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史读袁

作者: 王者不臣

  日期:2012-4-18 20:43:00
  引 子
  某日,几位史学界的大能凑在一起讨论一位历史人物,虽然观点几乎都出自同一本史书,但因为几位大能的风格迥异,所以当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来之后,便呈现出了各种不同的意境。
  大能甲曰,此公“冤死已经375年,但他的丰功伟绩,他的高尚品格,他的清丽风范,他的‘爱国’与‘打拚’精神,超越了时间与空间,民族与政治,震人心弦,荡人魂魄,永远值得学习,永世不会泯灭。”
  大能乙也大加赞许,说此公“真像是一位古希腊的悲剧英雄,他有巨大的勇气,和敌人作战的勇气,道德上的勇气。他冲天的干劲,执拗的蛮劲,刚烈的狠劲,在当时猥琐萎靡的明末朝廷中,加倍的显得突出。”

  大能丙更是感慨万千道,“有时候,我会想起这个人,想起他传奇的一生,他的光荣,他的遗憾。有时候,我看见他站在我面前,对我说:我这一生,从没有放弃。”
  在列位大能发表言论之后,空中却飘来一些只言片语,乍看起来,零碎而不成体系,姑且算是此公百度贴吧里,部分网友们对此公的一些认识吧。
  网友甲:“空口说大话,没有治军之能,却爱善杀边军大将,擅自代表国家和敌寇议和!为了夺取友军军权设计谋杀友军指挥官,并断其军粮道,东江军数万将士死不瞑目啊!拿掉国家七成财政收入,却一年时间让敌国从边境打到北京,沿途军堡,府库尽落建奴之手!这样的奸诈小人不凌迟处死,何以谢罪于天下!!!”
  网友乙:“霍去病会去和匈奴议和吗??卫青会吗??岳飞会和金国议和吗??戚继光会和倭寇议和吗??文天祥会和蒙元议和吗?? ……此公竟然去和敌人示好!?大家能想象岳飞会派人吊唁金主吗?议和的都是些什么人啊,秦侩..汪精卫...”
  网友丙:“说此公没有吹牛的话去看看的他的奏折吧,反正从大小凌河开始,他都打胜了,大小几十仗全赢了。可惜首级没法空手变出来,就只有200,我不知道什么样的战役打了几十个胜仗只能打死200个人,就是个村子的游击队赢了几十仗也能杀个百来号人吧。仗打赢了却没有砍首级的时间,这个逻辑真是妙不可言。明朝没首级就没军功,打赢了的军队顺手砍个首级的时间也没有,此公果然神奇。”

  网友丁:“花全国财政收入70%去守个马其诺防线顺便给魏忠贤修个祠。五年平辽(1年半就让人包围京都),稳守蓟镇(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方),几万所谓精兵让人二百就吓住了,眼皮子底下眼睁睁纵敌长入,还“忘了”烽火报警,跟着敌军跑圈,顺便打劫一下北京周边的老百姓,就是所谓别人可取你也可取????吹吧吹吧!历史的耻辱本上再贴金就能漂白了吗”

  网友戊:“高台堡抗旨卖粮资敌,禁海断饷兼饿死东江军民,为仁。欺骗内阁拉首辅下水,平台召对放大言忽悠皇帝,为智。假传圣旨斩帅,蓟门遇200敌顿兵不战,进京坚请入城,为勇。廉,我就不说了”
  网友戌:“要是曾国藩卖粮给太平军,杀掉左宗棠等人,向清廷索要多于供给能力的粮饷,还让太平军打到京师(把路上阻挡的清军全调走)而且还是转悠N多圈子还追而不打还嚷嚷进城。咸丰皇帝杀不杀曾国藩?”
  几位网友寥寥数语,和三位大能勾勒出了历史人物可谓大相径庭,这实在让人匪夷所思、一头雾水,且让人不禁会问,这两方说的真是同一个人吗?
  此公若真如网友们所说的那样,私自与敌人议和,又卖粮食给敌人,杀了己方的大将,且断绝了友军的粮食,还吹牛欺骗皇帝,仗打得一塌糊涂,钱却花了一大把,最可气的是还巴结奸臣魏忠贤,这么一大摞加在一起,此公恐怕在笨蛋和坏人堆里,也能算是一眼就能挑得出来的极品了吧?当然,我们的结论还不能下得这么早,因为但凡称得上大能的,毕竟还是有些分量的,而网友的言论,或有道听途说,或有人云亦云的,也说不一定。况且,这三位大能来头都不小!

