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中国古代航海史
作者:
titanjack
日期:2012-3-1 16:26:00
开篇 上古人的航海
学术界一般都认为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长江周边的区域,由于土地肥沃适宜居住进而形成了农耕文化。尽管我过农耕为主,但中华民族的发展离不开水域离不开航海。在11000至7500年前,北京的山顶洞人.山东的大坟口人,浙江的河姆渡人,都是傍河面海而居的。近代在山顶洞和北京昌平县的雪山遗址中,均发现钻了孔的海贝或海螺壳串制的装饰品,在浙江河姆渡百越文化遗址中,还发现了海鱼骨。这些出土文物,足以说明沿海居住的先民.主要是靠渔猎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在河海边的人们为了获取生活资料逐渐形成了具备航海特色的龙文山和百越文化。也是这两个文化分支开始了中国航海的最初序幕。
首先我们来谈谈航海工具。
航海工具简单来说就是载人货渡河渡海的一种有形载体,航海工具的产生源于上古人民渡海的欲望。当人们发现海中有大量的资源,河对岸有更多的猎物,他们就思索如何才能渡河。聪明的人类从自然界的浮性得到启发,通过选择浮性好的物体来渡河《物原》一书上说:“隧人氏以鲍济水,伏羲氏始乘俘”。说明上古人是跨着一根树干,或是抱着一个葫芦作为浮具渡水的。《易经》上有“包荒(kang)冯(ping)河”这样一句卦辞,“包”即匏的假借同义字,就是葫芦; “荒”是空虚的意思,“冯”意即是单身游泳渡水。“包荒冯河”便是抱着空心葫芦游水渡河。
这种渡水浮具,后来又发展到把数个葫芦用绳子绑到一起,以提高渡具的浮力,名之谓“腰舟”。即可以捆在背上,扎在腰间,解脱出抱持葫芦的双手,再配合上双脚用四肢划水,比原来便利了许多。后来人类开始饲养牲畜的时候,在某些地区,还出现了用浑脱兽皮充气后制作的皮裳浮具。这些简单的渡水浮具,在历史上延续使用了很长时间。
随着人类的不断实践改良,航海工具不断革新。
日期:2012-03-02 12:09:45
1.1.2 筏
尽管出现了漂浮工具,能渡河了,但过河后人身体湿漉漉的,影响了形象影响心情,大冬天的还容易受寒。聪明的人类又开始思考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他们发现将有浮力的物体绑扎在一起可以加大浮力,足以可以承受一个人的重量漂浮在水中,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筏。筏的出现是人类摆脱水浸主动创造水上交通工具的一个飞跃标志。
我们对筏的概念是若干根树干或大竹捆扎在一起的浮具,但最早的时候只要是把具有浮力的原材料都绑扎在一起都能称之为筏。经近代学者考证,筏是新石器时期的百越人发明的,以后随着越人在海上的漂航活动,将筏子流传到印支半岛,南洋群岛和拉丁美洲的秘鲁沿海各地。
筏可以说是舟船的前身,但筏不具备有容器型,不具备干舷,所以还不能称之为舟,只有当独木舟出现了,世界船舶的雏形才初现。独木舟就是先古人们对筏的改良,但这还得借助当时已有的生产工具,石斧和火(恩格斯断定),在福建连江县出土的独木舟,其舱体上便遗留着明显的火烧斧凿的痕迹是一个证明。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了一处新石器的遗址,遗存物中有六支用整块木板制成的木桨,在附近还搜集到一具夹炭黑陶质的独木舟模型。这两件文物,均属于河姆渡第四文化层的遗存,经测定.是7000年前的遗物。证明了我国先古前辈们已经可以制作独木舟了。
1.2 上古人的航海
