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孙子兵法——战争应该怎么打
作者:
鞠佳jujia
日期:2012-1-18 13:23:00
题记:《孙子兵法》与中国近代战争史
“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
——唐太宗.李世民
“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子所著深矣”
——曹操
“越南胜利的重要原因是:北越的军事战略与其他东方国家一样,源于孙武的军事思想,而西方国家的军事战略则来源于克劳塞维茨的军事思想。”
——原美军驻越南战场总司令
“中国古代先哲孙子是天下第一神灵”
——日本松下.松下幸之助
★军事:最真实的哲学
《孙子兵法》,世界三大兵书之一,中国人的智慧典籍,自18世纪传到欧洲后,便被翻译为“the art of war”——战争的艺术。
战争,确实是一门艺术。
综观人文社会科学各类:文、史、哲、经、管、法、兵——我以为,“兵”最接近真理。
哲学——脱离实际、文学——附庸风雅、史学——众说纷纭,而“军事学”是在一次次真刀真枪、血淋淋的实战中总结出来的学问,用事实说话,结果明了,是实践的产物。
它最接近真实。
对者生,错者亡。
选取“国共”这个特定历史时段来阐发,离我们最近,还依稀散发着战场狼烟的气味,并不曾远去。
能征善战的林彪,横刀立马的彭德怀,大兵团作战的粟裕,计谋层出的刘伯承,以弱胜强的徐向前……
作战勇猛的薛岳,神机妙算的白崇禧,常胜将军卫立煌,目光深远的张治中,远征将军孙立人……
神勇用兵,精彩纷呈。
日期:2012-01-18 13:31:50
★奇正之兵
兵者,诡道也。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孙子兵法》
军事作战,讲究的就是出其不意。
双方对决,靠的就是机谋算计。
所以说,共军的一系列胜利都靠灵活机动、积小胜为大胜而来,这无可厚非。
反而是国军那种正面迎敌、大兵团硬拼的战术,最为糟糕,代价极大。
单从战略战术角度来说,国军观念就存在根本的硬性错误。
当初搞反清革命时,很多中国青年跑到日本去留学,学习军事政治,蒋介石就是其中一员。老蒋的军事理念,是从日本人和德国人那里学来的。而日本人在明治维新前后从德国那里学习,所以日本和德国的战术思想属于同一个体系。
写《战争论》的克劳塞维茨是德国人,他便是德国军事思想的集大成者——讲究大部队决战。
比如,克劳塞维茨的观点“数量上的优势应该看作是基本原则”、“战争是一种巨大的利害关系的冲突,这种方式是用流血方式进行的”等等,都带有鲜明的西方人重视力量和规模的思维倾向。
所以老蒋年轻时受日、德影响,后又成为黄埔军校的校长,教出一批同样思想体系的学生来,这对于国民党军的抗日、内战都起着致命性作用,包括非嫡系的诸多国军将领,也都是承袭当年革命党人的军事思想。譬如,台儿庄战役,从战术意义角度考虑,可谓是一场没有输赢的战役,双方实力相当,对等消耗,最后殆尽,是一场“零和”游戏(如果从民族情感和政治影响来说,又另当别论);又如在解放战争初期,国军在东北、苏中、鲁南地区,都讲求“占领大城市”,以地域面积和城市数量来衡量战争胜负,还被老蒋称赞有加,其实是被釜底抽薪,拉长战线,离死亡不远了。
同理,日本军队入侵中国后,也是极尽所能拉长战线,从东北到华北,从华北到华东,从华东到中西部,在其外围还占领缅甸、印尼、马来西亚,乃至太平洋诸岛,还招惹万里之外的夏威夷岛……如此大范围大规模用兵,一定是强弩之末,像吃了伟哥一样,高潮得越凶猛,精尽人亡得就越快。
这种“大规模决战”、“死扛”、“硬拼”的战术思想,基本上不被共军推崇。无论是四野林彪、还是三野粟裕、还是二野刘伯承,都讲究“猫盘老鼠,盘软了再吃”、“诱敌深入”的运动战,不与敌人硬拼。
这便是孙子提出来的“虚实结合”。
1947年,国共角力的关键时期,身处延安窑洞的毛泽东提出“十大军事原则”,其中有四点就是专门告诫解放军将领们不要硬拼的:“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先取小城市和乡村”、“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在运动中歼灭敌人”。
当然,共军中也有喜欢硬拼的将帅,彭德怀便是其中一个。谁敢横刀立马,看我彭大将军,看看彭老总所领导的战役,基本上都是拼血本,蛮着来:
湘江血战——长征途中损失最大的一次战役,红军从八万锐减到三万,损失一半以上兵力。
兰州战役——西北战场最惨烈的一次城市攻坚战,彭德怀与马家军血拼到底。
朝鲜战争——这个更不用说了,硬碰硬,损失人数至今都无法确定,如果换作林彪、粟裕,恐怕会是另一种结果?
