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 花开花落--湘贵往事

作者: 巫河长哥

  杜鹃花 花开花落
  ------《湘桂往事》约50万字
  这是一部背景为三十年代末,到四十年代末的跨越十年的、反映湘贵苗寨山区往事的故事。通过小说桃花的经历,展示了女主人公,如何从一个漂亮、善良、正直的山村姑娘,变为一个女土匪、压寨夫人、女匪首的演变过程……
  序

  肖师公死了。是被蛇咬死的。死的时候眼睛睁得很大。一般的外人不知道,为什么肖师公死了不肯闭眼睛。只有三娘和桃花才清楚,他是因为丢不下她们母女俩才死不瞑目的。
  今天是肖师公出殡的日子。根据“风水先生”的阴阳算卦,肖师公的灵柩必须赶在天亮之前抬离出门。
  帮忙的人都是肖师公生前的亲朋好友。待大家都赶到后,在阴阳先生一声“抬丧”的号令下,只见十多个年轻力壮的男人们,便齐齐刷刷的将棺木抬了起来,然后在几柱火把的照耀下,朝着前面的路缓缓走去。
  一路上除了火把微弱的光照外,到处还是一片黑暗凉清的山野。轻轻的晨风吹来,把“火把”的光焰晃弄得微微作响,像是在为肖师公的去世在默默唉叹似的。送葬队伍里不时传来两个女人殷殷的哭泣声,那声音随着晨风向山野飘去,尽管声音很小很轻,但一声声能揪住你的心,刺痛你脆弱的神经。使你不得不为这种悲切而撼动你的心灵。

  当你还在为她们惋惜的时候,突然传来一声极不协调的恶狠狠的呵斥声:“哭!哭!哭!又被你‘尅’死了一个,你这个妖婆!”很显然,这骂声是冲着哭泣的女人而来的。随即两个女人的哭泣声立刻中断了。
  这时晨曦初放,小路上的能见度渐渐明朗。抬棺木的人也随之放快了脚步。看到渐渐临近埋葬地,两个女人的哭泣声再一次传来,而且哭声更悲伤,更歇斯底里,只是再也没有人去劝阻了。
  那些人将棺木小心翼翼的安放到“井中”后培好了土。然后就像躲避瘟疫似的迅速离开了现场。
  “三娃子快走呀!还留在那里干什么?你就不怕染上晦气么?”说话的是一个刚刚呵斥过她们的那位抬棺木的人。只见这个被人称为三娃子的年轻小伙子。好像没有听到似的,依然在新堆砌的坟旁劝慰着仍在哭泣着的一个中年、和一年轻的两个女人。
  “三娘,桃花,不要太伤心了,死去了的哭也哭不回了。好好活着吧!有三娃子在,就不怕人家欺负你们的!”听到了三娃子的安慰后,三娘和桃花哭得更加伤心。还来不及立墓碑,只有清新的泥土上插有一束白色的纸幡在坟头,那纸幡在晨风中轻轻飘动,像是在为这新来的幽灵默默致哀似的。
  肖师公走了,去了天国。才六年的缘分就此打上了死结。三娘接受不了,桃花也接受不了。可是,谁又能遏止人的生死命运,谁又能让时间倒流。想肖师公在世的时候,她们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她们有尊严和希望地活着。她们的日子像是山中流出的小溪,每天都是清新而又快乐的。
  可是,尸骨未寒的肖师公,你何曾想到。你生前最牵挂的俩个女人,顷刻间你的族人就忘记了你对他们曾经的恩泽,这么快就用最恶毒的语言辱骂她们,如果你知道,你一定会为你生前的大善而后悔、而痛恨的!
  此刻,太阳的光辉普照林海,早晨的雾气和炊烟开始在林间弥漫荡漾。

