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战神谱:真实却充满神话色彩的战争史

作者: 秋霜径

  日期:2012-4-23 12:19:00
  契子.战神辈出的年代
  中国的古代社会可以说神佛满天,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神。例如商人拜的是财神,读书人拜的是孔庙里的孔子,出海渔民拜的是天妃妈祖,农夫为祈求丰收拜的是土地庙里的土地神与谷神,而军人在战争中拜的则是战神。
  中国古代的战神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作用不一。
  虽然古代军队出征之前会祭祀风云雷电等自然神以及龙虎貔貅等猛兽之神,甚至还会祭祀刀枪剑戟等军械之神,但是,能够称之为战神的必然具备的人精神面貌。就像一位西方哲学家所说的,如果世界上真的有神,那也将以人的面目出现,因为人是万物之灵。

  在古代,的的确确真实存在过活着的战神。他们表面上与普通老百姓没有多大区别,也同样是肉眼凡胎,但因天赋异质而被凡人视为活神仙、活佛与活菩萨。他们大多数拥有特异功能。简单地说,特异功能,是指一个人发挥出超自然的能力,干出不可思议的事来,而现代科学对此都难以给予合理而完善的解释。根据古往今来的种种传说,特异功能的形式有多种多样,例如,有的气势如虹、伏虎屠龙,这种人以军队中的武将居多;有的可以推测过去未来、逢凶化吉,这种人通常在战争充当出谋划策的幕僚与军师;有的甚至还能够窥探天机,扭转乾坤,这种人最有王者风范,所以往往扮演着最高领袖的角色。关于这些活神仙、活佛与活菩萨的传说,有真有假,如梦如幻。有的人在肉体上是真正拥有特异功能。有的人在精神上主观地认为自己拥有特异功能。还有的人只不过是江湖骗子,仅仅在嘴上宣布拥有特异功能,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但无论如何,被老百姓视为拥有特异功能的人大多并非泛泛之辈,他们不管跑到那里都是肩负重任,总能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在和平年代里叱咤风云,在战争时期更加利用各种手段呼风唤雨,对历史上的多场战争造成影响。

  除了人间活着的战神之外,还有天上不食人间烟火的战神。
  天上的战神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由历史人物演变而成的战神,他们过去是人,死后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被世俗之人神化了,如今在众口相传中成了天神,其中著名的代表有三国的关羽。另一类是远古传说中的战神,其天神的特征千百年来一成不变,从来没有做过一天的人,最好的例子是道教的玄武大帝。这两类战神虽然是天神,但身上却或多或少带有凡人的色彩。这是因为神毕竟是古人参考人的形象而塑造出的仿制品,区别在于这个仿制品的各项功能更加齐全、更加强大。所以,这些天神也像现存于世的活神仙、活佛与活菩萨们一样,拥有“特异功能”,只是他们的法力无边而不可估量、甚至达到为所欲为的境界。人塑造了神,神反过来影响人。凡人利用战神来做打击异己的工具时,也不知不觉地被战神从精神上控制了。

  正所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上述各种形形色色的战神,他们的特异功能只有在战争中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通过翻阅各种史籍之后抽丝剥茧地研究,可以发现,战神介入战争的方式有各种各样,但后果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战神通过举行宗教仪式施展特异功能等方法保佑军队取胜,帮助全军上下树立坚定的信心。这些战神以人间的活神仙、活佛与活菩萨为主,而天上的神往往是他们手中的工具。虽然这些战神还不是军队的最高领袖,但是军队的领袖也不得不被高高在上的战神所左右,需要看战神的眼色行事。
  第二种,军队的领袖成了特异功能人士,他被神化了,成为军队自己的战神,因而对部下有强大的号召力。这样的军队已经不需要别的神祇。将士们只忠于自己的领袖,他们为了集体的偶像敢于与其他宗教的诸神对抗,就像俗语说的“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第三种情况最厉害,由于宗教信仰可以改造人的思想,可以让一个被洗脑的普通人变成“ 武装到头脑”的战士,让他在精神上超凡脱俗,让他感觉自己逐渐从凡人变成超人、甚至会变成战神。因而他的战斗力也随着无所畏惧的意志而不断上升。当军队中越来越多的人被洗脑时,他们便都成了俯视芸芸众生的天兵天将。这使到他们敢于“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善于“人自为战”,个个都不怕以一当十,以少对多。正所谓“虽万千人,吾往矣!”。在这样的军队中,狂热的信徒多不胜数,上至将帅、下至普通一兵都会奋不顾身地为信仰献出一切。