至于彭德怀发起的“百团大战”,也是遭到毛泽东反对,被毛泽东认为过早暴露力量、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一直受到批评。
当然,这是从纯军事战略角度来评论,而军事往往是与政治紧密挂钩的。一场并不大胜的战斗,在政治影响上有时却起到号召宣传作用,这是一个真正的军事家所应考虑的。兰州战役、百团大战、朝鲜战争等,在军事战略上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但气势夺人,激发血性,让敌人也钦佩不已,一次次树立了共军的勇敢形象,乃至国家形象,无形价值是巨大的。
军事,终究是与政治紧密结合。
日期:2012-01-18 13:34:50
★社会阶层的分裂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孙子兵法.计篇》
战争第一个重要的因素:道。
道是什么?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字眼,如果要翻译成英文,恐怕很难理解。
孙子解释,‘道’可以“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
道就是正义,是民心。一旦民心所向,就可以让人民与你并肩作战,生死与共,面对危险无所畏惧!
再简洁一点解释,就是——你替谁说话,谁就为你干事。
不禁想起一个讽刺事件,是前几年发生的:2009年,郑州市规划局在面对记者提问时,被问到了“不该问的问题”,副局长逮军一时情急,怒斥记者道:“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此言一出,一片哗然,新闻顿时传遍中国,成为调侃笑料。
回望20世纪上半叶,民国时期,中国大地上的人们被一道鸿沟截然分成两个社会阶层。
当时的中国,沿海各省已经“先富起来”,发展出自己的工商力量,产生了一批民族工业,江苏、浙江、广东、乃至湖北、平津等地,都有蓬勃发展的工商业。然而,在更为广袤的内陆地区,却始终无法“后富起来”,依然是大量穷苦农民维持着小农式经济,他们无法享受到沿海发达地区的利益成果,沦为赤贫,生活无望。
同一个中国,却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上层社会的人们挥霍金钱,过着富奢的生活,他们模仿洋人,穿西装、喝咖啡、说英语,官太太们视财如命,长官们横征暴敛,买办们打着洋人的旗号,欺骗自己的同胞,压榨工人们的血汗。
下层社会的人们主要集中在中西部,他们买不起房、上不起学、付不起医药费,面对国统区高昂的物价,更是朝不保夕。通货膨胀飞速吞噬他们仅有的积蓄,昨天一百元能买五斤米,今天却连一个鸡蛋也买不起;贪官污吏只手遮天,长官们、首长们的苛捐杂税,已经预征到一百年后了。
于是,在旧中国,俨然形成两个互不流动的阶层:
(1)新兴的工商业阶层,主要分布在江浙发达地区一代。
(2)旧有的小农阶层,主要分布在广阔的中西部地区。
蒋介石的势力,是为前者,以中央军嫡系为代表。
而后者的力量,则星罗棋布地散落在各省,比如山西的阎锡山、西北的马步芳、广东的陈济棠、东北的张作霖、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还有江西苏维埃政权、以及全国各地的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这些地方势力,犹如℃地头蛇一样盘踞在自己的地盘上,实则仍然是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军阀,与东汉之豪强、唐朝之藩镇并无本质差别。
日期:2012-01-18 13:38:08
★打破既得利益阶层
“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
——《孙子兵法.计篇》
这是一个贫富差距严峻的时代。
20%的人占有了80%的财富。
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之一。
孙子所谓的“道”,就是争取广大民心,替民众说话。
在“替谁说话”这个问题上,以蒋为代表的中央自然是为工商业力量说话,而以毛为代表的“匪”则是为中下层农民、工人力量说话,至于派系繁多的各地军阀,则是中央势力的延伸,或者说是在与新兴工商业力量结合后生出的一种“中国特色”的披着封建旧时代外壳的“异形”。
革命的终极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但老百姓会说:主义和我有什么关系啊?这辈子我也指望不上。但分田地就不同了,和老百姓的饭碗相关啊,分了田地就可以不再挨饿,土地是人民的命根子,我打了土豪,就可以分田地,就可以活命,养活妻子儿女,那我当然干了!