  经过三娃子的劝说后,三个人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新坟塚,静静的朝山下走去……
  日期:2013-02-21 20:18:54
  一
  苗寨的山歌是苗家人的灵魂,哪里有苗家人,哪里就有他们的歌声。苗家人爱唱山歌这一习俗,不知起于何时,源于何时。恐怕就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既是元宵节也是这一带苗家人对歌的日子。
  正月的山区虽然没有春天那么生机盎然,没有夏季那么草木葱茏。但它有着无法比拟的幽静,有着山里人最闲暇的美妙时光。
  这天早饭后,芷田苗寨山坡的小路上,三三两两的走着一些年轻人,他们有说有笑,有唱有跳的朝着通往县城的方向走去。阳光暖暖的照在她们的脸上,山风轻轻的吹拂着她们身上的银配,那些银饰品也随着她们摆动的步伐,在身上发出轻轻的碰撞声,那声音像微型的小铃铛,一路走着,一路响着,很有趣。像是从古至今没有变更过的那首古调。
  三娃子今天也和其他小伙子一样,穿戴一新,手上拿着一支巴乌,其他小伙子或手捧芦笙,或手持竹笛、或抬着锣鼓愉快的走在小路上,他们一个个参差不齐的混杂在姑娘们的行列里。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喜悦与活泼。因为这场聚会代表的是全县各寨子的山歌高手。因此,大家对这次赛事看得很重。一大早这些年轻人就出发了。其实,芷田苗寨到县城的距离有三十多里山路,是紧挨县城的一个寨子。尽管要走几十里山路,但爱热闹、爱美、爱展示自己、炫耀自己的年轻人,一点也不觉得累。

  三娃子身边就是桃花,虽然三娃子显得十分活跃。但桃花好像不开心似的,脸上总是挂着一副既难为情又羞涩的模样。
  “我说桃花姐,你不出来就不知道这个世界的大小,就不知道外面的热闹!”三娃子开导桃花说。尽管三娃子如此说,但桃花依然还是一脸的怨气。三娃子想来就觉得好笑,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还没有来过城里。城里有多远,不就只有三十里路远么。只要你勤快一天就可以跑个来回。
  其实三娃子有点乱猜,谁说我桃花没有来过城里,只是我不习惯和这么多的人在一起。她们一个个像“金银花”似的高高的挂在藤蔓上。而我桃花只不过是田边的“半边莲”,花瓣小得不惹人眼球不说,还要时时担心被人随意踩踏。现在听到三娃子总是用轻视的口气在催促自己时,桃花也不高兴了。想以前继父带她赶歌场时的情景,自己心里总是觉得那么温柔,那么自在。那时的她像是一只快乐的小兔子,前前后后的围在继父身边一路小跑,跌倒了继父可以把她扶起来,走累了还要将她背起来赶路。想到这里桃花就想哭,有了想哭的念头,泪水总是难以控制。不知不觉那热热的泪花从眼睛里绽放出来了,那泪花在日光的照射下,像一对水晶灯似的幽幽的亮着。

  日期:2013-02-22 21:08:22
  真巧!桃花心里不高兴的样子被三娃子察觉到了。三娃子不想伤了桃花的心。于是三娃子不再说话了,低着头只管走自己的路。

  三娃子有所不知。不是桃花不爱热闹,也不是她不愿意与大家凑合,而是心里总觉得大家与她格格不入似的。尽管她很羡慕走在前面的那群姑娘和小伙子,他(她)们一个个在有说有笑的赶路,追追打打的对唱调情。虽然自己也曾想走到他(她)们的行列里,敞开心扉与大家打闹一番。可是,强烈的自卑感又在无形中又拉开了她与大家的距离。这种感觉常常使桃花变得无所适从。她觉得只有和三娃子在一起,心里才踏实……