提到上古人的航海不得不提到龙山文化和百越文化。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当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镇(今属章丘)而得名,距今约4350─3950年。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龙山文化同大汶口文化为一个体系,据研究表明咱们汉族人有60%是龙山文化的后裔。其出土的偏刃石锛,是制作独木舟的工具由此可见,龙山人是长期生息在沿海地区乘舟弄潮的先民。随着他们早期的海上活动,将龙山文化的器物和民俗,从山东半岛漂过黄海和渤海,传播到辽东半岛各地。在渤海及黄海北部沿岸和岛屿上,遗留下龙山人逐岛漂航前进的足迹。
日期:2012-03-03 13:12:03
1.3.2 上古人的航海
提到上古人的航海不得不提到龙山文化和百越文化。
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当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镇(今属章丘)而得名,距今约4350─3950年。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龙山文化同大汶口文化为一个体系,据研究表明咱们汉族人有60%是龙山文化的后裔。其出土的偏刃石锛,是制作独木舟的工具由此可见,龙山人是长期生息在沿海地区乘舟弄潮的先民。随着他们早期的海上活动,将龙山文化的器物和民俗,从山东半岛漂过黄海和渤海,传播到辽东半岛各地。在渤海及黄海北部沿岸和岛屿上,遗留下龙山人逐岛漂航前进的足迹。近代,在朝鲜南部的全罗道、庆尚道各地,均发现了龙山石棚墓葬的遗存。并在朝鲜、日本、太平洋东岸和北美阿拉斯加等地,还发现了龙山文化中的有孔石斧,有孔石刀和黑质陶器。标志着龙山人在远方海上活动的行踪。
从在海外发现的龙山文化遗址分布状况来看,他们是从山东渡过渤海。沿着黄海北岸到达朝鲜半岛南端,然后借左旋环流漂航到日本北部的出云地区,再穿过津轻海峡,趁北太平洋暖流向东漂航。这条海流在北纬40度,长年西风、东流、顺风顺水,流速每日为20-25海里,一直可以漂航到北美洲西岸。近代考古界在朝鲜、日本、阿拉斯加、太平洋东岸发现的龙山有孔石刀、石斧和陶器,便分布在左旋环流和北太平洋暖流所流经地区的附近,证明龙山人的海上漂航,便是趁着这两条海流东去的。
百越文化,是泛指上古时期我国东南沿海及岭南地区越族各系先民所创造的文化二百越人主要分布在今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台湾等地,他们创造的百越文化的特型器物是印纹陶器和有段石锛随着百越人的海上活动,把这些器物首先传播到沿海各地。根据考古界的报道,在太平洋上,有段石有13个发掘地区:菲律宾、苏拉威西、北婆罗洲、夏威夷、马奎萨斯、社会岛、库克群岛、奥斯突拉尔、塔希地岛、查森姆岛、新西兰、复活节岛、南美洲的厄瓜多尔。
百越人在东南沿海。是趁着另外两条海流向东漂航过太平洋的。第一条是北太平洋海流,它位于北纬30度以北的西风带,长年向东流,流速是12海里。假若以北纬30度作为东西基线的话,正是从钱塘江口附近的河姆渡,中途通过夏威夷群岛北端,而后直对拉一丁美洲墨西哥北部的瓜达卢佩岛附近。近代在复威夷岛上出土了有段石锛和大汉口人的遗骨,证明了百越人和龙山人趁这条海流向东漂航的事实。
第二条是赤道逆流。此海流处于北纬3~10度间,常年向东流。这个海流在东经180度处,与南赤道洋流相遇后,即分成两股:一股继续东去;另股则南下,形成澳大利亚洋流,于此处流向转东,即为新西兰洋流,此流再合于南太平洋的西风漂流,迳直东去,便流到美洲的秘鲁。近代在菲律宾棉兰老岛、北婆罗洲、苏拉威西岛、波利玻里尼西亚各岛出土了大量的有段石锛,而这些岛屿的地理位置,又正好都处在这条赤道逆流的必经之路上。
日期:2012-03-04 21:47:33
第一章、中国古代航海事业开端
中国古代航海事业开端于夏商周,之前远古人的航海是一种懵懂的航海行为,真正的航海事业必须具备: 适航船舶、较为固定航线以及港口三个条件。
