宣传资料。要言简意赅但是要信息全面,比如学校的历史、优势课程、优良传统、名师名事、毕业率、就业率什么的。说实话,我当初选学校的时候都没了解这么详细。再就是一些特长课程的推介。主要是针对国际留学生开设的移民课程或者热门课程。找出吸引点,算是我比较擅长的。怎么说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知道学生和家长想要什么。
在新西兰差不多做了一年,没什么太特别,也不会很忙碌,甚至有的时候都很清闲。跟老板那么长时间,他还是挺看重我的。办公室里人不多,而且基本上都是30-40岁的资深人士,最小的就是我和前台。移民那边有两个老外两个中国人,有两个是有执照的律师,大陆人在国内也是律师。和他们的接触比较少,但是感觉他们还是很专业的,也算是当时比较好的移民中介了。咨询这边是两个30多岁的中国女人,其中一个还是台湾人,她们对我都挺好的。我很喜欢吃零食,人又大大咧咧的,办公室抽屉里的好吃的经常分给她们。总的来说还是比较舒服的,没有什么太多的压力。这可能和新西兰整个的环境有关系,大家都是很慵懒的,什么都不着急。
我是那种闲不住的人,时间长了觉得人再这样会越来越懒,这不是一个20多岁的人该有的工作状态。而且那时候遭到男友的背叛,对这个国家越来越心灰意冷。每天十点上班,六点下班,然后就到处玩,不是去朋友家打牌,就是出去泡吧。每天都是两三点才睡,周末基本就通宵,搞得人特别颓废。04年的10月初的一个周末,我记得特别清楚。和几个朋友去唱K,凌晨5点到家我特别累,但是就是睡不着。之后躺在床上两天,睁着两眼看着天花板,也不知道想什么。后来就决定不能再这样,我要回国。
日期:2008-1-11 17:18:51
做生不如做熟,所以回国后我还是选择了留学咨询,选择了当时和我们合作的国内这家公司。说起来好像很简单,其实中间的过程还是挺复杂的。
我做出回国的决定之后立刻给父母打了电话,结果妈妈不同,态度很坚决。之后几天我连续和她讨论这个问题,但都是没有结果,最严重的一次是我们俩在电话中吵起来,要知道我在出国之后从来没和妈妈吵过架。我偷偷给爸爸打了电话,他还是支持我回国的,希望他能帮我劝服妈妈。最终妈妈妥协了,原因并不是我的坚持,而是姥姥病危住院,她顾不上我了。12月初,我回到了中国,离开了生活了5年的新西兰。
妈妈之所以不同意我回国,第一她希望我能拿到外籍身份,第二她觉得国内不好找工作。我从来就不希望成为二等公民,更不觉得工作有什么难找。回来之后又和妈妈吵了一架,爸爸通过关系给我找了一份工作,但是我并不想靠家里。但是不能太任性,总是要去见一下的。那个叔叔的公司主要做物流,在QD也算是很知名的企业。见面的时候聊了一下,他觉得我还不错。后来又走了一下形式——去他们公司见HR。那是我有生之中的第一次面试,也是我迄今为止最恶心的一次面试。面试官是一个30多岁的妇女,貌似很和蔼,但是笑起来很假。她先询问了我一些情况,然后要求我用英文自我介绍一下。搞笑的事情是她不懂英文,因为面对我说的任何言语都没有反应。当时心里那叫一个上火,可是表面上还是要微笑。接着她讲了讲他们公司,然后就是对我一顿打压。话没很明白,但是意思我很清楚——不要以为是老板的朋友就特殊,没有经验就要好好学习,别以为国外回来的就牛,薪水和其他应届毕业的本科生一样都是1500。我没说话,但是觉得很屈辱,当时真的有那种感觉。我觉得她在侮辱我的智商,侮辱我爸爸的名誉。最终我还是没去那家公司,让爸爸以孩子小不知天高地厚给回绝了。去年有次回家还和那叔叔一起吃饭,他说当时真的应该留下我。我很感谢他这句话,这不是对我的肯定,是说明我爸没欠他人情。
既然不想靠家里,那就自己找吧。网站、报纸、招聘会,我都尝试过,但是不会轻易投简历。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外资的大型企业,职能上主要是市场或者高级秘书,其他我都不考虑。最终我只投了家乐福的商务秘书、杜蕾斯的总裁秘书,丹麦的一家机械公司的总经理秘书,还有一家德国的化工企业。
家乐福是在招聘会上投的,后来又参加了2轮面试。第一轮是HR,比较junior的一个女生,聊得都是一些基本问题。第二轮的面试是市场部的经理,他问了我很多比较尖锐的问题,例如如何看待加班,怎么适应新环境,竞争压力怎么承受,然后又讲了一些家乐福的东西,是怕我没心里准备,干不长时间。后来让我回去考虑一下,这边会在3天之后电话联系我。我最终还是没去,第一工作职责并不是我希望的,说是市场部,也就是一些简单的促销宣传,因为是店所以没有太多的决定权,很多事情都是执行。第二,薪水太低,经常加班到深夜而且没有加班费,这个我是绝对不能接受的,我又不是苦力。第三,但是也有其他的一些机会。
