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遗梦 须臾荼蘼

作者: mumuhuang的小号

  日期:2012-8-24 17:01:27
     《终南遗梦 须臾荼蘼》
  ——不为人知的终南山主人和“神仙谱”传闻
  开篇词
  已经有很久了。

  我一个人坐着,什么也不肯做,什么也不想做。小的时候我与人夸耀,说自己从不怕做恶梦的,如若真是做了让自己感到恐惧或不喜欢的梦,自己便可以控制梦境,或是隐身,或是飞离,或是直接将梦境转移,眼前将会是另一个新的世界,一直相安无事。
  在梦中,所会去一些地方,是我从未曾见过的,然而到了08年,去了终南山,经过渭源,才知这些地方山形地脉,原来曾是梦里见到过的。
  而现世之中,每有心愿,凡心之所想,皆阴差阳错地竟经得成。以至于自己讲,后面会遇到一个什么样的,发生什么样的事,也都发生了的。
  我上课时与学生讲以前发生的事,认识的人,讲得愈多,便愈加有种恍然隔世的感觉,便在心底问,这些事是否真的发生过,我是否真的曾遇到过这个人,自己,头脑中的故事、梦境,到底哪个才是真切的,哪个又是虚幻,无法分清。
  记得从小到大,是一直不肯交作业的,从小学五年级到初二为最,并不是不写,而是没有时间,那时候整个大脑就像个信号接收器一般,每天会接收着一些扑面而来的故事,断断续续,没有穷尽,直到得到终南山附近一地址寄来的书,看了后,那些故事才不再干扰我的生活。
  08年,我一路西行,那些故事又再次跟随我前后,然而故事中的年代、人物皆无处细考,我记得的事,并不一定是存在的,并不一定是真切的,只记得这些故事与终南山有关,又如终南山的云一般,尽是些虚无缥缈的来由,写出来,留给世人做笑谈。

  或是,你也只是在梦里看到了这本书,看到了这些事,只不过醒了后,还记得一些罢了。至于其中的一些是是非非,真真假假,皆一笑便可,你当成小说来看这本书,莫问真假缘由,自然是最好的,若看到分明出,会意一笑,已是美好。
  我仍然一个人坐着,什么也不肯做,什么也不想做,安安静静地度过这种似真非真,似假非假的时光,如果后世有人,在终南山中遇到有人独自观看日出花落,那个人或许是我,然是又不是,又有什么区别,只不过多留下一些似真似假,似梦是幻的故事罢了.
  谁在风中驻中,看得见前世恩怨
  谁又无言落莫,念你笑语嫣然
  你曾花开须臾,我自终南荼蘼

  日期:2012-8-24 17:32:00
  一、又见蝴蝶
  我试图把这些故事讲述出来,它们像一条条看不见的细丝,缠绕在我的周身,深夜里每一次的呼吸,都会牵动着心底一丝隐隐的疼,我无法言语,只能试图用文字将它们写出来,便安心睡去,然而那些点滴的记忆,犹如散落在地上的珠子,我不知先捡拾哪颗,才能串起这所有的缘起------
  小学五年级时看到一本书,书名已不记得了,只记得那是第一次看见“终南山”三个字,便心生喜欢,竟盯着那三个字,无意中看了很久。
  那时我正躺在学校附近的一个柴草堆上看书,嘴里咬着一枝小麦杆,太阳懒懒地照在我的身上,整个人很快便到了半梦半醒的状态,不知过了多久,半闭半睁的眼前发现有个影子在晃动,后来,她竟然停歇在我的书上。

  我已记不清了那只蝴蝶的样子,只记得她的两个翅膀后面各有一个像带子一样突出的地方,我屏住呼吸看着她,怕她发现我在看她,或是受到惊吓后飞走。她离我只有一尺来远,我不敢接近也不敢远离,但,她还是飞走了。唯一留给我的问题是,她从哪里来,会到哪里去。
  十多年之后,我已是第三次去终南山,穿过40公里的山间林道后,会达到一个叫下板寺的地方,在离它不远的有一处平台,在平里进山前,这个地方会是最后一处宽敞的停息地。秋天时从这里往山的东北方向看,连绵几十里的山坡一片枫红,在远处可以看到一朵朵白云躲在山谷之中,再往上走,会有一个像过道一样的亭子,我通常会将随身的背包装在这个亭子跟前,自己坐在台阶上边吃东西边休息。

