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春秋战国——一段霸气的历史
作者:
枯鱼2011
日期:2011-9-4 11:07:00
写这个作品主要是为了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一些重要人物刻画,探讨他们的在特定环境下的性格和思想。通过描述这些人的经历,来勾勒当时的历史画卷。内容以正史为纲,参考野史和小说的部分本人会注明。本人力图避免枯燥讲史,为增强可读性,一些无关紧要的场景会有适当想象。作品中带有引号的对话都根据正史原文改编,没有带引号的对话则是则是野史记载或者设计对白。作品时间跨度从公元前771年的犬戎之乱到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首次写历史作品,如有失实或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那么“春秋战国”是一个什么时期呢,它在那一年呢?
春秋时期那可真是太遥远了。我们现在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建立以前呢是中华民国时期,上海滩就是在民国发生的故事。民国以前是清朝,就是有康熙皇帝的朝代;清朝以前是明朝,就是有乞丐皇帝朱元璋的朝代;明朝以前是元朝,就是张无忌和赵敏在的朝代;元朝以前是宋朝,岳飞爷爷在的朝代;宋朝以前有一个100年时间的乱世,叫五代十国;五代十国呢是从唐朝分裂来的,唐朝是李世民和武则天当皇帝的朝代;唐朝以前是隋朝,就是《隋唐英雄传》里的那个隋朝,皇帝很坏的那个。隋朝以前是南北朝,就是南方是一个国家,北方是一个国家;南北朝以前是晋朝,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朝代;晋朝以前嘛是三国,这大家都知道;三国以前是汉朝,什么刘邦、吕太后、窦漪房、汉武帝、陈阿娇和卫子夫都是这朝代的;汉朝以前是秦朝,就是造兵马俑的秦始皇建立的朝代;秦朝以前是周朝,就是姬发和姜子牙把纣王打败建立的朝代。纣王是商朝最后一任君主,商朝以前是夏朝,传说是大禹的儿子启建立的。倒推到这里就差不多了,夏朝前面就差不多是黄帝、大禹在的原始社会了。
春秋战国时期就在周朝里。
按前几年的研究成果,周朝在公元前1046年建立,公元前256年灭亡。我们现在是公元2011年,是+2011年,公元前1046年就是-1046年,离我们现在有3000多年了。大部分的观点把公元前770年,周朝的王把首都东迁的那一年作为开始,把公元前403年,赵、魏、韩三个国家建立的这一年作为结束,总计377年的时间称为春秋时期。从三家分晋到秦国统一中国的公元前221年的182年时间称作战国时期。
春秋之所以要叫“春秋”不叫“夏冬”,那和咱们的孔老夫子有关。他老人家就生活在春秋末期(公元前551年生,公元前479年死),据说是他编了一本叫《春秋》的史书来记录春秋时期的历史。因为他老人家德高望重,所以人们把这段历史也就称作“春秋”了。而“战国”的名称则源于汉代刘向编写的《战国策》一书。
周朝的时候,周王把天下分成许多小国交给一些人来打理,这些小国就被称为诸侯。春秋的时候这些猪猴们不听话了,你打我我打你,你灭了甲我灭了乙,结果春秋时上千个诸侯到战国时期只剩下二十多个了。
在春秋300多年的乱世中,中国历史首次有了“霸主”这个概念。冒出了几个特别牛的猛人,他们当国君的诸侯国是全国第一强,有人才、有威望、还有强大的军队,别的国家瞅他一眼就浑身发抖。获得霸主荣耀的人就是“春秋五霸”。而在战国时期秦、楚、齐、燕、赵、魏、韩七国的实力最强,其余国家彻底沦为跑龙套的宋兵乙,因而这七个强国被称为战国七雄。我们的故事就从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说开去。
日期:2011-09-04 11:08:33
春秋
