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自己不当人——再谈儒学文化真相

作者: 马红光2011

  日期:2012-6-18 17:12:00
  儒学文化在中国影响深远,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多多少少都要受到儒学思想的影响,包括笔者在内。谈起中国文化,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儒学文化,这当然与中国历朝历代统治阶级的推崇是分不开的,也和儒学本身的欺骗性有很大关系。儒学,俨然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了。
  儒学文化虽然影响巨大,但关于儒家文化的是非之辩,从其诞生到现在,却一直没有停过。从儒墨之争到儒法之争,从独尊儒术到打倒孔家店,从举国批孔到孔子学院开遍全球,儒家思想几经沉浮,批儒和倒儒的力量此消彼长,你退我进,争斗可谓激烈。总体而言,挺儒派是占上风的,批儒派是占下风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据历史记载,批儒派被杀被抓的都是有名有姓的,远有少正卯,近有几人帮;而挺儒派么,你见过有挺儒派被抓被杀的吗?别说“坑儒”啊,如果你详读史记,就会发现被坑埋的四百多儒生都是空穴来风、没名没姓的,有名有姓的都逃掉了。

  虽然挺儒派在历次斗争中占据了上风,但我们能因此就说儒学思想是好的吗?当然不能。笔者认为,对于儒家思想,不能用简单的好坏来评判,因为好或者坏,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吵来吵去,污言秽语满天飞,肢体语言遍天涯,也不会有一个结果出来。
  有人说了,楼主你不是废话嘛,既然儒学不能评判好坏,你开这个帖子干吗呢?
  恩,我开这个帖子的目的,不是为了说明儒学思想的好坏,而是为了说明儒学思想的本质真相,供大家选择。你如果追求的是一个自由奔放、潇洒坦荡的人生,请你选择唾弃儒学;你如果追求的是一个虚伪愚昧、苟且偷生的人生,请你选择相信儒学。
  日期:2012-06-18 17:44:42
  一、人的本性:趋利避害
  在讨论儒学前,我们必须先要搞清楚人性,因为对人性的认识,是一切社会学说的出发点和根基。因此,搞清楚人的本性,是认清儒学文化真相的一个重要前提。
  日期:2012-06-18 18:08:04
  对人性最著名的论断,是孟子的性善论。其名言有:
  《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这段话初读,似乎有道理,但仔细揣摩,问题大了。仁、义、礼、智四常中,除了“仁”血缘关系是与生俱来的以外,其他三个“义、礼、智”都是人为制定的规矩,这些东西,非学习而不能掌握,人刚一生下来,话都不会说,如何能具有义、礼、智呢?
  然后单说恻隐之心。我们有恻隐的时候,但是,恻隐的前提是恻隐对象不能侵犯我的利益。举个简单的例子,两个小孩抢玩具,一个小孩抢不过,另一个小孩哭了,拿到玩具的这个孩子,会恻隐哭泣的这个孩子吗?
  再举个例子,当日本、印尼、美国爆发地震、海啸、飓风时,有多少中国人在幸灾乐祸呢?恻隐之心到哪里去了呢?
  因此,性善说是不符合人类生活常识的。
  日期:2012-06-18 20:55:21

  《孟子·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孟子举例子说,有人看到小孩有掉到井里的危险,就去救这个这个小孩,是因为他有恻隐之心,而不是为了讨好小孩父母,不是为了在乡亲朋友中间赢得赞誉,也不是因为害怕落下见死不救的坏名声。
  笔者认为,孟子对人们救孩子的动机揣测有误。人们救这个小孩,是因为举手之劳,对自己并没有损失或伤害。如果救这个小孩会带来危险,比如这个小孩掉到深河里了,而围观人员不识水性,人们还会去救吗?
  我们做个假设,如果你看到一头饿狼快要掉到井里了,你会去救它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你前面救了它,后面它就可能吃了你,对自己有危险的事情,人们是不会做的。
  由此,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而无所谓善恶。对同一个人来讲,凡是对他有利的事情,他都认为是善的;凡是对他不利的事情,他都认为是恶的。对同一件事情来讲,从这件事情中得到利益的人,就认为这件事是善的;而在这件事情中利益受损的人,就认为这件事是恶的。

