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战国

作者: 老铁手

  日期:2008-5-24 14:32:00
  战国时代,留下了很多故事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但那时人们的精神面貌又有多少为现代人所了解?战国时人的价值观与秦汉以后又有多少相同,多少不同?图书馆里有许多种讲述战国故事、阐释战国故事的书籍,但,恕我直言,大多是按照传统的路子写就,而这传统却是在战国之后形成的。也就是说,我们是在以与战国时期价值观不同的价值观写战国。伟大领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教导无疑是正确的,但要做起来,因功力不同境界也大有区别。清朝末年的洋务派已经提出洋为中用的思想,他们办新式教育,练新式军队、学先进科技,搞得颇有声色,到最后却无奈地认识到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撑、没有政治体制的变革,他们的一番努力只是皮毛。学西洋如此,学古人亦是如此。战国时期是一段各国激烈斗争的时期,有许多故事可以作为军事学、谋略学、口才学、语言学中的案例,但这些也只是一层皮毛,没有战国士人那种强烈的进取心、积极的入世主义、不拘一格的人才观,学来的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

  《铿锵战国》记述了中华文明第一次转型期间最让人热血沸腾的一段历史。如何写战国,或许正如通用公司的商业理念———按照某一领域固有特点做生意。因此,我将向您讲述一段原汁原味的战国历史,尽管语言是现代的。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压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的东西,我保证不让它们来干扰你的阅读,其实它们本应该一边呆着。你会看到西门豹破除迷信,其实是为了塑造新神;你会看到吴起一生都在扮演优秀雇佣兵的角色;你会看到商鞅的残酷也是历史的无奈;你会看到战国四君其实远不如传说的那样忠君爱国,他们的养士也有很大作秀成分;你会看到白起临时之前并不是受杀降不详的报应,而是出于违背职业军人专业精神的自我谴责;你会看到经天纬地的范雎由于心胸狭窄贻误了秦国的人才培养;你会看到政治并不像吕不韦眼中的经商那么简单;你会看到纸面上的权术与现实中的权术并不一样,但你并不能说前者无用,如果不信韩非将用生命显示给你看。

  作者是个爱好广泛、又爱显摆的家伙。文章中有一些西方历史、西方哲学、文艺理论、工程计算、心理学模型,泡妞经验,美其名曰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其实纯属扯淡,没有这些专业知识一样不耽误理解。
  好吧,以上就算开篇词。
  日期:2008-05-24 14:35:40
  序言
  如果说中国历史也有生命周期,那么春秋战国时代就是青春期。青春期总是会给人留下许多怀念———成长的阵痛、探索的乐趣、朦胧中的困惑、突破后的快感。这个时代储藏了中国人最多的精神元素,既是智慧的源泉也是情感的水库,以至于后世的人们经常从中汲取营养,使得春秋战国成为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总是为人们所津津乐道。那时的人物率真可爱、热情奔放。既没有精神上的重负,也无须逃避,只需用用本来的面目去博取功名富贵。在前进的道路上更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才学是唯一的凭借,成功是唯一的标准。成功者问心无愧,失败者也没有遗憾。如果不是战乱纷纷、生灵涂炭的残酷和一将功成万木枯的无奈,春秋战国几乎是进取者理想的奋斗时代。同样是乱世,相比于后来那么多昏庸暴虐的国君、丧尽天良的屠夫,无辜受害的百姓,春秋战国可以算得上是最有文化含量的乱世。

  由于这种情况,作者个人认为要描写春秋战国时代就不能简单地将目光停留在英雄人物的刻画、战争场面的描述。当然英雄和战争春秋战国有之,而且更多、更精彩。除此之外,春秋战国还有其他时期少有的特点,比方说外交,比方说学术。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唯一真正存在外交的时期,那些精彩绝伦的纵横家是空前的,也是绝后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文化辉煌灿烂,各种流派争奇斗艳,诸子百家成为学术上的一朵奇葩。那时人们的价值观与独尊儒术后的人们绝不相同,与现代人却多有相似。这样说来,春秋战国虽然年代久远,但心灵上却与我们近在咫尺。

