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露亦如电 话说佛教那些牛人

作者: 秋水微之

  日期:2012-2-20 20:15:00
  闲话少说,从一个故事开始吧。
  话说这是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在一个军营之中,我们的主人公火头兵小李半夜醒来,这人有三急,他顾不得穿好外衣,忙起身去外边小解。这个时候,除了几个站岗的大兵外,其他人早进了梦乡,外边静悄悄的,加上寥寥几处篝火还十分昏暗,情境之中透出一股诡异的色彩。
  出了军帐,没走几步,只见迎面一道亮光射来,小李仔细一看,发现这光明亮异常,皎白之中还带着几分金黄,从对面帐篷里直直迸发出来,照得自己眼睛都没法睁开。对面帐里住的谁啊?小李一想,对了,应该是将军请来的那位西域的大和尚。这和尚大半夜不睡搞什么鬼?小李心里直犯嘀咕。于是这好奇心一动,他半掩双目,轻轻走向近前,通过帐篷上的帘缝就往里看。

  偷窥这事自古以来都显得不怎么光彩,不说别的,心虚是免不了的,要是再真看到点“非比寻常”的东西,当事者的心脏可就得经受一番考验了。
  老话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小李看到了什么呢?原来那大和尚正光着膀子捧着经书,在专心阅读。熬夜读书当然算不上稀奇,光着膀子在这大热天里也属正常,而考验小李心理素质的是下边这个情景,那和尚右乳下有一个杯口大小的洞,洞里竟是光亮一片!
  按说这样的“灵异事件”,要放在《聊斋》里,很可能就是“花鬼狐妖”作祟了,无辜的小李便有两种命运,一是直接唰地被吸进去,然后听到一声惨烈的惊呼,便作了妖怪的口粮;二是蒙太上老君眷顾没被抓着,但是大吃一惊,撒腿就跑,那泡尿也都变成冷汗出了。
  可在这里却没,也并没有发生什么血腥事件——
  原来之前小李早听说过这位西域和尚的威名,民众间传闻这和尚身上有一个小洞,直通腹内,逢到斋戒之日,他会把肠子从小洞中取出来,到河边用水洗净,然后再装进腹中。 “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这才是我们主人公的反应。
  这并不是恐怖故事,这位“神僧”不是别人,正是晋时高僧,曾做过石勒政权国师的佛图澄。关于佛图澄,还有诸如“幽州灭火”、“龙岗咒水”、“闻铃断事”等传奇故事,他可算是在中国传扬佛教的祖师级人物。原来佛教初传入中国时,一些著名僧人身上的神异色彩是相当浓厚的。关于佛图澄,这里先不详论,待后边再作介绍。
  两千多年来,在印度,在中国,佛教史上出现过众多的如佛图澄一样的“牛人”,当然重要的不是那些“神异”,而是他们那高人一筹的悟性和智慧,以及难得的超脱情怀。这些牛人创造了佛教文化的辉煌,留给我们一个个传奇的故事,也给了世人一次次心灵的震撼。
  日期:2012-02-20 20:43:47

  缘起
  旧帖承蒙煮酒诸友支持,又得版主置顶,给名字冠上“如露亦如电”以衬题,《金刚经》里说:“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本是描述所谓的“法”,断取过来形容这些佛教牛人的作风,也未尝不妙。但那帖子可以说是虎头蛇尾,草草了结,而且错误频出,实在惭愧。时隔半年多,微之在敬谢诸友和版主同时,旧题重发,再写出了些东西,还望大家支持。

