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歌尽桃花扇底风——唐宋词人的文采风流
作者:
擢倚天之剑
日期:2011-5-2 19:33:00
第一章晚唐五代词人
晚唐五代词人对北宋的词人影响很大,为了行文的方便,我们先粗略地介绍一下其中最著名的大家。
晚唐至五代,社会极度动乱,藩镇割据,军阀横行,文人在飘泊游宦中寻找立身之地,许多人感到人生短暂,不测之祸随时都可能发生,便今朝有酒今朝醉,尽情地去享受。这样,作为一个重要的享乐形式,词进一步得到发展。从而,词人蜂起,其中温庭筠、和凝、韦庄、欧阳炯等都在当时非常有名。其中温庭筠、韦庄、李煜、冯延巳等,直接影响了北宋的晏殊、欧阳修等婉约派大家,这里不能不简单介绍一下。
一.晚唐词人——筵前花间处处歌
词在唐代就已经产生,李白、白居易、刘禹锡、韦应物等都写过。张志和《渔歌子》写的是自己的理想生活: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作者号为“烟波钓徒”,在唐肃宗时曾为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后坐事贬官,遂隐居江湖,做一个真正的隐者。此词就是诗人内心的情感的披露。
在美丽的江南水乡,太湖附近的西塞山边,春雨蒙蒙,那春雨啊,像烟雾那样轻,像牛毛那样细,悄悄地下着,润物细无声啊。一群群白鹭自在地在天空飞翔,桃花开得一片粉红,春水缓缓地东流,河水里的鱼儿现在正是最肥嫩的时候。一个渔翁,穿着绿色的蓑衣,戴着青色的用箬笋叶做的斗笠,驾着一叶扁舟,荡漾在万顷碧波之上,悠闲自得地钓鱼,陶醉在钓鱼的乐趣里,根本没有考虑斜风细雨,应该早些回去。他的眼睛时而看着江里的钓线,想象中江里肥大的鳜鱼被自己钓上来了,晚上可以吃到了鲜嫩的鳜鱼;时而又仰起头来,看着天上的云卷云舒,小鸟飞翔……
好一幅美丽的画图!
这里我们首先讨论一下诗词里色彩的运用。古人云,诗是有声画。许多具有艺术造诣的诗人往往自觉地将绘画艺术中表现的某些特征如色觉和光觉也体现在诗中,特别是色彩的和谐调配,因而使诗具有画的美,令读者有赏心悦目的感觉。如杜甫,他非常善于调朱弄墨,根据诗所表现的意境,选用色词。如“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放船》)、“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之五)、“碧知湖外草,晴见海东云”(《晴》二首之一)“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尤其是他的那首《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以黄、绿、白、青这些鲜艳而不刺目的颜色构成淡雅素朴的画面,突出初春时节的勃勃生机,表现出作者当时安居于草堂的平静、安心、愉悦的心情。王安石的佚句“浓绿万枝红一点”则是以强烈的色彩对比,同样成功地写出春天那种万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特色。这首词将白、粉红、绿、青、黛(山色)等多种颜色放到在诗人的调色板上,横涂竖抹之后,便成了幅色彩绚烂美不胜收的图画,具有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同时,词里不用大红大紫之类的色彩,正反映了词人澹泊的情怀。
其次,从词的内涵来思考,作者为什么把渔翁的钓鱼活动放到如此美好的环境里?试想,在这样美好的环境里钓鱼,有谁会想到离开呢?渔翁沉醉在这清新、宁静、安逸的大自然怀抱里,因此不避风雨,不思归去,流连忘返。它既是作者自身生活的写照,反映隐居生活的悠然自得,也是对渔民生活理想化的描绘,“不须归”三字,与其说是归家,倒不如说是不思回归官宦生涯。据说张志和隐居后往来江浙,垂钓太湖,常常“不设饵,志不在鱼”,而是放情山水,逍遥自在。诗人作词目的就是以此言志——不再留恋仕途,一心遁迹江湖,啸傲林下,享受渔樵之趣。
此词句句押韵,声调和谐,节奏动听,很有音乐感,苏轼读后赏玩不已,就依据此词填了一首《鹧鸪天》: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朝廷尚觅元真子,何处于今更有诗?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人间欲避风波险,一日风波十二时。
这首词只是对张志和的《渔歌子》作一评价而已。“元真子”就是张志和。他设想了一下,假如当时朝廷里要张志和出山做官,那么这样的好诗到何处去觅呢?他很赞赏张志和的退隐,尽管渔夫生活有风险,但生活在世界上,无时无刻没有风波,想逃避也难。
尽管隐居生活美好,但苏轼是不会走上这条道路的。人各有志,他信奉的还是儒家“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的信条,守道待时,盼望时机来了大显身手,立言立德还不算完美,更需要立功呢!
