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话说佛教那些牛人
作者:
秋水微之
日期:2011-7-13 20:05:00
自从汉代传入中国,佛教便逐渐成为中华文化精神的重要来源之一。翻开中国古代史,不难发现,有不胜枚举的历史事件话题、哲思话题与文学艺术话题属于佛教文化或与佛教有关的文化范畴。这证明,作为中国传统的“三教”的佛教自有其深入人心的魅力,或者说定有其吸引人的理由。
佛教究竟讲什么?它为什么有那么大的魅力?笔者不敢妄言,只能说我们不能仅仅把佛教当作简单的宗教来看。
“佛”是梵文的音译,本身是“智慧、觉悟”的意思,往深里说,就是对无尽的时空里包含的万事万物的大智大觉。近代的宗师级人物弘一法师更将佛教定义为超越了科学、宗教和哲学的所谓“真能”,这个评价是相当高的。佛教所强调的“空与色”、“因与果”等抽象意义上的思考多能引导和引发人对人生的思考,而追求人生的解脱和心灵的彻悟又是人亘古以来不变的向往,佛的魅力便在此了。
话题扯的有些大了。其实我们只需现在一个普通人的角度上看佛教,佛是什么呢?佛也是人,是心中怀慈爱的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都是一家人嘛,佛教人如何面对生活的。“人生苦短”,这是前人的感悟,考虑考虑这苦短的人生该如何度过,什么是值得的、什么是不值得的,很应该,很必要。这个时候,面前的那尊会发光的佛show了一下意见:要有大智慧,不能拘泥于名利之间,要用智慧的明灯照亮自己的心灵。呵!你保准要对佛刮目相看了,不说顶礼膜拜,总得点点头吧。
于是佛教便有了光大的理由。
两千多年来,在印度,在中国,佛教史上出现过众多的“牛人”,是他们用高人一筹的悟性和智慧创造了佛教文化的辉煌,给了世人一次次心灵的震撼。
去除掉那些神话光环,便能看到这些人的真实和伟大,从而还原出一个智慧而恳切的佛教。笔者见识虽浅,但也是满怀诚意,择若干佛教牛人(当然多是中国人或与中国佛教有关的人)事迹,在此与大家分享!
日期:2011-07-14 10:02:38
一、在坎坷中追求,佛陀也有老病死
说到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一定会让人联想到那个无所不能、有大法力的佛祖,就像《西游记》里如来佛祖的那个形象。我们不得不佩服这种神话效果给我们带来的思想冲击,但是粉饰过了,未免就让人无法接受,甚至有些反感了。
其实佛也是人,是一个如我们一样平凡的人,他也是有过自己的生老病死的。但是从佛的生老病死中,我们却能够看到比那种神话粉饰更珍贵的东西。
释迦牟尼本名悉达多.乔达摩,是迦毗罗城释迦部落的一个王子。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公元前六世纪)印度地区基本上是分为多个城邦小国,迦毗罗也就是这些小城邦中的一个,而且位于“边区”(在今尼泊尔西南境与印度交界处)。那么我们这位悉达多王子也就仅仅是一个小城的王子,是印度地区成百上千个王子中的一个,其地位实际上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显赫。
悉达多出生后七天母亲摩耶夫人便死了,我们放下那些“梦象受孕”、“七步莲花”的神话不看,单是想像一个一生下来母亲就离去的孩子,他可算是相当悲摧的。父亲净饭王让摩耶夫人的妹妹抚养小悉达多,幸运的是这位姨母对他也算是百般呵护。有时候命运就是这样,给你关上一道门,却又打开一扇窗,叹叹。
悉达多从小性格内向,爱沉思,多愁善感。内向不是什么坏事,这样的人往往有高于他人的感知事物的能力。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小悉达多在学习上很用功,成绩也相当不错。
16岁时悉达多娶了邻国公主耶输陀罗为妻,六年后还生下了一个儿子,生活也算美满。但是,他并没有沉浸于这样的生活中,而是在29岁那年离家出走了。
这就说到了佛陀不同于常人的地方。我们前边说悉达多聪慧而敏感,他思考问题似乎真是比其他人更深一筹。按说妻在怀、子倚膝的生活也算是安乐,往后也可作这城邦的首领,一切都挺好的,可是他最终选择了另一条路,选择了坎坷。
到底是什么触动了这位王子的心呢?
话说悉达多常常走出王宫,在市井乡村溜达。“走出来”是个不错的想法和做法,这样才能了解更多,做人做学问都是如此。悉达多看到了什么呢?
