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密码

作者: 长安射天郎

  日期:2011-7-19 11:19:00
  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实现持续多年高速增长后,最近几年已经明显疲态百出。
  受制于落后的社会管理模式、国民文化教育水准和畸形的经济结构,当下的经济增长模式近乎山穷水尽,内虚肾亏的中国经济急需培元固本,寻找新的可靠路径实现转型。
  积重难反,尾大不掉,要真正实现社会转型,将经济发展模式调整到良性轨道上运行,需要我们做很多很多的系统性工作。当下效果最显著的一剂良药显然是重建国民福利系统,如此则可以明显起到稳定民生、提振内需的作用。这是性价比最突出且应该而且必须去做的事情。
  要做正确的事情,更要正确地做事,这是我们中国人在追求国民幸福、社会前进、经济增长、国家强盛中必须掌握的做事哲学。否则我们就会继续盲目地“摸着石头过河”,乱折腾不仅浪费国家的精力和资源,降低社会与经济活动的效率,更有可能将我们的社会引向悲哀的灾难。

  去年就受朋友委托,希望就国民社会保障和福利问题进行研究,并能完成一本关系中国福利的通俗经济学读物。因为中间插了一些其它重要事情,所以一直没能将主要精力放到这个领域。
  现在形势逼人,我们迫切需要深入了解社会福利的方方面面,思考中国未来国民福利体系建构布局的问题,以对未来的变化提供些建设性的意见。
  古人有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以勉为其难,在此将个人对现代福利经济学的学习心得与关于福利的思考加以系统的整理。
  因为重建良好的中国福利体系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在于唤醒同胞们普遍的福利意识,提高全社会对福利问题的认识水平,而绝大多数国人包括管理层并非专业人士,同时我们当下的核心问题在于应用性和实用性而非纯理论研究,所以这本书将尽量化繁为简,努力以轻松明了的风格向大家介绍关于福利的知识并阐述相关主要福利思想和理论体系。

  福利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主要指宏观、微观和计量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及政治经济学构成了现代经济学的四大体系,它是融合了伦理学和政治学理论的经济学分支,具有实证性与规范性结合,逻辑与现实并重的特点。
  为把相关问题尽量剖析透彻,以期将来的一天我们中国人能够建构一个相对理想的属于我们自己的福利体系,我们在这本书中将主要采用系统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来说明问题,同时适度运用逻辑演绎、博弈理论和数学工具来加深读者的影响,但还是尽量以普通人都能看懂掌握为首要原则。
  全书大概三十余万字,预计在3--4个月内连载完。这里感谢相关方面的支持,感谢出版方的朋友慷慨地允许在天涯社区发表相关内容和关心中国福利的人们分享。当然也希望大家将来能在拙作正式上市后给予支持,更衷心希望大家和我们共同思考相关问题,一起推动国家与社会的进步。
  原先《把福利还给中国人吧》的帖子因此停止,这个帖子的内容完全覆盖了它,而且更为系统完整。鉴于《福利密码》的正式稿尚未全部完成,所以连载中个别章节的内容可能有扩展,并不局限于为方便大家选择性阅读而在下面发表的目录。
  欢迎熟悉福利经济学和对福利感兴趣的天涯网友多提意见和建议,良好的互动显然有助于我们的福利事业。

  日期:2011-07-19 11:24:40
  序言
  《诗经.陈风.墓门》
  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夫也不良,国人知之。知而不已,谁昔然矣。
  墓门有梅,有鸮萃止。夫也不良,歌以讯之。讯予不顾,颠倒思予。
  春秋时期陈国公子陈佗乱政,国人蒙难。愤怒的陈国人民作“墓门”之歌以声讨怙恶不悛的奸人:

  “墓道门楹上长出了刺人的酸枣树,需要用利斧砍除它。陈佗之流不是什么好东西,我们大家心里都明白道理。人人知情,他却不改,大家也不动手制止他们,过往都发生了什么才造成了今日的悲伤!”
  “墓门上长出了丛生的梅树,丑陋的猫头鹰们栖息在树丛中。陈佗之流丧失了良知,我辈作歌来警告和劝谏他们。听不进去国人的呼声,有一天你们完蛋了也一定会后悔!”
  美籍华裔学者唐德刚先生以为近现代中国走入了“历史的三峡”,四千年文明历经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今日之中国正搏浪中流于湍急的峡谷洪流中。清末名臣李鸿章认为十九世纪的中国遭际了三千年未有之绝大变局。追忆往昔、瞻望未来,二十一世纪的中华确实是处于社会转型、民族再生的重大历史关口。
  我们的祖先曾遭际三次大变之世,每次先民都凭藉智慧和勇气经受住了自然及社会的考验,将中华文明导引并升华到更高的进化台阶。
  尧舜之时,洪荒滋虐。斯土斯民在大禹的带领下,荜露蓝蒌、历经艰辛而导河入海,终于获得安定而“桑土既蚕、降丘宅土”(意指恢复正常生产生活,桑树在洪水消退后的大地上重新焕发生机,蚕儿有了足够的食物,人们从山丘高原上搬回平地安家乐业)。大禹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伯益引进稻种教百姓在低平积水的地方种水稻,后稷教习四方部落民众先进农艺,皋陶制定法律和道德规范让芸芸众生遵守。我们的祖先勘定九州,厘定贡赋,会稽诸侯(大禹集会各族酋长,考核并计算各地人丁、物产和风土,商磋建国事宜,故名会稽),在原先落后分散的氏族部落社会基础上建立了新的王国体制,引导上古中原进入了国家文明形态。

  第一次源于严峻自然灾害的大变之世没能压垮中国人,我们的祖先反而走出了蒙昧,迎来了文明的黎明。
  殷商末年纣王倒行逆施,戕害国人凌虐四方而天下不安。
  风鸣岐山而姬周发轫,文王宣仁,武王牧誓,周公旦握发吐脯而天下归心。华夏先民在西土周人集团的领导下,以仁爱的胸怀、无畏的勇气和高远的智慧完成了完美的“革命”,建立了强盛文明的西周华夏联邦王朝,在苍茫中原大地上实现了从血缘国家向地域国家转变的伟大转型,推动和促进了上古中国社会的前进。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以封建和礼制为利器,配合军事殖民与征服,华夏族文明迅速蔓延四方,由此主导了东亚大陆数千年的文明演化。
  千金骊山笑烽燧而平王黯然东迁,四方诸侯崛起而巨变临世。
  春秋诸子百家没有荒废岁月之励炼,宇内战国七雄不负时代之重托,始皇帝一统六合推行郡县,汉武帝开疆拓土大张皇权。六百年沧海桑田的巨变中,华夏民族虽然错失了若干珍贵又美好的思想与传统(春秋墨家主张公平兼爱、重视技术和手工业;战国时代山东诸国普遍手工业和商业发达,东周王畿内百姓的本业基本是做买卖经商而不是务农),然而祖先的答卷还是非常优异的:先人以血汗和灵性将中央之国锤炼成古典农耕文明世界最为人称道和艳羡的帝国文明之花,奠定了东方皇朝专制农耕文明的文化和制度基础。

  后两次大变之世都夤缘于内部的礼崩乐坏,勇毅而审慎的古代中国人克服了内部制度与法统的缺陷,不唯古、不唯传统而唯时唯进,实现了王道的突破和皇朝的辉煌。
  1840年,第四次大考验来了。这次的巨变起源于外部的冲击,西方工业文明挟千钧之势冲垮了远东皇朝文明的根基,胁迫和召唤专制农业社会人走向更文明的共和之世。
  整整一个半世纪过去了,中国人失落、彷徨、抗争和努力,但是至今我们还在迷茫的路途上,民族之船依然徜徉在浪高礁险的历史三峡中。
  日期:2011-07-19 11:27:39
  今日的中国社会算得上方兴未艾、言路颇开,尽管专制顺民意识虽然还桎梏着很多人的思想,但是对公民地位及权利的向往与争取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同胞的追求。