  春秋、战国虽然经常连称,但却是两个时期,紧密相连,却各有特点。春秋好比像蒙着面纱的少女,在小心翼翼的探索、不动声色的扬弃;而战国则是一个赤膊上阵的壮汉,其破也激烈,其立也刚猛。本书以45万字的篇幅全景式地再现了战国那段精彩纷呈的历史,作者以独到的笔触还原了那段历史的真实风貌。您会发现那些躺在发黄史料中的人物竟是如此生动鲜活。由于本书不是严肃历史作品,因此尽量不去涉及艰涩的考证,而是更多去关注历史的脉络、人物的刻画、斗争的解析。但考证历史事件与讲述历史故事的关系好比学与术、理与工之间的关系。前者不存,后者将焉附?读者朋友看到的是生动有趣的故事,看不到的是作者苦心孤诣的求证,我不敢因谦虚而隐瞒自己所下了功夫。吴起的复杂人格、商鞅代表的历史意志、纵横家之间的恩怨、真实的苏秦、范雎的奋斗生涯、赵武灵王的,吕不韦的世界观、李斯的死结等都是作者在挖掘史料的前提下做了全新的阐释。不敢说能百分之百打动读者,但至少不会是非黑即百的模式化叙述。此中心血唯读者怜之。之所以这样做是由于长久以来看到绝大多数的战国历史、故事都是站在后人的立场上写战国,于是乎人物都是非正即邪,而正面人物又个个忠君爱国、爱民如子。殊不知,这些被后人视作当然的信条在那时仍存有争议,所以斗胆在文章的副标题上加了“真实”两字。

  战国七雄地位平等、因此就省去了弄清谁是正统的麻烦。作者对七国一视同仁,在对某国进行评论时、也是站在此国利益的立场上,决不搞双重标准。本书语言通俗诙谐、视角现代,为的是能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战国的魅力。兴浓处,也不乏或雅或俗的笑话,以博读者一笑。毛婆卖瓜、终究是自卖自夸,想要知道瓜的味道,还需亲口去品尝。继续看下去这本书吧,《铿锵战国》将带给你不一般的阅读乐趣。

  日期:2008-05-24 14:39:24
  第一章减法从这里开始
  1.时代
  “那是最美好的时期!那是最堕落的时期!那是智慧的岁月!那是没有开化的岁月!那是信仰坚定的时代!那是怀疑一切的时代!那是阳光明媚的季节!那是黑夜深重的季节!那是满怀希望的春天!那是令人绝望的冬天!人们拥有一切!人们一无所有!人们直入天堂!人们直堕地狱!总而言之,那个时代与现在极其相似。以至于那时名噪一时的某些权威们坚持只用比较级中的最高级修辞形式对它进行评判,不论是好是坏”。

  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写下了上面的那段文字,拜他所赐,同样的文字也适用于战国。在这一时期,旧的秩序已经被人类进化的车轮碾碎,新的秩序在纷争中还没有确立。在混沌未明之中,国家、社会和人性才会放射出绚丽的光彩。在浴火求生之时,躁动不安的灵魂终于挣脱了昔日的束缚开始漫天飞舞。于是一群群鲜活的人物在历史的舞台上舞之蹈之唱之呵之,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他们的精彩已经远远地超出了时代。当我们今天回首往事,也可以欣慰地说一句:“有那么一个时期,中国人曾经血脉喷张,肆无忌惮,精采绝伦地生活过。”

