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没灭亡-----前所未见的全景抗日

作者: 碧云寺外

  日期:2011-3-24 23:43:00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病逝世,享年59岁。弥留之际,他提到国事的遗言是:“和平……奋斗……救中国!”
  临终前,孙中山由妻子宋庆龄扶腕,勉强在汪精卫所代笔的《总理遗训》上写下了一生中最后的签名,“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
  “继续努力”话好说,事难做啊。中山死了,留下了一个大大的烂摊子。
  这一年,溥仪不过十九岁。这个可怜的年轻人连同其小朝廷于1924年11月5日,被冯玉祥的国民革命军从恢宏的故宫之中赶了出来。耐人寻味的是,溥仪被逼离宫后,日本各大报章都刊登出同情溥仪的文章。旋即,溥仪在郑孝胥的斡旋下,顺利进入日本大使馆政治避难。1925年2月,在天津日本总领事馆警察的护送下,溥仪移居天津租界张园和静园。

  针对溥仪移居天津事件,一代报人邵飘萍所主持的《京报》曾发表文章谈及日本人对溥仪的打算:其极大黑幕,为专养之以待某省之有何变故,某国即以强力护送之到彼处,恢复其祖宗往昔之地位名号,与民国脱离,受某国保护,第二步再实施与某被合并国家同样之办法。
  真是好新闻啊,弄得溥仪晚年回忆时还赞叹:这新闻看的真准啊!
  在孙中山重病期间,时为奉系驻军司令的张学良去探望过他。这一年,张学良刚刚二十五岁,意气风发。
  年近花甲、重病缠身的中山先生对小六子说:现在国家的责任就在你们年轻人身上,你是东北人,你们介乎日、俄红白这两大帝国主义势力之间,你们很难应付,尤其是你们东北的年轻人,责任就更重。
  此时的小六子,战场情场双双得意。一年前,由其带领的奉系部队,在山海关一线彻底击溃直军主力,一场大战,少帅之名、名动北方。生性风流的小六子进驻京津后,那真是快乐无边,又被各路名媛雅士捧为“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此时的他,虽深知中山先生的教训甚为要紧,却不知自己未来的一生就深深的陷在了日、俄红白势力的角斗中,而无法自拔。

  中山先生逝世不到一个月,张学良被授予陆军中将军衔,成为了中国百年近代史上最年轻的中将之一。
  中山逝世这一年,汪精卫四十二岁。
  此时的汪精卫,那是全国人民的偶像、无数少女的梦中情人、革命的行动派、中山先生的铁定衣钵传人之一啊。
  这一年,蒋介石已然三十八岁。也算是人生历程过半吧。在前三十多年里,蒋公可真干了不少事啊,留过日、访过苏、扛过枪、嫖过娼、讨过小、离过婚、生过娃,谈过恋爱,玩过一票女人,还弄了个养子,搞过暗杀、炒过股票,混过码头,当过流氓,进过黑社会,拜过黑老大,革过命、造过反,还写了本《经济学》的书(好像现在是找不到了,真想看看老蒋的经济学是怎么写的),从马列到程朱,从《孙子兵法》到拿破仑,书没少读,哦,对,这会的老蒋还写了本现在大家还能看到的书。1922年6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叛变,孙中山避难于永丰舰,蒋去广州登舰侍护40余日,取得孙的信任和器重,靠着这段经历,蒋创作了《孙大总统蒙难记》一书,看人老蒋,还真有点做畅销书作家的潜质。看看人家这流氓当的!生旦净末丑,样样玩过,真真的“唱念做打俱佳,文武昆乱不挡”。有过这样人生经历的男人,如果找到一个适合发挥自己长处的空间,那还有什么能束缚、遮蔽他的呢?

