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世家.晋国的外来户—追寻二千年前的文明与暴力,真相与人性

作者: 非洲小童

  日期:2012-3-11 10:48:00
  《春秋世家.晋国的外来户》
  不要圣人,不要粉饰,追寻二千年前的文明与暴力,真相与人性
  前言
  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出自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第十八》,这句振聋发聩之语是对过去数千年以血统定人生的根本否定,从此,英雄不问出身,权力与财富属于智者与强者,平民与王侯将相之间不再有天然的鸿沟,即使王朝的新贵们殚精竭虑为子孙后代经营算计,企图开万世太平,也罕有一家连续三代出将入相,帝王梦也多不过十几代。

  但倘若你生活在春秋以前,又出自平民家庭, 纵有冲天的本领,也几无机会追求显赫的功名,更别提影响历史的进程,大小王公贵族可以子子孙孙十几代、数百年坐享一座城池,共享一个国家,他们因此又被称作世家。
  为区别起见,周天子领导的世家称作王室,国君(诸侯)领导的世家称作公室、公家,卿大夫领导的世家称作家或者私家。王室、公室的自有领地叫公田;私家的自有领地叫私田。
  分封制下,公室名义上拥有一国,王室拥有天下,《诗经》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实则权威有限,并不能对王土或者公田之外的私田随意苛以重税,更不能随意分封,变更私田的所有权;卿大夫们的话语权很大,不仅享有私田的自治权,还跟王室、公室共享一国的军政大权。
  为了维护王公贵族共治天下的既有利益,旧式王公贵族们设计了一套名叫周礼的政治制度,规定公室一家的姓为国姓,以树立君主权威,正所谓“尊尊”。
  《诗经.大田》之“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说的是卿大夫组织征调民力,先为国君效劳,后为自己料理私田。表现积极的,就是大公无私的道德楷模。
  为壮大国君的统治基础,周礼提倡任人唯亲,将领地与爵位授予给公室的兄弟子嗣以及姻亲,正所谓“亲亲”。
  为避免因为分家,损害家族的整体实力与社会竞争力,周礼又规定只有嫡长子才有资格继承一国或一家的权力与财富。

  人本质上是逐利避害的,全社会的优质资源又是有限的,面对权力与财富的巨大诱惑,包括失意的贵族子弟、不甘平庸的平民英雄以及实力见长的卿大夫们在内的各式新兴力量,如同飞蛾扑火一般奋不顾身扑向名利场,蚕食、侵吞旧贵族的地盘,新旧之间的杀戮在所难免,旧有秩序摇摇欲坠。这不禁让旧秩序的守望者们大惊失色,诸如孔子就斥之为礼崩乐坏,道德沦丧;墨子则斥之为国相攻,家相篡,人相贼。

  其实大可不必这般义愤,春秋战国实在是一个新旧交替、让人激情澎湃的的时代,有志者为了上位,前所未有的抨击包括血统论在内的一切守旧观念,这是值得肯定的。
  战国七雄赵国的始祖赵衰,虽出身贵族家庭,仅仅因为是个有能耐的外来户,就遭遇主流的排斥与打压。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利,赵衰高举法治的大旗,与春秋霸主晋文公为首的旧贵族开展了一场漫长的没有硝烟的心理战,最后晋文公败北了。
  道理很简单,经营一个大国,尤其是称霸中原的大国,仅靠近亲繁殖是不够的,晋国之所以长期称霸中原,正是因为礼贤下士,吸引了众多的外来户来晋国建功立业。未来秦国之最后统一六国,关键在于打造了一个不计出身、以军功定爵位的军国主义制度。
  并非是要为军国主义唱赞歌,衡量一个制度的优劣,你可以强调普罗大众、平民百姓的生存状况是否得到改善,但同样要重视有无适应英雄与天才生存的土壤,这两者缺一不可也紧密相联。
  英雄们信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固然残酷,却是人类社会新陈代谢、自我调节的必要手段与客观进程,并不因为个人爱憎就会自动消失。况且英雄与平民之间并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英雄从平民中来,也应该随时准备回到平民中去,只有这样,平民的权利才能得到尊重,英雄才会得到善终。

  如果从尊重平民权利、让英雄得到善终的角度来看,春秋之世兼并激烈、完全崇尚强权而且完全没有退出机制,实在是一个残酷而不够文明的时代,旧贵族之所以鼓吹周礼、崇尚道德,就是要恢复旧有秩序与格局,维护既得利益;新贵族之所以鼓吹法治,崇尚武力与才干、推行论功受赏的制度,则是不满现状、渴望上位。无论是周礼还是法治,本质上都是强权意志的体现,都不足以弥灭纷争。

