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青唐往事——细说唃厮啰政权百年风云史
作者:
河湟三月
日期:2012-6-29 23:19:00
青唐往事
——细说唃厮啰政权百年风云史
引言
历史是什么,历来有好多答案,不同的解释,比如以史为鉴,从中汲取经验,免得以后走弯路,其中做的最轰轰烈烈非司马光先生莫属了,他在政治上失败后,便潜心著述,写下篇幅浩繁的《资治通鉴》,意图很明显就是想通过历史影响时政,但是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我觉得阅读历史就是发现自我和娱乐。
我想大多数人读历史书籍,不是抱着什么救世安民的宏伟目标,那对我们普通人离得太远。我们读历史就是在历史中发现自我,虽然我们中国的著史传统在世界上无人超越,各种史书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但由于文字的生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
尽管历史人物离我们远隔千年,但他们跟我们一样活生生的存在过这世间,跟我们一样有这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而这些人性中的东西千百年来不会变化太大,虽然时过千年,当他们从尘封的历史中向我们走来时,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他们的音容笑貌,一笑一颦依然能够引起我们心灵的共鸣。
我想这就是历史的魅力所在吧
楔子
青唐政权是北宋时期在河湟地区有吐蕃王室后裔建立的地方政权,曾几何时吐蕃与大唐对峙,称雄雪域高原,巧合的是随着李唐王朝在内忧外患中衰落时,吐蕃政权也迅速坍塌,它的王室遭到杀戮,有一支在河湟地区建立了割据政权,由于建都青唐城,所以称作青唐王国,又由于它的开国领袖是唃厮啰(读音古寺罗),所以也称作唃厮啰政权。
青唐政权存在时间大致与北宋相当,本书旨在以它为主线展示北宋时期我国西北高原乃至西域发生的错综复杂而又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
由于藏文史料的匮缺,本书所采用的史料大多数是汉文史籍,所采用的史书有《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会要辑稿》、还有一些宋人笔记等,就不一一罗列了。
顺便做个名词解释:河湟地区
河指的是黄河,湟指的是湟水(包括它的支流大通河),它们千百万年来不断冲刷形成一条横跨如今甘肃青海的谷底,称作河湟谷地,由其外延称作河湟地区,它东接陇右直达关中,南通巴蜀,北濒河西走廊可达西域,西面是茫茫草原。草原文明、西域文明、中原文明交相辉映,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在这里交融碰撞。
由于河湟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这里历来商贾云集,每当丝绸之路北线由于河西走廊的脆弱性中断时,这里就担当起南线的重任。同时这里自汉以来兵家必争之地,金戈铁马不断在这里上演。
阳春三月,江南红肥绿瘦之时,河湟地区依然一片苍茫,寒气逼人,但三月的河湟孕育着希望,三月已过,马上春暖花开,一篇生机盎然,我生于斯长于斯,现在居于青唐古城,每当看到那段青唐古城墙,在现代都市的车水马龙中静静屹立时,他仿佛向人们诉述着那段荡气回肠的岁月,那么我的故事也从这里开始吧。
日期:2012-06-30 09:24:19
第一部
佛之骄子
第一章
普普通通的一年
宋太宗之死
公元997年,宋至道三年,辽统和十五年。
这一年似乎没有什么大事,没有大的自然灾害,没有大的战争。当时辽宋对峙局面已定,其中一方试图打破均衡,马上遭到对方的克制。在导弹生化武器都没有发明的冷兵器时代,两方势均力敌的时候,实在没法子打破僵局。