春秋五霸是哪五人,目前都还没有统一的说法,大多数人会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和宋襄公。还有一部分人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另有一些人说,宋襄公完全够不上霸主的称号,郑庄公在事实上比他更够资格称为霸主。
既然三种说法里齐桓公、晋文公和楚庄王得票最多,这三人是货真价实的。其余五个人:郑庄公、宋襄公、秦穆公、阖闾和勾践,我们也算在内,就按他们称霸的时间顺序:郑、齐、宋、晋、秦、楚、吴、越,来一一讲讲这八个人的故事。本人将通过这八个人串联起大部分春秋的历史。
八个人,八种别样的人生。
首先是郑庄公。
日期:2011-09-04 11:10:07
春秋
阴险郑庄公(1)
姓:姬 氏:郑 名:寤生
称号:郑庄公国家:郑国
性格特点:阴险,工于心计,报复心强烈
在位时间:公元前743年——公元前701年
主要事件:共叔段之乱、假命伐宋、繻葛之战
周朝因为距离现在比较遥远,许多人会对他感觉十分陌生。但说起一部小说,大家应该都会有所耳闻,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封神演义》。《封神演义》的故事本来就是根据周朝的建立史改变的。小说中正义的一方,文王姬昌、武王姬发和姜子牙正是我们所说的这个周朝的创始人。
历史上周朝的建立过程大致与小说相同。商朝的君主纣是个暴君,和一个叫妲己的狐狸精鬼混,弄得老百姓生活得很痛苦。姬昌所在的部族乘机收揽人心,密谋推翻商朝。后来,他的儿子姬发抓住时机发动起义,集合天下所有反对商朝的部族进攻纣王。而商朝的主力部队那个时候被调去其他地方了,纣王只好临时把一大批奴隶武装起来,派他们去抵抗。因纣王人品太差,这些奴隶们都不给他卖命了,打仗的时候大部分倒戈到了姬发的队伍里,所以纣王失败了。他把自己喜欢的宝贝揣在怀里,煤油一浇,自焚而死,而妲己则被姬发杀掉了。
注意,这里提到了“部族”和“奴隶”。因为那个时候的中国刚脱离原始社会不久,还存在许多大大小小的部族。建立朝代的不过是部族中最有威望和实力的一个,“商”和“周”实际上都是部族的名称。所以这段时期的中国严格来说不是统一的,姬发只不过是继承了纣王,继续统领天下的部族。
这样一来,周朝的社会管理方式就与我们印象中的古代不同了。印象中,古代是县令管百姓,知府管县令,巡抚管知府,皇帝管巡抚,这样一级级来的。而这些官员要通过科举考试或是皇帝提拔才能做官。这些实际上是明朝和清朝的情况。周朝管理国家靠的是三种制度——封建制度、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这里我们先简单解释一下“封建制度”。
在历史书上,我们经常学到“封建”这个词,但这个“封建”是广义的,准确来说应该是“君主专制制度”。周朝的“封建”是把一个地方“封”给某给人,让他在这个地方“建”立组织或政府,并领导这个政府管理。周朝封建制度的成因相当复杂,与当时的社会、经济、风俗等等都有关系,如果展开来详细讲解,可以写成一本书了。这里我们就不去深入探讨了,我们只需要知道封建制度的结果,那就是周朝实际上是有大大小小的国家组成的“联邦”。这些国家被称为“诸侯”,它们有自己的国号、法律、军队和官员,可以在自己土地上征税和使用各种资源。对于周王朝庭这个“中央”,它们需要定时缴纳贡物、服从命令和军事保卫等。了解了诸侯和封建制度,我们就好明白秦国的时候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国家打来打去了。
