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佛也卖萌(你意想不到的佛教经典)

作者: 郭若安

  日期:2011-7-22 17:18:00
  有一个故事这么说,一位学僧问禅师,如何是禅。禅师手指月亮,不发一语。
  正所谓禅,是那不可言说的东西。而禅师的“标月指”则是指向禅的媒介,文可载道,但文并非道的本身。
  释迦摩尼去世到现在也已经很多年了。每年我去佛教寺院,总是看到很多中国人在拜佛,这说明佛教在中国还是有广大的群众基础的。但可惜的是,这些拜佛的善男信女们都几乎都不知佛经为何物,佛法为何物。
  我想,这和传播佛法的文字媒介有一定的关系。老实说,若佛经还是几千年前的佛经,则在这个浮躁现代的社会少了生命力,佛经所承载的佛法也不会有更多人了解。

  那么,我们不如换一种方式来读佛经,换的是一种文字方式,而佛法依然将会是纯正的佛法。
  卖萌版的佛经,你伤得起么?
  (在写之前,我有一点要声明,本人必将尽全力维持佛法的原意,如果有不好处理的文字,则原文照录,我自己定下一个原则,决不能为了文字的好看,而牺牲原本的佛法。大可放心,我不会胡说八道,我只是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写佛经)
  第一本卖萌的经典,就让它是金刚经吧,这个我相信也是大多数人所熟知的。
  日期:2011-07-22 17:22:33
  萌说佛经系列之《金刚经》

  《金刚经》为传播广泛的大乘佛教经典,全名叫《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这名字长吧!
  其实还有更长的!
  这经是神马意思呢?字面上解释“凭借像金刚一样坚定的智慧到达解脱的彼岸”。
  《金刚经》历来有很多翻译的版本,《西游记》里面的那个唐僧(玄奘法师),也翻译过这个,这里我用的版本是鸠摩罗什的译本,因为这个译本传播的最广。
  金刚经一共分为三十六品,本来是没有品目的,只是为了阅读的方便,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就加上了品目。

  下面就开始了。
  日期:2011-07-22 19:43:12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我听佛是这样说的,某年某月的某一刻,佛在舍卫国一个叫祗树给孤独园的园子里面,与他手下的那些弟子们(大比丘众)呆在一起,他手下的这些弟子可有一千二百五十多人呢!啧啧。不一会儿,到了吃饭的时候,老大(世尊)他华丽丽的衣服一穿,提着个小饭盆,带着人马就到舍卫城里面去了。佛当然是去城里面讨饭啦,佛挨家挨户的讨完饭,回到了祗树给孤独园。美滋滋的吃完饭,将衣服脱了,饭盆一放,再把脚丫子洗洗,把座位整理好后,就坐下去了。

  Ps:你们看,佛要吃饭还要自己去城里面讨,弟子不能代劳的。
  日期:2011-07-22 19:46:06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这时,十大弟子之一的须菩提,从众弟子中突了出来。他赤果果着右肩,同时右脚跪在了地上,双手合十,老老实实的对佛说:“有木有啊,老大!你对那些跟您修行的弟子(菩提)最有爱了,又常常认真嘱咐那些跟您修行的修行人(菩萨)。老大啊,一个好的男人,一个好的女人,如果他们愿意获取一种惊天地,泣鬼神,连人类都无法阻止他们的那种智慧(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他们应该怎么保持持久?又应该怎样使他们能自觉的阻止他们邪恶的心?”

  释迦摩尼说:“赞一个!亲,你说的不错,我对菩萨们确实很有爱,又常嘱咐菩萨们要认真,(菩萨就是未来成佛的修行人)你给我认真听着啊,我这就和你说说。好男人,好女人们如果愿意有那种惊天地,泣鬼神、连人类都不能阻止他们的智慧,应该这样子保持持久,应该这样子断绝他们邪恶的心态。”
  “哦也!老大,我好想听啊!”
  Ps: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是音译过来的。解释为:无上的正等正觉的心。追求绝对智慧,绝对解脱的无上的心。
  菩萨全称为菩提萨埵,可理解我佛的弟子,修行人。
  日期:2011-07-22 20:18:56

  第三品 大乘上宗分
  佛跟须菩提说到:“弟子们,大弟子们(菩萨,摩诃萨)应该这样阻止邪恶的心哦。
  天上人间的一切生命,不管他是一个卵生的,还是从妈咪肚子里面来的,不管是从腐肉里面生的,还是由因果业力转化而生的,或者他有固定的形态,或者没什么固定形态,或者能思考,或他不能思考,或者无所谓能不能思考的那些生命们,我都要他们消除一切烦恼,而达到绝对圆满(无余涅槃)的境界。这样子,让好多好多,好多好多生命都没有烦恼,脱离生死苦海,但是呢,又没有一个生命真正的脱离了苦海。”

