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论语——让解读『论语』的一切伪专家现形

作者: 贾志刚

  日期:2011-12-16 17:36:00
  前言
  《论语》是由孔子弟子们搜集的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言行记录的汇集,是典型的博客体。其特点是内容杂乱,顺序不清。
  关于《论语》的解读,从汉代到现代,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做了,然而不管是孔蜜还是孔黑,其实一直都在误读《论语》。为什么?因为孔蜜是要把孔子捧上天的,因此按照他们的意思去讲解《论语》,有的明知是错误的,也要糊弄世人。而孔黑多半并不具备讲解《论语》的知识和能力,因此也只能使用孔蜜的解说。
  古往今来,对《论语》的解说千千万万,其实都没有什么变化。到了现代,《论语》再次热炒,研究《论语》的所谓专家学者说三道四,可是都是新瓶旧酒,毫无新意。为什么?因为他们根本不懂得如何去解说《论语》。

  现代唯一一个对《论语》解说有突破的人是北京大学教授李零,他著有一部《丧家狗》来解说《论语》,对一些概念作了新的解读,颇有新意。李零先生将孔子从圣坛上拉了下来,他认真地研究过孔子的身世,因此对《论语》的语境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此外,李零先生也试图将《论语》按照类别重新排序,可惜并没有实施,否则的话,他的论述还能更进一步。

  李零先生在研究孔子身世的同时,也对孔子的学生进行研究,这些都有助于对《论语》的理解。略有些遗憾的是,李零先生对于春秋历史以及孔子时期的鲁国的研究并不是太深,对孔子学生们之间的关系也着力不足,因此,对于《论语》的解读还有缺憾。当然,李零先生的工作已经是突破性的,给笔者颇多借鉴。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买一本来看,相信会有所启发。

  不过,笔者对于《论语》的解读在李零先生的基础上有更大的不同,这基于笔者对于春秋和孔子本身的熟悉程度,以及笔者与众不同的研究方法。
  首先,既然《论语》是博客体,我们就必须搞清楚每句话的语境,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对孔子和他的弟子们非常熟悉;
  其次,孔子与弟子们的对话都是有针对性地,如果不懂得每个弟子的性格、地位、长处和弱点以及他们与孔子之间的关系,就不能正确理解他们的对话;
  再次,不同时期、不同年龄,孔子的思想是有变化的,如果不能懂得孔子说话的时期和年龄,也就不能正确理解孔子所说的话的含义;
  第四,对于大量的“子曰”,就更是必须要对应正确的对象;
  第五,对于一些常用的概念譬如“仁”、“德”等等,必须要真正掌握它的含义,否则,就只能永远使用一个模糊的概念去自欺欺人;

  第六,扎实的古文基础。
  有了这六条,下面要做的就是按照时间顺序和范畴重新对《论语》进行排序,之后对每句话进行“现场还原”,回到正确的环境和语境下,之后轻松地做出正确的解读。
  新排序的《论语》命名为《说论语》,依然是二十章,但是每章的内容与《论语》完全不同。
  在《说论语》下对《论语》进行了原汁原味的解读,这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更有助于了解所谓的“儒家文化”的真实面目。当然,我们也能从中看到历朝历代统治阶级是怎样欺骗老百姓的。
  为了便于读者朋友了解孔子的身世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在连载《说论语》的同时,另外在“煮酒论史”中专门开贴连载笔者的《说春秋》第七部——孔子世家(已出版)。

  如果读者手中有一本传统的《论语》注释,那就最好了,对照着看,高下立判。
  日期:2011-12-17 12:40:13
  第一部分在鲁国
  这一部分是孔子从出世到离开鲁国前往卫国之前的状况或者言论,孔子出身贫寒,野合而生,从小跟母亲生活在单亲家庭。但是孔子从小好学,并且立志摆脱贫困,追求富贵。成年之后,孔子开设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人学校,广泛招生,并且因此而获得名声。
  鲁国当时国君被架空,国家的权力和财富都在三桓(季孙、孟孙、叔孙)家族手中,孔子依据周礼而反对三桓专制。为了寻求政治上的发展,孔子前往齐国,但是并没有成功而回到鲁国。后来孔子被鲁国国君聘为司寇,在司寇的位置上,孔子试图削弱三桓的力量,结果失败,孔子带着失望离开鲁国,前往卫国。

