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那时候

作者: 朱木郎

  日期:2011-04-22 15:35:55
  引 子
  1.
  我心爱的小马车呀
  你就是太顽皮

  你若是变得乖乖的呀
  姐儿我就喜欢你
  的达的 的达的 的达的达的
  不达目的不休息呀不休息
  ……
  要开讲下面的故事时,邓丽君的这首《心爱的小马车》莫名所以地在我耳边响起。或许,是曲子欢快明亮的旋律,暗合了就要出场的女主角彼时的心情吧?

  她叫文姜,鲁国第15代国君桓公(姓姬名允,又名轨)的夫人,今谓国母。她正坐在一辆心爱的小马车上,的达的,的达的,欢快地奔驶在齐鲁两国之间的驿路上。
  鲁桓公坐在文姜的身边,望着不时失笑的夫人直发愣:“咋高兴成这样?不就是回趟娘家嘛!”
  2.
  那时候,天下诸侯国有多少家,连周天子也无法确知:昨天你被灭,今天他复国,大国收养小国,强国吞并弱国。而那段时间的齐国,则跟打了鸡血似的,精神亢奋,国力充沛,拿战争当过家家,打着玩。那神气劲儿,叫今天的老美看了都会丢得闭过气去。自然,齐国邻居们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整天提心吊胆,抖抖索索地望着齐国的脸色挨时辰。

  鲁国人民却不慌张,因为他们有一个英明领袖——桓公。桓公的英明决策是娶了个齐国姑娘当老婆,而这齐国姑娘的哥哥正是时任齐国总统的襄公,姓姜名诸儿。
  看清楚了:鲁桓公的夫人叫文姜,文姜是齐襄公诸儿的妹妹。——戴眼镜的读者请暂时摘下眼镜,没戴眼镜的请摁住眼珠子再往下看。
  3.
  鲁桓公夫妇到达齐都临淄。齐襄公对来宾的接待热情有加,特设莺歌燕舞陪妹夫推杯换盏,他自己则陪妹妹在床上玩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云雨。
  请确认你的眼珠子未发生脱位。

  我心爱的小马车呀
  你就是太顽皮
  ……
  “我要写一首歌!”文姜猛然从香枕上抬头,望着诸儿哥哥,轻启樱唇,唱起来,“的达的,的达的,的达的达的……歌名就叫‘调皮的小马车’!”
  “要男女二重唱的哦!”诸儿哥哥赞赏兼热切地望着妹妹,激动地从枕下摸出一枚发黄的竹片,问,“还记得吗?”

  灯影里,文姜的脸上飞过一阵红晕。她没有回答哥哥的问题,而是神秘地滑下床,从自己的绣包里也拿出一枚发黄的竹片。
  4.
  文姜在远嫁鲁国的前天晚上,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一枚竹片。送礼者,是时任齐国太子的诸儿哥哥。
  竹片上刻着一首诗:
  桃有华,灿灿其霞。
  当户不折,飘而为苴。

  吁嗟兮复吁嗟!
  诗的大意为:桃树开花了,真漂亮。它就开在我门口,可我没能及时采,眼看它飘落为浮萍。可叹呐可叹!
  文姜立即回赠了诸儿哥哥一枚竹片。竹片上也写了一首诗:
  桃有英,烨烨其灵。
  今兹不折,讵无来春?

  叮咛兮复叮咛!
  诗的意思是:桃花为啥开得那么艳,只为心里装着一个人。今年哥哥无缘采,难道春天不再来?记住我的话,记住我的话!
  一对文学青年勇敢冲破世俗的壮举,就这样被记载于《东周列国》。
  也值了。
  5.
  但鲁桓公不值。他不仅被戴了绿帽子,还要为此丧小命。

  一连几天,满头冒绿光的鲁桓公在齐国公馆里坐卧不宁,忽笑忽叫。直到要回国的前夜。
  那夜,齐襄公设宴与桓公夫妇送别。襄公人逢喜事精神爽,千杯不醉;桓公借酒浇愁愁更愁,沾酒即醉。醉了的桓公酒壮胆,对着文姜嘟哝了一句:“回家……怎么收拾你!”
  “要回家?那好,”齐襄公一笑,对身边的一位侍卫大臣道,“彭生,送客!”
  这个叫彭生的侍卫官,长得皮黑毛长,像一只野猪。他雄赳赳跨到鲁桓公面前,右臂往桓公胸间一探,一夹,只听“咔嚓”一声——
  桓公腿一蹬,就义了。
  6.