姬发推翻纣王成了天下的君王,按姜子牙的建议,自称天的儿子。所以周朝的君主都被称为“天子”,以后的历代皇帝觉得“天子”这名字气派,就沿用了下来。周武王姬发在位时一共分封了1000多个诸侯国,但他并没有给郑庄公的先祖分封。也就是说,当时还没有郑国。郑国的建立要等到大约240年以后,当时是周宣王当领导人。周宣王看他的弟弟姬友很受百姓的爱戴,就把现在陕西省华县边上一个叫“郑”的地方封给了他。当时姬友的爵位是“伯”,是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的第三等。周朝的规定,只有有爵位的人才有资格被“封建”。姬友就是郑庄公的祖父,在历史上被称作“郑桓公”。以后我们说到诸侯国君主的称呼都会说“XX公”。这是他们的谥号,是这些君主死后他们的后代对他的评价。第一个字是他们国家的名号,第二字是子孙对他的评价,“公”就是君主的意思。比如“郑桓公”就是“郑国伟大的君主”的意思。这种谥号的做法一直在君主制的中国使用。
西周时的郑国位置与春秋时期的完全不同,前者在现在的陕西,后者在现在的河南。那么,郑国为什么会发生位移呢?这与周宣王的儿子姬宫湦有关。
日期:2011-09-04 11:11:21
春秋
阴险郑庄公(2)
周宣王死后,他的儿子姬宫湦(shēng)继承了王位,史称周幽王。周幽王的故事那就有的一说了。
周幽王在历史上名气很差,完全不是当领导的料。他喜欢被拍马屁,喜欢漂亮女人。一门心思放在玩乐上,把工作全丢到了一边儿。他重用了拍马屁的小人虢(guó)石父,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又非常宠爱褒姒,什么荒唐的事情都可以做出来逗褒姒开心。
褒姒不是这个女人的名字。古代的女人是没有名字的,一般用她的姓或者尊称来称呼她。“褒”是个地名,“姒”是这个女人的姓。当时褒地的百姓得罪了周幽王,就把褒姒这个大美女送给周幽王赔罪。当时的姬宫湦只有16岁,褒姒比他年长。
按现在的观点看,姬宫湦真的是太爱褒姒这个漂亮“姐姐”了,简直要把心都掏出来。他把所有能让女人开心的东西都献给了褒姒。金银珠宝、漂亮衣服、奇花异草等等,所有姬宫湦能想到的都送了。最后他还把王后的位子给了褒姒,让她母仪天下。但褒姒身在富贵乡仍然是愁眉苦脸,一点也不觉得开心,自打进了王宫就没有笑过。这应该是她对自己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而感到伤感,被人当做赔罪的礼物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男人。周幽王哪里懂得这个,但他是个合格的丈夫,老婆不开心就要自己想办法制造欢乐。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当年纣王因为妲己丢了江山,没想到姬发的后人也因为一个女人害了自己的伟业。
姬宫湦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周幽王。他和褒姒“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了解,这里就不多说了。此人把已经日薄西山的周朝更加推向了末日狂欢,诸侯不再相信天子,四夷对中原大地虎视眈眈。
当时还没有出现“汉族”这种概念,周朝人的主体称作“华夏族”。周朝的四周散布着许多异民族,他们被统称为“四夷”,北方的叫“狄”,南方的叫“蛮”,东方的叫“夷”,西方的叫“戎”。北狄、南蛮、东夷、西戎将成为我们今后的故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周朝首都镐京在现在的西安市附近,镐京的西部和北部就是戎人聚集区,其中以犬戎部落最为强大,他们时常来镐京附近骚扰掠夺。为了能更好地保护都城,周朝人在镐京的山上树立起烽火台。
烽火台每个一段距离设一个,会有专人看守。台上存放着晒干的狼粪,一遇到紧急的情况,就把狼粪点燃,烧起的黑烟就叫“狼烟”。附近的烽火台看见狼烟升起,也会把自己的狼粪点燃,如此传递下去。诸侯国们看见烽火台起烟,不管你在吃饭还是在洗澡,都要马上带上自己的人马,奔走几百里来王都救援。这个叫做“勤王”,意思是为王室尽力。