  这段时间,孔子所竭力强调的是遵从周礼,将礼的作用鼓吹到了极致。但是在政治上,孔子的表现极其幼稚天真。
  1.1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我不是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我不是也很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君子吗?”
  解析:有没有人想过?为什么这段话是《论语》的第一段?
  这段话有些奇怪,怪就怪在“不亦”这两个字上。这段话中的三句话其实互不搭界,但是都用了“不亦”这样的转折词。所以,这段话实际上就是在辩解什么,语气中带还有一些无奈。辩解什么呢?

  使用了“不亦”意味着什么?举个例子,如果有人说“桃子不也很好吃吗?”那么前面一定有一句“苹果固然很好吃”之类的话。所以,在孔子这三句话的前面,一定都还各有一句话。那么,漏掉的三句话是什么?这三句话是孔子说的,还是别人说的?
  我们尝试来还原现场。
  孔子从卫国回到鲁国之后,叔孙武叔前来看望他。为什么是叔孙武叔?因为叔孙武叔对孔子一向就瞧不起。
  叔孙武叔对孔子说:“孔老师,你看你学了这么多知识,却没有使用的机会,你是不是很郁闷?周游列国这么多年,像个丧家犬一样,最后灰溜溜地回来,在鲁国也没有几个朋友,你是不是很失败?你的学说没人赏识,你的主张没有人认同,是不是说明你这个人人品很差?”
  基本上,这就是漏掉的那三那句话。毫无疑问,叔孙武叔是来羞辱孔子的。
  孔子是很爱面子的人,这话当然要反驳,于是面带着笑容说:“没有啊,我没问题啊。你看,我的学问虽然没什么使用的地方,可是我经常拿出来温习,不是也很快乐?虽然在鲁国没几个朋友,可是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也很快乐?虽然没什么人了解我认同我,可是我不生气不恼火,我难道不是个君子吗?”

  孔子的反驳是苍白的,首先,知识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温习的。就像你买了电冰箱,却因为总是停电而不能用,只好用来当书柜,这不是很悲剧吗?孔子满腹经纶没有用处,只能不断地温习,不是很悲惨的事情吗?同样,身边没有朋友,只有远方的朋友偶尔顺道来看看,不是也很孤独吗?没有人认同你赏识你,你还怡然自得,只能说明你涵养好或者心理素质不错,不能说明你做人成功。

  所以,真正的快乐应该是学以致用,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真正的快乐是周围有很多朋友,经常能够在一起喝酒聊天;真正的快乐是得到大家的认同和领导的赏识,得到应有的社会地位。至于“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都只是无奈之下的自得其乐,都只是给自己一个台阶。
  所以,孔子的这段话充满了自慰、无奈和自嘲,他说说的快乐都是无可奈何的快乐,都是次一级的快乐,都不是他理想中的快乐。
  孔子的弟子中,真正得到第一等快乐的人是子贡和冉有,尤其是子贡。《论语》中叔孙武叔崇拜子贡而贬低孔子,就是因为他认为子贡是成功者,而孔子是失败者。
  现在我们知道,以这段话作为整个《论语》的第一段,其实是饱含深意的,因为这段话就是孔子一生的写照——人不知,而不愠(不受赏识);学,而时习之(学问没有用处,只能自我陶醉);有朋,自远方来(国内没什么朋友)。
  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的一生其实很失败。

  现实解说: 现在我们常用“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来鼓励孩子学习,实际上是不对的。如果说这句话有什么用途的话,那就是给那些专心做学问却发不了财的学者们来聊以自慰。中国的八股制度、中国的考试制度、中国的教育体制乃至中国的教育本质上都是“学而时习之”,不注重学以致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要出具有创造力的人才相当困难。

