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骄的末路:元帝国首都崩溃记

作者: 梦里江山永在

  日期:2012-6-8 18:27:00
  一.序言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
  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元朝)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自古以来,不管多么强大的国家,总有盛极必衰的一日,此乃历史的规律。兴起于十三世纪初的蒙古帝国(后来演变为中国历史上的元朝),就是一个好例子。
  蒙古帝国的创始人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他带领着草原上的游牧骑兵以排山倒海之势把一个又一个的对手践踏于马蹄之下,一生号称“灭国四十”,建立起了一个东至中国东北、南至黄河流域、西至中东的庞大国家。而他的继承者窝阔台、贵由、蒙哥、忽必烈继续南征北战,带着那些剽悍的游牧军人远征,其足迹踏过东亚、东南亚、中亚、西南亚及欧洲等地,先后建立起包括一系列宗藩国在内的大蒙古国。在这些宗藩国中,著名的包括建立在西域阿尔泰山附近的窝阔台汗国与建立在锡尔河流域的察合台汗国、建立在欧洲伏尔加河下游的金帐汗国、还有建立在中东阿母河以及叙利亚等地的伊儿汗国。

  回顾世界历史,在冷兵器时代,蒙古帝国的显赫武功可谓首屈一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成吉思汗及其子孙成为了“天之骄子”。
  这些“天之骄子”前仆后继地攀登上光辉的巅峰,然后又以不可遏止之势往下滑,走向穷途未路,这个大起大落的过程是充满戏剧性的,结局以悲剧而告终。
  日期:2012-06-08 19:54:57
  蒙古人的过度扩张,早已为未来的分裂埋下伏笔。蒙哥汗死后,有实力的宗藩国便开始陆续脱离帝国而独立。到了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列建立元朝的时候,他成功地在十三世纪后半期消灭南宋,统一了中国,并继承了蒙古帝国的衣钵——在汉人的眼中,他是皇帝;在蒙古人的眼中,他是大汗。此时,各个宗藩国虽然处于独立状态,但仍然奉元朝为宗主国,而元朝皇帝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全体蒙古人的大汗。

  虽然元朝统治者由草原入主中原,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而有选择地接受了汉族的传统文化、改用汉法治理汉地,但是他们作为征服王朝,还保留着很多蒙古旧制度的弊端,特别是将天下人分为蒙古、色目、汉人与南人四等,在政治上重用蒙古与色目贵族,轻视汉人与南人,致使民族矛盾始终未能缓和下来。
  蒙古、色目等贵族大臣平日过着骄侈暴佚、荒淫无度的生活,各级官吏进行竭泽而渔般的搜括,使广大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到了元代末期,由于各地的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国家的财政已经濒临崩溃。政治腐败、经济破产、社会黑暗终于激化了长期存在的各种矛盾,迫使那些难以度日的人民揭竿而起,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大起义。元朝的统治最终在这场席卷全国的大起义中寿终正寝。而在世界其它地方的各个宗藩国,也先后被内忧外患所困扰,自顾不暇,无力互相策应。

  取代元朝的是新兴的明朝。汉人朱元璋在起义群雄中脱颖而出,以江淮为根据地,挥师北伐,于1368年以雷霆万钧之势颠覆了蒙古贵族阶级的统治。
  明朝灭亡元朝的标志不是打死或者俘虏元朝的末代皇帝元顺帝,而是攻陷元朝首都大都(今北京)。 因为,对于统治阶级而言,失去了旧皇帝还可以再拥立新皇帝(总之,在统治集团内部不愁找不到候补者)。但是对一个国家而言,首都作为政治中心(有时还兼顾经济与文化的中心),它被对手攻克,基本上便是河山沦陷、国家残破的标志,甚至成为亡国的象征。

