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群星闪耀时——刘秀和云台二十八将的传奇史诗

作者: 宇_为

  日期:2012-3-4 11:53:00
  今天,当我们谈论东汉,我们会谈论些什么?当我们谈论“云台二十八将”,我们又会想起些什么?
  才华横溢,知人善任的儒将邓禹;以一己之力平定四十六郡,夺城三百座的军事天才耿弇;凶狠彪悍,坚毅决绝,率领上谷突骑威震天下的吴汉;计谋迭出、用兵奇诡的战术大师岑彭;德才兼备,刚柔并济,身负萧何之才的寇恂;精通兵法,稳重成熟的“大树将军”冯异;勇冠三军,百战不殆的汉军第一猛将贾复……
  原本应该在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云台二十八将”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炒作。他们的传奇和天才至今不被人熟悉。这本书,不是刘秀的个人奋斗史,而是那个传奇时代里英雄的群像。真实的历史,有时候远比演义和小说更为精彩。
  我们很有激情地创作了这些文字,希望能带给大家不一样的观史感受,希望大家能喜欢。

  今天开始连载。每天更新。
  全书大纲:
  第一章影帝登场
  第二章风起南阳
  第三章柱天都部
  第四章昆阳大战

  第五章绿林乱局
  第六章潜龙升渊
  第七章河北惊变
  第八章河北攻略
  第九章双拳出击

  第十章危机重重
  第十一章决战关中
  第十二章饮马长江
  第十三章渔阳烽火
  第十四章逐鹿中原

  第十五章有志竟成
  第十六章三足争锋
  第十七章得陇望蜀
  第十八章边地烽烟
  第十九章以柔治国
  第二十章光耀云台

  P.S. 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我们亲人、爱人和朋友们的帮助和支持,谢谢你们。
  宇_为是两个人的笔名,排名不分先后^_^
  日期:2012-03-04 11:55:14
  序
  今天,当我们谈论东汉,我们会谈论些什么?当我们谈论“云台二十八将”,我们又会想起些什么?
  那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时代,前有波澜壮阔的楚汉争霸,后是妇孺皆知的三国风云,这段历史夹在中间实在有些尴尬。

  那是一个没有被充分炒作的时代。明清的演义和评书大师们毫无道理的忽略了这段历史,被《三国演义》、《水浒》、《隋唐演义》、《杨家将》、《说岳》这些大作惯坏了的人们,对着那部胡编乱造的东汉演义,实在难以提起胃口。
  汉强,唐盛,宋富,明刚,东汉与光武帝呢?我们对他们又了解多少?
  很多年之后,一心想光复汉室的刘备处处以刘秀为榜样;著名才子曹植与一代名相诸葛亮曾经就西汉开国名将与云台二十八将孰优孰劣展开激烈辩论;司马光称夏、商、周以来,风化之美,未有若东汉之盛者;梁启超盛赞东汉尚气节,崇廉耻,风俗最美。王夫之甚至发出了“自三代而下,唯光武允冠百王”的感叹。到底是什么样的魅力,让后世的王侯将相们对那个时代如此着迷和向往?

  那是一个风云际会,群雄争霸的时代。新政失败的王莽遭到天下英雄共逐之,绿林军席卷关中,赤眉军纵横齐鲁,刘秀起兵南阳,公孙述称帝蜀中,隗嚣割据陇右,一时间,“天下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那是一个英雄辈出,将星闪耀的时代。才华横溢,知人善任的儒将邓禹;以一己之力平定四十六郡,夺城三百座的军事天才耿弇;凶狠彪悍,坚毅决绝,率领上谷突骑威震天下的吴汉;计谋迭出、用兵奇诡的战术大师岑彭;德才兼备,刚柔并济,身负萧何之才的寇恂;精通兵法,稳重成熟的“大树将军”冯异;勇冠三军,百战不殆的汉军第一猛将贾复……他们就像一颗颗耀眼的明星,闪耀在历史的天际。