  某些所谓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一辈子就靠一两首歌“时习之”就能混得人模狗样,这不是这个社会的悲哀吗?
  我们现在说盖茨、乔布斯是孩子们学习的目标,这就对了,他们都不是学而时习之的人,而是学到了立即就去用的人,甚至等不及大学毕业。
  所以,让“学而时习之”去见鬼吧。
  同样的,如果一个人或者一个国家在身边没有朋友,只是偶尔在大洋对面不知道什么地方有个所谓的朋友来示个好,这样的人或这样国家不是很悲哀吗?“有朋自远方来”,如果仅仅是“有朋自远方来”,这只能是一种耻辱,而不是高兴的理由。
  至于“人不知”该怎么办,那就靠自己吧,如果仅仅停留在“而不愠”上,那除了体现涵养之外,真不知道还有什么意义。
  日期:2011-12-19 14:39:34

  1.2(9.6)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译文】太宰问子贡说:“孔夫子是位圣人吧?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说:“这本是上天让他成为圣人,而且使他多才多艺。”孔子听到后说:“太宰怎么会了解我呢?我因为少年时地位低贱,所以会许多卑贱的技艺。君子会有这么多的技艺吗?不会多的。”
  解析:这段对话发生在孔子周游列国回到卫国期间,这时候吴国攻打鲁国,子贡代表鲁国前去与吴国谈判。子贡口才了得,竟然和吴国太宰伯嚭成为朋友,而伯嚭是仅次于吴王夫差的权臣。由于对子贡十分赞赏,伯嚭对子贡的老师孔子十分好奇,又被子贡一通忽悠,因此有了上述的问题。
  子贡对孔子的赞扬,一半是真心佩服,一半是在忽悠伯嚭。不过孔子还是很老实地解释了自己为什么这么多才多艺,那就是自己出身贫寒。

  说说孔子的身世。
  孔子本姓子,祖上是商朝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后来微子被周武王封在宋国,到春秋初期,宋国内讧,司马孔父嘉被杀,儿子逃奔鲁国。孔父嘉的后代叔梁纥是鲁国有名的大力士,不过家境一般。叔梁纥五十多岁的时候与颜家女子发生一夜情(《史记》称“野合”),之后生下孔子。孔子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并且父亲在他三岁的时候去世。孔子的母亲姓颜,颜姓在鲁国有两支,一支是鲁国公族,另一支是被鲁国所灭的邾国人的后代,地位高于野人,但是低于鲁国的士农工商,属于社会底层。不幸的是,孔子的母亲属于后面这个颜姓。万幸的是,叔梁纥死前承认孔子是他的儿子,因此孔子具有士的身份,社会地位高于母亲的族群。

  随母亲生活的孔子生活十分艰辛,从小就跟随邻里挣钱糊口。由于社会地位低下,孔子的邻里们只能从事最低贱的社会分工,譬如助祭助丧等等,与死人打交道的时候多。不过孔子正是在这样的一些活动中体会周礼,并且成为丧葬祭祀礼仪的专家,这为他长大以后精通并且宣扬周礼打下了基础。正是因为地位低贱,为了生活,从小什么样的事情都要做,所以孔子才能够“多能”。(事见拙著《说春秋》第七部第241章)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就是这样。
  孔子并不避讳自己出身低贱的事实,同时认为,出身高贵的人往往缺乏才能。相反,倒是后世的统治者们处处“为圣人讳”,竭力淡化孔子是私生子以及出身低微,境界高下,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这句话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君子会认为自己的技能太多吗?不会认为自己的技能多的。
  现实解说:贫贱并不可怕,孔圣人的出身就很贫贱啊。贫贱也并不可耻,孔圣人都不觉得自己可耻啊。
  1.3(9.7)