最早的词集是花间集。有西蜀的赵承祚编,著名文人欧阳炯作序。我们先看欧阳炯《花间集序》里一段话:
镂玉雕琼,拟化工而迥巧;裁花剪叶,夺春艳以争鲜。是以唱云谣则金母词
清,挹霞醴则穆王心醉。名高白雪,声声而自合銮歌;响遏行云,字字而偏谐凤
律。杨柳大堤之句,乐府相传;芙蓉曲渚之篇,豪家自制。莫不争高门下,三千
玳瑁之簪;竞富尊前,数十珊瑚之树。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
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妖娆之态。自南朝之
宫体,扇北里之倡风。何止言之不文,所谓秀而不实。有唐以降,率土之滨。家家
之香径春风,宁寻越艳;处处之红楼夜月,自锁嫦娥。
呵呵,真的是“花间集”的序言,这段话的语言满眼锦绣,四六骈偶,妩媚极了,极态尽妍地描写了当时词坛上的一群词人拿出看家本领,竞相填词,一争高下的情景,揭示了花间词人共同的风格倾向:本为美玉,犹加雕琢;虽是鲜花,尚予剪裁。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温庭筠和韦庄。
日期:2011-05-04 13:47:38
1.。温庭筠:花间词里的那摩温
《花间集》,收集了近五百首词,温庭筠的词句占了六十六首。无论是辈份,还是作品,他都是花间派词人中的“那摩温”。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人,唐代名臣温彦博的后代,两《唐书》都有他的传。可惜他的父母没有将他生年告诉别人,所以史籍没有记载,据陈尚君《温庭筠早年事迹考辨》说这位温兄生于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卒于咸通七年(866年),则他享年66岁,是杜牧、李商隐同时代人,而寿命较李、杜两人为长。
(1)曾经是个捣蛋鬼
《旧唐书》曾记载飞卿“能逐弦歌之音,为侧艳之词。公卿家无赖子弟裴诚,令狐缟之徒相与饮,酣醉终日,由是累年不第。”又喜欢“与新进少年狂游狭邪,久不刺谒,又乞索于扬子院,醉而犯夜,为虞侯所击,败而折齿,方还扬州诉之。”
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外貌长得有些对不起观众,皮肤黑不溜秋,像是从非洲来的。
脸也尖嘴猴腮,简直是孙悟空的后代。所以,在小时候邻居们都不喜欢他。但是,温哥非常聪明,悟性好,喜欢读书,他知道自己外貌不惹人喜欢,只有好好读书才有出路,书中自有黄金屋啊,所以他总长久沉浸在笔墨里,乐此不疲。另外,他还擅长鼓琴吹笛。文学艺术修养棒极了,《旧唐书》本传中说他“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他写的诗也顶呱呱。
温兄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他的文思敏捷,下笔立成。每次参加考试,按照官府指定的韵写诗,他每想好一句,写后就把手叉在腰间,从不皱眉苦思,“凡八叉手而八韵成”,因此时人称他为“温八叉”。
呵呵,那时的温哥在考场上牛得很。他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枪手”,有“救数人”的绰号,在考场上完成自己的考试任务的同时,能够帮助身边左右的好几个考生代考,真是左右逢源啊。但这个温哥不像今天考研的枪手那样唯利是图,千方百计索取老人头票子,他愿意白帮忙。
因此,他曾经还大闹考场过。