夏商周时期木板船的出现,是造船史上一次划时代的飞跃,从此造船便摆脱了原木整材的束缚,用同样长短的木料,即可以造出比独木舟容量增大数倍的舟船来。以后再经过不断地改进船体线型设计。就造出了适航性好,抗沉性强的各种船舶,为后人发展远洋航海甲提供了安全可靠的运载工具。木板船的出现源于金属工具的被制造,如此一来,木材材能够被切成木板,从考古和文献记录来看,夏朝开始出现了金属工具,因而木板船有可能是在夏朝开始使用。
西周春秋时期,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船舶载货的优越性,于是推动了全国的造船行业发展,由于地理的因为形成了南强北弱的局面。中原地区也有造船,不过中原地区因受木材的限制,所造船舶的质量较比江南为差,造船用材仅是就地所取的杨木或柳木。《许国公奏议》上所说:“方平原万里,素也不产松衫,其般不过杨、柳木打造。江且难涉,况于航海”。说明中原地区的造船用材自占为难,所造的船舶,在强度和适航能力上,都远不及江南的优良。
所以当春秋战国吴、楚、越崛起于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以后,他们依江而居,凭借着高质量的船舶建造,其国家迅速发展。江南的沿海及江河航道中舟帆相继,航运成为当地诸侯的政治、经济命脉。每个诸侯国为了确保航运畅通,或防御邻国袭击,都十分重视航道的保护和控制。当时,一部分船舶即转变成水上防御和攻击的战具。此从江南战船的数量上,可以直接反映出当时的航运规模和造船能力。春秋战国时期的水上军事活动。
日期:2012-03-05 21:19:12
春秋战国时期诸各国的战争在陆地和海域全面的展开,海战对于船舶建造的需求促进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造船业。同时期出土的各地文物中均有对战舰进行的相关描绘,证明在当时出现了所谓的“楼船”:楼船是古代中国海军装备的一种大型战船。船上建有重楼,因而得名。有的作为指挥舰。春秋时期,随着战船建造技术和作战需要的发展,出现具有重楼式上层建筑的战船,统称楼船。
各国在造船技术的线型设计上,开始注意建造水上防御和攻击的战船。于是根据水军战勤需要,出现了戈船,突冒,楼船,大翼,中翼,小翼等各种战船类型。同时在造船数量上较前代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例如公元前468年,越国自会稽迁都山东琅邪,出戈船300艘航海北上,公元前308年,秦将司马错从巴蜀发船万艘,载米六百万斗,顺江而下攻击楚国。这一数字既作大幅度的低估,也足见当时造船能力之盛。
再如《越绝书》关于吴王阖间与伍子胥讨论水师训练方法的对话记有:“阖闾见子胥,敢问船运之备何如?对曰:船名大翼、小翼、突冒、楼船、桥船。令船军之教比陵军(陆军)之法,乃可用之。大翼者当陵军之车,小翼者当陵军之轻车,突冒者当陵军之冲车,楼船者当陵军之行楼车也,桥船者当陵军之轻足骠定骑也。”吴国战船大翼长12丈,宽1丈6尺,“容战士二十六人,棹(卒)五十人,舳舻三人,操长钩、矛、斧者四,吏仆夫长各一人.凡九十一人”;中翼长9丈6尺,宽1丈3尺;小翼长9丈,宽1丈2尺。据考证,晚周到战国时的尺度,每尺约相当于O.23米,折合成今日的米制,大翼长27.6米,宽3.68米;中翼长22.08米,宽2.99米;小翼长20.7米,宽2.76米。其长宽比分别为7.5、7.39和7.56。这三翼战船船体修长,若顺水而下,再用50名桨手奋力操桨,则船行如飞。水战推进了战船的发展,同时也就促进了春秋时期造船技术的发展。
日期:2012-03-07 13:11:10
夏商周的航海从上古时代的懵懂漂移状态转变为一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先决条件就是航海技术的发展和物品交换形式的出现。此时的航海才成为社会生产力必要的组成部分,开始朝着一项独立事业的方向发展起来。
