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西汉政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实录『盐铁论』之深析
作者:
晋观
日期:2012-3-13 19:34:00
长久以来,普罗大众对近代以前的中国一直有这样的一种认识: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社会纲纪和道德建设,而忽视经济和市场方面管理。这一认识可以追溯到五四运动以来,对旧文化的批判:中国之所以落后,是因为封建统治者重农抑商,扼杀了市场经济的活力、造成整个社会死气沉沉、人民困苦不堪。于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在近代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向西方学经济的大潮,不仅从理论上引进、更是在社会上展开大规模实践。从晚清的洋务运动官督民办、洋行买办,到民国时民间资本领先一步、官僚资本后来居上,再到新中国前30年紧跟苏联搞全面计划经济、后30年主跟美国学全面市场经济;除此之外,我们还不断研究探讨日本、德国、香港等地的经济模式是否有可借鉴性,能否移植到我们这个地大物博、人口繁多的国家来造福于民。
虽然我们用了一个多世纪的时间来学习海外各种“先进经济经验”,但学来学去,我们总会发现这些“先进经济经验”在中国总是水土不服:
洋务运动的官督民办是以富国强兵为目的——可十几年下来,我们的北洋水师居然还不敌蕞尔小国的日本联合舰队,先建的汉阳钢铁厂也不如后起的日本八幡制铁所;民生也没多大改善,除去接官督商办中大发横财的红顶商人们,没几个平头百姓真正从洋务中受益;倒是以洋行买办为代表的西方经济霸权不断渗透中国,造成整个中国被迫纳入资本主义全球食物链中,成为资本资本殖民地。
日期:2012-03-13 19:36:39
到了民国,民间资本在军阀混战的夹缝中艰难生长,但民间资本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也好不容易挣得一席之地,并产生了像张謇、陈光甫、荣德生等为代表的民营资本家;甚至中国商人借英美之需,以董事的身份进入上海租界的工部局中,有了对租界管理的发言权——一切似乎那么美好,中国似乎看到了西方“公民自治”模式在中国的生根发芽的希望;但历史似乎是和我们开了个玩笑,这脆弱的萌芽随后就在大革命的风暴中被无情的摧毁:先是共产党和起的工人运动,标志着劳工阶层和商人资本家的决裂;之后借江浙资本上台的蒋介石在坐稳了皇位后,也无情的收拾了民营资本,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全面渗入市场经济的每一个角落,民营资本被无情的排斥在市场舞台的中心外。
日期:2012-03-13 19:43:31
49年后,新中国不仅在政治上对苏一边倒,在经济上也全盘照搬苏联模式,虽然在执行过程中我们也不断对这模式进行调整、并产生了不少别具一格的模式创新,但总体而言我们还是按“一切以计划为纲”的理念下进行各项操作。这个模式在早期确实帮助中国摆脱了百年来积贫积弱的局面,并为我们工业化系统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随之而来其单一僵化的弊端就暴露了——在一次五年计划制定会议上,陈云同志提出,在计划钢产量的时候一定不能有遗漏,甚至要把妇女做发卡的钢材用量也计算在内——虽然这也说明了我们领导人工作之认真和细致,但更反映出计划经济之僵化:一个国家层面的计划会议,居然要管到发卡这种鸡零狗碎的事,这不能不说是计划经济的悲哀!
日期:2012-03-13 19:57:32
于是,这种僵化的局面必须被打破,而“市场经济”无疑是一贴针对性很好的特效药,而且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确实起到了盘活经济、丰富民生的作用,那种物资紧缺的局面再也没有了,只要有钱、没什么买不到的。但凡事过犹不及,当我们享受市场经济的好处时,其弊端也是我们所无法回避的:从物资紧缺转变为生产过剩、从平均分配转变为贫富两极分化加剧、从凭票供应转变为有钱能使鬼推磨、从四平八稳到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我们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而且由于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全球资本体系的动荡加剧了国内各种矛盾对立、并不断激化。
时至今日,我们在此不得不发问:中国到底怎么啦?中国应该、而且还能学谁?为什么我们也借鉴了西方不少,引进了许多舶来品;但这些“先进制度”却始终难以在中国的土壤里扎根生长,往往是播下龙种、长出跳蚤,水土不服?难道我们这个民族就真的只擅长搞道德伦理规范,而拙于经济市场管理?