  把时间上溯到公元前6世纪中叶的某一天,我们的目光将对准中华文明覆盖的区域。
  齐国的临淄,那是齐国国君直接管辖的地方。街道上冷冷清清,毫无传说中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的盛况。人们的脸上挂着愁苦的表情,很显然生活不再是一件惬意的事情。路边时不时地会出现揪心的场面,骨瘦如柴的老者在等待死神的光临,疾病缠身的病人发出痛苦的呻吟,嗷嗷待哺的婴儿在无助地呼喊着奶水,可引来却是秃鹫和野狗。在另外一个角落总算出现了一小撮忙于交易的人,以提醒人们这里毕竟还有市场。细察之下才发现他们忙于抢购的是一些假腿(义足)。是啊,假腿也总比没有腿好。在这个年代不小心得肉食者被砍去双腿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难道齐国国君竟生活在这样一片死气沉沉的地方?绝不!内城的将是另外一副景象。一座座粮仓整齐排列,从老百姓那里搜刮来的粮食堆积其中,满得都几乎(散落出来,肥硕的老鼠挺着滚圆的肚皮在上面“胜似闲庭信步”;空气中弥漫着焚烧椒兰散发出来的香味;突然一阵轻风送来敲击编钟发出的清脆乐声;大殿之上,窈窕的舞女扭动着妙曼的身材和着编钟的打击跳着迷人的舞蹈,坐在正中的国君手中托着酒樽,眯着眼睛止不住地胡思乱想。

  齐国如此衰败,那么享有百年霸主之誉的晋国呢?晋国公室在与私室近百年的斗争中并没有起色,反倒更加衰弱。公室的战马长期得不到培育和训练,已经无法再拉着战车横冲直撞。公卿已经脱离了领兵打仗的老本行,改为专门伺候国君。由于严重缺员,战车上已经没有御者和戎右,步兵的队列里面见不到长官。老百姓辛勤劳作的成果三分之二被国君夺去,留着他们在死亡线上艰难地挣扎,而那些受国君宠幸的妃子却赏赐不断,富得流油。老百姓听到国君的命令,像躲避仇敌,瘟疫一样。栾、郤、胥、原、狐、续、庆、伯这些原本效忠于公室的名门望族受六卿的打击已经降为贱吏役。百姓的生活没有着落,国君仍然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不知悔改,这里的排场与齐国临淄的内宫相比毫不逊色。

  与齐国、晋国的光景相类似的是鲁国。鲁国国君在一小片狭小的土地上时不时地幻想着能有朝一日冲出“三桓”的包围圈。就在不久前,三桓刚合伙瓜分了鲁君仅剩的一支军队,鲁君无力报复,只好久居深宫,在酒精中维持着是君非君的日子,然而这样的日子似乎没有终点。
  这些公室的景象不禁让人产生末世来临的感觉。与公室冰火两重天的是私家的繁荣昌盛,齐国的田氏家族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坚定不移的信奉者,“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的卜文像魔咒一样驱使着这些野心勃勃的田氏后裔。经过几代人的积累,田氏家族的财富达到了一个可观的数量,政治上也站稳了脚跟。到了田乞当政的时候,他突然感到,仅仅依靠敛财已经无法使田家继续强大,田家的未来需建立在稳固的政权之上,而政权一方面来自朝堂的斗争所得,另一方面来自下层民众的拥护,其中民众的拥护是最根本的。在田常的领导下,田氏家族的事业来了一个大转型,从此不再敛财,改为烧钱。田常决心将“吃亏是福”演绎到极至?。

  于是田氏家族地盘上的粮食容器统一增大了1/4,在青黄不接的时候,田常用自家加大的容器将粮食借出,而到了丰收的季节,按照公家流通的较小的容器收回。木材市场上,田家的木材价格比在山上的时候还便宜。海鲜市场上,田家的海鲜价格比海边的还便宜。于是齐国百姓人人皆知田常的仁爱。不过这也多亏田家家底雄厚还能经得住如此折腾。

  这些经济措施对那些饱受齐国国君摧残的齐国百姓产生了强烈影响,一时间大量散落的老百姓纷纷拥至田常的门下。田常爱民如子,博得老百姓真心拥护。看着这些拿自己当救星一样对待的老百姓,田常乐了,从他们的欢呼声中,田常看到了历史将站在田家这边。
  晋国的卿家也丝毫不含糊,在与国君及其公室近百年曲曲折折的斗争过程中,范、中行、知、韩、赵、魏六卿是最后的胜利者,他们几乎将晋国的领土瓜分殆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来管理所辖地区,有如国中之国。晋君已经成为一支不重要的力量正在向历史的垃圾堆走去,然而六卿之间的力量对比也并不平衡,残酷的生存环境使得人人自危,每一方都想在壮大自己的同时削弱对方。摩擦总是难免,火并终将发生,我们的故事将从这里上演。

