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与仕途——秦汉朝野宫廷五百年

作者: 白衣少帅

  日期:2011-7-6 3:52:00
  楔 子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一位沧桑的老人,手中捏着筷子,轻轻地敲击着案桌边缘,其表情慷慨却略带无奈。伴随着筷子的节奏,他一遍遍哼唱着《大风歌》。
  随后,这位老人拿起了筑,他左手按弦一端,右手执竹尺,不停地击弦发音,默默唱和。
  他内心无限感慨伤怀,不禁在大家面前翩翩起舞,泣数行下。
  丰沛的父老子弟听后也是潸然泪下,他们一次次地仰起头,看着这位白发苍苍却仍意气风发的老人,这位从这儿站起来,走出去,多年后又再回来的老人。
  是的,此时哪怕他权力再无限,也只是一个普通的、魂归故里、悲思丰沛的老人而已。
  所有在场的人都泪流满面,无限回忆着,回忆着那戎马倥偬和气吞山河的气度。

  而这一切又是如何开始,从何处开始的呢?
  是的,就是从这里。
  这一个神圣的地方。
  一个让民族永无忘怀的地方。
  大汉的沛县。

  天降蛟龙1-1:大风起兮云飞扬
  约公元前5000年,当今汉族的主体华夏族在黄河流域起源,他们逐渐发展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先后经历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约公元前2700年,中原地区的原始公社制度走到了历史的最巅峰,走到了其历史舞台的最闪耀部分,同时也走到了尽头。活动于今陕西中部地区一代以黄帝为首领的姬姓华夏大部落体系,与其南面地区以炎帝为首领的姜姓华夏另一大部落体系发生摩擦,两大部落爆发了“阪泉论战”,黄帝战胜了炎帝,但并未发生一大部落兼并或者消灭另一大部落的情况。相反的,这两个部落体系结为联盟,成为了地区最大的部落联盟。这一强大的联盟系统,经过经营和战斗,逐渐兼并和攻占了周边各部落,形成了原始的统一社会政权形式。古华夏族就此诞生,这也是中国人谓之“炎黄子孙”的来由。

  随着华夏族的统一,中国上古历史进入了第一个时期,即是奴隶制国家的原始社会制度时期。经历了漫长岁月的生产缓慢发展,社会关系的数次更迭和重建后,夏、商、周三代漫长的奴隶社会的延长伸展,各类先进的生产工具的使用和奴隶制的缓慢崩溃,逐渐走到了土地私有化的社会进程,奴隶制生产关系再也无法适应先进的生产力,无法调和新兴的小地主逐渐成为社会主体的趋向。至于周代,正式进入了所谓的春秋时期,周王室在这一局部战争频繁的时期完全地失去土地的控制大权,建立在奴隶社会相适应的井田制上的分封制度,逐渐被新兴的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井田制的瓦解标志着奴隶制度的彻底崩溃,以此为基础的自上古奴隶制国家建立的诸王屏藩制也彻底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世袭的地方主权制,按照国人一统思想,各地的割据政权,进行了长期而艰苦的社会改革和战争。华夏族的征战也由春秋的思想开放融合和军事的不断冲突,使得社会文化和生活速度都极其迅嫉,标志着即将产生统一的战国时代。历史犹如一辆火车,在前进的道路上时常刹车,而后再次重新启动继续前进。

  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这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秦昭襄王发兵攻西周,东周最后一个名义上主宰天下的最高领袖将三十六邑全部献给秦国这一曾经的藩属,标志着东周正式灭亡,同年,周赧王去世,作为奴隶制代表天子之国的周朝不复存在,中国大陆进入最后的战国末期。
  东周灭亡的同年,在丰邑(今江苏丰县)中阳里的力村疃(即是丰邑西北隅十二里远的屯),一名默默无闻地刘媪妇人正在村边的大泽堤岸边大做着白日梦,突然间,电闪雷鸣,飞灰走石,天地之间一片黑暗,传说中的南北磁极颠倒就发生在顷刻之间,社会的进程从此刻准备改写。当时,刘太公急忙从家里跑出来找刘媪,还边跑边叫道:“打雷咯!下雨收衣服啊!”刘太公有兼做村头宣传工作的潜力,好不容易跑到了堤岸边,却远远的看到刘媪身上伏着一条蛟龙。

