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五代十国
作者:
喜新恋旧ING
日期:2007-12-4 10:42:00
五代十国
自序
***喜新恋旧***
中国历史绵延至今五千年,贤君明相,良将忠臣,隐士逸人,名儒烈女,文豪诗雄,游侠强梁,枭雄大盗,乱臣贼子,你方唱罢我登场,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场景构成了精彩纷呈的历史画卷。车载斗量的风流人物,恢宏博大延续至今的文明,中国历史的漫长和辉煌令人倾倒骄傲;同样,层出不穷的骨肉相残,此起彼伏经久不息的战火,中国历史的沉痛和黑暗令人掩卷叹息。
自春秋战国起,秦,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南宋相继登上历史舞台。在这些王朝兴衰的轮回中,历史呈现出了一种惊人的巧合。
如果春秋战国与南北朝,相似稍嫌牵强的话,那么秦隋两朝几乎如出一辙。不需要去追忆北逐匈奴,南并百越的盛况,仍然存在的兵马俑,长城就可以让人领略到秦朝的国力强盛。同样的,京杭大运河也让你不得不正视隋朝。开创了创建三公九卿制的秦,创设了三省六部制的隋,都凭借强盛的国力,创造了统一和开边的辉煌,然而大型工程凋敝了民力,严刑峻法失去了民心,于是辉煌被黑暗笼罩,盛极一时的秦隋两朝,一传即亡。
借鉴秦隋短命而亡的教训,汉有文景之治,唐有贞观之治。几代人的励精图治,辉煌才姗姗来迟:汉逐匈奴到欧洲,唐驱突厥到中亚;汉守护西域,唐管辖安西和北庭。是宿命也是无奈,辉煌之后,黑暗不请自来,宦官专政结束了汉唐的辉煌。
晋宋也有着相同的不幸,他们的辉煌并不足以夸耀后世,黑暗却足以骇人听闻。西晋北宋都城失陷,晋怀帝沦为胡族皇帝的酒保,宋徽、钦二君成为阶下之囚。东晋局促于东南半壁,北方领土尽数沦于胡族;南宋偏安于江浙一带,北伐变成仁人志士的一个不愿醒来的梦。
至于三国和五代,三国是英雄们的时代,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五代呢?前有唐朝的强盛无匹,后有宋朝的富庶升平,中间的五代成了一个黯淡无光的时代。但这个黯淡的时代,也涌现了一些不平常的人,发生了一些不寻常的事,下面就是我要讲的故事,要从唐末说起。
日期:2007-12-4 10:38:29
引子
唐代有三多:胖女人多,监军多,节度使多。
胖女人虽然多,能让人记住名字的却只有一个。
对于女人来说,似乎只有爱情才能让她们在历史的长河上卷起波澜。太平盛世,俗人传爱情为佳话;战乱年代,庸夫指红颜为祸水。轰动全国的不伦之恋(杨贵妃唐玄宗原为翁媳),使三千宠爱集于她一身;震撼唐朝的安史之乱,使亡国之罪归于她一人。在不肯前进的将士面前,曾经发誓生生世世永结连理的男人李隆基,在江山和美人中选择了前者。为了解脱爱人的困境,杨玉环在马隗驿香消玉殒。
监军多,一是因为宦官专政,二是因为节度使多,必须用同样多的监军来制约他们。
节度使多,是为了适应安史之乱后的新局面。以藩镇制藩镇,因而唐帝国设置了大量藩镇,大约四十七八个,形成了中央——藩镇体系。
安史之乱容易使人认为,似乎藩镇都是割据称雄,不服朝命。这种想法,并不正确。藩镇要割据一方,不仅要有强大的军队,而且要有雄厚的财力维持这支军队。
