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

作者: 窗前的枣树

  日期:2012-1-12 10:31:00
  写在前面的话
  还是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看到一本林汉达先生写的《前汉故事》,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从那以后一直对汉初以刘邦和项羽为代表的这一群英雄人物不能忘怀,他们甚至影响到了我的性格和人生。在后来的生活中,一心想像他们一样做个大英雄,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随着年龄的增长,当英雄的幻想逐渐破灭,但是汉初群英依然时时活跃在我心中,挥之不去,于是便萌生了写小说的念头。从1995年5月开始动笔,用了一年时间,于1996年5月完成了初稿。初稿写完之后,觉得很不满意,便把稿子放了下来,想让自己的想法沉淀一下再来修改。稿子一放放了十年,中间忙于工作、生存和各种杂务、俗务,始终没有再动过笔,但是对汉初这段历史的关注一直没有停。直到2005年,才又重新把稿子翻出来进行修改。十年之后回头再看原来的稿子,发现十年以前的许多构思和想法并没有过时,这几年经过重新打磨,四易其稿,自己仍然不能满意,改到这种程度,还有很多缺憾和不足,但是已经尽了我最大的努力,成败得失最后交给读者去评论吧。

  在写作过程中,本人到处收集关于汉初刘邦的相关出版物,发现近几年来,几乎每隔一两个月就有一本关于刘邦的纪实作品或小说出版,有时甚至几本同时出版,之所以有这样多的作者关注这段历史,说明汉初群英太有魅力了。但是这些作品都不能令人满意,可以说没有一部成功之作。有些带有研究性质的作品写得很好,例如易中天的《汉代风云人物》和王立群的《读<史记>之项羽》,但不是文学作品,还不能完整地形象地表现这段历史。因此,尽管已有众多的纪实作品和小说出版,我仍然相信本书是一部成功之作,和同类历史小说相比,也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我认为长篇小说需要具备四个要素:人物、语言、故事情节和作品所表达的思想。下面就从这四个方面谈谈我在创作中的想法或者说本书的特色:
  一.人物塑造方面:在四个要素中,《大风》最成功的地方是在人物塑造方面,全书所写的有名有姓的人物有上百人,其中具有明显性格特征的有几十位,主要人物刘邦、吕雉、项梁、项羽、张良、韩信、萧何、曹参、陈平以及赵高、李斯等塑造得都很成功,次一级的人物如樊哙、周勃、卢绾、夏侯婴、灌婴以及项羽阵营中的范增、黥布、桓楚、钟离眜、龙且、季布等也都具有与众不同的性格,除此之外,对那些曾经对汉初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人物,也刻意留心,认真塑造,尽量使其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极力提倡儒家治国思想的叔孙通、对黄老之学作出重要理论贡献并对汉初统治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陆贾以及娄敬、蒯通等。女性人物的塑造,除吕雉之外,还有戚姬、虞姬和袁佩瑶等,也都是比较成功的。还有一些人物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影响,而且影响到后来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例如田横和五百壮士,虽然笔墨不多,但很有必要,也很有特色。通过这些人物的塑造,给读者呈现出了一幅汉初群英图。

  对于主要人物的塑造,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不能只是一般性地写出他们的性格,而是要写出他们的境界。例如张良,要写出他的仙风道骨;萧何,要写出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格精神;项羽,要淋漓尽致地表达他的神勇;韩信,要写出他的战神风采;对于核心人物刘邦,则要写出他从一个乡间无赖到一代英明君主的发展转变的过程。因此,本书可以说是一部雅俗共赏的作品,不想深究其内涵的人可以作为休闲读物来读,而对于那些有思想的读者,则可以从书中得到一些关于修身养性、立身处世的启发以及对历史的宏观纵览和思考。

  二.故事情节方面:小说的故事编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它的可读性,如果读者读不下去,即使再深刻,再有价值,也无法传播开来。在故事情节构思方面,我的态度是首先要尊重历史,要把历史的本来面目呈现给读者,然后再以适度的虚构编织出美好的故事。本书在结构和编织故事方面,特别注意了有趣二字,让读者感兴趣,能读下去,同时也注意了既要生动有趣,又要符合生活逻辑和历史发展的逻辑,也就是严肃性,不至于使人看了感到是生编硬造。本书的史料非常翔实,虽然也有大量的虚构,但是对重要的历史事件,甚至这些事件的细节都尽量遵循历史的本来面目,因此,这本书既可以作为小说,也可以作为历史来读。

