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李金旺解『了凡四训』
作者:
末法凡夫
日期:2012-2-26 14:17:00
在天涯上潜水很久了,看了不少帖子,觉得自己也应该回馈给大家点儿东西。我文笔很拙劣,也不太会写东西,写的东西虽然入不了行家的法眼,但看看总会有些用处,权当做网友茶余饭后的谈资吧。闲话我就不多说了,马上进入正题。
为什么要讲《了凡四训》呢?可能有的人知道这本书,有的人没看过,不过不要紧,我用一句话把它说明白:《了凡四训》就是一个叫袁了凡的人给自己的儿子写的告诫书,因为有四个章节,于是就叫《了凡四训》了,跟我们现代讲的家书,是一个概念,只是没经过邮政局而已。既然就是一个小小的告诫书,为什么要讲它呢?说实话,我跟各位网友聊聊这本书,还真不是因为多少学者重视这本书,也不是因为这本书多有名气,要说学者重视,名气度高,那古代典籍没有哪一本能够跟得上《论语》。既然要开讲了凡四训,原因是这本书里面包含了儒家、佛家、命理三家学说,这在古代典籍中是极为少见的,如果是用采用活生生的个人经历来说明这三家学说,那就只有《了凡四训》一本。在这本书中,袁了凡将自己一生的经历完完整整的写了出来,谆谆告诫儿子,我就是这样把命运给改了的,你按照我说的去做,你的命也就改了。这太震撼了!说的很简单,但是仔细一想,把“命”改了,这不是开玩笑吗?中国人的骨子里,始终存在一个观点: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你袁了凡凭什么就把命改了?怎么改?连《论语》中都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怎么就把命改了?注定的事情,改不了,我想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想的。其实也那难怪大多数人这样想,因为只要你算过卦,看过相,哪怕是在路边的地摊上,都能给你说个八九不离十。如果是稍微有点儿本事的算卦先生,五分钟内就能说出你的百年人生。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于是我们认命了,再也不争了。既然已经注定了,争斗也是徒添烦恼,何必呢?基于这种思想,只要碰到不顺心的事,不顺利的事,就认为自己命苦,伤心一会儿,无可奈何的不了了之了,命苦吗,有什么可抱怨的。真是这样吗?袁了凡说不是这样的。了凡先生认为,只要一个人好好经营自己的人生,就能求财得财,求子得子,求万事如意就能万事如意。怕别人不信,干脆就将自己一生的经历讲了出来,用自己的一生来给大家作证明,等于说袁了凡甘心为我们做了一个试验品,只要你按照我说的做了,就成功了,改变命运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说了很多,很多网友还是怀疑,不是骗人的吧?真的能改命吗?这东西灵验吗?我可不信!其实,我们可以注意一个细节,那就是《了凡四训》是写给谁的?如前面所说,那是袁了凡写给自己儿子的。各位,天下没有害自己儿子的父亲吧?我想是没有!更何况,袁了凡是明朝著名的佛教居士,本身就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所以他是绝对不会说谎的,因为一说谎,他就破了“不妄语”戒。更何况,他已经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我们证明了,所以我认为可信度极高,否则清代名臣曾国藩和一些佛门高僧也就不会如此的推崇袁了凡了。