  这三种方式并不泾渭分明,在不同的历史有期也会混淆在一起。但无论那一种情况,各种各样的战神无不试图用宗教信仰的手段从精神上控制军队。因为即使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战神,也不能总是单枪匹马地孤军奋战,而需要千千万万的同盟者。一支有坚定的宗教信仰的军队必然让所有的敌人畏惧,甚至可以使用削竹为枪等简单的武器,战胜武装到牙齿的对手,这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事情。就像当代军中那句名言所说的:“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而战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

  故此,中国历史上就屡次发生“造神运动”,制造出各种各样的战神。这些战神无不借助宗教信仰的力量企图控制部队,他们有的成功、也有的失败了。
  而综观历史上令人眼花缭乱的战神,以明代的最多,也最为典型。这个王朝有活着的战神,例如刘伯温;有由历史人物演变而成的战神,例如关羽;有远古传说中的战神,例如玄武;有边陲地区少数民族树立的战神,例如喇嘛教的大黑天;还有揭竿而起的叛乱者树立的战神,例如白莲教的弥勒佛与明王等等;甚至连明朝的国号“大明”也与战神脱离不了关系。

  那么,贯穿整个明代历史的战神们各自具有那些特色,这些奇人异士是如何影响战争的,最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让我们细说从头,一一道来。
  日期:2012-04-23 12:20:50
  第一章. 白莲教的天堂之路
  一. 地狱
  地狱是让人生畏的地方。根据基督教、佛教等宗教的说法,生前造孽的人死后,灵魂就要堕入黑暗的地狱受罚。

  不过,活着的人谁也没有亲眼看见过地狱,也不想有朝一日生活在地狱里。除非人间变成了地狱。而在十四世纪中后期,处于元亡明兴的时候,人间的的确确变成了地狱,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受尽折磨。
  蒙古贵族统治者建立的元朝,由于长期实行错误的政策,积累的矛盾日益激化,火山必将爆发,灾难已经来临。
  那时候的人,一出世便需要面对不平等的社会,其中大部分人都注定要毕生挣扎在社会的底层,毫无出头之日。统治者们将各族人民分为蒙古、色目(包括钦察、唐兀、畏吾儿、回回等欧亚民族)、汉人、与南人四种,分别享受不同的政治待遇与社会地位。日子过得最滋润的是人口比较少的蒙古人,中央政府的三个最重要的部门,即是负责政府日常行政事务的中书省(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掌握军权的枢密院(相当于现在的军委)与掌控监察的御史台(相当于现在的纪委),这些要害部门最大的官都由蒙古人来做。至于府、州、路等地方政府,拥有实权的达鲁花赤一职也主要由蒙古人与色目人担任,人口最多的汉人与南人难以染指。

  皇帝经常赏赐大量的钱财与土地给宗室贵族以及拥戴自己的权臣。统治阶级过着挥霍无度的生活,逐渐使财政入不敷出,其结果必然导致增加对民间的赋役。各级官吏放胆搜括,不少人乘机中饱私囊,致使吏治败坏。为官者在任上甚至公开问人讨钱而不以为耻。私下里贿赂官员的钱类似现在的红包,而且各种名目相当多,例如官员初上任,便要收下属的“拜见钱”;到了逢年时年时要收“追年钱”;受人委托办理公务时要收“常例钱”与“公事钱”;下级调任跑关系时需要向上级送“好地分钱”与“好窠窟钱”,才能得到美差,整个官场人欲横流、一片乌烟瘴气。

  国家经济不景气,而倒行逆施的政策使之理是雪上加霜。那时土地兼并严重,特别是在江南,老百姓大多佃种富户的土地,负担着沉重的租额,有不少人为了加租纳税而破产。而朝廷丝毫没有恤老怜贫的意思,反而滥印纸币企图将财政困难转嫁给民间。这种纸币称为“中统交钞”,官方硬性规定一贯纸币可换一千文铜钱,当政府将印刷的不可胜计的钱币投放入市场时,实际上无异于从老百姓的口袋里掏钱,并立即引起了灾难性的后果,物价四处上涨,已经到了难以抑制的地步。这种饮鸩止渴的行为令到工商业萎缩,也极大地损害了农业,而广大人民的财产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到后来,老百姓都不愿意使用钱币了,把它如同废纸一样扔在路上也没有人拾取。结果是朝廷对处于崩溃状态的经济束手无策。