  旧帖开题确实提得大了,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岂是业余人士所能说得清楚的,所以便只以说“牛人”为重,其他的只能说是能发挥到哪里就是哪里了。
  旧帖结语中说:
  “十二篇里,涉及到了佛教的二十九位牛人,分别是佛祖释迦牟尼,维摩诘居士,姚秦鸠摩罗什,晋庐山慧远,南北朝菩提达摩,隋唐之时的禅宗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及北宗神秀,唐玄奘、怀素、王梵志、南山道宣、天台智者大师、净土善导,唐末五代的禅宗五家祖师洞山良价、临济义玄、沩山灵佑、云门文偃、法眼文益,宋代的佛印、重显,明代四大高僧莲池铢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藕益智旭,清末民初的弘一法师,这些人里,除了维摩诘居士的传说成分比较多,其他人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学生也是力求去“话说”真实的人。而写维摩诘,实际上是为了介绍在家修行的佛学者,当然也因为大诗人王维。从这二十多个人的事迹里,我们能读出追求的可贵、智慧的高妙,读出佛教人物的真性情和他们对人生、对文学艺术的思考与付出。”

  新帖除了会对这些人物一一介绍,也会说一下佛图澄、释道安、傅大士等的事迹。
  日期:2012-02-21 11:42:58
  第一篇 佛陀是怎样炼成的
  一很多传说
  佛教人物的故事,当然得从佛陀释迦牟尼说起。

  先说佛教在中国的影响那可是相当深远,时至今日,我们还可以看到佛教文化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饰品上印着“卐”字符,挂画上画着佛祖、菩萨像,不管是在名山大川里还是小山小岭上总会有一两座寺庙或者寺庙的遗迹,可以说“逢山必有庙”。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平时“感叹世事、忧心天下”,在报纸电视上看到某个恶贯满盈人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一拍大腿,不由得也会叫声“呵,善恶到头终有报!”

  中国人往往有一种追古思源的情结,面对影响我们颇深的佛教,大家会疑问“创立佛教的会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如此问了几千年,也研究了几千年,释迦牟尼的故事便变得丰富多彩、深入人心;而崇拜的多了,想象的多了,不免在这些这些故事上涂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所以关于释迦牟尼的故事大多都是一些神话故事,故事里的他有多“神”呢,就拿我们熟知的《西游记》里的佛祖来说,那可是法力无边、神通广大,甚至无所不能。
  故事得从著名的“梦象受孕”说起,佛母摩耶夫人有一天夜里梦到一只满身祥光的白象,第二天便觉得有了身孕。这故事听着很耳熟,似乎跟中国古代那些名人的故事很相像,上古的轩辕氏、神农氏等著名人物身上都带着这样的神异色彩,当然他们的后世子孙也不甘示弱,都争着去搞这一套,以至于什么祥光、瑞兽之类的东西就成了“明君猛将”的专利,毕竟人家功劳大、有能耐嘛。

  佛母怀胎十月,一招临盆,奇事又发生了。佛陀毕竟与常人不同,他是从佛母的胁下落地的,而且一落地立刻能走能言,他向前郑重走了七步,每一步都踏出一朵莲花,之后呢,说出了那句著名的口号“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虽然我们从一些典籍知道这里的“我”指“人”,这句话表现佛陀那种“人性尊严、人人平等”的理念,但从神话故事里读到这儿,还是让人觉得这位佛祖生而就带着一种霸气!

  后来的故事就更“霸气”了,七岁从学,七年尽通文武技艺,二十九岁出家,六年苦行,菩提树下悟出妙法,降服魔女魔王,豁然成道,证得六种神通;后说法度生四十五年,八十岁涅槃于娑罗双树之下。
  这样的佛陀似乎离我们很遥远,成了高高在上的神。当然我们能够明显看到这里边的粉饰成分,这种粉饰是印度人、中国人的共同杰作,而中国人的贡献尤其大。很多传说故事由于在民间流传,带有神话性质也属正常,但中国古代文人小说、甚至正史也有很多带有神话色彩,这只能说明我们本身太热衷于这些了。
  就说明清时候,文人们写章回小说就喜欢这样去安排,《西游记》、《封神演义》等本身是神话小说且不论,像《三国演义》中有黄巾军的头领张氏三兄弟的法术、关公死后的魂魄显灵,《水浒传》中有天罡地煞的转世、九天玄女的授书,《红楼梦》中也有木石前盟、太虚幻境。读着这些故事,在感觉意趣盎然的同时,今天的我们还会想着,有些地方是否粉饰的过了?

