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子的童话 第三部

作者: sky浪翻云

  《打拼——六个人的江湖路》
  《流子的童话之义色传说》
  《流子的童话 第一部 义色传说(重写版)》
  《流子的童话 第二部 斜阳正浓》

江湖夜雨十年灯

  我已经有很多年没见过锔碗匠了。
  锔碗这个行业就像是皮铜一样,一声不响,突然离开了这个世界。
  皮铜曾经是九镇最好的锔碗匠。
  几乎每天,我都可以看见他挑着一副担子,走街串巷的替人补锅锔碗。
  皮铜的个子很矮,又黑又瘦,脸上布满了皱纹。常年穿着一件皱巴巴的深蓝色老式中山服,外面围着块又厚又脏,补丁套补丁的大围裙,围裙中间的位置已经被打磨出了一片油亮,头上时时刻刻都戴着顶赵本山式样的老旧军帽,只不过,赵本山戴出的是滑稽,而皮铜戴出的却是落魄与平凡。
  十几二十年前,我穿开裆裤的时候,他是这副样子;死的那天,他还是这副样子。
  在记忆中,我一直觉得皮铜好像没有老过。

  很多年之后,我才明白,其实,皮铜并不是不老,他只是从来没有机会年轻。
  不知为何,我打小就很亲近皮铜,经常和他的儿子一起跟在他的屁股后面到处跑,兴致盎然,不知疲倦。
  有些时候,皮铜也会吹吹牛。
  他偶尔也会得意地扬扬手里一样叫做“弦弓子”的工具对我说:
  “姚三伢子,晓不晓得,你皮叔这个是什么?不晓得吧,这个就是金刚钻!没得金刚钻,就莫揽瓷器活。你要是学会我这门手艺啊,到哪里都有碗饭吃,不得饿死。晓得不?”

  可另外一些时候,当我和他儿子学着他那种独特的腔调,大声吆喝:
  “不偷不摸,锔碗补锅呦~~~;勤俭节约,日子好过咯~~~~”
  皮铜就会停下脚步,回头看着我们,目光中满是忧虑,一边摇头一边轻言细语地说:
  “姚三伢子,你莫学我这个,这是没出息的人才学的,你们都要好生读书,考大学读博士,骑马坐轿,听到没有啊?”
  只可惜,我没有听他的话。

  皮铜是一个好人,却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
  为了过上好日子,长大的我变成了一个坏人。
  变成坏人之后,我越来越忙。
  我不再跟着皮铜后头走街串巷,我也不再对锔碗这个行业有任何的好奇。
  就连他的儿子也一样。
  皮铜就是皮铁明的爸爸。

  今天上午,他死了。
  几天前,九镇车站旅社住进了两个说北方口音的外地人。
  这两个外地人白天睡觉,晚上出门,一去就是一整夜,每次回来的时候,都弄得满身泥土。
  时间久了,老板有些害怕,问他们做什么事的,两人也遮遮掩掩不肯说,但是保证没有犯法,加上说话客气,出手又大方,看在钱的份上,老板也就没再深究。
  昨天半夜,两人又出了门。
  但是没想到,今天却只有一个人回来,手里还抱着一只脏不拉几,粘满了泥土的陶瓷罐。

  此人一进门,就从怀里掏出了一张图纸,神神秘秘地拉着老板说出了实情。
  他说自己祖上本来也是九镇的人,家就住在西边的观音庙,国共内战的时候父亲被拉壮丁去了中原打仗,后来战败投诚就在河南结婚生子落了户。
  他父亲死之前,告诉他,自家祖上在九镇这片曾经也算是个大户,家里还有一罐光洋埋在地底,本来早想取出来,但是建国后一系列政治运动,不敢取,现在才交代他,要他过来取,这张纸就是他父亲画的埋光洋的地图。
  这些天,他和他的小舅子就是在忙这件事情。
  可现在是共产主义新中国,这个东西虽然是他家祖人挣来的,一旦取出来,按法律却必须要归公。