  虽然我知道自己这一世可能会遇见她,但没有想到会是在这里。
  我发现她时,她就坐在离我四、五米远的亭子东北角,她穿着一双浅绿色、鞋帮很低的运动鞋,鞋尖微微向上翘起着,十分娇秀美致,浅黑色的运动裤。她坐在那里,穿着一件纹理显得很粗略的外套。然而她脖颈处细白的皮肤与粗略的外套纹理相映衬,反而显得很有质感。她的膝盖上半竖着画板,右手用铅笔在上面描画着。
  她每次轻微低头画画时,额前会有一细缕头发滑落下来,几乎要碰触到了铅笔根部,这时她会用左手轻轻地往后面揽一下,同时抿一下嘴唇,用牙轻轻地咬下下唇。继续用铅笔勾勒,这时她的眼睫毛会显得特别长,让我想起小时候曾在太阳下面看到过的蝴蝶翅膀。
  我装作回头看风景的样子,每次都可以看到她的头发被束在脑后,形成一个弯曲的马尾形,微微地有些打卷,碰触到肩后,显得十分的清爽。
  她并不认得我,在她的眼里,我是个十足的陌生人,一个独自行走在终南山中的人,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然而,看到她的那一瞬,我便知道了她的一切。

  你可否知道,你以前也曾来过一次终南山,在山间穿行,循我而来,竟走了近八个日日夜夜;你可否知道,终南山中,在小文公庙到大文公庙之间,曾有一块巨大的悬石,那是我们在这座山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相见的地方;你可否知道,终南山不是一座普通的山,他有自己的记忆,他仍然记得你曾在漫山的杜鹃花丛中迷路时的样子------

  日期:2012-8-24 17:35:00
  我试图把这些故事讲述出来,它们像一条条看不见的细丝,缠绕在我的周身,深夜里每一次的呼吸,都会牵动着心底一丝隐隐的疼,我无法言语,只能试图用文字将它们写出来,便安心睡去,然而那些点滴的记忆,犹如散落在地上的珠子,我不知先捡拾哪颗,才能串起这所有的缘起------
  小学五年级时看到一本书,书名已不记得了,只记得那是第一次看见“终南山”三个字,便心生喜欢,竟盯着那三个字,无意中看了很久。
  那时我正躺在学校附近的一个柴草堆上看书,嘴里咬着一枝小麦杆,太阳懒懒地照在我的身上,整个人很快便到了半梦半醒的状态,不知过了多久,半闭半睁的眼前发现有个影子在晃动,后来,她竟然停歇在我的书上。
  我已记不清了那只蝴蝶的样子,只记得她的两个翅膀后面各有一个像带子一样突出的地方,我屏住呼吸看着她,怕她发现我在看她,或是受到惊吓后飞走。她离我只有一尺来远,我不敢接近也不敢远离,但,她还是飞走了。唯一留给我的问题是,她从哪里来,会到哪里去。
  十多年之后,我已是第三次去终南山,穿过40公里的山间林道后,会达到一个叫下板寺的地方,在离它不远的有一处平台,在平里进山前,这个地方会是最后一处宽敞的停息地。秋天时从这里往山的东北方向看,连绵几十里的山坡一片枫红,在远处可以看到一朵朵白云躲在山谷之中,再往上走,会有一个像过道一样的亭子,我通常会将随身的背包装在这个亭子跟前,自己坐在台阶上边吃东西边休息。

