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荡荡——闲扯春秋三百年

作者: o姜狼o

  日期:2012-12-16 13:32:24
  序1  
  在中国古代的文明发展史上,春秋战国是个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特殊时代,就像说欧洲文明史不可能绕开古希腊一样。之所以说春秋战国时代特殊,是因为这个伟大时代是中华文明的孕育期,中华文明的主要思想体系,就是形成于春秋战国时代。
  成语所谓“釜底抽薪”,如果将春秋战国从历史上抹去,就好像大树被刨断了根,中华文明也就无从谈起。无法想像一个忘记管子、孔子、老子、孙子、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的中国文明史会是个什么样子。
  无论是思想史,还是政治史,或者是经济史、文学史、军事史,哪怕是耻辱血泪史,都是历史有机结合的重要部分,割裂哪部分,都不是一个完成的整体。历史可以被批判,甚至可以被否定,但不能被割裂,更不能忘记。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个忘记历史的民族,注定没有未来。

  都说春秋战国是个伟大的时代,那么春秋战国的伟大到底体现哪个层面?简单的说,主要体现在思想层面上,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最大的特点就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种不同的思想体系井喷而出,从而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
  不过从政治角度或从历史角度来说,春秋和战国又是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但对于春秋和战国的时代划分,比较流行的有以下几种划分法:
  一、春秋从周平王姬宜臼东迁雒邑的那一年(即公元前770年)开始,至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战国开始。公元前403年这也是司马光《资治通鉴》的起始年代,这个时间划分比较主流。
  二、孔子修订《春秋》时的起始年代,即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结束,此年后进入战国时代。
  三、司马迁认为春秋始于公元前770年,止于周元王姬仁元年(公元前475年),此年后进入战国时代。
  四、从周平王姬宜臼东迁雒邑(公元前770年)开始,至周敬王姬匄崩的那一年(公元前476年),春秋结束,此年后进入战国时代。

  五、《左传》始记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468年)结束,此年后进入战国时代。
  六、从公元前770年开始,至齐国大夫田恒发动政变杀齐简公姜壬(即田氏代齐事件)的这一年,即公元前481年为止,此年后进入战国时代。
  日期:2012-12-16 13:41:20
  序2
  将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雒邑为春秋的起点,这一点基本没有争议。但春秋和战国之间的年代起点向来是比较混乱的,争议也比较大。为了行文方便,决定另辟奚径,以晋国六卿之一的知伯被晋国的另外三卿赵氏、韩氏、魏氏联合消灭的那一年,也就是周贞定王姬介十六年(公元前455年)为春秋的年代下限。

  史学界公认“三家分晋”是中国奴隶制社会形态向封建制社会形态转型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于这一点,争议不是很多。不过以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403年)春秋年代下限,似乎有些略晚了些。
  从经济史的角度来看,一般将铁器大规模取代青铜器作为春秋与战国的起始点,但这种划分并不严密,因为无法确定铁器大规模使用的具体年限。所以还是用政治史的角度来划分春秋与战国的起始点比较稳妥。
  以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做为春秋的结束年限,倒是一种比较方便简捷的划分法。但问题是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只是走的一个法律形式而已,实际上早在五十年前,赵氏、韩氏、魏氏三卿就已经淘汰掉了范氏、中行氏、知氏三卿,三家瓜分了晋国政权,魏、韩、赵三足鼎立的局面早已形成。
  如果以“三家分晋”事件结束春秋时代,那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三国曹魏正式开始于公元220年,而严格意义上来说曹魏始祖曹操应该算是东汉人。可是如果不将曹操算成三国人物,那整个三国历史都将全部改写,谁会接受一个没有曹操、吕布、袁绍、孙策、周瑜、关羽、鲁肃的三国呢?
  曹操正式建立曹氏政权,是在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接受荀彧“挟天子以令不臣”的建议,迎接汉献帝刘协入许昌。也就是说,曹魏政权早在曹丕正式建立魏国前二十五年就已经出现了。