  日期:2012-02-21 16:23:54
  二先问问出身
  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是迦毗罗城释迦部落的一个王子。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公元前六世纪)印度地区基本上是分为多个城邦小国,迦毗罗(在今尼泊尔境内)也就是这些小城邦中的一个。可想而知,邦国多了,一般情况下每个国家都至少有一位王子,这悉达多王子也就只是当时印度地区成百上千个王子中的一个,其地位实际上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显赫。

  虽说是城邦小国,可在印度终究没有发展出像希腊那样的相对民主政治,社会等级十分森严,各等级之间实质上是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关系。更需说明的是,在四个等级婆罗门、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罗之中,最高等级婆罗门代表的是一种神权,就是说在佛教兴起之前婆罗门教才是最高形式的宗教。按照传统的说法,当时有“七十二外道”,宗教思想、学术思想各家争鸣,可比为中国的先秦。

  扯这么多背景其实只想说明佛陀的思想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他老人家博取众家之长后,经过思想加工得来的。佛教界有“六师”的说法,承认有许多思想都是从其他思想流派学来的,比如“戒律”、“四大”、“追求智慧”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便应在心里对佛陀有个定位,佛是一位智者,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一个“超人”形象,更不是一个无所不能的神的形象。

  迦毗罗城主净饭王五十多岁时还是膝下无子,他的妻子摩耶夫人四十多岁时才怀上了悉达多。中年产子,本身就是非常危险的,今人估计应该是破腹产之类的特别生产,所以才有了“胁下生子”的传说,也因此,生下悉达多七日后摩耶夫人便殁去了。
  放下那些“梦象受孕”、“七步莲花”的神话,单是想像一个一生下来母亲就离去的孩子,他可算是相当悲摧的。后来父亲净饭王让摩耶夫人的妹妹摩诃波阇波提抚养小悉达多,幸运的是这位姨母兼后母对他也算是百般护。
  传说在悉达多出生后,净饭王邀请了许多婆罗门学者为他命名占相,这帮学者一看,人家净饭王老来得子也不容易,就拣好听的说吧,于是一致同意取名“悉达多”,就是“一切义成、具足吉祥”的意思。净饭王当然很高兴了,他是满心希望这个儿子将来能继承他的大业。而这个时候,却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西方有个著名的故事,说一个富翁让一些牧师给自己刚出生的孩子占相,那帮牧师当然是拣好听的说了,什么财富啊、权势啊、长寿啊,说的富翁是喜上眉梢,可这是有个人却说了句大实话,这个孩子将来会死,富翁一听,自然是不高兴了。而这里,这位不速之客没有这样说话,却同样说得净饭王转喜为忧。不速之客来头不小,叫阿私陀仙,是一位具有相当权威的智者,他看了襁褓中的悉达多后,指出这孩子可能会出家,成为解救世人的师表。

  悉达多从小性格内向,爱沉思,多愁善感。内向不是什么坏事,这样的人往往有高于他人的感知事物的能力。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悉达多七岁时净饭王为他请了学识渊博的婆罗门尤陀夷作老师,他在学习上很用功,成绩也相当不错。经过了七年,悉达多不但通晓了文学历史、天文地理,还练就了一身好武艺,据说能够驯服大象,有百步穿杨的本事。

  有阿私陀仙的预言在先,看着聪慧过人的悉达多,净饭王心里总是不踏实,老是怕这个儿子会跑去出家修行,当时的修行,大多是苦行,不但要守众多的戒律,还要去受常人受不了的苦,哪个父母愿意孩子去干这个啊?再说了,这个邦国还指望儿子继承呢。于是净饭王很少给悉达多外出的机会,不让他接触到过多的世事,尤其不能见到那些僧侣。在悉达多15岁时,净饭王便举行了盛大的典礼,告知全国立儿子为储君。过了一年,这位爱子心切的国王为儿子娶了邻国公主号称第一美人的耶输陀罗。

