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论语真相:孔子及其弟子们以及很多中国成语的内幕
作者:
gongqi2000
日期:2011-12-10 11:02:00
序言
《论语真相》的目的当然就是还原《论语》的真相。之所以要还原真相是因为至今为止后人对《论语》解读有两个极端,一个是神圣化,一个是妖魔化。神圣化把《论语》看成是宗教教义,你只能猜它为什么是真理,不敢想它到底是不是真理。这样万一它错了,后面就是几亿人一起错。妖魔化则把它看成是垃圾和毒草,你只能想它为什么错,不会想它也有对的成分。这样万一它对了,你为了反对它就一定会错。两个极端当然都是错的,都不是事实的真相。真相是《论语》既不是全对,也不是全错。
有对有错是《论语》作为结果的真相,但这还只是表层的真相。这个结果真相的背后是原因的真相,这是深层的真相。原因的真相是孔子既不是神,也不是妖,而是人。《论语》不过是孔子及其弟子们作为人出于自己的立场说的一些言论。解读《论语》和孔子,一定要把这位古代教师及其古代学生们看成普通人,这样才有机会读懂读准读对《论语》,才有机会看到《论语》的真相。我不敢说我写的所有真相都没有失误,但是我敢说如果没有我这样的把孔圣人看成普通人的立场你就一点接近《论语》真相的机会都没有。
普通人有什么特点呢?会说错话,会前后矛盾,更重要的是会有自己的利益和私心。所以我在写《论语真相》的时候,除了用小小的调侃化圣人为凡人外,更重要地是从每一个《论语》故事的背景和情境出发,从《论语》主人公们的个人利益和私心出发,来解读他们为什么说那些话和为什么那么说。这个方法论也就是从深层真相出发来探究表层真相。《论语》的思想其实不像有些现代思想体系那么系统,所以《论语》的真相也是点点滴滴的,你必须看完《论语》的每一章或每一个故事,才能汇集出《论语》的全部真相。
物质条件或物质基础是《论语真相》方法论的另外一点。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决定意识。《论语》中的很多思想和表达,其实受限于或者取决于当时的物质条件。比如春秋时候没有阶梯教室和扩音器,所以孔子教学通常为小班,而且经常为一对一讲授,对于没有录音机也没有笔记本的学生来说,就只能在课后来回忆老师讲的内容,而回忆者的回忆同样受限于回忆者思维的特点、深度和记忆能力,这样的准确性、完整性都可能出现问题,结果也必然会损失一部分甚至大部分孔子的话,甚至会出现无意识的歪曲和误解。
《论语》是中国古代经典中的经典,对中国文化影响极大。不知道或误会了《论语》的真相,就会误会中国文化,这样就会产生思想错误。进而,在中国文化里根据对中国文化的误解出发来行动,就会在行动中失误,比如在从政的时候,在经商的时候,在打工的时候,在吃喝拉撒睡的时候。所以,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在中国的外国人,了解《论语》及其真相都大大有好处的。
由于长达2000年的历代统治者对《论语》的强制性宣贯,《论语》中的大部分话语已经成为汉语中的成语或套话。这样了解《论语》及其真相就成为每个有文化或希望看起来有文化的中国人的必须。
日期:2011-12-10 11:19:13
【学而第一】
《论语》是孔子也就是孔老师和他的民办大学孔子大学简称孔大的学生们的言论记录集,结构性不是很强,分篇规律也不是很强。各篇的标题通常就是该篇文字的前2个字,比如本篇“学而第一”就是《论语》的第一篇,“学而”就是第1篇第1章的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的前2个字。另外,现在的习惯是用1.1这样的方式标记第1篇第1章,以后1.2、1.3等等以此类推。
日期:2011-12-10 11:29:11
【1.1】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并且时习,不也愉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知道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真相】
本章的内容是3个反问句,要想知道本章的内幕真相,我们就需要把它们改成3个特殊疑问句,也就是问3个为什么,然后去找答案。怎么找答案呢?一个简单而又有趣的方法就是玩穿越,假设你穿越到了孔子也就是孔老师生活的春秋时代的鲁国,也就是设身处地,把自己当成圣人。你如果总想着圣人是一种比你高一级或N级的动物或植物你是不可能找到真相的,因为最基础的真相就是圣人是人你也是人,在动物学上你们是同一门纲目科属种的动物。你要是非坚持你是人圣人不是人,说不定哪个月黑风高天圣人就会穿越来质问你:你丫骂谁呢?
