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之歌(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的升沉与大清国的荣辱)

作者: c后太史公

  日期:2011-1-18 2:50:00
  目录
  一,夕阳之歌
  二,曾国藩—孤独的模范官僚
  科举路迢迢,上下求索搏功名

  天子脚下偶尔露峥嵘,铸就辉煌仕途
  血雨腥风,收拾洪杨之役
  倡办洋务,开风气之先河
  改督直隶,励精图治;承办教案,万夫所指
  三,左宗棠—一座长城和一首绝唱
  湘上诸葛

  顶子上的鲜血
  洋务先锋派
  西北平疆记—一座长城和一首绝唱
  英雄暮年,回天乏术
  四,李鸿章—无奈的救时宰相

  快意书剑恩仇,前程天堑变通途
  洋务运动的集大成者
  外交家的困惑和出路
  贤良寺中哀贤良
  五,张之洞—不言革命的革命者

  朝为世宦子,暮登天子堂
  抚晋督粤,励精图治
  洋务健将,楚地放歌
  國殤—甲午痛
  維新與衛道,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夕阳之歌序言

  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
  但凡声明显赫的历史人物一般具有相似性。古代的海瑞,近代的曾国藩,现代的毛泽东,他们代表着三个不同的时代,然而,他们之间的相似性又在何处?
  著名的华人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在他的名著《万历十五年》中把明代的海瑞称为“古怪的模范官僚”,而《夕阳之歌》的作者把曾国藩写作为“孤独的模范官僚”,他们之所以都是模范官僚,是因为他们都系儒家嫡传弟子,都以孔孟圣人的姿态出入各自的时代,都希冀以自己为榜样来挽救各自的王朝,只不过有一种难于抗拒的力量,使得他们不能以一己之力来挽救一个王朝的失败。他们的政治信念显然是一致的,然而他们的表现手法迥异。借用作家熊召政的评价:海瑞做官有原则,但没气量;有操守,但缺乏灵活性;因此有德政而无政绩。所以黄仁宇先生称海瑞为古怪的模范官僚。相反,曾国藩的道德追求和政治理想远没有海瑞那样单纯,他不像海瑞那样僵硬地死守孔孟教条,他更喜欢用迂回的战术来兼顾他对孔孟的忠贞不二和对自己事业的执着追求,所以他政绩斐然权倾天下,而且单凭一本《曾文正家书》,就能让无数的信徒把他的为官持家之道追捧为圣经。然而他又生不逢时,他处在一个王朝和一个帝国即将终结的时代,他的模范像一座孤耸的高峰,没有知音也没有继承者,他只好孤独地离开这个悲伤的世界。

  自从曾国藩带领湘军出征以来,湖湘人才呈井喷式纷纷在中国的近代史和现代史上登台亮相,从此以后,南人和北人不分高下。中国的民主先贤杨度先生直言不讳的称,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历史证明这不是过嘴瘾,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是清末同治中兴的缔造者;黄兴、宋教仁、熊希龄、蔡锷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是共产党中国的开创者。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曾国藩走出湖南八十年后,他的同乡和崇拜者以毕生的心血同黑暗社会作不懈的斗争,只为证明他深爱着他的农民朋友们和他的国家,有了这个湖南人,中国从此别开生面,他就是天之骄子毛泽东。毛泽东在青年的时候就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之役,完满无缺。纵贯毛泽东波澜壮阔的一生,毛对曾国藩的崇拜非在曾国藩爽利地扑灭了农民军,而是佩服曾国藩能从传统中寻找智慧,并以哲学家的身份在追求大本大源的过程中去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和人生追求。如果要从立功、立德、立言的角度去衡量一个人的生命价值的话,曾国藩和毛泽东当仁不让的是两个时代的杰出代表。只不过毛泽东更具诗人的情怀,他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磅礴气势,打碎了旧世界,开创了一个新世界,雄踞在历史的最前端。在这一点上,曾国藩必须甘拜下风,或者可以解释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日期:2011-01-18 13:00:31
  太平天国被平定后,曾家兄弟节制着大清国最精锐的十二万湘军,占据着大清国最为富庶的东南半壁,而在北方,列强对京津依然虎视眈眈。北国动乱,东南半壁无主,那些跟随曾国藩南征北战的将领们,甚至包括威名赫赫的左宗棠也在频频示意他们的领袖问鼎东南,天时地利人和,历史似乎暗示着曾国藩可以黄袍加身。曾国藩是持保名节,还是取而代之?曾国藩毅然选择了前者,他是儒家嫡传弟子,忠君爱国的正统精神已深入他的骨髓,他以超然的态度抵挡住了权势的诱惑,以开阔的胸襟表达了对大清国的苦苦坚守。他没有做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孟德,也没有做黄袍加身的赵匡胤。他撰诗表达了他对大清国的忠诚: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曾国藩忠于朝廷,朝廷依然认定曾国藩是龙榻之侧一只酣睡的老虎。古语云: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中国历代的开国皇帝在历史上都留下过屠杀功臣的恶名,唯有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是个例外,可是宋太祖终以杯酒释兵权的怀柔之术解除了石守信诸将的兵权,把他们囚禁在声色犬马的安逸享受中,所以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善待功臣的唯有唐太宗李世民,也因为于此,唐朝的盛况空前绝后。而曾国藩伴随的又是谁呢?他伴随的是古代中国最著名的一只母老虎—慈禧太后,慈禧以异常强势和不讲道理让她的部下们闻风丧胆。伴君若伴虎,对中国的历史和哲学了如指掌的曾国藩对自己的处境也同样了如指掌,他深深地知道他早已是慈禧眼中的鸟尽之良弓,兔死之走狗了,他也深深地知道慈禧忌讳的是他手中掌握的十二万雄兵。所以,曾国藩继续选择坚守臣道,大幅度的裁撤他的军队,并向朝廷提出辞呈。当然了,朝廷是不会让曾国藩挂冠而去的,因为没有了曾国藩,大清国的皇皇屋宇将垮得更为猛烈。

