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十个人的德意志
作者:
钱塘烟雨
日期:2011-2-26 23:25:00
写在前面
天涯煮酒的老朋友们,好久不见啊!烟雨又回来了。
09年底,烟雨在天涯煮酒上开始连载自己平生的第一个历史长贴《拉丁美洲五百年》。尽管由于选题冷僻,作者水平又低,到现在还没能出版,但毕竟靠挤出来的时间完成了25万字的全稿,也收获了许多朋友的关注、支持和指正,还曾经上过天涯头条。如此说来,那段时间的努力也是值得的。
完成《拉丁美洲五百年》之后,停笔了好长一阵子,主要是因为工作太忙,实在抽不出时间。直到最近,工作稍微清闲一些,烟雨又开始手痒了。
吸取前一个作品选题冷僻,而且题材也过大的教训,这次换了个比较精细的题目——德国史。
当然,要想说清楚德意志的两千年历史,同样是个浩大得不得了的工程。如果事无巨细都写下来,难免又会跟《拉丁美洲五百年》一样,拉拉杂杂,冗长不堪,最后变成一本流水帐。
因此,烟雨准备取个巧,只写德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十个人(烟雨自己评的),用这十个人的经历,串起整个德国的漫长历史。
同《拉丁美洲五百年》相比,这个题材的空间小得多(不像拉美那样南北纵贯两万里,而只有大约一百万平方公里冒点儿头)、知名度高得多(没听说过德国的人,估计比听说过拉美的人还少吧)、内容也带劲儿得多(拉美独立了两百多年还积贫积弱,德国究竟怎么样,俺就不在这里废话了)。
因此,烟雨自己很有兴趣,也有信心把这段故事讲好。
这个帖子的写作方法,从形式上,还是走通俗而尽可能诙谐的路线;从内容上,仍然会坚持百分之百从史实出发,夹叙夹议,但绝不臆造任何细节的风格。
希望得到大家一如既往的关注!
日期:2011-02-27 01:03:45
引子德国究竟知多少
(1)
没听说过德国的人肯定是凤毛麟角——小学没毕业的不算;不过,对德国能有些深入了解的人,估计更加凤毛麟角。
听说过德国的人,大多知道她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且不说全球200多个国家组成的那个“世界大家庭”,就算是在全球那二十多个发达国家组成的特长班里面,德国也算得上是个优等生:
论GDP,2010年的德国是世界第4大(按国际汇率计算)或第5大(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经济体,绝不掺水的欧洲第一经济强国;按购买力计算的GDP排名比按汇率算的低,是因为德国的物价高,可就算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德国的人均GDP也超过4万美元,位列世界前20名。
论人口,2010年末的德国共有8176万人,居欧洲第2位(第一位是俄罗斯),世界第14位。论生存质量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个衡量各国人口状况的“人类发展指数”(由“出生时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综合入学率”和“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四项指标组成,每项得分各占四分之一),满分是1。德国2010年的得分是0.947,世界排名22位。基尼系数则是0.27,列世界贫富差异最小的国家前10名。
论面积,这个就比较可怜了。今天的德国,全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语,Bundersrepublik Deutschland。为了行文流畅,今后不再在正文中标出原文,而是在每章正文结束后搞个译名对照表),位于欧洲大陆中北部,全国面积35.705万平方公里,在欧洲各国面积排名第7。德国同时与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瑞士、奥地利、捷克、波兰和丹麦共9个国家接壤,是邻国第2多的欧洲国家——邻国最多的当然还是俄罗斯,差不多可以说是欧洲的中心。
说起德国,除了这些干巴巴的数据之外,大家还能想到些什么呢?
