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第一将星

作者: 悬疑大师

  日期:2011-4-9 22:00:00
  【战国第一将星】(天才不得志……) 背景:约公元前395-381年
  —————————————————————————————
  【引子】
  -

  写“战国第一将星”的时候,我经常俯瞰战国地图,像是瞭望战国夜空。
  战国的将星很多很多,密密麻麻密布战国史中,闪亮得厉害的也有一大群。
  其中,非常耀眼的就有好几颗哦。可是,我只能够选一颗,那唯一的一颗。
  我寻找,不断的寻找,犹豫,再犹豫,举棋不定。
  终于,有一颗是最闪亮的,星光中闪耀着不同寻常的色泽。
  我观察了许久许久,终于下定决心选择了它——

  因为那一颗闪亮的星,它“闪耀着不同寻常的色泽”,既独特,又孤独……!
  -
  ————————————————————————————
  01 这个人……
  这个人仪表不凡,国字脸,卧蚕眉,身高八尺,满身儒雅气质。

  他是战国初期的一位非常重要的英雄人物。
  别看他儒雅,如果他身着铠甲,手握长枪,肯定是一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神威大将军。
  但是,此时此刻的他,却身着脏兮兮的商贾衣服,脚蹬邹巴巴的带泥皮靴,骑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惶惶似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
  他正在逃亡。
  好,我们就从这个人的这次逃亡开始说起……

  这一年,乙未年,肖羊,金羊。
  后世的我们知道,这正是三国曹阿瞒的生肖年头,但是,那是45个十二生肖之后(540年)的乙未年了。就在这一年,战国历史进入第八十八个年头(按照公元前475年“战国元年”计算)。
  当时,天下名誉上的老大,仍然还是周大王,坐王位的是周安王——咦,就是历史上姓姬名骄的那个太子,在父王(周威烈王)去世后坐上了王位,而且,一坐就坐到第十六个年头了(周安王十六年,公元前386年)。
  通过逃亡者满是皱纹的脸,我们可以瞧出逃亡者的年纪,已是老大不小了。
  是的,说出来,让他自己也泄气,虚岁已经五十有三了。
  这个年龄段,对于现代的省部级来说还算是年轻干部,但对于战国古人来说,已经是气息奄奄、日薄西山的暮秋之年。

  即便像现代人都熟悉的三国枭雄曹操、智者孔明等人,也不过活了五、六十岁啊。战国时人的平均寿命不足四十岁,这个年纪黄土埋身离死不远了。
  当然,如果能够达到孔子的七十三岁寿诞,那也还算是幸运,孔子就是从五十三岁这年才开始周游列国的,其对于后世的影响,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其所建立的儒家思想也是从这个时候日趋成熟的。
  逃亡者曾经在儒门求过学,所以,他在逃亡的时候,一定会沧桑的想起自己的命运与先师是何其的相似哟;那么,自己有没有可能像先师那样,从逃亡之日起,才正是事业悄然掀起人生新高潮的起点呢?
  他当然是不知道的。
  直到六年后,他才明白自己的生命是如此的短暂。
  但是,却是如此的辉煌啊

  ——印证着这一次逃亡是他一生中最正确的选择。
  此时,他在叹息自己迟暮失落之时
  不断的回忆起自己曾经的年轻的过去。
  那是二十多年前……
  -

  (待续)
  ————————————————————————————
  日期:2011-04-10 12:12:04
  【战国第一将星】
  ————————————————
  【01】这个人……(续)

  -
  那一年,他很年轻。
  大约二十六,春风得意,已经走到人生光辉的起点。
  刚刚从鲁国来到魏国。
  在举贤大师翟璜的推荐之下,他见到了天下最强大的诸侯国的国君魏文侯。

  虽然,他不能够用我们现代人所处的时代来类比说魏国是战国前期的“美利坚”,他也不可能类比所见到的是天下最强大国家的君主相当于“奥巴马”滴霸主。
  但是,他知道,天下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比得上魏国。
  天下没有哪一位君主能够比得上魏斯的权势和实力。
  魏国是天下的雄国。
  都城安邑强过洛邑。

  魏文侯是天下真正的雄主。
  魏文侯麾下人才济济。
  即便是武将,也是一抓一大把。
  魏文侯一生中拜请过四名武将——后来全都名垂青史。
  当然,此时的他并不知道后世的事儿,也不知道二千多年后还有人对他们几个人津津乐道。

