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华战争战略分析

作者: 天涯孤舟

  日期:2011-9-14 22:50:00
  日本侵华战争战略分析(一)全球野心
  自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日本这个东方邻国就成为了中国面临的巨大威胁。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发起全面侵华战争,使这片土地饱经战火,山河破碎,满目疮痍。战争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难以弥补的创伤,面对这段历史写下的各种回忆和论述也充满了激愤与悲凉。
  本文却试图暂时抛开对军国主义罪恶的种种控诉,以一种第三方的视角,就日本当时的发展战略作出粗浅分析。对战争中的各种政治、经济、军事和地缘考量进行初步探讨。期待能抛砖引玉,引发对这次战争更多更深刻的思考。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苏联、美国、德国、日本逐渐崛起为强大的国际政治军事力量,却又处处受到英法等老牌强国的掣肘。苏联工业发展突飞猛进,但由于红色政权的意识形态,对资本主义国家制度构成了巨大威胁。受到资本主义国家集体的围追堵截,在国际上非常孤立。这也成为后来德、日两国对外扩张时英、法、美采取绥靖政策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国已是事实的第一强国,但远离亚欧大陆和长期奉行孤立主义再加上经济大萧条的影响,使其虽然以门户开放政策为抓手向英、法传统势力范围渗透,但对干涉国际事务依然显得比较谨慎,军事预算也一直不高。德国在一战时因不平等条约,国家利益受到极大损害。希特勒上台后推行法西斯统治,大力恢复经济、强化军备。但各种资源,特别是石油资源受到英、法的全面限制。日本作为东亚岛国,虽军力高速发展,且已占领朝鲜和台湾,资源依旧非常匮乏。特别是石油和钢铁几乎完全依赖从美国进口。而其在中国和南洋的扩张却受到英、法、美、苏等各方的联合掣肘,举步维艰。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石油已成为最主要的战略资源。世界上主要的产油区分布在北欧、罗马尼亚、外高加索、中东和南洋群岛一线以及美洲。外高加索油田属于苏联。中东和南洋群岛产油区为英荷所控制,但美国通过门户开放政策获得了中东和南洋群岛各石油公司的大量股权,并和英荷成为这些地区的利益共同体。这一时期,德日通过大量进口,每年的石油获得量在数百万吨左右,苏联的石油获得两在2000万吨左右,而美国的石油获得量在20000万吨左右,占全世界石油产量的70%,是毋庸置疑的石油霸主。美国为了和英荷共同维护南洋群岛的石油利益及保护菲律宾殖民地。在珍珠港、关岛、瓜达尔卡纳岛等地建立了军事基地。从太平洋方向(英国从非洲印度方向)保持该地区的军事威慑。

  迅速增长的经济和军事地位以及处处掣肘的国际形势,使德国和日本极力想打破传统的世界格局,谋求匹配甚至超过自身国力的国际地位。而这一诉求一定程度上和苏联、美国也是不谋而合的。因此,虽然我们看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英法苏美对日德两国的战争。而实际上却是德日苏美共同挑战英法两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只不过由于战争取向和战略手段的不同,使苏美两国笑到了最后。中国在当时还没有真正完成自身的地缘和政治整合。因此还不具备成为国际博弈主角的能力。但中国的地域和人口体量以及其数千年的文明积累依然不可小视。由于谁也没有能力将其彻底征服,反而使中国成为了各个大国在远东的博弈场所。一战以后,美国和苏联逐渐成为了能对中国实施最大影响力的国家。

  德国在欧洲处于四战之地,这也使他有了四个扩张和对抗的方向。其中东部从罗马尼亚到外高加索一直到中东丰富的石油资源,决定了这是德国最主要的扩张方向。但德国在这个方向上的扩张直接威胁到苏联本土和其势力范围。因此必然和苏联发生大规模冲突。同时在中东还会触犯英、美的利益。德国在东部的扩张还有一个目的是扩大自己的战略纵深,如果能接受波兰甚至苏联的欧洲部分,将使德国拥有广阔的战略纵深,从中心国家变为更有地缘潜力的边缘国家(地理上的边缘是一种优势而不是劣势)。当然,已经拥有了这种战略纵深的苏联也将成为德国难啃的一块硬骨头。欧洲南部和北非,关系到从地中海至中东的出口(苏伊士运河),这个方向上德国和法国的利益存在冲突。事实上德国并不直接滨临地中海,在德国势力范围内的意大利是德国在这个区域的利益代表。欧洲北部也有一定的资源,德国和英国在这里存在利益交集。欧洲西部的英国和法国这两个德国海上和陆上邻国不但关系到德国在大西洋的出口,还事实上是德国崛起最大的地缘威胁。德国在向东线和南北线扩张的时候不可能无视英、法两国的军事存在。因此,德国和英、法的军事对抗再所难免。

