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神坛之路

作者: 梁柏梧

  日期:2011-3-17 20:20:00
  诸葛亮的神坛之路
  目 录
  第一章 初上舞台的诸葛亮
  一、善于选择老板的毛头小伙子

  二、为老板谋划“第一桶金”的打工仔
  三、弱国外交的光辉典范
  第二章 深居幕后的诸葛亮
  一、刘备开拓疆土的人事安排
  二、莫名其妙的荆州战役
  三 、雪上加霜的夷陵之战

  第三章 逼上前台的诸葛亮
  一、树立第二代两代领导核心的权威
  二、北伐的军事创造
  三、掌控全局的杰出才能
  第四章 后诸葛亮时代

  一、诸葛亮的接班人们
  二、曹操的徒子徒孙
  三、孙权的晚年及其后人
  第五章 世上再无诸葛亮
  一、成就和局限

  二、走上神坛
  三、《三国演义》的悲剧意识
  【正文】
  第一章初上舞台的诸葛亮
  一善于选择老板的毛头小伙子
  本节助理推荐经典语录:

  1、于是,一个史上超一流的打工仔就惨死在史上超一流的老板手上了。
  2、通常,我们把“马屁精”作为骂人的话,其实,拍马屁而能成“精”的,都具有成为超世之杰的潜质。
  一个时代,诞生一批杰出人才,在历史上并不是难得一见的景观。真正难得一见的是,这些人才横空出世了,而且,又在属于他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汉末和三国,就是一个这样的时代。
  这是一个产生老板和打工仔最佳组合的时代,这是一个优秀老板千方百计寻求卓越打工仔的时代,这是一个优秀打工仔努力寻找卓越老板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杰出的打工仔误入歧途的时代。
  年轻人周瑜结识了孙策,从此成了孙氏集团最得力的战将;郭嘉游历北方阅人无数后,选择曹操当老板,名垂史册。但是,田丰的两任老板,却让他一事无成。
  选老板,很重要,也很难。

  史书上说,田丰天资英杰,权略多奇,大概智商和诸葛亮在同一档次。 当初,曹操还没有把皇帝接到许昌的时候,袁绍的谋士沮授就建议把皇帝接到袁绍的家中。袁绍当时可能以为供养一个只会消耗公款的家伙经济上不合算,拒绝了这项建议。但是,当皇帝在曹操规定的新首都安家落户之后,每次接到中央文件,心中就七上八下。他那顶乌纱帽不论多大,都是依赖中央的红头文件存在的。而这些中央文件不都是经过曹操圈阅才发出的吗?谁知道曹操会在中央文件里塞上一些什么私货呢?要是中央哪一天送来一张免去军政所有职务的纸片呢?袁绍越想越觉得毛骨悚然。而且,中央政府迁往许昌不久,袁绍就收到了中央的通报,批评他地广兵多而专门结党营私,不肯出兵保卫中央但擅自相发动对左邻右舍的战争。曹操得了便宜又卖乖。

  谁的地盘谁做主。皇帝到了曹操的地盘,就得按照曹操制定的规则做游戏。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唯一的办法就是把皇帝供养在自己的家里。于是,袁绍就派使者和当初的战略合作伙伴、今日的竞争对手曹操商量:过去的首都洛阳已经破落,严重损毁皇家的光辉形象。但你搞的那个临时首都许昌,地势低下,气候潮湿,不利于圣体健康,还是让皇帝住到我这儿来吧。 曹操只需要皇帝,根本不理会皇帝是否健康,何况,老皇帝死了,小皇帝又会产生出来,对于曹操这样的权臣,皇帝的年龄越小越好。这一提议无疑与虎谋皮,遭到了曹操理所当然的拒绝。

  把皇帝接到家中,自己随便咳嗽一声就能成为最新最高指示漏夜颁行,要求全国各族人民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迅速贯彻执行,天下还有比这更合算的买卖吗?田丰当初一定是支持沮授的建议的,只是因为袁绍的反对就不提起了。现在,袁绍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了,就乘机建议:革命当然不是请客吃饭。但是,革命有时候也许要请客吃饭。现在,咱们的兵马比曹操强壮,而且,也请过曹操的客,给足面子了。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现在不动手,咱们就要成为别人的俘虏了。既然曹操给脸不要脸,老板,咱们动手吧。

