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品两宋词系列: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美丽风景

作者: 孟斜阳

  日期:2011-9-26 9:17:00
  闲品《小山词》: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序:今夜独斟这杯月色
  今年这个中秋节,我独自在灯下翻开了《小山词》,犹如穿越时空一般,轻轻踱进宋代一个纤柔敏感的灵魂里。很久以来,这《小山词》就象只小魔盒一直呆在书柜里,静静等着我打开。一旦当我象拔开陈酿葡萄酒瓶塞一样打开它时,那些纯美的爱情梦想,那些苍凉寂寞的相思与清欢,都会瞬间扑面而来。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临江仙》

  这首初读时悄然动容的《临江仙》居然还在书页里静静地躺着,和多年前看到时一样。字字分明,温柔缱绻。它就象一位多情女子穿着两重心字罗衣,在纸页上轻盈地呼吸着这二十一世纪的空气,然后舒展腰身,轻舞飞扬。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那是藏在岁月深处的一份美好呵。微醺里,我感到无边的岁月象这中秋夜里钱塘潮水一般远远地奔腾而来。
  我知道,只要读起晏小山的这首词,就会感到时光的刀锋穿越暗夜划开天幕,在遥远的天空静静升起一轮橙黄得有些发红的圆月,在静水流深的记忆深处会浮现出那一张张向日葵般明亮而美丽的青春笑脸,还有那些如青春之旗一般飘扬的长长黑发。
  那个时代眼中的青春偶像永远是早已湮没在岁月流光碎影里的林青霞、张曼玉,永远是罗大佑、童安格和张国荣。
  而流浪歌手罗大佑的嘶哑嗓音和电声吉它常常在耳边响起:

  “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
  穿过你的心情的我的眼,
  如此这般的深情若飘逝转眼成云烟,
  搞不懂为什么沧海会变成桑田?”
  不知为什么,听到这首歌,眼前出现的常常会是当年琼瑶剧里林青霞那一头如瀑的飘逸长发,在时间光影里定格的轻盈而窈窕的倩影,还有那窗里窗外都明亮而温暖的笑容。怀念那时的长发飘飘,那是一头能够融化岁月冰雪的温柔长发呵。

  还有那些遥远的伤痛和哀愁:
  “乌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笑脸,
  怎么也难忘记你容颜的转变.
  轻飘飘的旧时光就这么溜走,
  转头回去看看时已匆匆数年.
  苍茫茫的天涯路是你的飘泊,

  寻寻觅觅常相守是我的脚步
  黑漆漆的孤枕边是你的温柔,
  醒来时的清晨里是我的哀愁。”
  是的,就是在那样一个白衣飘飘的时代,在那一个容易伤感的年龄,读到了晏小山这首《临江仙》,无法不为这文字间的旖旎柔情所动容。它所带来的大宋王朝的美丽与忧伤令那一刻的心魂为之惊艳摇荡。它会瞬间唤起那些藏在岁月深处的美好记忆,让人的心底常常无形中升起一种深深的感动,一种柔软如水的情怀。
  那些曾经的岁月沧桑,曾经的青春梦想,曾经的激情和泪水,会象一粒呼啸而来的子弹,瞬间击中曾经或明媚如阳光、或忧伤如秋水的灵魂。
  这位号为“小山”的相府晏公子,名叫晏几道,字叔原。抚州临川人。父亲便是大宋天圣、庆历年间仁宗一朝有着“太平宰相”之称的晏殊。晏小山擅长小令,“工于言情” ,“得之天然” ,以情深意绵见长,“其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求之两宋,实罕其匹” (冯煦 《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 。他的才华性情和身世与清朝的纳兰容若有几分相似.