  鲁桓公“就义”后,太子即位,是为鲁庄公。
  按照当时的宗族制度,庄公继承族氏,他的兄弟要另立族氏。结果是这样的:
  姬庆父——庄公的异母兄,以“孟”为氏;
  姬牙——庆父的同母弟,以“叔孙”为氏;
  姬友——庄公的同母弟,以“季”为氏。
  孟、叔孙和季三氏,初立者皆桓公之子,史称“三桓”。
  几十年后,三桓架空鲁君朝廷,专权国政。

  孔子时期,三桓势力发展到顶峰。而孔子的一生,就是与三桓扯扯拉拉的一生。
  日期:2011-04-22 15:37:27
  第一章
  蒸乳猪事件
  1.

  第一个跟孔子拉扯着出场的“三桓”集团成员,叫阳虎。
  那是公元前504年的一天,孔门新一期学员跪坐在杏坛树荫下,正恭听孔子的开学演讲:
  “ 学(xué)而(ér)时(shí)习(xí)之(zhī), 不(bù)亦(yì)悦(yuè)乎(hū)?
  “ 有(yǒu)朋(péng)自(zì)远(yuǎn)方(fāng)来(lái), 不(bú)亦(yì)乐(lè)乎(hū)?
  “ 人(rén)不(bù)知(zhī)而(ér)不(bú)愠(yùn), 不(bú)亦(yì)君(jūn)子(zǐ)乎(hū)?”
  (《论语•学而》)
  孔子演讲大意:学到知识,并适时习用,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怒(愠),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孔子这三句话,从学习之乐、交友之乐、君子之乐三个方面,对弟子提出了殷殷期望,后人称之为“孔门三乐”。
  弟子们正在默念这“三乐”的滋味,就听一个大嗓门在栅栏院外轰隆起来:“夫子!乳猪!”
  一个粗黑的汉子肩搭一只蒸乳猪,搡开柴门,叫:“夫子,乳猪!阳虎先生叫俺送的。”
  听到“阳虎”二字,孔子嘴角一动:“他……”一年多来鲁国发生的一切,一股脑涌进孔子眉头,缩紧了。
  11.2
  日期:2011-04-22 17:21:33

  2.
  阳虎是谁?他为什么要见孔子?孔子又为什么闻其名而缩紧了眉头呢?故事的背景是这样的:
  公元前505年的夏天,鲁国的执政(相当于总理),叫季平子,死了。他年幼的儿子,叫季桓子,接了班。
  但季桓子刚接班,还没上班呢,就被绑架了。
  这位绑总理的牛人就是阳虎。阳虎当时在季桓子家里打工。打什么工呢?保安队长。就是说,保安队长把老板给绑架了。
  这就有问题了:老板当总理,对阳虎来说是好事啊,干嘛要绑架呢?图个啥呢?

  阳虎就对季桓子说了:“俺就图一样——俺要做你家的家宰。”
  家宰是什么大干部?值得阳虎用这么隆重的方式来争取?
  家宰,就是大夫家里的总管,CEO。但季家的CEO可不是一般的CEO。
  当时,鲁国的政权掌握在“三桓”手里,而“三桓”中势力最强的,是季氏,就是我们刚刚讲到的季桓子这一家。也就是说,季家就是实际上的鲁国朝廷。
  那么,阳虎绑了季桓子,就等于绑了鲁国朝廷,成了实际上的总理,实际上的鲁国国君。
  这样,阳虎的绑架行动,就把鲁国绑进了一个新时代——历史上叫“陪臣执国命”。
  陪臣,就是家臣的家臣。阳虎是季氏的家臣,季氏是国君的家臣,所以叫陪臣。
  可是,一个小小的陪臣执了国命,一个蛤蟆吞了苍天,他能消化得了吗?阳虎当然也担心。他的担心主要是两个方面:
  (1)名堂不正——他的权力是怎么来的?把枪顶在总理的脑门上要挟来的。大家能服吗?不能!
  (2)业务不专——保安出身嘛,又没读过干校,突然要接管一个国家,能玩得转吗?不能!
  所以,阳虎必须找个助理。这个助理呢,自然要弥补他的两大缺陷:名堂要正,业务要专。可是去哪里找这样的人呢?

