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经营方程中国解――从三国与水浒中的文化密码说起
作者:
陈士陈观水
日期:2011-8-7 9:41:00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欲”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第一章财富守恒定律――望不到头的金融危机谁动了谁的奶酪
“轰”的一声巨响,五六尺高的石碑终于倒在了地上,一时间这数百年来阴冷紧锁,从无人迹的大殿里溅飞起满头满脑的尘土,让人几无法呼吸。小半柱香的功夫,尘埃落定,但大殿里不知为何却更让人窒息。
他亦觉得有些喘不过气来,满殿数十人的目光不知何时起都定在了他的身上。身后从殿外吹入的阵阵清风,带着旭日东升的丝丝暖意,朝霞已不知不觉间浸染了殿外大半个院子,只是畏惧什么似的,仍不敢探进这昏昏默默,杳杳冥冥的古老大殿中来。他强自镇定了心神,威严地挺了挺身子,记得奉旨出京那天,也是在这晨昏相接的时辰出的城,出城时渐次升发开的朝霞铺满了路……朗朗乾坤,清平世界,俺这堂堂的钦差大臣,有甚么可怕的?想着,他那本已有些散乱的目光又渐渐聚拢了起来,冷冷扫过殿内诸人。在他目光的逼视之下,众人不约而同又动手干起来。驼着那倒地石碑的原是一只石龟,众人合力又掘了半日方才掘得起,再掘下去,约有三四尺深,现出一片大青石板来。
“大人不可!”人群中突然冲出一道人跪在了他的脚下,“不可掘动啊!”边说边嘣嘣地一个个头磕将起来,这不是此间的住持真人又是哪个?众道人见住持真人这般,便不由得都跟着跪了下去,磕起头来。随即,跟他从京里来的从人们,也纷纷跪伏了下去。转瞬间,满殿里除他外,竟都伏在了地上,凌乱的叩头声响成一片。他真真的见那住持真人没命似地死力叩头,额前片刻间竟已是血肉模糊,也不由得不心惊,而那一片大青石板此时亦更让人觉得诡异莫测,透着阴寒之气。他蓦地想要夺门而出,到殿外的阳光下透透气去,目光却不知怎地鬼使神差般落到了倾倒在地的那块石碑上,碑的背面真字大书的四个字死死地映入眼:“遇洪而开”,他心中默念着,恍惚间突又有了决断,“掘开!”两字狠狠地从口中喝出,大殿里一时又静寂了下来,与今日打开殿门前那殿中已绵延数百年的静寂一般无二。
石板终于被众人扛了起来,看时,石板底下,却是一个万丈地穴。
刮喇喇一声响亮,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一道黑气,从穴里滚将而出,击穿半个殿角,直刺苍穹,到了半空中,忽又散作百十道金光,望四面八方而去。
一片惊呼,众人争先恐后地拥出殿门。
他方在殿前的廊下站定,犹自目睁口呆,罔知所措,耳听得一声呼唤:“太尉安好?”才宛如从梦中转醒,凝神细看,却见是住持真人带着几名道人并着两三个从京里同来的从人前后左右护住了他。
“俺洪信莫不是真的放走了什么妖魔,闯下塌天的祸来?”他暗自思忖。
此时经方才一番折腾,天已大亮,阳光煌煌,照在殿前的朱红漆金字牌额中“伏魔之殿”四字上,亦透过刚才被黑气击穿的殿角处空隙,洒落到那数百年未见光亮的殿内,正照着万丈深穴旁倾倒在地的石碑,石碑背面凿着的“遇洪而开”四字,阳光中愈发显得真切,而石碑正面却都是龙章凤篆,天书符籙,无人可识。