  人们喜欢对自己有利的行为,而远离对自己有害的事情,人们判断是非善恶的最根本出发点就是自身的利害关系。
  日期:2012-06-18 21:36:22
  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长期以来被很多人当做贬义词句来看待,其实我们仔细分析下,这句话真实概括了人类的现实。
  首先,天地创造出万千生命的同时,也就赋予了生命生存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天经地义的,生命如果放弃了这项权利,就是违背了自然规律,必然为天地所不容,人也一样。
  其次,生命的生存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做基础的,得不到物质支持,生命只有死路一条。人不吃食物,就会被饿死;人不喝水,就会被渴死;冬天人如果不到暖和的地方住,会被冻死;夏天人如果不到凉爽的地方住,会被热死,凡此总总。

  第三,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区域,物质是有限的,不同物种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争夺物质的冲突不可避免,在冲突面前,失去物质的一方必然消亡,得到物质的一方才能存在。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生存过程的记载,而人类的战争史,就是一部人类争夺物质过程的记载,胜的一方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失败一方要么生存空间被压缩,要么彻底从天地间消失。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万物不仁,为己而存,不为己而灭。生存,是每一个人天赋的权利,为自己争取物质,是生存下去的根本途径。
  日期:2012-06-18 21:52:37
  三、什么是儒
  儒学从诞生到现在,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那么,儒的本义究竟是什么呢?迄今为止,没有人能准确的回答。
  儒作为一个行业,是曾经存在的。只不过,因秦的弱儒政策,加上秦末战争的混乱,到汉朝时,先秦是儒究竟是个怎样的行业,当时已经弄不大清爽了,到了近代,更是争论不休。虽然观点众多,但大家能够达成一致的是:儒,最初和丧葬有关。
  我们先来看看儒家创始人孔子的职业经历。《礼记·檀公》:“子张曰:司徒敬子之丧,夫子相,男子西乡,妇人东乡”。这里面孔子给人选墓地呢。《论语·子罕》:“:“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孔子大大方方的承认,自己平时是从事丧事办理的。《论语·述而》:“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孔子还在人家丧礼上代哭呢。

  再来看看儒的含义。说文解字:“儒,柔也,术士之称”。这个怎么解释?目前为止,对这个儒的解释都是牵强附会、胡说八道。南朝梁皇侃《论语集解义疏》说,儒字,通濡,是指学习以先王之道浸润其身的人,那,为什么孔子要从事丧葬业呢?郭沫若《驳儒说》讲,是由于本是贵族而不事生产的筋骨的柔,人家孔子都说了,“吾少也贱”,不是贵族,而且孔子身体魁梧高大,可以射箭驾车,能柔到哪里去?而且人家孔子还把儒分为君子儒、小人儒,这柔软还能分等级?

  要破解儒的真相,让我们翻开《礼记 丧大记第二十二》,中有记载,“ 管人汲,授御者,御者差沐于堂上。君沐粱,大夫沐稷,士沐粱。甸人为垼于西墙下,陶人出重鬲,管人受沐,乃煮之。甸人取所彻庙之西北厞,薪用爨之,管人授御者沐,乃沐,沐用瓦盘,挋用巾,如它日,小臣爪手翦须。濡濯弃于坎。”
  什么意思呢?就是古代人死后,丧礼中有一道程序,要用米汁给死者洗头,叫“搓沐”,不同等级的死人,用的米还不一样。有专门设土灶的,有专门拿容器的,有专门煮米汁的,还有专门弄材火的,当然,更有专门洗头的。洗完头之后,要把死者的手指甲和胡子进行修剪,洗的脏水要倒到土坑里。那么儒,就是柔,柔,就是揉,揉,就是搓。术,就是秫,秫,就是梁。

  这么一来,我们不难理解,“儒,柔也,术士之称”,其意思是,儒,就是揉搓,是专门用米汁给死者洗头的人。
  日期:2012-06-19 10:08:24
  三、什么是仁?
  仁是儒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但什么是仁呢?即使对今天那些所谓的儒学大师来讲,仁的概念和儒的概念一样,都是糊里糊涂的,说不清道不明。今天,笔者就来告诉大家一个清清楚楚的仁。
  因为儒最初是从事丧葬行业的,因此,要追述仁的含义,还得从丧礼入手。