  虽然我知道自己这一世可能会遇见她,但没有想到会是在这里。
  日期:2012-8-24 18:00:00
  我发现她时,她就坐在离我四、五米远的亭子东北角,她穿着一双浅绿色、鞋帮很低的运动鞋,鞋尖微微向上翘起着,十分娇秀美致,浅黑色的运动裤。她坐在那里,穿着一件纹理显得很粗略的外套。然而她脖颈处细白的皮肤与粗略的外套纹理相映衬,反而显得很有质感。她的膝盖上半竖着画板,右手用铅笔在上面描画着。
  她每次轻微低头画画时,额前会有一细缕头发滑落下来,几乎要碰触到了铅笔根部,这时她会用左手轻轻地往后面揽一下,同时抿一下嘴唇,用牙轻轻地咬下下唇。继续用铅笔勾勒,这时她的眼睫毛会显得特别长,让我想起小时候曾在太阳下面看到过的蝴蝶翅膀。
  我装作回头看风景的样子,每次都可以看到她的头发被束在脑后,形成一个弯曲的马尾形,微微地有些打卷,碰触到肩后,显得十分的清爽。

  她并不认得我,在她的眼里,我是个十足的陌生人,一个独自行走在终南山中的人,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然而,看到她的那一瞬,我便知道了她的一切。
  你可否知道,你以前也曾来过一次终南山,在山间穿行,循我而来,竟走了近八个日日夜夜;你可否知道,终南山中,在小文公庙到大文公庙之间,曾有一块巨大的悬石,那是我们在这座山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相见的地方;你可否知道,终南山不是一座普通的山,他有自己的记忆,他仍然记得你曾在漫山的杜鹃花丛中迷路时的样子------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曾问过自己,传说中的神仙有什么样的本领,当时心里有声音告诉我,那边是想到即知,看到即知。也许有的人和事你以前并不知晓,但只要你想到这个人这件事,使可知晓答案。上高二时,我发现自己有了这种本领,遇见你后,我才知这居然是另一个宿命。
  世间的人,大多想知道自己的前生今世,又有几个人知道其中的恩恩怨怨,如若你遇到前世的亲友、爱人,对方却毫无记忆,你是该装做不识擦肩而过,还是该走上前去------
  在终南山文公庙附近,天气晴朗时可望见几十公里外一条并不宽广的河流,它伴着终南山,已有九千余载,终南山西与昆仑、岷山、西倾汇接于甘肃临潭、临洮、渭源一带,东止于陕西蓝田,而这条河流,一路伴着终南山,一直到了蓝田一带,才与另一条河流汇河,这条河流,便是渭河。3000年前,众人皆以渭水为母,淳物为父,又因淳物之山在渭水之南,故俗称南山或中南山,后称终南山。

  从终南山下向西北行走约15公里,便到了渭水之滨,渭水并不宽广,然而四处多有浅泽,水草丰盈,水泽相连,草映绿浓,映天接地,宽达10公里,西北约5公里,便到了岐山邑前。
  这里三千年前,曾是季历(周文王的父亲)的城邑,站在城墙之上,南望渭水浅泽,有浅花开处,常有麋鹿聚散而食,风过之处,水波映光,浅草相依,有水鸟四处低飞,每遇微风细雨,烟雾蒙蒙,景象非常。
  然而到了姬发(周武王)时,这一切景像开始渐渐消失不见,姬发称王,只有三年时间,仅32岁时便突然离世,众人都说是中了虚空之病,最后不治而死。
  但后人会发现,姬发渐渐得病是在纣王死后不久,得了病,在这近三年的时间中,竟查阅读不到有关治病和用药的记录,是这些记录全都遗失了,为什么单单遗失了这些记录?还是众人都知道这病根本治不了,或许,从一开始,病情一直满着任何人,直到姬发身死?
  姬发的病,与纣王的意外死亡有关。

