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三国不好混
作者:
何朋利
日期:2011-8-25 21:15:00
卷一
他的出生家庭以及父辈
每个朝代在穷途末路的时候,都是不幸的;每个朝代在强盛有余的时候,各有各地不幸。
东汉已经穷途末路了,只是还没得到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每个朝代的结局都是悲惨的,我们还是以喜剧的形式开头吧。
公元155年,对于曹嵩来说,应该是个好年份。这一年,他迎来了自己儿子的出世。对于自己是太监的养子问题,曹嵩先生应该是不太介意的。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的方式,况且,自己也没碍着谁什么。但在那个万恶的旧社会里,这种选择是无耻的、卑鄙的,是为人所不齿的。所以他的儿子即使身后有“魏武帝”的称号,在某些人口里也不过是“太监的孙子”而已。
在介绍某一历史人物时,往往会从其祖上有名望的人物讲起。因此,在介绍这个婴儿的时候,我们还是看看其祖上都是干嘛的。
曹婴儿的祖上最有名的是曹节也就是曹腾的爸爸,曹嵩的爷爷。他不是什么王侯将相,也不是什么财豪巨富,他的职业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喂养家禽。在几年前,这个职业有一个特定的称呼——养猪专业户。是的,曹节先生是养猪的,他像大多数勤劳善良的农民一样很厚道,厚道成邻居家里跑了一只猪,看到他养的猪跟自家养的体态特征一模一样时竟然抱走了,而曹节先生没有说一句话。后来,邻居家里的那只猪跑了回来,邻居才知道自己错了,急忙去登门道歉,并送还那只被自己抱走的猪时,曹节先生也只是微微一笑,并不追究。
但是,毕竟当时的养猪技术远不如现在这么专业,因此曹节一家过着尚且能饭的生活,仅仅只够温饱。而其子曹腾是一位心怀大志的人,并不满意现在的生活,他像现在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希望得到钱,希望过上富裕的日子。可当时的制度并不是科举制,并不是把书往死里读就能出人头地的,且自己父亲是养猪的跟什么门第之说压根儿就不沾边,因此想要出人头地是很难的。但对于曹腾先生来说,似乎很好解决,解决的办法来自父子的一次对话。
我想出人头地。
可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那就去当太监,也许会得到我想要的。
父亲沉默了,他没有想到自己辛苦养大的儿子会去选择这样的一份职业。可是沉默不久的父亲重重地叹了口气后,对自己的儿子说随你吧。
也许曹腾的父亲在沉默时想了想这样做的后果,做太监或许能够很风光(详细参见明末魏忠贤先生的事迹),但也许会默默无闻一辈子(详细参见各朝历史,一个朝代风光的就那么几个),而且也会因为生理无法解决而导致心理变态。反正,太监这份职业不是任何人都能做的,也不是想做就能做的。可曹腾先生并未犹豫,毅然踏上了这条被人鄙视,充满各种不稳定的道路上。很快,由于曹腾长得可以,且为人机灵,外加一点运气得到赏识,一直走到得到皇帝的信任。在这期间,可以看出,曹腾先生还是遗传到了自己父亲做人厚道的基因。
这就是曹婴儿的家庭,有一个养猪的曾祖父,有一个风光的祖父,不过是个太监,经常被人鄙视,这也是后来发生一系列事情的诱因之一。还有一个疼爱自己的父亲。殷实的家产,风光的父辈,名望的门第,这应该是令人嫉妒羡慕恨的。
却偏偏不是,有时候,世界上的事就是这样,出乎意料,却又总在情理。
日期:2011-08-26 08:31:33
自卑、误解、预言
随着曹婴儿的长大,它的各种趣闻丑事也相续被人记录在案。
首先声明,我不属于“捧曹党”也不属于“踩曹党”,无所谓“偏”和“正”,我只是把我从史料上看到的曹操以最真实的形象呈现出来,因为我从来相信,读者才能公正的评价一位历史人物。
最先对曹操有意见的是自己的叔叔。无非是因为自己的侄子不喜欢读书,没有志向,喜欢恶搞而已。关于这一点,曹操自己是知道的,因此在叔叔打了自己的小报告后,恶搞了叔叔一次。这件事我们都知道了,见到叔叔的曹操突然出现中风状,曹叔叔急忙向曹操的父亲说了此事。当然,曹操对自己的父亲说了“实情”,什么叔叔不喜欢自己,向您说的不是实情,只是恶搞而已。于是,曹嵩先生从此不再相信自己的弟弟。
还有一件事,就是抢新娘。说的是曹操跟袁绍等太子党去一结婚的人家,把人家的新娘子抢出来的故事,由于袁绍先生逃跑的动作不够娴熟,误入了荆棘丛里,无法抽身。眼看着一众酒客就要过来了,曹操急中生智,指着袁绍说:“贼在这里!”,袁绍一急顺利的从荆棘里抽身而逃。