先看第1个为什么:时常或按时学习或复习或实习,为什么会愉悦呢?答案是这个问题与学习压力有关。你穿越到了春秋时代,你发现那时候的知识体系比现在要简单得多,没有数理化没有外语没有地理没有生物没有绝大多数现在的专业,就那么点东西却要反复学习或按时学习,而且不用担心高考公考择校考,那么学习压力就比较小,压力小了你自然就会愉悦。
再看第2个为什么:有朋友从远方来,为什么会快乐呢?答案是这与理财有关。你穿越到了春秋,发现那时虽然没有春运,但是交通不便,路费也不便宜,路远就更贵了。你算计了一下,知道去远方看朋友,费时费钱,见到朋友你就算笑得出来脸上肌肉也会费劲;但是如果朋友从远方自费而来,你省时省钱,你的快乐就会是发自内心的。
最后第3个为什么:别人不知道自己却并不生气,为什么就是君子呢?答案是这涉及到孔老师对“君子”的定义,而这句话本身也可以看成是君子定义的一个方面。这时候你的穿越要高级一点了,因为起码你要学会自己下定义,而大多数人在现实中都是按照别人的定义生活的。这句话说明,圣人所谓的“君子”是比较低调的,起码不是像芙蓉姐姐那样无论如何一定要出名的人。
日期:2011-12-10 11:48:54
【1.2】
原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
有子说:“为人孝父母敬兄长,而喜好犯上的人,很少。不喜好犯上,而喜好造反的人,从来没有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道就产生了。孝父母敬兄长,是仁的根本啊!”
【真相】
这一章的话是有子说的。有子是孔老师的学生,他的话在《论语》里作为正面的话出现,说明这话是符合圣人的主张的,是集体智慧孔圣人思想的一部分。有子说的道理似乎是很自然的:在家里孝顺,在社会上就会尊敬领导;在社会上尊敬领导,当然就不会造反。所以孝敬父兄是“仁”的根本。
这道理其实是有问题的。孝敬父母是因为父母恩养你;社会上的地位高于你的人并没有恩养你,你为什么也一定要孝敬他们呢?所以这推理并不是中立公正的推理,而是某种立场上出发的推理。后面我们会看到孔老师的思想基本上是从周天子的利益出发的,这个推理也是这样。站在周天子他们家的立场上,你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要像孝敬父母那样孝敬我周天子一家。如果你的立场和孔老师不一样也就是和周天子不一样,圣人的道理当然就不对。
为什么孝弟是“仁”的根本呢?很简单,因为圣人所谓的“仁”是为周天子服务的。周天子统治的根本是什么,一个是证明他们家统治的合法性,一个是维护他们家的统治。孝弟的比喻可以用来证明这种合法性,因为父母统治你是对的,所以周天子统治你也是对的。孝弟的比喻还可以维护周天子的统治,因为你不能反抗父母,所以你不能反抗周天子。
所以,本章的真相就是这些话这些比喻不过是从孔老师从维护周天子立场出发的主张,而不是对所有人都正确的真理。
日期:2011-12-10 12:52:21
【1.3】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好听的话好看的脸色,仁就少了。”
【真相】
本章的意思很简单:巧言令色者基本上不仁。“鲜”在这里的用法和英文中“few”一样,字面意思是“少”,其实就是否定的意思。
为什么巧言令色就一定不仁呢?从前现在的腐儒们有过大量的说辞,什么道德啊人格啊又臭又长的一大堆,大家可以去网上图书馆里去找,罗罗嗦嗦的一望而知就是辩护词而不是真相。真相用不着这么罗嗦,真相都是比较直接的基于利益的原因。什么原因呢?2点原因。
第1点原因是因为孔老师自己不擅长巧言令色。圣人一生东奔西跑国内国外的找工作想当官,但很少得志,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不善于巧言令色。“仁”是孔老师标榜和追求的,如果说巧言令色者仁,那么等于否定了圣人自己。你以为圣人傻吗?