  常言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净饭王做这么多都是为了儿子能有个美好的将来。而我们站在悉达多的的角度来想,敏感聪明的他越接触不到外边的世界越是好奇,越想知道这个世界的真实面貌;父亲越是不给自己自主选择的权力,他越是渴望能够自己去选择自己的生活。这样说来,反而是净饭王的这些做法间接造成了悉达多日后的出家。所以说父母教育子女时,应该多给他们一些空间,让他们自己去选择,毕竟“儿孙自有儿孙福”。

  至于说悉达多什么时候开始有出家的想法,我们不得而知,传统说法认为他本身就是神佛转世,生来便注定了使命,于是在娶妻之后,为了不破戒,就一直没有行夫妇之道,直到过了六年,为了报答父王,履行孝道,一天夜里用左手指妻子的腹部而使她受孕,后来生下了儿子罗喉罗。
  当然这又是神话,我们放下不说,然而悉达多六年后真的有了一个儿子,生活也算美满。但是,他并没有沉浸于这样的生活中,却在29岁那年抛弃了这一切。
  日期:2012-02-22 13:30:05
  三出家悟道
  这就说到了佛陀不同于常人的地方。我们前边说悉达多聪慧而敏感,他思考问题似乎真是比其他人更深一筹。按说妻在怀、子倚膝的生活也算是安乐,往后也可作这城邦的首领,一切都挺好的,可是他最终选择了另一条路,选择了坎坷磨砺。
  到底是什么触动了这位王子的心呢?  话说这悉达多从小很少有机会走出王宫,去真正接触世间百态,但是越是见不着越是好奇,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有了一个想法,去外边转转,到市井乡村里溜达溜达。其实“走出来”是个不错的想法和做法,这样才能了解更多,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做人做学问都是如此,亲身经历学得的毕竟比书本上深刻多了。如今的大学生正是如此,从学校里出来上了工作岗位,才明白社会上的事儿可不是书本上能讲得清楚的。

  这天悉达多终于有了一个机会,坐上马车带着随从出了宫门。来到街市上,悉达多掀开车上的帘子往外看,街上车水马龙,做买卖的排在街道两边吆喝着,真热闹。悉达多以前哪见过这些啊,一时间兴奋不已。
  正当悉达多看的高兴时,一些不一样的景象进入了他的视野,令他嗟叹痛心,再也高兴不起来了。他看到老人,是“伛偻曲背,手扶竹杖,举步艰难,有如蚁行”;看到病人,是“面色痿黄,形容枯槁,气喘呻吟,痛苦万状”;看到死人,是“直挺僵卧,臭积难闻,一家老小,号哭送之”。这些场景,深深的震撼了悉达多。
  老、病、死对人来说是很正常的,一般人也就是“认命”了,这样痛苦地度过一生。悉达多却多想了一层,他想着,怎样才能超越这种痛苦、才能让人获得解脱呢?这种思想不得了啊!它坚定了一个人的选择,成全了一份追求。
  这个时候,悉达多带着这份思索再次出游时,看到了一个出家人,他“圆顶缁袍,相貌不俗,精神朗澈,威仪有度”。出家就能达到解脱?悉达多于是想到出家。
  当然,要说仅就是一两次的巡游就让悉达多有了出家的想法,未免有些牵强,但是说他是“思忖因缘已到,应该出家修行度人了”,也很难让人相信。我们只能猜测,聪慧敏感的悉达多是为了解决心里那个结,才做出了出家的选择。