当时大宋朝的国家元首是赵光义,他是开国领导人太祖赵匡胤的胞弟,本名匡义,后来为了避讳,改名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虽然说赵光义先生和他哥哥是一个妈生的,但俗话的好,龙生九子各个不同,论资质比他哥哥差远了。
他是在很大质疑中登基的,坊间一直流传“烛影斧声”传说,而且说的有鼻子有眼,简单的说就是他谋害了太祖,从侄子手里夺了皇位,显得很不光彩,这一直困扰着他到死。
为了证明自己的合法性,赵光义老兄也做过努力,他抛出金匮之盟,说杜太后,也就是他娘在世是给他们哥俩定下密约,要兄终弟及,可是如此重大的密约,事先连个见证人都没有,所以一开始就遭到人们的质疑,怀疑这是个骗局。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赵先生破害死了自己的弟弟秦王赵廷美,即位后又逼着太祖的儿子赵德芳自杀,所有的一切就是为了给自己的儿子扫清障碍,根本没有贯彻老太后兄终弟及的遗命。
历史上大凡皇帝即位合法性受到质疑问题很严重,要想堵住别人的嘴,采取手段无非是以下几种:
一 磨快你手中的刀,谁要敢说不字,不好意思,借阁下吃饭家伙一用,因为死人是没法张嘴说话的,这种方法见效快,但没法根本解决,因为芸芸众生岂是杀地完的。
二 就是捏住笔杆子们的命脉,涂改历史,给自己贴金,给自己的对手抹黑,将真相设法不在史书中留下任何痕迹。
这一点李世民和雍正都做过,尽管做的很到位,但是总难免留下蛛丝马迹,后人总在云雾中看出些端倪来,更何况还有许多二愣子书呆子硬软不吃,非要给你在史书上添上一笔。
除了以上两条,还有一种就是自己以势力证明,比如说永乐帝朱棣,因为靠靖难之役从侄子手里夺得皇位,一生中南征北讨,修《永乐大典》,就是想用事实告诉大家自己是个出色地皇帝。
那么,赵光义先生,请你拿出你的本事来。
日期:2012-06-30 09:32:44
确切的说,赵光义老兄也是想这样做,试图完成太祖未竟的大业,一统华夏,让汉唐盛世在自己手里重现。
可惜他没李世民和朱棣的魄力,确切的说他是历史上大王朝里被谥为太宗皇帝的里面最窝囊的一个。
赵光义先生即位时,南方割据政权在太祖手里都已经被消灭殆尽,就剩下盘踞在太原的北汉了,彷佛就是专门留给他展示实力的试验品。
于是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赵光义率军亲征北汉,北汉不过撮尔小国,赵先生壮志踌躇,志在必得。
但是北汉后面有一个庞然大物——契丹,这是宋朝不得不顾忌的。
辽是由契丹人在北方建立的王朝,北汉是它的属国,当时已经建国七十二年,历六世,根基稳定,元首是耶律贤同志。
耶律贤同志即位以来努力改革,同时关注中原的变化,他知道如今的宋朝早已不是石敬瑭了,所以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力打造大辽的和谐社会,同时不忘给北汉敲打一下,你小子给老子老实点,别给朕找事添堵。
但同时也是做好了与宋朝斗争的准备,果然他刚即位不久,赵匡胤先生就雄纠纠气昂昂的来讨伐北汉了,结果败给了辽汉联军。赵匡胤明白了虎口夺食不容易,于是和辽讲和了,剩下的日子老赵的全身心去剪灭南方群雄。
等老赵统一江南之后,狭余威想一鼓作气荡平北汉,派大将潘美攻打太原,结果外甥打灯笼——照旧,被辽汉联军打的仓皇而归。
现在老赵走了,老赵的弟弟来了,赵光义率领军队来到了太原城下。
契丹人也没有爽约,派出了军队来保护它的属国。
日期:2012-06-30 09:40:18
这一次,上天眷顾了宋朝,在辽军渡河时,宋朝军队杀出,打败了契丹援军。然后顺利成章的灭掉了北汉,但就这么个小国宋军花了足足四个月。
灭掉北汉后,赵光义先生北胜利冲昏了头脑,不顾宋军已是疲惫之师,想从胜利在走向胜利,乘胜追击,拿下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大概处于今天北京、天津以及山西、河北北部的十六个州,后唐清泰三年(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反,为了换取契丹人的支持,石敬瑭不惜派掌书记桑维翰草拟表,向契丹称臣,并以父礼事辽太宗耶律德光,以事成之后割卢龙及雁门以北之地入契丹的条件,争取了契丹倾国相助的承诺。