  他们为了掩人耳目,只能深更半夜去取。
  昨天晚上好不容易找到地方,刚挖出来,却被当地的人发现报了警。黑灯瞎火之下,他的小舅子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也许已经被抓。他必须马上走,千山万水的抱着罐子不方便,怕路上惹出什么麻烦。所以,想问老板愿不愿买。
  他不想坐牢,只要不亏本平安离开,能回家就好了,江湖救急,不图赚钱。
  如果老板买,他可以低价卖。
  这个骗局在现如今看来及其拙劣低级。
  但是,很多朋友应该还有印象,在九十年代初的时候,这种骗局却极为盛行,几乎骗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无数人为此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老板虽然是个生意人,但毕竟只是九十年代初的一个山里小镇,没见过世面的小小旅店老板。面对着一个油光水滑的江湖老千,理所当然也就上了当。
  更不幸的地方是,这个旅社有两层楼,楼上是旅社,楼下老板还开了一家餐馆。
  做餐馆的难免经常有破碗碎碟。
  一到中午,就开始有人吃饭,生意好了,没时间修理,于是老板头一天就约好了皮铜大早上过来帮他锔碗补锅。
  所以,在外地人和老板谈的时候,皮铜也在场。

  皮铜是个老实人,本本分分过了一辈子,没有伤害过任何人,没有欺骗过任何人,连冒险的事情也从来没做过一件。
  那天,他本来也不会做出那样大胆的蠢事。
  只可惜,他的老婆得了关节炎,一变天就痛得呼天抢地,生不如死。
  而他的儿子不听话,要跑社会打流,虽然没给过家里多少钱。但不听话的理由却光明正大,说自己家里穷,他要赚钱帮母亲治病。
  他不愿意儿子打流,也心疼老婆病痛。

  能改变这一切的办法,只有钱。
  他赚来的干净的钱。
  于是,他动了心。
  不过,纵然如此,他还是不敢,他胆子太小。
  看着老板取出两千块钱给那个外地人的时候,他只能羡慕不已,笑着说了一句:

  “陈老板,这哈你就发了大财啊。我这样的人就天生命苦,没得你一半好的八字啊。哈哈哈。”
  就是这句话背后的艳羡与贪婪,要了他的命。
  老板再三验货之后,外地人交代老板现在一定要先把罐子藏好,怕万一警察过来看到了没收。然后,就走上楼去收拾东西了。
  等外地人收拾好东西下楼的时候,老板已经进了里屋去藏罐子了。
  大厅里面就只有羡慕不已自叹命苦的皮铜一个人,埋头锔碗。
  外地人走到了皮铜面前,问皮铜是不是也想要。
  皮铜有些羞涩,回答说自己穷,一个锔碗的,没得那么多钱买,再说光洋卖都卖了,现在还说有什么用。
  外地人从怀里掏出了一样东西,告诉皮铜,他家里其实除了光洋之外,还埋了十个这样的东西,刚才看旅社老板谈价钱太精了,不想卖给这样的人。
  他马上就要走,不求钱,看皮铜也是个老实人,如果要,他就卖,不要就算了,过了这村儿没这店。
  那样东西是元宝。
  面对着金灿灿的元宝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冒险。
  皮铜也一样。
  他做出了人生中第一次,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冒险。

  他拉住了转身要走的外地人。
  然后,随便找个借口给老板说了一声,一前一后带着外地人回了家。
  他拿出了所有的四千块钱。
  等他千恩万谢送走外地人,喜滋滋地回到饭店时,却发现饭店里面人声鼎沸。
  原来,忍不住得意的老板把自家哥哥喊过来一起分享喜悦,聪明的哥哥马上意识到了事情的蹊跷,召唤了了一大帮人正要去抓那个外地人。
  皮铜慌了。

  他跑回了家。
  回家之后,带着元宝跑到文昌阁的金匠铺子托人检查,这才发现,自己用全部家当换来的只是一个铜疙瘩和九个刷了金粉的泥巴坨。
  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绝望。
  他一生没有做过坏事,没有害过人。
  他想不通,为何会这样。
  于是,他走向了源江边。
  在江边的一棵树上,用裤腰带结束了自己卑微而苦难的生命。
  午夜的灵堂是一个很奇特的地方。
  漆黑的棺木就摆在触手可及的身旁,四周寂静、空旷,不闻人声,耳边却好像又有着某种说不明白的极为细小的悉索,隐隐可以感受到死亡的味道在身边回旋,那样清晰,却又如同梦境。
  从傍晚开始,我已经在这里坐了将近十个小时。
  十个小时前,大概是下午五点钟左右,我接到了雷震子打来的电话。当时,我正在林场游厂长的办公室和他聊天。刚听到噩耗的我完全不敢相信,那个老实八交,前两天在街上相遇还笑着喊我三伢子的人居然一下就没了。

