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大风歌——汉朝的故事
作者:
乌角道人
日期:2008-6-14 23:03:00
大风歌
——汉朝的故事
1、一个朝代的发端从一部AV开始
追本溯源,汉朝的故事要从这个王朝的开山老祖刘邦说起,即使是从正史寥寥数语的描述,我也觉得这位后来的汉高祖的出生象是一部粗制滥造的AV片。
公元前143年。这是一个冬天。有一个老汉在他家门口的河边转了一个圈。这老汉叫刘执嘉,家住沛县(现江苏省徐州市辖),娶妻王氏,闺名叫做含始。刘执嘉家境既不贫困也不富有,昏昏噩噩过了大半辈子,经向全村老乡外调,刘老汉一贯作风正派、勤劳持家,与人为善。总而言之,是个好同志。换个书面上的说法就是“忠厚长者",岁数既大,村里尊称为“刘太公”。
这天刘太公出门是为了寻找老妻刘氏。对于刘氏为什么会出门呢?史书上语焉不详。(或是走亲戚、回娘家或者就是去私会情郎?)总之是到了该回来的时候仍未回家。此时正是隆冬天气,天近傍晚,突然变了天,冬雷震震,电闪雷鸣。(冬天打雷是极少见的自然现象。后来有一情痴女子在写给情郎的情诗中就指天发誓,声明只有六样不可能发生的情况出现才能与爱人分别,其中之一就是“冬雷震震”。)看见天变诡异,惦念老妻未归,刘老汉难免心中着慌,急切中提着雨具外出寻找。书上说到了大泽(大泽是哪里?莫非就是后来打鬼子的圣地“微山湖”?)就看见了惊心动魄的一幕:一龙形怪物趴在老妻身上似乎是在行云布雨,其上云烟缭绕便如成人片中的马塞克。(在自已眼前被龙戴了绿帽子的刘老汉心情应该是郁闷之至,只好算是和两千载下的小谢做了回难兄难弟。)终于烟敛云收,龙归于天,一切归于平静。老汉上去扶起老妻。老妻王含始对刚发生的一切茫然无知,只说是走路累了,在路边歇息,梦见神人云云。怎么办?亏也吃了,这种非物理现象还没法找人说理。日子还得过吧,刘老汉只得将妻子扶回家里。汉书上说“已而有娠”,十个月过去了,就在第二年九月间,生下了后来的汉高祖。
大风歌
——汉朝的故事
2、无 赖 的典型
老汉刘执嘉在生下刘邦之前已经有了两个儿子。老大叫刘伯,老二叫刘仲,以此类推,这“龙的传人”老三应当取名做“刘叔”才对,但最终是叫“刘季”。(我分析是有一个哥哥刘叔没混成人形或者早早夭折。)刘季就是“刘老四”的意思,(这名字总让我想起《水浒传》中被杨志当狗一样杀了的泼皮“牛二”)由此可见,刘老汉实在是书读得不多。
刘季的长相那是相当不错,高鼻梁,长脸,长脖子,背宽,腿粗,成人后身高七尺八寸(精确折算在现在尺寸是180.18公分),还长了一脸好胡子。最奇特的是左大腿上居然有七十二颗黑痣。如果是长在我等身上,那一定是郁闷得不得了:夏天游泳何以示人?可在刘季小子左腿上的痣,各类书籍上一律尊称为“黑子”。据古书《河图》的解释:“左,阳也,七十二黑子者,赤帝七十二日之数也。木火土金水各居一方,一岁三百六十日,四方分之,各得九十日,土居中央,并索四季,各十八日,俱成七十二日,故高祖七十二黑子者,应火德七十二日之征也……。”看不明白吧?我也不明白,总之,知道这是上天的印记就行了(《大话西游》里的强盗至尊宝都明白“上天安排的最大”)。