  元朝的首都——大都既然于1368八月初二被对手拿下,在普天下人的心目中就意味着灭亡(二十四史中的《元史》就是以大都的失陷作元朝灭亡的标志)。
  元朝是这样。明朝也是这样,也逃不过这个宿命(比如李自成的起义军于1644年三月十八日攻下北京,史籍就以此作为明朝的灭亡的证明。在南方的明朝残余势力,史称“南明”)。
  日期:2012-06-08 21:48:40
  古代人普遍存在这种“首都情结”的心理,首都的兴亡历来是吸引各方眼球的焦点。例如在我国古代处于公元五至六世纪的南北朝,北魏的孝文帝是鲜卑族人,他为了统一胡汉,专门迁都洛阳,推行汉化,目的是与汉人在南方成立的王朝争正统。著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恪对此深刻地指出,“洛阳为东汉、魏、晋故都,北朝汉人有认‘认庙不认神’的观念,谁能定鼎嵩洛(指洛阳),谁就是文化正统的所在。”也就是说,不管胡人还是汉人,只要能定鼎古都洛阳,便隐然成为正统王朝,也就能收拢中原人士之心。

  不但中国古人有“首都情结”,外国人也有。在中世纪四分五裂的欧洲,各国林立。人们始终对昔日盛极一时的罗马帝国念念不忘。德国君主奥托一世在公元十世纪远征意大利时,控制了罗马帝国曾经的首都——罗马,他便成为了“罗马人的皇帝”,他的国家也获得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称号。尽管狗尾续貂的“神圣罗马帝国”被后世学者嘲讽为“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但它还是存在了数百年。因为在当时西欧人的心目中,“罗马是世界之首”,统治罗马的人便天然地具有复兴罗马帝国的自信。

  纵横欧亚的蒙古人未能免俗,也一样有根深蒂固的“首都情结”。成书于十七世纪的《黄金史纲》、《蒙古源流》等蒙文史籍,都记载元顺帝撤离大都时,写下了一首“歌声既哀继之以泣”的长篇诗歌,诗中多处提到令人牵肠挂肚的大都。这首诗歌未必是真品,但它却反映了元朝直到灭亡的二百多年之后,蒙古人对前朝的首都——大都仍然是刻骨铭心。明朝成立后,为了怀柔塞外的蒙古诸部,曾经颁发“敕书”给一些游牧部落,作为双方贸易往来的凭证。念旧的蒙古人往往就把这些“敕书”称为“大都”。在十六世纪,蒙古右翼领袖俺答汗甚至还仿照昔日大都的模样在塞外的草原上修建了呼和浩特城,以寄托蒙古人的悠久的怀念故国之情。

  日期:2012-06-08 23:33:16
  可是,回顾一下历史就可以知道,大都作为元朝的首都,其政治地位虽然非常重要,却并非是蒙古人唯一的首都。因为蒙古的土地辽阔无边,而蒙古民族是四处流动的游牧民族,所以统治者每年按照不同的季节在不同地方放牧时,就会有不同的政治中心,从而也就有了不同的首都(在中国的历史上,这并非特例。例如在蒙古之前兴起的辽、金等异族政权都曾经过着游牧生活,都实行过两个都城或几个都城的制度,国家首脑每年在这几个地方巡回办公)。

  蒙古人这种源远流长的传统与中原定居的农耕民族有区别,而且在进入中原、成立征服王朝之后也没有什么改变。
  日期:2012-06-08 23:34:04
  了解一下蒙古帝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各个政治中心,对其发展的脉络会有更好的认识。在元世祖忽必烈把首都定于大都之前,也就是在成吉思汗到蒙哥执政的这一段比较长的时间里,蒙古帝国的中心地域一直都在“风吹草底见牛羊”的漠北地区。成吉思汗称霸草原的时候,其政治中心是以在克鲁伦河上游的“大斡耳朵”,“斡耳朵”译成汉语的意思是“宫帐”,这表明成吉思汗喜欢呆在蒙古包里办公,其政治中心保持着传统的游牧本色;而在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做一把手的年代,随着版图的继续扩大,新的政治中心已经迁移到了在蒙古腹部地区新建的和林,这是一座具有汉族特色的、宫殿与各类住宅鳞次栉比的城市,无论是规模还是豪华的程度,都比仅由蒙古包组成的“大斡耳朵”气派得多;接下来,先后继承大位的是成吉思汗的孙子贵由汗与蒙哥汗,他俩同样定鼎和林。