  大能甲乃《百家讲坛》的风云人物,《明亡清兴六十年》的作者,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是也!大能乙就更厉害了,集作家、教授、大侠等头衔于一身,堪称当今武侠小说第一人,金庸,金大侠!大能丙虽然年纪比较小,但名头却很大,在史学界也算是成名立万、开山立派了,此人便是“心灵读史”一派开山始祖,《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

  反观一干网友,显然就寒碜了些。网友甲【117.36.231.*】仅有一个ID,神龙见首不见尾;网友乙【六艺王天下】虽然确有些深邃,但也仅有一个网名而已;网友丙【219.135.184.*】又是一位数码英雄;网友丁【125.116.246.*】依然做好事不留名;网友戊【天真无邪毛文龙】名字倒是非常有趣,可就是不知所云;网友戌【张巨凡】名字倒还端正,但却不知是否是实名。

  经过一番比拼之后,双方实力似乎没有什么悬念,不过一点却值得注意,那就是这些网友难道都没看过几位大能的作品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比如那位【天真无邪毛文龙】在发表言论之前,还特意这样说:“阎崇年老师说,袁崇焕的爱国精神很具典型性,归纳就是仁、智、勇、廉……”然后才提出了不同意见。由此可见,网友们应该是知道三位大能观点的。可既然如此,那他们又为何旗帜鲜明地站在对立面呢?这确实是个比较值得深思的问题。

  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在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明熹宗实录》、《崇祯长编》、《满文老档》、《满洲实录》、《清太祖实录》、《清太宗实录》、《三朝辽事实录》等一系列过硬的史料来进一步解读这段历史。
  当众多史料线索犹如丝网一样交织在一起之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部与《明史》迥然不同画卷……
  一位帝师、名臣,镇辽四年,都以为他兵法谋略俱佳,堪称大能,他“修宁远守辽土”的策略,许久以来都被人称道,但实际上却是祸国殃民之策,而正是因为这个策略,大明王朝便步入了一个万劫不复的死弯。
  这位阁老的下台,在后世的解读中,多被认为是魏忠贤搞的鬼,然而这只不过是一个牵强附会的八卦。
  一个能力不足的小吏,却精通奇巧地钻营,同时更善于阿谀奉承,巴结奸佞,且甘与阉党为伍。他曾历经两次大战,均被列为“大捷”,流传后世、颂扬至今,但对于明朝而言却是两次名副其实的“大劫”。

  一位四朝元老,三朝重臣,曾在京运筹帷幄,军旅经验极为丰富,眼光卓绝,经常是一语破的,早早的就能预见到结果,可后世却纷纷流传,此人是个不折不扣的废柴。
  随着历史真相被一步步被揭开之际,另外一些疑问又浮现了出来:
  导致明朝灭亡最核心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关、宁、锦防线所起的作用到底怎么样?
  究竟又是谁引发了宁远大战?
  努尔哈赤真的在此战中受伤了吗?
  ……

  以上这一切,以及更多的谜团和疑问,我们都将在文中详述。
  ---------------------------
  【阎崇年著《袁崇焕传》 中华书局 2005年10月北京第1版 210页】
  【金庸著《碧血剑(下) 袁崇焕评传》 广州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662页】
  【当年明月著《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 中国海关出版社 2009年4月第1版 122页】
  日期:2012-04-18 20:44:27

  连载1:载入史册的掐架(一)
  明末,天启二年。
  一队由京城而来的官驾正来到山海关,并鱼贯而入,其中暂掌兵部的内阁大学士孙承宗赫然在列。
  孙大人是皇帝的老师,又是内阁大学士,且受命暂时代理兵部,因此由他来巡阅山海关自然很受瞩目,不过他此行的目的却并非是犒赏三军,而是专门来挑刺儿的。
  孙老师之所以气势汹汹而来,那是因为之前他曾接到了一些上访材料,说辽东经略王在晋在山海关瞎搞一气,所以孙大学士刚一落脚便径直去找了王在晋,一番寒暄之后孙阁老图穷匕见,用了一通组合拳向王经略招呼过去。

  王大人是个很儒雅的人,若不是因为长期担任军职,他完全有可能已经成为一个文化名人了。此刻,他对孙老师的“见面礼”大概没有什么准备,所以貌似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几个照面下来就露了败相。后来孙、王这段掐架的对白被载入了史册(清修明史),在史书上,孙承宗是一战成名,而王在晋则声名狼藉。
  清修《明史》对孙、王二人的这一段对话进行了绘声绘色地特写。
  孙承宗问,等你的八里铺重城修好了,是不是就把现在您老手里的四万人都填进去守啊?
  王经略答,要另外派四万……
  孙大学士一听马上就发招了,反问王经略,新旧两城,都是四万人据守,这四万加四万的,就是八万了,请问您老有这么多兵吗?其他地方还守不守了?
  再说,新旧两城相距八里,八里之内有旧城前的地雷和陷阱,倘若新城的守军败退下来,撤向旧城,那这些布置岂非成了给自家人准备下的?而如果新城的溃军身后有追击的敌兵,那你是开门放他们进来呢,还是不开门把他们报销给敌军?