  我想,如果晏小山来到我们这个时代,他会是一位很好的青春偶像派歌手。他孤傲脱俗的气质,他不凡的身世,他冰雪般的才华、词笔和情怀,会引来无数的粉丝为他疯狂。
  我想,是时候和他对话了。
  他的灵魂此时也许就在窗外那高高的天穹之上,寂寞中又有些孤傲的目光冷冷地打量着这个世界。这位有着柏拉图式精神恋爱倾向的大宋相府公子,似乎还沉浸在宋朝的那些醇酒、那些醉梦、那些歌舞中。正所谓“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我好象听到,那些轻盈跳荡的琵琶声正在从宋代红颜的纤纤玉指间飘过来。一同飘来的,还有那些如烟如雾的远山眉黛、那些星光般闪动的秋水横波,那一双双轻盈飘舞的红巾翠袖。
  我看见,优雅而寂寞的晏公子白衣胜雪,眉目如画,在恍惚朦胧的衣香鬟影间轻轻端起酒樽,徐徐饮下一口。

  再抬眼时,目光里却是无尽的落寞。而天上,一轮静静的圆月正照临人间。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日期:2011-09-27 11:07:49
  一,那些花儿: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开篇是那样一种静穆幽寂的境界,以至于康有为评价说:“纯是华严境界。”所谓“华严境界”,是指佛陀成道时,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朗然大悟时所呈现的那个境界。词中的“梦后”与“酒醒”便有梦醒成悟的境界。“楼台高锁”与“帘幕低垂”有着世事沧桑、岁月迁延、人生际遇悲欢无常的深沉含意。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人在零落飞花间独自站立,看那蒙蒙雨雾里的双燕飞过,整个调子是轻逸的,笼着一层薄薄的惆怅,意境极妙。这二句出自五代诗人翁翊五言《闺怨》:“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帷?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在翁诗中其实并不出奇,但一经小山拈出便成惊艳文字。今人唐圭璋先生赞道:“落花、微雨、境极美;人独立,燕双飞,情极苦”。唐先生说“境极美”是妥贴的,“情极苦”则未必。其实,在繁华往事都已尘埃落定后,斯人独立落花前,在微雨中静看燕子双飞,未尝不是人生的一种境界。隐隐让人想起李商隐的句子:“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这两句写实如画,画中有情。“两重心字罗衣”一句如人物写意,重在“心字”,寓有小山内心含而未露的绵绵情意。关于“心字”的解释历来不一。有说是罗衣经心字香熏染过,故而写其罗衣的馨香,即所谓“衣香鬓影”是也;也有说是一种罗衣上的心形图案或是心字结。而“两重心字”是指罗衣上有以重叠的心字纹组成的图案,表示心心相印。如欧阳修《好女儿令》:“一身绣出,两同心字,浅浅金黄。”

  其实无论是心字香还是心字结,两者兼有之也未尝不可。重点是“心字”寓有小山的温存怀想。记得纳兰容若有句云:“人生若只如初见”,此处正是晏小山对初见小蘋时的惊艳与怀念。可见人生初见时的印象有多么深刻!
  “琵琶弦上说相思”,这大概是晏小山听曲时的体验吧。小蘋那时所弹奏的可能正是相思曲。而她的动作神态,她眉目之间所流露的脉脉深情,使人自然联想到白居易《琵琶行》里的句子:“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化自李白《宫中行乐词》:“小小生金屋, 盈盈在紫微。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每出深宫里,常随步辇归。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一位歌女进出深宫,每次歌舞时体态是如此轻盈,以致于深怕她在歌舞停止时就会化作一片彩云随风飘飞而去。这样美好缱绻的意象与联想有如童话般美妙。
  我感觉,晏小山写这首小令的时候可能已经老了。那时,小山也许坐在一个月色清朗的湖舟上,轻棹摇荡,菱歌飘渺。小船逐渐沉入了月色深处。那时节,他刚刚睡着了,做了一个深沉的梦。在梦里,他仰头看见了似曾相识的月亮。面对这月亮,历经人世沧桑的晏小山终于可以平静地回想来时的路,和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份执着和牵挂进行淡定的对话。于是,一种久远的怀念,一份掩埋在岁月深处的恋情,就此轻轻地浮出水面。