  元代末期,天灾人祸此起彼伏,贪官污吏与水旱蝗虫交相煎熬,相继把各阶层人民逼上了绝境。全国各地出现了大量的难民,在山东山西、大江南北,到处都是一股接一股的人们背井离乡,四处流浪,在死亡线上挣扎。
  老百姓无疑生活于水深火热的人间地狱之中,大伙都盼望能过上丰衣足食、无愁无虑的日子,向往着这种如同神话一般的天堂生活。
  然而,尘世间不可能在旦夕之间出现天堂,人们只能在精神上憧憬它,希望能暂时麻醉自己,忘记现实世界的痛苦。因而那些宣扬天堂生活的宗教便派上了用场。
  其中,佛教的一些派别的理论就与天堂有关。这种理论教导信徒通过何种修行方式才能过上天堂般的幸福生活。
  日期:2012-04-23 12:27:10

  二.天堂
  天堂,出现在佛教“净土宗”的经典书籍里,吸引了那些厌世的人的注意力。“净土”这个词可以与“浊世”相对比,简单地说,“净土”相当于天堂,“浊世”相当于人间,身在“浊世”的人修习这门佛法,目的是为了死后能够往生“净土”,也就是升上天堂。佛教的不同流派有不同的净土信仰,就净土宗而言,它最著名的天堂有两个,分别挂着“弥陀净土”与“弥勒净土”两块不同的招牌。

  首先说说“弥陀净土”,这个天堂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西方极乐世界”。如今“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句子已经变味了,成为了骂人的话(比如当代的小说、电影中那些杀人者们在杀人的那一刻通常会说一句“送你到西方极乐世界”之类的话),但在古代,“西方极乐世界”却是很多佛教徒死后向往的地方,慢慢地成了家喻户晓的天堂。

  那么,西方极乐世界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美轮美奂的地方呢?在佛教的经典记载中,这个国家的国王便是人间妇孺皆知的“阿弥陀佛”(怪不得,原来天堂叫做“弥陀净土”,就是以国王的名字来命名的)。这个国家的男男女女均诞生于一种叫做“莲华”的美丽花朵之中,与人世间从母胎之中出生的婴儿有别。这个国家的国民居住在由金、银等各种宝物自然形成的宫殿里面。宫殿的环境异常优美,既有琼林池沼、又有神风甘露、各种各样的境色让人目不暇接,处处响彻着心怡神怡的天籁之音。居住在这个无比玄妙的境界之中,人人可以大彻大悟而长生不老。

  尘世中的人要想往生佛国,生活在天堂里,就必须信仰佛教。信徒要做到不杀生、不偷窃、不邪淫、不妄言、不喝酒这些导人向善的戒律,生前多做善事、有错即改,死后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
  佛家的天堂除了“弥陀净土”这个“西方极乐世界”之外,还有另一个叫做“弥勒净土”的好地方。“弥勒净土”虽然与“弥陀净土”仅仅只是一个字不同,但繁华的程度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古人心目中的天堂当然不会有名牌小汽车、豪华游艇、数码家用电器等工业化时代的产品,那时天上的神仙享受的全是农业社会里早已存在的东西,例如漂亮的房子、悦耳的音乐与美女等,只是数量大得惊人、质量也更加上乘。

  佛经记载,挂着“弥勒净土”这一块招牌的天堂,本来是属于一个名叫“弥勒”的修行者的地盘。它范围辽阔,有五百亿座宝宫(弥勒作为单身汉,拥有这么多的房屋,羡煞人间那里脚无立锥之地的贫民,也使“弥勒净土”增加了更多的吸引力)。
  弥勒的每一座宝宫都装修豪华,一点也不简单。据说每一座宝宫都有七重墙壁,每一重墙壁由金、银等七种不同的珍宝筑成;每一种珍宝发出五百亿种光彩;每一种光彩中有五百亿朵莲花;每一朵莲花化作五百亿棵四面围绕着瑰宝的宝树;每一棵宝树的树叶有五百亿种颜色;每一种颜色有五百亿金光。另外还有五百亿个龙王围绕着宝宫的墙壁,每一个龙王都唤来雨水灌溉着数以百亿的宝树。在庄严的墙壁之上,产生自然的风,吹动着宝树,无数的宝树在风中互相接触,散发出的声音也仿佛在演说佛法。