  由于法治更有效率,更有战斗力,所以就更有市场。贵族们为了壮大统治基础,扩大统治阵营,就打着法治的大旗,争相引进外来人才。为了集中权力,尤其是树立个人的无上权威,他们又需要削弱下属的职权,防范下属尾大不掉。
  于是乎,表现为少数贵族世代集体垄断一国之军政大权的分封制必然面临崩溃,世家这个称谓也就渐渐名存实亡,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制初具雏形,这就是春秋之世对于历史的一个贡献。只不过,君主专制与集权制也有无法克服的致命缺陷:任何王朝都不可能无休止、无上限的扩大特权阶层与统治阵营,总有不堪重负的一天。
  历史的进程有时象开凿隧道,什么时候平民阶层与特权阶层从隧道两边顺利实现对接、融为一体,什么时候才会海阔天空、万世太平,只是这个对接的过程非常漫长,自人类有记载的历史以来,至少需要几千年。
  重新回到春秋之世,那些掌握军政大权的新旧贵族是为时代的强者,那些不满混乱与杀戮、积极探索思考新秩序的思想家们是为时代的智者,而在开凿隧道的伟大进程中,他们有过怎样的荣光?又以怎样的姿态集体泯灭在历史的隧道中?他们与几千年后的中国人又有着怎样的关联与交集呢?
  日期:2012-03-11 10:55:15

  《左传》与《史记》这两朵中国史学著作的奇芭,或许是众多历史研究者与爱好者仰望的两座高山。本人作为仰望族之一分子,之所以斗胆写作《东周列国的王公贵族》,的确事出有因。
  春秋之世是一个分封制逐渐解体、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制逐渐建构、历时数百年的漫长过程,期间新生事物之层出不穷,英雄豪杰之更迭频繁,令人激动人心又目不暇接。
  最值得关注的,也最能体现这个时代特点的是,权力与财富原本无一例外垄断于包括周王室、诸侯、卿大夫三级王公贵族在内的世家,也就是世袭的家族,但在各种内力、外力的作用下,渐渐向广大的士人阶层洞开了一丝缝隙,于是新旧世家相互更替,最终,士人(个人)阶层替代世家治理国家。
  春秋之世数百个诸侯国,单个诸侯国又有数个甚至数十个世家,如何反映这些世家的作用及影响,并非一件易事,即便是《左传》与《史记》这两座高山也不无遗撼之处。
  《史记》之于春秋之世按国家来写,虽然脉络分明,但写作对象仅为国君一级的世家,至于卿大夫一级的世家则是惜墨如金。
  《左传》按时间顺序来写,一年之际将东周列国重要人物、重大事物一网打尽,难免失之纷繁。此外,史家多依据占卜家或者某些智者的预言来解释重大事物,又难能令人信服。

  本人希望能够采纳两家之长,一是按国家来写,着眼于大国及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次国或小国。二是按照时间顺序,反映在不同历史时段产生重大影响与作用的世家,也就是包括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在内的王公贵族。
  写作计划:晋国的世家为一本,书名为《春秋世家.晋国的外来户》。楚国的世家拟为一本,书名暂为《春秋世家.永远的楚王族》,另附郑国、鲁国、东周部分世家的评论。齐国的世家拟为一本,书名暂为《春秋世家.迷惘的齐公室》,另附卫国、宋国部分世家评论。秦国因为世家不成规模,暂不列入写作范畴。
  还有几点交待如下:
  第一,本书无力探讨华夏文明的起源与全部,仅重点关注四渎(黄河、济水、淮河、长江)文明,仅是这个宏大叙事的一个小小断章。
  第二,不树道德楷模,只关心世家的利益角逐。不盲从所谓的定论,尊重人性与真相。
  第三,写作是脑力活,更是体力活。为了写这本书(或者是三本书),我做了许多基础性工作,包括基本整理东周十国近二百个世家的简谱(含每个家族的领地、每代主要成员的军政履历等)等。

  日期:2012-03-11 11:04:19
  一、“桐叶封弟”说与晋国的由来
  (?--前十一世纪)
  1、“桐叶封弟”的三个说法
  我们来做个老套的民意测验,题目如下:

  有人因为一场游戏得到一个国家,你是信还是不信?
  选项有三,一是相信。二是半信半疑,或许有,或许没有。三是根本不信。
  选信的恭喜你,有三个历史名人专门出书支持这个说法。一个是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编纂了一本著作《吕氏春秋》,又名《吕览》。一个是西汉经学家刘向,写了本《说苑》。一个是西汉史家司马迁,写的是文史巨著《史记》。
  根据吕不韦《吕氏春秋.重言》和刘向《说苑.君道》的相关记载,公元前十一世纪的某一天,年幼的周成王正在跟弟弟叔虞玩游戏,听说周师征服了唐国,就随手将一片桐叶剪成珪状递给叔虞,“我将唐国封给你。”摄政王周公旦听说了这事,以为天子无戏言,就力促成王封唐,史称桐叶封弟。
  《史记.晋世家》的记载稍有不同,以为是大夫尹佚而非周公旦促成桐叶封弟一事。
  图为玉圭,是古代帝王、诸侯朝聘或祭祀时所持的玉制礼器,尖首平端。

  选半信半疑的同样恭喜你,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为此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是为《桐叶封弟辨》。柳宗元在文中说,因为一个不恰当的玩笑,促使成王将土地与人民封给年幼无知的弟弟,并非明智之举,想必不会出自圣人周公旦之手。若真有其事,也一定是别人干的。
  选不信的还是恭喜你,地下出土文物、著名青铜器铭文《晋公奠》有云,“我皇祖唐公,膺受大命,左右武王。騄燮百夷,广嗣四方。至于大庭,莫不来王。”
  据青铜器专家唐兰考释,《晋公奠》乃唐叔虞后人晋定公(在位:前511年-475年)所作。晋定公以为先祖叔虞早在周武王时期就居功至伟,绝非凭借一个游戏侥幸得到唐国,这自然是全盘否定桐叶封弟说。
  一个国家的诞生竟有三番说辞,自然非同寻常,孰是孰非也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讲清。若要揭示真相,不妨追溯晋国的前身-周民族,走过怎样一条艰难曲折的兴盛之路,其与晋国的诞生有着不可割裂的内在关联。
  周民族兴盛之前,华夏大地上相传产生了十位盟主级别的政治领袖。(注1:由于秦一统之前并无绝对的个人权威与中央机器存在,所以本文故将部落联盟、城邦联盟的首领统称为盟主。)

  最早是三皇,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有熊氏。
  其次是五帝,少昊帝青阳氏、颛顼(zhuānxū)帝高阳氏、喾(kù) 帝高辛氏、尧帝陶唐氏、舜帝有虞氏;(注2:)
  以上是后人想像的三皇五帝像。
  最后是大禹夏后氏、商汤,后称二王。
  有关三皇五帝的说法,历来不无质疑,比如二十世纪的“古史辨派”就以为,夏、商之前的历史皆为后人追述,缺乏第一手文字以佐证,并不可信。胡适更认为春秋战国以前之历史皆后人之假托,“要把古史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与胡适同时期的钱穆反对人为地将历史一刀切,他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各民族最先历史,无不是从追忆而来,故其中断难脱离传说与带有神话之部分。若严格排斥,则古史即无从说起。”
  钱穆的话应该更有道理,因为所有能够流传下来的书面文字也好,地下出土文物也好,其实与口耳相传的上古史一样,都是人为的产物,可能部分忠于事实,也可能部分自说自话甚至是弄虚作假,若严格排斥,就没有人类历史可言了。
  总之,能够流传下来的历史就好比一个不无污垢的小孩,人们是将脏水与小孩一同泼掉,还是仅将脏水泼掉,实在没什么好争议的。
  至于以什么标准来判定是小孩还是脏水,或许可以尊重这样一个社会常识:任何民族都不可能单独存在,需要在相互往来中创造历史、改写历史,某一民族的追忆史如果能够得到多数民族的认同,或者能够得到敌对民族甚至是征服者的认同,即使不能全部采信,也不应全部视为子虚乌有之事。
  从现有经史子集的记载来看,三皇五帝之说显然为包括周民族在内的多数民族认同,也就值得今人慎重对待。

  言归正传,来看周民族走过了怎样一条兴盛之路。
  日期:2012-03-11 11:28:07
  2、周民族的英雄们
  周民族的历史上曾有多位英雄,《诗经?大雅》共有六首诗歌追忆了周民族英雄从创业到建立王国的不朽事迹,其中《生民》叙述周人始祖后稷的事迹。《公刘》叙述周人祖先公刘由邰迁豳的史迹。《绵》叙述文王祖父古公亶父从豳迁往岐下之后的丰功伟绩,以及周文王如何继往开来,使周民族日益强大的故事。《大明》叙述了周文王父亲王季和母亲太任、文王和太姒结婚以及武王伐纣的故事。