也许是那些主考官以貌取人吧,他多次参加进士考试,却屡试不中,简直比范进还冤。因而,他心里怨恨得很,不考又不甘心。于是想做次促狭鬼,发泄一下。大中九年(855年),这时他已经五十五六岁,已经是老温了,他还抖了抖那件灰色长衫上的仆仆灰尘,又走进了试场。这次主考官沈询的人品是不错的,久闻老温这位枪手大名,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把温哥安排到第一排座位,在主考官眼皮底下考试。这可使温哥为难了:本来他已经答应好几个朋友的请求,为他们捉刀,这几位朋友的未来,托付在他的身上啊。怎么办?老温一想,反正自己不会及第,不妨胡闹一下。就质问主考大人:为什么把我安排在这里考?难道我是犯人吗?你们总以为我替人作弊,有谁看到过?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实在欺人太甚,我不干了,向你的上级告你!他这样大闹试场,一下子弄得满城风雨,使主考沈询下不了台。其实,他是虚张声势,吵闹归吵闹,考试还是要考的,结果重新安排了他的座位。走出试场后,他又向人吹嘘,尽管被严密监视,不能亲自代替别人答卷,但还是口授了八个考生的文章。
呵呵,这个温哥,真是当枪手当疯狂了。从此之后,温庭筠便断绝了想做官的念头,不再涉足名场,这样也就金盆洗手,枪手这一勾当再也不干了。
温庭筠是个性情中人,想做什么叫做什么,喜欢直来直去,不愿攀龙附凤。孙光宪的《北梦琐言》上有一个这样的故事:
老温与当朝宰相令狐綯的关系不错,常常去令狐府上走走。唐宣宗喜欢歌唱《菩萨蛮》这曲子,命令狐綯填好词后献上。那令狐绹及其父亲令狐楚当时都是牛党的代表人物,曾经和李商隐很有交情,而在李商隐后来讨了牛党政敌王茂元的女儿做老婆,他就认为李商隐叛主忘本,与李割袍断义,此后也就与李商隐断绝了联系。令狐綯父亲写诗还有一些造诣,全唐诗卷334有令狐楚诗一卷。但令狐綯却不擅长做诗,这次任务令他有些为难,他不能再去求李商隐写一首啊,他毕竟把自己的面子很看重的。于是请老温帮忙。温哥本有侠义之风,二话没说,大笔一挥,就写好了二十首送给令狐,令狐绹得以交差。照今天许多在官场上混得风生云起的人们看来,这是极好的人脉资源,一定要充分利用,万万不能浪费啊。但老温哥不屑于那套技能,不愿意低眉折腰去哀求权贵,很有读书人所具有的那股骨气。
照例,为相国大人捉刀的事不能随便告诉他人的,但他由于看不起令狐綯的腹中空空,偏偏将这件事抖了出去,最后传到令狐绹的耳朵里。令狐绹这个人不算坏,但气量比较小,温才子这样做,他心里挺生气的,心想这个朋友喜欢夸耀自己,容易泄密,而且也不考虑上级的面子,也就渐渐疏远了他。
一次,唐宣宗赋诗,上句中有“金步摇”,下句想不出合适的名词来对仗,就安排落第举子来对,温庭筠对作“玉条脱”,这就很受宣宗赞赏。(“金步摇”和“玉条脱”都是女子的饰物,前者是戴在头上的,以金珠点缀,走一步就摇两下,所以叫“金步摇”,白居易《长恨歌》有“云鬓半偏金步摇”,说的就是这个东西;“玉条脱”类似手镯,套在胳膊上,呈螺旋状,两端可松可紧。)令狐綯不懂,问温才子“玉条脱”是什么东西。老温告诉他出自《南华经》,并且说,《南华经》并非僻书,相国公务之暇,也应看点书啊。就一般而言,人做了大官,说话也金贵,哪怕寥寥几句无关痛痒的话,附和的人们总会说“××对我们做了极其重要的指示,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出了具体的方向”云云。而一个草民居然教训起当朝宰相,哈哈,真不知天高地厚。后来他又对人说“中书省内坐将军”,讥讽令狐綯文墨不通,无真才实学。令狐綯因此更加恨他,在皇帝面前说这个温庭筠有才无行,不宜授官。从此以后,老温再也没有机会鲤鱼跃龙门了。
这位飞卿先生性格叛逆,恃才傲物,蔑视权贵,放浪形骸,说话尖刻,桀骜不驯,在当时的官场上的人们看来,他并非是个有才有德者,因此屡次考试都名落孙山。于是就沉溺于花月诗酒,留恋青楼妓院,青楼生活成了他创作的重要背景。他的许多词,描写的都是妓女形象。
他的朋友段成式有《嘲飞卿》七首就是写他这种生活的:
曾见当垆一个人,入时装束好腰身。
少年花蒂多芳思,只向诗中写取真。
醉袂几侵鱼子缬,飘缨长罥凤凰钗。
知君欲作闲情赋,应愿将身作锦鞋。
翠蝶密偎金叉首,青虫危泊玉钗梁。
愁生半额不开靥,只为多情团扇郎。
妓女柔卿落籍,段成式又写了《柔卿解籍戏呈飞卿三首》:
长担犊车初入门,金牙新酝盈深樽。
良人为渍木瓜粉,遮却红腮交午痕。
最宜全幅碧鲛绡,自襞春罗等舞腰。
未有长钱求邺锦,且令裁取一团娇。
出意挑鬟一尺长,金为钿鸟簇钗梁。
郁金种得花茸细,添入春衫领里香。