  孙中山跟蒋介石所相识已久,但直到“陈炯明事变”后,孙才把蒋介石纳入核心层范围之中。在孙中山去世前一年,也就是1924年,痛感于手中没有枪杆子的孙中山成立了黄埔军校,蒋介石被任命为校长。这时候的蒋校长在国民党里资望很浅呢,胡汉民、汪精卫、廖仲恺、谭延闿、许崇智等等一干元老都排名比他靠前,混码头、逛堂子出身的蒋公明显对从事教育工作一点心理准备没有、一点热情没有,不甘心“专心办学,不问军事政治”,不愿筹办军校,但世事难料,柳暗花明又一村啊,事实证明,老蒋能在国民党内迅速崛起、超越一干前辈英豪,就是靠着黄埔军校最初的五百学员、五百杆枪发的家啊。所以说啊,同学们,别看眼前的工作机会不对口,潜在的机会,你得耐心把握啊。

  黄埔一期总共录取了499名学生,不少学员的名字十多年后震动中国啊,徐向前、杜聿明、胡宗南、李延年、桂永清……将星闪耀,眼晕眼晕。当时的录取考试主要是政治、作文、数学几大科目,跟所有考试一样,试题有人说难,也会有人说不难,不过录取标准好像并不严格,徐向前,我们的十大元帅,当时名字是徐象谦,数学几乎白卷,也考上了。胡宗南,后来的国军“西北王”,笔试都过了,不过因为个子小,面试卡住了,胡将军不服气大吵大闹,惊动了同样个子不高、刚好路过的廖仲恺,感于胡宗南的执着,给胡开了绿灯,这才成就了这位“天子门生第一人”,真是开了“霸王面”之先河。不过现在也有人说胡宗南是地下党,这还是未解之谜呢,有对这个底细门清的同学可以出来讲讲。

  上学没几个月,蒋公就带领学生军东征陈炯明去了,万事初备,带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一干青年人等打仗,艰难可知。蒋介石当时的日记可见其困苦于一斑(蒋公这个爱写写画画的习惯真不错,要是生在太平盛世,保不齐就一作家啊,看他的日记,再差也强过梨花、羊羔体啊,爱写书、爱日记,爱女人,不爱搞教育,只爱搞MM,他不是谁的代表,他就是……扯远了,打住),其1925年2月10日的日记是:发令毕,泪涔涔下。火车机坏,煤又不济。(看这倒霉劲)闷坐常平站久候。因感吟一绝曰:“亲率三千子弟兵,鸱鸮未靖此东征。艰难革命成孤愤,挥剑长空涕泪横。” 做点事,都不容易啊。

  就是在东征的路上,黄埔军知道了中山逝世的消息,不少学生落泪。
  在讨伐陈炯明后,蒋介石又率军平定了杨希闵、刘震寰叛乱,屡战屡胜,声誉日隆,1925年8月黄埔军校两个教导团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蒋任军长。
  这一年,在北方还是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冯玉祥、阎锡山几大军阀割据;
  这一年,在南方蒋介石、汪精卫、胡汉民等国民党精英正为了内部权力斗得不亦乐乎;
  这一年,李宗仁、刘湘等地方势力正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悄然壮大;

  这一年,国共两党还处在合作的时期……
  这一年,胡适之不过三十三岁,却早已经凭借“新文化运动”名满士林,此时的胡适正在北大任教,正为“中英庚款”的事情忙前忙后;
  这一年,不过十二岁的吴清源已经把段祺瑞执政府里面的棋手们切的一塌糊涂,段甚爱之,每月资助吴清源大洋100元,助其学棋……
  这一年,杜月笙杜老板已经三十七岁,此时的杜老板已经成立了“三鑫公司”,垄断法租界鸦片提运,成为与黄金荣、张啸林并称的“上海三大亨”之一。据人考证,此时杜月笙的毒品贩运网络就已经遍布欧亚大陆,在杜老板的控制下,大量的毒品从上海到越南河内、从河内到西贡、从西贡到法国,有人甚至认为当时全世界的八包海洛因中,就有七包出自杜月笙之手。同年,杜月笙出任法租界商会总联合会主席,兼纳税华人会监察。这算是当时华人所创立的、最大规模的跨国企业吗?