  但是,袁绍说:“NO”!
  袁绍实在是一个不可理喻的老板。迁都的设想是他先提出来的,他的办法没有可操作性,打工仔提出了一个可行的办法,他又不采用,到底安得什么心思?他没有像蒋介石一样留下一部日记,后人无法准确把握。猜测一下,袁绍是否一个武大郎式的老板?要处处显示比自己的公司里的打工仔聪明?未必,当初从韩馥手中轻而易举地取得冀州,正是逢纪的主意。当然,逢纪是自己的老部下,田丰是跟随韩馥被兼并的。看来,可能他不相信原韩馥的部下。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猜测有几分道理。

  袁绍消灭了公孙瓒之后,就要进攻许昌。袁绍的主要参谋人员分成了一派,一派主张立即开战,以袁绍的老部下郭图为首,以为我强敌弱,可一战而定。但是,原韩馥的部下沮授反对开战,认为虽然对公孙瓒的战争胜利了,但仓储物质不足,老百姓深感疲劳。应该先给中央进贡一些物品,做一点跑部钱进的工作,搞好与中央各部委的关系;内部加大发展生产的力度,积极备战。一旦曹操发现了我们的图谋,不允许我们在首都开展工作了,就把我们不能效忠中央的责任推在曹操的身上而采取军事行动。当然,虽然宣战了,也不是摆开架势大干,而是组建许多机动部队,神出鬼没,进行骚扰。等到曹操疲惫不堪的时候,全力出击,一战定乾坤。对于沮授的建议,袁绍不屑一顾。

  正当两军对峙的时候,意外发生了:袁术在南方混不下去了,要北上与堂兄袁绍会师,还带了“皇帝”的称号和国玺作为见面礼。曹操处于受到两面夹击的局面。慌乱中,曹操派出了被自己视为一代英雄而暂时依附自己的刘备率军迎战。正当曹操后悔放虎归山的时候,刘备在徐州杀了拥护曹操的刺史车胄,公开反曹的消息传来。曹操决定先搞定刘备,再来收拾袁绍。

  要同时打赢两场战争,就是今日的世界超强美国也不敢轻易下决心。
  日期:2011-03-19 12:02:40
  天才不可怕,可怕的是天才出了昏招看不出,最可怕的是看出了天才的昏招不出手。田丰看到了千载一时的战机,建议袁绍:老板您最强悍的竞争对手就是曹操。现在,曹操亲自率领部队东征刘备,一时半会不能了断。我全军出动,攻击曹操的后方,可以一战成功。发动战争,就是要看准机会,眼下正是时候。但是袁绍说,我的宝贝儿子生病了,没有心思。这是可以理解的,打下天下总是要传位给儿子的,如果儿子的小命保不住,打下天下还有什么意义呢?袁绍有三个儿子,田丰不理解袁绍把小儿子袁尚看作自己的心肝肺脾肾的行为,用拐杖敲着地板狂叫:“完了!遇到千载难逢的机遇,却以儿子生病为借口坐失良机,可惜啊!”

  曹操击溃了刘备,就摆开了和袁绍决战的架势。田丰看透了曹操的阴谋:曹操和袁绍相比原本就处于劣势,现在和刘备打了一仗回来,虽是胜仗,但杀敌一万,自伤三千,力量受到削弱,唯一的优势就是因胜利的鼓舞,士气高昂。曹操要扬长避短,唯有速战速决。于是,田丰向袁绍建议:曹操善于用兵,变化多端,不可琢磨。他的部队虽然少,千万不可小看。我们应该采取打持久战的策略。老板凭借山河的险要地势,拥有四个州的兵源,对外结交各路英雄,结成反曹统一战线;对内鼓励农耕,训练士兵,组建精锐部队,分多路奇兵,避实就虚,进行骚扰。敌救援右侧,我就袭击左侧;敌救援左侧,我就袭击右侧,使敌军疲于奔命,民众没法过日子。我方不觉得疲劳敌方就已经困苦不堪了。不用两年时间,老板,您就坐在家中等待捷报吧。如果不能从长计议,拿出所有资本赌一把,万一输了,连反本的机会都没了。