  日期:2012-8-25 8:53:00
  二、谁敢杀纣王
  这种兆头其实早便有了的。
  在姬发兴兵出师进犯帝乙前,按当时的传统,是必须要问于鬼神的,听鬼神的意见。问鬼神的办法有两个,一是通过烧龟甲或牛的肩胛骨,根据上面出现的兆纹得知山川鬼神之意,二是通过蓍草。
  但奇怪的是最初准备的龟甲被烧焦了也没有出现任何兆纹。
  这龟甲,源自洛人从冢岭山下、洛水之畔得来的一巨型灵龟身上,曾进送于古公(姬发的曾祖父),那灵龟死后,其甲被珍存,以便来日有大事时方便问于鬼神,谁知却出了异象。

  要知道龟甲被烧焦也不出现任何兆纹的可能性是极低的,那些龟甲在问事之前,都是要先用盐水浸泡、再用碱土脱水去脂,如此反复多次,最后放在背阳通风之处阴干制成,最后在上面打孔,等待占卜之用。
  占卜时,要将准备好的圆木烧到有红色的火星(不能有火)为止,然后将圆木紧紧伸进孔中旋转,这时龟甲的龟甲极为干燥,钻孔之处又偏薄,高温之下便会出现裂纹。普通龟甲尚且能如此,何况是长时间放置于甘泉山(甘泉山曾为轩辕黄帝祭天通鬼神之地)下的灵龟之甲呢?
  日期:2012-8-25 14:06:00
  灵龟之甲出现异向后,众人惊恐不安,又转用蓍草占卜,蓍草中有几根却被不小心折断了。这相当于军队出征前祭旗时旗杆折断了一样,虽然可以有新的旗杆可以换上,却是极不吉利的象征。
  众人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意欲罢师归国(当时是几十个部落齐聚参战,归国是指归各自属国)大师吕尚(当时的官职称呼,为武官最高统帅)见此情景,未等武王发话,拔剑指天说到:殷人(代指商纣王)有事,必问于鬼神,可知吉凶,故殷人敬鬼尊神。尔等可知,鬼神者,一为天神,天神者帝、日、东母、西母、云、风、雨等,二为地祗,地祗者,社、四方、四巫、山川为是;人鬼者主要指先王、先公、先妣。

  时至今日,所问之事,概请人鬼,今日所请者, 亶父(即古公,周武王曾祖父)也,亶父生性淳厚,不喜言兵,故现不吉。然我等所行,皆为替天行道之事,尔等不必操心。
  话音刚落,有暴雨狂风至,武王车上的顶盖也被掀翻,众人更加惶恐,私下窃语,意欲先走。
  日期:2012-8-25 18:53:00
  说到这儿,先介绍下吕尚,也就是众人所说的姜子牙。
  姜子牙是炎帝的后代,厉害吧,但你要是出去介绍自己,也可以介绍自己是伏羲、神农、轩辕黄帝、炎帝的后代,虽然别人听不懂,但好像很厉害的样子。说一下具体的:
  炎帝为岷羌神农氏族分支——烈山氏族之后,后代神农氏族,后主要生活在今天的陕西宝鸡到西安一带,以渭河南岸为主。以羌为姓,但后世传着传着,就成姜了。
  受炎黄争帝炎帝败落的影响,轩辕黄帝禁止炎帝族人以羌为姓,直到颛顼(轩辕黄帝之孙)继位。