陇右,关内道的一些藩镇(比如朔方,泾原),曾经兵强一时,但是因为所辖之地并不富饶,其供应依靠朝廷,并不能形成割据。南方各道,虽然财力雄厚,但是财富要上供中央,军力也不强。中原地区的藩镇,其辖地大多只有两三州,而且犬牙交错互相牵制,即便有些不逞之徒跋扈专横(如梁崇义李希烈吴元济等人),最终也会陷入孤立被平定。剑南(西川,东川),河东两镇虽然地大财雄,有割据的资本,但是人事权一直牢固地掌握在朝廷手中,节度使由朝廷任命。只有河北道的三个藩镇,原属安史之乱的发源地,有叛乱的传统和经验,长期以来抱成一团,割据一方。即使如此,河北三镇的节度使虽不由唐帝国任命,也需要取得唐政府的认可。
按照历史学家张国刚先生的形象说法,唐朝藩镇大致可以分为:河朔割据型、中原防遏型、边疆御边型、东南财源型。
在中央——藩镇这一体系下,截止第17任皇帝唐宣宗(846—859在位),唐朝已经存在了240年。相对于此前的历朝历代,如西汉(加上王莽代汉的15年,共210年),东汉(195年),西晋(50年),东晋(103年),南北朝(各朝中北魏最长,148年),隋(38年),这确实是一个新的记录。
刷新记录后,宣宗之后的唐朝终于露出了疲态,呈现出末世将临的情形。什么是末世?不息的战火和持续的天灾。
唐懿宗(860—873在位)刚刚登基,裘甫领导的浙东农民起义同时爆发。内忧粗定,外患又至,南诏与唐又燃战火。外患难平,内忧重来,徐州庞勋发动的兵变,一发几乎不可收拾。
公元873年,十二岁的李俨(唐僖宗)继承了唐帝国的帝位,也继承了大堆难以应付的麻烦。
与南诏的战争持续了十三年,还要继续两年。
乾符元年(公元873年)十二月,关东河南各州不遭水灾即遭旱灾。
乾符二年,复遭蝗灾。
长期的战乱使府库空虚,天灾人祸又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沦为流民。府库空虚,就照旧甚至加倍征收赋税;至于农民失地沦为流民盗匪,如果不酿成大的骚乱,能够掩盖的话,懂事的地方官员也不会惊动朝廷的。
既然如此,少年皇帝开始了快乐的皇帝生活。他是真正的足球皇帝,发起和资助了长安城所有蹴鞠(古代足球)比赛。他也是一个超级赌徒,豪爽地用赌球来决定节度使人选。
就在此时,大唐帝国的主考官员亲自为帝国挑选了掘墓人。
从名字来看,黄巢似乎是为科考而生的。“巢”可书作“窠”(音科),民间吉祥语中有“五子登科”之说。既然被取名为“巢”,那他一出生就背负了荣登科榜的殷切期望。
对一个醉心功名的读书人来说,还有比名落孙山更痛苦的事情么?有,那就是接二连三的名落孙山。此时来长安参加科举的黄巢,正在独自品尝这种痛苦。
少年时期就在家乡山东曹州享有才名的黄巢,想通过考试入仕,为唐庭效忠,但是主考官一次又一次无情的摧毁了他的自尊。
面对挫折的态度,最容易暴露出一个人的性格和意志。
意志薄弱的人,往往借酒浇愁,或者沉溺于其它恶习。如果此人还有点暴力倾向的话,个人失意还会造成家庭悲剧。作为优雅的读书人,而且生活在诗的国度——唐朝,黄巢使用了最文质彬彬的方式——赋诗言志,来消解失意和忧愁。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一生留下了三首诗,都是写菊花,他对菊花似乎格外偏爱。或许这就是命运,喜欢菊花的黄巢不属于推崇牡丹的唐帝国,所以他最终开创了一个推崇菊花的帝国,尽管这个帝国和昙花一样短暂。
写下这首充满了冲天的霸气和满腹的怨气的菊花诗之后,黄巢离开了长安,不再参加科举。从此之后,中国历史上少了一个范进周进,多了一个陈胜吴广。
尽管是个读书人,黄巢的朋友们不仅不是读书人,甚至不是什么规矩人,如濮州人王仙芝,尚君长,尚让等等,都是贩卖私盐的头目。