  日期:2008-05-24 14:40:26
  2.预言
  周朝的田地具有一流的几何美。大地被分割成规则的正方形,每3×3块构成一“井”,每一小块为一“田”,长宽各100步。在井与井之间,田与田之间有规律地分布着水利工程和道路,老百姓以集体劳动的方式进行生产。这就是历史上的“井田”。周朝的天子将井田连同以此为生的百姓按照功劳大小分配给他的诸侯,诸侯再分配给他们的公卿。贵族老爷们尽情地享用着土地的产出,但条件是不允许对“井田”进行更改,同时还需定期向上级纳恭,最高层的统治者便是周天子,周朝的统治秩序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土地制度之上。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实际权威已经不再,留在王位上的仅仅是一个政治道具,按照诸侯国中强者意志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周天子回天乏术,已经没有力量来维护他的经济根基。辛勤的劳动人民用汗水在“井田”之外开辟了大片不规则的私田。私田的繁荣,极大的震动了贵族老爷们,使他们明白比皮鞭更能让老百姓玩命干活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些前卫的贵族们动了心思,他们尝试着将自己的井田分给老百姓,并承认他们对土地的部分所有,自己所要做的仅仅是岁末去收一下租子。当然,他们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完全不受干扰,武力是提供了坚强的保证。

  不管是哪位贵族老爷开的先河,这种“包产到户”的意义是巨大的,25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只不过是类似地重复了一次。土地和劳力的巨大潜能被开发出来,很快就形成潮流,风靡一时。晋国六卿也是其中的效仿者。
  在新近出土的的竹简中,军事家孙子向我们展示了他在领兵作战之外的另外一种智慧。《孙子兵法》三十六篇是长期以来人们看到的孙子的唯一著作,而竹简中却出现了孙子的另一部著作《孙子吴问篇》。孙子告诉我们,在晋国的六卿中,赵氏的土地单位最大,长、宽240步为一亩,而且施行不征税政策;其次是魏氏、韩氏,长、宽200步为一亩;再次是智氏的180步;最后是范和中行。所以孙子得出个结论,晋国的政权将归到赵、魏、韩之手,而最后能存活下来的仅仅是赵国。

  农耕的中国人很早就对土地有一种狂热的崇拜,土地很早就被看作神圣的事物,来自土地的启示一直倍受那个时代精英阶层的关注,还记得晋文公重耳逃亡中的故事么?
  重耳逃亡在卫国的时候,一行人马极度饥饿,于是下车向旁边的农夫讨要食物,没想到正赶上农夫刚领教过主人的皮鞭,心里正窝着火无处发泄,看到灰头土脸丝毫不像达官贵人的重耳向自己讨要食物,农夫气不打一处来,对待他惹不起的人,供之以土特产,对待他惹得起的人,施之以土块。重耳被激怒要教训农夫,却被手下的一名大臣子犯拦住。子犯的解释是农夫向重耳献上土,意味着重耳马上就要获得晋国的土地。于是重耳君臣对着土块大事参拜。看在一旁的可怜农夫也不禁对重耳君臣肃然起敬,当他回家拿来土豆的时候,重耳君臣已经远走。 

  孙子一向以逻辑严密,思虑周全著称,但在这段文字中却没有对晋国六卿的综合实力进行全面的分析,仅仅从土地政策的不同便写下了对晋国将来的预言。如果说这只是一次巧合,那么另一位高人的预言却颇具影响力。
  爱美人不爱江山的王子历史上时而有之。但爱旅游不爱江山的王子却凤毛麟角。旅游既是他的爱好,也是他的职业,通过长期四处旅游,他成为春秋末期最著名的国际事务观察家,一些著名的论断经常见诸史料,曝光率及高。此人便是吴王寿梦的第四个儿子季札。季札身材单薄,但却非常有智慧,而且品德高尚,受到父亲兄弟和国人一致喜爱。吴王寿梦有意将王位传给儿子中最贤能的季札,他的三个哥哥也有意承让,但季札认为与礼不符,坚持不受。于是寿梦立下规矩,将王位先传给长子,长子死后再将王位传给次子,次子之后是三子,最后王位就会顺理成章的到了季札手中。季札仍然不为所动,并且用离家出走来表明自己的立场。