到底何时由小鳖三名字“刘季”变为大气磅礴的“刘邦”,据东汉学者项岱说那是在刘季当了皇帝之后,(政权都改颜色了,改个好名字有甚难处。)因此,在有汉一朝,“邦”字是不能乱写的,而季字则不必忌讳,此一节,各位不可不知。
如果有人告诉你:人要想成大器,从小一定要有志向,要努力学习,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云云,你大可以拿刘邦的故事来反驳他,因为后来开创西汉王朝215年基业,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帝王,汉高祖刘邦实在就是一个少小无行、好吃懒做、好财贪色的不良典型(其实这样无赖一变而成人才的典型中国历史上还有不少,比如周处、戴渊、韦应物)。为方便大家对无赖的定义作一深刻地理解,下面,将小流氓大无赖刘邦的事迹归纳录述如下:
好吃懒作:身为贫下中农之后,不思田间劳作,天天东游西荡,由手好闲,无所事事,且呼朋唤友坚定啃老,导致两个哥哥嫂子哭着喊着逼刘老汉分家,分家后依然劣性不改,由吃一家演变发展为吃三家,老大刘伯早死,依然把寡妇大嫂作为长期饭票,混吃混喝,最终逼得寡嫂一到饭点就关门闭户,坚壁清野;
赖账好色:常年坚持到村口两个寡妇王媪、武负的店里混酒喝,充分利用寡妇和气生财不惹是非的心理,坚持吃饭喝酒能赖就赖的原则,长期打白条。长大成人后身为公职人员“亭长”,略有收入便思淫欲,混迹娼寮,娶妻吕氏之后依然包养二奶,和同村曹姓女子长期保持不正当关系,且生有一子。
吹牛诈骗:抓住本县新迁大户吕叔平老先生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弱点,冒充大款,开具空头支票骗取吕先生信任,骗娶了其大女儿吕雉,最终搞得吕老汉夫妻反目,吕叔平在被骗后为掩饰其智商低下,不得不打落牙往肚里吞,对外宣称自已擅长相人,女婿必成大器。
出言不逊:在出任泗上亭长期间,对上下同僚长期进行人身攻击,极尽侮辱谩骂之能事,引用班固先生《汉书》证辞“廷中吏无所不狎侮。”
下面,我们请听一听亭长刘邦的对口上司兼好友沛县功曹萧何先生对刘邦的评价:
固多大言,少成事!
日期:2008-06-14 23:04:49
大风歌
——汉朝的故事
3、成 功 的 条件
现下已经是公元前209年,刘季是二男一女三个孩子的父亲了(其中有一子是二奶曹女所生)。47岁的他现在依然在沛县做他的亭长,解决些鸡毛蒜皮的里人纠纷;依然家无余财不置产业;依然不好读书识字不多;依然德性不好喝酒骂人;依然被老爹讽刺垢骂……。对这一切刘季好象漫不在乎,他没读过多少书因此不会有“悲秋”的情怀,他胸无大志因此不会有年华将老而一事无成的感叹!且慢,刘季,这一生你是敷衍不过去的,不要忘记你右腿上的七十二颗“黑子”,你天赋异禀,天下逐鹿的大戏即将开幕,不要再左顾右盼了,主角就是你。
好了,不打扰刘季了,让他先继续干亭长这个没有前途的职业吧,我们现在先来探讨一个问题,一个关于成功的问题。
成功需要条件吗?
当然,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
刘季具备成功的条件吗?
当然,因为最终他成功了!