  “这是为什么呢?”
  “亲,如果修佛法的人(菩萨),还执着于所谓的——“我”这个玩意,“人”这个玩意,“众生”这个玩意,“寿命”这个玩意,这不是真正修行佛法的人哦。”
  日期:2011-07-22 21:47:31
  第四品 妙行无往分
  “还有啊,亲,菩萨修行佛法,应该没有分别,没有执着的给予众生爱哟(布施)。就是说不能看别人长相去给予爱,也不能以声音,香味,口味,手感,和心中的自私想法(不住声香味触法)去决定给予爱。 亲,菩萨就要这样给予别人爱,不执着不分别的给予爱。
  “这又是为啥呢?”

  “如果菩萨没分别的给予众生爱,这个福气和品德是不可想象的哦,亲,你怎么想呢?你看啊,东边是空荡荡的吧,你说这个虚空的东边,这个虚空的程度是你能想象的么?”
  “那当然不可啦,老大。”
  “亲,南边,西边,北边,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天上,地下。这个虚空的程度是你能想象的么?”
  “那当然不可啦,老大”。
  “亲啊,菩萨没有分别的给予众生爱,福气和品德就像这样的不可想象啊!亲,菩萨们就应该这样来保持心念。“”
  Ps: 布施我在这里翻译为给予爱,因为布施是给予,菩萨给予别人的是什么呢?不是布施给你的某个东西,给予的本质是爱。这一段说,修行人做好事,要没有分别的,不能你是漂亮,我就爱,你丑,我就不爱。慈悲是平等的。这个“不住色”我翻译为不看长相。在这个地方是可以取这个意思的,但“色”绝不是长相的意思。包括声香味触法,在严格的解释中,也不能翻译成上面的样子。但在这个语境,这一段中,这样翻译从佛要表达的意思上,是不违背的。

  日期:2011-07-24 22:14:37
  第五品 如理实现分
  “亲,你怎么想呢,可以通过身体的相状去认识到本无所来,又本无所去(如来)的佛法么?”
  “怎么可以呢!老大!当然不能通过外在相貌神马的去认识本无所来,又本无所去(如来)的佛法的本性呀!”
  “那为啥呀?”

  “本无所来又本无所去的佛法,所说的外在身体相貌,都不是神马外在身体相貌。”
  佛跟须菩提说:“只要是外在的表相,那就都是浮云哟,如果认识到外在的表象不过是浮云而已,那你就悟到如来佛法的本性了。”
  日期:2011-07-27 22:51:19
  第六品正信稀有分
  须菩提老老实实的对佛说道:“老大啊,假如有相当一部分的众多生物,听到了咱们唠的这些东西,他真心信不信咱啊?”
  佛跟须菩提讲道:“咱啥都不用说,等我归天了,五百年后,有依据戒律去积福修行的人,对咱的言论真心相信,并以这个为真相,你要晓得这个人啊,哪怕不在具体的佛前去播下善良的种子,却也依然在无量的无边的佛前播下善良的种子,听到咱唠的这些东西,哪怕一个心念之间产生了好纯洁好纯洁的信心,亲啊,如来佛都是有心灵感应,能知道的哟,这个小生命就拥有了无边的福气与品德啦。

  “这何解呢?”
  “因为众生忘记了我啊!人啊!众生啊!寿命啊!这些玩意儿,木有了对佛法表相得纠结啊,也木有了对于非佛法表相的纠结啊!
  “这又是何解呢?”
  “因为众多的小生命,如果心中有对外相的执着,那就是把我啊,人啊!众生啊!寿命啊!都当成了实在的玩意。假若执着佛法表相,也就没有不是佛法的表相啦。”
  “这又神马意思啊?”

  “假如你执着没有佛法的表相,那也是对我啊!人啊!众生啊!寿命啊!这些东西执着啊!所以说呢,不要执着佛法,也不要执着非佛法哟。就这意思啊。我常常讲啊,你们修行人,明白我说的佛法可用小船渡水来比喻(筏喻),佛法都要丢掉的,不是佛法那就更要——丢掉丢掉丢掉!(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Ps:筏喻:佛说法的一种比喻方式。过河弃船,觉悟弃法。
  日期:2011-07-28 23:28:48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亲,你是怎么想的,如来佛有没有掌握那种惊天地,泣鬼神,连人类都不能阻止他的智慧呢?如来到底说佛法没说啊?”
  须菩提说:“我觉着佛的意思,是说没有一个绝对真理是惊天动地连人类都不能阻止他的,也没有一个绝对的真理是如来能够讲的。”
  “为何如此?”