  这就是忠臣曾国藩,急流勇退,功高不震主,保全了自己,实现了士大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政治理想,终能善始善终,他是古代中国最为模范的官僚。
  日期:2011-01-18 15:51:16
  还我河山,清朝的岳武穆。
  左宗棠是古代中国最杰出的边塞将军,他以壮士长歌,不以出塞为苦的铮铮铁骨,率领着西征军击溃了来自中亚的侵略军团—阿古柏匪帮,并挫败了俄国人和英国人独立新疆的阴谋,还迫使俄国熊把吞入口中的伊犁吐了出来。他以还我河山的磅礴气概真正实现了古代边塞诗人的豪言壮语:不教胡马度阴山。平定新疆是中国近代在抵御外邦的战争中唯一值得炫耀的一次辉煌的军事胜利。它洗刷了民族耻辱,把新疆人民从人间炼狱中解救出来,促进了新疆和内地的融合,自此以后,中国的边界在实质上超出了甘肃和四川,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央陆地之国。

  左宗棠从来就不是一个打了就走的野蛮将军,在他的骨髓里充斥着一股文人治国的气质,他更擅长于封侯一方,治理一方百姓。所以平定新疆只是手段,而治理西北才是他真实的政治理想,他要把亘古荒原描绘成塞上江南。空阔辽远本是大漠本色,左宗棠以诗人的情怀把江南杨柳遍植西域,万里黄沙与左公柳互相掩映,俨然一副塞上江南的图画。因为有了左宗棠,边关蛮荒也成了一个有血也有泪的家乡。秦始皇筑万里长城护卫中原千百万华夏儿女,左宗棠以自己的平疆伟业,在古代的中国筑下最后一座长城,展望未来中国,这座长城俨然一首绝唱。

  左公不朽﹗
  日期:2011-01-18 17:57:28
  四个鸡蛋上的舞者—李鸿章。
  李鸿章与他的老师曾国藩在天津论道外交,曾国藩推崇“诚”字经,李鸿章擅打“痞子腔”。曾国藩的外交思想来自中国儒家以和为贵的传统智慧,不过他沿用汉唐以来礼遇外邦的手法去面对工业化的欧美列强,显然,他犯了刻舟求剑的错误。在弱国无外交的年代,痞之有道,本来就是一种生存智慧。所以说李鸿章比曾国藩更具有务实精神,他于是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外交家。历史学家唐德刚说,近百年中国出了二个半外交家,周恩来和李鸿章之外,顾维钧算是半个。可是李鸿章又是历史上一个最倒霉的外交家,李鸿章处在一个外国人不讲理,中国人不明势的困顿年代,他每走出一步,总要付出两步的代价,他要顺应天下民心,他要照顾慈禧太后的虚荣,他要糊弄列强的贪欲,他还要顾及自己的名节,他是四个鸡蛋上的舞者,踩破那一个都不行,没有办法,他最终选择了牺牲自己的名节,顶着滚滚骂名维持着一个帝国的完整性。