  所以,综合来看,以知伯之死(公元前455年)做为春秋的年代下限,这个观点并没有超出司马光《资治通鉴》以“三家分晋”为战国开始的时间概念,只是将这个时间概念朝前推进了五十二年。
  其实从法统层面上来看,春秋和战国只是东周王朝的两个不同的阶段而已。在最正统的中国古代帝王世系表上,只有东周二十五位名不副实的周天子。当然严格来说,东周做为一个真正意义的王朝是不存在的,就像名存实亡的汉献帝刘协、魏元帝曹奂、东魏孝静帝元善见一样,他们留给历史的,只有一段段莫名的悲伤和一声声无言的叹息,以及一堆堆华丽的历史碎片,东周也是如此。

  日期:2012-12-16 13:54:48
  序3
  史学界通常将东周和之前的西周合并称为周朝,西周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有纪年的王朝,公元前841年,即共和元年。而西周之前的夏朝和商朝给后人的感觉总像是在云山雾海里不停的若隐若现,看不真切。
  元朝人郝经将夏、商、周列为前三代,汉、唐、宋列为后三代。古人提到周朝,一般是将西周和东周一起算进来的,最有名的一句,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借名士水镜先生的大嘴吹捧诸葛亮:“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
  周朝的八百年是从哪算到哪的呢?以前在提到西周建国的年代时,只是笼统的说始建于公元前11世纪,现在有了具体的年代,就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灭商纣王的那一年。到了公元前771年,也就是周幽王姬宫湦十一年,申侯联合戎人攻破西周国都镐京,杀掉周幽王,西周就挂掉了。

  东周就比较好算了,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雒邑开始,至公元前256年,周赧王姬延被秦昭襄王灭掉结束。西周和东周合起来计算,国祚共有791年。如果要算上周文王和周武王(灭商之前)在关中地区的统治时间,姬姓建立的周朝在791年国祚的基础上,还要再加上近七十年,确实是名副其实的八百年之姬周。
  凡事有果必有因,要讲春秋,就必然从西周开始讲起。如果西周不是以荒谬的方式灭亡,周幽王平安坐天下,那也许历史上就不会出现春秋战国了。
  我们这一代人有幸处在旧历史阶段的终点和新历史阶段的起点,曾经那一段段金戈铁马、庙堂谋略、儿女情长的故事,都被我们收揽眼底。“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历史是一个大课堂,我们能从中学到许多有益的东西。
  站在浩荡奔流的历史长河面前,我们每个人都会感觉到渺小,我们应该满怀敬畏的去回望历史。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历史也有许多角度和侧面,供我们切入,去寻找属于自己心中的那一份感动。
  每当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那一个个熟悉的身影,那一段段精彩的片断,总会悄悄地走近我们的内心深处,继续上演着他们的传奇。
  日期:2012-12-16 16:43:57

  一  红颜一笑倾人国——西周的崩溃(1) 
  西周如果从周武王开始算,共有十二位周天子。对后人来说,最熟悉的周王无非就是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穆王姬满,再加上两个活宝周厉王姬胡和他的孙子周幽王姬宫湦。周穆王之所以出名,因为他有一段传奇的“西游记”经历,传说姬满到西天极乐世界,并在瑶池见到了王母娘娘……。
  至于周厉王姬胡,也是个混球,在位期间,他胡作非为,却在国内实行“钳口”政策,不让百姓说话,人们只能“道路以目”,引起众怒。大臣召公为了劝姬胡改邪归正,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君子动口不动手,但如果连话都不让人说,那君子们就只有动手,来捍卫自己说话的权利。
  姬胡是个“良言劝不了该死的鬼”,依旧我行我素,最终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国人暴动”,愤怒的百姓将姬胡赶跑了。这一年是公元前841年,也就是中国历史上有明确纪年的开始,史称共和元年。
  姬胡被赶跑后,周朝并没有立太子姬静为天子,而是由周公和召公等贵族联合执政。直到十五年后,也就是公元前827年,被废黜的周厉王姬胡病死,太子姬静才正式继位,就是周宣王。