以上这一段讲的正是“水浒”中梁山好汉的来历。“水浒”虽说的是大宋徽宗年间的故事,但却缘起于徽宗的爷爷的爷爷的时候,也就是大宋仁宗年间。话说大宋仁宗皇帝治理有方,朝政清明,天下太平,更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原来九年太平富足岁月称为一登,而其时居然有了一连三九二十七年之太平富足,号称“三登之世”。数年间万民安乐,百姓们颇是快活受用了许多。却不料乐极生悲,天下忽而瘟疫横行。仁宗天子闻知,钦差内外提点殿前太尉洪信为钦差天使,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宣请嗣汉天师张真人星夜来朝,祈禳瘟疫。洪太尉在龙虎山道观游玩时,却使性弄强,硬是打开了封闭数百年的“伏魔之殿”,又因见到镇魔石碑背面“遇洪而开”四字,威逼众道士推倒石碑,抬移石龟,掘开石板,放出万丈地穴中镇锁了数百年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共计一百单八个魔君。而正是这一百单八个魔君,日后降世临凡,啸聚水泊,搅扰社稷,轰动乾坤,号称梁山一百单八将。正应《水浒传》引首中诗云:
万姓熙熙化育中,三登之世乐无穷。岂知礼乐笙镛治,变作兵戈剑戟丛。
水浒寨中屯节侠,梁山泊内聚英雄。细推治乱兴亡数,尽属阴阳造化功。
长期以来,在我等广大或许不明真相的群众中,流传着的梁山好汉故事,讲的好汉们都是被所谓“逼上梁山”的,这个逻辑很简单而又很明确,就是皇帝昏庸,奸臣当道,民不聊生,英雄蒙冤,好汉们太委屈,于是乎官逼民反上了梁山。但仔细读一读“水浒”,却发现有意思的是,梁山好汉们出现的原因在“水浒”的文本逻辑里并不是天下大乱,而是天下大治,并不是百姓受苦,而是百姓享福,更确切地说,是百姓们享福享得太多了。
正如我们在前面说的,正是因为有了所谓太平富足的“三登之世”,百姓们享福过头了,事实上我等蜗居着的蚁民们,只要想一想“水浒”里的武大郎,一个从清河县流落到阳谷县的外来人员,就靠着卖炊饼,居然不但没有因为妨碍市容给城管们砸了担子,还能养个全职太太潘金莲,并在阳谷县城里靠劳动所得置下一套房子,见到二弟武松,更是随口就说要打点出一间来给武二郎住,这时节可已是高逑、童贯、蔡京等奸臣当道的徽宗年间,据此推想那仁宗当朝的“三登之世”会是何等光景?
羡慕!流口水!
但是,幸福像花儿一样,盛开后总会枯萎,正如水浒“引首”里点明的,有一种杯具(悲剧)叫“乐极生悲”!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冥冥中的一切都有定数。这一观念背后有着源远流长到几乎无法考证出处的中国阴阳思想:天地万物万象都源于阴阳气运的交融消长,而阴阳必定是通过种种方式保持着平衡的,在某时某地阴气或阳气亢盛了,在某时某地则相应的必然衰弱。你我皆凡人,滚滚红尘间,谁能事事如意,时时随心?残酷的现实是,选择了甲就往往意味着放弃乙,得到的同时便也已失去。最直接而普遍的感受,就是买东西,一手钱出去,一手物进来,不给钱,你试试!当然市场经济的原则是等价交换,买卖之间,你的账户上通常是收支平衡的,你的资产只是在物理形式上出现了转换,从一张或几张钱币变成了一件或几件物品,但你的资产总价值是不变的。由此推想开去,不难理解我们的人生账户,也常常是财富守恒的道理。扪心自问,是不是不乏这样的体验,每当处处顺利,春风得意之时,往往会有倒霉的事情不期而至?而“否极泰来”这个成语,许多网友应该也不陌生吧?