  日期:2011-01-18 23:11:29
  《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三大丧权辱国的条约把中国推到了亡国的边缘,也把条约的签订者李鸿章打入了历史的十八层地狱。用李鸿章自己的话来说,一生事业,扫地无遗;半生名节,被后生描画都尽。当举国上下万口一词,哼唱李二先生是汉奸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被失败冲昏了头脑,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检索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或许能够接近历史的真相。假设李鸿章推行激进的外交策略,让战争彻底地分出个胜负,谁敢保证中世纪的军队仅凭着爱国激情去战胜近代化的侵略军团,谁敢保证一个没落的中古王朝能够战胜现代化的大国连横力量。如果中国战败,列强会割一块地,赔一点款就罢手吗?当然不是,西方人的梦想是把长江、黄河变成他们的内河,然后把中国人集体赶到大漠荒烟的西北地区。李鸿章实际上是在卧薪尝胆,他委曲求全只是一种策略,他不过是想为他的洋务改革计划赢得时间和空间,如果让李鸿章专心致志地再办二十年洋务,恐怕李鸿章就会成为真正的东方俾斯麦,换句话说,普鲁士的铁血宰相俾斯麦是西方的李鸿章。

  日期:2011-01-19 13:25:33
  当然历史不可以假设,但是可以扩展我们的思维空间,让我们变得更加谨慎和理性。其实我们早已找出了历史的真相:弱国无外交。但是人们还是固执地认为李鸿章是清代的秦桧。其实历史上没有李鸿章,也改变不了那段伤痛的历史。李鸿章的外交失败与清末的积贫积弱联系在一起,清末的积贫积弱与大清国最富盛名的乾隆皇帝联系在一起,正是乾隆皇帝的闭关锁国政策断送了这个帝国的辉煌前程,也断送了人们对中国历史重现汉唐盛世的期待。李鸿章生不逢时,几百年的矛盾在他的手里得到总爆发。所以说李鸿章替历史背上了千年黑锅。偏见比无知更可怕,如果把一个王朝的失败归罪于一个历史人物,我们是不是已经丧失了历史的公平和正义。

  日期:2011-01-19 15:36:45
  二流的历史环境从不缺乏一流的历史人物。明朝万历时代的张居正和清朝同光年代的李鸿章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借用梁启超的历史观,明代有种种特点,政治家只有一张居正;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也,无可疑也。张居正以一条鞭法,李鸿章以洋务运动,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出色的改革家。不过李鸿章遇到了比张居正更为严酷的历史环境,他不得不使尽浑身解数在夹缝中生存。他要理直气壮,首先要卑躬屈膝;他要维新,首先要自我保全。他在体制内部实现了最大程度的突破和创新,人们却以投机钻营和不学无术的名义臭骂了他一百多年。

  日期:2011-01-19 17:02:39
  国殇与革命
  在中法战争中,冯子材取得了闻名中国历史的镇南关大捷,成为了这场战争的拐点,让西方人感到大惑不解的是,中国军人拿着大刀长矛竟然撂倒了扛着毛瑟枪的法国大兵。在这场胜利的背后,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正是两广总督张之洞。在甲午战争中,张之洞坚决反对割让台湾。即便是《马关条约》签订了,割让台湾已是铁板一块的不争之论,张之洞也不放弃对台湾的争取,四万万人同一哭,台湾落入敌手,甲午痛,成为了张之洞永远也挥之不去的国殇。然而有人把张之洞归纳为地主阶级爱国派,言下之意认为张之洞爱的只是大清国。张之洞为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延续始终抗争在抵御外邦的第一线,他首先是一个中国人,所以在民族存亡之际,爱国只分国界,没有阶级的局限。

  张之洞由清流到洋务止于革命,时代作茧自缚,张之洞最终无法实现破茧化蝶。武昌首义,大清国之死,亦是畅行二千多年的帝国时代的终结。原来革命的精锐之师可是张之洞的心血力作湖北新军,张之洞变相地成为了这场革命的始作俑者,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处于剧变时代中的张之洞,究竟是一个王朝的殉葬者,还是一个帝国时代的终结者,还是转型时代的不言革命的革命者?