也正是佩服周幽王的创意,没有人逗乐,就让自己底下的诸侯们当起了小丑。他先带上自己的褒姒姐姐到骊山的高台上,摆好躺椅,放上美酒佳肴。接下来就派人去把烽火台点上,等烽火台一个接一个传递下去,过不了很长时间,就看见那些诸侯国的君主们满头大汗地赶到王都。诸侯们到王都一看,这里风平浪静,哪有犬戎人的影子。再到王宫去打听,啥事儿也没有。此时的姬宫湦和褒姒就在骊山上看着,看诸侯们心急火燎的表情,还有被人耍以后的吃惊样,两人为自己恶作剧的成功哈哈大笑。诸侯们这才明白,天子是在把自己当猴耍,心里问候了姬宫湦的祖宗十八代就回去了。
姬宫湦亲自导演了一场喜剧,虽然演员们很不高兴,但是“笑果”显著,尤其是褒姒特别开心。于是姬宫湦立刻投入到续集筹拍中,仍旧是把烽火台点上,等着看诸侯们紧张兮兮地往镐京这里赶。最多也就可能换一下点狼烟的烽火台,今天点东边第一个,明天选北边第三个。这样接连拍了好几季,褒姒每一回都被逗得哈哈笑,姬宫湦见美人一高兴,下令赏赐千金,传到民间就是“千金买笑”的典故。但是这场喜剧这么弄下去,问题就出现了,“演员”越来越少了。诸侯们知道要被寻开心,哪个愿来?何况周朝王室一不给片酬,二不管盒饭的,跑一趟镐京还要自己贴钱。
日期:2011-09-04 11:12:22
春秋
郑庄公(3)
这就是“狼来了”故事的历史版本——“烽火戏诸侯”。姬宫湦愚弄群众的行为遭到了人民的一致谴责。周王室的公信力直线下降,天子说了一句话,人家就姬宫湦同志当放了一个屁。
当时的郑桓公姬友在朝廷担任司徒,在镐京办公。他看见侄子这么不像话,感觉国家迟早要出大事,就想到了自保。他找了一个叫太史伯的人,问他哪个地方最安全。
太史伯回答说:“你的封地郑在镐京边儿上,这里到处有异民族的人,不够安全。要去就到洛河以东,黄河以南的地方,那里最保险。”
姬友就不明白了,太史伯就解释给他听。他说:“那个地方有两个国家,一个叫虢,一个叫郐(kuài),这两个国家的国君很不得民心。你就和这两个国君说,我是周王的叔叔,想把自己的家眷和家产放你们那里寄存一下,他们肯定要答应。你到了他们给你的土地,周围的百姓听闻你爱民的名声,一定会来依附你。到时候你再去讨伐这两个国家,就可以轻松地搞定他们,扩大领土了。”
姬友觉得太有道理了,就按太史伯的建议,要虢郐两国腾地方给他放家眷和家产。这两个国家果然同意了,让出了十个城镇给姬友。然而,太史伯的建议在当时的条件下看起来是正确的。姬友绝对不会想到,自己的这一决定影响了春秋战国500年的历史。
如果郑国把封地继续留在关中平原,能将处在襁褓中的秦国消灭,郑国反倒有相当大的可能取代秦国一统天下。把封国东迁,一百多年后郑国反而陷入了晋楚两个大国角力的夹缝中艰难生存。因为洛河以东、黄河以南的地方,正好处于中原的中心,地势平坦,为兵家必争之地。所以郑国极容易被入侵,难有安宁的时期搞建设。就算郑国能一时崛起,但他四面受敌,定然会多线作战,最终拖垮整个国家。总之,姬友的决定使郑国永远也无法发展成超一流的大国。郑庄公霸业冥冥之中已然注定了结局。
但那个时候的姬友,显然没有这样的战略眼光。他是一个平凡的人,只想保护自己家人,然后在自己的本职上尽到责任。不久以后,由于姬宫湦废了原来的王后申后,改立褒姒为后。造成申后的娘家人申国人大为不满,申侯勾结犬戎人报复姬宫湦,攻打镐京。犬戎之祸就此爆发了,姬宫湦被犬戎人杀死了,姬友也为了保卫王室牺牲了性命。所幸的是,他先前都把儿孙送到了东方新的封国里,郑氏的血脉才得以延续了下来。
犬戎人为什么要攻打镐京?这事情还和褒姒有关。
姬宫湦本来有一个王后,她是申国国君申侯的女儿,被人叫做申后。申后给姬宫湦生了一个儿子,叫姬宜臼,当时是太子爷。自打姬宫湦喜欢上褒姒,申后就失宠了。褒姒也生了个儿子,叫姬伯服,很受姬宫湦的喜爱。姬宫湦就打算把姬伯服立为太子,褒姒当王后。于是他就把申后的王后身份和姬宜臼的太子身份给废了。申后受了委屈,哭哭啼啼地派人跑到了娘家,向父亲申侯告状。申侯一听女儿被欺负,外孙丢了太子位,当场就火了,非要扇这个女婿几个巴掌不可。但是这个女婿是君,自己这老丈人还是臣,动不了这个手。申侯就想到了借刀杀人。
借谁的刀呢?