  姬静是个好大喜功的君主,在他在位的四十六年间,经常发动对外战争,对威胁周朝安全的狄、戎和淮夷等部落进行大规模围剿,并征服江淮地区强大的徐国。一时间,万方称臣,周朝的武功之盛,达到极点。
  历史反复证明,对外扩张的同时不修内政,所谓的武功只是昙花一现,大风一吹就倒。后世的先不说,周宣王之前的商纣就是这么跨掉的。到了周宣王晚期,周朝的统治已经危机四伏,如果周朝能出一位贤君,也许还能力挽狂澜,苟延残喘几十年。可继周宣王上位的偏偏是个超级昏君,时也命也!
  公元前781年,周宣王驾崩,继位的是他的太子姬宫湦,就是著名昏君周幽王。
  不知道周宣王有多少个儿子,不过周朝是嫡子继承制,讲的是“子以母贵”,姬宫湦不仅有一个好老爹,更有一个好老妈,所以姬宫湦没有任何悬念的当上了至尊无上的周天子。
  由于西周距离现在时间过于久远,当时留下的史料极少,姬宫湦早期的活动于史无载,只知道他生于周宣王三十三年(公元前795年),生母不详。
  按照中国传统史家书史的惯例,开国帝王出生时,都会出现祥瑞,比如冲天的火光,乌龟兔子大麻雀们蜂涌上街庆贺。如果是末代帝王,他们出生前后总会莫名其妙的跳出几个怪兽,向人们预告剧情。

  周幽王做为末代昏君,自然少了这样的“待遇”。根据东晋人干宝《搜神记》的记载,周幽王出生的那一年,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突然有一匹马做了“变性手术”,一抹马脸,就变成了一头风骚妩媚的狐狸。
  物种变异不太可能,但周幽王即位初期,周朝统治区域内却发生了一场著名的自然灾害,就是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在今陕西关中一带发生的那场大地震。这场大地震给关中地区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关中三大河流——泾河、渭河、洛河的水位直线下降,几乎都能看到河床。
  日期:2012-12-16 20:31:11
  一  红颜一笑倾人国——西周的崩溃(2)
  就在关中大地震的同年,周朝的发源地岐山突然无故自崩,一连串的自然灾害给周朝统治高层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震撼。

  周朝大夫伯阳父精通阴阳八卦,他从这个角度对地震及山崩在政治上大作文章,伯阳父神神秘秘的告诉身边人说:“天地阴阳皆有序,失其序则天下乱,民陷水火。现在三川枯竭,岐山崩摧,此阳气失序而阴气上升之故。三川无水,则民无以饮用,地无以浇灌,民必由此乏财,民生艰,必有乱作。昔夏亡时,伊洛之水枯竭;商亡时,黄河之水枯竭。如今三川无水,不出十年,周必亡。”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伯阳父真有通晓古今的本事,果然在地震之后的第十年,周幽王很“配合”的把一座锦绣如画的大周朝搞得分崩离析。
  伯阳父的这通感慨,后半段确实是实情。在任何时代,农业生产都不可能离开优质水源,西周的统治核心地区就在关中,现在关中几大河流都见了底,鱼虾们都躺在河床上晒太阳,西周的农业经济必然会遭受到重创,百姓无粮,天下必乱,这是永恒的历史铁律。
  由于古代的科学认知程度较低,所以古人把自然灾害和政治联系起来大加议论,其实这种论断非常的不科学。唐人柳宗元在《非国语上.三川震》中就驳斥伯阳父的唯心历史观:“山川者,特天地之物也。阴与阳者,气而游乎其间者也。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恶乎与我谋?自斗自竭,自崩自缺,是恶乎为我设?”
  伯阳父预言天下将乱时,姬宫湦只是当了两年的周天子,他的劣迹还没有来得及全面铺开,伯阳父怎么就知道姬宫湦将祸乱天下?当然,常言道:“三岁看老”,作为统治核心层的大臣,伯阳父在姬宫湦继位前就有机会接触他,所以从某些方面看透姬宫湦的恶劣人品完全是有可能的。
  在中国历史上,像这种“三岁看老”的例子有许多。宋哲宗赵煦驾崩,端王赵佶(即宋徽宗)因为机缘巧合,骤登大位,章惇就直言:“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时间也证明了章惇料人眼光的毒辣,一座锦绣如花的大宋江山,就毁在了这位为人轻佻的才子皇帝手上,酿成了历史上一场空前的大悲剧。