老子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谈及福祸,从来难测,但人性却偏偏大多喜欢推测,所以占卜算命的行当长盛不衰。大家占卜算命时往往喜欢找盲人,因为据说失去了眼睛,却偏偏更能窥破天机。而一旦真的有些未卜先知本领的,往往又不愿意帮人卜算,毕竟天机不可泄漏,洞察天机,历来被认为不祥,乃至大凶,古来就有“察见渊鱼者不祥”之说。盲人是不是真的因为失明而更能获得卜算未来的超能力,我们无从考证。可以查实的是,中国古来不少音乐大家,倒的确是盲人,比如四书五经之一的《孟子》里曾经提到的那位著名的古代音乐家师旷。据传说师旷的眼睛原本是看得见的,他却以为眼睛容易使精神耗散,毅然刺瞎双目,终于成为传说中的音乐大师。据传说的事情或许有或许无,总让人觉得作不得数。而比较确切的是,大音乐家贝多芬不是盲人,不过他耳聋,不想说他因为耳聋而在音乐上卓越,这么说未免显得荒诞,毕竟绝大多数的音乐家都是不耳聋的。当然,音乐家虽多,而贝多芬却只有一个。顺便说一句,发明了留声机,帮助人类保存下自己声音的爱迪生,也耳聋。而一位名叫拉鲁索的百岁老寿星,在百岁生日庆典上是这么解释自己长寿秘诀的:“因为耳聋!我从20岁起就听不见城市的噪声和轰隆声了。”另据奥地利科学家一项历时3年的试验证明,环境中的噪声正在加速人类衰老的进程。还记得有一种病症称为“学者综合症”,其患者俗称“白痴天才”,通常有认知障碍,但在某些领域,比如音乐、绘画、计算、记忆等方面,却有出类拔萃的能力。美国有部名为《雨人》的经典电影,讲的就是这方面的故事,其主人公原型据说能记住超过7600本书的内容,能记住美国所有长途电话区域码、高速公路编号、邮政编码等常人不可能记住的东西,但却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世间有些道理,说有道理,便似极有道理,说无道理,却又似极无道理。好在中华民族伟大智慧,对此等道理,有个极有道理的讲法,称为“信则有,不信则无”,很好很理论,落实到实践上,便往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了。比如往日里乡村的孩子,出生后往往起个傻蛋、阿猫、狗儿之类的小名,便是因村里世世代代都信这起了贱名的孩子好养活,不会招灾惹祸,因为从来妖魔鬼怪之类,总是爱暗害那些有出息的孩子。至于今日城里的“白骨精”剩女们,也往往爱对着镜子感叹“红颜薄命”,而天天望着日月星辰,感慨“天妒英才”的,更是古往今来绵绵不绝。
广为流传的四大名著说的是什么,就是诸如此类的中国式天理人心啊!所以被中国人普遍接受的财富守恒定律,在“水浒”中,不但是全书文本逻辑的关键,而且又常常以让人感叹的方式出现。且看这一段:
他在水中已潜伏了几乎一夜,天快要亮了,他想时间确乎不多了,是亮剑的时候了。
未完待续明日更新
日期:2011-08-08 05:36:19
经营方程中国解――从三国与水浒中的文化密码说起(原创连载)
之二
他从水中悄然跃出。
只见一条黑影沿着笔直的城墙攀缘而上。这水是灵秀的西湖水,这城是柔美的杭州城,但此刻,这古来的风花雪月地却已是杀人的战场。
黑影片刻间已到城墙半腰,忽然一声梆子响,刚才还似乎沉睡着的杭州猛然醒了,城上出现无数兵甲,无数刀枪,更有无数的火把,点亮了黎明前最为黑暗的夜空。
几乎在梆子响起的那一瞬间,黑影松了手,从城墙上滑落水中,眼看就要直沉湖底。生死呼吸间!他正暗暗庆幸自己的敏捷身手,更盘算着凭自己的水性,片刻便可从湖底悄然消失……
但他错了,城上踏弩、硬弓、苦竹箭、鹅卵石,一齐都射打下来,终于还是走不脱了,一片血污在湖底渐渐化将开来……
他从来没有想过,别人从来也没有想过,他会死在水里,因为他是张顺,赫赫有名的浪里白跳张顺!
以上这一段说的是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的张顺,在攻打杭州时,战死沙场,沉尸西湖的故事。“水浒”中对此有这么两句评述:“曾闻善战死兵戎,善溺终然丧水中。”如果张顺不是浪里白跳,没有出类拔萃的水性,他是不会主动申请去半夜泅水爬城作内应的,也自然不会死在水里。得到的都有代价,人生账户总是收支平衡的。而收支平衡的,又岂止人生的账户?
