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西楚霸王,大汉高祖——楚河汉界

作者: 秦楼汉月

  日期:2012-03-03 15:45:42
  说明
  一、去年年初,鄙人断断续续地写了一些文字,后来实在不敢再往下写了,因为对许多历史细节实在弄不清楚;于是不得不搁笔了,转而潜心研究,一面通读典籍,一面多方搜集资料,经常乐此不疲地在百度——秦始皇吧和百度——刘邦吧中闲逛,其中的才俊如书剑和谐、菜九段、老痴先生、霍嫖姚、邦彻秀备(陈瑞红)等人的精彩论述,让鄙人受益匪浅,在此谨向诸位大神表示感谢!

  二、秦楚汉之际的争斗,是春秋战国之后历史上第二个人才大井喷时期(另两个是三国和隋唐,其余的则稍不如),可谓精彩纷呈,动人心魄,虽“身不能至”,却“心向往之”。呵呵,看来也只能在追忆和想象中领略那一幕又一幕的英雄史诗。
  三、舞无弄墨偏重于文学,煮酒论史偏重于历史。而本书作为一部演义类型的著作,自然应该既有文学性,又有历史性。
  因此,本书将在这两大版块予以连载,一方面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品读鄙人的作品,另一方面希望本书在文学性和历史性等方面都可以过关。
  另外,仔细斟酌后,会将本书的修改稿在天涯文学——历史小说区域予以公示,以利阅读。
  四、本书可算是前汉风云之一,正在煮酒论史连载的另一部小说《大汉风》为前汉风云之三,至于前汉风云之二,则尚未构思。
  另外,因秦楚汉之际的这段历史既精彩又复杂,故本书的写作,可谓一项浩大的工程,一时半刻之间,难以完工,所以,改稿和发稿都不会很快,敬请见谅。
  五、笔名——“秦楼汉月”的由来:注册之时,鄙人本想以“秦砖汉瓦”为笔名,后发现此笔名已有朋友捷足先登了,只得放弃;于是凝神静思,忽然想起白哥(李白)的《忆秦娥》:
  笛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词中有一句:“秦楼月”;此词又与汉代相关,于是鄙人在句中加了一个“汉”字;加之词乃唐代诗仙——李白所作;因此,“秦楼汉月”——可谓包含了三个(秦、汉、唐)对中国都很有影响的朝代,以此为笔名,聊表鄙人对这三个朝代的仰慕。

  嗯,好了,且把闲话休提,只说正话。连载开始,欢迎批评指正。
  日期:2012-03-03 15:58:42
  自序(1)
  汉——一个朝代的名称,一个意气风发、霸气十足、奋发向上的时代,对中国的影响之深、之大、之远,天日可鉴。
  说起汉朝,就不能不说到秦朝。为什么呢?因为汉承秦制,没有大一统的秦帝国,就决不会有后来大一统而又强悍的汉帝国。

  说到秦朝,有一个人却是不能不说的,他就是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灭六国而完成中国的统一,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原的帝王;作为统一中国的先行者,他为中国的疆域形成、民族融合、文化发展等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不愧为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
  但是,他在史册上留给人们的印象却是如此的不堪:“暴君”二字,成了秦始皇的象征。事实果真如此吗?那么,就让我们回到历史的烟云之中,去看一看历史的真相吧。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有文献记载的夏、商、周三个朝代,虽然也有一个代表中央政府的所谓天子,但仅仅是一种象征,而实际情况是:天子与诸侯共治天下,也就是说,诸侯国内的各项事务,包括政治、军事、法令等,都由诸侯国自己说了算,甚至连文字都是各有一套,其情形有点类似于今天的联合国。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废除了封建制(封土地,建诸侯),实行中央集权领导下的郡县制,以确保国家的稳定。这种管理结构一直为后代所效仿,到现在还在使用。除确立了中央集权的体制,秦始皇还做了这么几件事: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国家的文化交流、经济的发展等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修建驰道,疏通河道和渠道(极大地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修建长城(把原来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连接起来,以防止北方匈奴的南侵,维护了国家的安全,也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一条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开拓边疆(北击匈奴,稳定边疆;南平百越、两广,使其并入中国的版图)。