  哦,那一年他们初次相见,月光把整个世界照得清清楚楚。那梳着双鬟、穿着心字罗衣的美人在云端若隐若现。风带着云朵四处飘荡。那云朵在月光下或紫或红。美人浅笑盈盈,笑涡如水波流漾。凤仙花染红的纤指轻轻一拨,琵琶声便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最后,有风轻轻地吹过,美人随着彩云飘走,天际空空如也,再难寻觅芳踪。
  晏小山笔下的这个女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目光温柔如月。她的笑容让那些往事竟然都有了温暖而斑斓的底色。
  日期:2011-09-27 16:25:59
  面对如此美丽、深婉的古典文字,仿佛面对一个气韵生动、自成气象的生命。
  由此,我深深感到,宋朝时的人们与今天现代人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古汉语、古诗词的醇厚与精萃有如千年陈酿。一旦打开瓶塞,那种沁甜与酣畅的芳香简直熏人欲醉。古典中国的万千风情,便会从那平平仄仄的森严格律中轻盈地散逸而出,抵达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

  不读宋词,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婉约之美。那种类似纤云弄巧、柳絮飞花的飘渺诗意,那种秋水横波、寒月昏鸦般的回肠荡气,比起大江东去、铁马金戈的豪迈更能从人性意识深处摇荡心魂。所以,自古以来就不乏有词评家将婉约之美视为词的正宗与本色。
  在文学艺术已高度个性化、人性化的今天,书写一己悲欢的婉约词也就得到更多人的青睐。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再如秦少游的“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山抹微云,天粘衰草”、“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等,这些文字格外精致,就象质地精美考究的宋代官窑瓷器,浅吟低唱间生怕失手打破了它们。

  宋词在今天可谓是大雅,而在唐宋年间却是真正的大俗。它们的出处原本就是歌舞饮宴、秦楼宋馆,而且是用来歌唱的,与今天的流行歌曲并没有本质的不同。事实上,今天很多流行歌曲的深度和力量都已经达到了大雅的境界。未必将不能象宋词一样成为后世仰视膜拜的经典。
  可以想象若是在今天,晏小山无疑就是一个行吟于湖边月下的忧郁歌者。象华丽颓伤的周杰伦,隽永伤感的罗大佑,温柔浪漫的齐秦,忧郁的张信哲。他的笔下可以是一曲怀旧伤感的《东风破》,可以是不无幽怨的《野百合也有春天》,可以是迷离感伤的《大约在冬季》,可以是《那些花儿》。
  艺术的感觉是相通的,天下的大道都是相通的。
  精美的宋代青瓷
  日期:2011-09-28 11:44:53

  在灯下读起那八百多年前的文字,眼前仿佛看见深夜都市里走来一位白衣胜雪的忧郁男子。如水的霓虹灯光下,他脸色苍白,眼神冷峻,身影高而瘦,显得十分孤独。
  他抬头看看四周,悄无声息地走进了一家酒吧。然后,向侍者打了个响指,要了一杯白兰地,坐在沙发上静静地听着那舒缓的,伤感而怀旧的萨克斯风。
  在他所坐的台桌前,插着一朵红玫瑰。一束朦胧灯光正好打在那束玫瑰花上。血红、妖艳而又有几分颓败。晏小山若是穿越时空来到了我们这个时代,也许就是这个样子。
  因为他那天生的敏感与忧郁,还因为他那相府贵胄的身份。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想象一下,这位有着贵族身世的白衣男人,独自一人静静地品味着白兰地。这时,一个美丽而婉约的女子出现在乐池里,灯光下独自弹着琵琶。
  她穿着两重心字结的时尚衣裙,还应该有一头飘逸的长发,在一边斜斜散开如黑色瀑布,灯光下闪动着丝质的光泽。她的眼神清澈而幽深,象一泓幽幽的深湖。
  有时,她会朝着那个白衣男人轻轻地一笑,那笑容干净而纯粹,透出女孩子的善良和友好。男人虽然不动声色,眼神中却开始变得柔和。他轻轻抿了一口酒,依然安静地聆听那女孩子弹奏。
  她的琵琶声里有一种绮丽而伤感的调子,如怨如诉,缠绵悱恻。
  优美而伤感的琴声里,那位端着高脚酒杯的白衣男人渐渐陷入沉思,眼前出现了幻觉:是的,他好象在哪里见过这个美丽的女孩子。
  是的,她叫小蘋。她的笑容让他想起似乎在很多年前,一个冷冷的落花时节,空中飘着细细的雨丝。雨中独立多时的他,能够感到雨丝贴在脸上的湿凉,象一个没有温度的凉凉的吻。