首先,德国货的质量很牛:
走到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德国货”差不多都是“高质+高价”的代名词。德国的汽车(比如奔驰、宝马、大众和欧宝),德国的化工(比如巴斯夫的石化,拜耳的树脂,汉高的日化),德国的电气(比如西门子,默勒,泰邦),德国的精密仪器和机床(比如蒂森克虏伯、博世、百灵),乃至于德国的医药和生物制品(比如拜耳先灵、默克雪兰诺)等等,几乎都是全世界同业产品中的佼佼者。也正是靠着这么多高质高价产品,德国的出口额一直位居世界前列:从2003年开始,德国这个不出口啥初级产品(比如粮食、袜子什么的)的国家,连续6年成为全球的出口冠军。尽管2009年输给了我国,但是对比一下这两个国家出口产品的种类,就能看出谁才是靠出口盈利最多的国家。
然后,德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很高:
除了人均GDP之类的统计数据之外,德国人居状况的质量之高也是有目共睹:覆盖全民的医疗、养老和失业等社会保障系统,免除了德国人大部分的后顾之忧;德国没有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也几乎没有住房拥挤、交通阻塞、空气污染之类的城市病;德国的乡村美轮美奂,整洁自然,凭借着世界上最早最发达的高速公路网络,“工作在城市、生活在乡村”成了很多德国人的生活方式;德国的森林覆盖率虽然只有30%(主要是二战时被毁了不少),但靠着世界上最高水平的污染治理,她的空气质量和水质量在世界上都名列前茅。
此外,喜好历史的朋友们,则会谈到德国不那么光彩的另一面: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建立纳粹德国;1939年9月,纳粹德国突袭波兰,正式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历时5年又9个月的大战,仅在欧洲就造成了超过4200万人的伤亡(包括德国自身在内)。给世界人民带来沉重苦难的德国,在战败后被四大战胜国分区占领,又沦为冷战的前沿阵地,分裂将近半个世纪之久。
但是,这还远远不是德国的全部。
日期:2011-02-27 14:06:31
(2)
烟雨说很少有人深入地了解德国,主要是说很少有人深入地了解历史上的德国:
德国曾经很大:
1910年的德国,处于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本土面积达到54万平方公里,是今天的一倍半。当时德国所领有的土地,除今天的德国全境外,还包括今天的大半个波兰,以及今天法国、比利时、丹麦、捷克、俄罗斯和立陶宛的各一小部分。此外,当时的德国还领有非洲的多块殖民地——比如德属西南非洲(就是后来的纳米比亚)和德属东非,领有太平洋上的多个岛屿,租借了中国的胶州湾,把青岛当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还在天津和汉口建立了租界地,是响当当的全球殖民帝国之一。
德国曾经很小:
1795年,德国的伟大诗人席勒曾经在一首讽刺诗里这样发牢骚:“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那个地方!”1820年代,德意志邦联议会则表示:“这个世界上没有德意志的商人,只有巴伐利亚的,萨克森的,符腾堡和其它地方的商人。”——当时是“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有时也叫“德意志第一帝国”)的后期,帝国名存实亡。统一的德国并不存在,所谓的“德意志”只不过是一个地理名词。
德国曾经很强:
20世纪初的德国,是全世界仅次于英法的第三号殖民大国,领土遍布欧、亚、非、澳,用当时的观点——幅员辽阔就等于国家强大——来看,当时的德国比今天的还强;20世纪初的德国,也是世界科技的中心,普朗克、伦琴、海森堡……一个又一个光辉的名字都出自德国。这么说吧,那时候全世界的学者可以不会英语,但一定要懂德语,否则就out了。
德国曾经很弱:
进入近代以来,德国曾经前后两次统一,可统一的时间加在一起居然还不足100年。1870年德国统一之前,德意志地区备受强邻们的欺凌,百姓的生活也充满了苦难——当英国、法国早就实现了国家统一,在全世界大打出手、抢夺殖民地的时候,德意志地区还是小邦林立,诸侯盘踞,被称作罗马教宗的提款机。17世纪的三十年战争,更让德国沦为一片废墟。此后两百年间,历次统一努力均告失败,德意志成为欧洲列强相互角力的竞技场。甚至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交战双方都有来自德意志地区,拿命来换钱养家的雇佣兵。至于二战结束之后,东西两个德国更是承受了将近半个世纪的骨肉分离之苦,然后又花了差不多20年的时间,去医治重新融合带来的阵痛。
就这样,德国的历史充满了矛盾。
要解开德国的这些矛盾,说清德国的前世今生,绝不是三言两句就能完成的任务。所以,就让我们沿着德国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十个人的足迹,重新踏上德意志的漫漫千年长路吧!