看到过老人,是“伛偻曲背,手扶竹杖,举步艰难,有如蚁行”,看到过病人,是“面色痿黄,形容枯槁,气喘呻吟,痛苦万状”,看到过死人,是“直挺僵卧,臭积难闻,一家老小,号哭送之”。这些场景,可深深的震撼了悉达多。
老、病、死对人来说是很正常的,一般人也就是“认命”了,这样痛苦地度过一生。
悉达多却多想了一层,他想着怎样才能超越这种痛苦,才能让人获得解脱。
这种思想不得了啊!它坚定了一个人的选择,成全了一份追求。
这个时候,悉达多带着这份思索出游时,看到了一个出家人,“圆顶缁袍,相貌不俗,精神朗澈,威仪有度”。出家就能达到解脱?悉达多于是想到出家。
也就是说悉达多是为了解决心里那个结,才做出了出家的选择,与那些神话没有关系的。而且,过了六年的苦行僧生活以后,他发现苦行根本没有用,不能解决问题!
当他不吃不喝面壁时,一个好心的牧女送来乳酪给他,悉达多吃着,改变了注意。他不再走苦行的极端,而是用心灵去感悟,去思考。终于有一天,他想通了,打开了那个心结!
仔细想想,老病死是无法改变,但人是可以用心灵、用智慧来使自己的一生变得充实,从而将老病死淡化,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于是悉达多便有了“佛”,即大智大觉者这个称谓。
佛也会老死。传教四十多年以后,悉达多八十岁了。一次吃了别人施舍的“膻树儿”(野羊肉)之后,患了病,他走到拘什那迦城的河边,坐在娑罗树下死去了。
佛陀的一生,其实就是追求大智慧的坎坷的一生。
日期:2011-07-15 12:00:48
二、“不可思议”的居士-维摩诘
佛陀圆寂以后,他的大弟子迦叶搞了一次大集会,这类似于当年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子贡发起了一次“造圣”运动,从而使创始人神圣化,使自己派系的教义达到宏扬。可迦叶这个人却与子贡不同,思想过于保守,在他的主持下佛教思想逐渐有些僵化了,出家苦修的做法被尊为为学佛的唯一途径。这样不仅不利于佛教在民间的推广,而且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落了“小乘”。
佛教早期,打破这种僵化局面的是一些在家的居士,是他们使佛教平民话,有了大众意义。这些人里,最为出名的一位就是维摩诘居士了。
维摩诘,又音译作维摩罗诘或维摩,意译为净名或无垢称,是妙喜国毗舍离城中的富商长者。他不但有妻子儿女,而且奴婢成群,过着名副其实的“在家”生活。
《维摩诘经》说他“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他学佛,并没有像那些僧人一样抛去家庭,而是选择了一条当时以为“不可思议”的途径。
关于维摩诘的故事多带有传说和神话性质,为了衬托他的“有辩才”,佛经故事里先说他的儿女的“神通辩才”。维摩的儿子善思生而能言,可与佛及诸大弟子问答妙义;女儿月上女生而不啼,能开口道出宿世因缘,也是可与佛及菩萨辩答如流。
经过这一番衬托,说到维摩的“光荣事迹”。有菩萨就指责他了,说整日生活在“不清静”的环境中怎么能修佛呢?维摩答道“示有资生,而恒观无常,实无所贪;是有妻妾采女,而常远离五欲污泥”,说我虽然有资产、有家室,可是心中总是清静的啊!