  这时,他看见了成双的燕子穿花拂柳而来。它们快乐地啁啾鸣叫着,停在树梢间互相梳理着羽毛,亲昵而恩爱。“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是他父亲的名句,仿佛就写的此时此刻。
  那时,他有两位好友,同朝贵公子沈廉叔和陈君龙。在他们家里聚会欢宴时,有四位聪明美丽的歌女陪伴:莲、鸿、蘋、云。她们如同春天里的四朵花儿,那样的青春年华,那样的善解人意,“娟姿艳态、一座皆倾。”那时,晏小山每每酒至酣处,便会文思泉涌,挥毫间便一阕词成,递给那些女孩子演唱。然后,他们三人端起酒杯,静静地听她们唱歌、起舞。而这些心有灵犀的女孩子也似乎特别深解小山词中心意,每每唱得缠绵悱恻,摇动人心。

  对小山来说,那真是一段快乐而轻松的时光。那时他正是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精通音律,雅善各种乐器,更写得一手绝妙好词。他无忧无虑地饮酒、填词、听曲、观舞,然后和那些漂亮聪明的女孩子们从容友善地谈笑、聊天。
  可是好景不长。不久,陈君龙一病不起,像废人般躺在家里,而沈廉叔已然染疾身亡。而那些歌女们也风流云散,从此找不到她们的芳踪。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沈府楼台高锁,陈家帘幕低垂,已经没有了往昔的繁华和热闹。这两句便是寓意这一场繁华落尽、花事荼蘼的红尘梦碎,让晏小山不禁心生惆怅。他想起了第一次见到那位美丽歌女小蘋时的情景。当年初见时的小蘋多么羞怯呵,象一朵不胜凉风的荷花。
  他清楚地记得,那时的她穿着一件轻盈如蝉翼的罗衣,腰带打了两个心字结。她娉娉婷婷,怀抱琵琶,眉黛如画,纤指如玉,弹奏的琵琶曲是那么缠绵多情。眉眼间浅笑盈盈,目光不时投向一边的晏小山。琵琶的弦声里仿佛传达着脉脉情意。
  如今,一同听小蘋歌唱的朋友或亡或病。那些歌儿舞女也已经不知何处。只记得与小蘋最后分手时,那时天上正有一轮明月,月光下的小蘋飘逸如云,灿烂如霞。如今明月依然在天上,可是当年翩然若彩云一样的佳人在哪里呢?

  是呵,那些花儿们,她们去了哪里呀?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日期:2011-09-29 09:32:21
  二、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番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这是一场风花雪月的美丽往事。
  那位天生丽质、风华倾城的红颜女子纤手轻拈玉樽,轻盈地来到她心仪的晏公子身前举杯对饮。晏公子会意地一笑,开怀畅饮,不惜为红颜拚死一醉!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多么美妙的歌舞良宵!
  那饮罢玉钟的美人两腮酡红,星眸如醉,于是便启唇轻歌,挥扇起舞,让公子王孙们如痴如醉。不知不觉间,那楼外杨柳枝头的月亮已经越来越低了,夜也越来越深了。美人歌扇下的风声也越来越微茫了。