  和德国四战之地的地缘特征不同的是,日本处于亚欧大陆的最东端,只有向西这唯一的一个扩张方向。另一个和德国不同之处在于,日本是岛国,德国是大陆国家。日本有深刻的土地忧患意识而德国并没有。土地面积的狭小和地震火山频发,使日本有着岛国特有的不安全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承载不了足够的人口规模而使国内市场容量和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和德国相同的是,日本的资源也很匮乏,外部资源的获取一样受到各个大国的掣肘。日本向西部扩张的根本目标就是实现从海洋国家向大陆国家(或者说海洋陆地双重属性的陆洋国家)的根本性转变,建立起不依赖于外界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发展模式——这就是日本的大东亚战略。

  日本对西部的扩张还可以细分为苏联、中国、南洋三个战略方向。中国有着广袤的土地,巨大的人口规模,丰富的粮食和煤炭资源。一直是日本大陆国家梦想的执着目标。可称作中国战略区。日本向中国的扩张会受到苏、美的阻挠,但由于没有任何国家可以成为中国的宗主国,再加上中国缺乏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石油,地缘上又有很强的封闭性,不会直接影响到西亚和欧洲的地缘格局,所以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并不是兵家必争之地。东南亚,特别是南洋群岛有着丰富的石油、有色金属等,是现代工业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可称为南洋战略区。日本向东南亚的扩张直接威胁到英、法、美的殖民地。并且美国通过门户开放政策在东南亚有着广泛的利益存在。因此日本和英、法、美(严格说还有荷兰),特别是英美在这一地区有着巨大的利益冲突。苏联的亚洲部分,包括外蒙古,虽然还没什么重要资源,但却是中国北部最大的地缘威胁,且具备无可比拟的广阔纵深。历来是中原政权的北方大患。要想建立起稳定的大东亚秩序,东亚大陆的北方安全边界必须作出调整。这部分可称为苏联战略区。向苏联的扩张也将直接威胁苏联本土,因此必将遭遇苏联强烈的军事对抗。但日本对苏联的扩张目的和德国并不相同。日本主要的目的是解除北部威胁,而德国的目的是资源和纵深。相比之下,日本对苏联的扩张更类似于德国对欧洲西部英法的扩张。而日本对中国和东南亚的扩张却类似于德国对苏联的扩张。这种地缘利益的微妙差别将对日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走向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能将势力范围扩张到这三大战略区,日本已经是东亚大陆上的最强者。在南部,印度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已经不可能再由远洋势力控制。进入日本势力范围是迟早的事。中部的中国现有边界是数千年地缘博弈形成的结果,因此将中国全境纳入日本势力范围是日本的既定战略目标。至于北部,除蒙古和外东北外,西伯利亚部分最好的结果是一直向西扩张,在乌拉尔山脉和德国的势力范围达成地缘平衡,完全占有苏联的亚洲部分。退而求其次的话(关键看德国的扩张能力强弱),至少要将具有整个东西伯利亚作为最高战略目标。此外最好能够将战略边界适当突出到中亚,以建立后大东亚时代日德之争的桥头堡。

  在这三个战略区中,中国战略区无疑是日本的重中之重。中国的土地和人口规模所具备的市场潜力和生产潜力,是其他任何战略区无可比拟的。他将直接决定日本是否可能真正成为世界性强国甚至霸主。看看英国的日落黄昏和美国的扶摇直上,不难体会这其中的巨大区别。直到今天,中国和美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市场和经济发动机。国家的强大不仅仅决定于人口和土地,但绝对和人口及土地的规模有很大关系。这一点常为人所忽略。此外,中国虽然没有石油,但煤炭等其他资源也很丰富。在讨论日本二战的战略选择时,人们往往热衷于探讨南进还是北进,并用对南进北进的影响来评估中国战场的意义。其实中国本身就是日本最重要的战略取向。形成“日满华牢固核心”,是日本整个大东亚战略的基本立足点。这一点是不以是否进攻苏联,是否进取南洋为转移的。另一方面,中国由于地处远东,暂时是一个国际势力博弈的薄弱环节。任何世界强国对中国的渗透及在中国的利益都是有限的。而中国自身国力又处于历史低点。和完全成为大国殖民地的南洋战略区,及早已成为苏联国土一部分的苏联战略区相比,要容易欺负得多。至于南洋战略区和苏联战略区选择的先后顺序,从大战略的角度来看,由于形成自给自足的经济圈是日本扩张的根本目标,因此南洋战略区无疑比苏联战略区重要。更何况苏联战略区涉及到苏联这一军事强国的固有领土,而南洋群岛只是英美荷的殖民地。但从对资本主义的赤化威胁,以及对美国的资源依赖来看,在战斗序列上也不是不可以根据形势作出适当的战术调整。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北进和南进的选择,将在后文详述。