  子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译文】子牢说:“孔子说过,‘我(年轻时)没有做官,所以会许多技艺’。”
  解析:子牢,一说是孔子的学生。试,通仕,出仕的意思,也就是做官。孔子年轻的时候,是没有机会做官的。孔子所说的技艺,应当就是百姓谋生的技术。
  现实解说:一般来说,人一旦当官了,就没什么动力去学习了。如今很多官员不会用电脑,不会上网,连灯泡也不会换,就是这个意思。
  日期:2011-12-21 10:06:31
  1.4(7.7)★★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译文】
  孔子说:“只要自己拿着十余块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解析:修,就是腊肉。孔子的学费就是腊肉,别以为腊肉不值钱,那年头,肉是很值钱的。
  孔子长大之后,由于士的身份得到承认,孔子得到了在官办学校的六艺义务教育,六艺,就是书数礼乐射御,士以上贵族阶层必须接受的基础教育。孔子学习非常刻苦,因此很有学问。二十岁之后,孔子应聘前去季孙家族担任管耕牛和管仓库的小官。到三十岁,孔子辞职回家,开设了私立学校。之所以开设私立学校,是因为孔子看到官办学校已经难以为继,大量的士无法接受义务教育,并且义务教育水平低劣。同时,大量的社会底层有学习知识的愿望。因此,孔子决定自己办学,广招学生,传授知识。

  上面这句话的含义实际上就是说:“只要交学费,就可以入学。”为什么孔子要说这句话呢?两个原因,第一,很多人不敢来报名;第二,孔子迫切需要很多人来报名。
  为什么很多人不敢来报名?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就从来没有过私立学校,按照周礼的规定,士以上阶层拥有在公立学校受教育的权利。但是同时,并没有给平民受教育的权利。那么,平民有没有资格受教育呢?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完全取决于统治者的态度。用现代话说,这是个法律空白。所以,孔子办私校就是打政策的擦边球,可以说,打擦边球的祖师爷也是孔子。但是严格来说,孔子私校是违背周礼的。

  还好,当时鲁国国君被架空,掌权的三桓家族也懒得管这样的事情,孔子的私校因此才能够开张。
  孔子的擦边球虽然成功了,可是谁来报名呢?士以上阶层可能质疑孔子的水平和私校的合法性,平民则很害怕自己没有资格受教育。因此,敢来报名的并不多。
  为什么孔子迫切需要很多人来报名呢?因为这是孔子养家糊口的饭碗,没有人报名,就意味着没有收入,拿什么样老婆孩子?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孔子对大家说了这样的的话,意思就是:来吧,只要交学费,就可以来学知识。
  孔子的学校没有设招生门槛,只要交学费,不论出身,一概招收。(事见拙著《说春秋》第七部第246章)
  因此,孔子创办学校,也就是为了生活,谈不上什么社会担当。

  有人会说孔子只认钱,是拜金主义。但是,拜金主义与等级制度相比,不是人性很多、公正很多了吗?钱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挣到的,可是那种基于血缘的等级制度就是拼爹,那是从娘胎里的不公正。
  现实解说:如今的民办学校,与当年孔子的学校一脉相承。纯粹为那些没有资格上公立学校的下层百姓所设立,只要交学费,不需要什么三证五证的,随便什么农民工子弟都可以来接受教育。
  所以,今天公办学校认孔子为祖师爷是拜错了庙,公办学校的祖师爷是周公,民办学校的祖师爷才是孔子。一些民办的农民工学校因为办学资质等问题被取缔,有关部门的胸怀还不如当年鲁国的统治者。
  有人批判中国当今社会的拜金主义,但是,中国社会的症结不是拜金主义,而是形形色色等级制度。
  日期:2011-12-21 10:57:28
  体例说明

  1.4(7.7)★★
  1.4是按照笔者的排序,(7.7)是<论语>原著的排序,★是代表笔者解读与传统解读的区别程度,最多为★★★★★,代表笔者的解读与传统解读完全相反。
  日期:2011-12-22 10:45:50
  1.5(15.39)★★
  子曰:“有教,无类。”
  【译文】孔子说:“都可以来学知识,不分族类。”
  解析:这句话的翻译历来有些乱七八糟,字数越少,衍生的涵义越多,因此大家都来猜猜猜。从来没有人把这一句话与孔子私校招生联系起来,以为这就是孔子吃饱了没事干发明的名人名言。
  这句话与上面的一段话是同期的,也就是孔子私校招收学生期间。
  我们不妨来还原现场。
  孔子私校门口来了许多人,有士有平民还有野人,大家都很好奇,但是没有人报名。孔子一看,要想办法忽悠他们入学啊。
  “你们为什么不报名啊?不想学习知识?”孔子问大家。