  我再三地询问雷震子,希望可以问出一个奇迹。
  我没有得到想要的回答。
  放下一切,我在第一时间赶了过来。
  赶到皮铁明家里的时候,屋前的空地上已经有几个人开始搭建办丧事用的竹棚,哭声从里面一阵阵地响起,清晰可闻。
  由于办法场的道士还没有请到,当时的皮铜还不能入馆,穿好黑色寿衣的尸体看上去缩小了很多,四肢蜷在一起,像是一只煮熟的黑色大虾,就摆在客厅正中央,两张长条凳架着的木板上面。

  看上去让人触目惊心,头皮发麻。
  按照九镇的风俗,过世的人要在家里停上两晚之后,才能出殡。
  那两个晚上,被称为“坐夜”。
  通常来说,死者的至亲后人,都要彻夜守在灵前尽孝,不能睡觉。
  现在,我正是在陪着皮铁明一起坐夜。

  本来,陪的不只是我。
  应该还有何勇鸭子,夏冬北条。
  凑巧的是,越来越受到唐五重用的何勇前天已经带着鸭子一起远赴合肥去收账了,根本不可能赶回来。而一起坐到晚上十一点钟的时候,派出所来了人,通知夏冬,舞厅里面有人打架,还动了刀,他也只能带着北条先回去处理,约好明天晚上再过来替我。
  夜越来越深,皮铁明的母亲打击太大,悲伤过度,晕死了几次,不久前已经被人送进房内躺下休息去了。他家里的亲戚有几个在隔壁房里打牌,另外的也都纷纷入睡。
  渐渐地,我也有些扛不住了,调整好姿势,把脑袋搭在靠背椅上开始打盹。刚睡还没多久,仿仿佛佛中,却听到了一阵极为压抑的哭声。说是哭声,却又不像,更像是一口浓痰堵在了喉咙里,咳之不出的呜咽。
  这个声音响了好半天,我才完全清醒过来。
  扭头看去,发现是铁明。
  整整一天,与父亲感情极深的皮铁明几乎没有说过话。他就是那样坐在那里,痴痴呆呆,只有在人主动找他开口的时候,他才会机械地说出一两个单词,不动也不哭,像是一具木偶。

  可现在,他的头搭在还没有盖上的棺木边沿,下巴上的肉被压出了两道深深的印痕。半个脑袋痴痴地向前伸着,探进了棺材里面,侧面看去,脸上并没有明显的泪光,却给人一种极度悲伤的感觉。喉结上下移动,喉咙里面接连不断地发出了那种渗人的声音。
  多年的无神论教育,让我早就不信鬼神,但是那一刻,我后背却不由自主地一阵发凉:
  “铁明,铁明。”
  近在咫尺的铁明就像是没有听到,眼皮都不曾抬过一下。
  “铁明!”

  用了推了一把之后,他终于回过头来看向了我。目光无比的空洞,面对着我的方向,感觉却是在看着我身后某处遥远的地方。
  这样的眼神让我的鼻子一阵发酸,顿时,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哑口无言起来。
  我们这样对望了不晓得多久。
  皮铁明悠悠地叹出了一口气。
  然后,他说了这一天里,第一句完整的话:

  “钱,有钱的话,我屋里老倌子就不会遭这个孽!义色,当初龙港那一次,我要是听你的就好了,就算跑社会,多多少少自己也还有个生意。而今,哎~~~~”
  说话时,皮铁明眼睛里面的空洞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说不清的复杂神情,有些无助也有些茫然。
  那一刻之前,我本来也是满腹酸楚。
  但是当铁明说完这句话之后,看着他的样子,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在去溪镇找洪武之前,缺牙齿不听招呼,牯牛癫子不堪大用。
  那个时候,我是多么想念皮铁明。