  另外,如果新城能守住,那旧城用来干什么?明显是重复建设!
  王经略此时好像是有点儿懵了,半晌才憋出一句话来,说他在山上留了三座山寨给溃军。
  孙大人听了是又好气又好笑,气是因为王经略太笨,笑是因为没想到王经略笨成这样,兵法讲求的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可你王经略却先就把逃跑路线给预备下了,那不是成心让新城守军贪生怕死吗?!
  在京师里就听说你王经略任凭外围阵地丢失(尽撤藩篱),退到关前八里来修什么重城,你搞点重复建设也就罢了,可是却还搞成这样,你这也太过分了,试问你怎么能保证京畿地区的安全?!
  经过孙大人一通连珠炮王经略被打得彻底无语了。当然,也不排除是王经略只顾满地找牙而没有接上话,或者是被打掉了几颗门牙以后发音有困难,总之谈话就此结束,史载:“在晋无以难”。
  孙老师此后备受推崇,被誉为“贤臣、廉臣、名臣、能臣、功臣”(阎崇年语)

  而王在晋则遭人诟病,阎老师的评价是:“王在晋既无远略、又无胆识,既无兵略、又无智慧。”
  由这一番评论可知,王在晋被孙承宗问得“哑口无言”后,声誉实在是一落千丈,流传到后世已经非常不堪了。不过,有一位王在晋的同事却不认同这样的评价,他对王经略的评价很高。
  首先,他夸赞王在晋勤奋有余且辩才很好,意思是说王大人兢兢业业、勤政有余,且笔下功夫了得,嘴上也非常犀利,这样的“王经略”显然跟那个被孙老师问得开不了口的不是一个人。
  此后,王同学的这位同事又夸奖说,王大人的才能很了得,洞察能力很出色,并且还很稳健,而且这些评价是朝中所有人都承认的。
  这位能给予王经略如此评价仁兄到底是谁呢?是王大人莫逆呢?还是师长?或者门生?其实,这位仁兄的身份并不神秘,只是让人有些不理解,因为他不是别人,正是传说中那位把王经略问得“哑口无言”孙大人——孙承宗!而且,这些话还都是他老人家与王经略对掐之后才说的,所以实在让人颇感意外。
  当然,有人说那是孙大人的客气话,这证明孙老师涵养很好,但这恐怕也太客气,太好了点儿吧?其实,问题并不是出在孙阁老身上的,而是另有原因。
  孙大人确实是因为有过那段驳倒王经略的“传说”,所以才让他老人家增色不少,并因而此一举在清修《明史》中成为了东林党里面屈指可数的佼佼者之一。不过,记载孙老师这段“辉煌战绩”的来路却很是有些诡异。

  首先,官修的《明熹宗实录》里头就没有这样的记载,不过考虑到“实录”多为精炼的转述,这么拉拉杂杂一大篇内容,或许被省略了也有可能,所以还不能过早的下定论。
  那明朝修的“明实录”若是给略去了,那清修《明史》中如此鲜活的一段记载又来自何方呢?以下我们分别引用《督师纪略》、《边事小纪》两部书稿的相关文字来一一比照,立马就能看出清修的《明史》到底是从哪里抄来的了。
  清修明史:“抵关,诘在晋曰:新城成,即移旧城四万人以守乎?”
  督师纪略:“六月二十六日抵关,阅新城……经略度守新城,用卒四万”
  边事小纪:“六月间抵关,阅新城。守卒用四万”

  清修明史:“如不可守,则四万新兵倒戈旧城下,将开关延入乎,抑闭关以委敌乎?”
  督师纪略:“使其不守,则四万人尽矣。委之虏乎,抑开内关入乎。”
  边事小纪:“孙公曰:‘使其不守,则四万人尽委之虏乎?抑开内关入乎?’”
  清修明史:“关外有三道关可入也。”
  督师纪略:“在晋曰,三道关可入也。”
  边事小纪:“经略曰,三道关可入也。”
  清修明史:“若此,则敌至而兵逃如故也,安用重关?”
  督师纪略:“如此,则贼至人思逃如故也,又安用重关。”
  边事小纪:“如此则贼至人思逃如故也,又安用重关?”
  清修明史:“曰:将建三寨于山,以待溃卒。”
  督师纪略:“在晋曰,当为三堡于山,以贮遗者。公曰,如此,又安用重关。”
  边事小纪:“曰:‘当为三堡于山以贮溃者。’曰:‘如此又安用重关?’”
  日期:2012-04-18 20:45:39