如果自己已经是亿万富豪或者是政府高官了,是不是可以不学《了凡四训》了?那除非是自己希望自己衰败,这样的人应该不会有的。袁了凡这个改命的秘方,糅合了儒释道的精华,已经大富大贵的,告诉你如何保住现在已经拥有的,没有大富大贵的,没关系,按照这个秘方做下去,有一天也终究会大富大贵。很多人都不屑如此去做,觉得这样是不是太功利了,是不是太“一切向钱看”了?比如,大学者黄宗羲就说袁了凡“与鬼神交手为市”,张尔岐也说袁黄“与天地鬼神为市”,说袁了凡居然跟鬼神做生意,做交换。我不敢妄加评判古人,但对黄宗羲等人观点也不太认同。袁了凡通过行善积德,进而改变命运,不能片面的理解为用所积攒的德行置换成了财富,这样评判,个人认为不太公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谁都不愿意贫困潦倒,谁都愿意富贵,都愿意事事顺心,事事如意,这也是人之常情。当然,如果能够像孔子一样,素富贵而行乎富贵,素贫贱而行乎贫贱,像颜回一样,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这样自然最好,但放眼天下之人,芸芸众生又有几个像孔子和颜回一样有着如此之高的境界?我承认有,但是太少,大多数人还是非常看重物质的,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事实上,我这样说也并不违背圣人救世的愿望,比如佛经里面就常说“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开始的时候,先要用利益牵引,慢慢地要让人开启圆满的智慧,这本是佛陀渡众生的方便法。所以,在佛教里,有众多财神,而佛教咒语里面,有很多咒语都兼有求财求顺利的功能,比如佛教十小咒中的大吉祥天女咒,就是为了帮助那些修习佛法而经济上又特别困难的人。正所谓“佛事门中,有求必应。”其中,当然也包括富贵。其实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不断的行善积德,结果却没有好报,又有多少人还会去行善积德呢?恐怕万万人中,难得一二。就说袁了凡吧,开始行善积德,就求财求子,结果都得到了。但是后来呢?他变成了一个非常有修为的居士,成为了佛门一大家,他最后所达到的境界没人知道。从开始的求财求子到最后无欲无求,从有为到无为,袁了凡经过了这样一个过程,真可以做“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的注脚了。现在这个社会,人心浮躁,道德滑坡,直接讲你要修养道德呀,你要提高修养呀,估计我会被送入精神病院了。
如果再深入的讲一点,不仅仅是《了凡四训》这本书能够改变你的命运,事实上《论语》《尚书》《诗经》等等都能改变命运呢,因为《了凡四训》的思想从根本上说,依然是来自四书五经等儒家典籍中,只是没有《了凡四训》说得这么明显罢了。当然,我选《了凡四训》来说,而不说四书五经,也是因为四书五经里面的水太深了,要求太高了,这也是一方面原因吧。好了,闲言少叙,马上开讲。
日期:2012-02-26 17:34:33
了凡四训
第一篇 立命之学
什么叫立命之学?简单地说,就是树立命运的学问,这和百度百科上面所说的“修身养性以奉天命”意思不太一样。这个很难理解,因为人生下来命就已经定了,为什么还要立呢?其实这里面存在一个误解。人生下来,命已经定了,我们也说已经立了,但这是宿命。啥叫宿命?宿,过去。因为过去的原因,而形成了这个依靠肉体凡胎而存在的命。中国的文字真是博大精深,一个“宿命”词语,就把改命的方法揭示出来了,也就是本章的标题“立命之学。”宿命是因为过去的原因造成的,那如何改呢?办法只有一个,把过去的原因消掉就可以了,这样就不会受命运的摆布了。但是仔细想想,也不现实,都是过去的东西了,我们怎么消掉呢?标题不展开讲,留待以后解释。
日期:2012-02-26 17:36:24
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
这句话大意是:我童年的时候父亲就去逝了,母亲要我放弃学业,不要去考功名,改学医,并且说:学医可以赚钱养活生命,也可以救济别人。并且医术学得精,可以成为名医,这是你父亲从前的心愿。
袁了凡是个苦命的孩子,从小父亲就去世了。但是他的母亲非常有智慧,让他学医。为为何说袁了凡的母亲有智慧呢?因为袁了凡学医,是一件一举四得的事儿。哪四件?第一件:养生,也就是可以养活自己了。第二件:济人,可以帮助别人。第三件:成名,可以靠着这个本事成就名望。第四件:父愿,这是父亲的夙愿。
对于头一件事情,我不用多说,这是最基本的,如果靠着一种职业却不能养活自己,那就不能称为职业,只能说业余爱好。