地震!海啸!火山喷发!面对从天而降的劫难,人类的感觉远远不如其他生灵们灵敏,虽然我们时常鄙夷那些生灵,因为我们似乎拥有对他们生杀予夺的能力。但面对种种自然劫难,我们却无法像他们那样事先感知,从而在地裂山崩之前占据片刻先机,逃出生天!
为什么?
多少年沧海桑田,多少生灵为了生存而慢慢改变!趋利避害的求生本能,让生灵们随着自然的演变而演变……水中的鱼儿于是有了侧线感受器,空中的鸟儿于是有了附肢部分的感振小体。而人呢?据说是万物之灵,有能力搬山填海,改造自然,为自己创造一个舒适的天地,多么伟大!只是,我们自造的天地终于渐渐与自然隔膜……科学地分析,每一次自然劫难都不过是一个物理过程,必然伴随着大气、热量、水分等等的变化。这些变化,其他生灵们因随着自然演化而逐步演化着的某些器官可以清晰感知,而人类却因为在自己创造的天地里太久太久,反而慢慢退化了许多器官的感知能力。也许我们无需遗憾,因为一次次自然劫难后,我们似乎能越来越快地在废墟上重建我们的安乐天地。当然,在下一次劫难来临时,我们的安乐天地还会消失……但自然的天地不也总是随着星移斗转而沧海桑田吗?
老子曰:“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据此不难想见,大宋百姓们享受着“三登之世”的时候,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共计一百单八个魔君便蠢蠢欲动了。还记得本文开始时那块轰然倒地的镇魔石碑吗?它的正面都是龙章凤篆,天书符籙,却无人可识,背面一见可识的“遇洪而开”四字,正预示或更确切的说是启示着洪太尉放走妖魔的定数。百姓们遇到好皇帝,而且还一连几个,享过福了,该吃吃苦头了,由此上天便派下天罡地煞一百单八个魔头出来作乱。在“水浒”第七十一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中,从天而降的石碣,清清楚楚刻着梁山众首领的姓名与座次,寓意着梁山一百单八将受命于天,县政府公务员出身的梁山老大宋江于是乎底气十足地开了口:“鄙猥小吏,原来上应星魁。众多弟兄,也原来都是一会之人。今者上天显应,合当聚义。”梁山上的众弟兄于是乎众口一词:“天地之意,物理数定……”
什么是“天地之意”?又如何“物理数定”?
梁山一百单八将之黑旋风李逵的大名想来就算没读过水浒的网友也一定听过,这位爷在天降石碣上位列三十六天罡之一,号称天杀星。李逵嗜血好杀,甚至连梁山同事入云龙公孙胜的老师罗真人也不放过,只因为罗真人不同意徒弟公孙胜去梁山,李逵居然就“提起斧头,便望罗真人脑门上劈将下来”(水浒第五十三回)。值得玩味的是,罗真人面对死亡居然放声大笑,原因嘛,也简单:“贫道已知此人是上界天杀星之数,为是下土众生,作业太重,故罚他下来杀戮。吾亦安肯逆天……”(水浒第五十三回)。
记得那块从天而降的石碣上,除了刻有梁山一百单八将的姓名座次,还赫然刻着“替天行道”四个字!
事实上,冥冥中皆有定数,由财富守恒定律主导王朝兴衰和百姓祸福的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甚至演绎出来个专用名词,唤作“气数”。在广为流传的各类传统小说里“气数”二字频频出现,比如《三国演义》中,多少汉家臣子逐鹿汉家天下的堂皇理由就是大汉气数已尽,东汉公司破产了,原来的公司高管中管们,当然也就可以自立门户,积极去搞兼并重组了。俺小时候看《封神演义》,常常看得郁闷,姜子牙姜太公手下那叫一群英荟萃,怎么不派个高手飞到朝歌杀了纣王妲己那对狗男女,非要玩通关游戏,一关一关地往朝歌打,太浪费神话小说的个性化优势了。后来俺之所以没有一直郁闷下去,甚至抑郁了,就是因为在通读了若干遍“封神”后,终于恍然大悟,原来姜太公不搞斩首行动,是因为殷商气数未尽啊!神话小说可以上天入地,但冥冥中也不可违拗天意,反了财富守恒定律!