在中国王朝时代,食盐一直是一种战略性物资,由国家垄断销售,价格奇高。因为存在暴利,所以催生了无数的私盐贩子。
走私食盐,相当于现在的贩卖毒品,超过一定的重量就直接处决。虽然严刑竣法可以震慑良善之辈,但是横财暴利更能吸引亡命之徒。挺而走险的走私活动,使盐贩成群结队,形成小股武装,十分凶悍,官军都惧怕他们几分。
黄巢虽然醉心功名,习文多年,但也不失为一个标准的山东大汉,身材高大魁梧,善于骑射,性格粗豪,所以和王仙芝等人意气相投。
近墨者黑。何况对男人来说,在某种程度上,贩卖私盐也算得上是一种勇敢人的游戏。或者出于朋友们的影响,或者是出于刺激,黄巢很快由一个读书人变成了一个武装走私分子。不得不说,黄巢是个很善于转换角色的人,在新的岗位上他干的不错,很快也成为了头领。
乾符年间的水灾,旱灾,蝗灾,使唐帝国的老百姓遭到了老天的无情惩罚,黄河以南的地区受灾尤其严重。
老天爷不给饭吃,唐天子也沉迷于娱乐,不管受灾民众死活。灾民们有两种选择,要么饿死,要么战死,只有傻子会做第一种选择!不过很可惜,不管哪个朝代,傻子都不多。
乾符二年(公元874年)二月,浙西军官王郢发动兵变,很快扩大到上万人。
五月,王仙芝,尚君长,尚让等人聚众数千,在濮州起事。
六月,黄巢与同族兄弟、子侄黄揆和黄恩邺等八人,煽动数千人在曹州响应。
饥民纷纷加入,四方骚乱,唐帝国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第一部:残唐乱局
第一章:干戈起四方
**十五年的唐诏战争**
大事件未必有大原因,小意外常常酿成大灾难。
例如,春秋时期,一碗鳖汤使郑国大乱,几斤羊肉使宋国惨败。
郑灵公请大臣们喝鳖汤,公子宋无份出席。少了鳖汤的滋补,公子宋肝火暴升,一怒之下将灵公刺杀。
宋国主帅华元杀羊犒军,他的车夫羊斟无缘参与。吃不到羊肉串,羊斟义愤填膺,两军对垒时,驾车投敌,附带把车上的华元当作见面礼送给了敌军。
唐时的南诏,包括今天的云南全部及四川、贵州,缅甸的一部。南诏和唐持续十五年的大战,起因仅仅是一个名字。
帝王大概是最迷信的一种人,取名也讲究响亮吉利。公元859年登基的南诏王,名讳为世隆,讨“世代昌隆,传国久远”的彩头。这个名字虽然俗气,但是暗含玄机,居然集唐太宗李世民的“世”和唐玄宗李隆基的“隆”于一体。
自汉代起,四夷君主就已接受中国王朝的的册封。及至唐代,唐太宗更是把中国的宗主地位提升到极致,四夷君主共尊太宗为天可汗。因此,世隆登基后,依照传统派出使者请求唐天子册封。
一边冒犯天可汗的名讳,一边又希望取得天可汗传人的册封!世隆的行为,不仅无礼,简直无知。可想而知,这种要求自然没有得到任何正面回应。
天生地位高贵,使帝王很少不枉自尊大。辖地只有一县的夜郎王尚且自大,辖地相当于两省的南诏王又何必谦卑呢?另外,世隆正值年少,血气方刚。
枉自尊大的人,不会反省自己的错误,反而会怨恨别人的冷落。世隆决心让唐朝看到他的存在,感到他的不满。他决定施加压力,派出小股部队骚扰边境,期望唐朝会派人谈判。
不幸的是,这种轻率的举动,引发了或许连世隆本人也没有想到的恶果。国家之间的军事冲突,就算再小,也往往会不可避免地失控。因为,一方的胜利和光荣,必是另一方的失败和耻辱。胜利者也许会得寸进尺,失败者绝对要以牙还牙。
当世隆的军队侵犯边境时,唐朝边军虽然吃惊,但并不惊慌。原因有两个,其一:经年累月的巡逻,乏味的要命,偶尔打打小仗,反而会使人兴奋;其二:进犯的南诏人数目不多,提供了一个立功的好机会。于是唐军迎头痛击,打得南诏人抱头鼠窜。