  一个念头在我脑海浮现了出来,我明知道这个时候这样做不厚道,但是却又挥之不去,令我怦然心动。
  我搂住了皮铁明,用最为真诚坚定的语气说:
  “铁明,皮叔已经走哒,你也莫想多。皮叔看着我长大,待我就像待你一样。我们兄弟,只要你愿意,今后我的就是你的,让你姆妈日子过好点。”
  皮铁明看着我,满是感动。
  一些人离开,一些人重逢。
  分分合合,离离散散,江湖夜雨,十年孤灯。

  在这个寒冬将至之前的深夜,在这个寓意永别的灵堂,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人,终于在命运的安排之下再次走到了我的面前。
  胡少强决定杀死唐一林。
  这个想法已经在他的脑海里面盘旋了很久。
  一九九零年的那个夜晚,他和唐一林在红军大排档第一次相见,他将唐一林打翻在地;不久之后,同样也是夜晚,在羊胡子的发廊,唐一林捅了他三刀,把他捅进了医院。
  胡少强已经厌烦了这样看不到尽头的你来我往。
  “我哥哥没得用,才容得他哥哥一天到晚人五人六地充大,我不同!我只要一看到他们两弟兄尾大不掉的样子,我就无名火往上涌。从小我爷娘不要我,把我送到外头吃苦。现在回来了就不想再被人赶出去,但是九镇只有这么大,他们唐家兄弟站稳了,我们胡家就没得地方落脚。我不弄死他,迟早他也要搞死我。换成是你,你搞不搞?”

  这是胡少强被捕当晚,小杜审讯他时,他所给出的回答。
  一九九一年,依旧是个寒冷的黑夜,胡少强杀死了唐一林。
  他只用了两刀,一刀喉咙,一刀大腿。
  有些讽刺的是,致命那刀不是喉咙,而是大腿。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永远都不会相信,从人的身上居然可以留出那么多的鲜血,泛着温润而柔和的殷红,如同一匹裁成扇形的天鹅绒,铺天盖地喷射开来,铺满了半边街面,凛冽中带着邪恶的美丽。
  被切断了腿部大动脉的一林就匍匐在红布的正中央,脑袋和四肢都诡异地蜷缩在躯干下面,背部隆起,远远看去,黑乎乎的像是一口盖在红布上的锅盖。
  其实,一林原本可以不死。

  在那一刀刺中他大腿之前,已经发生了太多迹象。事后看来,每一个迹象都像是命运之神在警告着一林危险的来临。
  但是他没有在意,我们每一个人也都不曾在意。
  一林第一次遇袭,和我在一起。
  我还清晰记得,就发生在源帮成立之后不久的一天。
  那一天,是冬至。

  冬至大如年。
  这是九镇的一个说法。按九镇风俗,在这一天,要牲畜齐备,敬祖筹神,以求平安。
  我不信这些,但我决定用过节这个借口,约上一林,好好请他吃顿饭,一起庆祝一下。
  因为,这段日子以来,对于一林,我有些愧疚。
  将军没有让我失望,他给予了洪武最大的支持,洪武的计划已经开展了起来。但不管怎么说,边海洋毕竟是一个开创了时代的大哥,说扳倒就扳倒,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短时间之内,溪镇那边交的份子钱还是没法解决,我手底下的那帮司机们依旧要闹事。
  我本来想过,先不收司机们的钱,等溪镇那边的事情解决了之后再说。
  后来仔细权衡了下,果断否决了这个想法。
  这帮司机也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长年累月的走南闯北惯了,练得一个比一个奸猾。要是让他们觉得别人收,我就不收,别人不收了,我才敢收。那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威信就会溃于一旦,日后的麻烦肯定也会越来越多。
  所以,我决定还是枪杆子底下出政权,硬碰硬,吃定他们。
  不过,鉴于日后的合作,我自己又不愿出面当这个恶人,再三考虑过后,我用某种巧妙的方式把这帮司机的问题交给了同为林场运输生意合伙人的一林。