这两件事,在史料里有明确的记载,并且为后人津津乐道。乐道的原因无非是体现了曹操的狡诈,从小就体现出来曹操的权谋之术。注意,这两个词用在成年人身上或许有些许褒义,但若用在孩子身上就只有贬义。我特意写下这两件事,是因为我看到的不仅仅如此简单。
第一件事被后人用来说明曹操的狡诈,但仅仅如此吗?我认为不是,因为从里面我看到了一个不喜欢被传统束缚的倔强的孩子,更看到了一位疼爱自己儿子的父亲。因为不喜欢所以厌恶,所以恶搞自己的叔叔。因为疼爱,所以任其胡闹,所以不再听取自己亲弟弟对儿子的评说。
第二件事说明了曹操自小就有权谋,所谓的权谋,无非是把敌人打死而自己毫发未损的本事。可以理解,当时曹操把袁绍兄弟卖了,为了保全自己。这种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行为,在我们这个重礼仪重情义的国度是不为人所齿的,这种卑鄙的伎俩是值得我们大家共同鄙视的,更过分的是这丫还是个孩子。说这种话的要么是封建体制下的古人,要么是装糊涂的某些专家。
其实,大道理不用讲,只说结果不就有力的说明问题了吗?——他们逃跑了,就是因为曹操的这句话。如果我当时处在曹操的情况里,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逃跑,在猪一样的队友袁绍的帮助下,他们几个孩子马上就要被一群大人抓住,后果怎样,我们都经历过童年,就不用说了。
着重讲这两件事,是想说明一下曹操先生当时的情况,一个富家子弟,从小不好好学习,组成太子党,闲着没事干就找事情干。不仅不被普通老百姓看好,就连自己亲叔叔也不看好自己。
大致就是这样了,但又不仅仅是这样。每个人在做某件事的时候都有动机,我是喜欢刨根问底的,所以我探求了曹操做这些事情的动机。小时候不明白,跟别人说起曹操小时候二三事时总是说:呸,从小就这样,怪不得长大后是个奸臣!长大了明白了,因为经历过了。原因很简单,就是希望得到别人认可,所以做些能惊动大人的事情换来他们的注意。就是这样,一个孩子最简单的愿望。因为长大后成了影响历史的人物,所以被人诟病。这就是所谓的世人眼光吧。
但就像日本动画片《火影忍者》里的主角一样,虽然胡闹,虽然能力不强可还是有欣赏自己的老师。最先肯定曹操的是太尉桥玄。这个人不是牛,而是很牛。管职相当于全国最高长官。他对曹操说:“天下将乱,能够平定天下的,就只有你了吧。”也许为了表达自己所说的真实性,还把自己的妻儿托付给了曹操,并且做了约定,说以后若真如自己所言,将来曹操在路过自己墓地时一定要放一只鸡和一瓶酒,否则就会肚子疼。曹操履行了诺言,在三十年后。
按说,曹操得到了如此大官的赏识应该名震朝野了。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要是放在有唐以后是正常的。因为有汉一朝,不是你得到什么人的赞赏都能出名的。不像现在,即使故摆姿态,惹来别人的嘲讽也能出名。当时,是不行的。那时候没有电视,没有网络,事情只能靠人们的上嘴唇跟下嘴唇口口相传。所以,桥玄建议曹操找一位说话算数的人来评价自己。许邵就是这个人,通过他对曹操的评论,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位先生已经是个半仙级别的人物。
在每个月的初一,许邵先生会对人物进行评价,是为“月旦评”。简而言之,就是现在所说的意见领袖。
曹操高高兴兴的去了,可是许半仙不愿意评论曹操。也许早已对此人事迹略有耳闻,也许不喜欢曹操的身家。可不知曹操用了什么办法,许邵无奈说出了那句足以让自己名留青史的预言。
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这是句预言,却未必是句事实。在不久后,曹操实践了许邵的预言,并终其一生未能摆脱这句话的最后三字。
日期:2011-08-26 13:14:37
从此仕途
好吧,曹操先生已经得到了他应该有的评价,下一步就是入朝做官了,在讲曹操以后的事情时我们先等一等,先来说说东汉的政治斗争问题。
东汉自光武帝重新夺得刘姓王朝而始,直到汉献帝而终共计十三位皇帝一百九十六年历史,却有一半时间在外姓手里,即所谓的外戚。因为皇帝年龄小(如汉殇帝登基之时只有百天),不能管理国家,于是皇后就出现了。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要是干点什么事总喜欢找自己信得过的人,人和人是一样的。在政治词语里,它的名字叫做心腹,而所谓的心腹就是听自己话的人。
实际管理者皇后,为了便于管理国家把持朝政,就得找自己的心腹,最起码自己认为信得过的人,于是,找到了自己娘家人,还有什么人比自己娘家人更令我放心的?于是,外戚出现了。
但是随着皇帝的年龄渐渐增长,慢慢有了对权利的向往后,就会夺权,可是满朝文武朝廷内外都是外戚的爪牙以及亲信,做真皇帝?做梦!