石敬瑭是个讲诚信的典范,灭了后唐以后,如约将燕云十六州割给契丹,还尊小自己十多岁耶律德光为父皇帝,成了千古笑料,可自此中原失去了屏障,契丹人已此为基地,常呼啸南下,大肆抢掠。
赵光义先生想一雪中原人的耻辱,可惜良好的愿望不见得有圆满的结局,战争还是拳头和诡诈说了算。这一次战争的天平向契丹人倾斜了,宋军几乎全军覆灭,赵光义先生只身逃脱,乘了一辆特别的交通工具——驴车逃脱了,本次战役史称“高梁河之战”。
高梁河之战彻底击碎了赵光义先生一统华夏的梦想,也决定了宋朝一代无法成为汉唐那样的恢宏帝国。此后赵光义先生为后代定下了外守内虚的国策,封居狼胥燕然勒石这样壮举对宋人来说已经是遥远的传说,史书中发黄的记忆,留给后世的只是“杨家将”这些悲壮而凄切的民间故事。
武功开疆拓土看来没指望了,赵光义先生只能借文治粉饰了,命人编篡《太平广记》和《太平御览》,搜集整理历代帝王名臣的书法法帖,摹勒上石,拓印成册,这就是后来书法爱好者受益无穷的《淳化阁帖》,这也算是赵光义先生对后世的一点贡献吧。
至道三年刚过完年,赵光义先生病倒了,三月份死了,谥号宋太宗。
我之所以开篇以宋太宗说起,就是因为他的决定了以后宋朝廷已守势国策,导致宋朝军事上屡屡失利,在原本属于中原王朝的边缘地带出现了好多割据政权,包括本书讲述的青唐政权。
当然这一年死去的君主并不仅仅是宋太宗一人,还有一位就是高丽国王王治。
日期:2012-06-30 21:27:58
两次册封
说起高丽,自从周灭商,箕子跑到朝鲜半岛,周武王册封箕氏朝鲜,从此以后它的命运就跟中原王朝紧密联系在一起。
五代十国时中原走马灯般的改朝换代之际,高丽也完成了它的朝代更替,王氏高丽统一朝鲜半岛。虽说当时中原相互攻伐,乱成一锅粥,人人都想当老大,城头变幻大王旗,但是王氏高丽一上台还是马上派人到中原寻求册封,争取中原王朝的外交承认,因为在当时中原不管谁当老大,在高丽人眼里都是老大。
这除了国势外更多的是文化原因,虽然当时中原还在火并,但火并完,他还是老大,因为汉唐在文化上的强势在周边国家还存在。随着赵匡胤对各地小老大们的不断火并,高丽国王看出来了,这就是未来的老大。
建隆三年(962年)高丽国王王昭派广评侍郎李兴祐、副使李励希、判官李彬等来朝贡,和新兴的宋朝联络感情,但高丽的目的并不是联络感情这么简单,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同样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当时高丽后背有个庞然大物,它同样也跟宋朝接壤,对,就是辽,由于对渤海国土地的争夺,加上王氏高丽建国之初对外推行拓展领土的国策,与契丹人结下了梁子。所以它和宋朝联络感情的目的就是玩远交近攻的把戏。
另外就是高丽人从心底里瞧不起契丹人,认为他们是未开化的野蛮人,这从高丽太祖王建临死前留给后人的遗言中可以看得出——
“惟我东方,旧慕唐风,文物礼乐,悉尊其制;殊方异土,人性各异,不必苟同。契丹乃禽兽之国,风俗不同,言语亦异;衣冠制度,慎勿效焉”。
说白了,在高丽人眼里契丹人不过是禽兽而已,在他们眼里唯有中原王朝才是根正苗红,这就是文化的力量,这就跟今天我们某些国人看月亮觉得美国的分外圆一个心结。
日期:2012-06-30 22:27:05
(接上文)
自然人家找上门来联络感情,商洽邦交,赵匡胤也给王昭同志写了一封国书,这封国书开头就大谈文化建设——
“古先哲后,奄宅中区,曷尝不同文轨于万方,覃声教于四海?”
然后就赠送王昭同志一大堆荣誉头衔,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玄菟州都督、充大义军使、高丽国。。
估计当时宋朝初建百业待兴,这封国书是第二年春天才发出去,当年九月王昭同志又派以时赞同志为团长的外交团来朝贡,不幸的是海上起了大风,船上七十多人葬身大海,唯有时赞同志幸运的很,捡了一条命,当他出现在汴京时,赵匡胤特意下诏犒劳抚恤。
赵光义同志即位时,高丽方面王伷同志也接了老爸的班,赵王两位新同志决定把老一辈革命同志开创的友谊在新一代继续发扬光大,并保证大宋和高丽的友谊薪火相传,世世代代传下去。
革命友谊考验时候到来了!