所以,吴熊和先生认为:“温庭筠的词,有些即是为柔卿等青楼人写的。”明白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解读老温词了。
温庭筠在官场的边缘上混日子。混呀混,到了六十多岁,终于由于朋友的提携,当上了国子助教。“国子助教”相当于今天教育部的副司级干部,大概最多是六七品官吧,在朝廷里算是芝麻大的官儿。但对本来穿布衣的温才子陡然之间脱下麻衣换官服,心里应该蛮高兴的。
多年媳妇熬成婆,第二年,他终于当了一次考官,有决定举子命运的权力了。在科场屡遭压制的温庭筠,主试与众不同,拒绝暗箱操作,严格以文判等,“乃榜三十篇以振公道”,并书榜文曰:“右,前件进土所纳诗篇等,识略精进,堪神教化,声调激切,曲备风谣,标题命篇,时所难著,灯烛之下,雄词卓然。诚宜榜示众人,不敢独断华藻。并仰榜出,以明无私。”将所试诗文公布于众,大有请群众监督的意思,杜绝了因人取土的不正之风,在当时传为美谈。而此举又给温庭筠带来了不幸。唐代举子考试之前,往往拜访一些权贵名家,请他们为之说项,所以,在考试之前,一般前几名都已经确定下来了。而这次他完全不理那些大臣的荐举,而以文判等,且榜之于众,很遭权贵不满,又所榜诗文中有指斥时政,揭露腐败的,温庭筠却称赞“声调激切,曲备风谣”,这不是搅乱朝廷纲纪吗?故为权贵所忌恨。宰相杨收非常恼怒,将温庭筠贬为方城尉。
好在温庭筠这次干的不是坏事,考生们大多为他不平。临卷铺盖从京城滚蛋的时候,考生们齐齐来送温庭筠上路,争相赋诗为他送行。这大约也是温庭筠平生最得人缘的一次行动。不久,他就告别了这个不欢迎他的世界。
总之,这个温庭筠往往恃才傲物,蔑视权贵,甚至有些离经叛道,有时还恶作剧,他一生郁郁不得志是性格使然。所以纪唐夫送他赴方城诗里说:“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
可惜的是,他不久便撒手归去,离开了这个污浊的人间。
日期:2011-05-05 14:39:22
(2)不敢恋爱
上面我们说到,温庭筠尽管外貌丑陋,命运不济,但却是性情中人,所以也有女性慧眼识珠,爱上这个不起眼的才子。爱她的不是普通民间女孩,而是年轻貌美的才女——赫赫有名的鱼玄机。
小女生鱼玄机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悉心栽培,五岁诵诗,七岁习作,十一二岁就已经小有名气了。但父亲去世得太早了,丢下了她们寡母弱女,家里失去了经济支柱,不得已搬到平康里(当时最著名的红灯区)那边居住,平日里做一些浆洗的工作,用以糊口。温庭筠听到这里出了一个女神童,就慕名而来,找到鱼玄机,就想当场考考她,让她以“江边柳”为题赋诗一首,小鱼儿不慌不忙,几秒钟就吟出来了。老温听后非常赏识小鱼女士的才华,于是免费悉心指导她学习诗词歌赋,两人成了实际上的师生关系。
呵呵,还是德意志洋人歌德说得好:那个少男不善钟情?哪个少女不善怀春?时间长了,小鱼儿便对老温心生爱慕之意。心想,能够有这样的丈夫,花前月下,夫唱妇随,其乐融融,得夫如此,夫复何求啊!于是,小鱼女士就公开向老温求爱了。
老温平时看着水灵灵的美女小鱼儿,心里热乎乎的,常常有些意淫,想与她玩玩。但他本是一个书呆子气十足的老书生,有色心而无色胆,当这个女孩真的想把自己这朵鲜花插到他这堆牛粪上,他却犹豫了,害怕了:如花似玉的妙龄女子,竟然愿意让他这头老牛吃嫩草,岂不怪哉?他有些怀疑起鱼玄机的动机来了。而且,他心中有一条真理:红杏最容易出墙,美女最容易有外遇。何况自己外貌如钟馗再世,丑陋不堪,美娇娘能够天天面对他而不“审丑疲劳”吗?加上自己年纪也老了,应付如此年轻的女孩肯定心有余而力不足,弄得不好老命也丢掉。最后的决定是避免惹火烧身,急急地离开长安,走之前把小鱼介绍给了小官儿李亿做二奶,让这个风流男子沾沾美眉的腥。
鱼玄机知道温大叔不愿意娶她,而把她介绍给另一个男人,不禁哀叹这个世界实在“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如果遇到真正爱自己的男人,就一定要抓住。
小鱼儿与李亿结合后,拉开了悲惨一生的序幕。
日期:2011-05-07 14:42:30