是为引子。
日期:2011-02-27 20:22:36
第一章:赫尔曼——民族英雄No.1
(3)
公元9年9月,今天德国下萨克森州的条顿堡森林里。
滂沱的大雨,泥泞的土地,成千上万盔明甲亮、全副武装的古罗马士兵,跟成千上万破衣烂衫、杂七杂八的野蛮人扭打在一起。经过三天三夜的鏖战,古罗马军队全军覆没。
就算把古罗马上千年的征服史都放在一块儿,这样的惨败也绝对算得上屈指可数。领导那群野蛮人赢得胜利的,就是烟雨要在这篇帖子里介绍的第一个人物:赫尔曼。
关于这位野蛮人首领的事情,咱们还得从日耳曼人的出现说起:
众所周知,欧洲文明的源头是古希腊。不过古希腊城邦林立,自己关起门来打得不亦乐乎,时不时地还跟波斯打个反侵略战争什么的(参见前几年的魔幻片《斯巴达300勇士》。)这样搞来搞去,尽管说“多难兴邦”吧,什么雅典,还有斯巴达等等,都繁荣得不得了,可到头来也没能冲出希腊,走向欧洲。
把文明的火种传遍全欧的历史使命,就此落到了后来的古罗马的头上。
古罗马一开始也不过是台伯河畔的蕞尔小邦,但是人家社会各阶层、全国各地区的利益平衡得好,意见处理得好,上上下下也就逐渐地拧成了一股绳,不断对外扩张,见一个灭一个。到了公元117年,图拉真大帝统治下的罗马帝国达到了极盛,偌大一个地中海都成了罗马的内湖,帝国的中北部边疆更是直抵莱茵河和多瑙河流域。
在征服的同时,古罗马也把文明带到了大半个个欧洲。像什么种植小麦啊,使用拉丁文啊,建设高架输水管道(学名叫“渡槽”)啊之类的,都是罗马教给被征服地区的居民的,罗马人在西班牙建设的渡槽,有些居然一直使用到今天。看起来,先进文明征服落后地区,很多时候都是件利大于弊的事情。
不过,也有人不领这个情,比如生活在欧洲北部的日耳曼人。
当然咯,现在的“日耳曼人”基本上就是“德国人”的同义词。不过,历史上“日耳曼人”的概念可比德国人要大得多:
按照现代考古学的一般观点,古代日耳曼人从大约公元前1200年开始就生活在今天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日德兰半岛以及附近的土地上了。到了公元前5、600年前后,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十有八九是人口膨胀或者气候变化导致的食物短缺,日耳曼人开始南下。到了公元元年前后,日耳曼人已经向南扩张到了莱茵河流域。
只要对欧洲历史稍有了解就会想到,这个时候的古罗马正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庞培、克拉苏、凯撒…牛人一个挨一个地出现,简直就是“闪闪的将星照亮了欧洲的夜空”。
日耳曼人要南下过活,罗马人则要北上扩张,双方针尖对麦芒,冲突在所难免。
图1.1:公元前1200年左右,日耳曼青铜文化的分布区域。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日期:2011-02-28 20:36:39
(4)
日耳曼人这就跟罗马人干上了。
公元前58年,古罗马的超级大牛人尤利乌斯.凯撒亲率大军北上,在今天法国牟罗兹附近的莱茵河畔,跟一个叫阿里奥维斯图斯率领的日耳曼军队好好干了一仗。日耳曼人不是凯撒的对手(似乎凯撒活着的时候没有谁是他的对手,日耳曼人也不算冤),一仗下来被古罗马消灭了整8万人。凯撒顺手把这件事写进了他的名作《高卢战记》。也就是从这本书开始, “日耳曼人”这个名字就此被确定了下来
“日耳曼人”这个词来源不明,众说纷纭,各种鬼扯说法的想象力,能赶上某些人解读的《红楼梦》。而其中一种比较靠谱的说法是:它是欧洲西北的另一个部族凯尔特人给起的,在凯尔特语里的意思是“邻居”或者“兄弟”。凯撒挥师北上时从凯尔特人那里听到了这个称呼,就现学现卖记在了自己的书里。
虽说吃了大败仗,但是作为北方蛮族的日耳曼人还是很勇敢的——想不勇敢也没办法,日耳曼人野蛮惯了,以开荒种地为耻,以打架斗殴为荣,平日里过日子不是靠打猎,就是靠打劫。据说每次打完了,老娘、老婆、娃儿们来慰问战士的时候,不是嘘寒问暖,而是凑上来数伤口。您要是伤口比别人少,您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