  日期:2012-03-03 16:13:40
  上述事情,都是前人未做过的,也是开拓性的,后世子孙受其恩惠达千年之久,功劳不可谓不大呀!在没有什么可供借鉴的情况下,要完成如此多的文化变革、体制改革和建设工程,该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呀!可从秦始皇兼并六国到其去世,仅有十一年的时间。在这短短的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以令后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和高效率完成了如此多繁重的工作,这难道不令后人惊叹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吗?可是,秦始皇留给后人的印象,却是第一号“暴君”,这是为什么呢?那么就让我们翻开史册,去看一看千古一帝到底“暴”在何处。

  秦始皇所做的被人非议的主要有这么几件事:
  其一:统一中国的过程中造成相当多的人员伤亡。一般来说,改朝换代之际,人口大规模的减少是不可避免的。根据多方面的史料来分析,在秦国兼并六国之前,七国总人数估算在两千万到三千万之间,而秦统一后的人口大约在两千万左右,与后来改朝换代时相比(如西汉——东汉,人口从5900万减少到2700万;东汉——三国——西晋,人口从5900万减少到1600多万;隋朝——唐朝,人口从4600万减少到2000多万;南宋及金——元朝,人口从1亿减少到2300万;元朝——明朝,人口从7400万减少到6100万;明朝——清朝,人口从7000多万减少到2000多万),人口减少的比例并不是特别高。而且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提到秦军大规模的屠戮战俘和屠杀平民的事件。对于原六国贵族,也没有对其进行大规模的屠杀和追杀,只是将他们迁移到咸阳附近,以便控制。对比后来人的做法,秦始皇算得上暴君吗?

  日期:2012-03-03 16:26:37
  自序(2)
  其二:在统一中国后的体制改革和文化统一过程中采取了一些高压政策。其中最为后人所诟病的,就是“焚书坑儒”事件。的确,在此过程中,有一些珍贵的典籍被焚毁了,有一些无辜的读书人被害了,秦始皇也应该受到一定的指责。可是,我们试想一下,若不统一文字,统一思想,国家就不会稳定;若大一统的观念不占主流,一有风吹草动,国家必会重回春秋战国的格局。正因为大一统的观念此后逐渐深入人心,所以后来汉高祖再一次统一中国时,就减少了许多阻力。至于“坑儒”,准确地说,其实是坑杀“术士”。在被杀的四百六十多人中,大部分人确实是办事不力、骗取钱财的江湖术士;其余的有一些人确实有分裂国家的言行,也有一些人可能是屈死的。不过这一事件,确实也起到了杀一儆百的效应,使得统一文字、思想和制度的工作得以有效推行。话又说回来,“焚书坑儒”,是不是说明秦始皇嗜杀呢?对比后来的帝王,如汉武帝、朱元璋以及热衷制造文字狱的康熙、乾隆等,哪一个皇帝杀的人不超过四百六十人?却偏偏功绩比他们都高的秦始皇戴上了“天下第一暴君”的帽子,这难道不是一件很冤枉的事吗?

  日期:2012-03-03 16:27:51
  其三:统一中国后征调了相当多的人民服徭役。坦白地说,在此过程中,秦始皇确实有点操之过急。可话又说回来,大规模的徭役多数是出于当时的形势所迫。理由何在?当时中原刚统一,而六国的残余势力还在蠢蠢欲动,若中央与各地之间的联系不畅,就不利于国家的稳定,所以必须修筑道路,以尽快改善中央和各郡、县之间的联系;由于多年的战争,全国的农业设施受到相当大的破坏,为了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就必须要花相当大的人力来疏通河道,修复水渠,以改善农业灌溉和水路交通;至于修建长城,则是为了巩固边防,当时北边的匈奴是游牧民族,其骑兵活动范围很大,若没有长城,就需要很多军队来防守,这是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的,所以秦始皇令蒙恬将秦国、赵国和燕国等北边原有的长城连接起来,以确保中原的安定;至于修筑皇宫(阿房宫:根据最近考古发现的阿皇宫遗址,前殿8万多平方米,总面积仅60多万平方米,还不如现在的故宫(72万平方米)大,而且还是建到一半就停工的未完的工程;)和皇陵,确实花费了许多人力,但也不是后人所说的那么夸张。