那么,成功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一个村中无赖,一个无行流氓,一个影响力不出十里之亭的小角色到底是凭借什么和天下至奸、至狡、至勇、至残忍、至卑劣的世阀、恶棍、强盗、阴谋家、职业军人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让我们共同分析一下吧:
首先是高分值的情感商数。这是一个多么有韧性的人啊。一个人蹭一顿饭不难,难就难在常年蹭饭,遭遇白眼冷对,冷嘲热讽而乐此不疲。他把失败作为财富,所以在劣势时不会消沉绝望;他把生存放在第一位,因此在绝境时不会横剑自戗;这是一个多么有亲和力的人啊。他家徒四壁脏话连篇,但是他的身边却聚集了屠狗的樊哙、上司功曹萧何、试补县令夏候婴、狱吏任敖等众多好友,正是这些人把他推到了逐鹿天下的峰口浪尖并成为他最坚定的部属。班固在《汉书·高祖本纪》里给刘邦的情商做出了“意豁如也。常有大度。”的极高判语。
其次是高分值的智力商数。刘邦后来的亲密战友张良同志是一个智商极高的人。据说,在他充满传奇色彩的求学阶段曾从人神怪莫辩的黄石公先生处学到一编神秘的《太公兵法》因此得以对天下形势、驾驭大局随时做出准确的判断。据张良同志自述,他向别人讲授《太公兵法》时,别人都懵懂不解,唯有不大读过书的刘邦却能窥其大略,并擅用其策。张良感叹说“刘邦的智慧是天赋的”。(良为它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在刘邦身上体现出的高智商就是“理解力、判断力、执行力”。在逐鹿天下的决战中,它成功地转化成了强大的战斗力。
智慧是一种天生的资质,甚至和学习无关。资质和努力哪个更重要?有的朋友更推崇努力。如果公元1086年出生于大宋王朝武大郎坚持活到922年后的今天,并坚持练习110米栏不辍,他能跑过刘翔乎?悲夫!
第三(这一条最要命)是要有命运的眷顾。所谓“命压人头不奈何”,成就大事,没有命运的特别关照是绝对不行的。如果生于太平盛世,小子刘季将以沛县一个普通基层干部的身份走完他碌碌无为的一生,终生成就永远赶不上他善置家产的二哥刘仲;如果不幸在战场上牺牲,埋在山岗上的刘季也将无法变成后来的汉高祖;如果刘季仙寿不昌,在革命胜利前被一场流行性感冒夺去了生命……好在命运没有让如果发生,我才得以有幸把这汉朝的故事按部就班地继续给您讲下去。
日期:2008-06-15 08:25:01
大风歌
——汉朝的故事
4、历 史的天空(上)
革命啦!几百年就来一次。这次总算是赶上了。
就在公元前209年,泗水亭长刘邦同志并不毅然决然地背叛了他所服务的政府,投入到从抗击暴秦到夺取政权的革命洪流中。
如果是纯粹从讲故事的角度,时代翻开新的篇章总是让人热血沸腾,但作为演绎历史,我们则有必要对这曾经勃焉而兴,即将忽焉而亡的帝国的政府架构、政治得失做一个初步认识,同时顺便也了解一下亭长刘邦同志的岗位职责及管理权限。
这个帝国叫秦。首都咸阳。首任君主叫嬴政。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他是一个河北投机商人的私生子。
经过一串成功的政治阴谋运作,13岁的嬴政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诸候国的国君(公元前247年)。12年后,燕、赵、齐这最后三个诸候国如同三家历经风吹雨打、朽蚀不堪百年老屋,在大秦军团的奋力一击下轰然倒塌--秦国,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帝国就此矗立。帝国的君主嬴政现年25岁。
据司马迁先生介绍说,嬴政这人鼻梁高耸、眼鼓如蜂目、嘴如鸟喙、声音嘶哑高亢象狼嚎(《太平御览》引《史记》文, “隆准、蜂目、鸟喙,豺声”)。对照病人的临床表现,经向医学界人士请教,我个人初步判断,嬴政先生极有可能患有比较严重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进一步确诊有待秦陵开启后的尸检报告)。