  古人将中国的龙归类为四种:有鳞者称为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者称为虬龙,无角者称为螭龙。而甲骨文中,“龙”字为兽首蛇身之状,应该说,它是原始社会形成的一种图腾崇拜的标志。
  管它是图腾还是崇拜,伏在刘媪身上就是蛟龙。不久之后她就生下了一个男婴,起名为刘邦,因为在他出生之前,还有两个兄长,他也就是刘家的三公子。而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刘家三公子成为了一个横亙历史,让社会和民族从此不断凝聚的人。对了,他还有另一个伟大的称号:汉朝太祖高皇帝。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蛟龙缠身,已而有身”是史官们为这位开国皇帝,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刘太公看到这个情景时,天空既有乌云又是闪电的,这条赤色的蛟龙有点色,乘着别人收衣服的时刻缠绕在一位正在做白日梦的刘媪身上。然而,这条色迷迷的蛟龙匆匆地路过打了一次酱油,它是否可知汉人在未来的两千年里都被一直被称为“龙的传人”。
  刘邦的母亲刘媪,千古以来也有多人推测其人名字。
  皇甫谧(mì)云:“媪盖姓王氏。”又据春秋握成图以为执嘉妻含始,游洛池,生刘季。诗含神雾亦云。姓字皆非正史所出,盖无可取。……正义帝王世纪云:“汉昭灵后含始游洛池,有宝鸡衔赤珠出炫日,后吞之,生高祖。”诗含神雾亦云。含始即昭灵后也。……颜师古云:“皇甫谧等妄引谶(chèn)记,好奇骋博,强为高祖父母名字,皆非正史所说,盖无取焉。宁有刘媪本姓实存,史迁肯不详载?即理而言,断可知矣。”——《史记•高祖本纪》集注

  刘邦或是刘媪,都附带着中国上古神话色彩,无论刘媪是在大泽堤岸边梦交蛟龙,还是在跑到遥远的洛池游泳吞凤凰蛋,刘邦就这样诞生了。
  关于这位“龙的传人”的身世如何呢?至今依然是个迷,根据刘晓辉先生《关于刘邦近祖从魏国大梁徙迁丰邑之我见》的叙述,刘邦乃是帝尧的七十六世孙。
  自夏王朝起,被史家称为信史时代,帝王世系在史记中有始有连续地记载。刘氏的家谱早在刘邦出生前三百年的《春秋》就有记载,帝尧的后裔刘累以下,祁姓刘氏至刘邦的世系和自古到今的刘氏族谱,都遵西汉刘向所著《织金本源图》,世无争议。其世系中第一个记有准确时点比较现实可考证的先祖,就是刘累。
  赞曰:《春秋》晋史蔡墨有言: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事孔甲,范氏其后也,而大夫范宣子亦曰:“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范氏为晋士师。鲁文公世奔秦。后归于晋,其处者为刘氏。” ——班固《汉书•高帝纪》
  刘氏出自祁姓。帝尧陶唐氏子孙生子有文在手曰:“刘累”,因以为名。能扰龙,事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封为杜伯,亦称唐杜氏。至宣王,灭其国。其子隰叔奔晋为士师,生士蒍。蒍生成伯缺,缺生士会。会适秦,归晋,有子留于秦,自为刘氏。生明,明生远,远生阳,十世孙,战国时获于魏,遂为魏大夫。秦灭魏,徙大梁,生清,徙居沛。生仁,号丰公。生煓,字执嘉。生四子:伯、仲、邦、交。邦,汉高祖也。——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杜氏,亦曰唐杜氏,祁姓,帝尧之后,建国于刘,为陶唐氏,裔孙刘累以能扰龙事孔甲,故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成王灭唐,而封叔虞,乃迁唐氏于杜,是为杜伯……居杜城者为杜。——郑樵《通志•氏族》
  陶唐,即是帝尧,祁姓,名放勋,黄帝之曾孙,帝喾之子,先封于陶,后徙于唐。他没传位给嫡子朱,把朱迁徙到一个叫丹的地方,后世称为“丹朱”。舜帝即位,封丹朱为唐侯,丹朱曾居住在唐国的“刘”地,该地子孙以“刘”为氏,“氏”即是“氏族”, 氏族就是作为部落的某一姓氏分支。
  丹朱的十八世孙刘累生活在夏代,孔甲帝获得雌雄二龙,听说刘累曾经学养龙于“豢龙氏”,所以命他养龙,而刘累因养龙有功,孔甲帝赐他为“御龙氏”。刘累后裔在商代时封为“豕韦氏”;在周时,周武王将祁姓豕韦氏封于唐国,便以“唐”为氏,周成王灭掉祁姓唐国,将前公(爵)改封于杜城,降为伯(爵),便为“杜”为氏,又称为“唐杜氏”。