“打土豪,分田地”,是土地革命时期提出来的口号。可以说,这是中国最具有号召力的广告宣传,短短六个字,吸引了千千万万非既得利益者的前腐后继,为的就是能有一个“重新分蛋糕”的机会。
这个口号所反映的逻辑是:干革命就能打土豪,打土豪就能分田地,分田地就能吃饱饭。
共军的士兵源源不断增加,主要就是来自贫农。他们无怨无悔、前仆后继、舍身忘死地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反正已是一无所有,索性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反了算了!跟着哥哥冲去那东京,剁了狗皇帝的脑袋。
分得了田地财产的农民,也是“既得利益者”,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革命果实,妻子送走了丈夫,父亲送走了儿子,保住了苏维埃政权,就是保住了饭碗。
正因为如此,所以国军在围剿共军时,往往陷入“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中。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在毛泽东1927年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指出:农民运动是国民革命的关键所在。中国几万万农民群众将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他们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葬入坟墓”。
在江西苏维埃政权时期,红军仅仅花了3年时间,就把部队人数(包括赤卫队等地方民兵武装力量)扩大到10万人,这个增长速度是惊人的;在毛泽东1927的一份报告中统计,湖南全省已有农会会员200余万人,这些农民都响应共产党军的号召,只要动员起来,哪怕是十分之一也非常不得了了。
所以,为什么老蒋要展开对共军的围剿、清洗?因为非既得利益阶层的力量太强大了,长此以往下去,他们定会翻了天,把上层既得利益者打翻在地。
与今天的“科学发展观”、“用发展来解决矛盾”的思维不同——今天的中国有条件“把蛋糕做大”,渐进式的倾斜,把多出来的蛋糕分给非既得利益阶层,逐渐化解冲突;而在民国时期,外忧内患,国家分裂,洋人染指,根本没有条件“把蛋糕做大”,于是僧多粥少,既然财富已经被20%的上层人士占据了,就没有空间容得下那80%的底层民众来分享蛋糕了。
时势所迫,无法选择。
一场大战展开在即……
日期:2012-01-18 14:03:12
★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白居易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毛泽东,1930
据说林彪在井冈山时,曾对对红军抱有悲观态度,问毛曰:“红旗还能打多久?”
毛后来回信于他,很经典地回答了八个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事实上,按照毛的“诱敌深入”、“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的治军思路,沿袭《孙子兵法》的虚实结合、强而避之、卑而骄之的思想,红军在赣南的形势是不错的。
如果不是后来共产国际派来的李德横插一竿子,估计南方苏维埃政权会愈发稳固,一直熬到抗日战争爆发,形势更加大好。
而这个国际顾问——李德,作为一个德国人,恰恰学习的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那一套大兵团决战的思想。他自己本人也只是在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过3年,仅仅只有街垒巷战经验而已,自然只懂得打“阵地战”,与敌军硬拼。
所以,中国战争的国情,是以《孙子兵法》为思路结合的,与西方《战争论》的思想格格不入。
从1930年开始,国军对赣南的苏区进行了五次“围剿”,前四次都以失败告终。这四次战役,都是由朱德和毛泽东领导的,国军的数量不可谓不多,武器不可谓不精良,却打不下小小的苏区。
请看,这是前四次围剿的数据:
第一次围剿:
【国军】10万余兵力,国军11个师又2个旅
【结果】:红军“诱敌深入”,最终歼灭国军一万两千多人,活捉敌第18师师长张辉瓒。
第二次围剿:
【国军】20万人的兵力,何应钦集结的十八个师另三个旅
【结果】:红军继续“诱敌深入”,连打五个胜仗,歼敌三万余人
第三次围剿:
【国军】30万兵力,老蒋亲自担任“围剿”总司令,并带着德、日、英等国军事顾问到南昌
【结果】:红军毙伤俘敌三万余人,再次胜利
第四次围剿:
【国军】40万兵力,陈诚等嫡系部队参战,蒋介石亲自部署
【结果】:红军歼敌近3个师,俘敌1万余人,红军主力扩大到8万余人
看看,四次围剿,规模一次比一次大,将领级别一次比一次高,老蒋不可谓不是大手笔。
但为何始终攻不下小小的赣南?