不过,日耳曼人虽然非常勇敢,但是战绩却比较可怜:从凯撒那时候开始,他们就屡败屡战,屡战屡败,一直败到公元5年,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聚居的莱茵河流域设立了日耳曼尼亚行省。
——早期日耳曼人的战绩表明,只有勇敢是不够的。罗马帝国的金属冶炼技术比日耳曼人先进了好几百年,刀剑锋利、铠甲结实,装备水平比操持着青铜斧子、青铜棒子的日耳曼人高了不止一个数量级;而且罗马帝国的士兵都是职业军人,受过良好的训练,单兵作战能力很强,大名鼎鼎的罗马方阵排列好之后,更是锐不可挡,无坚不摧;相反,当时的日耳曼人既落后又野蛮,除了当兵都是兼职的,训练水平和装备水平都很差之外,打仗的时候,部落老大还要冲在第一个,否则就没威信。
冲在第一个的死亡率当然很高,所以老大们经常挂掉,而老大们一旦挂掉,剩下的军队就没人指挥,大家就会进一步乱套,任罗马人宰割。
就这样,日耳曼人节节败退,而罗马人步步紧逼。
虽说罗马人节节胜利,还建立了行省,但罗马帝国在北方的统治并不稳固。日耳曼人仍然隔三差五就闹个事、造个反,仗着天高皇帝远,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没少惹麻烦。
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北方问题,公元8年,罗马帝国的首任皇帝,大名鼎鼎的奥古斯都.屋大维派了个叫瓦鲁斯的当日耳曼尼亚的行省总督,命令他率领着罗马的第17、18和第19三个军团北上平叛。据说起兵的时候,军队还像当时罗马流行的那样,带了大批慰安妇。
当时的日耳曼人呢,野蛮归野蛮,但是生活作风挺端正,一夫一妻,决不搞什么劈腿那一套,职业性工作者更是根本没有。看到罗马大军压境,还是这么一支满肚子花花肠子的大军压境,日耳曼人就怒了,各部落奔走联络,相互串联,组成联军,准备抗击侵略者。
本章的主人公赫尔曼就此登台亮相。
日期:2011-03-01 20:17:12
(5)
这个赫尔曼,现代史学家称他为赫尔曼.德.舍鲁斯科,意思是“舍鲁斯科部落的赫尔曼”。不过,赫尔曼这个名字是后来才有的——据说是18世纪德国的宗教改革先驱马丁.路德给起的,意思是“伟大的战士”。
在当时,赫尔曼本来的名字叫“阿敏”(意思是“伟大的”),罗马人则称他为“阿尔米尼乌斯”(就是“阿敏”的拉丁语转写)。
方便起见,烟雨还是用最通用的名字,叫他赫尔曼吧!
这个赫尔曼大约是公元前18年或者17年出生的,他爹赛格米尔是舍鲁斯科部落的族长。
照这个出身,小赫尔曼的前途还是比较光明的。虽然长大当了族长之后,也有可能在“冲锋在前”时挂掉,但起码平时还是个说一不二的老大。
但悲剧很快就发生了。
还在赫尔曼很小的时候——具体是哪年就说不清了,舍鲁斯科部落打了大败仗,连部落首领都被罗马人抓了。小赫尔曼也就此被带到罗马,在敌人的首都逐渐长大,后来参了军,成了罗马的士兵。
据(德国人自己)说,小赫尔曼生来就英明神武,能征善战。不管这是真是假,单从他后来的表现看,这个被俘虏的小野蛮人的确有一套——他入伍之后,由于能打仗、不怕死,而且具有当时日耳曼人民所普遍不具备的聪明头脑,所以提升很快:
他先是摆脱了奴隶的身份,成了罗马公民,然后跻身罗马骑士的行列,公元4年,在罗马征服巴尔干土著的战争中,不到22岁的赫尔曼被提拔成日耳曼佣兵的首领。
就这样,到了公元8年瓦鲁斯率领大军征讨日耳曼的时候,赫尔曼也被带上,做为一名低级军官去征讨他的父母之邦。
在古代的欧洲,民族和国家的概念没有现在这么清楚,所以为敌国效命的事情也就屡见不鲜。瓦鲁斯带着赫尔曼出征的时候,肯定没想到这家伙居然成了自己一辈子最大的敌手。(当然,实际情况很可能是,统领大军的瓦鲁斯根本就不认识赫尔曼这个小角色。)