  那是一个血性与柔情交织的时代。“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伏波将军马援的豪言曾让无数中华男儿热血沸腾;“娶妻当得阴丽华”,刘秀与阴丽华近乎完美的爱情和婚姻穿越了千年时光却仍然让众多有情人为之神往。
  “有志者事竟成”、“疾风知劲草”、“克己奉公”、“推心置腹”、“披荆斩棘”……那个时代的精神血脉和文化传承至今影响着当今的中国人。
  那确实是一个值得书写和感受的时代。
  公元60年,汉明帝刘庄把跟随他父亲光武帝刘秀出生入死的二十八位中兴名将的画像放在南宫云台以为纪念,云台之上,将星闪耀。五百八十多年后,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和他一起打天下治天下的功臣,同样在凌烟阁陈列起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云台二十八将”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交相辉映,熠熠发光。

  但今天,还有多少人知道“云台二十八将”的名字,熟悉他们曾经创造的那一个个辉煌的传奇?为什么我们对那些在演义和小说中虚构的人物如此津津乐道,却对华丽而真实的历史和耀眼的明星们视而不见?
  公元9年,王莽篡权,极盛一时的西汉王朝灰飞烟灭。而五年之后,在地球的另一边,一手建立罗马帝国的屋大维病死。东西方两大帝国在先后步入极盛时期之后,历史似乎就要归于平静。而历史,往往在平静中孕育着转折。
  现在,我们要把时间回拨到两千年前,拨去历史的迷雾和时光的灰烬,回到那个隐藏着惊天变局的转折之时,去看看他们的故事,听听他们的声音。
  这本书,不是刘秀的个人奋斗史,而是那个传奇时代里英雄的群像。真实的历史,有时候远比演义和小说更加精彩。
  日期:2012-03-04 11:56:20

  第一章 影帝登场
  1 我刚好站到了历史的中央(1)
  “我刚好站到了历史的中央。”伟大的传记作家茨威格的这句名言用在王莽身上也许再适合不过。
  公元前48年,汉宣帝刘询去世,西汉王朝最后一个有所作为的皇帝撒手西去。汉元帝刘奭即位,和他父母那段“故剑情深”的浪漫爱情相比,刘奭的婚姻就像一个茶几,摆满了“杯具”。
  刘奭当皇太子的时候,宠爱一个叫司马良娣的姬妾。不幸的是,刘奭25岁那年,司马良娣一病不起,临终前她悲伤地对刘奭说:“我的死并非寿数已尽,而是其她那些良娣、良人们嫉妒我,轮番诅咒的结果啊!”后宫之中嫔妃众多,争风吃醋是见怪不怪的事情。但或许是刘奭用情太深,司马良娣死后,他伤痛欲绝,心碎得饺子馅儿一般,大病了一场。刘奭从此痛恨那些姬妾,发誓再也不理会她们。自己的儿子出现了心理疾病,不碰女人,这下轮到他老爸着急了。汉宣帝为了治疗儿子的心理问题,传衍龙脉,就让皇后挑选几个出身良家、年轻貌美的宫女去服侍皇太子,以求博得太子的欢心。

  皇后精心挑选了五个宫女,乘着刘奭来向父皇问安时,把这些美女叫到刘奭面前,然后让人悄悄地问他:“殿下觉得这几个宫女怎么样?”刘奭原本对她们一个也不感兴趣,然而既是皇后派人询问,只得随意一指,勉强答道:“其中一个还可以吧。”当时一个叫王政君的宫女坐得离太子最近,又穿了一件与众不同的,镶着绛色边缘的衣服,那人以为是指她,就禀告了皇后。皇后立即令人将王政君送进太子宫中,当上了太子妃。