  当代中国不缺乏个人成功的理论和思潮,理性的人们也衷心期盼每个同胞的家庭能够幸福平安、衣食富足,我们理当推崇和鼓励个人奋斗精神,但是我们可能更需要研究“社会成功学”这门大学问。
  实践一直在进行,“三民主义”是我们土生土长的早期强国理论,“共产主义”是我们从西方哲人那里借来的社会改造旗帜,“白猫黑猫”、“摸石头过河”这种带有不可知论特点的实验论、试验论则是改革开放之父推崇的实践准则;但是在历史的见证下这些理论或夭折、或暴露出重大缺陷而魅力不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可谓一波三折而任重道远。为早日冲出三峡而沧海云帆,今天的中国人还须承先烈之遗志、奋百世之余烈,静思锐行、知行合一,为后代撑起一片晴朗的蓝天。

  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是现代国家公民两个最基本的权益,没有公正合理的制度建构则“成功的社会”根本无从谈起。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成就世所公认,凸现出的重大社会矛盾也有目皆睹;尤其是经济方面分配失调、两极分化、步履蹒跚的窘境需要所有人警惕。
  任何时代看待和处理问题都要抓主要矛盾。中国社会当下的主要矛盾是制度、文化和科技与世界潮流脱节,针对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是纠正和抑制两极分化及分配不公,即便是一心想维持现有秩序的人们其实内心里也十分明白这件事情的极度重要性。
  目前阶段党和中央政府已经提出了改善分配和提高国民收入的新工作目标,可以预期未来将在相关领域进行调整以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个人见解以为,解决这一突出矛盾的根本手段应该从优化国内的价格体系和重建国民福利来着手效果会比较好,当然其它的良药也需齐头并进。
  毋庸讳言,由于思想认识水平低下、社会组织制度落后及公共事务管理能力不善,当代中国在国民福利建设领域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是非常落后的。众所周知,新中国建立后曾效仿前苏联建构了经典社会主义模式的国民福利体系,虽然这种本质属于计划经济体制衍生物或曰“计划经济福利模式”存在理论欠精细、内容广泛粗糙、均等化程度差或曰缺乏平等性、水平相对低及质量不高的缺陷,但不管怎么说它在当年都曾改善和提高了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客观地评价这条福利体系是功大于过的。至于由于改革前的政治经济制度缺陷造成的国民经济发展乏力乃至社会生活紊乱而引起的对国民福利的抵消属于另一个范畴的命题。

  非常遗憾的是,在国家改革开放的过程,福利这一被理论和历史证明有益于人们普遍的幸福且极其重要的社会保障工具却因改革之名而被逐渐废弃了。今天的世界很少见到一个现代国家的正派政府视国民福利为包袱,也只有极少数的国家存在社会保障体系单薄而混乱无方的情况,我们国家却悲剧性地在这两点上都做到了。
  在我们这个曾经拥有光荣与辉煌的世界性声誉、现在却显得整体文明度落伍与混沌的祖国,一方面少部分社会成员享受着类似古代领主贵族或者八旗子弟式的超级福利,同时却有不少于上亿的同胞挣扎在国际概念的绝对贫困线之下;一方面公务员与垄断企业雇员的实际福利水平过高过滥,同期种种令人良心不安的负福利现象却在神州大地上屡屡荒诞且变幻着形式出现。

