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道德经』,一部本该列为绝密,并禁它上百年的书
作者:
独孤123
日期:2011-3-31 9:00:00
看完老子的《道德经》,我不禁感叹,这简直就是金庸武侠里的《九阴真经》,它本应该是一部列为绝密中的绝密,只提供给少数聪明绝顶的人士和帝王将相们偷偷看的,其他屁民看多少抓多少的书,却怎么这么不小心流落到了民间?还好,大多数人只看到其皮毛,真正看懂的人并不多,否则真是刁民难治“流害无穷”了。
然而,我又转而一想,人类真要成长,文明真要进步,光看那些一览无遗的书是不够的,甚至可以说,衡量一个民族的发展程度,只需看看这个民族中有几个人真正喜欢看并看懂了《道德经》!
那么,我们现在就来谈谈老子和他的道德经。
说起老子,相信你马上会想到《道德经》,继而想起那句异常玄乎,让书呆子们争论了两千年却至今没有定论的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当然,大家对他的“无为而治”和“愚民政策”也应该有所耳闻的。对了,有一句话你或许也还记得,“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个“嗖主意”也是老子出的。如果你是陈宝国的粉丝,那么你也可以在他饰演的朱元璋的电视剧里经常听到他念叨:“治大国如烹小鲜。”这句话同样是老子的原创。除此之外呢,相信你对他的了解也就很少了。
总之,在大多数人眼里,老子是一个不思进取的,消极的,缥缈的,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人,我以前的感觉也是这样。想想孔夫子固然令人讨厌,但比起老子来,他就要靠谱、有人情味多了,至少他不会故弄玄虚,在提倡“一日三省”“三年不改父子道为孝”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行”的教条的同时,也能乖乖承认“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和“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这也难怪,你看看后来孔子的追随者们能够加官进爵日夜穿梭于朝廷之上,即便到了今天,人们对那些文质彬彬不那么惹人讨厌的生意人称呼为“儒商”,但老子的后人们却不是躲起来修炼仙丹,就是手拿一根棍子挂上一块破布游街串巷,装神弄鬼骗人钱财,好不容易冒出一个稍微成点气候的尹志平,却卑鄙无耻,趁人之危强奸了冰清玉洁的小龙女,害得她和杨过这对本就遭人非议的苦命鸳鸯此后的生活更是阴霾重重。
几年前我曾在买书时一不小心撞到此书,想想它毕竟也是国粹,便翻开来看,虽然《道德经》仅仅只有八十一条五千多字,比起今天咱们动辄写几百万字的伟大作家们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但仅仅看了五条,我便感到身有不适,勉强看完十条,感觉脑壳有些晕,硬着头皮看完二十条,感觉呼吸急促完全糊涂,便扔下此书匆匆逃走。当时感觉老子在故弄玄虚,还有他的“道”和“无”实在是令人忍无可忍:照他的意思,岂不是整天无所事事、木头似地坐着便可以天下太平,生活圆满了?这不是劝人放弃进取误人子弟嘛,真是个典型的废物!
对老子的态度的改观始于去年。此事说来话长,其实这几年来我一直有个感觉,就是我们的汉语写作水平已经远远落后于香港和台湾了。这倒不是因为曾经坐过几次牢遭过几次封杀的李敖说过他可以“五百年来,稳坐白话文写作前三把交椅”这句话,他这明显是在自吹自擂,当然,不排除有自我炒作的嫌疑,因为在这个信息爆炸大众眼球应接不暇的时代,炒作和宣传是成名的必要手段,有了炒作,麻雀也能变凤凰,令人看了一眼不敢看第二眼的芙蓉姐姐和流落街头一无所长的犀利哥也能一夜成名,成为媒体的宠儿和资本追逐的对象,没有炒作,纵然你如诸葛孔明一般有经天纬地之才也只能藏于深闺人不知,现在这个时代期待刘玄德主动找上门来已无可能,更别说叫他忍辱负重三顾茅庐了!言归正状,若论写作水平,鲁迅当属第一,这是我深信不疑的,但不得不承认,李敖的文采斐然,在现在大陆的作家群中很难找到可以与他抗衡的人物,当然,差距也并非仅仅在这,港台往往会与时俱进,创造出一些新颖的词汇,令人耳目一新。如果你看过央视的《海峡两岸》和“参考消息”,便可以感觉他们说话写作用词“生动活泼”,极富人性化和文采,而我们现在的文章却机械僵硬,没有人情味。比如“信心满满”一词,我最先在参考消息摘录台湾媒体的新闻上看到,一看这词,便觉清新气爽,暗自佩服,时隔几个月,我终于听到大陆某位电视台的主持人也用了这个词语,虽然是拾人牙慧,也算是奋起直追,孺子可教。
不料在去年看电视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细节,险些推翻了我的“成见”。那是综艺节目的一个片花,呈现了一组舞台美景,场景唯美清新却又变化多端,令人神清气爽却又不知该如何对之进行赞美,这时画面上显现了四个字“大象无形”,一看到这四个字,我就感到深深佩服:是啊,此时还有什么词语能比这个词更贴切的呢!虽然气象万千却无形无状仿佛天成,而这个词语以前未曾耳闻应该是编辑新创,能创造出这个词语的编辑真是太有才了!美丽的片花还在切换,虽各不相同没有固定的套路,却是那样的打动人心。而能创造出“大象无形”这个蕴涵丰厚底蕴的的词汇,更可见我们编辑的功力和智慧!于是我热血沸腾准备写一篇文章对之进行赞美,港台开创“信心满满”,我们有“大象无形”。虽仅仅只是创造了一个词语,却也能往我们脸上贴贴金了!