诸侯国们都是周王的臣属,没人敢出头当这个冤大头。
国内的不行,就找国外的。
申侯想到了境外势力,让那些异民族去把女婿修理一顿,人家绝对下了这个手。到时候出了什么事儿,还可以让这些野蛮人去负责,岂不一箭双雕?
申侯也真够胆大妄为的,他敢报复天子,说明周王室的威望下降得很厉害了。申侯自以为算盘打得响,可他没想到自己竟然捅了个大娄子。
这是因为申侯其实并不想杀死周幽王,只想用犬戎的兵马威胁女婿,让他重新恢复女儿和外孙的名位。他派人到了犬戎人的首领那里游说,大概就是说王都镐京那里金银如山,美女如云。申国人愿意给犬戎大王做向导,让他们南下大捞一把。犬戎人听得口水直流,不用申国人多说,立刻带上大队人马南下镐京发财去了。
日期:2011-09-04 11:13:32
春秋
阴险郑庄公(4)
昏了头的姬宫湦哪里知道自己已经大祸临头,还在与褒姒卿卿我我的功夫,犬戎人就攻到了镐京城下,把都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姬宫湦这回急了,自己平常不好好管理国家,部队不好好训练,现在犬戎人来了挡都挡不住,赶紧点烽火求援吧。
可是等了几天几夜楞没见到勤王部队的一兵一卒。诸侯们以为天子又在那里搞洗具,傻瓜才去呢。这周幽王搞什么恶作剧不好,非把国家大事“恶作”了一把。牧童喊“狼来了”,到最后只是死了自己的羊。一朝之君喊“狼来了”,最后就彻彻底底地杯具了。
没的说,镐京很快就被眼红了的犬戎人给攻破了。姬宫湦反应倒挺快,自己赶了一辆马车,把新太子姬伯服和褒姒拉到了骊山上躲了起来。犬戎人冲进镐京,申侯这个时候哪管得住?那些野蛮人见男人就杀,见到财宝和漂亮女人就抢。郑桓公姬友就是在这样的险境中被犬戎人杀死的。
姬宫湦则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他一家三口没过多久就被犬戎人找到了。犬戎人管你什么天的儿子,一刀把他给杀了。一起被杀的还有褒姒的儿子姬伯服。褒姒呢?则被犬戎人当做战利品抢走了。
王都被犬戎人攻破的消息传到一些诸侯国那里,大家这才知道出大事了。不排除个别诸侯国君会骂周幽王活该,但还是有几个诸侯星夜带兵去勤王,当中有卫国、秦国和晋国。秦国因为这次勤王获得了不少好处,我们以后会讲到。
诸侯的勤王大军一到,犬戎人也懂敌进我退,立马就带着抢到的东西逃回老家了。褒姒就在这被掳走的众多美女中间,从此没有了消息。就算她没有被犬戎人带走,她也会被周朝人当做妖女给处死,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周朝的这场劫难就是她引起的。就连在正史上,也煞有介事地说褒姒是很久以前一位王宫宫女踩到妖怪留下的液体因而怀孕生下的。这种摸黑褒姒,把国家的灾难怪罪到一个女人头上是极不负责任的。我们应该相信,褒姒只是普通的女人,她无法掌握自己命运,更没有政治头脑。她在周幽王的身边从来没有干预周朝的政治,所有错误的决策都是周幽王做出的。她只能怪自己长的太漂亮,自己的男人偏偏是国家领导。
镐京变成了一片废墟。犬戎人是赚翻了,把所有的烂摊子都扔给了申侯去善后。申侯估计是后悔得想抽自己的嘴巴,本想找几个流氓收拾一下女婿,结果流氓竟然把女婿打死了,还把女婿的家给抢了。害的现在周朝没有天子,自己还被人家戳脊梁骨。
幸好,申侯还有个不算台阶的台阶可以下。原来申后和原太子姬宜臼在他的保护下得以活命,申侯就找来诸侯们一商量,打算让自己的外孙即位为周天子。大家见姬宜臼是名正言顺的周朝继承人,也就随了申侯的提议。
就这样姬宜臼成为了天子,史称周平王。姬宜臼是一个比较懦弱的人,犬戎人在镐京烧杀抢掠早把他吓怕了,他怎们也不肯在这被异族包围的镐京里过日子。更何况,镐京现在破败得不成样子。在破房子里当天子,寒酸不寒酸?