  阳虎第一个想到的是孔子。
  孔子能满足他的两个条件吗?
  能。其一,孔子是公认的道德君子、礼乐旗手,绝对的没有绯闻,口碑良好——名堂正。其二,孔子是干校校长,行政管理那是门儿清啊——业务专。
  不仅如此,对阳虎而言,孔子还有两个附加优势:
  (1)孔子弟子多。不仅多,而且又红又专、文武兼备。拉来一个孔子,就等于拉来了一个现成的管理团队、领导班子。

  (2)孔子想做官。不是一般的想,是非常想,一直想。
  这么好的条件,阳虎你赶紧去请啊,别犹豫啊!但是,阳虎想到孔子的时候,却偏偏犹豫了。这又为什么呢?因为他跟孔子有过节——准确的说法是,他得罪过孔子。
  13.3
  日期:2011-04-23 10:00:28
  3.

  那是31年前,孔子17岁。一天,当时的鲁国总理季武子——就是季桓子的爷爷——病得很厉害,自觉来日不多,就设家宴招待曲阜城里的士人,无非是想为儿子铺平接班的路啦。
  孔子听说季总理宴请士人,就兴冲冲地去了。到了季府的门口,却被一个保安挡住了:“俺老板宴请的是‘士’,可没敢请你!”
  怎么,孔子不是“士”吗?是。那,保安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先看这个保安是谁。是谁呢?
  阳虎。
  说起来,阳虎跟孔子还是一个单位的呢。他俩的爵位都是“士”,且人事档案都在“三桓”之一的孟家(阳虎是孟家的支系本家,孔子是孟家的世袭家臣)。所以,阳虎一定知道孔子的“士”族身份。那他为什么对孔子出言不逊、故意挑衅呢?
  是为了揭孔子的一块疤。就有这么一种人,喜欢揭开人家的疤,露出血淋淋的肉,刺激,好玩。
  那么问题又出来了:孔子有什么疤,让阳虎这么感兴趣呢?
  是孔子的身世。《史记》里是这样写的:

  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
  纥,即叔梁纥,孔子的爸爸;颜氏女,叫颜征在,孔子的妈妈。
  叔梁纥曾担任过邑宰,邑宰就是一县之长,政治待遇是下大夫。叔梁纥去世后,他的大夫爵位由大儿子继承;孔子排行老二,爵位降一级,成为“士”,这是当时的爵位继承法规定的。总之,孔子拥有“士”的身份,这是没有问题的。
  问题出在这两个字:野合。
  关于孔子是不是“野合”而生,历来说法不一。这是另一个话题,我们不在这里讨论。反正,孔子的身世确实有点儿尴尬,确实是孔子心中的一块疤。

  14.4
  日期:2011-04-23 20:05:01
  4.
  果然,阳虎的那句话,一下挠到了孔子的这块疤上。孔子什么话也没说,低着头离开了。但这件事,自然成了孔子心中永远的痛,自然成了阳虎请孔子出山的障碍。
  当然,这不是最大的障碍;最大的障碍是两个人观念上的不同——一个信仰“造反有理,革命无罪”,一个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两条道,水火不容。

  既然这样,阳虎还要不要请孔子呢?要,一定要。半年多的时间里,阳虎曾两次亲自登门请孔子。孔子呢,亲自给阳虎吃了两次闭门羹——把30多年前的那次欠账,连本带息给还了。
  但是阳虎呢,不仅没有因此退却,反而越挫越勇——他太需要孔子了!孔子能不能为他所用,关系到他造反的旗子是红的还是白的,关系到这杆旗子能够举多高、能够打多久。于是第三次,阳虎改变策略,不再亲自去了,再去,再吃闭门羹,肚子受不了哇;他派别人去。
  这件事,《论语•阳货》是这样记载的:
  阳(yáng)货(huò)欲(yù)见(jiàn)孔(kǒng)子(zǐ), 孔(kǒng)子(zǐ)不(bú)见(jiàn),归(kuì)孔(kǒng)子(zǐ)豚(tún)。
  文中阳货即阳虎;“归”通“馈”;豚,是小猪。“馈孔子豚”,就是给孔子送了一只蒸熟的小猪。
  于是,就有了我们故事开头的那一幕:公元前504年早春的一天,在孔子学院开学典礼上,阳虎给孔子送来了一只蒸乳猪。