  到了蒙哥汗死后,他即位的兄弟忽必烈时,为了南下扩张的需要,将政治中心南移——不再以大漠之北的和林为首都,而是在接近汉族聚居地的开平建立城郭,名为上都。上都离经济发达的汉地很近,补充给养更加方便。不久,忽必烈为了统一大业而继续向南,干脆移动大驾进驻了长城之内的农耕地区,以历史上素有盛名的燕京为中都,后来又将此地改建为宏伟壮观的大都。他虽然入主中原,却不忘传统,按照游牧民族的传统,采取了两都制(也就是大都、上都两个首都并存)。此后,元帝在每年的四月份从大都出发前往塞外的上都避暑,并在那里进行各种重要的政治活动,一直到八九月份再返回大都办公。

  由此可见,在元朝灭亡之前,曾经成为政治中心的地方至少有大斡耳朵、和林、上都、大都。在这几个地方之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大都。这与大都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处于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枢纽位置、具备沟通南北的经济雄厚实力、成为各民族文化的交汇地点等一系列优异条件是分不开的。
  有趣的是,在蒙古帝国的历史上,其主要的政治中心建立的顺序是由北向南,分别是大斡耳朵、和林、上都、大都。大都,象征着辉煌的顶点。而当其灭亡时,这个帝国历代政治中心如多米诺骨牌一般相继崩溃,不过顺序却反了过来,主要是由南向北——分别是大都、上都、大斡耳朵与和林。这从另一个侧面生动地反映了成吉思汗的“天之骄子”们攀登上光辉的巅峰之后又往下滑、甚至倒退回最初的起点。

  下面将按照蒙古帝国各个时期的首都与政治中心陷落的顺序,对其陷落的过程一一予以叙述,这等于从另一个侧面披露了一个王朝走向末路时的痛苦历程、展现了其土崩瓦解时最令人震撼的细节。
  日期:2012-06-09 01:45:27
  二.欲伐大树,先折枯枝
  欲伐大树,先折枯枝。在元朝首都崩溃之前,全国各地已经处于风暴来袭的前夜,蒙古贵族的统治的根基已经动摇。
  1332年,元朝最后一位皇帝妥欢贴睦尔即位,史称“元顺帝”。元朝虽然是一个拥有很多民族的大一统王朝,但是从中央到地方的重要官职都主要由蒙古贵族担任,而色目人(包括钦察、畏吾儿、回回、唐兀等欧亚部族人)因善长理财而成为蒙古统治阶级的得力助手。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人(包括淮河以北的汉、契丹、女真、高丽等族以及四川、云南两省的汉人)、南人(指淮河以南的汉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人)只有少数上层人物能够获得有限的参政机会,这种因循守旧的落后政治制度孕育着非常严重的民族矛盾。

  以蒙古、色目人为主的统治阶级骄横奢侈、积重难返。而大部分汉人、南人却饥寒交迫、朝不保夕。那时吏治败坏、社会黑暗,加上天灾人祸频繁,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政权,是镇压之权!元朝贵族在马上取得天下,主要靠雄赳赳的武夫用武力来维持其统治。
  日期:2012-06-09 02:26:52
  这正是个武夫当道,文人落魄、百姓遭殃的世界。可是同人不同命,武夫之中也是人分三六九等的。
  大体而言,元朝的正规军包括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新附军。元朝的统治集团既然是以蒙古族为核心的,那么,以蒙古人为主的蒙古军自然成为与蒙古贵族息息相关的嫡系,处于高人一等的地位。
  探马赤军是从蒙古部落各个千户、万户等组织之中抽出担任先锋、镇守等任务的军队,其成员除了蒙古人之外,还有色目人及汉人,因为后一支军队的成员来自蒙古部落,所以也被蒙古贵族视为自己人。