日期:2012-03-13 20:26:00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改革没有经验可循,就是要摸着石子过河,在黑暗中摸索和前进。正是在这一指导细想下,我们一步一步、由浅入深的走到了今天,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工作成就。但回头一看,我们所摸索的“石头”更多的是来自西方的理论和经验,而鲜有中国自己的理论和经验,我们甚至不知道我们的先人在这方面都做过些什么、取得过哪些成就和教训、并给我们留下些什么。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经济学界、尤其是经济史学界的莫大悲哀!一个连自己从哪里来都不知道的人,怎么能搞清楚未来要往哪里去呢?
好在近几十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华人开始关注和研究中国的经济史;其中以黄仁宇先生为代表的众多先驱,在中国经济史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让我辈高山仰止。但美中不足的是,受限于史料的完整性,我们的现有研究往往只能上推到宋明所在的中古时期,而唐以前的研究很少有被提及——这相比于西方可追溯至古希腊、古罗马等的经济史,我们实在相形见绌。
日期:2012-03-13 20:43:35
那么我们真的只能追溯至唐宋所在的中古时期吗,就不能再提前点吗?再之前就没有完整的资料可供我们借鉴吗?
其实非也!中国自西周以来就有建立了完备的历史档案体系;尤其是两汉以来,官方修史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传统,其体系之完备和准确、世界罕有!在这浩如烟好的史料中,有一本书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成书于西汉、记录了一次重要的经济工作会议,全部议事过程的会议记录——《盐铁论》。虽然此书中并无现在通用的经济学术语和概念,而且通篇的主要议题也不限于经济,还有许多政治、道德、民风、社会制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但总体而言、还是可以肯定的说,《盐铁论》是中国第一本系统而详实的政治经济工作会议记录,作为政治经济史研究素材的价值之大、超乎一般想象!《盐铁论》的存世,可以充分填补中国上古经济史的缺失,让我们有幸一睹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是如何看待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利益分配;尤其是书中详尽的经济问题探讨,更是在我国历代积攒史料中所罕见,其历史意义着实非同一般的!
日期:2012-03-13 21:44:28
但可惜的是,如此一本千古奇书,居然在长达两千年的时光中,被埋没在往昔的故纸堆中而不被发掘。虽然期间也有不少名家为其做过注、比如近代大文豪郭沫若就为《盐铁论》做注过,但这些名家们往往就事论事的对其章句文字典故等进行勘对校注,真正能发掘其社会经济价值的鲜有其人!这着实埋没了《盐铁论》的真正价值、颇有买椟还珠之殇;作为大汉后世子孙、却不能领悟先人智慧精妙之处,这实在令人遗憾、难以释怀!
于是在下终有所不忍,来此斗胆一批《盐铁论》,以期深入挖掘其书内在价值,使其光辉犹如和氏宝璧而彰显于天下!由于本人并非专业从事经济研究工作、才疏学浅,如有不足、错误之处还望各位看官指正,在下不甚感激。至此,在下将引领各位看官逐一细读《盐铁论》,深入分析来龙去脉,并推悟其中古今不变之亘古之道。
日期:2012-03-13 22:08:47
原文:
卷第一
本议第一
惟始元六年,有诏书使丞相、御史与所举贤良、文学语。问民间所疾苦。
文学对曰:“窃闻治人之道,防淫佚之原,广道德之端,抑末利而开仁义,毋示以利,然后教化可兴,而风俗可移也。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是以百姓就本者寡,趋末者众。夫文繁则质衰,末盛则质亏。末修则民淫,本修则民悫。民悫则财用足,民侈则饥寒生。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广利农业,便也。”
大夫曰:“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备之则劳中国之士,不备则侵盗不止。先帝哀边人之久患,苦为虏所系获也,故修障塞。饬烽燧,屯戍以备之。边用度不足,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今议者欲罢之,内空府库之藏,外乏执备之用,使备塞乘城之士饥寒于边,将何以赡之?罢之,不便也。”
文学曰:“孔子曰:‘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故天子不言多少,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丧。畜仁义以风之,广德行以怀之。是以近者亲附而远者悦服。故善克者不战,善战者不师,善师者不阵。修之于庙堂,而折冲还师。王者行仁政,无敌于天下,恶用费哉?”