  现在,他只知道其他三名武将的基本情况:第一名是乐羊,魏文侯拜请他是对付中山国的;第二名是翟角,魏文侯拜请他是对付齐国的;第三名是西门豹,魏文侯拜请他是用来搞水利建设并防备赵国潜在威胁的。
  还有一名武将,那当然就是他自己了。
  那一年,他刚刚从礼仪之邦的鲁国到了最强悍的大魏国。
  从孔子的老家,急急忙忙的走出来,还没来得及换衣——身上穿着右衽儒生服。
  他没有时间换下来,他没有像样的铠甲去更换。
  他身着一袭布衣,在翟璜的引荐下,突然就被带去见威名远播的魏文侯。
  走在魏国首都的街上,他顾不得观赏大魏帝国的华表。
  走进魏国的朝堂,他顾不得瞧一瞧济济一堂的文官武将。
  他低头沉思……因为他知道,魏文侯已经参拜了孔子的高材生卜子夏为师,根本就轮不到自己班门弄斧来对魏文侯阐释儒家思想;他也知道,魏文侯已经拜了法家始祖人物李悝为相国,魏国接受法家为国家指导思想,已经成功变法,富民强国的效果已逐渐显现出来。
  虽然,他深知儒家思想,同时也深知法家思想,是一位集儒、法思想于一身的高级知识分子;但是,他明白魏文侯完全用不着自己来重复别人的成功,来复述精彩的理论和成熟的思想。
  他要向魏文侯展示的是:自己不同于其他人才的最独特的一面。
  什么?
  当然是“兵家的思想和能耐”。

  ——他在这个方面也有高深的道行和独到之见解。
  李克(与李悝不是同一个人)曾经告诉过魏文侯:
  要来见您的这个人,他的兵法连司马穰苴亦不能够望其项背。
  司马穰苴是春秋末年齐景公手下的一位以战著名的历史人物,有一部兵书《司马法》传世。
  可见,这个人是集儒、法、兵三家精华于一身的。
  不过,他有自己的考虑。

  他审时度势,在见魏文侯的时候,决定不说儒,也不讲法。
  他要以其兵法方面的高深知识,来向明主展示自己某一个独特的横断面!
  那一天,他来到魏国的朝堂之上。
  他心想:一定要让天下雄主魏文侯被咱军事方面的才能所折服……
  但是,魏文侯接见他时,并没有向他希望的方面问话。
  魏文侯竟然说出一句完全出乎意料的话,说:“本君不好军旅之事!”
  他一听,差点儿没晕过去。
  如果,此时的他一赌气,回答说:“你不喜欢打仗,好,拜拜啦!”
  那么,他的历史将会重写。魏国的历史也将重写!
  历史上,将不会书写他在军事上的丰功伟绩,也不会有大秦国被击败失地的历史记载了。
  不过,他虽然晕,但还不至于懵。

  他没有被魏文侯这位贤君的话搞混头脑。
  他机智的回答说:“在下从某些事情的表面,可以推测到君上的意图!”
  他飞快的瞧了一眼眼前的雄主,见他没有阻止自己。
  于是,他继续说:“比如,从您正在进行的行动,可以观察到您对于将来的抱负!”
  说完,他不说了,静观雄主的表态。

  “是吗?本君愿闻其详!”魏文侯微微一怔,不露声色的道。
  “君上,您为什么要言不由衷呢?”他这人,说话不拐弯,锋芒毕露。
  “你!”推荐人翟璜吓一跳,你这家伙怎么跟领导说话的。
  “打住……”翟璜连忙使眼神制止他。
  “嘿嘿……”他并不以为然,毫不理睬,也毫无畏惧。

  这个说话直率的人,他的名字叫——??
  -
  (待续)
  日期:2011-04-11 09:17:00
  【战国第一将星】
  ———————————
  【02 】有才
  -

  知道的人已经知道,他的名字叫——吴起!
  在魏文侯聘任的四大武将之中,吴起得到最高的礼遇。
  当时,魏文侯可能是看见吴起身着一身儒服。
  因为文献记载说“吴起儒服,以兵机见魏文侯”。
  魏文侯知道儒生是不喜欢言谈暴力的,所以,他不愿意跟儒生谈军事,担心他们是外行。

  但是,与这个年轻人一接触之下,魏文侯立即觉得这一位身着儒服、模样像儒生的人,说话一点儿也不弯弯拐拐,倒是爽朗得很,性格完全不是儒生,倒像是一名直率的军汉。
  所以,魏文侯愿意他把话说下去。
  于是,吴起在魏文侯的默认之下,继续往下说:“君上,您一年到头,都在命令魏国的猎户们捕猎野兽,将它们杀死,剥取兽皮,然后命工匠们在皮革上涂以红漆,把色彩搞得很鲜艳,同时还在上面烫上犀牛和大象的图案。呵呵,这样的皮衣,如果用来做衣服穿,在冬天里穿着是不暖和滴,在夏天里穿着又不会凉快,岂不是做无用功么?”