  这位爱美人不爱江山的皇太子哪里知道,他这随意的一指,竟让西汉王朝灰飞烟灭。
  宫女出身的王政君,就这样在一个偶然的机遇中成为了太子妃。但刘奭并不喜欢王政君,也就新婚之夜“礼节性”地临幸了她一次(一生之中唯一的一次)。但正好就这夜,王政君就怀孕了,而且还是个儿子。
  公元前49年,宣帝驾崩,皇太子刘奭在宣帝驾崩当天,登上未央宫前殿的龙位,他就是汉元帝。刘奭即位后,王政君当上了皇后。之后不久,汉元帝的另一位皇妃傅昭仪也生下了皇子,执意要替儿子争取太子之位。但老实巴交的王皇后谨言慎行,品行端正,挑不出半点差错。也许汉元帝对这个一辈子只有自己一个男人而且只被自己温存过一次的女人于心不忍,最终还是立她的儿子刘骜为太子。

  汉成帝刘骜登基后,封王政君之父王禁为阳平侯。王禁去世后,长子王凤不仅继承了父亲的侯位,还被任命为卫尉、侍中,相当于禁卫军统领兼皇帝的高级顾问。至此,以王皇后、王凤为核心的外戚王氏集团开始形成。王氏集团命中注定是西汉皇族的克星,从汉元帝开始,死在温柔乡中的汉成帝、有断袖之癖的汉哀帝,西汉皇帝一个不如一个,而外戚王氏集团势力则根深蒂固,愈加壮大。

  而王政君母凭子贵,成为了皇后,现在成了皇太后、后来还做了太皇太后。也许有人会说王政君是幸运的,但是站在我们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她也许幸运,但绝对不幸福,有哪个正常的女人一生只有一次性生活会觉得幸福?
  汉元帝即位三年后,王莽出生。王莽的老爸是西汉实权人物王凤的兄弟,而王凤是皇后的哥哥。这样算下来,王莽算是大汉皇后王政君的侄儿。
  王氏家族作为权倾朝野的外戚家族,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第一夫人的亲戚,比“官二代”还“官二代”。王家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族中之人多为将军列侯。地位如此显赫,收入自然也不会少,因此王家人多生活奢靡,声色犬马,互相攀比。但唯独王莽是个异类,他生活简朴,为人谦恭,而且勤劳好学。幼年时王莽的老爸和兄长便相继去世,平日里他除了服侍母亲及寡嫂,抚育兄长的遗子,就是专心念书,结交的都是当代的贤士。

  王莽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一言一行是出了名的严谨检点。按理说王莽家是不缺钱的,但是他的家人都穿得破破烂烂。有一次王莽的母亲生病,很多官场上的朋友前来看望,王莽的妻子出去迎接,由于穿得十分破烂,竟然被误认为是王家的女仆。王莽的儿子杀了一个奴婢,按汉朝的律法“杀奴婢不得减罪”,但以当时王家的权势,这律法也不过就是一句空话,王莽的儿子大可以高呼一句“我爸是王莽”了事。但王莽不,他坚持依法办事,非逼得他的儿子自杀了事。可能有人认为以上两件事作秀的成分比较大,但能把自己的亲生儿子都逼得自杀,这样的秀,恐怕不是常人所能做出来的吧。

  日期:2012-03-04 12:07:36
  1 我刚好站到了历史的中央(2)
  做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王莽可以算得上是又红又专的典型了。再举两个简单事例,他的伯父大将军王凤病重,王莽侍疾尽心尽力,亲尝汤药,乱首垢面,脸不洗口不漱,不解衣带,这样的持续时间不是几天也不是几周,而是几个月。王凤极为感动,临死前将王莽托付给皇后王政君,王莽从此便开始发迹。还有一年盛夏大旱,飞蝗成灾,他自己带头不吃荤,并出钱一百万,献田三十顷,朝野上下,都交口称颂王莽的仁德。从这两件小事上就可以看出王莽其实并不笨,甚至可以说是绝顶聪明,第一件事牺牲了他自己几个月的私人时间和卫生,换来的却是坦荡的前程,第二件事情吃了几个月斋饭捐了点钱财,换来的却是千金难买的名声。