  由于德、日的扩张都会影响到英、法传统强国和苏、美新兴强国的利益,因此可以说德、日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是天然的盟友关系。两国确实存在战略协同的可能。但因分居亚欧大陆最东最西两端,二者的战略协同更多体现在互相为对方提供军事牵制,以助力彼此的战略扩张上。那么是否存在受到热议的日德“中亚会师”、“中东会师”后联合开展军事行动的可能呢?从《二战日本面临的世界形势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德国来说,扩张到中亚和中东是顺利成章的事,而对于日本,无论北线还是南线,无论陆路还是水路都是上万里的奔袭作战。即使日本能够打到中亚和中东,也已成为强弩之末。假设日德最终获得战争胜利,日本也不可能具有和德国在中亚、中东讨价还价的地缘辐射力。这种万里奔袭的结果,只会是给德国人作嫁衣。日本能够获得的地缘利益很有限。另外,维持如此漫长的后勤补给线,对日本来说是不可想象的。而一旦本土受到威胁,回援更显得鞭长莫及。综合来看,日本并不具备冲到中东、中亚甚至欧洲去四处扫荡的动机和能力。而对德国来说,如果日本能出兵北线牵制苏联或出兵南线牵制英美军事力量,就很不错了。却并不希望日本到中东甚至欧洲来抢夺自己的地缘利益。因此,能利用德国牵制英、法、苏、美,使自己有机会将势力范围扩张到中国战略区、南洋战略区和苏联战略区,去完善自己的“大东亚战略”构想,才是日本比较现实的战略选择。丘吉尔曾说过,感谢中国拖住了日本,才使日本没有与德国在中东会师,否则会对二战结局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其实看看英国的殖民地就知道,如果日本西进到中东,英国在西亚和远东的利益将会丧失殆尽。对于一个靠殖民地支撑着过活的岛国来说,这无疑是灭顶之灾。因此,丘吉尔此语符合英国的利益,却未必符合二次大战的战略态势。实际的情况可能是,如果日本打到中东,英国就可以宣布正式出局,二战的结局将仅由德日苏美四国共同决定。

  日本的大东亚战略构想是在这样的全球背景下产生的。当我们把眼光聚焦到东亚本身时,又会发现更多的特点,需要作出更细致的战略部署。
  日期:2011-09-16 11:10:49
  日本侵华战争战略分析(二)东亚攻略
  画饼充饥是容易的。在《全球野心》一章中所勾勒的日本期望达到的势力范围如果能够达成,对日本的地缘环境的彻底改善,对日本大国地位甚至超级大国地位的确立无疑有着决定性意义。但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景并不是朝夕之间就可实现。日本的国策如果时时以印度和乌拉尔山脉为目标,无疑会成为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秦国统一全中国用了数百年的时间,日本要实现比秦帝国版图大十倍的地缘扩张,必须在确立远期最高战略目标之后,进一步明确中期主要战略目标。见图:《日本二战主要战略目标示意图》

  我们在上一章中分析过,中国战略区是三大战略区中最重要的部分。这一战略区中对日本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地缘版块是中国大陆和中国东北。中国大陆是中国的主体部分,中国大陆的土地、人口、粮食对日本至关重要,是日本国家性质改变,发展空间扩展,市场容量倍增及安全性提升的根本利益所在。中国东北纵跨寒温、中温、暖温三个气候带,又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农业资源和潜力非常丰富。同时其木材资源、各种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并且种类齐全,特别是铁矿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列(东北地区的石油储量在二战时期并未探明)。同时,中国大陆和中国东北又是中国向另外两个战略区扩张的基地。对日本来说,只有控制了中国大陆和中国东北,才能真正具备扩张到“大东亚”的经济基础和地缘基础。因此这两个地缘版块是日本需要首先征服的。相比之下,中国西部的重要性就要低得多了。一方面这里的农业和工业资源都相对匮乏,另一方面中国大陆历史上受到的地缘威胁主要来自北方,西部的威胁一般不大。而且由于西部恶劣的自然条件,从中东、中亚或印度方向穿越青藏高原和西域进攻中国大陆的难度也较高。因此这个地缘版块暂时不用作为日本的主要战略目标。但长期来看,作为中国西部的缓冲区,并进一步对中亚、中东和南亚施加影响力,还是很有必要将其纳入大东亚范畴中的。