  话语中闪烁诡谲。
  吴起说到这里,眯眼笑看了一眼翟璜,意思好像是说:“翟部长(此人给魏文侯推荐了多名人才,所以,可以称其为魏国的人事部长哟),您别老拿眼睛瞧我嘛,我知道该如何跟国君说话他才会接纳我滴!”
  ——吴起虽然不认识三国时代的诸葛亮,根本不可能知道孔明曾经在孙权面前危言耸听的说曹操不止八十三万来犯之敌而是有一百多万以此来试探和刺激孙权的抗曹决心。但是,吴起的心思跟诸葛亮是一样的,要给君上留下深刻的印象,激起他对自己的信任和信心。
  谁都知道,吴起说的话语中含有轻微的讽刺意味。
  如果遇到的是一般的庸君,早就记恨心间,不会听他继续挖苦堂堂国君了。

  但是,魏文侯是千古雄君,他才不在乎应考者说话的“礼貌”。
  他更重视应试的人是否具有真才实学。
  “好,你丫继续往下说,老魏头我听着的呢!”
  吴起将话锋一转,从打猎说到了魏国的兵器。
  吴起说:“在下看见,魏国制造长戟,长度达到二丈四尺了,即便是短戟,其长度也达一丈二尺长;而且,用皮革把重车遮护起来,连车轮车毂也加以覆盖。那些个用兽皮包裹住的车子,让人看起来其实并不华丽,如果君上坐上去打猎的话,其实也并不方便嘛(哈哈,因为是“战车”啦——但是吴起故意没有点穿),车上的装饰太累赘啦。请问君上,在下实在看不出您要那些个东东做什么用涅?”

  魏文侯觉得这个年轻人有点意思,嘿嘿笑了笑没有做声。
  吴起抓住机会继续往下说:“君上,如果说您是准备用来作战的,但却不去寻访一位能够自如使用它们的人,那岂不是像是将孵雏的母鸡驱赶去和野猫搏斗,让吃奶的小狗去进攻凶猛的老虎;虽有战斗的决心,但是随之而来的却必然是自取失败呀!”
  比喻得好,反差挺大:小母鸡PK恶野猫;乳奶狗VS大老虎。
  吴起很有才哦。
  -
  (待续)

  ————————————————————————————————
  日期:2011-04-12 03:34:13
  【战国第一将星】
  ———————————
  【03】 拜将之礼
  -
  “呵呵,这个年轻人,虽然身着儒服,看来还真是一位兵法行家呢!”
  魏文侯由不得又一次上下打量了一番吴起,在心中想:此人果然不一般。

  但是,仍然没有贸然表态,继续听他往下说。
  那吴起果然才华横溢,口舌也特别厉害,不愧在儒学大师曾子门下学习过,继续侃道:“君上,在下听了一个典故,说从前承接桑氏部落的一位国君,他只许臣子们在文德方面有所成就,却废驰国家的武备,最后亡国了。还有,从前的有扈氏的国君仗着兵多,恃勇好战,一点儿也不修习文德,最后也是丧失了国家的。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贤明的君主有鉴于此。所以,魏国必须对内修明文德,对外做好战事的准备。否则,如果有敌人来犯,我们面对敌人的进攻而不敢进行激战,这样的做法并不是义;如果国君不能够备以武事,只会看见自己将士阵亡的尸体而悲伤,这样的做法又如何称得上是仁呢?不仁不义,是君子所不耻的啊!”

  口舌岂止了得,简直口若悬河,唇如刀剑,死的能够说活了。
  魏文侯一听,这人不但懂兵法,哟,还会卖弄口舌,懂得儒家的学说精华,果然了得啊。呵呵,这翟璜不愧是我大魏任劳任怨的人事部长,给魏国推荐的人才,真是一个顶一个,绝对没一个是孬种。用现代的广告词来形容,但凡翟璜推出的“坛坛都是好酒”哟!
  于是,魏文侯与吴起聊起了军旅之事。
  文侯问道:“一个国家,在什么情况下不能够对外用兵?”
  当时,魏国对秦的战争胶着僵持不下,魏文侯想了解一下魏国方面有什么过失。