  为什么王莽会是这样一个人呢?从后世对他的分析来看,我认为最贴近事实的是王莽是一个典型的儒家思想的维护者和践行者。他的老师是当时的名士陈参,学的便是《礼经》等儒家经典,可以说儒家文化根深蒂固的植入了他的思想中。在以儒治国的汉朝,王莽信守的很多理念得到了士大夫阶层的普遍认同。很多年以后,对儒家文化思想的坚持和信念帮助王莽到达了权利的颠峰,同时也让他跌到了谷底。

  得到王凤临死举荐,皇后极力照顾,而且名声在外的王莽无疑天时、地利、人和占尽。如果当时有十大杰出青年的评选,王莽肯定会以绝对优势当选,用现在的话来说,地球人都不能阻止杰出青年王莽的升迁之路了。
  公元前1年,汉哀帝去世,汉哀帝比他的爷爷汉元帝更有个性,汉元帝虽因怀念司马良娣而出现了些许“性冷淡”症状,但性取向尚还正常,汉哀帝则喜欢上了男人,因此他并未留下子嗣(对有断袖癖好的他来说,有子嗣才奇怪)。而此时的王政君已不是当年的小宫女,四十余年来,她先后担任过太子妃、皇后、皇太后职务,这些经历为她积累了丰富的权力斗争经验,当她听说汉哀帝驾崩,第一反应便是立即赶到未央宫,收回传国玉玺,同时派遣使者飞马召唤王莽。掌握了杀手锏之后,王太后才下诏,要求朝中公卿推举大司马人选。太后的意思连傻子都知道,于是大家争先恐后举荐王莽,唯恐在这场政治秀中站错队。王太后顺理成章地诏命王莽再任大司马,录尚书事,兼管军事令及禁军。随后拥立九岁的汉平帝登基,由王莽代理政务。杰出青年王莽当时不到四十岁,但已经尽揽军政大权。

  王莽初入仕途的时候只是一个小小的黄门侍郎,二十年之后,他已经一跃成为西汉王朝第一号实权人物。究其原因,一是他有一个好出身,生于权倾朝野的王氏家族,特别是他对家族中的核心大将军王凤和王皇后极尽讨好。第二个原因则是王莽恪守儒道,一言一行都严格按照儒家教义行事,这在以儒治国的西汉,在士大夫阶层看来,他的出现无疑就是西汉中兴的希望,人们纷纷把宝压在他身上。

  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王莽便用他的成功印证了一直到现代仍然有效的官场定律:下有人推+上有人拉+自身努力=必然长大。
  王莽,就这样被推到了历史的舞台中央,灯光音响全部就位,他人生中最得意的大戏,即将上演。
  日期:2012-03-04 12:20:53
  2 人生如戏 全靠演技
  王莽的野心显然不止做个辅政大臣,他的终极梦想是君临天下,以整个天下为试验田来践行他的政治抱负。权利的顶峰对于当时的王莽只差一步,汉平帝才是个九岁的小孩子,显然对他形不成威胁,但他的面前仍然面临“三座大山”: 王政君、皇族和民心。
  对王政君来说,时间就像杀猪刀一样快,不知不觉,她已经从皇后做到了太皇太后。哀帝即位后,当时的权臣丁、傅两位见王太后没了儿子的依靠,盛气凌人,甚至当面辱骂王太后,王太后也不与之计较,始终以诚待人。没有勾心斗角,没有阴谋诡计,但她笑到了最后,她就是西汉版《宫心计》中“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的刘三好,对这样一位除了相貌挑不出任何毛病的做人厚道大智若愚的姑姑,王莽始终极为尊重,甚至惧怕。