  “不是啊,我们不是士,不知道有没有资格啊。”有人说。
  “我们是士,可是不知道来这里学习合不合规定啊。”有人说。
  于是孔子回答:“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加上“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就是孔子私校最早的招生口号。
  所以,“有教,无类。”并不反映孔子的境界,而只是招生的策略或者说原则而已。而“有教,无类。”的反面依然是等级制度。

  事实上,孔子私校早期的招生情况很不理想,在为数不多的学生中,大多数都是平民阶层,譬如颜繇、子路等等。直到后来孟孙家的南宫敬叔来投学,才为学校撑起了一点面子,学生的层次也才开始提升到士一级。
  为了扩大招生,孔子想了很多办法,其中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镀金术“或者”留洋术“。孔子在南宫敬叔的帮助下,从鲁国公室申请到了一笔”留学经费“,于是在南宫敬叔的陪同下前往当时的周朝伟大首都洛邑(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游学,据称曾经前往当时天下第一学者、社科院院长老子那里请教,两人混得关系不错。后来,孔子回到鲁国,大肆渲染老子如何高深莫测,自己与老子怎样学术切磋之类。于是,整个鲁国都知道孔子去了伟大首都留学,并且与天下第一高人老子关系非同一般,这说明什么?说明孔子的学问也了不得啊。于是,很多人前来报名。

  不要以为这是笔者的妄断,《史记》中太史公很巧妙地说明了这件事情,这样记载: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亦稍进焉。翻译过来,就是孔子从伟大首都回来之后,很多人前来报名了。太史公为什么要提这样一句?《史记》中很多这样的记载都颇含深意,太史公看问题的深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而言语之精妙只能让后人叹为观止。(事见拙著《说春秋》第七部第247章)

  现实解说:如果说有教无类是中国教育的伟大传承的话,继承这一伟大传承的就是农民工学校。如果说有教无类不仅是一种思想,而是一种制度的话,这个国家将会截然不同。
  日期:2011-12-23 14:16:29
  1.6(14.6)★★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耕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译文】南宫适问孔子:“羿善于射箭,奡善于水战,最后都不得好死。禹和稷都亲自种植庄稼,却得到了天下。”孔子没有回答,南宫适出去后,孔子说:“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这个人真尊重道德。”

  解析:南宫适就是南宫敬叔,是孟孙家族家长孟僖子的儿子,孟懿子的弟弟,鲁国的钻石王老五。孟僖子当初随鲁国国君出使楚国,因为不懂周礼而出丑,回国后就下决心让两个儿子好好学周礼,听说孔子精通周礼,就让南宫敬叔来学习。南宫敬叔就成为孔子学生中地位最尊崇的一位,也成了孔家私校的招牌。南宫敬叔虽然出身高贵,但是没有纨绔子弟的恶习,学习认真并且对老师很尊重。因为家族的地位,南宫敬叔还说服鲁国国君出人出车出钱,资助了孔子前往周朝伟大首都洛邑参观学习,这让孔子感念了一辈子。从历史记载看,南宫敬叔很可能早夭。

  那么,对于南宫适的这个问题,孔子为什么不回答呢?为什么要在南宫适走之后赞扬南宫适呢?大致的分析,孔子是一个讲周礼又讲面子的人,从社会地位讲,南宫适是上大夫,自己不过是个士,地位相差悬殊;但是,在学校里,自己是老师,南宫适是学生。因此,孔子可能觉得这个时候措辞比较困难,居高临下不好,太谦卑了也不好,当面表扬又容易被理解为奉承。因此,索性不说话。(事见拙著《说春秋》第七部第247章)

  类似这样不好回答干脆就不回答的情况,还有其他案例。
  孔子为什么赞扬南宫适呢?因为南宫适的问题说明了一个道理:有才无德,才能反而会成为灭亡自己的武器。品德高尚的人,天下人都会遵从你。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