既然不给,那就抢,既然要抢,自然要找帮忙的。有一群人告诉他,我们会帮助你,且会尽心尽力,那群人的名字叫做宦官。他们自然会帮助皇帝的,飞黄腾达的机会摆在自己面前,不抓住,除非脑子进水。
于是,东汉一朝出现了历朝少有的现象——六次太后临朝,外戚执政。然而,这六个外戚又都是皇帝依靠宦官或者宦官帮着皇帝,更吓人的是,有的时候宦官竟然自作主张的杀掉外戚。
简单来说东汉的政治斗争是这样的:皇帝年龄小的时候,外戚执政,说到底是自己的亲戚。可长大以后,才发现这些亲戚对自己并不和善,于是皇帝想要回本属于自己的东西,当然外戚不给,于是皇帝通过宦官的帮忙夺得政权,外戚就此完蛋。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狗咬狗,但最终的胜利者却未必能够笑到最终。
大致是这样,我比较浅薄,面对这笔烂账,真不知该从何说起。
这就是东汉的政治斗争,到了东汉末年朝政更是腐败不堪,只是在等着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曹操就是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踏上仕途的,踏入仕途,从此再未出来。然而,信心满满打算大干一番的曹操往前迈了第一步,却没想到,第一步就是一个差点至自己于死地的大坑。
日期:2011-08-28 09:13:54
治世能臣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为本非岩穴知名人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这是后来成为魏王的曹操颁发的十二月己亥令中说的话。
所谓的“举孝廉,年少。”实在不是什么谦虚的说法,要知道,曹操先生当年被推举为孝廉、做官的时候,年方二十。古语云:“男子二十冠而字”就是说,一个男的年龄到了二十你就可以行冠礼,并且可以有属于自己的字了。这就意味着,你已经成年了,是个男人了。而举孝廉,就是说被人推举当上了孝廉。而在东汉这意味着,你可以当官了,也就是说,你有了政治资本。
要是放在现在,估计曹操早就火了,网上网下一定充斥着诸如“刚成年的曹某被举孝廉,揭露东汉腐败内幕”“官二代横行官场,平民如何出头?”等等此类新闻。
可惜,当时人民群众的草根精神尚不如现今爆发,要知道,人民关心的不是谁做官,而是怎么做,做的好与坏。年龄?鬼才想知道。
朝里有人,家里有钱的曹操凭借“孝廉”这个资历顺利的参加了工作,被授予洛阳北部尉的官职。这个职位,相当于一个副县级别的公安局局长。
地球人都知道,在首都混不是不好混,而是非常的难混。你见到的每个人,甚至卖葱的大妈,你要敢少给两毛钱,她就会威胁你道:“老娘上面有人!”而曹局长恰好就是东汉首都北城区的公安局长。似乎偏离了自己想当市长的初愿,不过还不急,来日方长,朝廷里有自己人。
说句自己的感想,说来惭愧,本人二十岁时尚是懵懂少年,不知世事,更何谈当官封侯!可见,人和人是不能比的,要是比的话,估计本人得羞愤而死。
言归正传,从此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曹操出道很早,而且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想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奋斗自己的理想。因为大家别忘了,曹家有很多钱,因为一家人都做着官,曹老爹就是花钱买的官且是出手大方(一亿钱),要是破格提拔还是有希望做市长的。可年轻的曹操不想被老爹提携,要知道这在当时还是后世看来都是愚蠢的行为。
但是我想我们是知道的,任凭风雨,我自巍然不动,阴云满布,我自手洗晴空!现在有这么说的,未必有这么做的,曹操没这么说,只有这么做。我以为,仅凭这一点,此时的曹操是应该让我去仰视的。
这就是二十岁的曹操,这才是曹操。
日期:2011-08-31 10:42:08
(接上文)
但无论如何,在当时看好曹操的人依旧寥寥无几。所谓的“本非岩穴知名人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因该是曹操真实的内心写照。
既然瞧不起,就让你们知道,人,不是这么看滴!