  田丰不仅提出了以持久战、游击战、运动战取胜的战略和战术,而且提出了建立统一战线,多头夹击曹操的战略思想。这与后来的诸葛亮所采取的一些重大的战略战术异曲同工。仔细研究中国的军事思想史,田丰可能是有些战略战术原则的首倡者。但是,袁绍看不上这种偷鸡摸狗式的战略战术。在他看来,运动战和游击战之类的战术,是农民的伎俩。农民并非天然喜欢这些战术,只是因为刚起义时,敌我双方力量过于悬殊,想攻城,攻不进;好不容易攻下一座城,想守,又守不住,只得到处运动,到处游击,甚至游而不击。现在,袁老板的兵比人家多,马比人家强,粮比人家广,一句话,本钱比人家厚,人家要摆开阵势真刀真枪决一雌雄,堂堂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当缩头乌龟?而且,还要去请什么外援,就算赢了,将来谁是江湖上的老大?老板怎么在江湖上混?袁绍决定出击。

  田丰预见到了这场战争的严重后果,多次恳求袁绍重新考虑作战方案。但是,军号已经吹响,部队就要出发。一个打工仔反复提出同样的建议,在老板看来就是一种低估老板的智商的行为,不仅有损老板的权威,而且必将动摇部下对老板的信任,最终导致军心动摇。于是,袁绍就把田丰投进了监狱。
  官渡之战的结局一如田丰预料,有的同事以为田丰将受到重用。因为,与田丰同样智慧超群的沮授,已经成了曹操的俘虏。沮授一被俘,声称决不投降,但曹操还是想给他留条生路,对他说,我如果早遇见你,天下还有什么值得我操心的事情呢?袁老板输就输在不能听从你的建议。说完,把他释放了,而且待遇从优。但是,沮授是坚贞不渝的袁派,寻找时机出逃。曹操只得杀了他。

  田丰已经看透了袁绍而且预见到了自己的结局:老板外表宽厚而心胸狭窄,又不理解我一片忠心,而我又多次不能与老板在思想上保持一致。这次,老板如果得胜而归,心情舒畅,一定能够释放我。但老板吃了败仗,心中不爽,嫉妒心一定会发作,我的老命保不住了。
  一个老板拼不过别的老板,失败的原因恰恰又在于没有听从自己公司里的打工仔的意见,而且,这个打工仔就在公司里等着看老板的笑话。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打工仔的冷眼。一个被打工仔视作无能的老板,别说想在江湖获得尊严,就是在自己家里也没法混。老板回到公司,先把比自己聪明的打工仔解决了。
  从对自己的结局的预见性来看,田丰看人很准。但是,田丰怎么不跳槽呢?打工仔不能改变老板,但可以选择老板。而且,田丰已经在一个失败的老板手下打过工。这个老板叫韩馥。
  韩馥是一个太守。当年,十八路盟军讨伐董卓的时候,就是一个方面军的总司令。讨董战争中,他出工不出力,不仅的实力没有受到损失,反而取得了舆论的支持,一直占据着中原冀州,袁绍只是占据了边远的渤海郡。
  袁绍看上了冀州,但是没有实力拿下,就听从了逢纪的建议,派人联络北方的公孙瓒,相约夹击冀州。当公孙瓒以讨伐董卓的名义率兵南下逼近冀州的时候,袁绍派出了由外甥高干为团长的访问团出访冀州。团员荀谌是张仪、苏秦一流人物,而且早就看透了韩馥是一只庞大的菜鸟,到了冀州,就吓唬韩馥:公孙瓒乘胜南来,各郡纷起响应。袁老板率领部队往东来,虽然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但是,我替韩老板你感到担心啊!

  韩馥长这么大,从来没有受到过这样的惊吓。一听荀谌的话,六神无主。就问;我该怎么办呢?
  荀谌来了一个欲擒故纵:老板不要着急,可以先衡量一下。比方说,在宽厚仁义,受全国粉丝的拥戴程度方面,与袁老板比,怎么样?
  韩馥谦虚地说:我不如袁老板。
  荀谌又问:在临危决断,智慧和勇敢方面,与袁老板比,又怎么样?
  韩馥虚心地说;比不上袁老板。
  日期:2011-03-21 19:25:43