  吴起回答说:“回君上,在四种不协调的情况下,国家不宜采取对外用兵的行动。”
  文侯心中咯噔一声,道:汝说来听听。
  吴起来劲了:“第一,国内意志不统一时,是不可以出兵的;第二,军队内部不团结时,是不可以上阵的;第三,临战阵势不整齐时,是不可以进行战斗的;第四,战士们行动不协调时,是不可能取得胜利,也就不利于战事的。”
  文侯又问:“国家出兵前,应该做到哪些方面的事情呢?”
  吴起答:“英明的君主,准备用他的民众去作战的时候,必先搞好内部团结,然后才进行战争。虽然如此,他还不敢自信其谋划的正确,必须祭告祖庙,占卜凶吉,参看天时,得到吉兆然后行动。这会让民众知道国君爱护他们的生命,怜惜他们的死亡,做到这样周到的地步,然后再率领他们去打仗,战士们才会以尽力效死为光荣,并以后退后偷生为耻辱了。”

  君臣讨论的问题,已经超出一般的兵法范围,因为在吴起的说话中,常常出现这样的句子:“从前谋求治理好国家的君主,首先要对百姓进行思想教育,同时,还要亲民才行……”
  这小子虽然年轻,但是,儒、法、兵俱通。
  魏文侯服了,知道自己又有幸又遇到一名大将军了!
  鉴于吴起的大才,魏文侯于是亲自设席,还学《三国》(电视剧)的周瑜(命小乔舞剑配合对付蒋干),把夫人也拽出来,不过没让她舞剑(太不尊重家属了),而是让夫人亲捧酒爵,在魏国的祖庙之中,举行了一次高级别的祭祀仪式。
  然后,就在列祖列宗跟前宴请吴起。
  当着祖宗神灵和魏国的大夫们,魏文侯正式的隆重的拜请吴起为魏国大将。
  魏文侯传令:由吴起负责魏国最繁重、最复杂的军事行动——攻打秦国……
  吴起得到了魏文侯拜将的最高礼遇(其他三人都没有得到这样的青睐呢)。

  这一年是公元前414年(魏文侯32年)。
  吴起拜将的年龄可能比三国陆逊拜将时还小一岁。
  (附《吴子兵法•图国》载:吴起儒服,以兵机见魏文侯。文侯曰:“寡人不好军旅之事。”起曰:“臣以见占隐,以往察来,主君何言与心违。今君四时使斩离皮革,掩以朱漆,画以丹青,烁以犀象。冬日衣之则不温,夏日衣之则不凉。以长戟二丈四尺,短戟一丈二尺。革车奄户,缦轮笼毂,观之于目则不丽,乘之以田则不轻,不识主君安用此也?若以备进战退守,而不求用者,譬犹伏鸡之搏狸,乳犬之犯虎,虽有斗心,随之死矣。昔承桑氏之君,修德废武,以灭其国;有扈氏之君,恃众好勇,以丧其社稷。明主鉴兹,必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故当敌而不进,无逮于义也;僵尸而哀之,无逮于仁也。”于是文侯身自布席,夫人捧觞,醮吴起于庙,立为大将……)。

  (注:李悝和李克,有人认为是同一个人,有人认为是两个人。本文从后者。)
  日期:2011-04-13 14:45:41
  【战国第一将星】
  ———————————
  【04】在路上

  回到现实之中,吴起还在逃亡路上。
  他的身后紧跟两名年轻随从。
  他们三人都骑着马。看模样已经走了许多路。
  因为,三匹马走得都偏偏倒倒,有时跪倒在地上不愿起来。那是连续长途跋涉不休息,才会如此的狼狈呢。可是,他们仍然没有停下来。吴起和两名年轻人下马步行,宁愿牵着马走,仍然加紧赶路。
  吴起知道,每个人来到人世间,其实都有许多路要走,有时就得赶紧走——赶路。

  是的,哪怕是瘸腿,即便坐轮车也得行路。
  当然,吴起并不知道现代人行路,脚下所踩的路,以公路来看,一共有五种类型吧,最高级别的是国家级公路,其次是省级公路,再次是市级公路,再次是乡镇公路(公路据说还可以分为1-5个等级呢),最差的大概就是小街小巷或者山间野路了。如果不小心走到美国去了,据说路也是五个类型:洲际公路,干线公路,连接线公路,小巷和街道,以及山间野路。