  不谈什么中华复兴之类伟大而虚无的话题,仅出于社会良知与人道的名义,当代中国人也应该关注“中国福利”这个现实的社会建构命题。这本书就是着眼于“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旨在与有志于走出失败社会阴影、创建美好明天的同胞们一起思考和探讨现代社会保障与国民福利的方方面面。
  日期:2011-07-19 11:29:01
  坦率地说,个人以为这本书可能更适合今天四十岁以下的中国人阅读,因为国家的未来与同胞的幸福主要取决于这代社会人的觉悟高度与积极行动能力。我们不奢望那些头脑石化的昏聩耄耋及鼠目寸光的短视者们能理解和支持代表文明进步潮流的相关社会改造方案,但肩负国家未来的年轻一代应该重新审视仁义、博爱、团结与合作的珍贵价值,明白中国人渴盼的自由、安全与富足的根本。

  我无法保证这本书会在当下对普通中国人的生活改善起到多大作用,但我敢明确地断言:至多不超过20年,亲爱的读者们将会日益理解和支持其中的主要观点,逐渐认可它对您生活的积极影响。无论未来您是需要投票选择和支持某位政治家或某项法案,还是向政府或社会主张和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亦或是处理生活中的琐碎事情,拙作中介绍和阐述的一些社会基本原则将与您为伴同行。

  纵然是我们这代人的努力都无法换来一个公正、自由、平等而强盛的全新时代的降临,我也坚持要在这片目前福利贫瘠且仁义荒芜的大地上撒下一粒走向成功社会的坚强种子,相信它在这个世纪后半叶必然将成长为信念的参天大树,为后人的幸福提供荫庇并绽放鲜艳的文明之花。实际上,现实中国的社会进步与同胞的普遍觉醒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看好并不遥远的凤凰涅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众人拾柴火焰高。鉴于当代中国社会的福利及社会保障理论的水平确实不高,这本书中我们难免要大量借鉴那些福利发达国家的经验和西方学者在社会学、经济学及政治学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窃以为,只有通过审慎透彻的学习与思考,辅以积极的行动,我们才真正可能赶上文明的潮流,当代每一个及全体同胞的生活水平将可能得以改善和提高,下一代中国人才能够真实而普遍地享有安全、富足、尊严与自由的现代文明生活。

  我们将一起以一个渺小的学生及观察者的姿态面对历史与现实,观察古代社会与当今世界在社会保障与福利领域的人类文明成就,考察那些在福利思想与社会保障体系上引领进步潮流的文明国家的相关制度与实践,学习和领略古今中外诸多智慧先哲的真知灼见,思考我们未来的福利建设之路。当然,我们的学习并非简单地模仿、抄袭或山寨,而是主要基于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学术领域必须坚持独立思考和判断的原则,经济学与社会学领域尤其如此。再大牌的学术巨匠、再著名的理论、再辉煌的政治领袖,他们或它们也只是值得世人尊重和崇敬而不是膜拜与迷信,经济学与其它社会科学的前进发展历程已经屡屡说明了问题,我们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看得更高远。坦率说,在阐述相关理论和建构中国福利思想体系的探索中,个人根据自己的认识就很多部分做了补丁和升级,这些“贡献”也许更绚目而富有生命力,也许属于狗尾续貂,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前进和超越。

  熟悉经济学及福利命题的人们知道一个常识,现代福利经济学从本质上来说更多的关注经济分配问题,关于生产与交互并非其核心研究课题。所以除非有必要仔细探究,书中基本不过多展开政治学与经济学的相关一般性问题。本书的核心目标在于让普通中国人能轻松了解关于福利的诸多常识和知识,普及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法则,实质上应该属于通俗性的经济类读物而非特意针对专业人士,故而在结构和内容上都更多地侧重于现代福利思想与学说的应用与实践,相关纯理论的描述也尽量采用深入浅出的方式以便于读者理解把握,从风格和方法上来说则实证分析与规范性研究并重。