  总之在悉达多29岁的这天夜里,他趁家人仆众熟睡,悄悄溜出皇宫,跑到深山里出家了。
  悉达多遍习各家学说,前边所提的“六师”的学说精要,应该就是在这个时候被他吸收的。过了六年的苦行僧生活以后,他发现苦行根本没有用,不能解决问题!
  当他不吃不喝面壁时,一个好心的牧女送来乳酪给他,悉达多吃着,思索着,改变了注意。他不再走苦行的极端,而是用心灵去感悟,去思考。终于有一天,他想通了,打开了那个心结!在佛教传说中,佛祖得道的这一天很重要,说在十二月七日这天,佛祖辩退了前来阻挠的魔女、魔王,于菩提树下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无上正等正觉”。于是悉达多便有了“佛”,即大智大觉者这个称谓。

  仔细想想,老病死是无法改变,但人是可以用心灵、用智慧来使自己的一生变得充实,从而将老病死淡化,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日期:2012-02-23 12:47:32
  四当年风范
  佛陀初入“江湖”时就三十多岁,与当时其他学派的领袖比起来算是非常年轻的。可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江湖上也有句经典的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只要有本事、有头脑,也是有做领导的可能的。
  当年苦行的时候,有侨陈如等五人跟随佛陀一块儿修行,佛陀一朝顿悟,便立刻将自己的心得告诉这五人,五人一听大为佩服,当下就尊佛陀为师,后来修行有道,成了著名的“五比丘”。佛陀领着五比丘,首先来到鹿野苑传道。鹿野苑这个地方,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成了远近闻名的圣地。

  佛陀的能耐可不是吹出来的,鹿野苑里住了不到三个月就收了五十六名徒弟。之后他便派遣这些弟子前往各地传扬佛法教义,自己也准备到摩揭陀国。
  话说在摩揭陀国有个拜火教,教派以优楼频螺迦叶、那提迦叶、加耶迦叶三兄弟为尊,这兄弟三人年龄都比佛陀要大,而且都自认为已经修行有成。不过他们近来常听到佛陀的名号,东家说佛陀如何如何有智慧,西家说佛陀如何如何神通广大,心里很是不服气,怎么说自己也是一个教派的宗师,怎么能让一个后生给比下去?
  佛陀在这个时候去见这迦叶三兄弟,接待他的是老大优楼频螺迦叶。优楼频螺迦叶心里嘀咕着,这回可要给这小子点颜色看看,本想以自己的辩才难倒佛陀,没想到言来语去,非但没讨到便宜,自己还差点下不了台。说来这学术宗派的辩论还真和小说里江湖人士的比武十分相像,讲的是真功夫、真修为,年龄大又怎样?技不如人就是输啊。

  而佛陀也并没有刻意去为难面前这位老兄,他只是说自己想要在这里呆一段时间。优楼频螺迦叶一听就有些不高兴了,原来过两天这里要举行一次盛大的祭典,自己作为德高望重的大宗师很有可能被选为祭典的主持,但如果佛陀也在呢?这个年轻人锋芒毕露,很有可能抢了自己的饭碗;而说不让他留的话,又显得自己太过小气了。优楼频螺迦叶只能支吾了几句。

  其实佛陀早就看到了这一点,他便在祭典这一天藏了起来,事后才出来。优楼频螺迦叶便问佛陀为什么要这样做,佛陀微笑着告诉优楼频螺迦叶“存着嫉妒之心,其实你并没有参透啊!”迦叶三兄弟大为感慨,与教派弟子一起从此尊佛陀为师。
  后来在王舍城中,佛陀更是语惊四座,令一直以智慧著称的学者舍利弗和目犍连大为震撼,带领徒弟二百余人一同投入佛陀门下。这样,随着各个地方、各个种姓的信众的前来,佛陀的弟子逐渐增到了一千二百五十人。 
  于是佛陀带着这一千二百五十人创业兴基,在舍卫国王赠予他们的“祗园精舍”里开讲座、搞论坛,不断丰富和发扬着佛教文化。我们今天读到的许多佛经开头就是“如是我闻”,就是从佛陀弟子们这会儿的“听讲记录”里来的,这与我们的孔大圣人的儒学经典的形成有些类似。
  佛陀毕竟也是人,也会老死,关于佛陀的老死当然也会有许多传说故事。
  传教四十多年以后,悉佛陀八十岁了。一种说法说他有一次吃了别人施舍的“膻树儿”(野羊肉)之后,患了病,到了拘什那迦城的河边,坐在娑罗树下,结束了他追求大智慧的坎坷的一生。佛陀居然吃肉,不是破戒吗?其实我们想想,佛陀当年放弃了苦行而选择心灵领悟,说明他并没有过于注重那些束缚人的戒律,死守戒律恐怕是后来的一些佛教徒走入桎梏了吧。