  ……
  苍茫大地,世间万象,纷繁复杂,大清逊位、老袁自绝、中山陨落,十几年间的不断变化,让神州大地的最高权力中枢晦暗不定,强人、先行者的相继离去,更让各方势力缺少了制衡和顾及,为了利益和理念的不同,互不相让、纷争不断,中国力量最强者,其号令也不过只能行之于辖内几个省区。最终谁主沉浮,有志者逐鹿之。
  从社会演化的角度看,在清政府主导的社会秩序崩溃终结后,民国虽然建立起了了形式上的统治模式,但内部的权力结构、社会动员机制、财务机制、行政机制、人力机制都处在一团烂污之中,还是原生态,有力者、野蛮者、强横者得之。不可否认的是,来自西方的思潮、文化,来自中国古老文化同时都在各个方面展示着自己的生命力,而各种文化形态的代言人,或自觉或被动,随着社会大潮涌动,并成为了潮流中的汹涌浪花。

  作为后者,重新审视这段时期,我们的祖国,此时正在一个宏大的框架下,却好似一团散沙,好似唐末藩镇割据的动荡局面,而新的、好的、生机勃勃的伟大力量又在孕育之中。在先行者孙中山逝去后,整个民族虽然群龙无首,但却茫然、甚至混沌的在他推动的轨道上滑行。中山去后的社会精英阶层整体陷入惶惶不可终日的内斗之中,缺乏对全局的掌控能力,对民族未来走向也缺乏实际控制力,更遑论能具备国际视野、为民族保驾护航了。

  落后、愚昧、散乱、还有希望一起并存在这片土地上,未来掌控中国的精英们,以及未来指引中华民族走向的强人们,还依然走在建功立业的光辉道路之上,远未达到权力的巅峰。
  而此时的日本,则是另外一种景象……
  日期:2011-03-25 00:28:30
  在孙中山逝世这年,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伤痛、掀起十四年侵华战争的日本第124代天皇裕仁还是皇太子,不过24岁。但此时的大正天皇,也就是裕仁的父亲精神不太正常,常常发病,病情发作时,大正天皇常常在大庭广众之前做出一些可笑的举止。如在观看军事演习时,他会突然跑下检阅台,打开士兵的背包乱翻一通。一次,当他出席国会开幕式的时候,心血来潮,一边傻笑,一边把讲演稿卷成圆筒,放在眼睛上,对着外国使节们乱照一气。政界元老感到不能再让他大出洋相,丢日本人的面子,便于1921年起决定由太子裕仁摄政了。

  在孙中山逝世这一年,东条英机四十一岁。此时的东条英机正在日本陆军大学当教官。日本陆军大学,那就是日军战犯的大本营啊,可谓是日本陆军的精英所在,日本侵华战争其间的许多日方高级将领都由陆军大学毕业,多少无法无天、横冲无忌、一脑门子赤裸裸的战功与铁血的日本将官,都是受该校思想所影响啊。
  中山逝世这一年,板垣征四郎四十岁。同胞们,请记住这个名字,这个人日后让神州大地无比痛苦,他带领的日军第五师团号称“钢军”,曾以半个师团的兵力,击溃(真不愿用这个词)国军三十多个师,在侵华战争十四年间先后打败了国军将近七十多个师,堪称是日军的头号主力战将。此时的板垣征四郎正在日本驻华公使馆担任武官助理。

  这一年,冈村宁次四十一岁。传说冈村这个家族的祖先是明初的开国第一名将徐达,明亡才流落日本,(有兴趣的同学考证下哈)。这哥们超级厉害,日后,就连红军的无敌战将彭德怀在其发动大扫荡中都倍加感叹冈村宁次“是历来华北日军司令官中最厉害的一个”,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指挥员、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就是倒在冈村宁次的特种兵枪口下。

  1925年,对冈村宁次来讲,是飞黄腾达的关键年份,这时的冈村宁次正担任参谋本部上海驻华武官的职务。在上海纺织工人罢工、日本厂家枪杀“顾正红事件”发生后,他巧妙的利用英帝国主义分子打头阵,制造五卅惨案和沙基惨案,使中国民众的反帝矛头一下子从日本企业家头上,转移到了英国头上。结果,1925年度日本对华出口总额,非但没有受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而跌落,反而较上一年增长了12%。冈村在瓦解和破坏五卅运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出色”的情报、谋略及交涉协调能力,给参谋本部和外务省官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深得他们的赏识。