  县城的这一歌场不是临时搭建的,也不是随便选一个地方凑合就行,而是很久以前就已经形成了的一个场地。只要每年有人组织,十里八乡的人都会在这里聚集,因为姑娘和小伙子们觉得,只有在这里才能展示他们的个人的魅力。
  现在,一路上打打闹闹的三娃子他们,已经来到了现场。像是来到了一处春意萌动的牧场,只要你有足够春天的气息,你准会催开一片草花的纯香。
  三娃子他们穿过人群后,也迅速选好了坐处,只等“对歌”的时刻到来。只见那些准备对歌的青年男女,一个个跃跃欲试,好像在说;我就在这里,我的歌声和情义也在这里。只要你和我对上了歌,我自有一片美丽的天空给你!因为根据苗家人的惯例,谁能对上对方的歌,异性就会给他(她)敞开一扇心门。
  大约经过了十多分钟的等待后。台上笑呵呵的走来一个中年人。只见他望了望台下后,才饶有兴趣的开口说话了;
  各位乡党,各位前辈,各位来宾,各位歌仙,大家好!
  今天是我们苗家人自己组织的对歌。本人很感谢各位前来参与和观摩的兄弟姐妹、父老乡亲。“苗歌”是苗家人的生命,是我们口口相传的流动的“图腾”。几百上千年来,我们“苗人”离不开山水,离不开山歌。山歌来自大自然,活跃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身上穿有同种服饰,喉管里吼出一个声调。只要你是苗家人,你就上来露一手!妹娃子是你的,小伙子也是你的……主持人的话音刚落,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的锣鼓声,唢呐的声和各种乐器的鸣奏声,也稀里哗啦的在歌场上宣泄了起来。

  在众人热烈的掌声中,只见一个小伙子,底气十足的走上了擂台。报了姓名和住址后,大大方方的唱了起来;
  男;哎!
  小哥哥我走上台,
  要和妹妹对歌来。
  哪个妹娃来唱合,
  定是仙女下凡来。
  日期:2013-02-23 22:31:56
  小伙子唱了一个开头后,不见台下的姑娘们有反应,急得他捎头挠耳的在台上这边看看那边看看。只见台下一堆又一堆的姑娘们,一个个在跃跃欲试似的推搡着。可是推来推去,就是没有女孩子上台接茬。
  这种情形不足为怪,以前在赛歌场上,如果台上的小伙子的歌不被姑娘们看好,往往没有人愿意上台来接应。难道是刚刚台上的小伙子唱得不合姑娘们的心意么?坐在台下的三娃子看到这里,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几次想丛恿身边的桃花上台接应。可是,无论三娃子怎么鼓动,桃花依然不为所动。脸上只管怯怜怜的红着,像一个新娘。这情景直急得三娃子叫苦连天!
  那台上的小伙子见没有姑娘接应,只好带着怪怪的心情下了台。
  就在三娃子准备再一次丛恿着桃花登台的时候,只见一个年轻人,彬彬有礼的走到了舞台中央,先是向台下的观众行了一个礼。然后清了清嗓门后便唱了起来;
  男;
  麻雀落田要吃谷,
  耕牛犁田要人扶。
  山歌引来苗家妹,

  龙凤呈祥挂高堂。
  歌声再一次传来,当这位年轻人唱腔一落,台下立刻响起了如雷般的掌声。随着掌声响起,台下的姑娘和小伙子们又一次推推搡搡地乱成一团。看到这一切,三娃子再也憋不住了,干脆“呼”的一声站了起来对着大家高声嚷道:“现在大家欢迎来自芷田村的桃花姑娘上台接歌!”说完后,干脆将桃花半拖半推的暴露了出来。
  一直以来桃花只是在继父肖师公的指导下,只是对着小鸟歌唱,对着门前溪水练一练喉嗓。哪敢在大厅广众之下出“洋相。可是现在该死的三娃子,活生生的要自己来出丑……尽管自己心里痒痒的,但此一时非彼一时。桃花现在恨不得回去后将三娃子活埋了!
  桃花是个性情中人,现在她已经完全经不住众人的喝彩。只见那齐刷刷的眼光像一炷炷燃烧的火把,照在你的脸上,亮在你的心头。纵然你有千万个理由,也无法逃脱那一颗颗期待的目光。面对这一切,桃花别无选择,只有像上刑场似的豁了出去了。只见她稍稍整理了一下衣服后,又往台上站着的年轻小伙子那里望了一眼,然后一扫刚才羞涩的表情,毫无怯意的上了台。接着刚才那小伙子的词义,落落大方的唱了起来;