第二件事,帮助别人。古人有句话:不为良相必为良医。如果细细推敲这句话,这意味就深了。为什么呢?因为只有医生跟宰相是救人的,医生在医院,宰相在政府部门,都是为了救人。因为是救人的职业,所以时间久了,功德就很大。宋朝宰相范仲淹在还没做宰相以前,在路上碰到一个算卦先生,他就询问算卦先生:“你看我能当宰相吗?”算卦先生说:你以为是个人就能当宰相呀?”范仲淹紧接着问:“那你看我能当医生吗?”算卦先生很不解,觉得宰相和医生这两个职业实在是相差太远,让人竭尽脑筋也想不出来,这两个职业究竟有什么关联?于是算卦先生就问范仲淹:“这两个职业有联系吗?”范仲淹说:有。只有这两个职业是救人的。”算卦先生大为诧异,一个小小年纪的书生竟然有如此志向,于是看看范仲淹便说:“你能当宰相。”这个故事说起来简单,但里面所蕴含的哲理却很深。我记得有一首偈子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意思就是说,你的心念就像个画家一样,能画出各种东西,大到虚空宇宙,小到微尘芥子,你的心念都能创造出来。这个哲理本是佛教中的,是佛教最为根本的理论,我现在拿过来解释范仲淹,诠释袁了凡。
通过刚才的故事,我们知道,范仲淹虽然一介书生,但是却心怀天下,心里面就只有老百姓,这是范仲淹的志向。平常的时候,我们如果解读这个故事,一定是说范仲淹因为心怀天下,从小立下了志向,于是经过多么多么的努力,于是终于当上了宰相。我看过很多书,对于这个故事大都这样解读的,但我感觉这样说还不够透彻,至少理没有讲透。如果不讲出“一切唯心造”的原理,也就是刚才说的那个偈子,这个故事根本就无法讲透。范仲淹心怀天下,时时刻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便是他的心念。有了这个心念,按照“一切唯心造”的原理,那么做君王或是做宰相可能性就变得非常大了。当然,这不是说一定就能做君王做宰相了,这里面还缺乏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范仲淹如果只是心中想想,心里总是想着老百姓,但是什么都不做,也不努力读书,也不参加科举,能当宰相吗?一定当不成!那么这个“努力读书,参加科举”等等一切的准备工作叫什么?这叫缘,没有缘,一切事都是画饼。往常我们解读这个故事时候,就是太注重缘,而不讲因,不讲发心,这短短不能成事,因为发心远远比缘要重要得多。看看身边的例子,有的人也很想当宰相,也想挣大钱,于是一心只想做宰相,只想挣大钱,也不断的努力,不断的进取,但是结果如何呢?都失败了!我们身边这种人大有人在,不成功的原因就是因为太注重缘了,而忽略了因,忽略了发心。上天不会成就有功利之心的人,但却愿意帮助有善念的人,也就是儒家说的“人有善念,天必从之”。如果说,处处想着挣大钱,结果就挣大钱了,那他挣到大钱的原因绝对不是因为他多么刻苦,多么聪明。我承认,心中处处想挣大钱,结果挣到大钱的人也有,而且这种人属于多数,比如很多老板,完全不讲道德,但是也身价过亿,这个原因又在哪里呢?这个问题,我在以后的章节会讲到,请网友继续关注就会知道答案。
第三件事,成名,学医可以成就自己的名望。这句话的解释只有一个,但理解确有两种。一种是说,袁了凡通过学医可以成为名医。这是一种理解。还有一种,就是袁了凡成为名医,就可以救济更多的人了。翻译只有一个,就是成为名医,但两种理解却有天壤之别,原因是发心不同,前一种是功利心,后一种是慈悲心。我个人倾向后一种。如前面我们所说到的,袁了凡的母亲是个很有智慧的女性,家教很好,断断不会如此功利心强。俗话说:利令智昏。一个满心功利的人,智慧便不得显露,又怎么会有很高的智慧呢?所以,我倾向后一种解释。
现代的医生分两种,一种是悬壶济世的,当然这种医生已经凤毛麟角了,但还是存在的。再一种便是以医生的名医敛财的,这种医生实在太多了。很多年前,有病人因为交不起医疗费病死在了医院门口,还能引起群众的声讨,但现在似乎麻木多了,群众也不再声讨了,因为这样的医生和医院何其多,声讨不过来了。说这些医生“妙手回春”倒也是事实,但关键是他们不肯实施妙手,这个“春”也就回不来了。