  连载2:载入史册的掐架(二)
  那这两部书的又是何人所作呢?其作者分别是茅元仪和周文郁,此二人都曾是孙承宗的幕僚,同时也是孙阁老的超级粉丝。
  孙老师一共有过两次守辽的履历,第一次守了四年,后来又去了一次,这次又守了两年,两次守辽的经历让孙大人有了一个幕僚小集团,其中铁杆粉丝不少,后来纷纷著书吹捧孙老师,其中就有茅元仪和周文郁二位。
  在茅、周二人的《督师纪略》和《边事小纪》里,孙阁老形象自然是十分“光辉”,几乎就是完人,什么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等等就不必说了,其英明神武、洞察一切更是不在话下,而孙老师PK王经略这一段“惟妙惟肖”地诡异演出也在书中,且两人有相互抄袭的痕迹。
  不过,除茅、周二人的书之外,这个PK的故事还存在另外一个版本,这个版本的来路要正规得多,因为是取自孙承宗自己的奏章!
  如果依照《督师纪略》、《边事小纪》以及清修《明史》的记载,估计王经略在对掐之后,恨不得有个地缝可以钻;可是,若依据孙阁老自己奏章的内容,当时的情形则是另一番景象——假如那天地上真的有缝的话,恐怕里面钻的不是王经略,而是孙大学士!

  原因很简单,因为孙、王二位这段载入史册的掐架在孙大人的奏章中,其实是孙阁老自己完败,只不过清修《明史》把王在晋的反击掐掉了,这才显得孙承宗威风八面。
  实际上就在孙阁老质疑那三座山寨之际,王在晋说了一番话,孙老师当即就想到了钻地缝!
  ---------------------------
  【阎崇年著《明亡清兴六十年(上)》中华书局 2006年8月北京第1版 172页】
  【金庸著《碧血剑(下)袁崇焕评传》 广州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686-687页】
  【当年明月著《明朝那些事儿(六)》中国海关出版社 2008年11月第1版 197页】
  【阎崇年著《袁崇焕传》中华书局 2005年10月北京第1版 43页】
  【金庸著《碧血剑(下)袁崇焕评传》 广州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684页】
  【当年明月著《明朝那些事儿(六)》中国海关出版社 2008年11月第1版 195页】
  日期:2012-04-18 20:47:21
  连载3:孙大人哑口无言

  就在孙、王二人谈及三座山寨之时,王经略不紧不慢地告诉孙大人,这几万边兵都是老运动员了,特别擅长开溜(边兵善走),而且即便是有督战队也没用!为什么呢?因为虽说你能来一个杀一个,但杀还没杀几个,其他的就全都跑光了;而如果真碰上强敌,那排在最后的督战队可能直接就改了前队,并且充当领跑。
  鉴于这种情况,所以我用两城的设置来稳固军心,以打消他们逃跑的念头(故为两城以固其心)。怎么打消呢?很简单,这新城其实就是死地(实置之死以励其必死之气),一旦进去了就只有死战到底!
  孙阁老一听王大人这么说才恍然大悟,他陡然发现自己上当了,彻底地跳进了王经略挖的坑,这王大人根本就是在设陷阱,而且还似乎就盼着自己能有那通“为新兵设乎”、“开关延入乎”、“闭关以委敌乎”的连珠炮,因为这正是怎么能让新城成为死地的注解(直白一点地说,这旧城以及前面的陷阱其实代替了督战队,既铁面无私,又永远不可能带头逃跑)。