  这样金碧辉煌的宫殿,当然少不了美女。宫殿中散发的每一道金光都化做五百亿个全身披戴着珍宝的女子;每个女子都站在树下,手持璎珞宝物,在美妙的音乐之中念经修法。这时宝树结出玻璃色的果实,所有的颜色都摄入这种玻璃色之中。这些奇珍异彩随着演说大慈大悲佛法的声音而不停地左旋右转。
  在人间,生活最豪华奢侈的通常是皇帝,但皇帝的居住环境比起天堂差得远,就以皇宫为例,它的面积比起弥勒的宝宫逊色得多,天堂里每一座宝宫中的每一重墙壁,其高度与厚度都达到千百里,比起人间的整座宫殿不知要大多少倍。
  难怪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了皇帝想成仙”,为了过上天堂生活,人间信佛的皇帝不在少数,更不用说老百姓了。
  据说,世人只要诚心信奉弥勒,遵守戒律,过着虔诚的生活,死后便能升上天堂,与弥勒在一起。
  “弥陀净土”与“弥勒净土”这两个天堂,都是虔诚的信徒死后才能前往的地方。那么,到底有没有办法能够让信徒在生前就享受天堂般的待遇?
  有,就是人间天堂!

  最初,信仰“弥勒”比信仰“阿弥陀佛”多了一个好处,就是能够让信徒在生前就有机会活在天堂,过着神仙一般的日子。
  传说居住于“弥勒净土”这个天堂中的弥勒,他的身份只是菩萨(菩萨的地位比佛还要低一级),而为了成佛,他还要在五十六亿年之后从天上下凡到人间,广渡世人,才能如愿以偿。弥勒成佛的同时,人间也变得焕然一新,成为天堂。
  根据佛经中绘声绘色的描述,弥勒下凡的时候,世界上人人都变得充满智慧,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从此过着快乐而安稳的好日子,再也没有疾病与烦恼,也不用担心饥荒与灾祸。战争远离人间、大地上到处和平宁静,没有作奸犯科的盗贼与土匪。在城镇的居民聚居点中,可以夜不闭户而高枕无忧。而且,人类的寿命更高达八万四千岁。女人要到五百岁才出嫁。出生的婴儿永远不会夭折,直到长大成人。每个人都身高一十六丈。稻米在没有杂草的田园中成熟,味道极为香甜。每一种子能够收获七次,人们只需付出很少的劳动,便能得到极大的丰收。

  这个人间天堂比起天上的“弥勒净土”,当然差得远,但对于古代过着粗茶淡饭、甚至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的普罗大众来说,肯定是梦寐以求的了。
  后来,“弥陀净土”受到“弥勒净土”的影响,也产生了阿弥陀佛出世、人间成为天堂的说法了。
  人间天堂的吸引力实大太大了,信徒们无不希望它早日出现在地平线上,为此不惜使用暴力手段摧毁旧世界,伴随这一痛苦过程的是阵阵的血雨腥风。
  日期:2012-04-23 12:44:05
  三.佛门也非清静地
  佛经中有一句谒语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提倡不杀生的佛教一贯以来给人和平的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佛教与刀光剑影无缘。如果为了达到普渡众生的目的,僧人也会不惜挺身而出、“斩魔除妖”的。
  比如,在信仰弥勒佛的狂热信徒的眼中,下凡到人间的弥勒佛就是战神。为了建立人间天堂,弥勒佛必将带领天下苍生铲除一切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把地狱般的旧世界彻底砸个稀烂。
  就这样,一些具备领袖才华的革命家,在组织武装起义推翻政府时,往往宣称自己是弥勒佛的化生,以此来吸引对现实不满的信徒,使队伍更加壮大。
  在中国历史上,起源于“净土宗”的“白莲教”就是经常不惜动用武力来达到目的的佛教流派。
  “白莲”之名源于东晋名僧慧远创立的“白莲社”。而信奉“弥陀净土”的“白莲教”则产生于南宋初年,创始人是一个俗名叫茅子元的江苏人氏。为了吸引信徒,茅子元对“净土宗”原来的理论、仪式进行了改革。他在组织上,重视师徒关系,并大量吸收俗家弟子,因而在江南地区得到了比较迅速的发展,而且在宋朝灭亡前后传入北方。