总的来说,曹操到任后干了三件事。
一,修缮办公地点。没办法,前任只顾着巴结奉承,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了贪污受贿上,连办公地点修缮的钱都纳入囊中。
二,造五色棒。按说衙门里最不缺的应该就是打人的板子,可是曹局长太猛,此时的曹操太想证明自己了,把打人的板子涂上了五种颜色,这还不算,曹局长竟然一下造了一百根此种棒子,分列两旁,看这架势势要将打人进行到底了。
三,明令夜禁。其实,这是东汉政府颁发的,可是这么多年来,外加这是首都,皇亲贵戚不说,有权有势的人更是多的数不胜数,都得罪不起,既然得罪不起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毕竟自己混的好才是王道。可是这一次,刚上任的曹操打算彻底执行政府的法律法规,把明令张贴在政府门外不算,还命人大搞宣传,吵得沸沸扬扬。
经过曹局长的努力,一时间手下官员哭爹喊娘,毕竟万里做官只为钱,上级不下水,自己怎么拿黑钱?但,这位爷不是自己惹得起的,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吧。毕竟他们也心知肚明“新官上任三把火”的道理,烧完了,该干嘛干嘛,到时候再把上级拉下水,一起搞灰色收入也不错。可他们想错了,因为自小不受人待见的曹操此时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现在是该证明自己的时候了,让你们知道,虽然我是宦官之后,虽然我从小喜欢恶搞,不喜欢读书,但我是个有理想,最起码对得起自己良心的人。
很快机会来了。
说起来,曹局长还真是有劳模风范的,因为他不仅把局长的位子做了,连城管的工作他都参合进去了。
在明令颁发后的某一天夜里,曹操和手下一起巡视自己的管辖地,却看到一辆马车从对面匆匆而来。曹操怒了既然是出头鸟,就怪不得被打死的命运了。
很快,一众城管将此人逮到了衙门里。但没想到,此人比曹操还怒,竟然对着曹操一阵怒吼。
一个普通人,能跟一个副县级别的公安局长怒吼,傻子都知道这个人必定有后台,而且是很硬的那种。曹操不是傻子,但他依然按照司法规定,让手下打此人五十大板。也不知此人是否年龄过大,还是没想到真有人敢动他心理压力过大而造成心脏病复发,别说五十大板,连三十都没有挨过去就翘辫子了。
值此,曹操名声大振,因为他打死的那个人有个侄子,那个侄子的名字叫做蹇硕。关于此人,多的就不介绍了,您只要记住此人是个太监,属于品行比较低劣的就行了。可他属于在太监中品行低劣,却能讨好皇帝的那种,此时更是红的发紫。既然是坏人,当听到自己的亲戚被人杀掉一定会愤怒的。亲戚是谁甚至是不是并不重要,终要的是自己的面子问题。你敢折我的面子,我就要你的命!