大夫曰:“匈奴桀黠,擅恣入塞,犯厉中国,杀伐郡、县、朔方都尉,甚悖逆不轨,宜诛讨之日久矣。陛下垂大惠,哀元元之未赡,不忍暴士大夫于原野;纵难被坚执锐,有北面复匈奴之志,又欲罢盐、铁、均输,扰边用,损武略,无忧边之心,于其义未便也。”
文学曰:“古者,贵以德而贱用兵。孔子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废道德而任兵革,兴师而伐之,屯戍而备之,暴兵露师,以支久长,转输粮食无已,使边境之士饥寒于外,百姓劳苦于内。立盐、铁,始张利官以给之,非长策也。故以罢之为便也。”
大夫曰:“古之立国家者,开本末之途,通有无之用,市朝以一其求,致士民,聚万货,农商工师各得所欲,交易而退。易曰:‘通其变,使民不倦。’故工不出,则农用乏;商不出,则宝货绝。农用乏,则谷不殖;宝货绝,则财用匮。故盐、铁、均输,所以通委财而调缓急。罢之,不便也。”
文学曰:“夫导民以德则民归厚;示民以利,则民俗薄。俗薄则背义而趋利,趋利则百姓交于道而接于市。老子曰:‘贫国若有余。’非多财也,嗜欲众而民躁也。是以王者崇本退末,以礼义防民欲,实菽粟货财。市,商不通无用之物,工不作无用之器。故商所以通郁滞,工所以备器械,非治国之本务也。”
大夫曰:“管子云:‘国有沃野之饶而民不足于食者,器械不备也。有山海之货而民不足于财者,商工不备也。’陇、蜀之丹漆旄羽,荆、扬之皮革骨象,江南之楠梓竹箭,燕、齐之鱼盐旃裘,兖、豫之漆丝絺纻,养生送终之具也,待商而通,待工而成。故圣人作为舟楫之用,以通川谷,服牛驾马,以达陵陆;致远穷深,所以交庶物而便百姓。是以先帝建铁官以赡农用,开均输以足民财;盐、铁、均输,万民所戴仰而取给者,罢之,不便也。”
文学曰:“国有沃野之饶而民不足于食者,工商盛而本业荒也;有山海之货而民不足于财者,不务民用而淫巧众也。故川源不能实漏卮,山海不能赡溪壑。是以盘庚萃居,舜藏黄金,高帝禁商贾不得仕宦,所以遏贪鄙之俗,而醇至诚之风也。排困市井,防塞利门,而民犹为非也,况上之为利乎?传曰:‘诸侯好利则大夫鄙,大夫鄙则士贪,士贪则庶人盗。’是开利孔为民罪梯也。”
大夫曰:“往者,郡国诸侯各以其方物贡输,往来烦杂,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故郡国置输官以相给运,而便远方之贡,故曰均输。开委府于京师,以笼货物。贱即买,贵则卖。是以县官不失实,商贾无所贸利,故曰平准。平准则民不失职,均输则民齐劳逸。故平准、均输,所以平万物而便百姓,非开利孔而为民罪梯者也。”
文学曰:“古者之赋税于民也,因其所工,不求所拙。农人纳其获,女工效其功。今释其所有,责其所无。百姓贱卖货物,以便上求。间者,郡国或令民作布絮,吏恣留难,与之为市。吏之所入,非独齐、阿之缣,蜀、汉之布也,亦民间之所为耳。行奸卖平,农民重苦,女工再税,未见输之均也。县官猥发,阖门擅市,则万物幷收。万物幷收,则物腾跃。腾跃,则商贾侔利。自市,则吏容奸。豪吏富商积货储物以待其急,轻贾奸吏收贱以取贵,未见准之平也。盖古之均输,所以齐劳逸而便贡输,非以为利而贾万物也。”
日期:2012-03-14 19:51:23
下面将逐节逐句分析:
原文:
文学对曰:“窃闻治人之道,防淫佚之原,广道德之端,抑末利而开仁义,毋示以利,然后教化可兴,而风俗可移也。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是以百姓就本者寡,趋末者众。夫文繁则质衰,末盛则质亏。末修则民淫,本修则民悫。民悫则财用足,民侈则饥寒生。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广利农业,便也。”
日期:2012-03-14 20:03:02
批:
首先,代表地方利益、并以儒生为主的文学率先表态。文学是当时一批以研究儒家经典《诗》《书》《礼记》《论语》等儒家经典的饱学之士,他们的言论引领着当时文化思想的发展方向;而他们的地位和作用也相当于今天中宣部、中央党校、中科院等文化学术机构,是文化界的领袖、政府的代言人。由于他们有深厚的儒学背景、讲究“重义轻利”,所以一上来就否定了利益导向的重要性,祭出了“窃闻治人之道,防淫佚之原,广道德之端,抑末利而开仁义,毋示以利,然后教化可兴,而风俗可移也”的道德大旗。然后顺势就对既有的经济工作也进行了全盘否定,认为政府介入商业活动一方面是“与民争利”,另一方面形成了不良的示范效应、诱导老百姓进行投机取巧的商业活动而忽视农业生产“夫文繁则质衰,末盛则质亏”。所以,他们认为必须要把现行的“盐、铁、酒榷、均输”等经济工作都取消,回到小政府大市场的状态,“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广利农业”;同时,也要重农抑商,才能真正的稳定社会,“末修则民淫,本修则民悫。民悫则财用足,民侈则饥寒生”。
日期:2012-03-14 20:24:09
我们可以看到,经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的礼仪道德教化已经成为了当时思想界的主流了。但凡事过犹不及,儒风盛行下也产生了一种很极端的思想:就是认为只需“道德教化”便能解决一切问题,“道德教化”似乎成了万精油式的灵丹妙药、什么问题都一教则灵。或许是当时经济学并不发达,我们从现在的角度来看,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文学们显然是偏执一端,忽视了经济分配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这并不可取。
面对文学们的发难,代表中央政府的御史大夫桑弘羊开始反击了:
日期:2012-03-14 21:04:36
感谢zzhaojichao的关注。相信你也是对《盐铁论》有一定了解的,但我觉得你的理解和《盐铁论》所反映的当时情况有点出入,比如盐铁专营的问题等。在这我暂时不回答这问题,因为在之后的对辩中,我会充分展开分析。还望你能继续关注我的下文,谢谢
日期:2012-03-14 21:24:08
原文
大夫曰:“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备之则劳中国之士,不备则侵盗不止。先帝哀边人之久患,苦为虏所系获也,故修障塞。饬烽燧,屯戍以备之。边用度不足,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今议者欲罢之,内空府库之藏,外乏执备之用,使备塞乘城之士饥寒于边,将何以赡之?罢之,不便也。”
日期:2012-03-14 21:33:42
批
御史大夫桑弘羊是汉武帝以来的老臣。还是汉武帝临终托孤的四位托孤大臣之一;当时的丞相田千秋只是挂个名而已,日常事务的处理都是由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的桑弘羊来总理。所以从桑弘羊的话里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主政官员的御史大夫,其看问题的视角比儒生们实际多了,即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儒生们可以信口开河的大谈道德教化,因为他们不需面对纷繁复杂的日常政务,自然站着说话不腰疼;但身陷繁杂公务的丞相、御史大夫和各级官员们就必须面对现实的利益纠葛,光靠道德说教根本不顶用,而且必须要拿出真金白银,才能息事宁人。而桑弘羊本人又出生于一个富商家庭,其理财能力之高超也是为当世所公认的,可谓帝国第一大管家。
日期:2012-03-14 22:06:54