  日期:2012-03-03 16:52:09
  其四:在开拓疆土和戍边的过程中征调了相当数量的人们服兵役。开拓疆土,对后人来说,是一件好事,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至于戍边,则是每一个国民应尽的义务。这两件事都不足以批评呀。
  综上所述,秦始皇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与后来的帝王相比,“千古第一暴君”这等帽子,都不应该戴到他的头上。可作为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什么就没有得到一个伟大帝王应有的公平的待遇呢?大概是秦朝的历史太短,无人替他粉饰;加之继任者秦二世确实不中用,做了许多暴虐的事,害死了不少忠臣良将,导致后来无人可应对危机,结果秦王朝很快就分崩离析了,所以后人以结果来论英雄,错误地以为秦始皇也一无是处了,可事实不是如此。试想:若秦始皇早立长子扶苏为太子,待其百年之后,以扶苏的仁义治国理念,恐怕秦王朝不会只存在短短的十几年吧。可惜,历史是不能假设的。

  秦始皇所开创的许多制度,由于秦王朝的迅速崩溃,其优点来不及得到显现。所幸的是,汉高祖统一中国之后,汉承秦制,将秦始皇所开创的制度发扬光大并有所创新,使之影响中国达两千多年之久。
  说起汉朝,我们会想到什么呢?是汪洋恣肆、铺张扬厉的汉赋?是气势磅礴、恢弘壮丽的汉式建筑?是长袖飘飘、衣裾渺渺的汉服?是古老而又神秘的汉字?还是勇于进取、极富开拓创新精神的汉人?或者是浑厚博大、质朴凝重的大汉雄风?是的,我们应该都想到了。这一切,都与一个人有关,他就是汉高祖——刘邦。
  日期:2012-03-04 13:47:44
  自序(3)
  作为汉王朝的创建者与奠基人,刘邦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司马迁把刘邦誉为圣人,与尧帝相媲美。东汉史学大家班彪认为刘邦:“宽明而厚仁,知人善任使。加之以信诚好谋,达于听受,见善如不及,用人如由已,从谏如顺流,趋时如向赴;当食吐哺,纳子房之策;拔足挥洗,揖郦生之说;悟戌卒之言,断怀土之情;高四皓之名,割肌肤之爱;举韩信于行阵,收陈平于亡命,英雄陈力,群策毕举。此高祖之大略,所以成帝业也。”高度概括了其所具有的良好品质和卓越才能,认为这是刘邦得以成功的根本原因,也非常经典。

  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开国皇帝石勒心悦诚服地表示:若逢高皇,当北面事之,与韩(信)彭(越)竞鞭争先耳。宋代大文豪苏轼说:古之英主,无出汉高。明代大思想家李贽则感叹:汉祖之神圣,尧以后一人也。
  毛主席评论:刘邦是封建皇帝里面最厉害的一个。而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约瑟?汤恩比评论说:人类历史上最有远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位政治人物,一位是开创罗马帝国的恺撒,另一位便是创建大汉文明的汉高祖——刘邦;恺撒未能目睹罗马帝国的建立以及文明的兴起,便不幸遇刺身亡,而刘邦却亲手缔造了一个昌盛的时期,并以其极富远见的领导才能,为人类历史开创了新纪元。现代著名秦汉史专家孟祥才先生则认为汉王朝: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贡献之巨大,影响之深远,是任何其他王朝无可比拟的。比如,它进一步扩大和巩固了统一的秦王朝所奠定的今天我们伟大祖国幅员辽阔的疆域的基础;作为民族融合的大熔炉,它那以政治、经济、文化为纽带所形成的熊熊炉火,熔铸出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日期:2012-03-04 14:29:30
  可是,这样一位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近些年来,对他的评价不仅没有达到应有的那种高度,反而把他的形象弄得十分灰暗,竟然说刘邦是一个无赖,是脸皮最厚、心肠最黑的厚黑集大成者。然而,若刘邦真是这样的人,英武如萧何、张良、韩信等人又怎么会甘心为其所用,任其驱驰呢?有句话说得好:你可以在某些时候欺骗所有的人,也可以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某些人,但是你不可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所有的人。试想:若刘邦真是一个无赖,真是一个脸皮厚、心肠黑的人,恐怕迟早会众叛亲离吧,可事实并非如此。