  全书的矛盾设置有几条主要线索:前半部主要是起义军和秦朝廷的矛盾,秦宫廷内部的矛盾,以及起义军内部的矛盾;中间部分则主要是刘、项之争;后半部分是汉政权与诸侯及周边少数民族的矛盾和后宫权利之争,这些矛盾交织在一起,跌宕起伏、惊心动魄,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三.语言方面:在现代作家中,我比较喜欢老舍和汪曾祺的作品,因此语言风格也受到两位大师的影响,简洁,不拖泥带水,叙述多为短句,并且有声调节奏美。因为是历史小说,个别地方不得不用古汉语来表达,抛开古汉语部分,完全可以上口朗读。
  四.思想性方面:长篇小说不可能完全是讲故事,作者或多或少地都要通过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即使作者根本不想这样做,作品完成之后,也已经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历史小说更是如此。本书在历史人物的评价方面有许多自己的独到见解,对于汉初的统治思想、政治制度、文化等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形成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并且尽可能地以小说艺术的形式进行了表现。

  为了写好本书,本人还对汉代的民俗(饮食,婚丧嫁娶等)、民居、服饰、建筑、兵器、灾荒、工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等做了比较细致的研究。
  本人还先后到徐州、沛县、丰县、荥阳、广武、洛阳、新安、函谷关、潼关、西安、永济、井陉、蓬莱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以使作品写出来更加真实可信。
  写这部小说,还有我自己的一些独特优势。我年轻时就对军事问题感兴趣,读研究生期间学的是中共党史,研究方向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毕业论文是《关于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战略协同问题》,从那时起,就对中国古代兵法和谋略典籍做过深入的研究,并发表过一些相关的学术文章,因此本书在军事方面的描写是比较准确到位的,如十面埋伏等章节,书中涉及的一些谋略设计也可以与历史上的经典谋略相媲美。

  另外,生活阅历的积累也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很大帮助,例如刘邦,我在周围的朋友身上就看到过他的影子,书中许多人物的性格都有我的同学、朋友的影子,如果生活中没有遇到这样一些有性格的人,很难把这些人物写好。
  全书共八十章约六十万字,前半部分叙述史实、讲故事比较多,完整的思想表达,主要在下半部,如汉初国家的治理怎样贯彻了黄老之学,黄老之学与儒学在汉初的地位等;许多重要人物也要到下半部才能完全展示出他们的风采,例如张良、韩信和陈平三个人物塑造的完成,主要是在下半部,项羽、刘邦、吕雉、曹参等人的形象也是在下半部才完整、丰满起来。

  我是第一次在天涯发表小说,连菜鸟级都不够,希望各位网友多支持,尽管网络写作的经验不足,但是我有一颗真诚的心,想尽量提供给大家一点真东西,希望各位网友多支持,多指教。点击一下试试,我相信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日期:2012-01-12 10:54:25
  001楔子 天尽头
  秦始皇37年(公元前210年)10月,嬴政带着他的小儿子胡亥,再次出游。这次出游,嬴政带了6万大军。左丞相李斯、宦官赵高、上卿蒙毅随行。自从26年统一了天下之后,嬴政已经是第五次出游了。出游,是他巩固政权的手段,一为显示他的威仪,以慑服天下;二为督察官员们尽职尽责。
  秦采用颛顼历,以10月为始。也就是刚过完年,嬴政就带着出巡队伍浩浩荡荡出发了。一大早,队伍按照步兵、骑兵、车兵的顺序陆陆续续出了咸阳,逶迤向东而去。旗幡蔽日,尘土飞扬。前面的队伍已经出城十余里,后面的还排着队站在咸阳宫门口没动窝。随着一阵金鼓声响起,六辆温凉车依次驶出了咸阳宫,这些温凉车都是始皇帝的乘车,为了安全起见,始皇帝的乘车始终不固定,行途中六辆车也不在一起走,乘哪辆车随机选择,此刻只是为了礼仪的需要,六辆车才排在一起,依次出了宫。天下初并,嬴政信心满怀,他站在第一辆车上,频频向路边的臣民百姓挥手致意,直到出了城才钻进车轿里去。