  元朝统一全国,由于统治阶级对各种宗教采取兼容并蓄的政策,白莲教曾经在一段时间内得到了政府的扶持,发展得更加兴旺,信教的人越来越多。信徒们经常穿着白衣聚集于本教的宗教场所——莲堂,诵经修道,吃素拜佛,而且逐渐变得更加世俗化,不但广招俗家弟子,连教中僧人也可以娶妻生子。由于教中人员成份过于复杂,一些人打着白莲教的旗帜来搞巫术,为自己谋私利;还有人是为了躲避官府的徭役才入教的;甚至有人利用该教进行反叛活动。种种不法行为惹来了传统的佛教僧人的非议与官府的敌视,终于被朝廷所禁止。

  元朝禁止白莲教的政策时严时宽,因而白莲教在民间的势力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抑制,最终在元末发起了一场颠覆朝廷统治的大起义。
  起义的白莲教为了团结一切力量反元,接纳了其它教派的宗教徒,故其教义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其它教派理论的渗透,成了一个大杂烩。教义中除了信奉传统的“弥陀净土”之外,还接受了“弥勒净土”。此外,来自西亚的“明教”在教中也有影响。
  明教,又名“摩尼教”。此教由波斯人“摩尼”于公元三世纪创立,其教义认为世界由光明与黑暗组成,而且将要经历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个阶段,光明最终将在未来阶段战胜黑暗,这也意味善战胜了恶。但在现阶级,光明与黑暗仍然纠缠不清、难分难解,因而需要世界的最高主神“明尊”派出使者助战。“明尊”的使者叫做“明使”,“明使”来到人世间的任务是教化众生,帮助普罗大众脱离黑暗的苦难,建立一个前境光明的美好世界。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明教的教义,还是“弥陀净土”与“弥勒净土”的教义,都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就是宣称世人将在神明下凡时获救。
  因此,无论是阿弥陀佛、弥勒佛,还是明使,都存在着被起义信徒所利用的可能。例如,白莲教徒中信奉“弥陀净土”的,自然少不了有人托言阿弥陀佛出世,带领众人造反;同理,信奉“弥勒净土”的,则托言弥勒佛出世;信奉“明教”的,则托言明使出世;共同与朝廷作对。
  到那时,阿弥陀佛、弥勒佛与明使,自然也就成了起义军的战神。
  日期:2012-04-23 14:43:01
  四.白莲教大起义
  白莲教大起义的契机源于黄河水灾。元朝末年,黄河频繁缺口,致使两岸受灾的田地皆尽荒芜,人民流离失所,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与统治秩序的稳定。末代皇帝元顺帝于1351年命令工部尚书贾鲁与中书右丞玉枢虎儿吐华等大臣疏通河道。官僚们召集起河南汴梁、河北大名与黄河以南的庐州等地的十数万军民,修理从黄陵坡到白茅口、阳青村等处,广达二百八十多里的水道。

  官府在给河工的补助中缺斤短两,引起了众怒。这样多愤愤不平的民夫聚集在一起,一旦发生哗变,官军势必难以迅速制止。白莲教中的异见分子们就瞄准了这个起义的好机会,决心甩开膀子,大干一场!
  出生于白莲教世家的韩山童就这样顺应时代的潮流而被推到了风口浪尖。韩山童本是外来户,其祖父因传播白莲教触犯禁忌而被朝廷从河北赵州栾城流放到到广平永宁县,从此便在他乡扎下了根,继续干起传教的老本行。到了韩山童长大成人继承祖业为白莲教主的时候,白莲教已在北方发展得如火如荼,教中的骨干有刘福通、韩咬儿、刘显忠与罗文素等人。他们针对平民百姓对现实的不满,长期以来刻意在信徒中散布天下无道、民不聊生,明王即将出世、弥勒佛即将降生来拯救世人等消息,为将来造反预先做舆论准备。

  一场经过长时间酝酿的暴风雨终于降临了。白莲教徒利用官府大肆征夫治河而人心骚动之机,煽阴风、点暗火,暗中凿了一个仅有一只眼睛的石头人像,并在此物的背上刻上“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的字样,悄悄埋藏在将士要挖掘的黄河河道上。同时使人广泛散布“石人一只眼,挑动天下反”的歌谣,机智地利用民间迷信谶语的传统心理,进行宣传战。

  正像韩山童等人预料的那样,当独眼石头人像在黄陵岗河段挖掘出来时,参与治河的军民一片哗然,消息一传十、十传百,黄河两岸顿时沸腾起来。人心思乱,连天地也仿制为之变色了。
  起义的时机已经成熟,只需要一个有号召力的人出来振臂一呼,必然会从者如云。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