  因颛顼为轩辕黄帝的次子昌意所生,轩辕黄帝之位,本应由长孙蟜极继承。因此,他继位以后需要更多大的部族的支持才稳固,因此团结炎帝后代,是最位要紧的任务。
  因此,他从所属炎帝的众部落中,选择了名望最高、最有权势、负责祭祀上天的太岳部族,赐予他们复姓祖姓的权利,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这个姓,我们便称作是姜(实为羌)吧,太岳部族分为四支,(分别姓以吕、许、齐、申为姓),称为四岳。
  四岳部族就是后来便好心做坏事,极力推荐鲧(gun,禹之父)去治水,最后害得鲧被杀的那四大家族。
  当时尧觉得让鲧治水不可行,但四岳坚持,尧只得同意,结果,鲧治水失败导致问责被杀。就连尧要传位给自己的儿子丹朱时,也因为遭到四岳的强烈反对,不得不传位给四岳推荐的候选人,也就是尧的女婿,也就是舜。足可见当时四岳的影响力。
  大禹治水之时,四岳族人中的吕族为旺族,共工氏的堂孙伯夷协助有功,再加上舜还欠四岳一个辅佐得成帝位的人情,便封地给伯夷,将其地称为吕,即是后来的吕国。
  吕国最早的封地在陕西陇县和甘泉山之北,周朝时南适到河南南阳,吕尚(姜子牙)便是炎帝姜(羌)人之后,吕姓族中人。
  日期:2012-8-25 19:16:00
  到了大禹当位时,涂山会盟之后,禹开始大举征讨南方的三苗之族,恰在这时,伯夷的孙子长齐在随大禹军队征讨过程中,喜欢上了三苗之族中有苗氏的女儿,并将其伪装成吕国的族人,直至带到了吕国。
  伯夷知道后且惊且气,惊的是孙子长齐竟然瞒着大家干了这么一件惊天大案,将敌人的女儿给带到自己国中来,这早晚会像定时炸弹一样会被引暴,并且成为惊天大案。气的是自己身为四岳尊长,专司祭祀,并且得封吕地,这么有头有脸的人物,偏偏遇上了这样的丑事,以后还怎么有脸去祭祀山川,在众人面前立威。
  日期:2012-8-25 20:03:00

  还没等伯夷有太多反应时间,大禹已经知道了这件事,因二人是至交,且四岳之族有大恩于舜,禹也不想为难伯夷,如果这女子只是有苗氏的普通女子倒也无妨,跟大家说一声这是男欢女爱,情有可原,不能过于追究也就罢了。但向女子问身份之后他们才意识到,没那么简单。
  这名女子为有苗氏族族长的小女儿,有苗氏是三苗之族所属几十支分支中,最强悍的一族,打仗之时拼死向前,绝不后退,当然,绝不后退不代表这支队伍是多么的勇敢,反而是说,如果退后,会有比死更可怕的结局等着他们。
  中国奴隶和封建社会中最恐怖的五种刑罚,均源出自有苗氏,分别为刖(断足)、刵(割耳朵)、劓(割鼻子)、琢(击残击废男女生殖器,后变为宫型)、黥(脸上、身上打浅洞,施以墨,使其变色,后演变为剌字)。
  所以在当时,临阵后退属于命不受之罪,轻者会施是刖刑,重者会处于琢型,换作是任何一个正常人,为了躲后面的刑罚,也会拼命往前冲的。
  按大禹的政策,是只要先灭掉其它弱小一些的部族,再动有苗氏,谁知道这样一来,长齐犯的错不只是娶了敌人的女儿,而是影响了整个战争的进程策略。
  大禹的决定是,逼有苗氏的这个女子回到有苗氏,以免影响其他的进行,其他的事,倒都好办了。

  日期:2012-8-26 1:07:00
  伯夷明白大禹的用意,他了不愿意和三苗的后人再有任何来往,炎帝之族的几场大祸都与三苗之族有关,但这个族群对他来说是惹不起也躲不过。
  炎帝曾与轩辕黄帝一起争夺黎山和盐池,打败了蚩尤。但这之后的轩辕黄帝的反目成仇,让三苗之族的祖先九黎之族把账都记在了炎帝头上。当时是轩辕黄帝想要蚩尤的盐池,却把用炎帝的名义发动的战争,因为炎帝是神农氏的后代,名正言顺地继承了神农氏的帝位,轩辕黄帝虽然实力雄厚,却在渭河平原上缺少号召力。战争打赢之后,蚩尤部族的人为了复仇,源源不断地从华阳道到达炎帝的地盘上来寻仇。眼看轩辕黄帝成天想着坐岸观火,炎帝不得不转被动为主动,主动南下攻打古荆州一带的九黎之族。