  伯阳父的预感很准确,或者说伯阳父很幸运地猜对了骰子的大小,姬宫湦果然是个无道昏君,后世的秦二世赢胡亥、北齐后主高纬、宋徽宗赵佶都是姬宫湦的徒子徒孙。
  不过在这些亡国帝王中,有人是因为糊涂而亡,比如胡亥;有人因为残暴而亡,比如高纬;有人因为不务正业而亡,比如赵佶。但姬宫湦亡国和他们都不一样,按传统史家的观点说,西周亡于“红颜祸水”。一个名叫襃姒的绝世美女,是西周亡国的头号罪人。
  旧式史观有个很不好的传统,总是把一个政权的灭亡归罪于女人,动辄曰红颜亡国。这是典型的大男人主义,对女人是非常不公平的,没有帝王宠爱女人,又怎么会有亡国惨祸?《国语.郑语》就指责周幽王“周法不昭,而妇言是行。”但姬宫湦给襃姒当孝子贤孙,可不是襃姒逼他做的。
  英明帝王之好色者亦非少见,魏武帝曹操、北齐神武帝高欢、唐太宗李世民都是有名的好色谗猫,可在他们治下,他们的帝国如日中天,又当何解?
  真正导致西周亡国的罪魁祸首,正是周幽王姬宫湦本人。不过从八卦的角度讲,谈到西周亡国,就不可能不讲远古时代的三大“红颜祸水”之一的襃姒,另外两个“红颜祸水”是著名的妺喜(夏桀宠之亡国)、妲已(商纣宠之亡国)。

  襃姒是襃国人,襃国是西周时期罕见的与夏朝同姓的部落国家,位于现在陕西汉中附近。襃国和夏朝的关系,类似于另一个诸侯国——宋国之与商朝的关系,属于遗民政权。在西周国势最强大的时期,襃国已经完全臣服于周朝的统治,就像南宋初建时,著名的“逃跑专家”赵构低眉顺眼的给女真人当侄子一样。
  在姬宫湦即位的第三年,也就是前公元779年,襃国向周天子进献了一名绝世美女,算是襃国向周朝交的“保护费”。因为这个美女是襃国人,而襃国又姓姒,所以后世称其为襃姒。男人几乎没有不好女色的,面对如此绝色,姬宫湦的口水直流,当即就笑纳了如此厚礼。
  日期:2012-12-17 10:48:56
  一 红颜一笑倾人国——西周的崩溃(3)
  此时周王朝的国势很类似一千二百多年的南朝陈,国势都明显出现衰落的迹象,但整体实力还在,属于“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自姬宫湦和陈叔宝继位,两朝国势开始不可逆转的向悬崖边滑去,与此同时,在这两个昏君身边,各自出现了一位绝代美女,心甘情愿地替昏君丈夫背上了亡国的黑锅。
  周幽王姬宫湦亡国和陈后主陈叔宝亡国有以下几个共同点:
  一、姬宫湦的父亲姬静和陈叔宝的父亲在军事上闹过很大的动静,东伐西讨、南征北战。
  二、二人都是嫡出太子,合法的王朝继承人。
  三、二人是昏君,但都不是暴君。
  四、姬宫湦和陈叔宝都有一个正妻,但都甩掉正妻,偏爱小老婆及她们的儿子。
  五、姬宫湦和陈叔宝都废掉正妻所生之子的储君之位,改立小老婆生的儿子为太子。
  六、他们的正妻娘家背景都非常显赫,都是当时的一流豪门。
  陈叔宝废正妻黜嫡子,估计就是从姬宫湦那里取的歪经。姬宫湦自从得到了襃姒之后,不仅爱的魂飞魄散,连骨头都酥掉了,至于原来的正妻,姬宫湦已经不记得长什么样了。