第四件事,父愿。从表面上看,这件事似乎算不上“四得”中的一“得”,但如果细究起来,这应该算是这“四得”中最重要的一件了。古人的孝悌观念比我们现在要重得多,袁了凡生活的时代是在明朝,程朱理学处于全盛时代,这让孔圣人的孝悌思想更是深入人心,我们常说“宋明理学”,可见明代的理学思想已经深入到当时人的骨子里去了。父愿,就是父亲的夙愿,如果父亲的愿望不去做,便是不孝了,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孝顺简单的说分为三个方面: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意思就是说,要养护父母的身体,让父母心情愉悦,完成父母的志向。这父愿,便是最后一个方面,也是这三个方面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能够养父母之志,便可称为大孝之人,其他两个方面只能算是小孝。但是细细看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似乎连小孝已经做不到了,更别说是大孝了。《论语》中有子有一句话:“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儒家将孝悌作为做人的根本,如果一个人不孝不悌,那么他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也就不能称之为人了。这句话意思很深,如果不细细讲,我们真的很难理解。什么叫做人的根本?这句话怎么理解?我打个比喻,譬如说一棵大树,如果要想枝叶繁茂,那么它的树根就一定要非常发达,只有树根壮大,那么这棵树才能茁壮,才能枝繁叶茂。反之,如果树根遭到破坏,不发达,不壮大,那么这棵树就会夭折,或者生命力很弱。我们来看一下自然界的植物我们就会明白,凡是能够在沙漠地区生长的植物,它的根部系统就非常发达,根须延伸到地下几十米,生命力极为顽强,风沙雪雨奈何它不得。但如果是生命力很弱的植物,它的根茎就非常弱小,稍微有点儿风雨便夭折了。这“孝悌”便是做人的根,不孝便是把根断掉了。断掉了根,人的生命力就很弱,大多数会夭折。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有着数不清的证据。我举个历史上真实的例子来说明一下。
吴起是战国时代著名军事家,司马迁再给他做传的时候把他跟孙武放在一起,后代兵家形容一个人会打仗,常用“仿佛如孙吴”来形容,可见吴起的军事才能绝非一般的兵家所能比。如果孙武是兵圣,那册封吴起为兵神,那绝对不为过,因为他一生就没打过一次败仗,比孙武还神。但是吴起这个人怎么样呢?非常不孝顺。最初,吴起拜大思想家墨子为师,跟着墨子学习。吴起的母亲去世了,吴起并没有回家奔丧,而是对着天只哀嚎了三声,然后继续学习,跟没发生任何事情一样。墨子一看,这还了得,于是毅然断绝了与吴起的师徒关系,将吴起逐出师门。吴起走后,墨子感叹了一句:“孝悌是人的根本,一个人没有根本,吴起恐怕要不得善终了。”从《史记》上看,我们只能找到墨子因为吴起不孝而将吴起逐出师门的这句话,但在唐代赵蕤写的《长短经》中,我们能够找到墨子感叹的这句话。那么后来吴起怎样?自然是建功立业,赫赫战功,不在话下。不过,吴起最后还是被楚国的贵族乱箭射死在了厅堂之上。一个人不孝顺,结果墨子测算到他不得善终,根据就是《论语》中有子说的“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这句话。
当然,这样的例子很多,《二十四史》当中俯拾即是。吴起作为一代军事家,改革家,智商肯定在一般人之上,属于绝顶聪明之人,但因为不孝,就避免不了不得善终的结局。凡是《论语》中讲到的话,都是宇宙规律,是天道,违背了就会受到惩罚。而《论语》中讲得最多的就是孝悌,可见孝悌是规律中的规律,是最基本的天道。袁了凡是个读书人,他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父亲的愿望,自己怎么能违背呢?所以,能够完成父亲的心愿,这应该算是“一举四得”中最重要的一“得”了。