  待两败俱伤之时,轩辕黄帝突然起兵,抢占原属炎帝的地盘,炎帝前后受敌,客死湖北。炎帝部落的人些时才恍然大悟,转过头来联合九黎的后代,三苗之族共同抗击轩辕黄帝。
  而此后几十年中,炎帝的部落也发生了分化,一部分与三苗之族在南方的,融合成了新的一族,百越(吴越)之族,另一大族为颛顼所拉拢,在陈仓建立了新的根据地。
  此后的数百年中,从轩辕氏到舜,对三苗之族的征讨一直都没停止过,只是到了舜时更讲究策略一些。舜说,你们既然强调自己是昆仑黎羌的后代,那么,我给你们个机会,让你们再迁回到祖地去。你们的祖地附近,三危山下,有古羌人在活动,你们可迁去。
  这话说得温和,但和三峡移民一样,你移不移,都得移,迁到三危山之后,三苗之族的这些人长途跋涉,死的死,伤的伤,在后世的近百年中,众人将其称为西羌。
  但是舜高兴得过早了,三苗之族的人假装认命几十年后,他们知道自己的祖仙生活的地方在羌海(青海湖)不远处的日月山(在今天的青海省湟源县青海湖边,有座日月山,宣传是古代的日月山,其实真正的日月山在离它几十公里的地方,当地人管它的名字叫阿妈索日格),便一路东南迁移。
  因日月山旁不适合居住,他们便顺着积石山一路东南迁移,其中有苗氏族到达了终南山西南角的漾水之旁。漾水出嶓頉山,嶓頉山是轩辕氏族的祖地附近,而在它的东北角,便是炎帝的范围。也就是今天汉中勉县一带。
  这就意味着,如果真惹急了有苗氏,他将顺着褒河谷,翻过终南山,半月左右,即可轻松到达四岳之地,到时谁都别想安宁,受害的将先是四岳的封地。
  要有苗氏的女子还家,这无疑是最好的办法,这点他比大禹显得更为积极。
  日期:2012-8-26 8:03:00

  伯夷公开召见那女子:“前日事务烦杂,未能及时相见,有苗氏与我古族曾多有交往,喜忧参半,今禹王征讨三苗,天下皆知,我为四岳之首,实难违背。我已年迈,长齐为我长孙,如今已然长成,我有意传四岳之主的位与他。我知长齐心疼你非常,亦知你决意跟随他之难。今日之事,最为难者非你我,而是长齐。”
  那女子因生在漾水之畔,其父因喜欢漾柔波涟漪之形,便为其起名为若央(与漾同音),若央答道:“我随长齐而来,为众甫倍添操心,令长齐若烦忧,若央亦知,若央年少,思量不足,若甫有所知,请告与若央,定仔细听从。”
  伯夷轻笑缓语道“孩子,我知世间有情爱之理,亦知离别之苦,更知生计之简。然世有千人,必有一爱,世有百人,必有一和,世有十人 ,必有离别,若央可知?“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伯夷说,我知道这世间有非常美好的爱情,有自己喜欢的爱人,但孩子你不知道,一千个异性中,肯定会有一个人是你的爱人。客观上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你想想和你接触过的同龄有多少?但很多人在其中发现了自己最爱的人。用伯夷的话来说,就是一千个人中,肯定能找到一个你所爱的人,他在给若央和长齐的爱情降温。

  世上一百个人中,你肯定能找到一个和你过日子的人,世上你认识的十个人中,肯定有一个将来注定要和你分别,断了音讯的。这都是世间的常事,若央,你怎么看?
  日期:2012-8-26 11:23:00
  v 若央道:伯甫年长识广,心胸自是开阔,若央自小依随父母兄长及众姐妹,除此之外别无可亲近之人,伯甫为四岳之长,有容万人之量,若央拙陋,心胸之中,除了长齐,已无空余,又何能容得下他人。对伯甫您来说,天下广野,是因有了四岳万民,对若央而言,世间方寸,却唯有长齐。您为尊长,望能体谅我的无知,在你的脚下,容我与长齐尊长护幼。

  伯夷叹道:长齐现年少,心中自有你一人,来日他做了四岳之主,怎能心中亦有你一人?长齐注定是四岳将会达济四岳苍生,尊效于禹王,你可曾想过?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