  汉军主要由中国北部、四川局部地区、云南等地方的各族人民组成。新附军主要由南宋降军改编而成。汉军与新附军好像是后娘养的孩子,其政治地位与各种待遇比起蒙古军与探马赤军,又差了一等。
  蒙古贵族为了睡得高枕无忧,牢牢地控制着军权,控制着杀人刀!在全国各地,都有军人杀气腾腾的身影。作为嫡系军队的蒙古军与由此派生出探马赤军,因为得到了蒙古贵族的高度信任,而共同承担起保卫中枢汗廷的宿卫任务及镇守某些战略要地,这两支部队的镇戍重点是北方(包括蒙古草原)。
  在距离大都很远的南方,主要由汉军及新附军镇戍。
  日期:2012-06-09 09:00:57
  贵族统治阶级不能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的军人,亲疏有别、赏罚不明。贤人上不去、愚人下不来,军队内部长期的裙带之风盛行、造成战斗力急剧下降的恶果。然而,狂妄自大的蒙古贵族总是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他们对军队中种种光怪陆离的事情熟视无睹,不思改过。
  到了元朝末年政治混乱时期,上层的将领普遍碌碌无为、贪赃枉法等事见惯不怪,中下层的官兵也上行下效而肆无忌惮。不论南北,驻守在全国各地的很多军队的纪律荡然无存,甚至和盗贼毫无区别。有些地方的镇戍士兵竟敢白昼携刀在市场游荡,伺机夺人货物。部队武备废弛,缺乏应付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当战争来临的时候,在战场上就必然会闹笑话。《元史.顺帝本纪》记录了一个特出的例子,那是在1347年十一月,一伙海盗劫掠长江沿岸的江阴、通、泰、镇江、真州一带,这班作奸犯科的家伙不过三十六人,元军出动万余兵力讨伐不能取胜,反为所败。

  玩火者必自焚。迷信武力的统治者,避免不了被武力推翻的宿命!
  日期:2012-06-09 11:40:25
  元军战斗力一日不如一日,越来越难以胜任镇压各种敌对势力的任务,渐渐地露出了外强中干的本质。当官府高压统治手段逐渐失效时、受压迫的老百姓立即会爆发出惊人的的反弹力,把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们掀翻在地!
  天灾人祸频仍的现状令到老百姓的不满如火山般爆发,各地起义不断,最终在1351年于黄河南北掀起了一场足以颠覆元朝的农民大起义。
  起义军以受压迫最为严重的的汉人、南人为主,其中首先发难的韩山童、刘福通、杜尊道等人都是源于佛教净土宗的白莲教徒。面对世间不平之事,就算不食人间烟火的佛都会发怒,更何况是吃五谷杂粮的人!

  白莲教主要信仰“弥陀净土”与“弥勒净土”,认为只需口念“阿弥陀佛”及“弥勒佛”,死后便可以往生佛国。由于该教没有什么高深的教义,而且修法简单,故在老百姓中比较盛行,后来又吸收了明教等民间宗教的教义,使信徒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历尽苦难的老百姓盼望改变现状,他们诵经结社、焚香聚会,在多次遭到元政府的查禁的情况下仍然屡禁不止。根据一些宗教典籍的说法,“阿弥陀佛”与“弥勒佛”等宗教偶像在亿万年之后会下降人间,超度众生,到了那个时候,人间也会变得象天堂一样幸福无比、妙不可言。因此从南北朝开始,一些农民起义者已经托称“弥勒在现实世界中降生”的口号,反抗政府的暴虐统治者。元朝建立之后也曾发生过几次这样的造反事件,但都被统治者镇压。然而白莲教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到了元顺帝在位期间,又死灰复燃,终于成为燎原之势。

  日期:2012-06-09 15:30:51
  白莲教徒利用元政府召集十几万军民在黄河黄陵冈、白茅口、阳青村等地修理河道、堵塞决口的机会,暗中将一具刻有“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的独眼石人埋藏在黄陵冈的那一段黄河故道中,并事先在民众中有计划地宣传天下即将大乱的消息。当掘河的民夫挖出独眼石人时,无不口瞪目呆。
  现在,很多治河的民夫在白莲教徒的鼓动下,狂热地相信弥勒佛等神明已经降生在这个世界上,并将带领苍生创造人间天堂,也就是说换朝换代的时候来到了,从而加强了揭竿而起的决心,企图用武力推翻元朝。
  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准备于五月初在颍州首先发难,他自称为宋徽宗第八世孙,手下将领刘福通自称为宋朝大将刘光世的后裔,计划带着三千人马起兵。不料竟然走漏了风声,韩山童在正式起义之前被元政府差人擒杀。刘福通被迫提前起义,率部攻占了颍州。很多在黄陵冈治河的民夫闻讯赶到会合,一时声势大振。起义军用红布包裹着脑袋、身穿红袄、并以红旗为号,所以叫“红巾军”(红巾军简称“红军”,起义者以白莲教徒为主,但与他们并肩作战的还有其他宗教人士,例如道教徒、明教徒等)。