  在大哥、二哥、三哥当政期间季札开始了四处游走。他先后会见了当时活跃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三大贤人———齐国的晏婴,郑国的子产,晋国的叔向,并就一个中心问题分别对三国的政治发表了看法。
  他对齐相晏婴说:“你快点把自己的地产和权力还给公室,从此一心在家养老,不要再参与政治了。没有地产,没有权力,你就会比较安全,否则即将到来的权力斗争会将你卷进来,到时你的晚节将不保啊!”晏婴听从了季札的建议,通过陈桓子把地产和权力还给了公室,果然在随后栾氏、高氏发起的权力争夺中,晏婴落得个明哲保身。

  后来季札又来到郑国见子产,两人一见如故。季札告诉子产,郑国的政治千头万绪,不久就要出问题,你最好还是按规矩办事,不要太激进,否则灾难就会降临到你身上。子产听从季札的建议,采取温和的执政路线,果然不久郑国国君死去,诸公子争立,子产也成为仇杀的对象。这时公子中有人出来为子产说话:“子产同志比较厚道,郑国之所以今天能继续存在下去,全是子产的功劳,坚决不能杀”。子产因此逃脱噩运。

  离开了郑国,观察家又来到了晋国,先是拜会了韩、赵、魏、三家大夫,对他们说:“晋国最终会亡在你们三家之手”,临走的时候又告诉叔向:“老兄你注意点吧,现在晋君生活奢侈而没有威信,各家大夫实力雄厚,晋国迟早将会被三家瓜分。”
  季札曾经神奇地预见了齐国和郑国的命运,这次对晋国的预言会应验么?
  孔子这时候也站出来说道:“晋国失去了法度,快要灭亡了。晋国本应该遵守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度,作为公共生活的准则,卿大夫应该悉心维护它,百姓才能尊敬长官,长官才能维护住他们的家业。而现在却废弃法度而铸造了刑鼎,百姓都能看到鼎上的条文,还用什么来尊敬贵人?贵人还靠什么来守家业?贵贱没有了次序,还怎么能治理国家?”

   蔡史墨也接着说:“范氏、中行氏恐怕要先行灭亡!中行氏是下卿,但违反上面的命令擅自铸造刑鼎,并以此作为国家的法律,因此他是违犯法令的罪人。范氏改变制定的法律,同样是要灭亡的,恐怕还要牵涉到赵氏,因为赵氏参与了。但赵氏出于不得已,如果修养德行,是可以避免祸患。”
   孔子的话过时守旧,蔡史墨的话也迂腐的可以,甚至有为赵氏帮闲的嫌疑,但他们与孙子,季叔一样预感到了晋国的将来。所有的预言汇集成一个版本,六卿势大,晋国将亡,六卿中中行氏、范氏先遭淘汰,晋国的将来属于赵氏、魏氏、韩氏。
  不知这些预言是史家编造的马后炮还是他们从纷杂的预言中进行了有意识选取,还是让我们把目光转到事态的发展之上。
  日期:2008-05-24 14:42:30
  3.火并之一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可在晋国却同时并存着6个实力雄厚的家族,晋国的天空阴云密布,只需要一丝火星,剧烈的火并就会发生。当时赵、魏、韩、智四家在政治上牵扯较多为一派,中行、范两家关系较近为另一派。
  历史将选择赵氏首领赵简子作为火并事件的导火索。而此时赵简子先生正在做梦呢。也许是晋国执政的差事太累,赵简子终于累倒了,五天五日不省人事,其实是在做一场贯通人神两界的千秋大梦。在梦中,赵简子见到了传说中的天帝,并与百神在空中游走,天地间响起了混雄的乐曲,自然万物跳起了优美的舞蹈。此情此景,绝非人间所有,赵简子陶醉其中。突然有一只熊向赵简子扑来,天帝命令赵简子用箭射之,赵简子弯弓搭箭一箭射去,熊应声而倒,死翘翘了。随后又有一只罴过来,赵简子又是一箭,那罴也倒在地上死了。……”