  因为相对于纯理论性质的研究,个人以为技术操作层面的“软件”或措施应该对当下中国社会更有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经济学之思维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在乎效用、性价比和边际价值,所以作为一本主要讲述社会福利的著作当然也不例外。
  日期:2011-07-19 11:34:20
  第一章白起之畏
  【引子】
  《战国策》第三十三卷“中山篇”记载:

  秦昭王四十八年冬起兵伐赵,事先要求武安君白起统兵出战,白起认为秦国已经错失了“长平之战”后最佳的灭赵时机,“当今之时,赵未可伐也。”
  秦昭王不信,遣将军王陵领兵围攻邯郸,战失利。
  秦昭王为挽回战局,再次要求白起出征,白起辞以身体有病。于是昭王派遣应侯范雎去责备武安君:“楚国疆域五千里,持戟战士上百万。当年你带领数万秦军深入楚境,攻克郢都、兵威境陵,楚国军民避易东迁而不敢迎战。伊阙之战你以寡胜众,大破韩魏联军使两国雌伏。阁下的赫赫威名和武功天下谁人不知!现在赵国的成年男子战殁长平的十有七、八,举国空虚之际秦国派遣远超过赵军的部队去灭亡它,你要是带兵一定可以胜利。以前阁下多次以寡击众,取胜如神,何况现在这种情形?”

  白起回答:“当年楚国朝政黑暗,百姓离心离德。所以我可以麾军直进,断桥焚舟,掠食郊野。我军健儿以军为家、视统帅如父母,同心同德、宁死不退;楚军战士则牵挂家室、缺乏斗志,所以战功彪炳。伊阙之战韩与魏各怀鬼胎、貌合神离,所以赢他们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我们长平战役后没有乘胜灭赵,赵国加强生产积粮蓄草,抚育孤儿、养大童子,军力在恢复、武器在补充、城防在加强。赵王谦恭折节对待朝臣,大臣推心置腹亲近敢死勇士,平原君赵胜安排自己的妻妾到军营里为士兵缝补衣甲。赵国军民齐心协力、举国团结的情况就和当年越王勾践兵败夫差后的情况类似。……这种情况下没法灭亡赵国,我又病体缠身,确实没办法领兵出征。”

  固执的秦昭王还是不信白起的判断,又是增兵、又是换将,最后还是失利无功。
  日期:2011-07-19 11:41:09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战神白起把赵国的情况比拟为战败复兴中的越国而难以把握胜局,那么我们不妨看看越王勾践和他的国家当年都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因素导致百战百胜的武安君不愿意放开手脚而有所顾忌?
  越王勾践自名“鸠浅”(见越王剑铭文),又常被古人记作“句践”,大禹之后裔(鲁南地区夏王族小宗偏支,后南下入浙越),允常之子。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率吴军击越复仇,尽歼越国水军,兵围会稽山,越国向吴国屈辱求和。根据两国和约,勾践与夫人作为人质到吴都服苦役,名臣范蠡陪同。三年后勾践一行返国,越王卧薪尝胆、臣民励精图治,公元前473年越军彻底灭亡曾经强大到令中原诸侯为之倾服的大吴王国。《左传.哀公元年》记载这段历史云:“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生指繁衍人口,聚指积蓄物力,教是教化国民,训即训练军队。)

  典籍《越绝书》第四卷“计倪内经第五”篇记载,勾践向智臣名士计倪询问强国复仇之道,计倪对曰:“人之生无几,必先忧积蓄,以备妖祥。凡人生或老或弱,或疆或怯,不早备生,不能相葬。王其审之。必先省赋敛,劝农桑。……臣闻君自耕,夫人自织,此竭于庸力,而不断时与智也。时断则循,智断则备。知此二者,形于体万物之情,短长逆顺,可观而已。”