  周的始祖姓姬,名弃,号后稷,传说曾经担任帝尧的农师,又担任帝舜的后稷(jì)。后稷跟农师一样,都是主管农事之官。后稷因为任上有功,在帝舜手中得到一块土地-渭水流域的邰(tái)地,今陕西省武功县境内。
  后稷像
  土地是人类的休养生息之所,也是财富之源,因此常常引发争执、侵略甚至是杀戮。夏代末期,盟主夏后氏侵吞周人赖以生存的邰地,后稷的后裔不窋(zhú)被迫率族奔走北方,与戎狄为伍,过着以畜牧、狩猎为主的游牧生活。
  不窋的孙子公刘是周民族历史上的第二位英雄。他重操祖业,以种植为生;又南渡渭水,至南山采伐木材,得能积累财富应对内外之需。公刘的儿子庆节实力渐长之后,来到渭水的支流-泾水北岸,建立豳(bīn)国,也就是今陕西彬县。(注1。)
  古公亶父(dǎn fù)是庆节的八世孙,在周民族历史上有着举足重轻的地位,后来被周民族尊为大王。
  古公亶父继承后稷、公刘的优良传统,积德行义,深受国人爱戴,但也面临一个困境:周民族这时尚不够发达,没有修建城池,无力自保,屡屡遭遇西北的戎狄薰(xūn)育族的侵凌勒索。
  古公亶父面前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打,但打不过薰育族,结果会将土地、人民输个精光;二是不打,先是破财免灾,最后还是要赔进土地与人民。
  两条路都是死,前面一条路是快死法,后面一条路是慢性自杀。古公亶父选择第二条路,戎狄索要财物,那就给钱;戎狄贪得无厌,又索要土地与百姓,古公还是照办。
  周人怒了,皆欲奋起反抗,一时间,群情非常激昂。古公出现了,但他没有发表战斗宣言,而是来宣布散伙的。
  古公亶父说,“民众拥立君主,就是想让他为大家谋福利。现在戎狄前来侵犯,正是为了夺取我的土地和人民。人民跟着我与跟着戎狄有何不同呢?人民为了我的缘故去战斗,我却牺牲他们的父子兄弟去做君主,我实在于心不忍呀!”

  话说完了,古公亶父就率领族人,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豳(bīn)国,向南迁徙,他的身后是周人已经经营九世的土地,以及纷纷要求保家卫国的人民。随后,古公亶父渡过渭水的支流徂、漆二水,(注2)越过梁山,来到岐山之下一带的平原,史称岐下。因为周人在此居住,所以岐下又称周原,今属陕西省岐山、扶风两县的交界地段,是周民族的第三个栖息之所。

  古公亶父有了安身立命之所,就打着仁义的旗帜接收难民。大批豳国的人民不堪为戎狄的奴役,又思念古公亶父的仁义,于是扶老携幼,前来投靠。古公一则收获人民,二则收获仁义的美名,因故实力大增,得在新的地盘上站稳脚跟,不受左邻右舍们的欺负。
  古公又大兴土木,修筑城郭,营造房舍,以为都邑。有了坚固的城池,周民族也就不用那么惧怕游牧民族的侵略,人民及财产的安全也有了一定的保障。这个举措标志着周民族脱胎换骨,告别部落首领时代,进入城邦时代。
  古公所做的第三件大事就是政治联姻,发展政治盟友。
  邰国在渭水流域,可能就是周始祖后稷的封地,是周人走出渭水、走向中原的首个必经之路。挚国为殷商的畿内之地,在今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为了谋求好的生存环境与发展空间,古公迎娶邰国国君之女太姜,生下少子季历。(注3:)古公又为儿子季历迎娶挚国国君的次女太任,生下周文王姬昌。(注4)
  经过不懈的努力以及苦心经营,周人终于拿到一张进军国际主流社会的入场券。就在此时此刻,周民族面临一场权力的角逐,这也是有史料记载的首次内斗。
  古公亶父有多个儿子,太伯为长,虞仲为次,季历居幼。按照嫡长继承制的原则,周民族的领导权不能交给姬昌。季历德才兼备,又备受父亲古公的偏爱,所以角逐到周民族的领导权。太伯与虞仲二人竞争失败之后,远走东南,建立吴国。