  这个梦来得非常蹊跷,赵简子百思不得其解。周公已死,弗洛伊德未生,赵简子无处去问个明白,只好藏在心里。突然有一天,赵简子在外出的时候遇到一个拦路的人,此人死活要见赵简子,说有要紧事情告诉他,赵简子身为晋国执政,一向从善如流,爱才如命,此类情况已经习以为常。见面之后,不用赵简子发话,拦路人便开始为赵简子解梦,原来熊和罴代表晋国的中行氏和范氏,晋国将有大乱,上天要赵简子消灭中行氏和范氏……。

  不知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还是夜有所梦,日有所思,反正神启是不能不听从的。从此以后,赵简子看中行氏,范氏两家越来越不顺眼,同时赵简子也在暗中积蓄力量,准备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向两家摊牌。
  晋国的统治中心在今日山西南部、河北西南、河南北部地区。最近一段时间晋国的大家族在这里一直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各家的采邑离得非常近,基本没有战略缓冲地带,消灭对手或被对手消灭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完成,斗争的残酷使赵简子认识到必须有战略深度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生存下来。狡猾的兔子都挖三个窝,何况赵简子是一只久经政坛风雨的老狐狸?

  赵简子计划在离五家势力范围较远的地方建立一块巩固的根据地。他的目光落在了离晋国首都绛700余里的晋阳。此地东、西、北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谷平原,整个地形北高南低呈簸箕形。晋阳城一旦落成,便可控制周围很大一片地区。
  赵简子派身边最有才能、最值得信赖的家臣董安于去修筑晋阳城。鉴于此城对赵氏的特殊意义,董安于在城市的设计和建筑上匠心独运,采用了板夹夯土这种即简便又先进的建筑技术来圈筑城墙。城内建筑所用木柱皆用铜柱替代,墙骨是由丈余高的荻蒿等坚韧植物主竿做成。有人不解地问董安于:“用料如此豪华是何用意?只听说过偷工减料的开发商,从来没有见过你这种添工加料的”。 董安于并不回答,脸上露出一丝大有深意的微笑。

  几个月的时间内,一座雄伟坚固,却内藏杀机的城池出现在辽阔的晋中盆地之上。这是一座保命的城,这是一座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城,这是一座神圣的城。未来几十年之内,这座城池将饱受战火的考验。
  城池建好之后,赵简子从自己的采邑之中四处抽调人员输送到晋阳。赵简子在晋国执政多年,率领晋国的军队无数次的出征,抓获的奴隶自是不少,其中有五百户寄存在邯郸的远房亲戚赵午那里。赵简子向赵午讨要,赵午理当送还,但是问题出现了。
  邯郸赵午是赵简子的远房亲戚,晋景公时期“赵氏孤儿”后,邯郸赵氏是赵家没有遭到灭门之灾的一个旁支。后来赵氏孤儿赵武重振赵家雄风,传至赵简子。而邯郸赵氏传至赵午,不过赵简子仍然是大赵家名义上的族长。
  赵午原则上答应送还五百户奴隶,但是回去找族人商议的时候,他的父兄并不答应,渐渐地赵午也被说动了心思,想把五百户奴隶据为己有。利益当前,谁不动心?
  面对赵午的出尔反尔和无赖嘴脸,赵简子心中升起一把火,晋阳城已经修完,使他敢于将怒火发泄。于是赵简子以大族长的身份将赵午招来。赵午进去的完整身躯很快就被切成两段抬出来,赵简子传谕邯郸赵家:“赵午抗命,已经被我以族法诛杀,你们再另立新主吧!”
  邯郸赵家失去了首领,自然要找赵简子拼命。于是赵午的儿子赵稷,大臣涉宾依靠邯郸公然挑起内战,赵简子率大军包围了邯郸。当赵午抗命事件发生时,按照赵简子的最初盘算:先是以大族长的身份杀死赵午,邯郸赵氏必然反叛,赵简子便可以趁机消灭邯郸赵氏,富裕的邯郸便会落入囊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