《维摩诘经》还向我们介绍了一个更有震撼力的故事。说有一次维摩生病了(很有可能是装病),佛祖便派遣文殊师利菩萨去探望,并且“指点指点”他。文殊师利就是我们所说的文殊菩萨,以能言论著称。可是这次他却对任务没多大信心,认为维摩“难为酬对”,他是“深达实相,善说法要,辩才无滞,智慧无碍”。事实上文殊这次果然遇到对手了。
文殊去找维摩的时候,诸天菩萨一看这可是两大辩论高手的对决,肯定是会相当精彩的,于是都商量着去围观。这下可有了不少观众。
见到维摩躺在床上,文殊问道“居士既然是修行人,为何生病啊?”维摩一看来者不善,这分明是想说他修行不够嘛,他怎可示弱,答道“一切众生会生病,所以我会生病。我的病,是由对天下众生的大悲而起。”这个回答可真是妙!不但显示了自己的修行成果,而且指出了那些所谓的佛和菩萨是只顾自己修行,而不知分享与众人。
文殊没讨到便宜,于是又问“那么居士该如何处理这病呢?”这正给了维摩提出自己理论的机会,我们现在常说的“不二法门”便在这里产生了,所谓“心净佛土净,在欲而行禅,处染而不染,无往而生心。”
这场辩论让一旁的“诸天菩萨”开了眼界,与文殊一道,对维摩大为称颂。
我们透过这个传说故事看它的本质,这实际上是佛教走向大众,由小乘走向大乘的过渡过程中的辩论,维摩诘正是主张将佛推广向平民、“在欲修行”的佛教人物代表。因为这个过渡可以说是佛教的一次升华,多少有些惊人,因此《维摩诘经》又有一个名字,叫作《不可思议解脱经》。
这本经书极大的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这位“不可思议”的居士维摩诘也深深的影响了中国人。我们的那位“诗佛”王维(字摩诘)的名字就源于此。
王维一度半官半隐于蓝田辋川山中,他那个时候一边理佛一边创作,所写的诗与所绘的画多少都受到过佛的影响。一句“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王维《积雨辋川庄作》),诗意明澈,其静逸禅思,分明佛教居士的风范呐!
日期:2011-07-16 12:46:57
三、声名远播的大宗师-鸠摩罗什
说到鸠摩罗什,大家最熟悉的应该是他翻译了《金刚经》等一系列佛经,作为一位著名的翻译大家,他在中国与真谛、玄奘、义净并称为四大译经师。
其实鸠摩罗什不仅是一位翻译家,更是一位佛学中的大宗师,他可以说是学贯中印,在西域一带负有盛名。
鸠摩罗什祖上是天竺人,而且世代都是国相,我们知道天竺那个地方实行的是人种制,种族和爵位都是世袭的。鸠摩罗什的父亲鸠摩罗炎本来也是要继承相位的,可他一心向佛,毅然放弃了这份富贵荣华,出家并且离开了天竺游历到了西域的龟兹国(在今天的新疆西部)。但是呢,鸠摩罗炎却在龟兹这个地方破了戒,结了婚,还作了国师。当时龟兹王的妹妹耆婆对鸠摩罗炎一见倾心,这位公主可不简单,聪敏才高,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或许是鸠摩罗炎觉得自己遇到了不可推却的爱情姻缘,姻缘这事,没人能说得准,总之啊,他在这里成了家。可亏得他成了家,否则我们就少了一位大宗师了!
鸠摩罗什出生在龟兹国,说来又是机缘,罗什出生以后耆婆公主又有了出家修行的想法,这一家人似乎就是为佛而生的,笔者感叹。鸠摩罗什可以说是个佛学神童,用佛家的话说就是很有慧根,他七岁出家,九岁便随母亲游历他国,十二岁就已经是声名显赫了,到了二十岁,回到龟兹国开坛讲经,语惊四座。
笔者在此总结了三件鸠摩罗什的神童事件:
1.无师自通事件
七岁出家时,罗什从师学经,每天能背诵千偈,一偈有三十二字,这种记忆力相当夸张(估计有些神化成分),更夸张的是他不用老师给他过多解释,就能通晓妙义,令人瞠目。
2.顶佛钵事件
有一次小罗什把一个佛钵顶在头上玩(看来大宗师也是有童年的),本来一个佛钵对小孩来说是挺重的,顶着佛钵的罗什一想到“佛钵重”这个概念,顿时觉得重的负不起了。他便据此悟出“心有分别执着,所以佛钵有轻重的差别”这个高深的道理。
3.为师说法事件
罗什回国开坛讲法时,以前教授他小乘佛法的师傅盘头达多前来听讲,罗什便与盘头达多讲大乘佛法,讲得师傅是茅塞顿开,此事也传为“大小乘互为师”的佳话。
二三十岁的鸠摩罗什已经是声名远播的大宗师了。中国北方当时处于十六国的纷争时代,不过佛道两家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迎来了一次繁荣。话说前秦苻坚仰慕鸠摩罗什的大名,派他的大将吕光以征讨的方式前去“迎请”大师。吕光领大军一举灭了龟兹国,把鸠摩罗什从西域带回了中土。回来却发现姚氏篡了权,建立了后秦(姚秦)政权。吕光干脆也来了个自立,建国凉,同时把鸠摩罗什这个“活宝”留在了自己的国家,一留就是十二年。利用这十多年,鸠摩罗什学会了汉语,看来他在语言文学这方面也颇有天赋。
后来姚兴派兵灭了凉,把鸠摩罗什带到了长安,这时候他已经五十八岁了,我们的大宗师又开始了他的译经人生。鸠摩罗什共译经有三百多部,我们熟知的《金刚经》、《维摩经》等都是由他译为汉语的。同时他也用汉语创作了许多独到的佛家言论,是汉传佛教各宗派的启示迪者。可以说,鸠摩罗什对汉传佛教的贡献是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其实鸠摩罗什后半生是很不容易的,不但要面对姚兴“以十女妻之”的闹剧,更要忍受莫大的孤独。
幸好有庐山和尚慧远能与他书信问答,可算是慰藉;当年的师傅俾摩罗叉从西域游历而来,也让他欣喜万分。现在想来,大师他辗转辛苦来到中原,译经教人,而孤寂半生,不求一丝回报,这是何等宽阔的胸怀!