第2点原因与孔老师办的孔子大学的特点有关。孔大3000学生却只有孔老师一个正式老师,而且后面我们还会看到就是这样他还轻易不教学生点而什么。孔大学生可是每人至少交了10条干肉的学费的,所以孔校长要大肆宣扬巧言令色者不仁来堵住话多的学生的嘴,否则交了干肉的学生们非闹出维权纠纷甚至群体事件来不可。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圣人的心机很深。
日期:2011-12-10 13:28:28
【1.4】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三次反省我自己,为别人谋划不忠诚吗?同朋友交往不诚信吗?老师传授的学业没有复习练习吗?”
【真相】
反省自己不是什么问题,反省的次数为3也不是什么问题,问题是为什么反省这3件事:为别人谋划、同朋友交往、复习练习学业。
这里面的真相就要从曾子的身份说起。曾子的身份是孔大学生也就是读书人。春秋时候对于读书人来说当官是比现在还热门的选择,因为其它职业选择比现在要少得多。那时候想当官因为没有公务员考试,所以职业声誉就比现在重要。“为人谋而忠”的名声如果传出去,当官吃皇粮的问题就容易解决了,这种大事当然需要每天反省3次。
中国社会是关系社会,这种文化源远流长,春秋就已经开始。出来混首先要把关系混好也就是要有有用的朋友,所以每天反省3次以便获得“与朋友交而信”的声誉也很重要,起码在中国社会很重要。那么也要每天反省3次。
最后,学生的本职工作是学习,每天反省3次“传而习之”总算对得起学生的身份。毕竟要记入《论语》,把学习的事列入每天要反省3次的事,这是给孔老师的面子。
日期:2011-12-10 14:19:56
【1.5】
原文: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
孔子说:“治理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要严谨办事而守信用,节约用度而爱护他人,按时令役使民众。”
【真相】
本章为治理或管理之道。疑问可能有2个:一是为什么特别强调“道千乘之国”,二是为什么在管理原则中单独提出“敬事+信+节用+爱人+使民以时”。
要回答第一个疑问,需要具备一个营销学知识,也就是细分市场的概念。孔老师虽然希望他和他的孔大咨询公司被所有国家买单,但是他很聪明地瞄准特殊的细分市场也就是一部分国家。哪部分国家呢?这就又先要了解“千乘之国”是什么概念。“乘”是一种战车,是春秋时代军队的基本配置,因而已可以据此衡量军队实力并进而衡量国家实力。每乘战车配备兵力共约百人(大约现在1个步兵连),所以千乘就是10万军队,这也反映了国家的规模。显然,圣人觉得“千乘之国”是他最好卖的细分市场。
在回答第二个疑问。在针对“千乘之国”提出的治理方案中,孔老师提出了“敬事”、“信”、“节用”、“爱人”、“使民以时”等5项原则。为什么是这5项呢?这涉及到中国式管理思想的一个规律,即不重完备性而重针对性。所以,如果这5项原则是西方人写的,我们就要从一个完备体系的角度去推导。但是现在这5项原则是中国人孔老师说的,那么就要从针对性也就是当时的情形去分析。这个分析很容易做,既然圣人提出了这5项原则,那么当时该细分市场也就是“千乘之国”的治理就一定是“不敬事”、“不信”、“不节用”、“不爱人”、“使民不以时”,也就是当时各大国做事不讲究、不守信用、铺张浪费、不爱护官员、使唤老百姓不分春夏秋冬。
日期:2011-12-10 15:57:08
【1.6】
原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
孔子说:“弟子在家要尽孝,出外要顺从兄长,要谨慎和守信,要泛爱众人和亲近仁人。躬行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文。”
【真相】
孝悌的老套路没什么疑问。本章的主要意思是先做人,再学文。这个先后顺序是为什么呢?