  荀谌继续问:请再比较一下。在向全国人民布施恩德,人民群众从两位老板的身上得到好处方面,韩老板比袁老板又怎样?
  韩馥完全没有了底气。袁家四代有三人担任中央高层领导,学生、部下遍布全国。韩馥本人就是袁家的老部下和学生,沾了袁家的光,坐上了现在的位子。于是,韩馥说:比不上袁老板。
  荀谌不失时机进行威逼利诱:那还犹豫什么?韩老板在三个方面都不如袁老板,就应该和袁老板联手,实现强强联合。别看渤海只是一个郡,实力如同一个州。袁老板是当世英才,肯定不会长期屈居人下。现在。公孙老板已经大兵压境,势不可挡,如果袁老板落井下石,两军夹击,胜负立决。韩老板如果和袁老板联合,把经营权交给袁老板,韩老板尽可坐享红利,地位如同泰山一样安稳,而且,还会赢得让贤的好名声。

  韩馥被说动了心,部下沮授等人却不同意,认为:冀州虽然地方不大,但是可以动员的兵源在百万以上,并且拥有十年的粮食储备。袁绍当初从洛阳逃亡到渤海,也就十来个人,七八条枪,至今依赖冀州生存。他就像放在我们股掌之间的婴儿,只要我们主动断了他的奶,就会立马饿死,哪里有向他投降的道理?
  但是,韩馥一意孤行坚持投降路线,荀谌只用了三个思考题就让拥有百万兵源的韩馥缴了械,比墨子用游戏的方式打消公输班进攻宋国的念头还省事,也是战争史上的奇事。当然,究其原因,不是荀谌的口才非凡,而是韩馥的窝囊举世无双。所以,这一段奇事,反倒不如墨子的非攻故事让史家们津津乐道。
  袁绍兼并了韩馥之后,为人正直、颇有才华而原来不受重用的田丰、沮授等人,都被提拔到了重要领导岗位。官渡战役前夕,田丰担任参军。但是,韩馥却过得很不自在,名义上是个将军,手下却没有一兵一卒,就辞别袁绍,投奔张邈。后来,袁绍派使者拜会张邈,双方商议事情,两个人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竟至于交头接耳。当时韩馥在座,因听不见两人说些什么,怀疑袁绍派使者逼张邈杀死自己,心中害怕,就跑到厕所里自杀了。

  打工仔找到一个好老板,没有票子,会有票子;没有房子,会有房子;没有车子,会有车子;没有位子,会有位子。换了老板之后,田丰的待遇得到了极大地提高。提高待遇,是老板爱惜人才的标志性动作。战国时的燕昭王就是用为郭隗以黄金打造别墅的方式,吸引了乐毅等一干人才。而且新老板雄心勃勃,身体力行反对董卓的暴政——曾出任讨董同盟军的带头大哥;对待百姓非常宽厚——袁绍死后,辖区内大街小巷哭成一片,像死了自家亲人一样。这些可能就是田丰追随袁绍的原因。但是,袁绍也许是一个好人,但肯定不是一个好老板。袁绍对老百姓宽厚,但是对于功臣不宽厚。生性窝囊、主动交出经营权的韩馥落得走投无路的下场,一方面和韩馥胆小怕事的性格有关,另一方面也和袁绍的安抚工作不到位有关。而且,袁绍在骨子里是先看打工仔的出身成分,再决定是否采用打工仔的建议的老板。而非常不幸的是,他的智囊团中最有才华的两位成员田丰和沮授都来自于原来的韩氏集团,以至于他们在关键时刻提出的正确主张一个也没有得到采用。晏子说,“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 袁绍即此类乎!最后,田丰到手的一切利益都化为灰烬,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一个具有诸葛亮一样才干的人物,没能成就诸葛亮一样的事业。

  但是,会选择老板,而且,选中了适合自己发挥才能的老板,也未必能成就事业。与诸葛亮年龄相当的杨修就是一个例子。
  杨修虽然没有像田丰一样提出过过人的见识,但是一个智商超群的人物。曹操在门上写个“活”子,就知道曹操嫌门太阔了;在盒子上写句“一盒酥”,就每人一口分吃了。别小看这种文字游戏。这是考验打工仔对老板的心理判断能力的考试。对老板的心理的把握能力非常重要,有时决定战争的胜负。
  官渡之战前夕,对于是否和袁绍展开决战的问题,曹营内部意见不一。孔融就是反对派,他认为 :袁绍地广兵强;田丰、许攸,国内顶级的策划人才,作为袁绍的参谋;审配、逢纪,忠心耿耿的大臣,为袁绍担任行政工作;颜良、文丑,勇冠三军,统帅部队。结论是:难以战胜!
  荀彧提出不同看法,认为:袁绍的士兵虽然多,但执法不严。田丰性格刚强但经常违抗领导的意图,许攸贪婪但不能严于律己。审配独断专行但缺乏谋略,逢纪处事果断但刚愎自用,这些人的结局可以预料。如果许攸家属违反法律,袁绍必定不能纵容,不纵容,许攸一定叛变。颜良、文丑,有勇无谋,可一战而擒 。
  曹操同意荀彧对于袁营干部队伍的评估,但是忧虑孙策从南方袭击自己的后方。