不禁对这位名留千古的大宗师肃然起敬,默念他的一首清诗作为追念吧:
心山育明德,流薰万由延。
哀鸾孤桐人,清音彻九天。
日期:2011-07-17 14:56:29
四、菩提达摩与禅宗
佛教的汉传,那些传教译经的外国僧人是功不可没的,从汉代的迦叶摩腾、竺法兰、支娄迦谶到上篇说的晋十六国时的鸠摩罗什,接下来就是南北朝时的菩提达摩了。
菩提达摩的故事如今可算是妇孺皆知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都不乏他的身影,或是作为佛法精深的大宗师,或是武功高强(身怀《易筋经》的深厚内功与少林七十二绝技)、开创少林一派的祖师爷,其形象总给人一种神秘与神圣。
菩提达摩是南天竺人,曾从师得道法师般若多罗。达摩在佛学上很有慧根,相传在未入师门以前,般若多罗用珠宝考验达摩,达摩认为,“珠宝是没有价值的,它们毕竟是没有知觉的死物而已,有分辨感知的能力、有智慧才是有价值的”。当然这只是属于达摩祖师诸多传说故事中的一个,至于史实,估计无人知晓。
后来菩提达摩承师之命传道“震旦”(这个词应该是古时印度地区对中国的一种称呼,笔者最初是在地质方面看到这个词的),他是从南海绕过来的,应该说是长途拔涉、不远万里,想来那个时候航海条件与技术都相对较差,旅途之中定然是有诸多风险,而且必然是漫长的煎熬呐,不禁对这位胸怀理想而不畏艰难的大师又多了几分敬意。
达摩祖师从广州登陆(确实是登陆啊,迈出那一步,对佛教可是不朽的功绩),进入梁境内,却没有久留,渡过长江到了北魏。至于说大师为什么没有选择留在南方,传说故事称达摩祖师曾见过梁武帝,两人之间还有过一番精彩的问对,这个学生在这里就不赘述了,总之大师对梁武帝不满意(从而对武帝的国家不满意),才去了魏国。这个故事是否真实,学生不知道,只能推测是当时中国南方的社会上流行“慕功德,求善报”的狭义佛教理论,不利于尊崇大智慧的大乘佛教的传播,而北方的社会形态相对自由,尊佛求法有其氛围(数十年前的鸠摩罗什事件可见一斑),所以达摩才选择了北方作为自己传法的“根据地”。
菩提达摩在中国始开禅宗,旨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让中国人认识到了“领悟型”佛教的魅力,于是佛教界将达摩尊为禅宗“一祖”(尽管他自称是禅宗第二十八代传人)。作为“祖师级”的人物,必然会被后人赋予许多传奇甚至神话故事,比如说“一苇渡江”、“只履西归”等,再被后世的文学作品加以“夸张的笔法”,他在人们心中能有今天的地位也就不足为怪了。
我们今天有个词叫作“面壁思过”,估计就源于达摩祖师,面壁正是祖师的修行方法,不过他老人家思的可不是“过”,而是追求一种清心空静的境界,从而以大智慧“入理”、“入行”。关于大师面壁九年的故事,便有其一定的可信度。毕竟我们的禅宗二祖就是在达摩嵩山面壁的时候去求法的。
二祖原来法号神光,后改为慧可。他求师达摩,在达摩面壁的洞外终日虔诚守候,为表诚意,在一个雪天居然自断手臂(这个有些夸张了),终于感动了祖师。慧可经祖师指点,顿悟道“觅心了不可得”,从此开始了二祖的“安心传道”之旅。
二祖打破常规,在市肆中宜地讲法(一度被称为“魔法”),一次遇到四十多岁还是居士的僧璨,以一句“是心是佛,是心是法,佛之与法,本来无二”使得僧璨大悟,三祖便出现了。
三祖却是隐居了十多年,直到遇到一个十多岁的小沙弥道信。道信前来求解脱,三祖说没人缚你,求什么解脱?道信顿时明白“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四祖就这样诞生了。