  出巡的队伍经云梦泽到达九疑山,始皇帝祭拜了虞舜帝,又带着队伍沿长江而下,过丹阳,至钱塘,登会稽山,祭祀大禹,在会稽山上立石刻讼。颂词是由李斯草拟,嬴政亲自审定的。看了石刻,嬴政觉得十分满意,祭奠之事遂告一段落,一行人马离开会稽郡治吴中,浩浩荡荡来到胶东郡的成山角。
  嬴政此次出行,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目的,就是寻找长生不老之药。前面那些官样文章一方面是做给人看的;另一方面是要把各方神灵拜到,以确保找药成功。找药才是他此行的最终目的。这些年来,为了找药,耗资巨万,一无所获,那些方士们却从始皇帝手里骗了不少钱财去。嬴政找药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连朝政都懒得理了。方士们告诉嬴政,得道成仙的真人不应与凡人一样,谁都可以随便见,要修道成仙首先要深居简出,尽量少见人。于是嬴政下令在咸阳大修甬道(两边筑有围墙的专用车道)、复道(过街天桥),并且是封闭式的,为的是他行走时不被人看见。嬴政自称上上真人,躲进深宫不见人,大臣们有事只能在定期上朝的朝会上奏报,而嬴政上朝的次数却越来越少。天下统一之后,由于连年战乱,再加上修长城、修陵寝、修直道,徭役、赋税太重,已经到了民怨沸腾的地步,但是嬴政却丝毫不知晓,大臣们的奏报中,无人敢说实话,只有太子扶苏不断上书劝谏,嬴政哪里听得进去,一怒之下罢了扶苏的太子之位,将其发往边塞监军去了。年轻时的嬴政,事事勤勉,每天批阅的公文要论斤称,看不够百斤绝不休息,现在却完全陷入一种痴迷的状态,除了找药,什么事都提不起他的兴趣,朝政几乎完全荒废了。刚刚50岁的嬴政变得越来越怪僻,越来越刚愎自用,尽管天下生灵涂炭,怨声载道,徭役依然不减,赋税还在增加,刚刚建立起来的秦王朝已经危机四伏,嬴政却全然不觉,耳朵里充斥着赞歌颂词,这些赞歌唱得他飘飘然,昏昏然,以为天地之间,他已经无所不能,只剩下一事他必须努力的,就是长生不老。

  成山角位于今山东荣成市,成山山脉的最东端,有中国的好望角之称。这里峭壁峥嵘,惊涛拍岸,巨浪飞雪,气势恢弘。站在成山头向东望去,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传说姜太公助周武王定天下之后 ,曾在此拜日神迎日出,并修建了一座日主祠。九年前,徐市带领三千童男童女入海去找药,便是从这里出海的。嬴政率领文武百官登上成山头,亲自为徐巿送行。胶东郡守告诉他,这里就是天尽头,于是始皇帝命人在成山头上立了一块石碑,上书“天尽头 秦东门”六个大字,至今成山头上还有一座“始皇庙”,是现今保存下来的唯一的一座秦始皇庙。

  徐巿一去便没了消息。有人说他卷了皇帝给的金银财宝从海上逃了,也有人说他出海找不到仙药不敢回来了,还有的说徐市早就死在海上了。直到去年,嬴政才接到胶东郡的报告,说捉到了徐巿。其实徐巿出海不久就回来了,一直藏在民间不敢露面。徐巿找药不过是个幌子,无非是想从皇上手里骗些钱财,不料牛吹大了,皇帝当了真,他也只好顺着杆往上爬,否则就收不了场了。谁知船队刚一出海就遇到了大风浪,船队被风浪吹散,三千童男女也不知去向,只有不多的几个人回到了胶东。徐巿没法向皇上交代,就隐姓埋名藏在了乡间,打算就此苟活一生算了,不料事情过去八年又被地方官府抓住了。胶东郡派人将徐巿送到咸阳,朝野上下都以为这次徐巿性命难保,谁知是皇帝非但没有杀他,反而又从府库中给他拨出重金,让他筹划下一次出海找药行动。始皇帝此次出行,便是为找药而来。