于是我屁颠屁颠地去搜寻资料,不料却在网上发现这个词语并非编辑新创,而是两千年前便已形成,出处竟是《道德经》!
日期:2011-03-31 09:26:48
2.这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在国人心中“无为消极”的老子在国外却早已大红大紫,他的那五千个字在西方的畅销程度仅次于他们心中的宝典《圣经》,而在中国颇具影响力的孔老二的道德礼教西方人却不感冒,究其原因,想必是道德和情操,理智和情感类的书西方已汗牛充栋,并不会比中国逊色,而老子的无神论思想却令他们甚感新鲜和兴奋。这就比如虽然说世界足球起源于我国宋朝的蹴鞠,但倘若现在国足想要走出国门去英国德国秀秀球技,人家“未必”会欢迎,但若提出要展示一番乒乓球,前来欣赏的人仍会不少。看来SHE的那首“中国话”应该改改歌词了,应该改作“全世界都在学说中国话,道德经的话,已越来越国际化”才对。更令人诧异的是,在德国每四户人家竟藏有一本《道德经》,再看看我们国内,别说是四户,就是在四百户人家中翻箱倒柜能搜出一本《道德经》便已不错,不知情的还会以为老子是他们的祖先呢!
听说有人问托尔斯泰世界哪些名人对他影响最深,他回答说孔子孟子对他影响很大,但老子对他影响“巨大”。而李政道在获得物理诺贝尔奖时便直言不讳说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则与老子的道德经的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遥相呼应,而喜欢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黑格尔则说:“中国哲学中另有一个特异的宗派……是以思辨作为它的特性。这派的主要概念是‘道’,这就是理性。这派哲学及与哲学密切联系的生活方式的发挥者是老子。”而老子之所以能深入奉行实用主义的美国人的心中,与他们的前总统里根恐怕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他在举世瞩目的国情咨文中竟直接为老子打起了广告,并引用了他的一句话:“治大国若烹小鲜。”
最令我感到震惊的是尼采这个“疯子”竟也对老子竖起了大拇指,声称老子的《道德经》就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便唾手可得。这可真是令人纳闷,要知道尼采自诩为太阳光热无穷,只想给予,不想获得,而且他孤傲自负,从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他把为真理牺牲的苏格拉底喻为偶像的黄昏,把将上帝从理性世界的避难所中驱逐出去的康德喻为稻草人,还对柏拉图、达尔文,笛卡儿等巨人冷嘲热讽,就连对自己意志学说的创始人叔本华也不放过,对他的学说挑肥拣瘦颇有微词,这样的一个人,却为何也会对消极无为的《道德经》情有独衷呢?要知道尼采之所以能成为鲁迅、梁启超等人的精神导师,并不仅仅因为是他卓绝的思想,还因为他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精神,他可是连身体发高烧,生命岌岌可危的情况下还在苦苦思索和创作,这与老子的主动要求“无为”的思想明显是背道而驰的啊!莫非彼经非此经,他看到的道德经是经过翻译者修饰和改造过的?或者道德经中另有玄机,而我们竟未能看破?