  女;
  喜鹊树上叫得急,
  不进堂屋也有喜。
  栽树长大可做窝,
  何必先说进高堂?
  男;
  狐狸进屋要偷鸡

  菩萨好看要金装。
  哥哥有话就直说,
  妹娃莫怪哥豪爽。
  女;
  金花银花都是花,

  是羊都怕山中狼。
  哥哥是条钢铁汉,
  妹妹是锥衣中藏。
  谁会想到,刚才在三娃子面前还是一副羞羞答答模样的桃花,可是,现在上了台后却完全变成另外一个桃花。那犀利的歌词恰如一只只犀利的剑刺,直捣对方的心门。当桃花的歌声刚一落音,立刻博得了台下一阵阵喝彩声。旁边的年轻人有了桃花这般动力,岂能不卖力唱它一唱;
  男;

  天不下雨雷也响,
  水不走船是池塘。
  哥看妹妹一身胆,
  请问妹妹住何方?
  女;
  是鸟天上都能飞,
  是歌到处都能唱。
  青山就是我的家,
  唱不拢来不回答。
  谁知这桃花不依不饶,并不按照这个年轻人的意愿回答,而是绕着弯子要和他周旋。惹得台下的听众一个劲的又一次欢呼雀跃。
  男;
  不懂农时难作田。
  不知地形不为将。
  听妹巧嘴太伶俐,

  必是苗家女歌王。
  这青年不恼也不急,继续与桃花纠缠。台下的人也在继续起哄。
  女;
  山里竹笋节节长,

  庙里菩萨不吃粮。
  不是歌王不登台,
  没有好歌不亮相。
  一曲又一曲的接唱,一问又一答的男女联唱将歌赛推向了高潮。尽管时局动荡,但苗家人代代相传的对歌赛,依然还是年复一年的传承了下来。
  日期:2013-02-24 22:03:30
  这一来一去的山歌使人迷醉,像滋润的风摩挲着你的脸,使你如同沐浴着苗家风情的洗礼。台下的观众像是呆子似的只管鼓掌吆喝。三娃子和芷田来的那帮青年,见桃花在台上有如此表现,早已乐得敲起了手中的锣鼓吹奏起带来的器乐。
  在这近乎狂欢的氛围里,有一个人表象得很淡定。他虽然不占今天的主流,但却格外引人注目。他头发梳得油光铮亮,上穿一件不太合身的西装,下着一条长袍。脚上还有一双乌亮的“三接头”皮鞋。他就是本县首富蓝天聪的公子蓝怀宝,蓝怀宝年方二十二。此刻,他在哥哥蓝怀庭的陪同下,正优哉游哉的在歌场周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而对台上精彩的山歌对唱并不感到有兴趣。
  如今台上有了桃花姑娘的出现,蓝怀宝眼前顿时为之一亮。这时,当看到桃花从台上走下来后,蓝怀宝更是带着一颗十分虔诚的心,一边拍手,一边笑吟吟的朝桃花下台的方向迎了上去。径直走到桃花跟前后,蓝怀宝也不失优雅的说:“你就是桃花,你的山歌唱得蛮不错的,我蓝某人算是开了眼界!”说完后,蓝怀宝不顾桃花同不同意,伸出手来想要和桃花一握。别看今天的桃花在台上表演时大方潇洒,可是一旦走下舞台,她就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似的。如今面对一个陌生男人人向她伸来一只手时,桃花本能的躲开了蓝怀宝。