到了周代中叶至战国时期,这个时期航海的特征,是出现了专业的航海经营者。在《诗经·小雅·大东》上即说到“舟人之子,熊照是裘”,指明已经有一些人通过经营船舶发家致富了。1957在安徽出土“鄂书君启金节”这个是楚怀王赐给名叫启的鄂地封君的行船许可证。这个叫启的大船东拥有150艘船舶,常年在长江、汉水、湘江、资江、沉江、澄江和赣江上行船经商,同时金节上也规定了免税方式,船舶限载、管理船舶方法,是最早的船舶管理条例。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近海与远洋航行的日趋活跃,人们的航海知识和技术也行到相应的发展,并初步奠定。
1、海洋气象
海洋上的气象态势,不仅影响海洋活动的正常运行,还直接关系到船舶与船员的安危,于是这一时期人们加大了对海洋气象的认识,其中对风的认识尤为重要。
据史料记载,商代人们已认识东南西北风,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又产生了八方风与十二方风的概念。这一时期产生了阴阳五行学说,把阴阳、五行、八卦、干支、时令、方向等都相互联系,并和一些政治主张联合起来,形成了一个网罗万物的体系。航海活动和气象知识的预测分不开,正确的气象预定,有利于船队正确与安全的出行。
2、海洋水文知识
春秋战国时期对海洋水文也许开始有所认识。我国近海为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的边缘海,海洋潮汐以及由此而生的潮流对开航海活动影响很大。顺逆潮流时,航海易难度程度不同;潮汐高低时,船只适航情况也不相同,因此对它的认识是古代航海技术不可缺少的。
3、海上天文知识与导航
春秋战国时期的天文进展表现在对恒星与行星的观察的定量化上。沿黄、赤道带将临近天区划分为二十八个区域的二十八宿体系已经齐备,为度量日、月运动的空间位置提供了参照坐标。
夜间航行,主要是北极星,除此之外,这一时期对北斗星与北极星的观测与辨认已相当精细了。这一时期为确立东西方向,白天观测太阳方位,夜晚是观测北极星方位。
除此之外,这一时期还发明了司南,但是司南似乎只用于陆地上,运用于海上的可能性很小,因为海中的不平稳。
日期:2012-03-07 13:13:20
节是水陆交通运输凭证,相当于现在的交通运输通行证。《鄂君启节》于1957年4月在安徽省寿县城南邱家花园出土,分为舟节和车节两种,是战国中期楚国器,青铜铸造。舟节(右)主要用于水路运输通行;车节(左)主要用于陆路运输通行。使用时货主与官吏各有相同的节,对核后无误才可通行。
此“金节”用铜铸成,因形似劈开的竹节,故名“节”。这种“车节”和“舟节”,迄今为止仅此一见,因而极为珍贵。为防奸杜伪,在镶嵌工艺的基础上进行“错金银”再创作,故又称《错金鄂君启金节》。错金银也叫“金银错”,其方法是在青铜器铸造时铸出腰槽,将金银片、丝放入槽内,锤打后错实磨平。这一工艺是在春秋时期产生的,应用至今。《鄂君启节》铭文挺拔秀丽,圆润秀劲,庄严肃穆是错金铭文中的精品。
日期:2012-03-08 21:57:45
4、夏商周的航海路线
4.1、东夷与百越
东夷是华夏人对东方民族的泛称,非特定的一个民族。俗话说夷有九夷,实际上约有十几个种族。据《括地志》记载,其中有几支就分布在渤海、黄海和东海的一些岛屿。相对东夷,居住南方的越人统称叫百越。东夷人和百越人都是出色的航海民族。当社会生产发展到需要商品交换的时候,随着造船技术的提升,他们开辟出了若干的物品交换航线。九夷中的商族从夏朝就开始航海活动,在夏朝之初有个名叫相土的人就因为其航海事业被记录在诗词中,《长发》说:“相土烈烈,海外有截。”关于诗文中“海外有截”一句中的“有截”,是当时隅夷,相当于现在的辽宁省北镇县。
隅夷与山东半岛之间设有一条定点的往返航线,这条航线,从现代考古发掘中得到证实,即在辽宁半岛南端大连双陀子古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典型的山东龙山文化遗物和殷商早期的青铜文物。经碳一14测定,这些遗物大概是在夏商期间的物品,证明在当时蓬莱到大连之间已经建立起了航线。此条航线与越人开辟的河姆渡到舟山群岛和台湾的航线是我国最早的两条沿海航线。