财富守恒定律不但影响着中国的各类神话演义,也不时出没在西方神话故事中,虽然没有中国演义里改朝换代、江山易手那么波澜壮阔、气势恢宏,但在西方故事里也另有一番惊心动魄!我们不妨从世界著名“美人鱼”铜像的故乡,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从这座北欧历史名城流传着的一个诡秘传说谈起。
未完待续明日更新
日期:2011-08-09 05:08:33
经营方程中国解――从三国与水浒中的文化密码说起(原创连载)
之三
城墙又塌了,已经没有人记得这是第几次了。人们已经厌倦了重复无尽的辛劳,面对再次坍塌的城墙,绝望逐渐肆孽。同时,一种诡异的气氛生长弥漫,渐渐笼罩了全城。人们似乎都在等待,等待着那一天的到来,又害怕着那一天的到来。而那一天终于还是来了!
那是一个纯洁得近乎天使的小生命,一个快乐的小女孩。她被大人们引到刚刚清理完的坍塌城墙废墟上,被安置在一把舒适的椅子上,被放在身边的玩具与糖果吸引。她咯咯笑着,看着周围大人们忙碌着在她身边砌起城砖,觉得很有趣,显然喜欢这个从没有玩过的游戏。她银铃般的笑声很快被封在了城墙里,而这次高大的城墙终于没有再坍塌。
类似的故事在西方不时出现,比如斯库台城墙据说封埋了一个刚刚生育了宝宝的母亲,而斯特拉斯堡大教堂的地基里则长眠着一对兄弟。这种行为通常被称为人祭。如果你熟悉北欧神话,会发现神话中的巨人们有着一项天赋的权利,就是向人类收取地租,因为土地,包括高山、河流及森林,都不属于人类,而属于巨人。这样的理念在西方各民族的神话中常有体现,最多不过是巨人的形象改换成魔鬼或神。而这一切最终演变成西方宗教里的献祭传统。
人类献祭往往是为了获得对原属于神的资源的使用权。我们的祖先奉献自己猎取的动物,种植的植物,以祈求神能允许更多的猎取,赐予更多的丰收。
在中西方的所有神话中,世间昌盛繁衍的生灵们,没有一样是人所创造的。虽然我们似乎有足够的能力去毁灭,但我们真的没有能力去创造一个新的生灵!无论我们自以为有多么强大,生命对于我们,永远是不可思议的奇迹!哪怕一只小小的飞虫,一株矮矮的杂草,我们都无法创造。而我们力所不能及的,远远不止于创造生命!人总是容易高估自己,尤其在我们似乎生活得越来越舒适的近两三百年。据说我们似乎生活得越来越舒适的原因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对所谓以石油为代表的不可再生资源的大规模使用。据说我们从只会使用木材等可再生资源到能够大规模使用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是科学进步的证明。而有趣的是,科学地说,所谓的不可再生资源,其实并不是不可再生的,比如煤炭、石油之类,从古到今,一直都在生长着,我们之所以称某类资源不可再生,只是因为它们是天造地设,而非人工制造的,而它们的生长速度远远低于被人类消耗的速度,在人类可以预期的未来,它们将被耗尽。
其实,如何使用各类不可再生资源,是人类自远古以来一直不得不面对的课题,而坦率地说,我们从来都没能交出一份理想的答卷。如果说煤炭、石油之类不可再生资源困扰人类还是近几百年来的事情的话,那有一种资源,在人类有历史记载以来,总是让我们心神不宁,事实上从某个角度而言左右了整个人类的历史,古往今来不知多少英雄豪杰为之魂牵梦萦,多少仁人志士为之呕心沥血,更有多少如你我般的平民百姓为之流离失所。为了它,智慧与勇气,忠诚与背叛,阴谋与杀戮,纵横在历史的天空!一幕幕致真致爱,一幕幕大喜大悲,一幕幕无辜无奈永无剧终。直到今天,在世界的许多角落,仍有千万人为之互相残杀。而对于包括中华民族在内的许多民族,它带来的是关于财富守恒定律最直观、最真切的感受。因为它是如此平凡,平凡的被你我每天乃至每时每刻践踏,它又是如此伟大,伟大的你我一生一世乃至生生世世都无法离开。
这究竟是什么?