  那年,孔子48岁。
  日期:2011-04-24 20:15:35
  5.
  送蒸乳猪这一招,比阳虎亲自登门去请那可强多了。为什么呢?因为按照当时的礼仪,我给你送了礼物,你就要带上礼物回访我。“礼尚往来”,是当作社会行为规范来执行的。有来无往非礼也,什么意思?——我来了,你不去,你这是“非礼”我!
  孔子多文明呀,他可不干那“非礼”的事。那就得硬着头皮去回访啦。可他不愿意见阳虎啊,怎么办?
  凉拌,冷处理——孔子就找了一个阳虎不在家的时候,去了,放下礼物,扭头走人。

  可是在回来的路上,孔子与阳虎又迎面相遇了。是“赶巧”吗?估计不是。《论语•阳货》中的原文是:
  孔(kǒng)子(zǐ)伺(sì)其(qí)亡(wáng)也(yě), 而(ér)往(wǎng)拜(bài)之(zhī), 遇(yù)诸(zhū)涂。
  这里的“涂”也是通假字,就是路途的“途”。亡,不在家的意思。
  于是,在公元前504年曲阜的那条不宽的街道上,上演了历史性的一幕。阳虎坐在车上,对孔子招招手,说:
  “来(lái), 予(yǔ)与(yǔ)尔(ěr)言(yán)。 曰(yuē):‘ 怀(huái)其(qí)宝(bǎo)而(ér)迷(mí)其(qí)邦(bāng), 可(kě)谓(wèi)仁(rén)乎(hū)?’ 曰(yuē):‘ 不(bù)可(kě)。’‘ 好(hào)从(cóng)事(shì)而(ér)亟(qì)失(shī)时(shí), 可(kě)谓(wèi)智(zhì)乎(hū)?’ 曰(yuē):‘ 不(bù)可(kě)。’ 日(rì)月(yuè)逝(shì)矣(yǐ), 岁(suì)不(bù)我(wǒ)欤(yú)!”

  这段话里有两个成语:“怀宝迷邦”和“岁不我与”,原创者就是这位阳虎。
  我们把阳虎这段话翻译出来:
  “来,我问你:‘你满肚子本事,却不肯出来做事,看着国家混乱也不管,这能叫仁吗?’你一定说:‘不能。’我再问你:‘你一直想做官,却老是错过机会,这能叫智吗?’你也一定说:‘不能。’孔老弟,时光飞逝,年龄不饶人呐!”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呀。
  这段话,阳虎是经过了精心设计的。他把“仁”和“智”立为靶子,运用驳论法,自问又自答,逻辑严密,事实确凿,批驳有力,一气呵成。结论是:如果你今天不答应我,那你孔子就是坚持“不仁”,坚持“不智”。如果你答应了,你就得兑现;否则,你就是不信,不诚信。
  可是从孔子这边说呢,如果答应了,兑现了,出来跟一个造反派合作,那就是不义。

  “礼尚往来”的“礼”,被阳虎立为靶子的“仁”和“智”,加上我们刚才分析的“信”和“义”,合起来就是:
  仁、义、礼、智、信。
  这阳虎真是费了心思了——送一只蒸乳猪,却把孔子学说的“仁义礼智信”全给“绑”了。
  那孔子怎么办?阳虎正拿眼睛盯着他呢,不回答不行呀。孔子只好说:“诺,吾将仕矣。”好吧,我出来做官。
  孔子真的会出来做官吗?真的会跟一个造反派同流合污吗?