  “老大您讲得佛法啊,都是不能执着纠结的!是语言神马的伤不起的!没有神马佛法,也没有神马没有佛法。
  “这是咋回事呢?”
  “一切牛人们都认为没有绝对真理,只有相对真理。”
  Ps:如来在此指世尊,既指释迦摩尼。后文有类似情况,适用此解释。
  日期:2011-07-29 22:33:57
  第八品 依法出先分
  “须菩提同学,你啥意思?如果有个同学用无敌超级世界(三千大世界)的七种宝贝(七宝),来布施给其他同学,这个同学拥有的福气与品德给力么?”
  “那很给力的呀,老师!”
  “求解释”
  “恩,说的是福德的多少,却也不是福德的本身特性(是福德,即非福德性)

  “所以这样如来才说福德多啊,而假如有人用心修持这个经中的内容,哪怕用四句佛偈的方式,给别的同学传说,这个福气就比那个布施的同学还多呢!”
  “为什么这么给力啊?”
  “须菩提同学,时空中一切的佛,和他们所拥有的人类不能阻止那种智慧真理,都是这本经书生的“儿子”。亲,所谓的佛法啊,就是没有佛法。”
  Ps:三千大世界:也叫大千世界。佛教认为,世界有“小世界,中世界,大世界”。一千小世界为小千世界,一千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一千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故名“三千大世界”。
  七宝:佛教中认为的七种宝贝,说法不一。一般是指:金,银,玛瑙,珍珠,琉璃,玫瑰,砗磲。
  是福德,既非福德性:福德本是生灭的,也就是有福德或无福德。福德的本性本质不能用多少去计算,所以福德性不可量化。具体有关福德的事件可量化,去说多少,但不是牵扯福德的本性。(这句话,同学们可再去查证,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日期:2011-08-02 00:15:08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亲,这个问题你怎么想的,一个须陀洹同学能不能有这样的想法:‘我成为须陀洹了哦也!’”
  须菩提说:“这个真不能有,老师。”
  “求解释”
  “须陀洹名字虽叫‘入流’,但实际上他真没入个啥啊!没纠结色相,声音,香味,味道,触觉,杂念,所以才说他是须陀洹么!”
  “亲,还有一个问题你怎么想的,一个斯陀含同学能有这样的念头么:‘我得到斯陀含的果位啦!’
  “这也伤不起呀,老师”
  “求解释”
  “斯陀含名字叫做‘一往来’,但现实上真的没有来呀,没有去啊。才叫斯陀含么!”
  “须菩提呀,还有一个问题你怎想,一个阿那含同学能有这样的念头么:‘我是阿那含得儿意呀!’

  “这个不可以哦,老师”
  “你懂得”
  “因为阿那含名字叫‘不来’,而实际上没有什么不可以来的。所以才叫做阿那含耶!”
  “小须,你意如何?一个阿罗汉同学能这样想么:“我是阿罗汉呀真带劲!”
  须菩提说:“这也是不可以的,老师!”

  “你一定懂得!”
  “因为实在没有佛法成就叫阿罗汉,老师,假如阿罗汉同学他有这样的想法:我成就了阿罗汉果位,这立马就执着了我!执着了人!执着了众生!执着了寿命!。老师呀,佛说我拥有不争一切的安定(我得无诤三昧),达到了超越世人的程度,是最牛叉的离开私欲的阿罗汉哟。
  老师,我可木有这样的念头:“我是离开了私欲的阿罗汉。”老师,我要是有这样的心——“我得阿罗汉果位多伟大呀把扎嘿!”。老师您就不会说须菩提我是安于与世无争的修行人,因须菩提实在没有执著于修行,而叫做须菩提,才是安于无争的修行。(是乐啊兰那行)
  Ps:须陀洹:梵文音译,意译为“入流”,修行要达到的果位之一(所谓果位,可理解为程度、成就)四果罗汉中的初果罗汉。
  斯陀含:梵文音译,意译为“一往来”,修行要达到的果位之一,四果罗汉中二果罗汉。

  阿那含:梵文音译,意译为“不来”,修行要达到的果位之一,四果罗汉中三果罗汉
  阿罗汉:梵文音译,意译为“无生”,进入涅盘,不再轮回,修行要达到果位之一,四果罗汉中的四果罗汉。
  无诤三昧:三昧,梵文音译。也做三摩地。指安住、止息、无杂的状态。无诤,指无纷争。
  阿兰那行者:阿兰那,梵文音译,意味寂静无争。阿兰那行者,寂静无争的修行人。
  日期:2011-08-02 16:10:22
  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
  佛告诉须菩提说:“这个你怎么看的,我以前在燃灯古佛他老人家那里,对于佛法有木有证悟呢?”
  “这个真没有,老师。您在燃灯佛老爷子那儿,对于佛法真没得证悟啊!”