于是我重新去读道德经,这才发现道德真经中藏有“夹层”,远非我等屁民原先想象的那样简单。
日期:2011-03-31 09:39:13
3.以前我以为虽然经过淡化和洗涤,但孔夫子的思想无形中依然对国人的影响最大,它已渗入我们的灵魂和血液中,挥之不去,遣之不散,甚至我们的举手投足、爱恨情愁中也处处有它的影子,正如上帝对西方人的影响一样。然而读完《道德经》才发现,其实老子的思想同样对我们影响巨大,较之于孔子,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我们自己浑然不觉罢了。
远的不说,只要仔细看看当今的流行音乐,便可发现许多港台歌手已经“卑躬屈膝”向老子的“道德经”俯首称臣了。比如无印良品就曾在歌曲“掌心”中唱道:“摊开你的掌心,让我看看你,玄之又玄的秘密,让我看看里面是不是真的有我有你”,而我们知道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开宗明义就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苏芮也不能幸免,因为她在大家耳熟能响的歌曲“酒干汤卖无”中唱道:“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没有你哪有我”,怕大家听不出弦外之音,她竟然又在后面的歌词中变相重复道:“有天才有地,有地才有家,有家才有你,有你才有我。”这显然是在为道德经的第二十五章作注脚了,倘若老子还在世,我们便可以正当怀疑他俩关系非同寻常,她这是在为他的学说做广告,甚至可以说是“在歌曲中植入广告”,其露骨程度可以与电视剧“金婚风雨情”的后二十五集相媲美。当然,最过分的当属我们的“大舌头”吴克群,他竟然奋不顾身直接投入了老子的怀抱,创作了一首歌曲叫“老子说”,还把老子的名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原封不动地搬进了歌曲中。
他们都已“投降”,那我们该怎么办?死守阵地付偶顽抗,还是干脆缴械投降?“道德经”到底是个什么东东,竟有如此强大的杀伤力,能古今中外男女老少全盘通吃,把政治家、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全都降伏,甚至连我们喜欢的,被书呆子们评价为缺乏“思想深度和严肃性”的流行音乐歌手也不放过?
日期:2011-03-31 09:41:13
4.要读懂道德经,就要先了解一下老子本人的生平以及这本书的写作背景。许多勇士却不屑于此,喜欢拿到书就直奔主题,这样往往容易被他人意见左右或造成误解。这正如男女相亲想要了解一个人,最好先了解一下他的童年和家族历史,而不是双眼只盯着他当前的成就和外界对他的评价。
然而,关于老子的生平历史资料却很少,而且许多明显是传说。关于老子的出生,传说他的母亲理氏有一天在河边洗衣服,忽然上游漂来一个李子,她将李子捞了上来,后来口渴吃了下去,之后便怀孕了,然而怀了“八十一年”的胎才把老子生了下来——这显然是后人编撰的,因为老子的道德经恰好也是八十一章。听说老子生下来便是满头白发而且能开口说话——这也明显有些牵强附会,难道为了迎合老子的名字就要编出此等故事吗?
现在让我们撇开他的出生再往下看,看能否找到一点有用的线索。后来老子凭着博学多才进了周朝并当上了图书馆馆长(皇家书院),当时这个图书馆属于天下最大藏书量最多的图书馆,而且既然是帝王藏书的地方,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里面藏有许多“盖世神功”和屁民们无法读到的封存的绝密文件。虽然历史上没有他当馆长时的业绩和作为记录,但据说孔子曾有几次去拜访过他并向他求教,而据鲁迅先生的“考证”,在这期间关尹喜曾去他那里借过一本专业书叫《税收精义》,两人有过点头之交。后来周朝灭亡老子下岗,他又不屑于去找新的工作,于是竟决定隐居了。
于是我们看到老子骑着一头青牛独自来到了函谷关(真不知道他当馆长时的工资哪里去了),据说那天早上一大早函谷关关尹喜就看到紫气东来,便知道今日有贵人要来,及至看到老子,马上明白他这次出关是要隐居了,而他是老子的忠实粉丝,便请求老子留下点文字,老子见他心诚,便一气呵成写下了闻名于世的九九八十一章“道德经”,也不加以解释,依旧骑着牛出关去了,后来就一直下落不明了。听说最后他活了一百多岁,但唐太宗李世民却认为老子根本就没有死,而是升天成仙了,并将“太上老君”的雅号赠送于他。这也是很好理解的,毕竟咱们的唐太宗是通过玄武门兵变而夺取政权的,其名不正其心也未安,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同姓的人才,自然要大夸特夸好让自己也沾沾光的。这就好比咱们有些领导不论字写得多么难看,遇到有题名题字的机会总不肯放过,甚至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写。