  日期:2011-01-19 22:25:15
  推历史的倒车—镇压农民军和屠杀革命
  曾国藩率领着他的湘军,左宗棠率领着他的楚军,李鸿章率领着他的淮军,辗转东南与西北,一道扑灭了太平天国、捻军和陕甘回军的起义。他们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与广大人民作生死对抗,只不过为大清国挣回了一个同治中兴的虚假光环。他们各自迎来了升腾发达的黄金年代,他们披着镶满军功章的战袍被大清国倚重为中流砥柱,不过他们的红色顶子上流淌着人民的鲜血,所以他们逃不过历史罪人的千古骂名。唯物论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据此推论,曾国藩是近代中国走攘外必先安内路线的第一个大师,他创造了走殖民地道路的反民主革命的反动典型。

  不过也有人对曾国藩和太平天国的评价独辟蹊径,他就是中国著名哲学家,新儒学代表人物冯友兰先生,冯认为,洪秀全引进西方基督教义,无非是想在中国建立中世纪的神权政府,西方的近代化正是和神权政治抗争的结果。换句话说,洪秀全如果统一中国,那就要倒退中国好几个世纪,曾国藩率领他的湘军扑灭了太平天国,正好阻止了中国向中世纪的倒退。冯先生的历史观点与主流历史观点显然是背靠背的,但是不能武断地给冯先生判死刑。因为历史只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后,才能更加接近真理。

  日期:2011-01-20 14:42:05
  张之洞是大清国的忠良,所以对农民军和革命深恶痛绝,对待它们只有干净的四个字:赶尽杀绝。不过他很幸运,他的政治生涯主要集中于大清国内乱基本被平定的时代,所以他不像他的前辈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那样,手上沾满农民军的鲜血。然而他还是不轻松,他遇到了一个比农民起义还要厉害的革命时代,所以他的手上没有沾上农民军的鲜血,反而沾上了革命军的鲜血。他血腥地镇压了湖湘自立军运动,对南方的革命党也大肆屠杀,他甚至怂恿大清国不惜十年新政,原来也为防止革命。不过中国已经走上了民主的征程,王朝政治即将谢幕,共和时代即将走来。所以张之洞磨刀霍霍,挥向革命的屠刀再锋利,在真理面前也是自不量力。

  日期:2011-01-20 15:52:47
  被低估的近代化运动—洋务改革
  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这些绞杀农民军和革命的刽子手们,也顺应了历史的潮流,由大清国的悍勇骁将摇身一变,成为了中国自由富强之梦的先遣队。一场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在古老的中国悄然运作。洋务改革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洋务派地方上主要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为代表,后期洋务派地方上主要以张之洞为代表。

  曾国藩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它是中国最早的洋务工厂;他主持制造了中国第一艘火轮船,使中国的造船业进入了蒸汽机时代;他协助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局;促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批留学生出洋留学。左宗棠创办了福州船政局,它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也是最早的专业造船厂;他创办了福州船政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海军军官学校;左宗棠直接经理船政局只有八个月,然而他将创造八百年的辉煌。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江南制造局,它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机器厂,自从有了江南局,中国初步建立了近代重工业体系;他组建了北洋海军,北洋海军是一支系统完整的远洋海军,号称世界八强,它标志着中国由一个纯粹的大陆性国家向海陆兼备性国家转型;他派遣留学生,开启了中国近代的留学大潮;他创办了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漠河金矿等一系列洋务企业,他是洋务派中创办洋务企业最多的一个人;他把铁路、电报、西医等一系列西方文明大规模深入地首次引入中国,创造了无数个第一;上海是李鸿章洋务运动的大本营,而今的上海是东半球最为繁荣的国际大都市,李鸿章是奠基人;毫不夸张地说,而今为中国人带来便利的现代工具,追根溯源,几乎每一样都可以找到李鸿章的身影,所以李鸿章引进的西方文明数量最多、成效最大、影响最深。张之洞作为第二代洋务派,他的洋务实践主要集中在湖北,他创办了中国近代最大也是亚洲最大的钢铁厂—汉阳铁厂,毫无疑问他是中国的钢铁之父。七十年后,毛泽东说,研究近代中国工业发展史,不能忘了张之洞;他创办了湖北兵工厂,该厂制造的汉阳造步枪,直到抗日战争时期,仍然是中国步兵的主力装备;他组建了湖北新军,它成为了辛亥革命的主力军;他主持修建的京汉大铁路,改变了中国对京杭大运河近一千四百多年的依赖,时至今日,仍然是中国南北经济大动脉;他在湖北还扮演着教育改革家的角色,他走出了一条改造旧书院到创办新式学堂的渐进式教育改革之路,并成功示范全国;他以精卫填海的精神把闭塞的湖北建设成了中国心脏地带最强劲的发动机,张之洞自豪地以楚人自居。