鱼玄机知道温大叔不愿意娶她,而把她介绍给另一个男人,无奈之下,就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了。哪知李亿娶二奶的事被老婆知道了,勃然大怒,责令他马上回去。李亿在老婆的严令下,迅速离开了京城。后来鱼玄机出家为女道士。人虽在道观,心却依旧在红尘中,青春年华,爱情的真正滋味还没有尝到,怎么就这样在青灯黄卷下虚掷呢?她并不甘心。时时思念那些曾经相恋的男人。如李子安,《江陵愁望寄子安》很能看出她愁闷的心境: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尽管刻骨的思念,李子安到底没有再来看她。于是,他破罐子破摔,在道观里大红灯笼高高挂,艳帜高张,招蜂引蝶。鱼玄机是一个怎样美的女子啊?她自己说“自能窥宋玉”,这个比喻非常自负。宋玉的东边的一个邻居美眉“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施朱则太赤,敷粉则太白”,是一个极美女子,而小鱼道士竟然自比宋玉之邻,可见她长得并非泛泛之流。所以,道观里一下子蜂飞蝶舞,成了长安城外的一个著名旅游胜地了。小道士绿翘看到师父年纪轻轻就这样放任自流,活得非常潇洒,心里也不禁痒起来了,乘小鱼不在的时候,也色胆包天,学起了偷腥。哪知纸包不住火,很快就被小鱼知道了,一鼎之脔,岂能让他人染指?小鱼在愤怒之下,把绿翘五花大绑,活活打死了。人命关天,这还了得?道观里马上报警,京都衙门派出捕快迅速赶来,把小鱼送进监狱,很快被判决死刑。在监狱里,她写了一首《赠邻女》: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鱼玄机深深感到人间真情实在很难得到。女子都是情感的动物,遇到那种令人心动的感情,就生死以之,但是,世界上“痴心女子负心汉”的现象实在太多了,玩过以后,那些臭男人就把女人忘掉了,而女人,怎么能说忘记就能忘记的呢?虽然自己有着惊人的美貌和才华,但毕竟也食人间烟火,渴望真正的爱情,遇到宋玉这样的美男子,当然也会天天去窥视一番,饱饱眼福,所以也就不必去怨恨类似王昌那样的薄情郎了。
作者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关进大牢里等待死亡的。一个将死的女子,记得的依然是那世间的薄情郎,这份爱,是何等的刻骨入迷?这份恨,又是何等的纠结难受?
我们试想,如果当初温庭筠娶了鱼玄机,尽管是老少配,只要恩爱,生活也不会错的,鱼玄机何至于落到这样的结局?
面对真心爱你的女性,有时候,男人应该善解人意,真心相待,千万不要造成可以避免的悲剧。
日期:2011-05-09 16:29:27
(3)也有过宏图大志
温庭筠虽然也是一个与李商隐齐名的诗人,人称“温李”,但在唐代,杰出以至伟大的诗人多得像养鱼人鱼池里的鱼儿,老温在其中只能算是普通的一条,在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这些大家面前,他的诗名全被这些巨鳄们掩盖了。例如,他最有名的是《商山早行》,将羁旅途中的辛苦尽情地刻画了出来: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雄鸡刚啼,晨曦未露,一队行人就起来了。古时远行,一般都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为的是安全。现在他们住的又是很小的旅店,人烟稀少,不便久留。于是起身后,给马饮了水,吃了草料,接着就准备出发。走吧,领头的说了声,这队人就开始出发,马驮着行李,缓慢地前行。马的铃铎声在这寂静的四野里响得格外清脆。木桥上,盖着一层白霜,人走过后,留下了几个杂乱而又清晰的脚印。正是深秋季节,山路上满是槲树的落叶,枳树已经开出朵朵白色的小花,映照在驿墙上。诗人此时又想起了昨天夜里的梦境:故乡杜陵的春天,池塘水暖,凫雁戏水,自得其乐。而自己,现在正离家乡越来越远呢!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