  当然,流传最广的说法应该是佛陀八十岁时涅槃升天了,而“涅槃”这个词,听着绝没有一点儿贬义,似乎也正是为了这种而情况造出来的。涅槃意味着脱胎换骨,或者干脆是“抛去臭皮囊”,在佛教是修行到了最高境界的表现。人们相信佛陀最终涅槃了,是对这位智者的伟大贡献的承认,也是对佛教精神的接受。
  佛陀涅槃以后,他的大弟子摩诃迦叶搞了一次大集会,这类似于当年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子贡发起了一次“造圣”运动,利用这个机会,这些佛陀早起的徒众们使开始让佛教变得神圣化,也在创始人身上涂上了第一层神秘色彩。
  日期:2012-02-23 22:46:17
  第二篇不可思议的居士
  一何谓居士

  传说佛陀释迦牟尼在鹿野苑传发迹时,有一位名叫的王子耶舍听说他的大名后,连夜跑到鹿野苑,向佛陀诉说自己对原本浮华的生活的厌倦,并请求佛陀帮他解脱苦恼。佛陀一见,觉得这个人仿佛就是当年的自己,一样的身世,一样的想法,不由得惺惺相惜起来。于是向这个年轻人讲了自己当年的故事和后来的领悟,当下就收了耶舍当徒弟。

  这下可急坏了耶舍的父亲俱梨迦国王,他连忙赶到鹿野苑向佛陀要人。而佛陀不慌不忙,又向这位国王讲了一遍“烦恼清净”的道理,俱梨迦国王仔细一思索,觉得佛陀说得对啊,不禁也想出家;而转念一想,自己可是一国之君,要出家那国家可怎么办?。佛陀看出了他的心思,于是提出了信仰佛教而不必出家的想法,收俱梨迦作了第一个在家的弟子。

  佛陀提出的佛教教义与印度当时的其他教派最大的不同是不赞同种姓歧视,所以佛教徒是来自不同地方、不同种姓的。正因为这种“有教无类”的观念和作风,佛教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追随者不但有落发出家的僧人,也有了许多“在家”的普通民众。
  在佛教弟子中,出家的男子称比丘,出家的女子称比丘尼,在家的男子称优婆塞,在家的女子称优婆夷。佛教传到中国以后,我们就把在家修行的人统称为居士。
  其实居士这个称呼,在我国古已有之。《礼记》中就有“居士锦带”一语,可能是“居士”的最早出处了。古代那些隐居的高人都喜欢自称为居士,《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就有记载:“ 齐东海上有居士曰狂矞、华士昆弟二人者立议曰:“吾不臣天子,不友诸侯,耕作而食之,掘井而饮之,吾无求於人也。”
  这个称呼是怎么被用到佛教人士身上的?肯定是传教的译经师的功劳,而鸠摩罗什和他译过来的《维摩诘经》的影响尤其大。这位译经大师对汉语言文化相当精通,他在所译的《维摩诘经》中用“居士”这个词来称呼在家修行的佛教徒,再加上高僧慧远在论著中言“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为居士”,随着佛教文化的深入传播,这个词也逐渐与“佛教在家修行者”画上了等号。

  之后呢,道教的许多高人也自称居士,中国文化界似乎刮起了一股“居士之风”,大诗人、大学者都喜欢给自己弄个居士号,比如李白称“青莲居士”、白居易称“香山居士”等等。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