  《礼记 丧服四制第四十九》讲:“丧有四制......有恩有理,有节有权,取之于人情也。恩者仁也,理者义也,节者礼也,权者知也......”。意思是说,办丧事,要考虑四条原则,即血缘关系、等级关系、礼仪规定和特殊情况。
  “其恩厚者其服重,故为父斩衰三年,以恩制者也。”意思是说,血缘关系越近,丧事办得越隆重,对父亲要披粗麻守孝三年,就是血缘关系的原因。
  “父母之丧,衰冠,绳缨,菅屦;三日而食粥,三月而沐;期十三月而练冠;三年而祥。比终兹三节者,仁者可以观其爱焉,智者可以观其理焉,强者可以观其志焉。”意思是说,父母死后,孝子要戴蓑草做的帽子,草绳做帽缨,穿草鞋,三天吃一次粥,三个月洗一次头;满十三个月才换成布帽,三年后才恢复正常生活。这三个阶段结束后,仁的方面可以看出其对父母的感情深浅。

  由此可见,儒家“仁”的最初内涵概念,就是血缘关系;仁的最初外在表现,就是丧礼上就是对父母的恭敬和婉顺。明白了这个概念,我们再来分析一些有关仁的论述和记载,就豁然开朗了。
  日期:2012-06-19 11:40:34
  1、克己复礼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克己复礼”是孔子关于仁的重要论述之一,那么这四个字应该如何理解才符合孔子的本意呢?
  己,古代同纪,“克己复礼”,实际上应该是“克纪复礼”,纪者,理也,即人之伦常关系,可通俗理解为纲纪。《诗·大雅·棫朴》:“勉勉我王,纲纪四方。”《礼记·乐记》:“为父子君臣以为纪纲。”《白虎通·三纲六纪》:“六纪者,谓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也。”
  克、复,意思相近,即为实践、履行、遵循。
  由此,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如下:
  颜渊问仁,孔子说:遵循纲纪和礼的要求,就是仁。如果哪一天大家都能够符合纲纪和礼的要求,那时就是仁的天下了。是否符合仁的要求,是由纲纪所决定的,你以为是随便由人决定的吗?

  颜渊问:那具体应该怎样做呢?
  孔子说:看东西、听东西、说话、行动都要符合礼的要求。
  颜渊说:我虽然天资愚钝,但先生说的话我记住了。
  日期:2012-06-20 10:55:53
  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要正确理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的意思,我们必须要搞清楚几个字的含义
  第一个字,欲。欲作为名词用在仁的方面,是指婉顺的意思。《礼记 祭义》载:“孝子之祭可知也,其立之也,敬以诎,其进之也,敬以愉,其荐之也,敬以欲。退而立,如将受命。已彻而退,敬齐之色不绝於面......孝子之祭也,立而不诎,固也。进而不愉,疏也。荐而不欲,不爱也。退立而不如受命,敖也。已彻而退,无敬齐之色,而忘本也。如是而祭,失之矣。”意思是说,孝子在祭祀时,站立、祭祀生食、熟食时,要表现出恭敬、愉悦、婉顺的样子,如果不这样做,就是不孝、不仁、不懂礼。

  第二个字,立。立在这里是存在、存身的意思。《礼记 祭义》载子曰:“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立教(敬)自长始,教人顺也”,意思是说,要使爱存在,必须从孝敬双亲开始,要使恭敬存在,必须从尊敬长辈开始。《论语》载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信,无以知人也。”意思是说,人如果不懂礼,就没有办法存身于世上。

  第三个字,达。达的本意是道路畅通,这里是通达、明白的意思。
  那么,“己欲立”即“纪欲立”,纲纪规定的婉顺存在了;
  “立人”即“使人立”,让人存在、存身;
  “己欲达”即“纪欲达”,纲纪规定的婉顺弄明白了;
  “达人”即“使人达”,让人通达。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翻译成白话的意思:纲纪规定的婉顺存在了,才能使人存身,纲纪规定的婉顺弄明白了,才能使人通达。
  这段对话全文翻译成白话如下:
  子贡说:“如果有一样东西,能够向广大民众推行并且让他们受益,怎么样呢?这种东西是否可以被称作仁呢?”
  孔子说:“能用仁的原则来做事情,肯定是非常通达了,尧舜也不能完全做到啊。这个仁啊,纲纪规定的婉顺存在了,才能使人存身,纲纪规定的婉顺弄明白了,才能使人通达。能通过身边的事情来领悟,才是仁的依托所在啊。”
  日期:2012-06-20 14:21:00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后儒们曲解为“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这个解释猛一听很有道理,其实仔细品味,是狗屁不通。你不喜欢的事情,别人就不喜欢吗?你不喜欢吃肉,别人可喜欢的很呢;你不喜欢钱财,别人可喜欢的很呢;你不喜欢美女,别人可喜欢的很呢;你不喜欢自由,别人可喜欢的很呢......你不喜欢而别人却很喜欢的东西,多着呢,这和仁的内涵有什么关系呢?