二十世纪,法国著名记者皮埃尔?阿考斯曾著《病夫治国》一书,对列宁、斯大林、丘吉尔、希特勒、罗斯福、肯尼迪、戴高乐、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等大人物一一清算,得出的结论是,他们统统“有病”。进一步推断:病症通过操控领袖进而对国家命运产生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用这个结论重新认识一下嬴政吧。这个甲亢病疑似患者将他病态的狂热精力、想象力、创造力,不遗余力地投入到这个新兴王朝的设计、构建上。他的眼光是如此长远,他的气魄是如此恢弘,手段是如此坚决,他的每一项政治举措都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他创建的政府模式为后代的封建王朝树立了一个权威的标杆。下面,让我们回顾总结一下嬴政先生的诸多建树。
重树帝号:这是一个眼界很高的人。现在,嬴政管理的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空前巨大的帝国。在他的眼里,“王”这称号已既无说服力又缺乏时代气息(自夏朝以来,国家最高统制者一律称“王”。据董仲舒分析,“王”字三横代表天、地、人,一坚是贯通三者之间的人,也就是王),他从传说中的圣王“三皇五帝”称谓中取得灵感,将自已的职务及职称明确为“皇帝”。(好了,这一称谓一直延续了2159年,只到满清政府1912年“岂不懿欤”拍了巴掌后,仍然还有跳梁小丑对这职务意淫不止。)
日期:2008-06-16 23:55:32
大风歌
——汉朝的故事
5、历 史 的天空(中)
重建政府:这是一个将权力同生命并重的人,为了追求永恒的权力,嬴政不惜挑战生物科学的极限苦苦寻求永生。他重建的政府显示出他对绝对权力的追求和掌控。
在中央机构中,嬴政设立了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分别分管行政、军事、监察,三公分权,彼此制约。其实在具体的政事处理上,三公毫无实权,他们需做的就是争论和建议,决策权永远牢牢把握在“皇帝”手中。
在地方机构的设置上,嬴政敏锐地觉查到周代以来建藩建国的封建制度将成为挑战皇权的最大隐患,他果断地进行了精确切除病灶的外科手术---全面废除了对皇室成员的分封,推行郡县制度(“封建”政体在秦之后又死灰复燃,下一任帝国的老大,现任亭长刘季在夺取政权后将刘氏皇族子弟分别封王建国,给他的好孙子刘启埋下“七国之乱”的定时炸弹)。他将全国划分为36郡(后增设为40个郡),郡下设县,县下设乡,乡下有里。另外每十里设一亭,亭设长,亭长的职责是管理治安、通缉、追捕罪犯。(任用无赖刘季负责“十里治安责任区”,体现出秦朝基层干部任用上“以黑治黑”的用人思路)。自中央直至郡县管理层次的精密设计,嬴政成功地把“皇帝”的管理触角埋入了帝国的每个角落。
推行国标:这是一个很讲规矩的人,因为规矩由他建立。
“六国之后,再无六国”,嬴政通过他建立的崭新的标准体系,从技术层面服务维护帝国的“大一统”:发行秦“半两”钱,统一全国币制;颁发标准量器,统一长度、容积、重量、车辆轮距标准(器械一量);制定小篆,统一、规范文字(同书文字)。
如同野鸡永远也无法拥有苍鹰的视野,事实上当时极少有人能够理解嬴政重金属摇滚乐手般的激情、外科医生般的洞察力、科幻小说家般的想象力。自命先进文化的代表“儒生”们认为这不按牌谱出牌的皇帝简直是不可理喻。
所谓的“儒生”们,是这样一群人。他们以复古为已任,反对创新,拒绝与时俱进,认为古书上传说中刀耕火种的时代才是理想的黄金天堂。他们反对嬴政一切在政治上的创新,认为是短命的,徒劳的(“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他们不停地在庙堂上向政府提意见,私下开办论坛继续提意见。对嬴政来说,他们就象一只苍蝇,不,是一堆苍蝇在耳边聒噪。