  西周晚期,周宣王冤杀杜伯,其子杜隰叔避难投奔晋国,任士师之职,掌晋国刑罚,即以“士”为氏。杜隰叔之子为士蒍,字子舆,世袭士官,称士氏。士蒍的长子为士缺、次子为士毂;士缺有二子,幼子名士会。
  士会,祁姓,士氏,字季。因封于随,又称随会;封于范,又称范会,即范武子(随武子)是也。晋国公子重耳出亡十九年后归国嗣位,是为晋文公,对大会群臣行复国之赏,赏分三等,士会虽无从亡之功勋,但心仪晋文公重耳,尝辅以谋议,故列为二等之赏;晋文公重耳去世,子晋襄公立;晋襄公去世,士会因迎立公子雍之事而流亡秦国。秦、晋在“河曲之战”中,士会为秦国献计,成功抵御晋军。在这之后,士会被赵盾用计迎回晋国,升任执政,专务教化,使晋国之盗皆逃于秦国;晋成公时任上将军,六卿之位;晋景公时任中将军,执掌国政;晋悼公犹修“范武子之法”,百年之后,赵武、叔向等人犹追思士会,欲从之游。

  士会有三子:长子士燮,其后为范氏;次子士雃(jiān),其后为刘氏;三子士鲂,因食邑为彘,其后为彘氏。留在秦地的士雃为了避免秦、晋之间的摩擦给自己家族带来危害,所以就恢复了刘氏,士雃生刘明,刘明生刘远,刘远生刘阳。
  日期:2011-07-06 03:56:20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周王室承认韩、赵、魏与晋侯并列,晋国即被三家瓜分,标志着春秋时代的结束,战国时代的来临。在秦、魏河西战争时,士会的十世孙刘思泷获于魏,遂为魏大夫。战国时期的魏国,实为春秋时期的晋国故地,刘思泷也算是重返家乡了。
  刘思泷受到魏国的信任,官至魏大夫,随群臣将魏国都城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村)迁徙到大梁(今河南开封市)后,生儿子刘清,即是尧帝的七十二世孙。
  刘清,字恩盛。生于周慎靓王五年乙已(公元前316年),卒于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庚戌(公元前251年),享受六十六岁。刘清世袭魏大夫的同时,秦国对魏国的军事压力不断增大,特别是秦国大将白起在华阳县(今陕西勉县西北)打败了魏军,斩获魏军十三万人,并切断魏地河东、西河的控制,逼进韩、赵两国的敏感区域及太行地区和富庶的江汉平原。魏大夫刘清看着魏国日益渐衰且无法挽回的局势,而魏国内政治局势和斗争不断加剧,为避免家族受到迫害和清洗,只能弃官隐居,率领家族迁徙到当时地处虽说敏感但是却纷争很少的边境城邑——丰邑中阳里的力村疃。

  刘清深知自己这一举动的影响,因其世袭了魏大夫一职,在避免遭到秦国迫害的同时也要防范魏国政府的追究,同时还要避免作为政治顷札的牺牲品,率领宗族逃离魏国控制而来到楚国边境的丰邑,甚至还隐姓埋名,改名“金流”、“金燃”。而当时的战国末年,各国都在不断地为国土而征战,无力去理会这位逃难的大夫,因此刘清等族人能安居于此地。

  在今江苏的丰县有刘清的坟茔,这座汉家祖宗陵园在“汉皇祖陵”内,墓碑上书“派沿唐尧卯金氏脉自成公子午茔”,刘清号“成公”。
  据刘恒心所著《刘邦与汉文化文集》记载:为避秦祸,刘氏取繁体“劉”字“卯、金、刀”之主笔,改姓为“金”,又称“卯金氏”。
  如此一来既可避秦祸又不忘先祖之家难史,在中国许多地方有个习俗,即是“活为金,死归刘”。活着可以姓金,而死后要归宗于刘氏宗族而恢复刘姓,遂后,他们把所避难的力村疃改名为“金刘庄”,作为劫于后生的纪念。
  是以颂高祖云:“汉帝本系,出自唐帝。降及于周,在秦作刘。涉魏而东,遂为丰公。”丰公,盖太上皇父。其迁日浅,坟墓在丰献焉。——班固《汉书•高帝纪》
  刘清生刘荣,字仁号,号“丰公”,即是刘邦的祖父。