  纵观中国历史,特别是早期的春秋战国到秦汉之际的胜利者,他们的胜利,往往都是通过人格魅力的伟大和行使正义,坚持时人所认可的“义”和“道”而获得成功的;反之,不讲道义的人,能实现王图霸业的人,实际上是没有的,或者即使获得了成功也一定是昙花一现的。比方说秦二世胡亥,通过和李斯、赵高等耍阴谋诡计登上帝位,其后大肆迫害忠臣良将,连自己的兄弟姊妹也毫不留情地举起了屠刀,脸皮不可谓不厚,心肠不可谓不黑,可结局如何呢?众叛亲离,一命呜呼。可知,真正的厚黑者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日期:2012-03-04 14:47:26
  所以,历史上的成功者,一定不是厚黑者(指对平民),也不是讲究小仁小义的人,而是施行大仁和大义的人。而汉高祖——刘邦,恰恰就是这么一个人。
  那么,刘邦到底有哪些优点和功绩呢?具体如下: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由平民登上帝位的皇帝,开创了历史上“布衣将相”的局面,结束了“血统贵贱论”,实现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神话,成为激励着平凡的人特别是下层人积极奋斗,从而不断地走向成功的光辉典范。
  日期:2012-03-05 20:15:12

  自序(4)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会用人、最为豁达大度的皇帝;是历史上第一位御驾亲征而统一天下的皇帝;也是第一位发明“招降纳叛”和“统一战线”等军事战略战术的皇帝。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休养生息”为国策从而在全国大力发展经济的皇帝;也是历史上第一位“释放奴婢”从而一定程度上打击剥削制度、解放生产力的皇帝。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推行“十五税一”——低税率的皇帝;也是历史上第一位推行“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的财政支出紧缩政策而提倡节俭的皇帝。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制定礼仪从而巩固皇权的皇帝;也是历史上第一位下“求贤诏”在全天下广招贤士人才的皇帝。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写诗的皇帝,其诗作——《大风歌》,被誉为“千古人主第一词”。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祭祀孔子并重用读书人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孝治理天下的皇帝。
  他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统一王朝——汉朝统一中国长达四百余年,经过他和后世子孙的努力,中国逐渐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发达的国家,而大汉盛世和后来的大唐盛世则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骄傲的时代。
  日期:2012-03-05 20:37:13
  他是汉族族名的开创者,经过他的开创及其后世子孙皇帝的进一步开拓发展,汉族成为中华民族主体的族名,汉人成为中国人的代称,汉语成为中国语言的代称,汉字成为中国文字的代称,汉学也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代称。

  他将楚文化和中原文化相结合、将南方文化和北方文化大融合,从而形成了兼容并包的汉文化,也拓展了多元的中华文明。
  他消除了分裂纷争的状态、结束了横征暴敛的历史,由马上统一到马下治理,逐步达到天下大治,开创了雍容大度的政治局面,从而保护了汉文化的发展,使得中华文明得以传承。
  他继承了秦始皇的事业,在秦始皇结束从夏朝到战国近千年中国奴隶分封制的状态的基础上,进一步维护和保持了中国的统一。
  所以,汉高祖——刘邦不愧为一个伟大的领导者。当然,若没有秦始皇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刘邦的功绩就不会有这么大,所以他可称为继千古一帝之后的最伟大的帝王。
  话又说回来,汉朝的建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刘邦的政治对手是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将领——西楚霸王项羽,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所以,“霸王”一词,后人用来专指项羽。
  日期:2012-03-05 20:58:24
  综观楚汉战争的全过程,很多人惋惜地认为项羽是一个可用之人,却坐在了用人的位置上,并认为他在政治上是幼稚的,甚至可以说是愚蠢。比如说鸿门宴上放了刘邦,放弃关中,怀念楚国,放逐义帝,自立为王失尽人心等。