  计倪回答勾践问题的这段话主要含义是:天有不测风云、地出物产有规律有极限,所以常人包括国家要注意平常的规划和积蓄;农业社会要富民强国,必须降低税收、减少劳役、发展农业以养民。光靠越王和夫人亲自参加劳动的表率作用还不够,关键是要“时断”和“智断”。时断是知天文、五行和节令,这样可以把握生产的节奏、做好以熟年养穣毁(收成不好、有自然灾害)的准备;智断是君主要通习源流、任贤使能,这样货物无缺、法度有序,则可邦富而兵强。换成我们现代的观点,就是政府要精心组织好经济、行政、司法和外交,国家如此才能转危为安并强盛起来。

  这里我们先插入一段小序曲,中国古人善观天象主要是因为发展农业生产的需要,西方古代就善航海则相当程度是因为发展商业的需要,地理和自然条件对文明的源流有很大影响。中国古典社会的国家福利基本是根据农业社会需要设计和发展的,而不同的社会形态对福利制度的要求也不一致,但是都必须符合社会生产的特质。
  勾践手下有两大能臣,范蠡主外负责军事和邦交、文种主内管理行政和生产,文种献灭吴九策而帮助了勾践和范蠡的战场胜利。
  文种是典型的以“爱民”为治国纲领的政治家,他总结的治术为:“利之无害,成之无败,生之无杀,与之无夺,乐之无苦,喜之无怒。”以现代文来解释就是政府在处理国务上的原则为:引导百姓生产而不要妨碍,帮助百姓做事而不可捣乱,倡导生育节制刑杀,多给百姓利益而尽量少索取,让国民快乐而减少疾苦,对百姓态度和善而不可怒颜恶声。

  在文种的主导下,战败后的越国全面推行休生养民的国策,勾践回国后也全盘沿袭。政府奖励生产(耕种、养蚕、织布)、鼓励生育。越国法令规定男子二十、少女十七必须结婚,否则父母受罚;禁止老年人娶年轻姑娘为妻;孕妇临产前要报官,由政府派医官专门照顾;生儿子奖励酒1壶、狗1条,生女儿奖励酒1壶、猪1头;家中有两个儿子的,政府资助养活一个,有三个儿子的,政府协助养活两个。

  越国这一时期的鼓励生育政策,已经可以视为标准的古代国家福利。
  长平之战后,赵国也采取了若干类似文种的政策,所以武安君白起认为邯郸难破,当然我们不可因此推论单纯是福利制度的功效。
  日期:2011-07-19 11:41:43
  【谦逊的古代君主】
  中国古代的君主以东方人特有的内敛和谦虚而著名于世界。

  三代的国君经常自称“予小子”,意即我这个晚辈;春秋战国各国君主一般自称“寡人”、“孤”和“不榖”。称孤道寡不是彰显君主的地位高人一等,而是表示自己学识、品德不足,需要大家提携帮助的意思,而“不榖”或“不谷”则干脆表明自己是吃干饭的。
  《老子.三十九》云:“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
  “不榖”的原意是不结果实,引申为缺乏德行,不善、不美以警示自己做个称职的领导。即使“朕即国家”中的“朕”,也不过是我的意思,只是始皇帝规定只能皇帝专用。
  对比古代西方世界君主的狂妄自大,动辄号称“宇宙四方之王”或者“伟大的圣奥古斯都”,我们的祖先在这方面的谦逊和自知之明是足以让后人自豪的。
  始皇帝赢政绝对是个强横骄矜的人,但是他并没有要求臣下对他三拜九叩视若神明,古人行拜叩大礼主要是祭天、祭祖或特殊场合,社会交往中行礼也是对等的。直到蒙元入主中国,这种奴才与主子的不对等礼节模式才固定,元代臣子在皇帝驾前必须下跪以示顺服。
  今天的我们不需要屈膝了,可是一些人骨子里还是奴才意识,精神上依然是奴隶。今日的庙堂未必有古代名君大帝的功业巍巍,却总强调自己的正确与光荣,代表了先进和科学,这其实是需要逐步扭转过来的一个很大误区。
  日期:2011-07-19 11:47:25
  第二章 福利密码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