  如今,这竟夜歌舞、通宵欢宴的美好时光也渐渐远去了。
  “从别后,忆相逢,几番魂梦与君同。”那样歌扇风流的岁月渐渐不再,多情的红颜女子再也没有见面。一从分别后,她这一去竟杳无音信。于是小山便时常回忆起美人殷勤致意、歌舞清宵的场景。而她的倩影、她的歌声也常常出现在晏小山的梦中。醒来后,眼前却只有孤枕残灯,窗外寒星数点。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然而,那魂牵梦萦的人儿今夜竟真的就在眼前!真见面了却反倒疑惑起来,还以为是在梦里。干脆把点亮银灯细细来看,唯恐这次难得的重逢只是又一次在梦中。这最后的结句呈意外惊喜、且悲喜交加之态。“剩”是“只管”之意。在小山之前,已有不少类似的写法。如司空曙有:“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戴叔伦有“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但是这最末二句实际上是从杜甫《羌村》诗句“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两句脱化而出,情思缠绵,清空如话,造成一种迷离惝恍的梦幻之境。

  词的上片是一派繁华风月红尘事,美人倾心一笑,公子深情一醉。下片却是凄凉依稀梦里人,芳踪无迹,魂梦杳渺,哪怕是再度重逢也令人犹疑置身梦中。而这再一次的重逢,想来如有隔世之感了。其间该发生了多少事情呵。红楼一梦,花事荼蘼。两位有情人怕是两鬓微霜,不复当年的青春风华了。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杨柳楼心月”写出了宛如画境中的明月与楼台,以及杨柳婆娑之态,有“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的意境。月光透过柳条的摇曳,而显出一种迷离恍惚的风致。“桃花扇底风”则是一种主观的感受,“舞低”、“歌尽”有笙歌渐渐寥落、曲终人散的感觉。这两句对红尘繁华往事的描绘可谓是尽态极妍,独出机杼,历来为词评家们所称赏。今天读来依然有一种风月缠绵、不胜感叹之意。

  晏小山在这里的深情回忆,并不只是对昔日歌舞生涯的眷念,也不止是对那美人的追怀,更有风月渐远、繁花落尽、人生如梦的苍凉感慨。《王直方诗话》中记载,崔中云:“山谷(黄庭坚)称晏叔原此二句,定非穷儿家语。”晁补之云:“(读此二句)知此人必不生于三家村中者。”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后半阙)曲折深婉,自有艳词,更不得不让伊独步。”黄苏《蓼园词话》云:“‘舞低’二句,比白香山‘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更觉浓至。惟愈浓情愈深,今昔之感,更觉凄然。”

  是的,晏小山在这首词中写出的其实是一部《红楼梦》的旨趣与意韵。这是因为晏小山本人正是一位贾宝玉式的人物。他的身世经历和性格才情都和大观园里的那位怡红公子极其相似。
  小山词
  日期:2011-09-30 11:31:11
  (接上)
  晏小山是晏殊的第七子,也是最小的一个。
  父亲晏殊少时便被人视作为“神童”,十四岁即考中进士,三十五岁时自翰林学士、礼部侍郎拜枢密副使,后拜相,封临淄公。晏殊执掌相权的那个时代,正值大宋王朝的黄金时代。“中原息兵,汴京繁富,歌台舞席,竞赌新声”,没有战争威胁,国泰民安,歌舞升平。

  晏小山出生时与纳兰容若一样,也可谓是“衔着金汤匙”出生,从小在富贵温柔乡、锦绣绮罗丛中长大,整日在脂粉堆里厮混,触目所及的都是富贵繁华,管弦歌赋。也许是遗传了父亲的优秀基因,晏小山也是个小神童,他的文学才华也很早就显露出来。不到十岁就会写诗填词,并受到宋仁宗的赏识。
  据《花庵词选》卷三晏几道《鹧鸪天》词注说:“庆历中,开封府与棘寺(大理寺的别称)同日奏狱空,仁宗于宫中宴乐,宣晏叔原作此,大称上意。”那还是在庆历年间,开封府和大理寺同日皆奏狱空,仁宗心情颇好,就在宫中宴乐。酒兴正酣的时候,宋仁宗宣晏小山作词。小山才华不让乃父,一句“碧藕花开水殿凉”便让仁宗欢心不已。从此晏小山少年成名,春风得意,出入上流社会。后来就任太常寺太祝步入仕途。