  一林没有丝毫犹豫,立马答应了下来,并在最短的时间用最直接的办法处理好了这件事。
  现在的局面是,利益我与一林一起得,被人恨的却只是他一个。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算是摆了一林一道。
  但一林却没有丝毫的计较,就像是从小到大,我每次找他帮忙一样。
  而他越是这样,就越发让我察觉到自己的丑陋和阴险,我心底的愧疚也就越深。
  我自问没有什么能够替他去做的事情。

  所以,我唯一能做的只有请他好好玩一玩,喝顿酒吃顿饭。
  昨天晚上,我就与一林约好了,今天上午十点在十字路口见面,然后一起租泥巴的车子去市里玩。
  早上九点半,我出门之前临时起意,又拐了个大弯,特意跑到了还在放假替父亲守孝的皮铁明家里,把他从床上拉了起来。
  这一折腾,等我们俩赶到十字路口与一林会合的时候,已经是上午十点半左右。
  一起去找泥巴,却发现掉进钱眼里的泥巴趁我们还没到,舍不得生意又接了一趟短活,交代路边一个摆摊子的熟人告诉我们十一点之前就会回来。

  于是,我们站在路边又等了半个小时,中间,还看了一场河南耍猴佬的猴把戏,猴戏很精彩,喝好的人很多,一林的声音最大。
  我想,我们应该就是在这半个小时之内,被人盯上的。
  到市区的时候,是下午快一点,泥巴急着赚钱,怕耽误生意,不愿意全天陪在这里,于是,和他约好了晚上再来接我们的时间与地点之后,让他先回了九镇。
  那个时候,刘德华的天若有情刚播,华弟骑摩托车时身上穿的那种牛仔服正在年轻人当中疯狂流行。
  所以,一到市区,中饭都顾不上吃,我就带着两人直奔市里最大的百货大楼,一人买了一件。
  然后,在一林的强烈要求下,于路边摊上随便吃了两块臭豆腐之后,又跑到汽车北站边上的一家旅社里面去嫖了个娼,洗了个澡,一林还干脆扔掉了身上穿的衣服,换上了新装。

  下午六点半的样子,我们来到了市区财政局后面的一条小巷。
  这条小巷肮脏幽暗,但是却非常有名。
  每到入夜时分,人头济济,车声鼎沸。
  小巷里有三家馆子,每家馆子都像和小巷一样,又黑又脏,而且,三家馆子都只卖一样菜。
  肥肠。

  方圆五十里地,最好吃的肥肠。
  不卫生也不高档。
  却非常美味,便宜而美味。
  我们选的是第二家。
  馆子里面已经坐满了人。

  我们只能坐在门外的屋檐下,旁边就是厨师做菜的灶台,烟熏火燎,乌烟瘴气。
  不过,除了穿着新衣的一林之外,我和铁明并不在意。
  我已经有很长时间没和这两个人喝过酒了,我也有更长的时间没有这样舒舒服服毫无压力,不用装腔作势心怀鬼胎的聊天了。
  我们本来准备大喝一场,共谋一醉。
  所以,当菜刚一摆上桌,我就举起了手中杯子,大声招呼对面而坐的其他二位。

  只可惜,我坐的位置不对,背对着巷子,除了馆子里的食客之外,我看不见身后的任何情况。
  我只发现,坐在我对面,一直在新衣服上拍拍打打,深怕被油烟弄脏的一林突然停下了他的动作,也并没有举起酒杯,而是脸色怪异,一动不动地看着我身后的那条巷子。
  一旁正在炒菜的店老板大声招呼着:
  “来来来,进来坐,最好吃的干锅肥……”
  话才说到一半,也好像受到惊吓般戛然而止
  我刚想扭头看看,后脑的头发已经被人一把抓在手里,扯得头皮一阵剧痛。
  惊恐相交之下,勉力后望,角度问题令我无法看见抓我头发的人,却在身后黑压压的一大帮人中,瞟见了一张熟悉的面孔。
  蜈蚣!
  然后,耳根一痒,从极近的地方传来了一个阴冷缓慢,却又无比熟悉的声音:
  “义色,刀快,坐好,莫动。”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