  “亲啊,你给说说,那些修行佛法的人(菩萨)有木有使佛的世界变得正经庄严呢?”
  “这个也真没有,老师。”
  “继续解释啊亲”
  “所谓庄严佛的世界嘛,也就是木有庄严佛世界啊,不过是概念层次上的庄严而已啦!”
  “所以哦,亲,众多的修行人、大修行人们,就应该如你这样子产生一颗清净透彻的心哦!

  不可以因为色相而产生偏执的心哦,也不可以因为好不好听啊、香不香啊、好不好吃啊、手感如何啊、自己的私欲神马的来产生偏执的心哦。而是应该没有任何执迷的产生心念哦!亲,假如有个同学的小身体变得像须弥山大王那样子大了,你说,这个身体大还是不大啊?”
  “巨大啊!老师!”
  “为什么那么巨大呀亲!”
  “其实佛说并非是巨大的身体,不过表面概念上称为巨大的身体而已啦!”
  Ps:须弥山王:佛教圣山,原为印度神话中的山名,须弥山王,是说此山巨大,为万山之王。

  日期:2011-08-03 10:20:11
  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亲,如果有像恒河中沙粒数目那样多的恒河,你觉得,这些恒河中的沙沙多不多呢?”
  须菩提回答:“巨多啊!老师。”
  “就恒河来说,都多得没边了!又何况是其中的沙粒数目。亲,我实话和你说哟,假如有好男人,好女人用七种宝贝装满如恒河沙粒数目那么多的超级无敌世界来布施(以七宝满尔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这个福气多么?
  “巨多啊!老师!”

  佛告诉须菩提:假如好男人、好女人在这个经中,依据此经修行,哪怕就是四句佛偈,为别的同学去说,这个福气和德量,比前面那个布施的同学还要给力呢!”
  Ps:这一章说,为他人讲解金刚经的功德很大,可谓功德无量。宣扬善法,佛认为,比单纯的做善事,还要给力。
  日期:2011-08-03 10:51:24
  第十二品尊重正教分
  “还有哦,亲,随便在哪里说这个经,哪怕只有四句佛偈。都要晓得这个地方,一切的天上的、地上的人,阿修罗都会像对待佛的塔庙那样恭敬的供养哦!又何况有的同学能依此修行和读诵呢!亲,你要知道这个同学,就拥有了超级无敌谁也伤不起的真理哟(最上,第一,稀有之法)!这个经典在的地方,就是有佛哟!愿修学此经典的就是值得尊敬的佛弟子哟!”

  Ps:世间天人:天上的人与人间的人。
  阿修罗:梵文音译。阿为否定,修罗为“端正”,合起来意为“无端正”。阿修罗为古印度神话中的一种恶神。特点是多怒,好战,不邪淫,正直。与魔鬼不同。
  日期:2011-08-04 23:28:17
  第十三品如法受持分
  这时,须菩提对佛讲道:“老师,你说给这个经起个啥名字好呢?我们这些同学又该如何去依据修行呢?”
  佛回答须菩提:“这个经就叫《金刚般若菠萝蜜》吧,就是这名儿啦!你应该以此依据修行哦。”

  “这有啥内涵么?”
  “亲,我说般若波罗蜜,就等于说不是般若波罗蜜,只是叫做般若波罗蜜。亲,你说说你的意思,我有在宣扬佛法么?”
  须菩提对佛说道:“老师啊,您貌似什么都没说。
  “亲,你再说说你的意思,我到底有没有宣扬佛法呀?”
  须菩提又对佛说道:“老师啊,您真没说呢!”(如来无所说)

  “亲,你什么意思?这个超级无敌世界的全部的微小尘粒儿,这个多么?”
  “多了个去了!老师。”
  “亲,这些小尘粒儿,我说不是实在的小尘粒儿,只是概念上的小尘粒儿。还有,我说世界并非是实在的世界,只是概念上称为世界哦。亲,你什么心态,可以通过如来的三十二种相貌来认识如来佛法的本质么?”
  “不可以啦,老师!不可以通过这三十二种色相见到如来佛法的内涵啦!”
  “为啥子?”