世隆不能忍受冷落,更不能忍受失败。枉自尊大的君主,行事往往轻率,轻率往往招来耻辱,受辱时又往往会暴怒,暴怒时又往往会走向极端。
公元860年,唐诏战争全面爆发,战事首先在唐岭南节度使的辖地安南——今天的越南展开。
唐朝需要从荆州,襄州,徐州,许州,陈州等地调动军队,粮草甚至从东南补给。而南诏占了地利,再加上有安南的蛮人内应,所以战争初期,南诏占据上风,攻陷了安南,邕州。
再瘦的骆驼也比马大。唐朝的强大,不仅因为土地广大,还因为神州大地,地灵人杰,英雄豪杰,名将勇士如过江之鲫。
此时应运而生的名将是高骈。
公元866年,经过周密的部署,在名将高骈的率领下,唐军开始反击,在交趾大败南诏,收复安南。
对南诏国来说,丢掉本不属于自己的安南,还是领土无缺;但对于南诏王来说,六年的大战,如果劳而无功,一无所获,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因此,如果不能以胜利者的身份结束战争,世隆宁愿继续战争。
于是第二阶段的战事,断断续续地又在西川展开。一度南诏又占了上风,公元873年和874年,他们数次围攻成都。
和安南之战一样,到唐军积蓄力量开始反击时,西川的战争又成为高骈的表演舞台。公元875年,大渡河一战,高骈指挥唐军大败世隆,俘虏了数十名酋长。
不肯认输的人,往往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输个精光。两年后,世隆带着耻辱死去。南诏也日见衰微,二十年后灭亡。
有的人,活着虽然轻如鸿毛,死去却重如泰山,比如南诏王世隆。世隆活着的时候,唐诏两国兵连祸结;他的死亡,结束了两国之间的苦战。
日期:2007-12-5 10:24:29
**徐州庞勋之乱**
对唐廷来说,徐州是极其重要的地方,也是极不放心的地方。
极其重要,是因为徐州不仅北扼齐鲁,南屏江准,还是大运河的必经孔道;极不放心,是因为徐州有一支无法无天的牙军(牙原义是猛兽的爪牙,牙军指藩镇亲军)。
公元815年,王智兴当上武宁军(也称感化军,治所徐州,辖泗,宿,濠州共四州)节度使,是一场兵变的既成事实,并不是因为朝廷信任他。因此,王智兴就不那么有安全感。
在恐惧感的驱使下,王智兴下半辈子就只做两件事:找靠山 ,请保镖。
朝中有人好做官,所以他送了不少厚礼来笼络当朝权贵;身边有人保平安,所以他以优厚的待遇养了一支二千人的牙兵,二十四小时都有三百壮士随身护卫。
王智兴时代结束后,原本用来保护节度使的徐州牙军,反而成为节度使的恐惧根源。原因也不复杂:这支牙兵在王智兴的纵容下,变成了骄兵悍将;后任节度使多为儒臣文人,没有能力驾驭。
这支牙兵分为银刀,雕旗,挟马,门枪等七军。除了执勤之外,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在节度使府署参加饭局,当然是由节度使买单。因此,他们衡量节度使是否合格的唯一标准,就是饭局能否尽兴。
所以武宁节度使的工作重点,就是主持饭局。为了平安无事,王智兴之后的历任节度使,象比赛一样向牙兵献殷勤。
武宁节度使的角色很复杂,既是主人又像保姆,需要很高的综合素质。为了让饭局尽兴,节度使不光要出手大方,还需要知冷知热体贴入微。
比如节度使田牟,下雨,天冷,天热,给牙兵们发放额外的补贴,宴会当中还亲自献歌以助酒兴。
一些倒霉的节度使,既缺乏才艺,又缺乏沟通技巧,想讨好牙兵也无计可施,从而惨遭驱逐。