  有关这次内斗,后人基于政治的需要,则是极尽粉饰之能事,比如孔子《论语》的说辞是太伯品德高尚,几次主动将王位让给弟弟季历,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话来称赞他。(注5)
  季历即位之后,凭借婚姻关系以及强大的家族实力进入国际主流,先是成为盟主武乙的坐上宾,后又成为商纣祖父、盟主太丁的牧师。从此,周民族得能名正言顺结交天下诸侯,影响力与国际地位日增。(注6)
  ---------------------
  不知道怎么回事,贴不上图片。。。
  日期:2012-03-11 11:40:56
  3、周文王姬昌
  姬昌是季历与殷商贵族女子太任的儿子,史称周文王,这是一个让周民族走出西方、入主黄河中下游的决定性人物,也是一个被后世神圣化了的人物。
  纬书《尚书帝命验》曾经记载,姬昌出生时天降祥瑞。西汉刘向在《列女传》中则盛赞姬昌的母亲太任的出身如何高贵,品行如何贤惠,孕育儿子姬昌时是如何注重胎教,“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能以胎教子。”
  这些调调都旨在告诉人们:姬昌吉人天相,血统高贵。
  这些说法暂且可以听之任之,不用太当回事,因为姬昌跟祖父古公、父亲季历一样,还需要继续跟殷商属国进行政治联姻,来提升周人的国际地位。
  黄河中下游一带有个国家叫做莘国,在今陕西渭南市合阳县,西连渭水,东连汾水,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不仅如此,莘国还盛产美女。

  据《诗经?大雅?大明》记载,莘国国君的女儿太姒如同天仙下凡,非常漂亮。跟所有的小说一样,公主嫁给王子,太姒嫁给了周民族的领袖姬昌,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打铁还需本身硬,周民族作为一个后进民族,要想发展壮大,在国际社会中享有一席之地,仅靠政治联姻是不够的,仅靠家族成员也是不够的。周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蜗居在岐山之下,实力有限,进出不便,不容易吸引外来人才,姬昌准备用领袖的人格魅力以及杰出的政治才能来克服所有先天的或者后天的不足。
  在无数史家与文人的笔下,姬昌被定格为一个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主形象。为了不怠慢来访的士人,姬昌经常顾不上吃午饭。一时间,远在孤竹国(今河北唐山以西)的伯夷、叔齐,商大夫太颠、闳(hóng)夭、散宜生、鬻(yù)子、辛甲皆来投奔。
  与此同时,姬昌并不因为重用外来能臣,就冷落包括姬姓家族成员在内的旧贵族利益。
  《左传》有说周文王在位期间曾经颁布了“有亡,荒阅”的法令,意思是清查逃亡的奴隶,勒令归还原主也就是旧贵族。(注1)

  《史记.周本纪》也记载姬昌继承祖辈的优良传统,“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这些“仁”“老”“少”多是姬姓家族成员。
  任用新人,也不亏待旧人,团结一切有生力量,姬昌故能称霸西方,史称西伯。
  周的强大也招致诸多诸侯的不安。在黄河支流伊水流域也就是中原有个崇国,其国君名叫崇侯虎,可能担心周民族东渡渭水,进军中原,消灭崇国,于是就怂恿盟主商纣将姬昌囚禁在商都朝歌以北的羑里。
  商纣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为了惩罚异己,设置了诸多令人恐惧战粟的酷刑,砲烙之刑就是其中之一。具体做法是在铜柱上涂油,在铜柱下端放置炭火,然后命令受刑者爬铜柱。无需多久,受刑者就带着一身油掉在炭火中,并迅速化为一堆灰烬。
  如果周人不能及时相救,姬昌必死无疑。

  问题是,朝歌为今河南安阳,羑里为今河南省汤阴,距岐下有千里之遥,中间更隔着众多殷商属国,其中就有崇国。倘若周人发兵相救,商纣随时可以将姬昌就地正法。
  河南汤阴县羑里城的周文王雕像,跟时下绝大多数伟人雕像一样高大巍峨,但欠缺辨识度。
  河南汤阴县羑里城,周文王被囚的雕像。
  为了营救姬昌,周人开始了大范围的寻宝行动,前往渭水流域的骊戎国物色宝马,来到黄河中下游的莘国也就是太姒的娘家搜罗美女,奔赴淮水流域的熊国求购名贵的战马。(注2:)这番美色加宝马的贿赂行动很是成功,商纣这边欣然笑纳,姬昌不仅收获自由,也籍机与中原的诸多民族互通往来,增进感情。
  获得自由身的姬昌还给国际社会送来一份大礼,他将自己的洛西之地献给商纣(注3:),只求换得砲烙之刑的废止。于是在天下人的欢欣鼓舞与称颂声中,一个慷慨仁义的准盟主形象悄然树立。
  姬昌这个形象广告的收益是无穷的。
  在此之前,周民族若要冲出渭水,要向邰国及莘国借道。若要更进一步,进军东边的黄河中下游流域,还得向两个国家借道,一个是芮国,在今陕西潼关;一个是虞国,在今山西平陆。芮、虞两国一直存在领土纠纷,多年来悬而未决。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