原因就在于——红军与当地老百姓联系紧密,甚至可以说,当地老百姓为了保卫自己“土地革命”的财产果实,大部分都加入、支援红军,下层百姓的利益是与红军利益紧紧捆绑在一起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为了保卫自己的村庄、保卫家园,每个人都使出全身力气。
强龙再强,也压不过地头蛇。
地头蛇在自己的地盘,无论如何也是要活命的。
你国军来了,即使占领村镇,可老百姓不支持你,在背后搞鬼、暗送情报、破坏后勤通信、不提供粮食,国军就无法长期驻扎。而共军退却之后,四处游击,有朝一日又能回来,红军里相当一部分士兵都是江西本地人,他们怎么会丢下这片热土呢?君不见,建国后的将军当中,以江西人最多,江西又以吉安人居多。
所以孟子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便是这个“道”。
我们举另一个反面例子:为什么抗日战争期间,“东北抗联”始终发展不起来?
原因就在于,日本人把东北作为长期经营之地,对当地民众剥削较轻,甚至做了很多安抚工作。所以东北抗联在当地难以获得民众根基,根基不牢,军事上自然就败仗连连。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解放战争时,林彪与杜聿明争夺四平,四野在东北当时的根基不深,底子薄,民众不是很支持,所以军事上捉襟现肘;而同一时期,粟裕在苏中的七战七捷,恰恰靠的就是“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省却了后勤、补给、情报等大量累赘。
现今,很多人有一个这样貌视正确的观点:共军之所以胜利,是因为宣传工作做得好。
仅仅是因为“政治宣传”吗?非也。如果不是经过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让家家户户得到实惠,享有利益,政治宣传又岂能持久?而一旦人们尝到了“分田地”的甜头,哪怕不用共军的政治宣传,也会一传十、十传百,有口皆碑,好评如潮。
政治宣传不是军事胜利的原因,而是结果。
那么,当时为什么独独在赣南地区苏维埃政权能够存活下来呢?
这便是基于当时的民情了。
当时,林彪问毛泽东“红旗还能扛多久”?
毛泽东回信,详细分析了情况:
一是江西的经济主要是封建的经济,商业资产阶级势力较小,而地主的武装在南方各省中又比哪一省都弱。
二是江西没有本省的军队,向来都是外省军队来此驻防。外来军队“剿共”“剿匪”,情形不熟,又远非本省军队那样关系切身,往往不很热心。
三是距离帝国主义的影响比较远一点,不比广东接近香港,差不多什么都受英国的支配。我们懂得了这三点,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江西的农村起义比哪一省都要普遍,红军游击队比哪一省都要多了。
由此看来,果然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只要贫富差距没缩小、只要全国还有千万穷苦百姓,共军的力量就不会消失。
很多年轻的网友总会说“如果当年老蒋军事战略高明一些,共军就彻底被消灭了”,其实并不懂得当时的国情。哪怕长征真的失败,日后也依然会出现‘张泽东’、‘李泽东’、‘王泽东’,会依然在其他地方出现红军的翻版。
君不见,红军长征后,红一方面军只剩下7000人时,流离颠沛到陕北,即使这样微弱的火种,不出数年,竟又重新燃起希望。眨眼间,共军变成几万、十几万、几十万乃至上百万,陕北、鲁南、豫东、冀北、中原各地的下层民众,都汇聚起来,源源不断,形成汪洋大海,天下大事就已定矣。
此所谓“一曰道”,得道者,自然是多助的。
(接下来解释孙子的“二曰天”)
日期:2012-01-19 09:04:52
====================正文的分界线===================================
★天时与地利:影响战略成败的外界因素(上)
“天者,阴阳、寒暑 、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孙子兵法.计篇》
在《孙子兵法》第一篇《计》里,成功关键的“五因素”中,“道”已说完了,位列第二、第三的是“天”和“地”。
古人总是提这么抽象的概念,也因此需要现代人加以解释。
‘天时’很重要,往小点说,就是天晴啦、下雨啦、降雪啦、雨季啦、旱季啦、天热天凉啦等等。
最为经典的战役,莫过于19世纪拿破仑入侵俄国,遭遇严寒,改写了历史。
作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意大利的国王,拿破仑同志无疑是天才的军事家。他的铁蹄席卷欧洲大陆,奥地利、普鲁士、意大利、瑞士等纷纷拜倒在其脚下,可是唯独俄罗斯,这片白雪皑皑的土地,改变了历史走向。当拿破仑的60万铁骑和1400门大炮兵临城下时,因为遭遇严寒,俄罗斯降雪,气温下降,法军扛不住冻,加上粮草殆尽,饥寒交迫,秩序开始大乱。士兵们三五成群地到处抢劫,以寻找食物和燃料,甚至为了争夺一块面包而发生残杀。
在零下30多度的严寒中,饿殍千里,伤病满地。最终,60万精锐之师只存活了2万人!拿破仑也从此一蹶不振,大势已去!