比如节度使温璋,原本性格严厉,无法亲切自然的微笑(估计只能皮笑肉不笑),又缺乏文艺细胞和娱乐精神,所以虽然也照常举办酒会,但是饭局的气氛一直不够融洽。
枯燥的气氛,让牙兵们喝不下美酒!结果,温璋狼狈地逃离徐州。
公款吃喝已经很不象话了,还三番五次驱逐节度使,徐州重镇居然掌握在这样一群乱兵手里!唐廷动了杀机。
公元861年七月,唐宰相王式到徐州代理军务,担任护送任务的是忠武、义成两镇士兵。 徐州牙兵没有想到,王式负有秘密使命。于是,因公款吃喝遭遇大祸的悲惨一幕,在唐代史书上留下了怪异的一笔。
王式上任的第三天,为了庆贺节度使上任,以及给护送军队饯行,徐州又举办了一次酒会,当然徐州牙兵也参加了。饭局开始了,徐州牙兵们拿起了筷子杯子,忠武、义成两镇士兵却拿起了刀子斧子!忠武、义成两镇士兵突然发难,对徐州牙兵这些饕餮之徒,痛下辣手,追逐砍杀。
不过也有很多漏网之鱼,躲过了这场鸿门宴!他们怀着刻骨铭心的仇恨潜伏在徐州,等待着报仇的机会。
整肃了牙兵之后,徐州也投入了举国反击南诏的洪流中,八百徐州兵被派往桂林戍守,为期三年。但是战争使一切偏离正常轨道,他们不得不戍守了六年。
战争不仅让社会萧条,也让军府预算不足。为了省下派人接替来往的路费,徐泗观察使崔彦曾下令戍卒再留一年。崔彦曾没有想到,他的吝啬,最终让他赔上了生命,也让唐廷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思亲思乡,忍无可忍!
在判官庞勋的带领下,这八百戍卒擅自返乡。由于擅自脱逃是大罪,在疑惧交加的情况下,庞勋索性造反,前徐州牙兵中的漏网之鱼,群起响应。于是庞勋攻占徐州,活捉并残杀了崔彦曾。不久,原武宁军全境落入庞勋之手,江淮运河断绝。
在唐将康承训的指挥下,再加上远从代北征召的沙陀骑兵,唐军四面围攻庞勋。由于叛徒出卖,又不能冲破包围,一年后庞勋灭亡。
明眼人一看就知,庞勋事件和唐诏大战有很大的关系,除此之外,还有两起大的兵变值得一提。持久战其实没有真正的赢家,十五年的战争固然使南诏一蹶不振,唐朝也因战争导致财政困难,危机四伏。
在南诏入寇西川时,成都重赏招募了一批号称“突将”的勇士。南诏退走后,又是为了节省经费,西川节度使高骈将他们停薪停职。无辜下岗的突将们,来了一次武力上访——愤怒地袭击了节度使官署,几乎杀死高骈。
在浙西,军官王郢等六十九人立下战功,因为财政困难,得不到赏赐。生活困难的军人们决定自己犒赏自己,于是抢劫官库,酿成兵变,骚乱波及浙东和浙西。
接二连三的兵变在镇压下平息了,局势又恢复了平静。然而这种平静的背后,更大的风暴将要到来。
日期:2007-12-5 10:41:07
(2)**徐州庞勋之乱**
对唐廷来说,徐州是极其重要的地方,也是极不放心的地方。
极其重要,是因为徐州不仅北扼齐鲁,南屏江准,还是大运河的必经孔道;极不放心,是因为徐州有一支无法无天的牙军(牙原义是猛兽的爪牙,牙军指藩镇亲军)。
公元815年,王智兴当上武宁军(也称感化军,治所徐州,辖泗,宿,濠州共四州)节度使,是一场兵变的既成事实,并不是因为朝廷信任他。因此,王智兴就不那么有安全感。
在恐惧感的驱使下,王智兴下半辈子就只做两件事:找靠山 ,请保镖。
朝中有人好做官,所以他送了不少厚礼来笼络当朝权贵;身边有人保平安,所以他以优厚的待遇养了一支二千人的牙兵,二十四小时都有三百壮士随身护卫。
王智兴时代结束后,原本用来保护节度使的徐州牙军,反而成为节度使的恐惧根源。原因也不复杂:这支牙兵在王智兴的纵容下,变成了骄兵悍将;后任节度使多为儒臣文人,没有能力驾驭。