  郭嘉说:孙策是个可以忽略不计的人物。他这个人,百战百胜,拥有江南,但年少气盛,目中无人。外出的时候,不用护卫,迟早死于仇人的暗杀。
  事后证明,两人的判断完全正确,而两人做出的结论都是建立在对各个评估对象的心理揣摩的基础上。
  官渡对峙时,曹操决定先征服刘备,他手下的大将都说:和老板争夺天下的是袁绍。现在,袁绍的部队已经集结,而老板却要先去对付刘备,一旦袁绍从后方乘虚而入,怎么办?
  日期:2011-03-23 19:59:36
  曹操笑着说,这个袁老板,我最了解了。虽然有雄心壮志,但是,缺乏雄才大略,下决心总是比别人慢半拍。我出趟差,不碍事的。至于那个刘老板,你们就不知道有多厉害了。今天不灭了他,后患无穷。
  作为打工仔,摸透老板的心思,而且能投老板之好,是最重要的工作。通常,我们把“马屁精”作为骂人的话,其实,拍马屁而能成“精”的,都具有成为超世之杰的潜质。许多秘书能够成为政治新星,原因大致如此。

  杨修不仅擅长文字游戏,而且从曹操发布的“鸡肋”的口令中,听出了撤军的命令即将马上发布的意味。这更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也不单纯是对老板的心理揣摩,而是根据当时敌我双方的综合力量以及战况进行分析后,做出的判断。
  曹操被杨修的过人才华惊呆了。但是,曹操决定杀杨修并不是嫉妒杨修的过人才华。当年,曹操和杨修一起路过曹娥碑时,杨修一眼就看出了蔡邕题词所隐含的意思,但曹操走了三十里之后才想到那是“绝妙好辞”的意思。曹操一点都没有嫉妒的意思,反而心悦诚服地说:我的才能和你差了三十里啊。
  曹操高于袁绍之处,就在于不仅自己多谋善断,而且总是认真地从打工仔身上吸取智慧和勇气,一见郭嘉就赞叹:使我成就大业的就是这个人啊。官渡之战处于胶着状态时,曹操粮草不济,而且公开和私下响应袁绍的人越来越多,曹操受到空前的精神压力,就写信给后方的荀彧,打算撤军。荀彧在回信中对曹操进行了一番心理辅导之后,建议曹操:顶住!寻找战机。后来荀彧被自杀,不是曹操妒贤嫉能,也不是曹操卸磨杀驴,更不是荀彧江郎才尽,而是荀彧和曹操之间发生了路线之争。曹操要称王,荀彧认为曹操称王就是曹氏集团篡班夺权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坚决反对。曹操终于明白了,荀彧表面上是为曹氏集团打工的,心底里是为刘家王朝打工,这是不能在政治上与自己保持一致的表现。曹操杀杨修也是出于类似考虑。

  在专制时代,老板的接班人的问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而且,被接班的老板生前关于接班人的决定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如果老板生前没有指定接班人,或者指定的接班人不能得到大多数业务能力最强的打工仔的支持,就会发生混乱,甚至内战。曹操在挑选接班人的时候,犹豫了很长一个时期。论才能,曹植高于曹丕;论接班序列,大儿子早已战死,曹丕排在首位。由于曹操久久不能确定自己的接班人,曹氏集团的一些打工仔们选定了自己未来的老板。

  杨修选择了曹植。杨修选曹植的理由,一是曹植的才能为杨修所折服;二是曹植对杨修的信任。作为天才型的人物,杨修每次都能事先猜透曹操的考题,曹植每次应考之前就已经把杨修拟定的答案背得滚瓜烂熟,以至于曹操曾一度惊叹曹植的才能——曹操当然不会出开心辞典之类的题目——一定都与安邦治国有关。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