  苏联战略区主要由蒙古高原、外东北和西伯利亚组成。西伯利亚又由西部平原和东部高地(包括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组成。日本即使不能具有整个西伯利亚,只要能占据东西伯利亚高地,也就能够保持对西西伯利亚的地缘优势。如果连东西伯利亚都无法占据,再退而求其次的话,就要考虑将蒙古和外东北作为中国大陆和中国东北最低限度的地缘缓冲区。从《二战日本主要战略目标示意图》上可以看出,蒙古高原北部和外东北的边缘有一条由山脉和湖泊(东西萨彦岭、贝加尔湖、外兴安岭及其北部山区)组成的地理边界线。只要能占据这条地理边界,依然能保持对西伯利亚方向良好的防御姿态和地缘优势。实际上这基本就是清朝全盛时期的北部疆界。对于东亚大陆型国家来说,北部疆界扩张至此也基本能够接受了。

  南洋战略区,主要由中南半岛、南洋群岛、澳洲和印度组成。虽然中国战略区是日本扩张最重要的经济和地缘基础,但存在一个最大的软肋,这就是石油。在东北石油储量未探明的情况下,中国战略区对提供石油资源基本没有帮助。日本必须要占据南洋战略区才能基本实现“自己自足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核心目标。因此富含石油资源的南洋群岛无疑是这个战略区的重中之重。中南半岛是日本进驻南洋群岛和印度洋的前进基地,也是南中国海资源圈的组成部分,更和南洋群岛一起组成“日满华牢固结合主干”的西南屏障。因此,中南半岛和南洋群岛一样将成为南洋战略区的主要战略目标。相比之下,印度和澳洲并不是最关键的地缘版块,但印度可以作为日本未来影响中东的前出基地,并且印度的国土、人口和其他资源也可以大大丰富日本的大东亚资源版图。对澳洲的控制则可以为日本最终解除南太平洋方向的地缘威胁。

  现在我们已经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在日本大东亚战略框架下的主要战略目标,应该是中国大陆、中国东北、南洋群岛、中南半岛、蒙古高原、外东北这几个地缘版块。其重要性也依此顺序递减。1940年,日本的《综合国策十年计划》明确提出“我国的最高国策,是以帝国为核心,以日满华牢固结合为主干,建设大东亚协同经济圈”,“我协同经济圈的范围,是东西伯利亚、内外蒙古、满洲、中国、东南亚细亚诸邦、印度及太平洋”。而在《帝国急需施行的政策》中进一步提出“以日满华、法属印度支那、泰国、马来亚、缅甸及荷属印度为第一阶段,以其南北周边地区为第二阶段”。虽然我并不认为蒙古高原和外东北的重要性只能和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相提并论。但这些战略部署在总体上来看还是和我们的分析大致吻合的。

  下面我们再说说日本的扩张顺序选择问题,这和各地缘版块的重要性排序当然有关,但并一定重合。从《二战日本主要战略目标示意图》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东北不但和日本接壤(朝鲜半岛已成为日本领土),而且还可以作为向中国大陆、蒙古高原、外东北三个方向扩张的跳板。而且由于孤悬中国东北,又有燕山山脉和大小兴安岭阻隔,无论南京政府还是苏联,对这一地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都较弱,容易成为日本大东亚战略的突破口。另一方面,中国东北的土地人口和农业规模虽然不能和中国大陆相比,但两者只有量的区别而无质的区别,东北本身就是中国的优质产粮区。因此控制中国东北可以基本上获得一个该战略区相对完整的发展基地,理当作最优先考虑。1918年日本的《军需工业动员法》中就已经提出,如不能一举将中国全境纳入日本自给自足经济圈,则应首先“领有满蒙”。石原莞尔在1929年《作为恢复国运之根本国策的满蒙问题解决策》中提出的“满蒙领有论”也是这一战略的继续。

  在中国东北之后中国大陆无疑应该作为下一个扩张重点,也是核心目标。但事物都有两面性,控制东北既然有利于向三个地缘版块扩张,也就容易受到这三个地缘版块的攻击。作为下一个重点扩张方向的中国大陆,日本并不担心。而外东北比蒙古离苏联的核心区更远。因此中国东北面临的最大地缘威胁来自蒙古高原。要想保有中国东北的胜利果实,要想顺利向中国大陆扩张,是否需要首先解除蒙古高原的威胁就需要仔细考虑了。实际上“满蒙领有论”将东北和蒙古并提,已经考虑到在控制中国东北后进一步扩张至蒙古高原,以解除南下中原的后顾之忧。当然根据难易程度,日本可以选择是扩张到整个蒙古高原还是只到可以达成基本地缘平衡的内蒙古为止。日本对中国东北和蒙古高原首先进行扩张还有一个原因是希望建立针对苏联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赤化隔离带”。