  坦白地说,项羽在政治上确实不成熟,但也决非低能儿。举个例子说,在鸿门宴上,项羽不是不想杀刘邦,而是觉得杀了刘邦,弊多利少,得不偿失。为什么这么说呢?刘邦与项羽同是反秦的义军将领,是同盟者;刘邦派兵据守函谷关,不让项羽和诸侯的军队西进,这是一个作战的借口,可是,项羽入关后,刘邦并没有派部队抵抗;如今,在诸侯云集的鸿门宴上,刘邦又亲自上门道歉,解释原因;再者,刘邦是反秦的大功臣,又是项羽的结义兄弟。对这样一个功臣兼兄弟的实力派人物,若项羽毫无顾忌地举起屠刀,予以杀戮,那么,各路诸侯会作何感想?他们又会有什么举动呢?更何况,此时项羽根基未稳, 他的上面还有一个名义上的领导——楚怀王呢!所以,项羽不听范增之言,放了刘邦,并非刚愎自用,而是害怕激起诸侯群起而反叛。在战争动员没有理由,战争前景难以预卜的情况下,项羽当然不敢贸然杀掉刘邦。后来在主持分封时,项羽意欲以贫瘠之地分给刘邦,同时将亲信封在周围,试图捆住他的手脚,任其自生自灭。而刘邦初闻项羽将道路艰险、秦朝流放犯人的巴蜀之地分封给自己时,勃然大怒,决定同项羽决一雌雄,这可正中他的下怀。正当众人劝阻不住时,萧何出面了,他利用先前在秦宫室中收集到的图书典籍,指出巴蜀之地经过秦王朝多年的开发,早已不是贫瘠之地,而是变成了富饶的天府之国;其后,萧何又分析了一下形势,提出了一些韬略。刘邦这才安稳下来,并连连称善,决定以巴蜀为根据地,求最终之胜局。

  日期:2012-03-05 21:14:59
  虽然项羽阴差阳错地给了刘邦一块肥地,导致其东山再起,并最终拥有天下,但是就以上述事件来说,项羽并不是政治上的矮子,相反,他可算具有一定政治眼光的人。
  那么,项羽为什么会失败呢?原因有很多,最大的原因应该是坑杀战俘,动不动就屠城等杀戮过重的暴虐行为,如此又怎么会不人心尽失呢?用贾谊《过秦论》中的话说:“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所以项羽想不失掉天下都不可能呀。
  后来项羽兵败垓下,本已逃出了包围圈,却又因一不知名的农人错指了路而又被汉军追兵所包围,尽管如此,神勇的他还是又冲出了包围圈,费尽心机逃至乌江边时,却令人费解地拒绝了乌江亭长渡其过江的建议,我想这其中根本的原因应该是:农人指路一事深深地触动了他,也深感自己人心尽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一时之间,支撑自己的信念突然坍塌。所谓哀莫大于心死,于是项羽决定自裁以谢天下。这一死,留给后人无限的感叹,也使其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失败英雄。

  日期:2012-03-05 21:25:54
  项羽虽然在政治上有缺陷,在军事上却是一个奇才,一生大小七十余战,胜多败少,所以史学大家班固尊其为兵形势家。什么是兵形势家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了解一下汉代对兵家的划分。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把兵家细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兵技巧家等四家。同为军事家,在战争中具体指挥作战时,兵权谋家侧重于战略,兵形势家侧重于战术。所以兵形势家指的是战术方面的天才。能被后人尊为兵形势家,项羽也可算是身虽死、名却足以不朽了,值得让人慨叹呀。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钲鸣,是的,一切都已经远去了。虽然我们无缘和英姿勃勃的先祖们同呼吸、共命运,但是,通过历史典籍的记载,我们可以感觉得到先祖们的雄姿英发,也可以感受得到先祖们的霸气神谋,更可以惊叹先祖们的丰功伟绩。那么,现在就让我徐徐展开这恢弘的历史画卷吧。
  日期:2012-03-07 21:26:47
  前言(1)
  秦王扫六合
  ——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
  ——李白
  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飞蓬。项王气盖世,紫电明双瞳。

  呼吸八千人,横行起江东。赤精斩白帝,叱咤入关中。
  两龙不并跃,五纬与天同。楚灭无英图,汉兴有成功。
  按剑清八极,归酣歌大风。伊昔临广武,连兵决雌雄。
  分我一杯羹,太皇乃汝翁。战争有古迹,壁垒颓层穹。
  猛虎啸洞壑,饥鹰鸣秋空。翔云列晓阵,杀气赫长虹。
  拨乱属豪圣,俗儒安可通。沉湎呼竖子,狂言非至公。

  抚掌黄河曲,嗤嗤阮嗣宗。
  大风歌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