除此之外呢,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就很少了。很乏味吧,比起孔夫子来,老子的生平就太简单太枯燥了,他既没有象孔子一样高调招揽众多弟子开堂授课,也没有象他一样带着学生和赞助商周游列国到处宣传他的仁义主张,他仅仅留下了这五千个字,而且没有讲义和注解,使得后来的天才们心痒难搔,摩拳擦掌争先恐后地作出自己的注解和高见,姑且不说老子的超级粉丝韩非子和庄子了,据说唐太宗和宋徽宗还在读“道德经”时作了大量的笔记,还要求老师专门开课讲授道德经,见老师讲得不够深入,他们竟不辞辛劳亲自走上讲台给学生们上课,更令人纳闷的是,没有读过什么书从小当和尚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竟然也利用业余时间偷偷研习道德经,并且写了许多读后感。直到今天众多屁民仍不肯善罢甘休,他们拿着放大镜逐字逐句地研究,企图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我却不屑于此道,只想在这里谈点心得和体会。
日期:2011-03-31 09:48:18
5.如果你看过道德经,肯定会对其“无为”、玄虚、消极避世等思想印象深刻,甚至会被它压得喘不过起来,但千万不能被字迹表面所蒙骗,要知道这是老子在使坏。一个很浅显的道理是,那些作贼的人往往会冒充正义先喊抓贼,而且会喊得比谁都响;李刚面对央视的镜头也会大声嚎哭,不知情的人还会以为被车撞死的是他的女儿,而真正死了女儿的父亲面对镜头却是木然,低声坦承害怕权贵;那些富得冒油的人往往喜欢在公开场合高调称穷,而真正并不富裕的人却并无底气说自己穷,相反地,他们会在公众场合“搔首弄姿”表明自己有多富裕。而对女人稍有了解的人便会知道,那些被众人公认的美女往往会在某一天素面朝天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不等众人评判,她就“害羞”承认“我今天很难看”,而那些本就吸引不了男人注意力的女人却拼命打扮,而且是万万不敢说“我今天很难看”这类话的。而我们看到《红楼梦》中当刘姥姥来访,手握重权唯她是从的贾母就当着众人面直截了当说自己是“老废物”一个!
所以正如博学多才、能言善辩的苏格拉底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一样,老子之所以敢不厌其烦地一再强调“无为”,只是因为他太“有为”了!他敢提倡玄虚,那是因为他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日期:2011-03-31 09:53:35
6.弄懂了这一点,相信对了解老子的道德经是大有好处的,好了,现在让我们转入正题。黑格尔曾说,“任何一个人的思想和哲学不能超越他所处的时代”,我想老子也不例外,他所处的时代恰好是动乱战争的时代,所以他自然要对战争表达一番高见了。首先他是一个爱好和平坚决反战人士,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有人说老子的道德经其实是一部兵书,九九八十一章没有一章不是在谈论兵法,这显然有夸大之嫌,然而短短五千言的道德经确实中有许多章在谈论战略战术,闻名于世的孙子兵法也到处可见道德经的影子。在道德经的第三十章他就说了“以道佐天下者,不以兵强天下”,也就是说以道这个自然规律来辅佐天下的人,不会依仗军队来称霸天下”,紧接着在第三十一章又说了“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居”,也就是说兵器属不吉祥器械,几乎每一种生命都厌恶它,所以懂得自然法则之道的人不以它为伴。在这一章后半部分他又罗罗嗦嗦重复道“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吉事尚左丧礼处之。”, 意思是由于它们是不祥之物,所以应该在万不得已的时才去利用它,我们还是过恬淡的生活为好。即便战胜了,也认为不是一件好事。而那些赞美战争、喜爱战争的人,其实是以杀人为乐的人。那些以杀人为乐的战争狂,决不可能得逞于天下。应把吉利的事情看得寻常些,对不良后果要考虑多一些。指挥战争的将领应把功名的事情看得寻常些,统摄将领的帝王把战争所带来的后果看得重要些,应该把战争视为一场葬礼:当战争中死伤惨重时,能亲自参加一些葬礼,当战争赢得了胜利时,还是以举行丧礼的方式来对待。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