  http://img13.tianya.cn/photo/2011/9/16/41708318_21363.jpg
  解决满蒙之后,日本的战略重心就将转移到中国大陆,这是日本的核心目标。而后是以中国大陆为依托,水陆并进,进入中南半岛。再以中南半岛为基地实现对南洋群岛的扩张。真正建立起自给自足经济圈。而后调头向北,彻底解决北方威胁。至此,日本的主要战略目标就可基本实现。在完成中国大陆扩张之后选择优先南下而不是北上,这是和南洋战略区、苏联战略区战略地位不同密切相关的。优先北进并不符合日本建立自给自足经济圈的基本国策。这是从战略层面作的衡量。但在战争进程中,这一选择还可以有继续探讨的余地。我们将在后文中再行详述。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从“满蒙领有论”到“大东亚经济协同圈”,日本其实并不是向我们分析的那样先确定最高目标,再确定主要目标,最后确定扩张顺序。实际上日本大东亚战略的形成也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作为后来者,我们有条件利用更多的信息手段,在各方面总结的基础上去归纳整理,并作出这样的全局分析。而日本在当时却是根据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战况不断对自身的大战略进行论争和调整。不过,一国所处的客观环境大势基本上还是确定的。因此越宏观的战略取向越容易有趋同的看法,越微观的战略选择越是见仁见智。随着本文的分析不断对局部进行放大,大家会发现值得探讨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

  对日本侵华战争的分析自然要最终落实到面向中国的具体谋划上来。面对这样一片广袤土地,日本采取的策略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扩张结果。中国的应对策略同样如此。一场扩张和反扩张的较量即将在此展开。
  日期:2011-09-18 18:33:59
  日本侵华战争战略分析(三)剑指神州
  中日甲午战争前,日本外务卿副岛种臣曾在《大陆经略论》中谈到:“日本四面环海,若以海军进攻,则易攻难守。若甘处岛国之境,则永远难免国防之危机,故在大陆获得领土实属必要。如要在大陆获得领土,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不能不首先染指中国与朝鲜。”这就是日本长期以来一直奉行的“大陆政策”。滨临大陆的岛国,对大陆有着一种骨子里透出的向往。这是其地质安全、国防安全、市场局限、资源困境、人口压力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大陆西侧的英国也一直有着类似的追求,但英法百年战争的失败,使英国最终放弃了谋取欧洲大陆的企图,转而通过支持欧洲大陆上的不同势力来实现大陆均势,避免单个大陆国家过于强大而对自己造成威胁。自身的岛国困境则通过在欧洲以外大量扩张殖民地来解决。也因此,海军历来是英国最核心的军事力量。

  日本所处的环境和英国有所区别。大陆对岸的中国,大一统的倾向要比欧洲强烈得多。大多数时候是以一个整体出现在东亚政治舞台上的,并对日本处于压倒性优势,根本不存在日本搞大陆均势的空间。而日本的发展速度和自身的统一状况在农业时代一直不及中国。再加上远隔重洋,所以即使中国处于分裂状态,日本也不具备对东亚大陆地缘辐射的能力。因此历史上中国强日本弱是东亚大陆的常态。然而“船小好调头”,在工业化浪潮席卷全世界的近代史时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迅速调整航向,脱亚入欧,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而中国则依然蹒跚前行,不断坠落。这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第一次真正改变了东亚的地缘力量平衡。使中日实力天枰出现了异乎常态的倾斜。这使日本感到,觊觎中国大陆,一举解决岛国危机的机会真正出现了。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催生了日本的“大陆政策”。

  然而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中国已衰败不堪,其体量和文明沉淀依然不容小视。殖民时代,除欧美日本外,中国几乎是世界上唯一能够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谋取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对日本来说依然是蛇吞病象,难以下口。扩张本身并不一定意味着军事行动。同一时期的美国因其超强的国力而实现了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的利益存在。但却很少建立海外殖民地。其策略是通过“门户开放”政策实现利益均沾。其核心要义就是:哪儿有市场,哪儿就必须对美国产品开放。哪儿有资源,哪儿就必须对美国资本开放。然而同为后起之秀的日本,无论产品还是资本,都不具备和传统强国英、法,新兴强国美、德等的竞争力。因此,对于日本来说,只有通过排他性的强制手段控制中国的市场和资源才有可能真正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而这就和其他世界强国发生了根本性的利益冲突。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