日期:2012-02-26 18:12:44
后余在慈云寺遇一老者,修髯伟貌,飘飘若仙,余敬礼之。语余曰: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进学,何不读书?余告以故,并叩老者姓氏里居。曰:吾姓孔,云南人也。得邵子皇极数正传,数该传汝。余引之归,告母。母曰:善待之。试其数,纤悉皆验。余遂起读书之念,谋之表兄沈称,言:郁海谷先生在沈友夫家开馆,我送汝寄学甚便。余遂礼郁为师。
先白话一下这段话:后来我在慈云寺遇到一位老人家,长长的胡子,相貌非常常人,飘飘然如同仙人一般,我对其他很尊敬,用礼仪问候他。他对我说:你是仕途中人,明年就可以上学,为什么不读书呢?我告诉老人家原因,并询问老家人姓甚名谁,在哪里居住。他说:我姓孔,是云南人。我传承了宋代理学家邵雍的《皇极经世》,按照术数预测,我该传给你了。我于是带着老人家回到了家中,禀告了母亲。母亲说:好好对待老人家。试试他的术数预测,一丝一毫都应验了。我于是起了读书的念头,跟我的表兄沈称商议,表兄说:郁海谷先生在沈友夫家开设学堂,我送你去学习很方便。于是,我就拜郁海谷先生为师了。
这段话很简单,但是值得让人深思的地方也不少。能够碰到相貌非凡的老人家,这实在是难得的机缘。有时候我们很感叹袁了凡,为什么他能碰到这样的老人家,我们却不能。不得不说,这确实是机缘所致。机缘,我们改变不了,我们能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如果在路上,我们遇到这样的老人家,我们会上去搭讪吗?我想大都数人是不会的,更何况对老人家“敬礼之”了。
现代很流行一句话,叫“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袁了凡在未遇到老人家之前,他做了哪些准备?至少,袁了凡是个观察力很强的人。观察力不强,即使遇到这样的老人家了,也是白白错过。比如我们看神话电视剧,一些神仙下凡化作凡夫准备度化众生的时候,总是先幻化成僧或者道的形式,不断地对芸芸众生进行点播,但能够领会的人又有几个人呢?等到这些天神罗汉现出真身的时候,我们又望洋兴叹,后悔自己失去了一次做神仙的机会。这样的比喻听起来荒诞不羁,但若将电视剧中的场景拿到生活中来,情况也大致相同。我听我的同修讲过一个故事,是他的朋友亲身经历的,但因为人们不相信鬼神之说,姑且作为故事来听吧。他说,有一次一个和尚去他家化缘,和尚要十斤香油。这位朋友虽然有点儿佛教信仰,但还是被这十斤香油给吓到了,因为十斤香油价格不菲呀!这位同修便随便编了个理由,拒绝了和尚的请求。一个人的信仰还不如十斤香油值钱,这是我们在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情景。和尚走后,这位同修猛然发现刚刚离开的和尚与自己家中所供奉的地藏王菩萨简直一模一样。他来不及思考,赶快开门去追高僧,短短的时间内,门外早已没有了高僧的身影,后悔已经于事无补。
能够与地藏菩萨相遇,这不能不说缘分难得,比袁了凡的缘分可强太多了,但结果如何呢?白白错过了。追究其根本原因,必然是心中没有真实的敬佛之心,没有准备,以至于菩萨出现,白白空过。古代的居士看到佛像或者和尚跟看到佛陀没有两样,不敢存有半点怠慢之心,必然是毕恭毕敬,战战兢兢,生怕有什么不恭之处,这就是为什么古代人得道者多,现代人悟道者少的根本原因。袁了凡遇到老人家了,他怎么做的?敬礼之!袁了凡对老人家毕恭毕敬,这才引出了袁了凡跟这位相貌非凡的老人家的一段对话。
这位老人家说的第一句话让人非常震惊:你是仕途中人,明年就该上学了,怎么不读书呢?通过老者的相貌,我们大致能猜到这位老者绝非常人,定然是非凡之人,他说的第一句话更加印证了我们的判断。在路上遇到一个陌生人,他能够准确地判断出你是官场中人,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但这位老人家的术数预测究竟有多么神奇,道行有多深,目前还不得而知,还得继续看下文。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