日期:2012-03-09 21:04:06
5、春秋战国航海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航海事业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在海上探险、大规模海上运输、海外贸易及频繁的海战中先后出现了海上强国——齐国、吴国和越国。
5.1、齐国、吴国、越国
公元前七世纪中期,齐国一代明君齐恒公任命管仲为相,开始了其霸业。由于齐国位于现山东,齐国利用临海优势大兴渔盐之利,经济发展也促进了国立强盛。终于先后灭掉30多个诸侯国。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众多诸侯在葵丘(今河南兰考境东)会盟,周王也派代表参加,从此霸主地位得到承认。齐国成为能直接控制环绕山东半岛及渤海航行的海上强国,其势力甚至远达东海和钱塘江口。
此时的航海活动已经逐步的成熟起来,出现了一些固定的诸侯国之间的航线。《论语》中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舞,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从这句话里。可以反映出当时以渤海湾口的芝罘(烟台)为中转点.北到辽东半岛,南到琅邪已有了一条南北航线。
至于琅琊以南的航线可以从齐、吴、越之间的海战看出端倪。
公元前496年,为亡父报仇的吴王夫差与越王勾践,率领两国水军在夫椒展开会展。一说夫与椒各为一山,今为无锡太湖马山;但大部分学者认为夫椒位于现苏州西南太湖的洞庭东山与西山一带,这片水域正是吴国操练水军的地带。很显然这场战争是勾践想趁着夫差刚即位不久打的闪电战,可惜最终勾践不听范蠡的建议,最终不敌吴国。才有了后来的卧薪尝胆。
再来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海战----吴齐黄海海战。吴王夫差在西破楚国,南降越国后,经过数年精心准备于公元前485年春,联合鲁、邾、郯等国,正式出兵北伐齐国。夫差将吴军兵分两路,自己亲率主力搭乘内河战船由邗沟入淮河北上,直逼齐国南部边境。同时,为确保侧翼安全并夹击齐国,分散齐国兵力。夫差派大夫徐承率海师主力舰队从海路绕道齐国后方,实行远航奔袭进攻山东半岛。由于之前内河接连的胜利,使得吴海军过度自信,忽视了齐国这个老牌的临海国家的军事力量,很显然黄海海战以齐国的胜利告终。
齐黄海海战是中国历史上有确切文献记载可以考证的第一场大规模海战,也是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地区第一场大规模海战。在中国乃至世界海战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吴、齐黄海海战说明当时中国海洋作战力量在武器装备、船舶建造、战略战术以及航海科学技术等方面已经成熟并进入大规模运用时期。尤其是吴国海军不远千里的远征行动证明,当时中国的海洋技术足以支撑起大规模舰队的远洋跨海作战行动。标志着中国水上作战力量正式从早期的内河水军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海军(尽管中国古代始终没有出现“海军”这个专用名称)。
从春秋后期的海战活动中可知.从琅邪到浙江.航路。若以琅邪为基点,把南北两段航路衍接起来,便形成南起浙江,北至辽东,长达数千里的一条沿海航线。
日期:2012-03-11 22:01:34
1.5.2、对日航线
春秋战国时期的燕、齐航海者从山东或辽东半岛出发,经过朝鲜半岛,航行到日本,前后共开辟了两条航线。春秋时期的一条,是左旋环流航线:战国时期随着航海技术的提高,又开辟出一条经由对马岛直航日本北九州的航线。