  所以要正确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本意,我们还是要回到仁上来,还是要回到丧礼上来。前面已有论述,己通纪,指的纲纪;不欲,指的是不婉顺的行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纲纪规定的不婉顺的行为,不要展现给别人看。
  整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如下:
  仲弓问怎样做才能符合仁的要求,孔子说:“出门时象接见重要宾客一样,在人群里好像举办重要祭祀活动一样,纲纪规定的不婉顺的行为,不要展现给别人看,在邦国不要抱怨,在家中不要抱怨。”仲弓说:“我虽然天资愚笨,但先生说的话我记住了。”
  日期:2012-06-20 16:01:22
  4、仁者爱人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这里的“爱人”,其实是“使人爱”,就是让人有感情。
  而在儒家看来,是否有感情的表现,就是看否婉顺。

  “父母之丧,衰冠......三日而食粥......三年而祥......比终兹三节者,仁者可以观其爱矣。”丧期结束后,你是否对父母是否有很深的感情,是否婉顺,通过丧期间你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来了。
  “荐而不欲,不爱也”,你在给父母祭祀熟食时,如果表现得不够婉顺,就是对父母没感情。
  日期:2012-06-21 09:48:21
  5、君子去仁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的这段话,读起来非常拗口,你如果按照朱熹的解释去读,肯定能让你心烦意乱、气得肝疼!问题的关键是“贫与贱......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你个孔老二,到底在说啥子哟。贫和贱还有人要想得到吗?还有个问题,“君子去仁”,君子以仁为美,为什么要丢弃仁呢?
  呵呵,朱熹就是个牵强附会的大骗子,孔子的很多话之所以让大家摸不着头脑,和朱熹这个人的歪曲有很大关系。
  这段话拗口,我们换个不拗口的方式来解读: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换个方式来理解,就是
  “富与贵,以其道而之,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换个方式来理解,就是

  “贫与贱,以其道得之,去也。”
  因此,这里的“去”,不是摒弃、摆脱的意思,而是往的意思,即向往、接受的意思
  而孔子所说的道,就是符合礼的要求
  那么,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如下:
  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们所喜欢的,如果这个富贵的得来不符合礼的要求,就不能去拥有;贫和贱,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如果这个贫贱的得来不符合礼的要求,就不能去接受。君子接受和向往的是仁,而不是既有的名称(指富贵、贫贱)。君子时时刻刻都不违反仁的要求,匆忙急促时是这样,颠沛流离时也是这样。

  孔子这段话是在教导人们,只要符合礼的要求,富贵、贫贱无所谓
  日期:2012-06-21 16:14:59
  6、刚毅、木讷近仁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初读这句话,有多少人一头雾水?儒家讲仁,要求人婉顺,恭敬,怎么现在又弄出个刚毅来,婉顺和刚毅不是对头吗?至于木讷,迟钝,不善言谈,为什么就和仁很接近了呢?

  要正确理解这里刚毅的意思,我们还得回到丧礼上来。《礼记 丧服四制》载:“父母之丧......比终兹三节者......强者可以观其志焉。”强者可以观其志焉,这里的强就是刚,志就是毅,丧期结束后,孝子是否刚强,就可以看出他的毅力。什么意思呢?就是丧期间,孝子要戴草帽(十三个月),穿草鞋,三天才能吃一次粥,三个月才能洗一次头,三年才能恢复正常,这当然是不人道的,所以,你必须要有很强的毅力才能坚持下来。如何坚持下来呢?一个字,忍!所以,孔子这里讲的刚毅,就是孝子在丧期的忍耐程度,你越能忍,说明你越刚毅。你如果做不到三个月洗一次头,你就不刚毅啊。你如果不按照礼规定的去做,你就是不刚毅啊。

  而木讷,和前面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个意思,纲纪规定的不婉顺的地方,不能表现出来,不能乱说话,不能乱动作,可不就是木讷嘛!
  木讷,要求人面无表情,说话行动都要想想是否符合礼的要求;刚毅,要求人恪守礼的要求,再苦再累再不情愿也得忍着。你如果不忍,你就是不仁!
  日期:2012-06-25 11:10:15
  7、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