  起义军攻击了河南罗山、上蔡、真阳、霍山、舞阳、叶县、汝南、息州、光州等处,所到之处,或者开仓放粮或者劫富济贫。元政府军队无法平定事态,有的地方驻军吓得甚至不战而逃。星星之火就这样演变成为燎原之势,黄河南北、两淮等地方的贫苦农民不断入伙,队伍逐渐扩大到十万余人。
  日期:2012-06-09 15:31:23
  几乎与此同时,起义浪潮在南方迅速漫延开来。江苏徐州也爆发了以芝麻李、彭大、赵均用等人为首的起义。而安徽濠州也爆发了以孙德崖、郭子兴等人为首的起义。活跃在长江两岸的是以彭莹玉、徐寿辉、邹普胜等人为首的队伍。这些人在蕲水、黄州起义,这支起义军也信奉白莲教,称为南方红巾军。此外,还有起源于湘汉之间的北琐红巾军以及起源于豫北的南琐红巾军。

  除了红巾军之外,在南方割据一方的武装力量还有以贩私盐为业的方国珍、张士诚等人。他们的势力范围局限于浙东一带,经常在红巾军与元政府之间摇摆不定、左右逢源。
  全国各地出现了很多规模大小不等的起义队伍,天下已经大乱。
  元朝上层统治者与各地的官老爷们被胆大包天的蚁民用一连串的耳光打懵了,刹那之间惊魂未定,不知所措。
  “先入关者为王!”在揭竿而起的各路英雄之中,究竟谁能首先打下大都呢?
  日期:2012-06-09 22:21:25

  从全国各地的起义队伍的声势来看,对元朝构成心腹大患的无疑是北方红巾军。虽然,元政府多次调动重兵四处镇压,在南方打了几个漂亮仗(元军在1352年九月收复了徐州,击毙芝麻李,并于瑞州打死了彭莹玉等人。而徐寿辉也因战局不利,被迫退出蕲水,转战在黄梅山及沔阳湖一带。元军还先后歼灭了转战在襄阳、峡州等地的南、北琐红巾军),但是,蒙古贵族在北方使尽各种手段也剿灭不了河南的刘福通。1355年底,元朝数十万大军在高邮与张士诚作战时因内部倾轧,以全线溃散而告终,从而对全国战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此后,形势向着不利于元朝的方向急转直下。1355年二月,忠于故主的刘福通在毫州拥立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为帝,号称“小明王”,国号为“宋”,年号“龙凤”,史称其为“龙凤政权”。龙凤政权的成立增加了北方红巾军的向心力,风头一时无两。

  看来,最有能力首先打下大都的是似乎是北方红巾军。
  刘福通始终保持着强大的信心,他在元军不断施加的的压力下暂时离开毫州,保卫着韩林儿退往安丰,但他很快于1357年秋季指挥部属卷土重来,以东、中、西三路军发起全线反击。攻击的范围广及山东、山西、河北、关中、秦陇等地。
  其中,毛贵的东路军于1358年二月从山东杀入河北,一路攻城陷地,经沧州、州等地逼近大都。
  大都城里的蒙古贵族老爷们临危抱佛脚,慌忙调集重兵围截长驱直入的红巾军。尸位素餐的元军终于在柳林这个地方好像起死回生一样恢复了神志,奇迹般打退了远道而来、喘息末定的红巾军,逼其退回山东。
  铁一般的事实地证明,大都尚未到沦陷的时候,元顺帝命不该绝,因为元军还有狗急跳墙,反噬一口的能力。
  日期:2012-06-10 11:37:59
  元朝已经像癌症晚期的病人,在死亡线上苦苦地挣扎。这个濒临末日的帝国保得住大都,却保不住另一个首都上都。1358年十二月,由关先生、破头潘率领的中路军转战山西时,途经河北时冷不防地攻克了兵力空虚的上都,焚毁元帝宫阙。当时正值冬季,元顺帝在大都办公,躲过了这场变乱,但这名末代皇帝从此直到元亡为止都没有临幸过上都。而起义军拿下上都不久便弃城继续向东进军,元军乘机收复失地。但是到了1363年,东征受挫而回师的起义军再度占领已经成为废墟的上都。元军仿佛打了一支强心针,在起义军撤离又回光返照般地夺回该城。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