  日期:2011-01-20 17:26:58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征程。作为开创者,曾国藩让洋务运动发端于安庆;作为积极效仿者,左宗棠让洋务运动发展于福建;作为集大成者,李鸿章让洋务运动完善于上海;作为后起之秀和最后传人,张之洞让洋务运动维持于湖北。
  清末洋务运动的思想源于经世致用的思想,他们希望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纯粹依靠西方技术来实现他们救亡图存的士大夫理想,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们的洋务改革始终停留在器物的层面,即便是魏源、龚自珍、康有为、梁启超倡导变法,推行朴素的宪政主义,表面上突破了器物层面,可是在他们的思想深处依然保留着传统的君王意识,实际上他们也试图走改良的道路。所以洋务派和维新派同属于温和的改良派。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环境决定了中国的洋务改革和维新运动无法达到日本明治维新的辉煌高度。

  甲午战败,宣告着洋务改革在中国的破产。固然洋务派没能让大清国起死回生,但是放宽历史的视角,洋务改革将中国送上了近代化的征程,而如今的中国正是踏着近代化的肩膀,看到了现代化的曙光。所以,洋务运动固然没有挽救一个王朝,却挽救了一个时代。在这个过程中,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充当了救世主的角色。

  日期:2011-01-20 22:03:52
  夕阳之歌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四个历史人物创造了一部悲壮的近代史。后人们在回顾中国上下五千年辉煌历史文明的时候,由于这四个历史人物曾经短暂的反动,所以放大了偏见,对这四个历史人物和他们创造的辉煌历史不屑一顾,我们如此悲观,是因为我们忽视了历史的长期合理性。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他们就是那抹带血的残阳,他们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在中国近代化的征程上唱着最为动人的歌。

  日期:2011-01-21 16:03:43
  曾国藩—孤独的模范官僚
  著名华人历史学家,大历史观的倡导者,黄仁宇先生在他的名著《万历十五年》中称海瑞是一个古怪的模范官僚,这个古怪的提法显然将一个逝去的传奇人物重拾为问题的焦点。俭朴、死谏、执法不阿,是四个世纪以来人们对海瑞的整体印象和情感依归。然而,作者以大历史的广阔视角对这个传奇人物做出了重新检讨。
  他的俭朴本来是一种美德,不过在力倡农本商末的精神主旨下提倡俭朴,充其量是一种别有用心的手段,意在简化行政问题,以适应政府本身的低能;他充满男子气概的死谏来对抗畅行了几千年的土地政策,试图颠覆文官集团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他手中捧着一本大明律法,那执法如山的态度,试图为天下苍生伸张正义;希冀以一己之力,领导社会归元到理想中的单纯。

  这位儒家孔孟的嫡传弟子,以身体力行的榜样,僵硬的把儒家的真理搬弄到历史的剧场,在情绪上固然能博得多数观众的同情,不过在曲终人散之后,人们回归到平静状态,发现海瑞一厢情愿的正派只会给他们带去贫穷。所以有人又评价,海瑞做官有原则,但没气量;有操守,但缺乏灵活;因此有德政而无政绩。黄仁宇先生据上述推断:海瑞是中国古代的模范官僚,但是他天性古怪。

  转眼两个半世纪过去了,一个湖南人的诞生使海瑞穿越时空界限几乎找到了知音。这个人同样以孔孟圣人的姿态出入历史的场合;这个人同样是以毕生的政治实践效忠于一个没落的王朝。不过,他的道德追求和政治理想远没有海瑞那样单纯,他是一个典型的实用主义者。在历史的映射中,他虽诟病不绝,却荣宠不衰;虽倍受诋毁,然善始善终。可是他没有海瑞那样好运,可以寻找未来的知音。他曾经以一己之力让自己的国家起死回生,然而他和他的国家终挡不住历史前进的车轮。所以他只好伴随着那个没落的王朝孤独的逝去,这个人就是赫赫威名的大清朝同治中兴人物曾国藩也。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