土地!这就是我们脚下的土地!
在此,我无意展开谈什么“一寸山河一寸血”之类,因为作为一个有着一百多年屈辱近代史的民族,相信对于这类的痛,你我之间已无需言说。“我们不作亡国奴”是这片美丽土地上贯穿了一百多年屈辱与抗争的口号,而“亡国奴”就是失去了对于自己脚下那片生我养我土地所有权的人。
历史常常沉重,现实也往往并不轻松。比如今天的房产价格只涨不跌,房产商们的主要借口之一就是城市里土地的有限性。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借口有一定的道理(当然这道理是无法支撑房价飞涨的,也正因如此,它只能是借口之一)。其实,对于中华民族这样的农耕民族而言,土地的有限性,正是我们对财富守恒定律的最初认识。传统中国社会的每一个乡民,都清楚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乡村里的土地是有限资源,有人占有的土地多了,那就一定有人占有的土地少了。而在占有土地多少几乎就等同于拥有财富多少的农耕社会,由此很容易推导出一切财富资源都与土地一样,都是有限的这样的结论。
因此,中国人格外重视财富分配,有着极强的财富共享要求。无视这种重视,漠视这种要求,基本是百姓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强盛如大唐,朝廷无视与漠视,黄巢揭竿而起,自称“天补均平大将军”;繁华如大宋,朝廷无视与漠视,王小波揭竿而起,号称“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不够强盛的大明朝廷无视与漠视,李自成揭竿而起,说是要“均田免粮”;不太繁华的大清朝廷无视与漠视,洪秀全揭竿而起,喊的是“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所谓的封建时代如此,所谓的反封建时代也如此,带领中国走向共和的孙中山提出的纲领是“平均地权”,后来这个纲领由毛泽东等共和国开国领袖们落实了,具体方法是“打土豪,分田地”。
折腾来,折腾去,多少人头滚滚落地,用俺们还长在脖子上的人头想想,到底还是孔子他老人家说的有道理,《论语》里早记着呢:“不患寡而患不均”,当年水浒传的主题歌怎么唱来着:“你有我有全都有”。
我们常讲“孔孟之道”,孔子谈过的问题,孟子当然也要说,《孟子》里提的是“为富不仁”,这道理真正落实到“水浒”里,就不是唱唱主题歌那么简单了,这涉及到梁山的一条潜规则。
未完待续明日更新
日期:2011-08-10 18:57:15
经营方程中国解――从三国与水浒中的文化密码说起(原创连载)
之四
梁山作为当时打劫行业的明星企业,严格遵循着诸如“只爱陌生人”、“让我一次抢个够”、“你的伤情我永远不懂”等一系列行业规范,终于一步步做大做强,成为业内的龙头老大。但打劫行业毕竟不在整个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如果将大宋朝廷比作房地产商的话,梁山充其量不过就是个建筑包工队,大家都知道,打劫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更重要的是虽然利润率高,但风险太大。尤其面对梁山建筑包工队的发展壮大,作为房地产商的大宋王朝已经开始出手,打算整垮这个潜在的威胁。为了梁山的可持续发展,更是为了梁山上各位首领高管的生存与发展,梁山决定转变生存发展方式,接受招安,准备集体应聘大宋公司。找过工作的,特别是近几年被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们都知道,应聘大公司很不容易,往往有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梁山不得不继续做山贼,这份看起来没什么前途的职业。但准备干房地产的建筑包工队和一般的建筑包工队是有区别的,正如准备接受招安当官兵的山贼和一般的山贼是有区别的。梁山建筑包工队既然准备“转变”,就不再随便乱接工程,也就是不随便打劫了,而是开始严格地筛选打劫的对象,筛选的潜规则就是体现大宋王朝主流价值观的国学经典,具体点说就是历朝历代被称为科举的公务员考试所指定的教材,也就是四书五经里《孟子》所提到的“为富不仁”。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