1.5.3、海港
这个时代的海港的前身都是小村落,因为临海,成了货物集散地,逐渐演变成了港口。这些港口有的已成遗迹,有的到现在仍是我国重要的港口。
(1)碣石
碣石港是渤海湾北岸古港,以喝石山而得名,碣石山位于今河北省昌黎县城北。随着自然条件和航运的发展,碣石港被秦皇岛港所取代。
(2)黄港、腄港
黄港、腄港位于山东半岛东北沿岸,属渤海南岸的两个港口。腄就位于现牟平,位于烟台港东侧近旁。黄就是今天的黄县,位于蓬莱港西侧近边。黄、腄两港是山东半岛向辽东、朝鲜、日本航行的起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腄港被烟台港所代替,黄港则转移到了龙口。
(3)琅琊港
琅琊港因近琅琊山而闻名,春秋以来,琅邪港已是一处渔盐业兴隆、人文荟萃之地。是沿海南北航路的中枢。
(4)番禺
番禺港也就是今天的广州港,春秋时期的楚国领地,据说是越族的一支扬越族所兴建的人工港,也是目前唯一还存在的春秋时期的港口。
日期:2012-03-12 22:09:53
第二章秦汉三国时期的中国航海
在秦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地主专制国家后,统一的国力促进了中国航海的进一步发展,经历了汉朝三国时期若干的君主的努力,这个时期的中国航海的高速发展为后世奠定了基础。
2.1、秦始皇对中国航海的贡献
秦始皇登记后便以咸阳为中心修建海(河)陆交通要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沟通了全国的陆上交通。同时对各诸侯领地内河渠上的截水堤坝及拦阻水道的设施,全部决通。并以鸿沟为中心、疏通济、汝、淮、泗等水。此外,又在吴、楚、齐、蜀大兴水利,跋山开凿灵渠沟通了珠江、湘江、长江水系,发展通航和灌溉,还派人出海,将内陆驰道与江、河,湖、海的航路互相衔接,构成全国一体的水陆交通网。秦始皇在采取这些重大措施的同时,还付出很大的精力,推进航海事业的发展。最为人熟知的就是秦始皇的四次海巡。
第一次巡游海上是在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这是我国古代史第一次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航海。秦始皇东巡郡县,首先上邹峄山(山东邹县境内),立石颂功德,然后封(筑坛祭天叫封)泰山(今山东泰安等县境),禅(辟基祭地叫禅)梁父(泰山下的小山),再东游海上,到渤海湾的黄(今山东黄县)、腄(今山东福山县)两港,又东到成山(今山东半岛成山头),芝罘[fú服](今山东烟台)立石,颂秦德。由此南行到琅邪港(今山东胶南南境)留住三月,建琅邪台,下令自内地迁徙百姓三万户于琅邪台下,免征12年赋税,立碑,对秦始皇歌功颂德。在东巡途中,齐人方士徐福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州,有仙人及不死药,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发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因事本虚妄,徐福等乃谎言因风“未能至,望见之焉”。始皇归途中,过彭城(今江苏徐州)西南渡淮水,浮江,至湘山祠(今湖南岳阳西洞庭湖中),遇到大风,几乎不能渡过。秦始皇发怒,命令刑徒300O人伐光湘山树,才从南郡(今湖北江汉流域一带)入武关,返回都城咸阳。
第二次巡游海上是在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当秦始皇车队至博浪沙(今河南原阳县南)时,韩国贵族张良令力士持铁锥伏击,误中副车。始皇遇刺未中,令大索十日,未得凶手。而后,又登芝罘,刻石立碑,归途中再次来到琅邪港。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