  那时的少年晏公子从无衣食之忧,更不知人世艰辛,整日家清狂磊落,纵弛不羁,沉缅诗酒,自是一番风月繁华。可谓是“当时年少春衫薄、肥马轻裘意气扬”。这位翩翩浊世佳公子对仕途经济没有太大兴趣,对歌舞诗词却兴味十足。整日流连在脂粉成堆的红颜女儿们中饮酒作诗,不知人间还有别物。
  《小山词自序》中本人所述:“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龙家,有莲、鸿、蘋、云,品清讴娱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吾三人持酒听之,为一笑乐。”
  在《小山词》中,有大量词作写到了这四位美丽的歌女。
  如一首《木兰花》:“小莲未解论心素,狂似钿筝弦底柱。脸边霞散酒初醒,眉上月残人欲去。旧时家近章台住,尽日东风吹柳絮。生憎繁杏绿阴时,正碍粉墙偷眼觑。”可见,“小莲”一定是一位眉目清丽、善解人意、擅长弹筝的女子。再如一首《鹧鸪天》:“梅蕊新妆桂叶眉,小莲风韵出瑶池。云随绿水歌声转,雪绕红绡舞袖垂。”这里的小莲腰身窈窕,额点梅妆,描着桂叶眉,歌声宛转,舞袖云飘。在一首《破阵子》中,她又是这个样子:““柳下笙歌庭院,花间姊妹秋千。记得春楼当时事,写向红窗月夜前。凭谁寄小莲”。小莲这位红颜女子好似一枝婷婷莲花,带着女性善良天性中那种温暖的热力和光亮,让晏小山在凄风苦雨中的心境感到了人性中的美好与纯净心事总想向她倾诉:“手拈香笺忆小莲,欲将遗恨倩谁传.归来独卧逍遥夜,梦里相逢酩酊天”……

  而“小蘋”则似乎是位娇憨活泼、我见犹怜的乖乖妹,让晏小山格外钟情,初见时就有着一丝慌乱的心跳:“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穿着两重心字罗衣的小蘋在惊艳中出场,小山的词笔对她而言仿佛是深情款款的慢镜头。在笔花四照中,美丽的小蘋如轻云之出岫、春花之初绽,读来令人怦然心动。这是一位清纯而浪漫的女孩子,“两重心字罗衣”仿佛无声地诉说着她内心的纯情乃至痴情。“琵琶弦上说相思”,她的纤纤玉指下,琵琶声诉说着内心的深情。“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是晏小山在思念她;“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她却始终如月光下的一片彩云,飘渺而虚幻。

  “鸿”、“云”两位女子也在小山词中时隐时现。如一首中《虞美人》:“年年衣袖年年泪。总为今朝意。问谁同是忆花人。赚得小鸿眉黛,也低颦。”可见“小鸿”是位见花落泪、敏感多情的女孩子。她也能歌善舞,如《玉楼春》中有描写:“红绡学舞腰肢软。旋织舞衣宫样染。织成云外雁行斜,染作江南春水浅。”舞腰纤软,舞衣染成了春水绿色。再如“小云”,那首《虞美人》下片说她:“双星旧约年年。笑尽人情改。有期无定是无期。说与小云新恨、也低眉。”还有诸如:“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一曲阳春春已暮,晓莺声断朝云去”,“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等都是写她的。在这一首《临江仙》中直接可以看到“云”和“鸿”两人的名字:

  “淡水三年欢意,危弦几夜离情。霜红叶舞归程。客情今古道,秋梦短长亭。
  绿酒尊前清泪,阳关叠里离声。少陵诗思旧才名。云鸿相约处,烟雾九重城。”
  在下面这首《鹧鸪天》中,晏小山与几位美丽的女孩子一起出游:
  “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蘋叶上兰舟,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
  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拚得为花愁,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奈朱颜不耐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