  “您说的三十二种色相不是本质真相,只是外表概念上的三十二种色相而已啊。”
  “亲,假若一个善良的男孩纸和一个善良的女孩纸用恒河中沙粒那样数目的次数,把他们的身体奉献给予给众生(以恒河沙等生命布施),而另有一个同学在这个经中,哪怕依经学习、只用四句佛偈的形式为别的同学宣说,这个福气与德量比起前面布施的还有给力很多哟!”
  Ps::《金刚般若波罗蜜》:既是金刚经。金刚指坚硬、持久。般若为智慧。波罗蜜的意思是到彼岸。字面的意思是:通过金刚一样的智慧解脱苦海达到涅槃的彼岸。
  三十二相:指佛与众不同的三十二种怪异的相貌。比如据《大智度论》记载的有:毛向上相,一孔一毛相,长指相等。
  身命布施:用身体和性命去用于布施,是布施的极端形式,如童鞋们应该晓得的“割肉喂鹰”的故事。就是身命布施。
  如来无所说:就是讲这个佛啊,他神马都没有说。这是讲,说了也罢,没说也好。不能迷信于佛说的这些东西,故释迦摩尼问须菩提他有没有说佛法,从不对佛法执迷迷信的角度,回答“如来无所说”。

  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诸位童鞋看过来,《金刚经》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句式。即,说什么,不是什么,是名什么。这是神马意思?前面一个世界,是指表相的世界,是被人为“命名”的世界。(给它起个名字叫世界,就如同给一种白白胖胖的生物起名叫猪一样),后面的一个“非世界”的世界,是指本质的世界。而“名世界”的世界,又是指的表象的世界。(这句话的逻辑是这样的:概念世界——实在世界——概念世界,当然咯,这个逻辑可以反过来,意思是一样的。实在世界——概念世界——实在世界,都一样。)说句白话就是:概念世界不是实在世界,是起了一个名字叫世界。

  就是说,本质的世界,并不是我们心里概念上的世界。本质的世界,是不能人为的加上概念、不能人为的去命名、去打上标签的。世界非世界,是说人为加上概念的世界,只是一种表象,而不是本质。
  同理,看到这样的是什么又非什么又名什么的句式。既是佛在说,概念上的某种东东,不是他实际的面貌。只是一个人为的名字,人为的概念而已。(这种人为是为了表述方便产生的)。
  这一章主要讲,不能通过概念,表象去认识事物。比如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通俗的说,就是不能看如来佛长得帅不帅来评判佛法,佛是帅哥,佛法还是佛法,佛或者有点小猥琐,佛法还是佛法,表象不干涉佛法一丝一毫。要打破对于表象的执迷,而认识其本质。
  日期:2011-08-05 20:53:16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一时间,须菩提听到了佛的教诲,深深的了解其内涵且相当喜欢,他泪牛满面的对佛说:“有木有啊!老师!您说了如此深度内涵的经文,我从前那“智慧的小眼睛”都不曾见到如此内涵的经典呀!老师,假如有朋友听了这个经文,他相信而内心变得得清清纯纯的样子,就会看清佛法的实际本相啊!(即生实相)。要晓得这个朋友就成就了最牛气、极稀罕的功德呢!老师,还有哦,所谓佛法的实际本相,并非佛法的实际本相,所以您才说是概念上的实际本相么。亲爱的老师啊,我今儿个听到这样的经文,相信并依此修行,这个小意思啦!可假如后世,五百年以后,有别的小生命听到这个经文,相信并依此修行,这个人就是个稀有的极品啦!

  “何解呢?”
  “这个人不会纠结自我表相,不纠结他人表相,不纠结众生表相,不纠结寿命的表相。”
  “这又何解呢?”
  “表相的自己只是虚假的外在形象,表相的他人、表相的众生、表相的寿命、都是虚假的外在形象啦。”
  “继续说哦亲”
  “离开了全部的虚伪表相就称为觉悟的人——佛啦!”

  佛对须菩提说:“是这样的哦!就是这样哦!假如有人听到这个经文,不惊讶,不怕怕,不畏惧,要晓得这个人啊,极品着呢!”
  “老师这为啥呀?”
  “须菩提同学,如来佛法讲的解脱的智慧(第一波罗蜜),不是实际层面上的解脱智慧,只是概念上的解脱智慧而已。亲,忍受羞辱的智慧,如来佛法认为并非实际的忍受羞辱的智慧,是概念上说忍辱的智慧而已啦。”(忍辱波罗蜜)
  “为啥子啊?”
  “亲,像我当初被歌利王肢解我身体的时候,我在那个时候已经没有对自我的执着,没有对他人的执着,没有对众生的执着,也没有对寿命的执着哦。”
  “还是为啥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