赵光义先生北伐辽朝,同时派使者要求高丽做侧翼进攻契丹人。
谈友谊时拍的胸脯山响,但战争毕竟不是请客吃饭,要死人的,王伷同志犹豫了。辽朝为了避免两线同时作战,派出使者警告高丽人,不要误判形势站错队,否则后果很严重,于是王伷同志最终没拍一兵一卒,实事说明了高丽人不是一个好盟友。
由于王伷同志作壁上观,加上宋朝疲惫之师劳师远征,彻底失败了,从此以后宋朝再没有收复北方幽燕领土的勇气和机会。辽朝在打败宋军腾出手来以后,挥师南下要教训一下高丽,高丽人象征性抵抗了一下马上伏地投降了,从此跟契丹人做小弟。
日期:2012-07-01 09:58:57
(接上文)
契丹人也明白,扇完人家总的给仨瓜俩枣,何况现在最重要的对付南方的宋朝,于是赐鸭绿江以东女真故地给高丽,王伷小弟喜出望外,没想到得道了战场上没达到目的,心想跟对老大很重要啊!
但高丽人不要得意的太早,出来混总要还的。
等契丹人抽出身来,更多打击会接踵而来,这些我在这里就不祥叙了。
后来王伷死后,他老弟王治接班,而王治和赵光义同一年死了,一个年初,一个年底,这一年为至道三年(997年),随后发生了两次册封。
赵光义死后继承人是他的老三赵恒先生,史称宋真宗。王治死后由弟弟王诵接班,王诵接班后,首先派使者寻求辽朝的册封,这次册封是辽朝展示了他在东北亚老大地位不容置疑,同时高丽也是向契丹人表忠心,我们世代跟着老大您混。
同时赵恒先生也进行了一次册封,同样是册封,他却是咽下的苦果,这次册封毋宁说是一次变相的勒索。而这位勒索者名字叫做李继迁。
一切还得从李继迁祖上党项西夏李氏说起。
关于党项人的起源,向来有多种说法,有说起源于羌族,也有说起源于鲜卑的,还有说兼有这两种民族的血统,唐朝贞观年间,有个叫拓跋赤辞率领部族归唐,唐太宗把他们安置在静州(今陕西米脂东),赐姓李,其中一支移居夏州,号平夏部,这就是西夏李氏的开端。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拓跋思恭镇夏州,统银、夏、绥、宥、静五州地,讨黄巢有功, 唐僖宗赐拓跋思恭为“定难军节度使”,后被封为夏国公,复赐李姓,自此党项西夏李氏开始发迹。后来西夏建国,李元昊自称是出于北魏皇室拓跋氏,也不排除为了抬高身价故意攀远亲的,因为中国历朝开国皇帝为了显示自己来历不凡,显示自己血统高贵,往往要认一位地位显赫的古人做老祖宗,比如李唐王朝认老子做始祖,南朝时齐梁两代皇帝认西汉相国曹参为老祖宗,就是近代袁世凯想称帝也攀认明朝名将袁崇焕为远亲。
日期:2012-07-01 10:09:29
到宋太宗赵光义即位时,西夏李氏的掌门人李光睿,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李光睿死后,由儿子李继筠接班。
宋朝建立以来,西夏李氏跟宋朝廷的关系很微妙,李光睿老子同志给宋太祖献过三百匹马,作为礼尚往来,宋太祖想给李彝兴同志送条玉带,为了免得赠送礼物不合身,便问来使“汝帅腹围几何?”
来使回答:彝兴腰复甚大
赵匡胤夸道:你们大帅是个有福气的人啊(太祖曰:“汝帅真福人也。”)
乾德五年(967年),李彝兴卒,太祖废朝三日,赠太师,追封夏王。
表面上西夏李氏尊奉宋朝为中央政府,定难军是作为大宋王朝西部的一个军政合一的地方政府,但这仅仅就是停留在表面,实际上定难军是一个无名有实的独立小王国,对于这一点,双方都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当赵匡胤先生一手导演的精彩大戏“杯酒释兵权”里面没有定难军节度使戏份,不是他不想请,实际请不动,说白了,他解除都是和他一起闹革命的老同志,对于已经有百年品牌的定难军这家老店,你想摘执照换法人门都没有。
但是双方都试图打破这种微妙关系,机会终于来了。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李继筠卒,弟弟李继捧嗣位,当时家族内部矛盾重重,李继捧年轻难以服众,摆不平家族内部,于是决定亲率族落首领二百七十余人,民户五万余帐投附宋朝,并献夏、银、绥、宥四州之地,自己表示愿居京师。(继捧陈其诸父、昆弟多相怨,愿留京师)
这是自从定难军成立百年以来从没有过的事,(自上世以来,未尝亲觐者)赵光义看来不亚于天上掉馅饼,高兴地睡不着觉,赐白金千两、帛千匹、钱百万,授予李继捧同志彰德军节度使。
在宴席间,赵光义问李继捧:“你是用什么方式治理夏州各部族的?”(“汝在夏州用何道以制诸部?”)