由于匈奴反复不断的侵扰汉朝边境、甚至侵入内地,在汉武帝时代,先后进行了6次对匈奴的大规模战争,“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此外还建设了许多用于防备匈奴进攻的军事工程(长城、烽火台等)——但这些军事活动和设施的建设和维护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所以政府为了维持巨大的财政开支;而匈奴又不是时时刻刻都来进攻骚扰,一年也就来这么几次大规模骚扰——于是这些军事工程就显得有那么些鸡肋了,“备之则劳中国之士,不备则侵盗不止”。但又不能这些军事工程费钱就全下马了,还必须有巨大的财税收入来维持这笔开销——因此才会有大夫“边用度不足,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的说法,就是要用盐、铁、酒等的专营收入来弥补边关的巨大花费。最后,大夫得出的结论就是“今议者欲罢之,内空府库之藏,外乏执备之用,使备塞乘城之士饥寒于边,将何以赡之?罢之,不便也。”——大夫在此也把话挑明了:你们要我把这些能赚钱的产业都不干了,那我拿什么来养活边关的将士啊,总不能让他们喝西北风吧?所以要断老子的财路,门都没有!
那么面对大夫所说的活生生、铁一般的事实,儒生们又是如何展开反击的呢?
日期:2012-03-15 19:02:49
原文
文学曰:“孔子曰:‘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故天子不言多少,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丧。畜仁义以风之,广德行以怀之。是以近者亲附而远者悦服。故善克者不战,善战者不师,善师者不阵。修之于庙堂,而折冲还师。王者行仁政,无敌于天下,恶用费哉?”
日期:2012-03-15 19:15:10
批:
首先,文学把祖师爷孔夫子的话抬了出来,“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客观的说,孔夫子的话还是很在理的。因为在那个物质供应紧张的年代,每个人能分配到的生活资料也仅够勉强维持自己的生计;如果其中有人多占了一些,那势必有人损失了一些,而这些损失很有可能导致被侵占者生计艰难,甚至穷困潦倒。所以在那个生产力提升空间有限的年代,生产分配的公正性远重要于生产力的可增长性,“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是符合那个时代的生产力背景的。
日期:2012-03-15 19:58:03
那么世上真有那么好的事吗?
首先,从现存古籍(如《尚书》《竹书纪年》等)和各种考古发现(如甲骨文、青铜铭文和各考古遗址等)来看,从五帝到夏商周,为争权夺利而引起的杀戮就从没停止过,古人并不比今人多道德,甚至有时更野蛮血腥。其次,文学也歪曲了“故善克者不战,善战者不师,善师者不阵”这句来自兵家的经典,但兵家讲这话其实是隐含着一个重要大前提的:要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话,就必须先有足以压制、乃至击垮对手的强大实力做支撑;有了此等实力后才能利用这种威势来震慑对手,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反之,如果你本身没这种强势武力压制来做后盾的话,你的对手就不会把你的恫吓当回事,那你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一句空话,你的“仁政”最终会沦为“宋襄公之仁”之类的笑话。借用一句英国谚语来说明这两者的区别:如果狮子向人夸耀自己的强壮,那么他会赢得更多的敬畏;而肥猪向人夸耀自己的强壮,那只会让他沦为别人的美餐。所以在笔者看来,文学一厢情愿的“仁政”是根本不可行的,胡萝卜和大棒恩威并施、缺一不可的。
那么面对文学的非议,大夫做何反应?
日期:2012-03-15 20:57:07
原文
大夫曰:“匈奴桀黠,擅恣入塞,犯厉中国,杀伐郡、县、朔方都尉,甚悖逆不轨,宜诛讨之日久矣。陛下垂大惠,哀元元之未赡,不忍暴士大夫于原野;纵难被坚执锐,有北面复匈奴之志,又欲罢盐、铁、均输,扰边用,损武略,无忧边之心,于其义未便也。”
日期:2012-03-15 21:19:33
批: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