讲着拉丁语的赫尔曼,身上流的却是日耳曼的血。出征的这一路上,赫尔曼身在曹营心在汉,暗地里不断鼓动沿途的日耳曼各部落起来反抗罗马人,再加上瓦鲁斯人生地不熟,罗马的大军就只好走走停停,一路忙着招降纳叛。结果几个月下来,罗马人大仗不见,小仗不断,军队疲惫不堪,战斗力也就直线下降。
到了公元9年的秋天,瓦鲁斯的军团走到了条顿堡森林一带,由于道路狭窄,而且阴雨不断,两三万罗马军队的列阵前后居然达到15至20公里,首尾完全不能兼顾。
更要命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低级军官赫尔曼失踪了。
日期:2011-03-02 20:17:24
(6)
谁也不知道赫尔曼是什么时候跑掉的。
赫尔曼跑掉之后,把沿途的日耳曼各部落联合起来。尽管他年纪很轻,可是他在罗马军队服过役,在巴尔干打过仗,见过大世面,而且更重要的是,赫尔曼脑子好使,能够想到克敌制胜的高招,所以,什么Marser,Chatten, Chattuarier, Tubanten, Angrivarier, Mattiaker,还有Lander(一个不认识也不要紧,都是些日耳曼部落的名字,而且还是德语的,译名就不给起了)部落都紧密团结在赫尔曼同志的周围,准备和罗马侵略者决一死战。
这一年,赫尔曼27岁。
事实证明,赫尔曼的脑子的确好使:
他深知,罗马军队装备先进,训练有素,任何人想要从正面对抗罗马军团的冲锋,那就等于找死。装备低劣、一盘散沙的日耳曼部落联盟唯一的取胜机会,就是要趁对手阵型散乱的机会,进行穿插包围,分而歼之。
于是,赫尔曼率领杂七杂八,总计不到1.2万人的日耳曼联军,埋伏在地形复杂的条顿堡森林里,专等瓦鲁斯的军团到来。
某个秋雨滂沱的日子里(具体日子不详),瓦鲁斯率领着他的3个罗马步兵军团,6个辅助军团,3个骑兵队,总计超过2.5万人的大军开过条顿堡。
前面说过,由于附近的道路本来就崎岖狭窄,再加上连日下雨,道路泥泞不堪,瓦鲁斯军队的布列长度居然将近20公里。兵法云,包原隰险阻不可囤以重兵,瓦鲁斯也知道处境不妙,就想加速越过这个险地。
可是已经晚了。
赫尔曼在此等候已久,罗马大军就此钻进了日耳曼人的口袋阵。
道路崎岖加上大雨滂沱,瓦鲁斯的骑兵队根本冲不起来,步兵也没有足够的场地去排列最拿手的军团方阵,反而是杂七杂八的日耳曼联军,正好趁乱发挥他们的单兵作战优势。于是,一个白天打下来,罗马人就损失惨重了。
到了晚上,罗马人本来想趁黑逃跑,没想到,赫尔曼早就料到了瓦鲁斯的这一手。他派人在罗马人外围能走的路口都架起了简易的木栅栏,日耳曼人就躲在栅栏后面拿着长矛乱刺乱捅,连瓦鲁斯的副将维拉都被捅死了。
罗马人这下子跑不出去了,周围不是能吞没活人的无底沼泽,就是更加要命的木栅栏。万般无奈之际,罗马人只好退回来,在满地泥泞里稍作休整,改日再战。
就这样,双方在条顿堡的这片森林里鏖战了三天三夜。
到了第四天,一切都结束了——赫尔曼以不到一千人的微小损失,全歼瓦鲁斯的罗马军队2.5万人。据记载此事的罗马史学家塔西佗说,其中有些罗马军人还不是战死的,而是被日耳曼人活捉后杀掉,祭了他们蛮族的神。
罗马军队统帅瓦鲁斯本人自杀,连脑袋都被日耳曼人抱走了。
消息传到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屋大维抱头痛哭,扯烂了衣服,用脑袋撞墙,高叫:“Quintili Vare, legiones redde!” (拉丁语,意思是“瓦鲁斯,还我军团!”)
屋大维撤销了第17,18和19军团的番号,永不再用,这也是古罗马历史上的唯一一次。由于这一仗损失太大——2.5万人,那可是罗马全国军队的十分之一哪,终屋大维一生,罗马都再没有对日耳曼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
日耳曼人在条顿堡的胜利,归根结底是赫尔曼一个人运筹帷幄的胜利。不然,以当时日耳曼人那么简单的大脑,肯定又会奋勇冲锋,那样一来,全军覆没的就不会是罗马人,而是他们自己了。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