  混在上海的时候,冈村宁次还从昔日的徒弟孙传芳那里偷了不少军用地图,据说侵华之时,这批地图作用不小啊。
  这一年,土肥原贤二已经四十二岁了。土肥原有两个外号,中国叫他“土匪原”,西方叫他“东方的劳伦斯” 。在中国二十余年,对于中国人的风俗习惯、方言俚语几乎无所不通,熟读《三国》、《水浒传》,了解中国民族性,因此土肥原重信义、尚承诺也是为人所知。抗日名将马占山即认为土肥原不骗人,宋哲元也评价土肥原说话算话,牛吧?日本的大特务头子,竟然赢得抗日将领的诚信赞叹,这哥们的手段何等了得啊。

  日本还有一位传奇式的人物在此不能不提啊,如果日军在侵华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如果能彻底贯彻此人的战略思维,那日本的胜败、世界的格局会否与今日一样,那是很值得探讨的。
  就是他凭借手中的一万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战退了小六子手下的四十万东北军,阴到了东北三省的广阔土地。“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军界对是否干这一票也很是犹豫,瞻前顾后,一怕打不过东北军,二怕苏联干预,三怕自己国内不支持,关键时刻就是这哥们放言:我不用拔剑,只用竹刀就可以吓退张学良。唉,事实证明,小六子此时的心态被人拿捏的分毫不差啊。

  可惜(对我们该说是可喜吧?)如此战略、战术家,在侵华战争后期为东条英机所排挤,靠边站了。此人便是——堪称“日军之智”的石原莞尔。
  在孙中山逝世这一年,日本陆军的“天才”石原莞尔不过三十六岁,正在日本陆军的第一学府——陆军大学当老师,此时的石原已然成为日军吞并“中国东北”计划的脑力发动机,他那充满征服欲、刺激性的思想、言论,正通过陆大讲堂,向日本陆军漫延。
  中山逝世这一年,中山先生结交了近三十年的的日本密友、日本重臣犬养毅已经七十岁了。
  这一年,日本的外相是币原喜重郎,这哥们从1924年起历经五次内阁变更而外相地位不变,弄得世界各国只知有币原,不知首相是谁,故有“币原时代”之称,币原是日本政界有名的“鸽派”,对外关系上以反对武力、强调渗透为主;
  这一年,不过二十六岁的川端康成经常混迹在伊豆汤岛的汤本馆,并与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松林秀子邂逅,爱情、美女、美景齐备,作为东京帝国大学国文学科的毕业生,自然该写点什么吧?于是其名篇《伊豆的舞女》已经悄然来临,“道路变得曲曲折折的,眼看着就要到天城山的山顶了,正在这么想的时候,阵雨已经把从密的杉树林笼罩成白花花的一片,以惊人的速度从山脚下向我追来……”这优美的小说开头,放在大时代的背景下,似乎能附会以其他的意味,那强悍喧嚣、桀骜不驯、成长在日清、日俄大胜氛围中的一代日本人,就要如同一阵阵雨,以“惊人的速度”,向日本、向中国追来啦。

  待续
  日期:2011-03-25 23:30:58
  侵华战争诸多人物里,家庭背景最牛的,那肯定是裕仁他们家了,传了一百多代的统治阶级,传说他们家从石器时代就开始统治大和民族了。
  裕仁生于1901年,明治天皇对于这个长孙非常宠爱。可以说,日本之所以能够成为现在的日本,第一就取决于明治天皇,第二就取决于他的孙子裕仁。
  明治天皇的文治武功确实赫赫啊,1894年甲午海战击溃北洋水师、1905日俄之战击溃俄军太平洋舰队,平朝鲜、吞台湾、克旅顺,踏着中、俄两国军民的尸骨,乃木希典、东乡平八郎等一批“军神级”将领涌现。
  此时的日本,所蕴涵的精、气、神,了不得啊。