但蹇硕终究没能要了曹操的命,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曹操的老爸还是九卿之一,硬来恐怕还得伤到自己的地位。
二,曹操是按照政府命令走的,要想神不知鬼不觉的干掉曹操借口不充实。
三,没资格。不是不收拾你,只因档次不够。
写到这里,我笑了。因为现实生活中,总是有那么一些人,叫嚣着一些事,恐吓着要打要杀........对于这些欠收拾的人,人家不是不打你,只是因为你的档次不够,还不够人家鸟你。
好吧,言归正传,这是曹操在踏入仕途后第一次也是最为勇敢的一次。
勇敢注定要付出代价。
日期:2011-08-31 19:03:02
升官了
很明显,曹操的正直并没有为他赢得上级或者下属的拥戴,因为官场老油条们并不喜欢像他这样正直的官员。第一次,曹操品尝了虚名带给他的快感,却也为实祸埋下了伏笔。
深感丢了面子的蹇硕,虽然不能要曹操的命,却也没闲着,他很忙,忙着为曹操挖坑。
很快,大坑挖成。蹇硕兄联络一批官员,共同表荐曹操因为在公安局长的位置上尽职尽责,严于利己应该得到升迁。什么官职呢?县长,什么地方呢?顿丘。三年不到,由复转正,可喜可贺。
但还没来得及可喜的曹操,感到了莫大的可悲。因为虽说顿丘县令属于县级干部要比北部尉高一级,可毕竟北部尉的官职是在首都,户口还在那挂着呢,现在却到了一个百里小县,如何可喜?说是升迁,不如说是发配。
不要紧曹操,你会明白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我们都知道,叫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蹇硕知道了这次整人的后果,估计他是要撞墙的。
前面说了,曹操管理的是百里小县,既然是小县城就没有那么多的公文往来,也没那么多不想见但偏偏得见面的人。于是闲来无事,曹操开始看一本书,但只看是不行的,曹操还一边为它做着注释。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孙子兵法》,说起此书,恐怕全国人民都知道。但是在那年头,看的人并不是很多,更别谈什么从《孙子兵法》里看到某某学了。但是,曹操看了,不仅看了,还有自己的著作——《孙子十三篇注释》。
至于文学方面更不得了,因为曹操不仅横扫前人辞赋中矫揉造作的胭脂气息,更是以磅礴的气势横开建安文坛的先河(即为三曹)。所做诗赋即使至今读来,亦有荡气之感。
这就是曹操在这里的收获,其实没收获是不行的,因为实在无事可干。
我相信,在这里曹操县长是想过自己挨整原因的。此时的曹操应该是痛苦的,本想着报效国家,却差点被人报销。
上天是公平的,在让你见到光明之前,首先让你深处黑暗。因为如此,你才能知道光明、理想、方向以及一切的一切到底在哪里,你才能洞悉人心的叵测和事物的发展规律。
前进吧曹操,你已经悄无声息的超越了很多人,但光明距离你还很远,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不要紧,命运之神很快又一次对你露出了微笑。
说来滑稽,帮助曹县长进步的,依旧是我们的老熟人蹇硕先生。
日期:2011-09-01 12:25:14
(接上文)
蹇硕先生以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的态度,夜以继日的关注着曹操,只要一有机会,就会出狠招,至曹操于死地。可惜,蹇硕先生的如意算盘到底是打错了。因为,曹县长待得顿丘实在是个小地方,鸟都不来的地方,曹操还能出什么出岔子?
但在这片神奇的国土,要想整人实在不算是个事情,说来还是曹操自身的原因。
由于曹先生在首都做局长时太猛,致使自己名声大振也因为此,才被蹇硕等一众人渣整到顿丘做县令。前文已经说过,来到这里的曹县令并未做什么政绩,而是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了增加自身的修养上。但只是读书是不行的,还得锻炼身体。对于曹操来说,锻炼身体的意思就是练武。
一边读着兵书,一边练着功夫,虽说没什么政绩工程,可这么来倒是把自己的名声也给传了出去。
不久后,有人就说曹县令功夫如何如何,越传越远越传越邪乎。很不幸(或者很幸运)这件事被千里之外时刻关注着曹操的蹇硕先生听到了,既然你知兵法、善功夫,就给你安排一个文职,整不死你也要恶心死你!
很快,还在做顿丘县令的曹操接到了朝廷的公文:因政绩卓著予以表彰,同时因能明古文,征拜议郎。
还没在县令的位置上坐热的曹操,就莫名其妙的从曹县令变成了曹议郎,当然,莫名其妙的只是曹操本人,个中缘由我们是清楚的。
可见,无论何行何业,刚出道时还是低调再低调,最好让什么人都不知道,如此才能暗中积蓄力量。尤其对于这种叫做政治的行业,高歌猛进只是害人害己。
言归正传,那么议郎是个什么样的官职呢?郎分四种,分别是议郎、中郎、侍郎、郎中(并非后世之医生)。其余的就不用说了,单说一下议郎就行了。
议郎,故名思议突出“议”字,也就是文职,专门给皇帝提意见。虽说,品级和县令一样,却是接近中央,对于今后的发展有着莫大的帮助。这就令人摸不着头脑了,这蹇硕先生的意思是什么?
我们还是回过头来看看县令的职权都有哪些,才能明白蹇硕先生如此安排的微妙之处。
在我们看过的影视剧里,一有罪犯就开庭审理,可坐在堂上的却只有县令一人,这就是蹇硕先生把曹操调离的真正原因。
虽说百里小县,毫不起眼,却是身兼县长(自己判)、法院院长(自己审)、检察院院长于一身。在一方混久了,拉起千把人组织一个武装也不是不可能的。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