  徐巿早在皇上离开咸阳之前就到达了胶东郡,和地方官员们一起造好了出海的船只,挑选了500童男500童女,准备再次出海寻找长生不老之药。这一次,秦始皇打算亲自带领人马,和徐福一起出海。因此,胶东郡不仅要满足徐巿出海用船,还准备了不少大船,是为皇上准备的。
  嬴政一到胶东,就迫不及待地带领李斯、蒙毅、赵高一行登上了成山头。九年前刻下的那块碑还在,仿佛新的一样。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天空晴朗,万里无云,碧蓝的海水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闪耀着一片银色的粼光。始皇帝若有所思地望着大海,对身边的李斯说道:“传徐巿上来。”
  徐巿一直跟在地方官员们的后面,听见皇上传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了前面,只见他穿一身黑衣黑裤,头上裹着黑色的头巾,看上去就像个走夜路的盗贼。来到山顶,始皇帝问他:“你不是说已经找到藏仙药的地方了吗?在哪里?”
  徐巿指着面前的大海,点头哈腰地答道:“找到了,找到了,就在前面不远的一个海岛上。”
  “离这有多远?”
  “大概,大概有三百多里。”徐巿为了保命,只是顺口胡编,在场的大臣甚至那些黄门侍者和武士们都不相信,可是嬴政已经鬼迷了心窍,对徐巿所说,丝毫也不怀疑,转过头来问道:“你说的是真的?”

  “一点没错!”徐福指着海上说:“就在前面不远的一个岛上,那个岛是个仙岛,岛上有个洞,仙药就藏在洞中。但是仙岛为一个海怪所控,海怪派了一条大鱼把守海岛,那鱼像小船那么大,船一靠近就被大鱼顶翻了。只要皇上肯发兵,用连弩射死大鱼,臣就可以上岛去求仙药。”徐市说这话时大概连他自己都不相信,可是嬴政却深信不疑。

  李斯怕皇上再次上当,在一边敲打道:“徐巿,你可不许顺嘴胡说,你要敢欺骗皇上,可知道该当何罪!”
  “臣绝无半句假话……”徐福正在赌咒发誓地解释,天空中忽然想起了一声炸雷。刚才还是响晴的天,突然阴了下来。
  李斯根本不相信徐巿的鬼话,借着天气突变,逼问道:“你满嘴胡言乱语,惹得天都发怒了,还敢胡说?”
  “臣没有胡说。臣若有半句假话,立刻让雷劈死。”
  李斯丝毫不给他喘息的余地,继续追问道:“那你说说,刚才还好好的天,怎么你一上来就突然变了?”

  徐巿答不上来,一抬眼看见了“天尽头”几个大字,他知道李斯不信他这一套,要活命只有靠皇上发话,于是灵机一动说道:“丞相看见‘天尽头’那几个大字了吗?恕我直言,丞相不该带皇上到这里来,皇上本为天之骄子,动辄惊动天下,本应稳居天下之中,方可四方太平,如今皇上到了天尽头,自然天下失重,大地倾斜……”
  正说着,瓢泼大雨下了起来。李斯指着徐巿说道:“你真是狗胆包天,信口雌黄,到了这种地步,还敢胡说!”
  徐巿知道自己难逃一死,反正豁出去了,直着脖子说道:“陛下若肯信臣一言,立刻就随臣下山去,臣敢保陛下下山之后,风雨立刻平息!”
  李斯还要说什么,始皇帝发话了:“那就按他说的,咱们先下山去,看看他说的灵验不灵验。果真灵验,朕就相信你。你要是敢跟朕信口雌黄,朕立刻杀你的头!”
  说着,一行人下了山。果真如徐巿所说,众人刚下到山脚下,雨就停了。紧接着,太阳从云缝里钻了出来。徐巿得意地说道:“怎么样?我没说错吧?陛下,这回相信我了吧?”
  嬴政转身对众人说道:“看来徐巿果真是有点造化的,不信不行啊!”

  日期:2012-01-12 14:25:22
  其实徐巿也是被逼急了,才想出了这么个法子。他在海上混了多年,对海上的气候了如指掌,从一开始他就看准了这是一场雷阵雨,很快就会过去,所以才敢拿命来打赌。李斯等人无奈,只好由着皇上去了。雨停之后,嬴政传下命令,准备第二天出海射杀那条大鱼。
  始皇帝要亲自率船出海,捕杀大鱼,李斯、蒙毅等一齐劝说也没用,他们都知道嬴政喜怒无常的脾气,不敢再多说,只好跟着一起上船。船队开出去不远,果然碰到一条一丈多长的大鱼,始皇帝兴奋之极,手持连弩,连发数箭,将士们更不敢怠慢,霎时间船上万箭齐发,大鱼身中无数毒箭,立时沉下水去,众人也不知道射死了没有,一齐盯着海面等待大鱼再出现。过了有半个时辰,大鱼肚皮朝上翻到水面上来,已经死了。始皇帝欣喜若狂,命人将大鱼拖回岸边,立刻召徐市商议登岛取药之事。