这支牙兵分为银刀,雕旗,挟马,门枪等七军。除了执勤之外,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在节度使府署参加饭局,当然是由节度使买单。因此,他们衡量节度使是否合格的唯一标准,就是饭局能否尽兴。
所以武宁节度使的工作重点,就是主持饭局。为了平安无事,王智兴之后的历任节度使,象比赛一样向牙兵献殷勤。
武宁节度使的角色很复杂,既是主人又像保姆,需要很高的综合素质。为了让饭局尽兴,节度使不光要出手大方,还需要知冷知热体贴入微。
比如节度使田牟,下雨,天冷,天热,给牙兵们发放额外的补贴,宴会当中还亲自献歌以助酒兴。
也有一些倒霉的节度使,既缺乏才艺,又缺乏沟通技巧,想讨好牙兵也无计可施,从而惨遭驱逐。
比如节度使温璋,原本性格严厉,无法亲切自然的微笑(估计只能皮笑肉不笑),又缺乏文艺细胞和娱乐精神,所以虽然也照常举办酒会,但是饭局的气氛一直不够融洽。
枯燥的气氛,让牙兵们喝不下美酒!结果,温璋狼狈地逃离徐州。
公款吃喝已经很不象话了,还三番五次驱逐节度使,徐州重镇居然掌握在这样一群乱兵手里!唐廷动了杀机。
公元861年七月,唐宰相王式到徐州代理军务,担任护送任务的是忠武、义成两镇士兵。 徐州牙兵没有想到,王式负有秘密使命。于是,因公款吃喝遭遇大祸的悲惨一幕,在唐代史书上留下了怪异的一笔。
王式上任的第三天,为了庆贺节度使上任,以及给护送军队饯行,徐州又举办了一次酒会,当然徐州牙兵也参加了。饭局开始了,徐州牙兵们拿起了筷子杯子,忠武、义成两镇士兵却拿起了刀子斧子!忠武、义成两镇士兵突然发难,对徐州牙兵这些饕餮之徒,痛下辣手,追逐砍杀,斩杀一空。
不过也有很多漏网之鱼,躲过了这场鸿门宴!他们怀着刻骨铭心的仇恨潜伏在徐州,等待着报仇的机会。
整肃了牙兵之后,徐州也投入了举国反击南诏的洪流中,八百徐州兵被派往桂林戍守,为期三年。但是战争使一切偏离正常轨道,他们不得不戍守了六年。
战争不仅让社会萧条,也让军府预算不足。为了省下派人接替来往的路费,徐泗观察使崔彦曾下令戍卒再留一年。崔彦曾没有想到,他的吝啬最终让他赔上了生命,也让唐廷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思亲思乡,忍无可忍!
在判官庞勋的带领下,这八百戍卒擅自返乡。由于擅自脱逃是大罪,在疑惧交加的情况下,庞勋索性造反,前徐州牙兵中的漏网之鱼,群起响应。于是庞勋攻占徐州,活捉并残杀了崔彦曾。不久,原武宁军全境落入庞勋之手,江淮运河断绝。
在唐将康承训的指挥下,再加上远从代北征召的沙陀骑兵,唐军四面围攻庞勋。由于叛徒出卖,又不能冲破包围,一年后庞勋灭亡。
明眼人一看就知,庞勋事件和唐诏大战有很大的关系,除此之外,还有两起大的兵变值得一提。持久战其实没有真正的赢家,十五年的战争固然使南诏一蹶不振,唐朝也因战争导致财政困难,危机四伏。
在南诏入寇西川时,成都重赏招募了一批号称“突将”的勇士。南诏退走后,又是为了节省经费,西川节度使高骈将他们停薪停职。无辜下岗的突将们,来了一次武力上访——愤怒地袭击了节度使官署,几乎杀死高骈。
在浙西,军官王郢等六十九人立下战功,因为财政困难,得不到赏赐。生活困难的军人们决定自己犒赏自己,于是抢劫官库,酿成兵变,骚乱波及浙东和浙西。
接二连三的兵变在镇压下平息了,局势又恢复了平静。然而这种平静的背后,更大的风暴将要到来。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