  王莽估量目前形势还不到自己公然抢夺皇位的时候,于是他决定继续演好自己的角色。于是演技日趋成熟的王莽开始在朝堂之上上演一出又一出的大戏。
  公元1年,在王莽的暗示下,益州令让塞外的蛮夷向朝廷进献白羽雉鸡(白羽雉鸡被认为是祥瑞的征兆),用来进献宗庙。大臣们乘机向王太后提出,王莽拥立新帝,辅政有功,天下太平,现在又带来白雉鸡这样的祥瑞征兆,功绩直追当年的霍光,应该享受与霍光相等的封赏。王太后听得满心欢喜,就诏令尚书备办这件事,准备赐给王莽太傅和“安汉公”的封号,并赏给他二万八千户食邑俸禄。王莽得知后,坚决推辞,同时上书表示,拥立新帝这个事儿是他和孔光、王舜、甄丰、甄邯等人共同定策的,希望只奖励他们四人,自己是皇亲,就不用奖励啦。王太后更加感动,再三诏令王莽上朝接受封赏,王莽再三推辞,最后干脆托病不肯上殿。于是这个事情越闹越大,最后朝野为之感动,群情沸腾,坚决要求王莽接受封赏。王莽看见演出效果已经达到,于是做出诚惶诚恐的样子,不得已上朝接受了太傅和“安汉公”的封号,但坚决拒绝接受封给他二万八千户食邑俸禄。王莽诚恳地表示,愿意等到老百姓家家都丰衣足食了,然后再接受这样的赏赐。此言一出,朝堂上下无不为之感动。这出戏,王莽赚足了人们的眼泪。

  为了继续取悦王太后,王莽又上书说,现在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的很多,建议太后暂时穿朴素的衣服,少吃山珍海味,以昭示天下。紧接着他又表示,愿意自掏腰包,拿出银钱一百万,献出田地三十顷,交给大司农救济贫民百姓。很快,王莽就在朝廷上引领了一次捐钱捐地的潮流,王公大臣们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纷纷仿效他行事。过了一段时间,王莽看这段前戏已经差不多了,于是带领大臣们对王太后上书说:“您年事已高,却为了天下百姓,长期身穿粗糙的丝绸,吃很少的菜肴。近来风调雨顺,天降甘露,臣王莽等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太后爱惜精力,休养心神,开阔心胸,减少思虑,恢复帝王正常的穿着和膳食,让臣子们都能尽到对您的爱戴之心!”王太后的泪点刹那间又被王莽准确的击中。

  公元3年,汉平帝满十二岁,按《周礼》定下的规矩,皇帝到了该结婚的年龄。于是朝廷在天下博采名门之后,准备给汉平帝选一个皇后。王莽提出,自己是皇亲,自身又缺乏德行,自己的女儿相貌下等,因此主动退出竞争。王太后以为王莽真的想避嫌,于是传令给置办这个事儿的部门:“王氏家族的女儿,是朕的娘家人,不要选她们。”消息传出,朝野上下反应强烈。大家都觉得这样对王莽不公平,于是每天有上千人守候在宫门前上书,和朝廷论理。这其中大部分是普通老百姓、学生和基层官吏。上书的人挤得宫门前水泄不通,几乎形成骚乱。王公大臣们一见这个形势,急忙也表明态度,纷纷上书朝廷说:“安汉公王莽的伟大功绩昭然天下,而今在选立皇后的时候,怎么能偏偏排除他的女儿呢?这样向全国人民如何交代呢!”

  为了给这场闹剧再加一把火,王莽还特意派遣长史到各处去做工作,劝阻王公大臣和儒生们上书。有了这些专门负责“劝阻”官员的煽风点火,上书的人更多了,一天达到数千起,人们群情激昂,纷纷呼吁:“愿得公女为天下母!”
  形势迫人,王政君只好收回成命,把王莽的女儿列为候选对象。王莽又出来表白说:“我的女儿只是候选人之一,为了表示公正,应当广泛地在众多的女子中挑选。”已经被彻底调动起情绪的王公大臣们当即激烈反对道:“不宜在众女子中选取皇后乱了正统,皇后之位非安汉公女儿莫属!”王莽这一出欲扬先抑的戏演得实在精彩,结果不言而喻,王莽之女获得最广泛的支持(换现在的说法就是短信支持率第一),顺利地成为大汉皇后。