  徐市本是顺口胡编了一些找不到药的理由,用来搪塞皇上保性命的,不料还真的射着一条大鱼。这下要是找不到药可真的要掉脑袋了。始皇帝问他:“那个仙岛你上去过吗?”
  “启禀皇上,臣没有上去过,只是远远地望见过。”
  “从这里出发,几天能到?”
  “要是天气好,没有风浪,三四天就到了。”徐市一面信口胡说,一面盘算这一次怎么脱身。
  “那好,朕传令下去,今晚连夜准备,明天一早就出发,朕和你一起去,这一回朕要亲自登岛取药。”

  “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徐市听说皇帝要亲自去,脸都吓白了。因为根本就没这么个岛,骗着皇上在大海上瞎转悠,随时可能被皇帝砍了脑袋。
  “这是为何?”
  “皇上还记得我跟您要三千童男女的事么?那仙岛本是清净之地,皇上带着兵马登岛,恐怕会惊动了神仙,药就拿不到了。”
  “朕只带人马护送你到岛跟前,并不上去,如何?”
  “那也不行,至少得在百里以外,兵马就得停下。”徐市满脑子想的是怎样逃脱性命,看来只能从海上跑了,要跑,必须甩开皇上的船队,所以才给皇帝出这样的主意。

  “那好,一言为定。我率军护送你到仙岛百里之外等你。”
  徐巿无奈,只好同意皇上的部队在后边跟着。徐巿见甩不掉皇上,便又在天气上做开了文章,专门选了一个风雨天。出发的那天,狂风大作,风雨交加,海面上掀起了一丈多高的浪头,船上的人连站都站不稳。李斯等人均劝徐市改个日子,可是徐市说,日子是事先找人算好的,绝对不能变。众人望着始皇帝,希望他能改变主意。不料始皇帝却说:“听徐巿的,按原定计划,出发。”

  徐市率领着一千童男女出发了,始皇帝亲自率领大军尾随于后。众文武也跟着上了船,心里都捏了一把汗。
  船刚一出海,暴风雨就来了,海面上掀起了几丈高的浪头,整个船队被暴风雨打散了。嬴政所乘的船只被大风刮断了桅杆,不仅找不到徐市的船,连自己的队伍都找不到了。李斯劝皇上立即返航,嬴政哪里肯答应,暴风雨过后,又在海上转悠了几天,碰到几艘冲散的船只,有徐市的人马,也有自己的将士,就是不见徐市乘坐的那条船。那天嬴政淋了点雨,当晚就觉得头疼体热,身体不适,夜里做了个梦,梦见海神上门来兴师问罪,那海神长得和人一般摸样,只是身上、脸上长满鱼鳞,样子十分凶恶。只见他左手提着一个葫芦,里面想是装的仙药,右手提了一把宝剑,以嘲笑的口吻问他:“你不是想要长生不老之药吗?拿去呀!”嬴政明知他是在戏弄自己,还是伸手想去接那葫芦,海神挥剑一挡,恶狠狠地说:“找药便说找药,为何杀我守岛大将?快快跪下谢罪!”嬴政心里明白海神指的是那条大鱼,想要说句道歉的话,但那海神不可一世的霸道劲实在让他无法接受,于是拔出身上的佩剑上前迎战,胳膊却使不上劲,平日所练的剑法,着着都刺不到位,那海神的剑法并不怎样,可是眼看他手舞宝剑在自己眼前晃来晃去,就是拿他没办法。最后,海神一剑向他咽喉刺来,嬴政刚想挥剑抵挡,对方剑锋已抵他的喉咙,惊得他大叫了一声,吓醒了。第二天便觉精神恍惚,浑身无力。起初,靠着一股找药的精神头还勉强撑着,没想到,在海上漂泊了几天,病情越来越重,最后索性卧床不起了。望着茫茫大海,不见徐市的影子,嬴政只好同意返航,回到岸上去等徐市的消息。等了半个月,仍不见徐市的影子。按照徐市的说法,仙岛距这里不过三百多里,三四天就能到达,往返至多十天就够了。风暴过后,海上一直风平浪静,如果不出意外,徐市早该回来了。嬴政知道自己又让徐市骗了,这一次他彻底绝望了,眼看着病情一天天加重,只好下令往回返。

  日期:2012-01-12 14:26:09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