前人的解释,多是以圣人信徒的角度,或者以道学家的立场,说这是因为孔老师重视德育重视仁的实践。这样偏颇的角度和立场出来的答案显然不对或基本上不对。
真实的内幕是,这是圣人的计策。
《史记》上说孔老师“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为什么是这样的比例呢?我们知道,孔校长的民办大学以现在的标准看很不正规,全部师资力量只有孔子一人。由于盲目扩招,在校生有3000之众,当然这是历年的总和,但是分期算也要数百。六艺在当时绝对是高科技,当时又没有阶梯教室和扩音器,小班教学的话就算是把孔老师累死也教不了这么多学生。于是圣人就想出了这个计策,让绝大部分学生先学做人,做好了人再学文。当然了,做好人的标准由孔老师自己把握,六艺小班没有空位则人做的再好也不算通过,反正又不是客观的计算机考试。英雄所见略同,后世的毛泽东也使用了这个计策,就是让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然后从中选一些工农兵大学生。
当然,如果一个计策没有漂亮的外衣就会损害用计者的声誉。孔老师聪明地给自己的计策穿上了孝悌仁爱的外衣,这件外衣看起来也还合身,再加上信徒的盲从和道学家的别有用心,声誉不仅没有损害,反而有很大提高。圣人就是圣人啊。
日期:2011-12-10 17:53:54
【1.7】
原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
子夏说:“重视贤德轻视外表,事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事奉君主能够献出身体,与朋友交往言而有信。这样的人虽然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学习过了。”
【真相】
重视贤德轻视外表,事奉父母交友诚信,这些都不足为奇。事奉君主能够献出身体生命,这种话出自子路这样的学生会干部也可以理解,但偏偏出自子夏之口,一般人肯定会以为他是一个下流的奴才。其实不然,子夏并不是那样的人,他曾因为经常不参加政治学习和私下里说怪话被孔老师狠狠地批评过要当君子不要当小人(见6.13)。
所以,子夏的这段话其实是为拿到毕业证书而放弃自己的原则选择老师的标准答案。不仅如此,子夏在进行这段表演时是既想要技术分又想要艺术印象分,所以才会矫枉过正说出这样疯狂的话。不愧是经过了3000进72的残酷淘汰赛洗礼的选手啊。
不仅如此,这段话还特别符合孔老师在孔大的利益。前面说过因为师生比例和孔老师的教学方式,孔大学生很少有机会从老师那里学习。子夏说只要有这几条就算学过了,孔大学生再要维权说交了干肉却没有学就先被同为学生的子夏否定了。
日期:2011-12-10 19:49:56
【1.8】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不威严;学习使人不固守谬误;要以忠信为主;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不要怕改正。”
【真相】
“无友不如己者”,也就是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这句很势利眼的话出自圣人之口,所以孔老师的粉丝们无不怀疑本章这句很著名的话。作为粉丝,粉丝们当然想方设法为孔子开脱,但是,就算是开脱大师也开脱不了这句有很明显的证据证明无法开脱的话。
其实也没必要开脱。论语里有很多很功利的实话,这句只不过比较大的实话而已。
实话有利有弊,“无友不如己者”也有利有弊。只与比自己强的人交朋友,好处是很明显的,就是可以利用朋友而不被朋友所利用。缺点则需要推理:如果你孔老师只与强于自己的人交朋友,那么他想交的朋友也如此,则人家肯定不跟孔老师交朋友,孔老师也就交不上这位朋友。但这只是推理,实际情况很可能是这位朋友不知道圣人是势利眼,或者这位朋友知道圣人是势利眼但依然大度地与孔老师交朋友。从孔老师混社会的历史记录看,后一种可能性是很大的,而前一种可能性只要孔子把自己的想法潜伏起来就不成问题了。圣人的潜伏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而且《论语》是圣人死后才发表的,所以也不影响潜伏。只是苦了孔老师的徒子徒孙们,因为《论语》的发表意味着文艺界都知道他们是或可能是势利眼,恐怕这才是他们想方设法篡改改编这句话的主要动机吧?