因天气原因而失败的,还有瑞典入侵俄国、希特勒入侵苏联,可见俄罗斯这片土地还真不是闹着玩儿的,没事别想着侵占俄国;在亚洲地区,则是13世纪的元朝大军征讨日本,两次出海,都遇见“神风”,而致惨败,从此也让日本人信奉“神风”的神秘力量。
至于说到“地利”,事例更多,信手举二例:
譬如先秦时期,六国联合征伐西部的秦国,却因秦国据天险,有函谷关之要塞,硬是攻不下来,最后秦国出函谷关,横扫六合,并吞八荒,此地理位置真可谓“进可攻,退可守”也;
又如三国时期,魏国大军南下,吴国以长江水路拒之,在赤壁大败魏军,赢得半个世纪稳定;蜀国以天堑蜀道拒之,独守剑门关要塞,与魏军抗衡数十余年,可谓占了地势的极大便宜。
而要真正往深层次说,“天”和“地”则是具有更高的战略价值所在。
话说红军,当初在赣南建立苏维埃政权,速度不可谓不快,规模不可谓不大,共产党高峰时期发展到40万人——但此时的“天时”却对共军不利、对国军有利:此时蒋介石刚刚结束“中原大战”,收拾完地方军阀,日本的侵略尚未开始,正好有精力对付赣南“赤匪”。于是乎,纠集各路人马,大举进攻。
尤其自长征之后,红军接连数年厄运不断,“天时”运气那是大大滴坏啊:先是湖南湘江血战,主力部队损失大半;然后在贵州、四川的山沟沟里穿越了大半年之久,又死伤过半;及至与红四方面军汇合,又面临着与张国焘的分裂,内讧不断;到了陕北,主力红军只剩下区区七千人,穷得响叮当;再有西路军前往新疆方向试图与苏联会合,惨遭马家军屠戮,只剩一个司令光杆……一连串的厄运,可真是时运衰败到家了!
要打胜仗,光有精气神是不够的,老天爷,求您给机会有木有啊!
这不,机会总算来了,亲!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成大事者,总是能够忍耐。左等右等,在延安的窑洞里,穿着补丁裤子、半月才能吃一次肉的毛委员总算等到了机遇了——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滴。
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想当初,老蒋在南方剿匪,颇有成效,几乎要把‘赤匪’赶尽杀绝;谁知到了北方,共产党时来运转,坤卦变乾卦,东南对西北,属水变属金,“时位”得正了!
本来是老蒋亲抵西安布置剿匪命令,谁知半路杀出张学良,逼宫进谏,于国难当头之日,国共双方暂时妥协,共同抗日,先把大敌人干掉再说。
(未完待续)
日期:2012-01-19 15:15:17
★天时与地利:影响战略成败的外界因素(下)
●《易经》与中国革命的地理形势
“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孙子兵法.地形篇》
孙子说:地形有六种,平坦畅通的、易进难退的、据险对峙的、狭窄逼仄的、形势险要的、间隔很远的。
“地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很深厚的哲学寓意,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与中国的地理位置吻合的。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说: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