  刘荣号“丰公”,有两种解释,其一:他是丰县令。
  这种解释受到丰县的归属所局限,丰县在战国时期是属于魏国还是楚国?周赧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6年),魏、齐、楚三国联合攻击宋国,宋国灭亡,三国分其土地。丰邑是被魏国瓜分还是楚国,至今已无法考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丰邑地处边境,交通条件便利,人口稳定。魏、楚两国不可能将这一城邑交由对方。所以,丰邑的名争暗斗也肯定长期存在。这种微妙的关系,也使得丰县及沛县附近的狭小区域,或许获得了历史短期,但地区较长期的稳定局面。

  其次,战国时期的官吏选用,除了立功仕进、献策对策、亲亲入宫、推荐任能、招聘应征之外,还有卖官鬻(yù)爵,即是在商品交易的影响下,官爵也能当作一种特殊商品,贵家豪族可以随便花钱买官做。靠家资而当官,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秦国吕不韦“奇货可居”可为范本,而后还有魏国的张耳。因此,刘荣当然也能靠家资买官,“丰公”即是丰县的县令(至于刘荣是否依靠资本成为丰公,已无从可考)。战国时期,只有楚国把一县之长称为县公。如此一来,笔者甚不明白,丰县是魏国之地吗?

  举个例子:熊胜封于白地(今河南息县东),号为“白公”,即是大家熟悉的白公胜;后有刘邦称为“沛公”,这比较特殊,因秦末战乱,刘邦以沛县作为根据地起义对抗秦朝,在起义军的拥戴下,自称沛公,以甚至于称帝后讨淮南王黥布归到故里,将丰邑和沛县作为自己的封邑;夏侯婴称为“滕公”,即在封爵中被封以滕县作为封地,所以世称滕公;曹参被刘邦封为“戚公”,即是戚县令;项羽被楚怀王封为“鲁公”,封地在鲁邑。

  刘向云战国时刘氏自秦获于魏。秦灭魏,迁大梁,都于丰,故周市说雍齿曰:“丰,故梁徙也。”——班固《汉书•高帝纪》
  学者对“秦灭魏,迁大梁,都于丰”这句含糊的话也有千百万种的解释,笔者也针对这九个字冥思苦想,也有了自己的总结和看法。
  首先是“秦灭魏”。又据《新唐史》记载“秦灭魏,徙大梁,生清,徙居沛。”和《史记》来分析,秦国灭魏国是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魏国灭亡时,刘邦已三十一岁,刘清居然比曾孙刘邦还晚出生,这明显成了笑话。
  战国初期,魏国建都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村),并依靠军事家吴起率领魏军抢夺了秦国西河之地(今黄河以西,黄河“几”字的史称的河套地区中间向左),吴起被授予西河守将之职镇守此地,面对魏军犀利的攻势,秦军节节败退,只能在洛水沿岸修筑防御工事以防止魏军的西进。周显王十年(公元前359年)和十九年(公元前350年),秦国在两次“商鞅变法”富国强兵之际,乘着齐、赵与魏国混战时,秦国夺回了魏国侵占数年的西河之地,魏国安邑位于河东(今黄河“几”字的右边)之处,面对秦军的压力,不得不将都城迁徙到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

  梁惠王六年四月甲寅,徙邦于大梁。——《竹书纪年》
  十年,卫鞅为大良造,将兵围魏安邑,降之。——司马迁《史记•秦本纪》
  根据以上的分析,笔者将“秦灭魏”解释为:秦军攻克魏国故都安邑及夺下整个西河之地,魏国政府完全迁徙至曾为陪都的大梁,从此之后,大梁即是魏国唯一的都城,魏国迁徙到大梁后,魏又称为梁、魏梁。
  西汉的大学者、中国第一位目录学家刘向说:“战国时刘氏自秦获于魏,秦灭魏,徙大梁,都于丰。”于是就有学者提出是“迁都大梁,建都于丰邑”。
  丰邑,周文王作丰邑,以为都,而周武王迁都于镐京。疑点一,已废弃将近八百年之久的丰邑因何原因又将重建?疑点二,即使是魏国为了躲避秦国的锋芒,选择丰邑作为陪都,这个靠近楚国边境的陪都,似乎有点不符合逻辑,魏国不怕楚国的步步紧逼的军事压力和对其进行吞并?