  日期:2012-03-04 12:22:27
  2 人生如戏 全靠演技(2)
  皇后选好了,皇室得下聘礼。按照惯例,聘皇后的彩礼是黄金二万斤,合银钱二万万。王莽一再推辞,只接受了四千万,并且把其中的三千三百万给了陪女儿出嫁的其他十一户人家,自己只留了七百万。大臣们一看,又议论说:“这样算下来,而今皇后接受的聘礼,比那些姬妾也多不了多少了。”王太后一听,这不是丢大汉皇室的脸么,于是下令再增加聘礼二千三百万。王莽故技重施,又把其中的一千万分给了皇族子弟。通过这事儿,整个皇族都被王莽拉拢过去。

  元始四年四月,王莽的女儿被立为皇后,朝廷宣布大赦天下,全国上下沉浸在皇上大婚的喜庆气氛中。太保王舜等人乘势上奏,提出王莽德行高尚,应该加封为宰衡的称号,位居三公之上。所谓宰衡的称号,是把上古伊尹和周公两大名臣的封号合起来起的新名,古所未有。为了体现这一称号的极度尊贵,还规定宰衡外出需随从亲兵二十人,羽林骑兵三十人,前后各十辆大车。同时建议把王莽的母亲封为功显君,赏赐封地二千户,把王莽的两个儿子都封为侯,并再一次增加皇后的聘礼三千七百万,合成一亿,以表明礼仪的隆重。

  消息一出,几天之内,就有八千多百姓和官吏上书朝廷,支持这一建议。此时的王太后已经完全被“民意”绑架,面对这一空前的封号和赏赐,她只有同意,并在前殿亲自赐封。受封的时候,王莽痛哭流涕,表示只接受给母亲的封号,自己坚决拒绝受封,并要退还两个儿子的爵位和封地。毫无疑问,朝廷又一次坚决不许,王莽在“百般无奈”之下只好接受了这一封号,同时从增加的彩礼钱中又拿出一千万,送给服侍王太后的太监和宫女,表示自己孝敬之心。

  影帝王莽的表现继续抢人眼球。公元4年,王莽下令对老人、儿童不加刑罚,妇女非重罪不得逮捕,同时提议按《礼记》的记载兴建明堂、国立太学、御用天文台,给来长安进修学习的学生修建宿舍一万余间。又在全国征召精通经学的教授,在太学讲授儒家经典,还派人四处收罗散佚的上古经典,编撰成书。一时之间,京都长安文治达到极盛。大学者扬雄也被王莽的煌煌治绩所倾倒,孤傲的他满怀热情地作了《剧秦美新》一文,赞颂王莽的伟大。他说,王莽的治理完全符合先圣精神,在他的领导下,大汉王朝“帝典缺者已补,王纲弛者已张,炳炳麟麟,岂不懿哉”!他激动地赞美王莽之治“郁郁乎焕哉”!

  公元5年,王莽当政五年之后,朝臣又上书朝廷,盛赞王莽的治绩和品行,说他的德行堪比从前的伊尹、周公,根据《周官》、《礼记》的记载,应该给王莽这样德高望重,才品双绝的大臣赏赐 “九锡”。九锡是九种极尊贵的物品,加九锡,意味着王莽已经成为官方认可的全国人民的榜样和偶像。事实再一次证明,王莽的粉丝群体比现在的“玉米”强大得多。消息传出,不长的时间内,朝廷竟然收到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的上书,支持给王莽加九锡。而在公卿大夫、博士、议郎等朝廷官员中,支持给王莽加九锡的达九百零二人,几乎占了百分之九十九(数字之所以如此精确,是因为《汉书》作者班固核对了当时的政府档案)。

  在强大的“民意”推动下,这年五月,汉王朝在未央宫举行盛大仪式,为王莽加封九锡。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王莽凭借自己一次次影帝级的表演,征服了百姓,征服了大小官员和皇族子弟,征服了王政君,他成功地让举国上下都成为自己的铁杆粉丝。
  日期:2012-03-04 12:58:03
  3 历史的玩笑(1)
  现在的王莽已经成为大汉王朝的第一号实权人物,成为士大夫和儒生们的精神领袖,成为全天下的偶像。不过他并没有因此而止步不前,王莽的野心显然并不仅限于此。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