事实证明,这个叫嬴政的人不是一个善于搞宣传发动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人,于是,可怜的“儒生”们即将领略到他冷血屠夫般的杀伤力。
日期:2008-06-17 10:28:00
大风歌
——汉朝的故事
6、历史的天空(下)
嬴政处置“儒生”们的手段简单而高效。秦始皇35年(公元前212年),他以法律为准绳,以刑讯为手段,组织开展了对秦都咸阳所有儒生的梳理清查工作,但凡曾对皇帝、对政府、对政策提出异议者,一律绳之以法并交付司法机关(御史)审理。
据准确统计,此案共逮捕儒生(其中包括为嬴政谋求肉体永生而不见成效的方士)460余人,经审判,全部有罪,罪名是“惑众”,判处“坑杀”。
什么是“坑杀”呢?按咱们老百姓地说法就是活埋。从种种迹向表明,秦帝国对这种无公害、无污染、杀埋一体化的绿色死刑那是相当地偏好而且经验丰富。相较48年之前(公元前260年),秦国的武安君白起在长平(山西高平)坑杀赵国降卒四十万人的壮举。坑这460个可怜的儒生方士实在只能算做是小场面、小节目。
嬴政常常会十分郁闷。为什么这些愚蠢的知识分子(愚儒)就不能理解,当前正在建立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帝国,他设计推行每一项政治举措(创立郡县、废除封建)都针对时变,放眼长远(为万世法),难道那些已经被大秦铁骑踏碎了的六国的法令才是尽善尽美,不可更改?经过思索,嬴政得出结论:社会上的学术思潮太过泛滥导致冲击现行法令(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这真是知识越多越反动。
怎么办?革文化的命!
嬴政果断地采用了他的智囊、助手,丞相李斯的建议,挥动政治大棒,下令全国“焚书”:史书类凡不是秦史的一律烧毁;胆敢两个人以上谈论诗书的,杀头;胆敢借言古例非议时代的,灭族;令下之日起三十日内凡家有违例书目而不交出焚毁的,在脸上刺字,发往边境充当苦力筑城。而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不在焚毁书目之列。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嬴政其实并不是一个仇视文化经典的偏执的人,他只是厌恶政令难行。如同《圣经》中的诺亚方舟将人类和各种动物留种,秦始皇也将他下令焚毁的书籍备份皇宫,并安排专职研究员(博士)研究保管,直到后来项羽这粗货攻入咸阳纵火烧城,这众多典籍才就此灰飞烟灭,永难寻觅。
“竹帛烟消”!焚书坑儒之后,天下噤若寒蝉。嬴政舒了一口长气:这个世界终于清静了!
在嬴政生命和执政的最后岁月里,他不停地封禅刻石,不停地巡游四方,不停地躲避恶鬼,不停地寻求长生之法,其实我想我们可以试着理解这被称为“祖龙”的千古一帝的心情:
总想向天表白,我对权力是多么热爱!
总想向地倾诉,我的功勋是多么豪迈!
在嬴政的构想中,他的帝国将自他而始,二世三世至千万世,传之无穷。他所设计的政府机构、管理机制事实上也被后世王朝引为典范。然而,这煌煌大秦帝国却仅挺立了十五年,传诸二世(后来的嬴婴即位即亡国,算不得三世)就戛然而止,原因何在?我们试着分析一下吧:
首先是秦法严苛。帝国立国之初,嬴政从战国时五行家邹衍创建的奇异的五行理论中寻找立国依据,认为秦可代周是以水胜火,因此秦是“水德”。邹衍理论还说了,水德为阴,阴道主杀。根据这莫名其妙的歪理邪说,秦帝国严定刑法,宁可失入、不可失出(体现出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立法原则)。从“焚书坑儒”事件动辄弃市、族、黥为城旦、坑杀等刑律,我们可深感秦法严苛,足可逼得走投无路的“罪犯”铤而走险。
其次是国基未稳。民众对政府的认可和效忠是需要时间培养的。显然大秦帝国未能通过这培养考察期。想当年,为秦所灭的六国均属“百年老字号”,其贵族集团人丁兴旺。他们国被秦所破、家因秦而亡、身份地位为秦所夺。仇恨的种子一遇合适的机会便会生根发芽,焕发出颠覆政权的蓬勃生机!