四祖开坛收徒,禅宗大兴,使得皇帝也仰慕其名,这时候已经是唐太宗了,太宗召他数番,四祖就是不入皇宫(有传说称因为这事四祖付出了自尽的代价)。四祖曾收过一个七岁小童,这个孩子从小没有父亲,没有姓氏,四祖初见他时问“汝是何姓?”小童说“是佛性”,四祖听了很高兴,给小童起了法名弘忍,这就是五祖。
五祖心量宽宏,柔和处事,在他的经营下,禅宗的名气更盛了。
关于六祖,还是下篇再说。
日期:2011-07-18 14:00:19
五、慧能VS神秀,南与北的较量
话说禅宗五祖弘忍禅师在黄梅东山禅寺开坛收徒,广传佛法,四处僧众多来求法,这其中不乏一些贵胄名流。
神秀,俗姓李,应该是洛阳的贵族世家出身,他在洛阳受戒出家时已经很有名气了。后来神秀投入五祖门下,更是成为资深上座。在五祖其他门人心中,神秀就是大师兄,是继承五祖法位的最佳人选。
慧能,俗姓卢,为岭南新州(在如今的广州)人,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靠打柴维持生计。出身虽然贫困,有一次小慧能打柴回来,听到有人讲《金刚经》,十分着迷于其中的大智慧,询问之下知道是弘忍禅师所教授的,于是安顿好母亲,不远千里北上到黄梅东山求师五祖。那个时候,岭南那个地方还很落后,岭南人被视为“未开化”的“噶獠”,况且慧能又大字不识一个,于是,迎接他的是师兄弟的歧视和老师的不重视,可他相信“人有南北,佛性岂有南北?”便在禅寺中一边默默做着打杂的工作,一边找机会听讲。
两人的背景情况就是这样,就像在一个班里,一个是成绩优秀被老师重视的学生,一个是个“差等生”。
说有一次,五祖想试一下弟子们的修行成绩,让他们交一首偈子,所谓偈子,就是一种写佛学感悟的小诗,在禅宗十分流行,比如说某某大师开悟了,就写一首偈子来留下自己的心得。不过在这里,更像是老师让写一篇作文,自己再给打分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神秀自然是必须得有个带头作用,而且这位大师的名声也不是白来的,当天晚上便用心写完了偈子,来到五祖门前。可是他没有把作业交给老师,而是写在了旁边的墙壁之上。《坛经》上说是因为他不自信,没敢上交,索性写在外边;不过我们推测一下,你写在墙壁上,那么张扬,还是相当有自信的嘛。偈子怎么说呢?大家很熟悉: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试,莫使惹尘埃。
次日五祖一看点头赞许,让大伙儿好好诵读领悟。
神秀的偈子传到了慧能的耳朵里,他思索一番,也作了一偈。等到晚上,找人帮他写在了神秀偈子的旁边(分明是挑衅嘛,所以说艺高人胆大!)。这个大家更熟悉(按通行本):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天亮以后,便引来了僧众的围观。五祖得知是慧能所作,才明白他不是“差生”,而是个难得的天才呐!
于是乎五祖悄悄来找慧能,教他法门,并且把衣钵传给了他,慧能便成了“正统”的六祖。
五祖之所以悄悄行事,是担心其他僧众不服,毕竟神秀才是大家心中的不二人选,而且慧能是个打杂的岭南人,他作六祖,众人岂会甘心?事实上正是这样,当五祖连夜送走慧能以后,便有很多人去追捕。
六祖不得不孤身游历于岭南地区,宜地点化有缘人。如在法性寺(广州)印宗法师讲经时,有僧徒开小差,争论风动幡动问题,六祖点破“仁者心动”,令印宗十分佩服,立刻尊其为师。
话分两头,这五祖圆寂以后,诸僧还是尊神秀为宗。其实神秀也是有其佛法上的领悟的,“常拂试”也是不容易的。他在当阳山玉泉寺大开禅法,声明远播,后来当政的武则天将他请到洛阳,整个北方贵族阶层修习佛法者都以他为师,形成“两京之间皆宗神秀”的阵势。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