  因此,笔者将“丰,故梁徙也。”解释为:丰县,原本是魏国大梁迁徙而来的人管辖的。
  “都”有七种基本字义,其中一种解释为“居”,笔者即将“都于丰”解释为:居于丰。
  这样,“秦灭魏,迁大梁,都于丰”这一句话的意思就能理解为:魏国看到秦军如此气势,在秦军攻克魏国故都安邑和夺取西河之地的控制权之前,不得已而将国都迁往大梁,而后,刘氏家族迁居于丰县。
  刘荣号“丰公”的第二种解释:他受人尊重。
  “公”,它可作为敬辞,尊称男子,如海公、包公、诸公(各位)的意思,这种解释就不再受到丰县的局限。
  先秦时期的诸侯国中,三晋、齐、燕的爵位大致沿袭春秋时期,国君之下分为卿、大夫两级。大夫世袭,有封地。刘思泷与刘清父子两人先后担任魏国大夫,大夫家资如何呢?

  则乡以五家为比,比有长。五比为闾,闾有胥。四闾为族,族有师。五族为党,党有正。五党为州,州有长。五州为乡,乡有大夫。遂以五家为邻,邻有长。五邻为里,里有宰。四里为酂,酂有长。五酂为鄙,鄙有师。五鄙为县,县有正。五县为遂,遂有大夫。——《周官》
  在大夫之中,有长大夫、上大夫、中大夫等。当年魏国吴起镇守西河时,奖励军功,曾以长大夫赏罚人,后来的须贾曾为魏中大夫;赵国的蔺相如也做过上大夫;齐国的淳于髡(kūn)、田骈(pián)、接子、慎到、环渊等都做过上大夫。到了刘荣一代算是“富三代”了,而且也是“政三代”。
  刘氏宗谱记载:刘荣时,历世修家,富有百万,荣公生平积德,乐善好施,赈济贫家,有恩与人,至资财施尽,时天降福德仙家化人,试向与公求借,公已无金,即将自带之壁给子仙,仙人自言家住江西赣州府甯(níng)都县甯都乡太华山铜鼓村(一说清泰乡凌云山衙鼓洞),约期明年八月十五日(望日)请驾到舍。则将壁奉还,公如约至期携孙刘邦同往太华山游,比至,果见景致清幽,雅趣盎然;仙设席宴请,荣公假寐于座,邦公倏见山岩欲坠,急走十二步一跌,起而再走十二步又一跌,时邦公未成重,回看并无屋宇,只育坟茔,仙人已在山顶呼龙。荣公竟生葬于龙穴中,人形脐穴(仙人引葬)、坐东向西。后邦公得天下,传二十四帝,皆此穴之所荫也。至今,祖坟可远见,而不能近登,每逢清明日,多数白鹭栖于坟顶,裔孙只得在山下遥为拜祭而已。

  “历世修家,富有百万,生平积德,乐善好施,赈济贫家,有恩与人,至资财施尽。”即是刘荣的真实写照。
  战国末年,因长期征战而导致军赋加重,民不聊生,刘荣把祖辈和父辈所留下的财产振济贫困病难急养之家,这样大公无私的美德,受到丰邑所有人的爱戴而尊他为“丰公”,刘氏宗谱的记载虽然也带有神话色彩,但笔者也相信,刘荣的坟茔不在丰邑,并不是因为逃难的原因,更认为是行善救济至江西宁都宁而仙驾游连于此,因此随葬于此。

  (未完待续)
  日期:2011-07-06 15:57:06
  天降蛟龙1-2:天生我材必有用(上)
  刘清父子一起来到丰邑的同时,不但有宗族亲戚家眷,还有部众及一些舍人门客,像这样三世为大夫的人,虽已放弃政治关系,但仍然会有不少的人愿意跟随。
  舍人,也叫门客、食客。它是贵族权势地位和财富人脉的象征,最早出现于西周晚期的春秋时期,其兴盛于战国时期,影响力和他们的存在几乎涵盖了整个封建制度社会。舍人、食客们寄食于贵族官僚家里,躲避封建制度的赋税和徭役,在获得其效力之主荫复的同时,为主人策划、奔走、串联社会关系、排解其政治上的危机、预见和解除长短期的困局,甚至在关键时刻指挥军队等等,这一类人一般都具有清醒的意识和敏锐的政治感,充当着贵族官僚重要的“幕僚”、“谋士”,影响和推进了封建的社会生活。就广义而言,舍人、门客几乎覆盖了整个社会的各个阶级、阶层出身的人,门客的人生目标是以自身的能力和智慧、口辩之才及眼光,去追求富贵、取尊荣,他们的主要途径或是依附王室贵权,或是新兴的具有政治影响力的官僚,或是投向具有容纳自己主张、言论的地方势力或君主,以图实现自己的战略战术主张,建立不朽之功业。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