  1887年7月,明治天皇发布谕令:朕以为在建国事务中,加强海防是一日也不可放松之事。而从国库岁入中尚难以立即拨出巨款供海防之用,故朕深感不安。兹决定从内库中提取三十万元,聊以资助,望诸大臣深明朕意。   谕令一发,举国富豪无不为之震动。在东京的街头,在豪富们摆放着精美插花的客厅,在围棋和剑道的道场,到处是感谢上苍为日本派来治世明君的眼泪和喧嚣,有钱人竞相效仿天皇,纷纷解囊捐款,不到三个月,海防捐款总额竟达103万之多。按照日本学者井上清的说法:“在天皇制的最初十年中,军事费恐怕要占全部经费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1893年——甲午战争前一年,明治天皇又决定此后六年,每年从内库中拿出30万元帑银,用于海军建设。而这,已经超过了皇室开支的十分之一。此举再次带动了日本政府议员主动献出四分之一薪俸用做造舰。   到甲午战争前,据说明治天皇甚至干脆用饿肚皮的方法,给他的文臣武将起“带头作用”——前线那些饥寒交加的日本军人,得知天皇每天仅仅吃一餐饭的时候,人人涕泪横流,呼号喧嚣之声满营。

  “肥马大刀尚未酬,皇恩空浴几春秋。斗瓢倾尽醉余梦,踏破支那四百州”,这就是所谓日本陆军“军神”乃木希典在甲午战争爆发前所写的出征诗歌。踏破支那四百州?呵呵。
  甲午败大清、日俄战争首开黄种人战胜白种人的纪录,乃木希典两个儿子都战死在中国的土地上,换来非常功绩。
  1912年,明治天皇病逝,乃木希典一直为其守灵。同年9月13日,明治天皇殡葬之日,乃木希典与其妻一起剖腹自杀、以身殉葬。消息传出后,日本举国若狂,明君、军神的魅力更加深入人心。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培养出的一代日本人,是什么样的人?会如何看待邻国?如何看待战争?又有多少日本少年视“军神”为偶像踏入军营?多少日本少年背诵着“踏破支那四百州”的诗篇,渴望在异国的国土上重温乃木希典、东乡平八郎的荣光?十五年侵华战争里,多少日本将校都是以乃木希典、东乡平八郎这些军神为楷模,而拿起屠刀的?

  还是说裕仁哈,长孙,爷爷当然最啊,但明治天皇的宠爱也扭转不了近亲结婚的后果,裕仁从小就被发现其右手的手指活动不便、先天近视。据说是因为这两种遗传病的原因,裕仁从小就没有学习美术和音乐这两门课。德智体美劳,明显没有全面发展啊。
  为被培养出尚武性格,裕仁刚刚出生70天后,就被寄养在了海军中将川村纯义的家里长达四年。6岁的时候,裕仁进入了“皇室”学习院,而他的院长就是前文提到过的乃木希典陆军大将,明治天皇亲自指示乃木希典要努力将裕仁培养为“质实刚健”之辈。
  1912年7月30日,明治逝世,裕仁成为了皇太子。当年9月11日,也就是明治正式大葬的前两日,乃木希典突然拜见了裕仁,并赠给了裕仁两本书,既日本“武士道”理论鼻祖山鹿素行所著的《中朝事实》和《日本帝国史》。两日后,乃木与其妻双双自尽于赤坂的家中为明治天皇殉葬。两个月内祖父和严师的离世,给了裕仁很大的刺激,别忘了裕仁这一年才十二岁,从此裕仁变得极为自闭孤寂,往往舍弃左右随从,而开始渐渐对无言的生物学感起了兴趣。

  值得注意的是,乃木希典临终托付给裕仁的书,实为日本近代文功武略的思想宝典。作者山鹿素行也是一代奇才,生于1622年,死于1685年,能文能武,学徒数千,其前半生纵横兵家、儒家之间,四十岁后学问大成,开宗立派,其学贬斥中国汉、唐、宋、明诸儒的学说,宣称孔子逝世后圣人的道统到宋朝就已经泯灭,断言朱子学是异端,提倡直接攻读孔子的经书,以求圣教。山鹿素行在《中朝事实》一书中透露了他的日本中心主义思想。他所说的“中朝”,指的是日本,认定日本是世界的中心。他从古学的观点出发,追溯了日本皇统的起源,扬言政治理想早在日本古代已经完美地实现。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