李继捧回答的很巧妙:羌人鸷悍,但羁糜而已,非能制也。不过是靠拉拢各部头人罢了,哪能真的镇得住啊。等于委婉告诉赵光义别打算用无力来解决问题,我们那里人剽悍得很。
但赵光义貌似没听懂或者装作没听懂。
李继捧朝觐团少了一个人,就是他的弟弟李继迁。李继迁借口说他的奶娘死了,他要送葬,借机率其心腹数十人逃入地斤泽(今内蒙古伊克昭盟巴彦淖尔),这一年李继迁刚满二十岁。
日期:2012-07-01 12:15:51
(接上文)
李继迁不断侵扰边境,扰得宋朝不得安宁,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知夏州尹宪与都巡检曹光实侦查到李继迁得据点,夜间突袭,斩杀五百多人俘获了李继迁母亲和老婆,李继迁和弟弟李继冲幸运的逃了出来。
此后李继迁不断与豪门大族联姻来壮大实力,通过诈降的方式诱杀曹光实于葭芦川,报了一箭之仇,同时拿下了银州。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道理千古不变。雍熙三年(986),宋太宗举兵北征,宋辽在边界地区展开激战。李继迁采取联辽反宋的策略,向辽称臣纳贡。辽为了牵制宋朝,授继迁为定难军节度使,银、夏、绥等州观察处置使,特进检校太师,都督夏州诸军事,并以宗室耶律襄之女封义成公主许嫁。李继迁攀了一门高亲,通过这次联姻,太高了身价,大大加大了自己与宋朝打交道的筹码。
李继迁很懂得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不是一味跟宋朝叫板,他想在宋辽两国间两边通吃。
时间又回到公元997年,宋至道三年,二月李继迁还在跟宋军交战,三月赵光义死了,当时李继迁派人来表示归顺,请求册封,意思很明白,将到手地盘要求合法化,还要从宋朝手里要东西要地盘。
李继迁你真会挑时候,乘着人家孩子死了爹,立足未稳,就公开勒索,当时赵光义还停在大殿上没下葬,因为按照古制天子驾崩一年才能下葬,如果赵光义地下有知气的会从棺材里跳出来。
新即位的赵恒面对着这个连他老子都头疼的主儿,这样公开的趁火打劫,一点办法都没有,无奈只得册封李继迁为定难军节度使,将夏、绥、银、宥、静五州赐给他。使归属宋朝版图已达十五年以上的夏、银、绥、宥等州领土,依然落到了夏州李氏的手里。
宋朝保全了面子失去了里子,李继迁失去了面子得到了里子,李继迁得到了他战场上没有得到东西。但他的胃口远不止这些。现在我们先暂时请他到后台休息,因为本书最主要的一个人物马上登场。
以上是当时的国际环境,该说的大佬已经全部亮相完毕,我们做个全面俯瞰至道三年的中华大地,北方有辽圣宗和萧太后主政的契丹辽国,国势蒸蒸日上,这一年,它再次通过对高丽的册封,证实了它的势力不容置疑。中原宋朝前元首赵光义死了,新元首赵恒接班,处于新老接替阶段,国势处于守势,处于两国西部夏州李氏在带路人李继迁先生的带领下还在艰苦创业阶段,事业不断壮大,具体工作就是砍人,勒索,抢地盘。
就在这一年西域高昌磨榆国一个男孩降生了,他的降生将会使这种格局增添变数,使局势更复杂化。
他的名字叫欺南陵温。
日期:2012-07-02 08:43:56
第二章
你从哪里来
一份疑点重重的档案
姓名:欺南陵温
别名:嘉勒斯赉
性别:男
尊号:唃厮啰
出生年月:公元997年,宋至道三年,辽统和十五年
父母:不详
配偶:李氏两姐妹、乔氏
子女:瞎毡、磨毡角、董毡
民族:吐蕃
出生地:高昌磨榆国(具体待考)
职业:青唐赞普
信仰:佛教
这份档案疑点很多。
按照惯例,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间,父母或者其他长辈为我们取个名字,这是很重要的事情。无论古今中外,不管你是王侯贵胄还是贩夫走卒概莫例外,你叫杰克汤姆还是张三李四由不得你,父母已经先入为主给你取好了。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