  18.6
  日期:2011-04-25 14:11:06
  6.
  孔子答应阳虎出来做官,在场的弟子有的不理解,有的则为老师高兴,纷纷围过来探问或祝贺。孔子却说:
  饭(fàn)疏(shū)食(shí) ,饮(yǐn)水(shuǐ),曲 ( qǔ ) 肱(gōng)而(ér)枕(zhěn)之(zhī),乐(lè)亦(yì)在(zài)其(qí)中(zhōng)矣(yǐ)。不(bù)义(yì)而(ér)富(fù)且(qiě)贵(guì),于(yú)我(wǒ)如(rú)浮(fú)云(yún)。
  (《论语•述而》)

  先找成语:饮水曲肱、乐在其中、浮云富贵。
  再理大意:吃粗粮,喝冷水,弯起胳膊当枕头,乐在其中;掘墙挖洞拍马抬轿以换富贵,我视如浮云。
  孔子没到阳虎那里报到。
  那么,阳虎这独角戏如何唱下去呢?他有自己的专长。
  啥专长?且看其人发迹史:
  公元前517年,时任鲁国总统——昭公(姓姬名裯,史记作“稠”),无法忍受“三桓”的专权跋扈,借故搞了个政变,亲自披甲,带政府官军跟季氏的族军群殴起来。结果,被“三桓”合力击败。“这日子没法过了!寡人出走!”昭公就跑到齐国寻求政治避难去了。

  在这次群殴事件中,季氏的一位家臣表现英勇,冲锋在前,义无反顾,得到了领导季平子的严重赞赏。
  他就是阳虎。
  次年秋天,季氏听说鲁昭公跟齐国签了一个条约,把靠近齐境的鲁国郓城“借”给了齐国,就派侄子孟懿子挂帅前往“收复”。那年孟懿子只有16岁,实际的军事指挥则是阳虎。
  可见,阳虎长于武事。其以小小陪臣执政国事,自然也是武力夺权。既然武力夺权鲁国人民不服气,咱就让你看看武力对于鲁国的伟大意义。
  首先,武攻齐国。理由是讨要历史欠账,把前些年齐国强借硬占的土地夺回来。这是正义之战,鲁国人民支持你!

  接着,武攻郑国。理由是郑国的国际立场不坚定,得帮它指明方向。人家立场不坚定管你屁事?原来,当时国际舞台上有两大强国,北半天是晋,南半天是楚;鲁国靠晋国罩着,而郑国则在晋楚之间打晃,所以阳虎要替晋国给郑国上一课。
  20.7
  日期:2011-04-25 16:28:24
  7.
  那么,阳虎发动的“武事”取得了什么功果?我们选播几个精彩片段:
  片段一,选自对齐之战。

  一天,鲁军围了齐国廪丘,齐军从城内杀出;鲁军见来势太猛,来了一个集体向后转,比谁跑得快。阳虎一看,一急,急中生智,高声叹道:“唉,要是冉猛将军在就好了!”
  阳虎为什么这么喊?因为在赛跑队伍里,有一个将军正从他身边飞过。那将军叫冉猛,军中有名的老滑头。滑头将军遭遇激将法会是什么结果?阳虎还没来得及想,结果就出台了:
  只见冉将军猛地掉转战车,大喊着向齐军冲去;冲了几米远,他发现竟没有一个人跟上来。这时,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冉将军猛地从车上摔下来,“负伤”而退。
  阳虎遥遥望见这假摔一幕,苦笑道:“尽客气也!”
  这就是“客气”一词的来历。当然,阳虎原创的这个“客气”,可不是谦让有礼的意思,乃指那位冉将军的“猛”是装蒜、作秀。

  片段二,选自对郑之战。
  阳虎率军风尘仆仆地跑到郑国的匡城,一阵敲锣打鼓,把匡城百姓吓唬走之后,进城搞了一番破坏,点了几个柴草垛,以断壁残垣和张天烟焰为背景拍了几张照片,然后绑了几个俘虏,一路凯歌到晋国报功。
  不知晋君有否对阳虎道一句:“尽客气也!”可知的是,阳虎的这次匡城行动,给后来的孔子添了一个不小的麻烦。这是后话,到那地儿再说。
  21.8
  日期:2011-04-25 20:03:27

  8.
  有必要说说春秋时候的战争。
  春秋300多年间发生了多少次战争?有专家提供的数字是390多。不知这数字是怎么来的,能进入这个数字的标准是什么?但我们知道,为争夺土地及土地上的劳动力和兵源,诸侯国之间争战不断,狼烟不息。据《文献通考》说,春秋初期有131个国,至后期仅剩大小20余国。这两个数字也不可靠,但我们可以由此想象彼时战争的频繁和无情。《左传》中有一句话: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
  显然,彼时的战争就是力的角逐。打得过就上,决不留情;打不过就撤,保存实力。
  春秋前期的战争,动用兵力少,战场地幅小,可以理解为两个方阵的对峙。只要一方乱了阵脚,无论是心虚自乱还是被冲击而发生纷乱,败局立定。春秋中期,各国实力拉开距离,军事大国之间的争战规模越来越大,而战略战术水平也在实战中不断提高。到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军事战争则由力的角逐转化为“计”“谋”“权”“策”的较量。