第三是极权隐患。始皇帝秦嬴政是个追求对权力绝对掌控的人,他设计的政府架构将此原则体现得无懈可击。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君主,他将这政府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并充分感受到治理国家如心使臂、如臂使手、如手使指的快感。可他没有想到,他的后代接班人可能没有他的工作激情、业务能力、智力商数——;他的选拔、政权移交的环节可能出现重大偏差。让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将每小时运行200公里以上的和谐号动车组交由擅长指挥交响乐团演奏的智障指挥家舟舟同志驾驶,岂不危乎!
日期:2008-06-18 14:17:53
大风歌
——汉朝的故事
7、亡 秦者胡(1)
有一个阴影一直埋在嬴政大帝的心里。挥之不去。这是一句话,一个预言,仅只有四个字“亡秦者胡”。这预言的发布者是河北一个叫卢生的方士。
人总是要有些追求的。事实上,精力充沛、欲望强烈的始皇帝嬴政一生都在兑现追求,满足欲望。最后,他的终极愿望是“成仙”或者能够获得肉体永生。(老兄,真佩服你,如此有挑战性的愿望也想得出来。)嬴政利用职权将他的愿景上升为国家级研究课题,广泛招募专业人士攻关,并由帝国提供充足的经费及物力保证。
林子大了果然什么鸟都有。有一批人站了出来,声称以本人的专业水平帮助始皇“千秋万载、一统江湖”不在话下。对于此类专业人士,史书上一律称为“方士”。
所谓方士,我理解就是自称能够通过各种神秘方法改变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人。(当然,你如果将他们理解成职业骗子我想也不会有太大的偏差。)戏法人人会变,各有门道不同。对《关于嬴政皇帝成仙及长生不老的思考及实践》课题,方士们在研究思路上各辟蹊径,各村有各村的高招。归纳起来,其主要流派有二。
其一是入海求药派。此派的代表人物是山东方士徐福。徐氏理论是:渤海之上有三座神山,分别叫做蓬莱、方丈、瀛洲,此三座山乃是“神仙俱乐部”,诸仙云集。仙人手上有“不死药”。只要出得海去,到得仙山,求得仙药,吃下肚去,就可保证嬴政皇帝“寿与天齐”。他另有奇异的请求,入海求药必得有童男童女若干方能取信仙家。(莫非徐福拜的这神仙同《西游记》里专好吃童男童女的“灵感大王”是一流货色?)。
就是这个徐福,坚持长期忽悠领导不辍,连年公费出海旅游,却不见成效。理由或说海上风大浪急,或说海上有鲛鱼为祟,总而言之,连神仙的毛都没见着一根(见着了才怪)。我想徐福在每年向嬴政皇帝述职的时候一定会态度诚恳地表态:请领导放心,困难再大没有为您求“不死药”的决心大,一定排除万难,赴汤蹈火,不怕牺牲,取得出海取药的最终胜利。
忽悠的成效是显著的,嬴政对徐福的信任始终不渝,其出海的场面也越搞越大。最后,徐福终于在秦始皇37年(公元前210年)带着童男女各3000名出海后不知所终。用排除法分析,如果不是遇上台风海难就是集体偷渡移民,实现了胜利逃亡;
其二是避鬼趋仙派。此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发布“亡秦者胡”预言的河北方士卢生。司马迁先生《史记》中给卢生的露脸机会并不太多,但将其不多的出场片断串联下来,我们就会惊喜地发现,这真是一个混迹人间的绝顶高手啊!他的一生是见风转舵的一生、见机而动的一生、见好就收的一生。
此人初师从儒家学派,后来发现儒家的那一套在本届政府实在是吃不开,又转学热门专业“求仙方术”并对徐福的入海求药理论表示支持。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