  姬大王的王后姓申,是申国国君申侯的女儿。申国是西周王室的姻亲关系户,专门批发女儿嫁给周天子的,周文王姬昌的祖母就是申国人。远的不说,周幽王的祖父,那位著名的昏君周厉王姬胡的王后也是申国人。
  西周封建五等:公、侯、伯、子、男,春秋的楚国实力强大,但终归只是个子爵,而小小的申国却是侯爵,略低于鲁国,与齐国相等,可见申国在当时政治格局下的地位。
  姬宫湦和申后的婚事,是周宣王姬静出于拉拢地方诸侯的政治考虑给安排的,从一开始,姬宫湦就和申后不来电,只不过履行了夫妻间该有的一切手续,申后给薄情寡义的姬宫湦生下了一个王子,就是后来的周平王姬宜臼。
  姬宜臼出生的那一年,他的父亲姬宫湦继位为周天子,在姬宜臼三岁之前,姬宫湦还给予他一定的父爱,但自从姬宫湦得到了沉渔落雁气死牛的襃姒后,一切都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
  不知道是在哪一年,姬宫湦最宠爱的小老婆襃姒给他生了一个大胖儿子,取名姬伯服(《左传》记为“伯盘”)。男人多是喜新厌旧的负心汉,疼爱小老婆生的儿子,姬宫湦也没有免这个俗。姬宫湦越看伯服越顺眼,再加上他对襃姒的爱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姬宫湦打算废掉申后和姬宜臼,改立襃姒为王后,姬伯服为太子。
  陈叔宝敢想不敢做,以当时陈朝皇室的势力,根本无法撼动吴兴沈氏这棵大树。所以终陈叔宝的皇帝生涯,都没敢废掉皇后沈婺华,虽然张丽华所生的儿子陈琛当上了皇太子,但张丽华到死也只是个小老婆的名分。陈叔宝的段位远逊于姬宫湦,姬宫湦自恃国力强大,敢想敢做,根本没把老婆的娘家申国当盘菜。

  在某年某月某日,薄情寡义的姬宫湦将发妻申后废黜出宫,姬宜臼也自然失去了太子位,跟着老妈回到了娘家申国,找申侯哭诉去了。申侯是个性烈如火的老头,看到女儿和外孙无端被废,申侯的老脸顿时挂不住了,因为这将影响到申国在诸侯国中的实际地位。只是周朝实力强大,申侯暂时还不便发作,但却在心里记下了前女婿姬宫湦的这笔烂账。

  老丈人报仇,十年不晚!
  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姬宫湦如愿以偿的将襃姒和伯服扶正,成为名正言顺的女一号和未来的男一号。
  虽然姬宫湦是货真价实的昏君,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对襃姒的感情是非常真挚,不掺一丝杂质,陈叔宝也是如此。为了讨襃姒的欢心,姬宫湦不惜和发妻嫡子决裂,冒着得罪申国等地方实力派的危险,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了襃姒他能给予的一切。
  日期:2012-12-17 10:54:46
  一 红颜一笑倾人国——西周的崩溃(4)
  襃姒是个聪明的女人,她知道自己侍奉的是普天下最尊贵的周天子,“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跟着这个大金主,襃姒不仅确保了自己一生的荣华宝贵,还使用各种盘外招,替儿子姬伯服争来了太子位,将来周朝天下就是伯服的,襃姒本人就是双料国母,襃姒的人生不可谓不成功。
  但不知道为什么,襃姒已经挣来了她所能得到的一切,她却有一个常人难以理解的怪癖,成为姬宫湦心中最大的一块心病。原因很简单:自从襃姒来到宫里之后,无论姬宫湦用了什么手段逗她,襃姒居然从来没有笑过!
  姬宫湦无法理解,他几乎是把襃姒当老娘一样供着,享受人间最尊贵的生活,这小娘们为什么连个笑脸都不肯给他。这个问题纠结了姬宫湦很长时间,用什么办法才能让襃姒开口一笑?姬宫湦每天茶饭不思,成天琢磨。
  看到姬宫湦被襃姒不笑折磨的快不成人样了,西周史上著名的末代奸臣虢石父知道拍马屁上竿子的机会来了,精明过人的虢石父给幽王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虢石父这个妙计,就是周朝史上著名典故“烽火戏诸侯”的由来。
  烽火戏诸侯,严格来说,其实是“烽火戏诸猴”。虢石父为了讨幽王的欢心,把在台下看热闹的地方诸侯们无端扯进来,诸侯们变成了一群猴子,在台上被姬宫湦当成猴子戏耍。
  所谓“烽火”,实际上是指散建在周王朝与各诸侯国之间要道上的烽火台。自周宣王以来,周朝和关中附近的犬戎族经常大打出手,鸡毛乱飞,关中地区岁无宁日。为了抵抗犬戎族对周王朝核心统治地区的军事进犯,周朝在各地兴建了许多烽火台,一旦发现犬戎武装进攻,就点燃烽火台上的柴木。冲天的大火迎风飘散,诸侯闻警,白日见烟,黑夜见火,知道周王有难,立刻率兵救驾勤王。