姬宜臼铁了心要迁都,迁到中原去,到被诸侯国拱卫着的地方去。挑来挑去,姬宜臼觉得洛邑这个地方好,房子漂亮,田里粮食多,西边有函谷关和崤山做屏障,北边有黄河洛河阻挡,其他地方就是自己的诸侯国们,绝对安全。
第二年,周平王姬宜臼正式迁都洛邑,将此更名为成周了西周结束,东周的历史开始。春秋乱世正式华丽登场。
成周,就是现在的河南省洛阳市,离郑州大约170多公里。
周平王姬宜臼定都成周后,虽然周王仍然是所有人承认的“最高领导”,但这只是名义上的。经过周幽王和他前辈们的胡闹,周朝已是没有什么公信力了。加上周朝几乎被犬戎人消灭,现在继任的周平王是在诸侯们的帮助下重建周朝的,所以周王室实际的地位是大不如前了。
而且姬宜臼自身也没有服众的威信。因为他是靠外祖父勾结犬戎人杀死父亲后当上天子的,所以他是摆脱不了弑杀君父的干系的。姬宜臼的道德影响力大打折扣,诸侯们开始不听从他的指挥。
日期:2011-09-04 11:14:37
春秋
阴险郑庄公(5)
而春秋乱世产生的最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数百年的发展,诸侯们的国力越来越强大,而诸侯国君的权力集中。所以单靠划分等级,和道德约束已经不能很难维系天子和诸侯间的上下级关系了。诸侯对抗中央,并且互相吞并自然就会发生了。
诸侯不鸟自己的“老大”,周朝就彻底乱成了一锅粥。这就好比现在的联合国没人相信了,所有的自律条约和协议也不被当回事,核武器还没有出现。那么,一些相互看不顺眼的国家,立马就抄家伙干上了。诸侯国们在那里厮杀,姬宜臼想管也管不住,干脆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眼不见为净。
再说郑国。先前郑桓公为了自保,把家人先送到了虢郐两国奉献的十座城市里,所以他的子女们得到了保全。儿子郑掘突继承了他的爵位,史称郑武公,就是郑庄公的父亲。
这里我们要解释一下姬友的儿子为什么要叫“郑掘突”。其实大家在二楼就注意到,郑庄公姓“姬”氏“郑”。我们现在填表格时,经常会有“姓氏”和“名字”一栏。其实在古代,中国人的“名”和“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秦朝以前,“姓”和“氏”也是分开的。
我们打一个比方,比如你本姓“张”,代表你是张家的血统。出生的时候,父亲给你起了一个名,叫“三”;当你二十岁行成年礼后,父亲又会给你起一个字,叫“四五”。一般情况下你叫“张三”,家人或者朋友可以叫你“张四五”或者“四五”。(实际上,古人起“名”和“字”有很大的讲究,要讲辈分和规范,这里只简单用数字代替一下。)
后来,你飞黄腾达。周天子把一个叫“王”的地方封给了你,或者给你一个叫“王”的官职。你就以“王”为氏,周围人都会叫你“王三”,极少称呼你“张三”了。这个“王”就是“氏”,代表你是张家一个分支。以后你的儿子也会被称呼为“王XX”。但你的女儿不能有名字,也不能使用“氏”,只能称作“张氏”。她嫁到一个叫“李”的国家,会被称为“李张”;如果你的女婿是个诸侯国君,谥号是“李文公”,那你的女儿在史书上就会被称作“文张”。
不知这样解释,大家能不能明白姓、氏、名、字的关系。姓和氏在秦朝以后逐渐合二为一,没有人再去区分了。但名和字一直直到民国的时候才合并在一起,所以我们现在只有“姓”和“名”。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