杜蕾斯是在网站看到的,然后发了简历过去,通知面试已经是一周之后的事情。总裁秘书这个职位一共是4轮面试,第一轮笔试,主要是考一些英文简单翻译、商务礼仪、情景对话。第二轮是由HR面试,没有什么特别的。第三轮的主考官是中方的一个负责人,还有总裁的助理和生产的负责人。主考官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很精明的一个中年男人,很有气质,英文也很流利,不会特别难为你,但是每个问题都很有深度。第四轮是总裁,典型的英国绅士,40岁左右,说话和举止都很讲究,我记得面试的时候我居然有种贵族和贫民的感觉。后来真的通知我上班了,HR给我打得电话,但我拒绝了。这个职位第一轮有100多个人,我算过,因为我是K组的10,我之后还有一组。到最后一轮只有3个人,我是其中之一。最后的结果我是第二选择,因为第一选择拒绝了,才轮到我。有一点郁闷,但是想想能从一百个人中挑选出来,也不错了。没去的原因,第一是我不太喜欢那个总裁的风格,或者说我不能适应他的工作要求。第二,也是薪水的问题,其实只比我的底线少200块。
丹麦的那家公司我是在报纸上看到的,立刻传真了简历。下午接到人事的电话,第二天就去面试了。直接就见了来自丹麦的总工程师,和他聊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很轻松很舒服的环境,而且可以感觉到他也很喜欢我。他跟我讲一共见了16个人,而我是他最看好的。几天之后又见了行政总经理,是个中国人,感觉一般,他觉得我有些年轻。后来真的是没有录用我,他们选择了一个英语没我好但是比我有经验的女人。说实话,我很喜欢这家公司,风格还有文化什么的。而且顶头上司的为人感觉也不错。有时候我还在想,如果当初他们真的要我了,那我是不是一辈子也就这么简简单单的过了。(大约半年之后他们又找过我,因为中国总部迁到青岛,需要一个总裁秘书。)
到这个时候我开始知道英文好、能力高不是最重要的,经验才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没有消沉,我反而更加积极,也明白薪水少很正常了。
德国的这个化工企业是在招聘会上看到的,本来是一个朋友想投,结果她英文不成。那职位是市场专员,主要是做国际市场开拓的,我本来对国际贸易不感兴趣,但是招聘的其中一个是他们的副总,德国人。于是就投了一下,然后当场就面试。我们总共聊了20分钟差不多,一直都是英文。其中还有5分钟他让我讲述留学的见闻。如果聊特别正式的话题,我可能还差一点。但是神侃,那可是我的专长。于是他通知我周一就去他们公司进行下一轮面试。后来还有一轮面试,但是时间拖得很长,主要是大老板不在中国。等到他们大老板回来,我已经决定来BJ工作了。当时给的offer也算不错,而且还有很多出国的机会,可是我的心已经不在QD了。
其实我回过没多久就收到Kiwi老板的邮件,他邀请我去北京工作,但是要在元旦之后才能谈。我当时也没当回事,后来是原来的老板回国联系了我,才知道他们真的想我接着做留学。于是05年的1月中旬,我去了一趟北京。见到了老板、Kiwi,还有中国这边的老板。一切都很顺利,我答应年后来BJ上班。工作不是做市场拓展,主要是做留学咨询。薪水和提供的环境都是我很满意的,所以我很痛快地答应了。
现在想起来以前,真的觉得自己那时候好幼稚,不过还是很骄傲有那些经历。
日期:2008-1-13 2:31:28
继续说我的第一份工作。
2005年2月14号我到了北京,并在一周之后正式上班。很特别的日子,并不是因为情人节,而是我又离开了父母。在机场的时候,我还是没敢回头,害怕看到父母的不舍,害怕自己心软。有个朋友还开玩笑说,也许在飞机上会有什么艳遇呢。艳遇的确发生了,不过不是在飞机上,而且在朋友家,我认识了后来的男友。跑题了,接着说我的工作哈。
公司在北京共有美加、英国、澳新、德国、日韩、马来西亚共6个咨询部,还有一个文书部和行政后勤部。另外在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日本都有办公室或者合作的中介。我刚去的时候澳新部只有3个人,一个就是我的Kiwi老板,另一个是主要做澳洲业务的女人。我加入之后,Kiwi很少在这边,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我们部又增加了3个人。办公室里基本都是30多岁的行业内的资深人士,文书和行政部的人都比较年轻。办公室里以女孩子居多,所以事情也比较多,这个后面再说。
我的只要工作就是关于澳洲和新西兰的留学咨询。虽然我之前是做市场的,但是因为对澳洲和新西兰的学校非常了解,也亲身经历过留学,所以做起来并不是特别困难。唯一的问题就是对签证的把握,幸好英国部的头对我很好,给了我很多的帮助。
初期的工作主要是整理两个国家的留学信息,洽谈更多的澳洲高校。这方面对我来说,并不是特别的困难。之后的主要工作就是向客户推介大学和专业。这期间接触了很多不同学历的学生或者已经工作的人,也发生很多故事。有搞笑的,有上火的,也有安慰的。
故事一:
对方是一个人大的社会学本科学生。他向我咨询了澳洲的学校和留学的整体情况之后,考虑要具体选择的学校。我给他的建议是新南威尔士或者墨尔本,但是他只考虑澳洲国立或者昆士兰。后面的这两个学校是出了名的严格,以他的成绩(平均分不到70,雅思5.5)成功率只有50%。我很婉转的劝说他,谁知道哥们居然给我来一句:我的导师时中国最有名的社会学家,他给我写推荐信还能有问题。当时就无语!不知道是你读书还是你导师读书!后来他自己申请,没有成功。3个月后又回头找我,乖乖去了新南威尔士。
故事二: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