  可惜,阳虎没读过黄埔,出身于一个保安队长,跟齐国较劲,到郑国撒野,他既没那角逐的兵力,更没那计、谋和权、策。所以,两次对外战争变成了国际旅游。好在,阳虎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并不在攻城掠地,而只为把国内矛盾、民众怨气转移到对外战争、同仇敌忾。
  鲁军“大获全胜”地出现在鲁国人民面前,阳虎站在战车上接受一路赞歌和鲜花。
  22.9
  日期:2011-04-26 11:41:22
  9.
  赞歌声中,鲜花丛里,保安队长阳虎成为“鲁国人民心中有抱负、有胆识、有作为的军政领导人”。
  孔子则忧心忡忡:
  孔(kǒng)子(zǐ)曰(yuē):“ 天(tiān)下(xià)有(yǒu)道(dào), 则(zé)礼(lǐ)乐(yuè)征(zhēng)伐(fá)自(zì)天(tiān)子(zǐ)出(chū)。 天(tiān)下(xià)无(wú)道(dào), 则(zé)礼(lǐ)乐(yuè)征(zhēng)伐(fá)自(zì)诸(zhū)侯(hóu)出(chū)。
  (《论语•季氏》)

  那时候,礼乐和征伐是国家事务中最大的两项,所谓“国家大事,在祀在戎。”孔子认为,这些国家大事该不该做,该怎么做,其令要“自天子出”。天之子裁定天下事,这叫“天下有道”;而诸侯擅权,代天子言,这叫“天下无道”。
  “天下无道”会怎样?我从顾德融、朱顺龙合著的《春秋史》里摘一段:
  不久,宋国夺取邾国的田地,邾求告郑,郑带领周天子的军队和邾军会合,攻打宋国,进入宋的外城,以报去年侵郑东门之仇。宋求鲁出兵,鲁不允。那年冬天,宋复伐郑,包围了郑邑长葛,以报攻入外城之仇。由于双方战事都未取得多大成果,郑就先向陈求和,陈桓公倾向宋、卫,没有同意。第二年,郑进攻陈,获得很多俘虏和财物。这年秋天宋军再次攻郑,夺取了长葛。郑国为了拉拢陈,便和陈媾和结盟,郑公子忽还到陈迎娶了陈妇妫。这时齐国出面调停郑和宋、卫的矛盾,公元前715年在温相会,在瓦屋结盟。但盟书墨迹未干,郑国就借口宋不去朝觐周天子而以天子的名义伐宋。之后,郑又联合齐、鲁共伐宋,鲁军在菅将宋军打败,夺去了郜和防。宋也联合卫、蔡共击郑,夺取了郑地戴,后郑又夺回,并利用蔡和宋、卫的不和而攻败其联军。接着,郑军又连续进攻宋,次年郑以虢军伐宋,大败宋军。正在宋对外战争不断失败之际,其国内发生了混乱。

  读着都眼晕!请想一想裹在混战中的老百姓,那日子还有法过吗?所以,孔子对“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天下无道”很忧心。
  24.10
  日期:2011-04-27 12:54:00
  10.
  分析一下“天下无道”产生的时代背景。

  周王朝分封诸侯之后,稳固了地盘,巩固了统治,“天下安宁,刑错四十年不用。”(《史记•周本记》)传到第4代昭王时,在南方雄起的荆楚不断对周人进行侵袭骚扰,昭王就不断地亲征楚地。最后一次,周军全军覆灭,昭王则落于汉水而死。这是周王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
  到第13代平王时,周王畿附近遭受到了战争和灾荒的严重破坏,平王在几个诸侯王的护送下才勉强得以东迁王都到雒邑(今河南洛阳)。平王东迁,是周王朝天威彻底落地的标志。
  平王迁都,把周王朝历史一分为二:镐京时期为西周,雒邑时期为东周。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