  而什么三座山寨可以逃,三道关可以入,根本就是忽悠人的,不过是王经略让那四万边兵能安心进入新城的说辞。有了这个说辞,那让四万边兵进城比赶四万只鸭子还容易。可惜孙阁部身为帝师,却竟然也和那帮头脑简单四肢并不太发达的边兵一样被王经略给耍了(都一样认为进了城还有退路),实在可笑、可气、可怜、可叹……
  在被点醒之后孙阁老顿时有点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的感觉,而王在晋的一番缜密地部署也确实让孙大人有些震撼,所以孙阁老在后来提到王大人时,能有什么“笔舌更自迅利”、“清辩严明,公忠详慎”等评价就不足为奇了。反之,若是王经略没有这通反击,当即就被问得“哑口无言”,那孙老师后续的评语就显得太突兀了。
  王经略的反击可谓不温不火,但却是力道千钧,因此气势汹汹的孙大学士当即就没了脾气,此时的孙阁部除了钻地缝以外,也就只剩下认栽一条道了,于是他在自己的奏章中奋笔疾书下几个字:
  “……臣遂无以应”(汗!)
  而在全然认错之前,孙大人还特向天启帝言明,说自己当时曾对王经略有偏见,上去就一通乱打,确实是误会了人家了。
  在孙大人奏章里,孙阁老的叙述是以“臣时执偏见谓经臣”的忏悔开头,且以“臣遂无以应”的哑口无言结尾,全文的意思是孙阁老自知有错而全然认栽,并有了深刻地反省。而王经略则是点道为止,并没有穷最猛打,所以孙老师也才幡然悔悟且心存感激,以至于在奏章中说了大实话。
  这样的情节跟《明史》以及《边事小纪》、《督师纪略》中所叙述的情况是截然不同且完全相反的。
  说到这里,孙、王二人这段掐架似乎已经有了明确的了断,不过中了埋伏的孙阁老并未就此善罢甘休,但那是后话了,这里我们先和编修《明史》的那帮文人们作个了算。

  如果仅从字面上粗略地看,清修《明史》的这部分记载还确实有着一脉相承的印记(系出同源),但却又是迥然不同的版本。
  具体来说,《明史》在转述这场PK的过程中,较之孙承宗奏章原文有非常大地改动,而且手法狠绝阴暗,其中掐头去尾、添油加醋、偷梁换柱是应有尽有。
  首先,茅元仪、周文郁等人杜撰出王在晋要用八万人守山海关(王在晋离任时报的总兵数才六万),而且还造谣说王大人的八万人里面有一半都是新兵(可王经略一再声明,他到山海关,只减兵,不增兵,所以何来新兵四万之说?)。这些杜撰估计是为孙阁老考虑的,因为若不是诸如“新兵四万入新城”这样明显的破绽,孙大人可能就瞧不出来了(毕竟阅历尚浅、水平有限)。

  其次,他们省略去王经略坦然相告的内容,这是必须的,试想你王同学若这般精明强干,那孙老师又该怎么办?
  最后,孙大人是肯定不能被问得哑口无言,而“被哑口无言”的则必须是王同学,所以他们把孙承宗所说的“臣遂无以应”直接篡改成了“在晋无以难”!
  经过那茅、周二人如此一通杜撰,再加之修史文人一番“编修”,全文意思便和孙承宗奏章的内容有了天壤之别。
  清修《明史》在选用史料的过程中,如此照抄了孙承宗吹捧者有杜撰成分的文章,这一点显得很没有学术规范。当然,肯定有人会说孙、王二人PK这件事情,虽在孙承宗奏章中有明确记载,但收录这篇奏章的书稿——《三朝辽事实录》却是王在晋编辑的,会不会有存疑的地方呢?意思是老王会不会也杜撰了些内容?
  其实,王在晋写此书的初衷就是为了驳斥某些人的观点(包括孙承宗在内),而反诘对手的最好证据无疑是对手自己的言论,所以王在晋在书中收录孙承宗许多篇奏章,将其作为反驳的证据,这足以显示他的底气。
  此外,老王印书之时孙老师依然健在,天下依然是明朝的,倘若他肆意篡改了别人的奏章内容,而且还要将其作为书中反驳他人的证据,那完全是自爆其短,自取其辱,这书还不如不印。

  当然,孙、王二人的掐架目前来说,似乎依然有各执一词之嫌;不过,若是全盘了解了孙、王相争的焦点——“八里铺重城”的前世今生,那一切的疑团、迷惑就都将迎刃而解了。
  ---------------------------
  日期:2012-04-18 20:48:51
  连载4:谎言背后有玄机(一)
  在搞清楚了《明史》那段说辞的来路之后,我们再来探究一下这种说辞背后的玄机。

  想要了解这个玄机,那就必须从孙老师为什么来山海关说起。
  其实,孙老师之所以要来山海关完全是因为那份上访材料,而这份材料的主旨是在说王经略在山海关瞎搞一气。
  材料里说,王大人在八里铺修“重城”的防御计划很有问题,大致意思是讲王大人不应该在“八里铺”这么近的地方设置防线,而应当到几百里外的宁远去设防,而提出宁远设防这个计划的人,正是袁崇焕!
  不过,当袁监军提出了这个宁远设防的方略之后,随即遭到了王在晋的反对,于是袁大人便越级上访了,并且一状告到了内阁首辅叶向高那里,因此才有后面孙阁老来巡阅这档子事情。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