本章的其它几句话也都是常识。只不过是不会有争议的常识。
日期:2011-12-10 22:53:45
【1.9】
原文: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译文:
曾子说:“慎重送终,追念远祖,民众的德行就归于淳厚了。”
【真相】
重视上一辈的葬礼和追念祖先就可以导致民德淳厚,你觉得曾子这个说法奇怪吗?其实,这只是一个民德淳厚的定义问题。只要把淳厚定义为稳固上下等级关系,这个说法就可以说得通了。
本章的疑问在于“慎终追远”的主体是谁。综合上下文和文献,我们可以认为,主体是统治者(礼记:“修宗庙,敬祀事,教民追孝也。”),或者至少也是统治者一伙的人(礼记:“君子曰终,小人曰死”)。这样一来,我们发现,本章内容并不像粉丝和粉饰者们所认为的那样,说明孔门重视德行,而是证明统治者的德行不过是手段,是教化民众淳厚以维护统治者统治的手段。再说明白点儿,就是长辈和祖宗也是被利用的手段,虽然他们表面上得到了葬礼和追念。
所谓道德,其实目的都很功利。提倡某一种道德的人,或者是因为这道德对他有利,这是很自然的事;或者是因为他傻,非要提倡对别人有利的道德。
日期:2011-12-11 09:18:27
【1.10】
原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夫子到一个国家,必然会听闻这个国家的政事。是求得呢,还是人家主动告诉的呢?”子贡说:“夫子是因为温顺、善良、恭敬、节俭、谦让得到的。夫子的求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真相】
搜集政治情报的方法有很多,本章讲述了孔老师的方法:温良恭俭让。
在国外温良恭俭让有利于得到情报这一点没有疑问。在国外又没有执法权可以刑讯逼供,当然只好用温柔的方法了。在欧洲卖工艺品的市场上你会发现,在国内很蛮横的官员在那边侃价时都是很温柔的。
有疑问的是:为什么别人的提问方法会“异乎”也就是和孔老师不一样呢?为什么春秋的时候大家出国访问时问点什么事都很野蛮呢?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因为文化转型。孔老师组团出国的时候,礼坏乐崩,文革结束不久,刚刚改革开放,旧的文化被破坏了,新的文化还没有建立起来,五讲四美还没有蔚然成风,大家普遍不太讲礼貌,问问题时也就比较粗野。所以,孔老师的温柔就很鹤立鸡群,他的情报搜集工作就卓有成效。
如果大家都温良恭俭让,你就得想新招了。或者更温,或者野蛮。
日期:2011-12-11 19:16:42
【1.11】
原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
孔子说:“父亲在世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父亲死后,观察他的行为。三年不改变父亲的道路,可以称为孝了。”
【真相】
本章下了一个孝的定义:父亲在的时候志向要和父亲保持一致,父亲不在了3年之内的行为要和父亲活着的时候保持一致。
每个人都可以针对某一个概念下自己的定义,圣人当然更可以。分析这个定义,我们有2个疑问。
一是定义为什么是三年有期而不是十年有期或者无期。这里面其实有一个可操作性的问题。春秋的时候由于没有户口问题护照问题,所以移民找工作比现在一点不少。父亲死了你要跟着观察他3年来判断其是否孝,这对于观者其实就是一个三年有期徒刑。那时候虽然不讲什么人道主义,但是要让观者盯5年10年甚至无期,也的确太不人道了,不可操作,或者操作的成本太高。
二是如果父亲的道是不好的道怎么办呢?比如父亲是黑道的,难道也一定要在父亲死后混3年黑道?粉丝们对此打了不少马虎眼,什么孔老师说的道必然是白道啊,什么即使是黑道孝子也不忍啊,七嘴八舌的反而把水搅得很浑。其实这个很好解释,中国古人和古希腊人比较起来,其中一个特点是逻辑推理的平均严密水平要低一些。说白了,孔老师说这话时根本就没有考虑还会有人跟他较真说要是那个“道”是黑道如何。《论语》里其它地方有漏洞的地方还有很多,你就大大方方承认有漏洞就好了,为什么要千疮百补弄巧成拙呢?
日期:2011-12-12 00:41:10
【1.12】
原文: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先王的道路,以此为美;小事大事都走这条路。有的时候也不可行,知道和谐就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真相】
本章有前后2层意思,这是很明确的。虽然“小大由之”断在前面还是后面,还有些小分歧,不过不影响总体意思。
如果说有疑问,就是为什么礼以“和为贵”,但是“礼节之”却是更重要的原则,也就是说“礼”比“和”更重要。其实,这完全是一个利弊和立场的问题。对于孔老师来说,无论是谈“礼”还是谈“和”,目的都是为了统治者的利益,也就是说立场都是在统治者那里。“礼”的目的是秩序,秩序需要等级制度,等级制度太冷酷了,下级的人就会离心离德(“礼胜则离”),给上级进贡就会心不甘情不愿甚至往点心里面吐口水,所以要“和”。但是“和”又不能过分(“乐胜则流”),过分了就分不出上下尊卑,下级就会干脆不给上级进贡了。二者比起来,哪个更重要呢?当然是“礼”比“和”更重要,因为“礼”过分了无非是吃些口水,“和”过分了就可能干脆没饭吃了。
所以,《论语》说“礼”比“和”更重要是因为站在统治者的立场;如果在在老百姓的立场,甚至就不是“和”更重要的问题,而可能是“礼”本身就应该摧毁的问题。
日期:2011-12-12 13:03:05
【1.13】
原文: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