  但是,吴起知道战国时代的路,清楚它们有几种类型。
  呵呵,无独有偶,不多不少,也是五种。
  这个不是俺东方玄瞎掰,可是有依据的呢,据《周礼》记载:“凡治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十夫有沟,沟上有畛(zhen);百夫有洫(xu),洫上有涂;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以达于畿。”(《周礼》)。
  最低等级,即第五等级的,亦即最瘦小的路叫“径”。
  过去有说“剪径的强盗”,说的就是埋伏在山野小道上的贼人,专干抢劫的勾当。从来没有人说“剪‘路’的强盗”,可见,古代的强盗都埋伏在“乡间的小路上”。多小的路叫“径”呢?作为现代人,恐怕鲜有人知道了,以为山野羊肠小道就叫“径”——这是后人糊涂啦;在周代,“径”并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是有标准滴,即能够走得过牛马的路才叫“径”——由此可见,强盗是不埋伏在山野间,而是埋伏在走牛马的“径”上。

  第四种等级,比径稍大的叫“畛”(zhen),其尺寸要求是可以走得过一辆大车。有词语云:不分畛域(“畛域”引申为“界线”)。
  第三种等级的叫“涂”。涂的宽度也有标准,是“一轨”,即“八尺”。
  第二种等级的叫“道”。宽度二轨,即十六尺。
  第一种等级的叫“路”。宽度三轨,即二十四尺(周代一尺等于现代0.231米)5米多。
  这样的规定是从周王朝之初就开始的。
  当时的“国道”就叫做“周道”,主要分布在洛邑周围,因为是王畿之地。

  周道修筑得如何,有没有“豆腐渣工程”?
  现代人已经不得而知了。
  但是,可以知道两个情况,第一个情况,是路面和路的弯直情况:“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诗经》)——那周道啊,路面像磨刀石一样平滑呢!
  呵呵,有这么平,是不是吹牛呢?
  不是。

  因为有的国道地面铺的是大青石板,将它们想象成一块巨大的合体时,那还不就是像磨刀石的状况吗?还有,道路直直的像是箭矢一样笔直——在某些路段比如平原之上应该是可以做到滴。
  第二个情况,是在路的两旁,已经跟现代一样的观念了——种植树木作为标志(动机不同,不是为了绿化)。
  有这么先进么?
  有。
  有文献为证:“周制有之曰,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国语》)
  于是,吴起在逃亡路上回忆起自己所走过的路。

  -
  (待续)
  ——————————————————————————————————
  日期:2011-04-13 14:52:06
  【战国第一将星】

  ———————————
  【05】生在卫国
  吴起是卫国人,当然是从卫国的路走起——
  卫国是周王朝建立之初,周公旦摄政时期,立其弟康叔姬封为伯而建立的。
  很早了,距吴起出生时,已有600余年。

  周公旦对这个弟弟十分照顾与爱护,亲自撰写《康诰》、《酒诰》、《梓材》等治国文章,勉励康叔封,让他据此治理卫国。卫国原为西周第一大国。
  可是,春秋时已降为中等诸侯国;到战国时,在自由竞争的发展中,卫国衰微得更加柔弱了。
  吴起出生的公元前440年(据东方玄推算),已是卫昭公四年。
  早在春秋时期,卫国与郑国因为国君奢侈,所创造的音乐合称“郑卫之音”,世人称其为“靡靡之音”。当时的知识分子们都说它代表的是一种堕落颓废的末世情怀。
  如果抽掉时间,仅从性质上类比,“郑卫之音”可能更接近于美国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嬉皮士”,或者七十年代的中国《乡恋》以及《何日君再来》、《美酒加咖啡》等等被一个时代主流批判过的东东(现在回头看,对错又难说鸟)。

  简单归纳,可以用骇人听闻的四个字形容:亡国之音。
  不幸言中的是郑国——在战国中期,即吴起死后第六年就灭亡了。
  不幸没有言中的是卫国——在战国后期,是最后一个亡国,比七雄中的六雄都亡得晚。不过,卫国在整个战国期间都只是一个小国,从来没有改变过自己低下的国际地位。
  但是,卫国出人才。
  春秋末至战国期间,出了一系列非常了不起的著名人物。
  第一位,是孔子得意门生兼儒商始祖子贡。

  第二位,就是本章节主人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吴起。
  第三位,是改革大家、思想大家、军事家商鞅,比吴起晚些。
  第四位,是政治家、思想家、军事战略家吕不韦。更晚。
  第五位,是地缘政治大家、连横活动外交家张仪。晚于吴起。
  五大人物,构成了先秦历史上空最为耀眼的闪亮星星。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