  只要看到烽火台烟尘大起,诸侯出兵勤王,这本是诸侯的分内事,并没有诸侯抱怨过。不过君子贵在诚信,只有受到犬戎军事侵犯时,周王才敢点燃烽火,平时谁不敢拿自己的诚信开玩笑。
  我们都知道有一个著名故事,有一个小孩在山上放羊,山下有许多农夫在种地。小孩子觉得放羊无聊,就想拿农夫们开玩笑,他在山上大叫:“狼来了!”山下的农夫以为狼真的来了,立刻赶上山救这个小孩,结果只看到小孩笑倒在地上,农夫们知道真相后,很生气的的下山了。
  小孩子玩骗人的游戏上了瘾,又耍了农夫们几次,愤怒的农夫们发誓再不也上当了。结果狼真的来了,小孩子再大声呼叫,结果没有一个农夫上山,小孩放的羊全部被狼吃掉了。
  这个故事和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讲的是一个道理:千万不要浪费自己的诚信储量!
  人的诚信储量是有限的,做人一定要守诚信,以欺骗别人为生的,最终必将被命运所欺骗,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这是铁律。不报及己身,必报及子孙!所以那个放羊的小孩子和周幽王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为了一个极小的目标,而以牺牲整体利益为代价,见过愚蠢的,没见过这么愚蠢的。
  虽然《史记.周本纪》上并没有说“烽火戏诸侯”这个馊主意是虢石父出的,而是说姬宫湦本人想出的绝世妙计,但虢石父只有建议权,没有拍板权。如果姬宫湦能分得清轻重缓急,也不会让虢石父之流的佞臣得逞。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先有昏君(有缝的蛋),后有佞臣(苍蝇),就是这个道理。

  姬宫湦立刻让人窜到各处烽火台上,嬉皮笑脸地点燃了柴火堆,然后他带着襃姒来到城墙上,等着耍“诸猴”的好戏。因为之前的周王在“燃烽”的问题上从来不弄虚作假,诚信度非常高,所以地方诸侯们看到冲天的火光,不敢怠慢,立刻点齐兵马去镐京救驾。
  远处烟尘大起,车马喧嚣,诸侯的军队以最快的速度冲刺,姬宫湦和襃姒在城墙上已经看到了他们的到来。在离镐京不远处的时候,诸侯们就已经发现有些不太对劲,往常犬戎来犯,镐京附近都是鸡飞狗跳猫上吊,现在却异常的安静,不符合常理。
  诸侯们揣着一肚子的疑问来到城下,拍拍身上的尘土,抖抖疲惫的精神,瞪着牛一般的大眼四处观察,犬戎在哪?
  秋风吹过,一地鸡毛,诸侯变成了“诸猴”。
  一阵阵粗鲁的骂娘声响彻镐京城外……

  日期:2012-12-18 10:58:26
  感谢由戎、斜阳、白云、嘉靖、贺兰、红军、科比的支持。
  写作是个很辛苦的知识累积过程,特别是历史写作,在整体架构上和宏观层次上要严格尊重史实,不能有自由的发挥。只是在刻画人物的具体细节上可以酌情虚构一些场景和对话,但总体上是不能背离原著精神的。历史上几大分裂乱世都快写过了,只有战国和五胡没写了。乱世是真不好写,最难的就是主线问题,多枝多叶,让人无所适从。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