  桃花躲开了他,蓝怀宝并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妥,反而觉得眼前这个姑娘,不正是自己一直以来苦苦寻求的那种有内涵有才情有相貌的女人么?也许蓝怀宝是蓝大老板的公子。在这个小小的县城谁人不知哪个不晓。现在蓝怀宝来到桃花的面前,桃花也很快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蓝怀宝来了,桃花的脸红了。这种变化虽然很自然,但又使桃花很尴尬。桃花不习惯才刚刚见面的蓝怀宝,在她面前就如此大方。于是不理会他,只管撇开人群走自己的路。
  在众人的喝彩声中,对歌会很快就结束了。随着拥挤的人流蓝怀宝也不知道桃花被挤到什么地方去了。身边没有了桃花,蓝怀宝既着急又懊恼。于是急忙使唤跟在身边的哥哥蓝怀庭帮助自己分头去找。就在蓝怀宝为失去桃花着急的时候,蓝怀庭早就留意这女人的去向了。如今听弟弟蓝怀宝叫自己去找这个女人。于是几经周转在人群里再一次找到了桃花。
  “不好意思,又来打扰你了。请问你家住在哪里。能不能告诉我?今天听到你的歌声,叫我蓝某人终身难忘呀!我想要在一个专门的时间去你家拜访,去听一听你美妙的歌声。我要从你的歌声里找到我要的一切。你能不能给我一个求见你的机会?”蓝怀宝找到桃花后高兴的说道。
  站在眼前的桃花好清秀,只见她头上的银饰,在阳光的照耀下像无数精灵,在乏着细碎的光芒。脸庞白净的像十五的月亮,闪亮洁净的眼光里含有忧伤,分明是会说许多私语的小嘴唇,此刻微微上翘,像是有许多醉人的山歌,要对你唱。在她的脸上没有瑕疵,只有洁净的肌肤和见了就不能忘却的漂亮。见到这般美艳的姑娘,此刻的蓝怀宝心里哪有安宁。
  蓝怀宝突然提出这样的要求,桃花做梦都没有想到。桃花顿时懵了。这时,只见三娃子突然笑呵呵地迎上前来高兴的开导桃花道:“是啊!这是蓝大老板家的少爷公子,现在要到桃花家去拜访。这不是天大的好事么?”停了停,三娃子又看了看桃花后又道;“我代表桃花姑娘表个态,欢迎蓝公子随时来我们芷田做客!”听到三娃子如此喧宾夺主的表着态。蓝怀宝心里好一阵欢喜。于是迅速拉着三娃子的手,邀请大家到附近的酒店喝酒。还在一边愣着的桃花,见三娃子就这样给自己作了主,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于是几个人在蓝怀宝的邀请下来到了附近的一处酒家。蓝公子请大家喝酒,谁的心里都觉得脸上有光。
  日期:2013-02-25 23:19:24
  二
  近年来蓝夫人不失时机的托人给儿子蓝怀宝张罗对象。后来都因为儿子不同意而告吹。蓝夫人知道,儿子在外面读了几年书,眼界开阔了,早就不稀罕父母给自己牵线搭桥了。还说介绍来的女孩子不知底细,见面都显得别扭。只有自己找到的才有感觉。有了儿子的这句话,做父母的也不敢随便在外面给他物色,事情也就这样拖了下来。可是时间一长,父母并没有看到儿子带回来“自己找”的那一个。反而给父母带来更多的操心和牵挂。

  为此事蓝夫人像得了忧郁症似的每天求神拜佛。自己既不能左右儿子的行为。儿子又不接受父母的安排。如此下去岂不是要折损父母的阳寿。儿子不理解做父母的苦心,还说父母亲这样做是多管闲事。蓝夫人真不明白,儿子如此这般,到底是为了什么?在蓝夫人的心里是这样想的,这个家庭什么都不缺,缺的就是媳妇。大的蓝怀庭是养子,目前讨不讨还不在蓝夫人的考虑之中。非得小儿子结了婚,才能轮到大儿子。这是蓝夫人自己给自己定的底线。尽管老头子不同意,但是在这个家里,一切还得由自己说了算。原因很简单,就因为蓝怀宝是自己的骨肉......

  今天吃过早餐后,蓝夫人跟往常一样来到了佛堂。这佛堂是她专门为自己开设做佛事的。以前拜佛是为了求财,现在跪拜是为了儿子的终身大事。因此,佛堂上供奉着蓝家列祖列宗的神龛和牌位,“送子观音”这尊菩萨还是近去年奉上的。
  来到佛堂后,蓝夫人首先跪在蒲团上点燃几炷蜡烛和香火,然后再烧上几把钱纸燃起几根檀香。一切完毕后,便双目微闭口中念念有词:“求菩萨和列祖列宗保佑蓝家人丁兴旺。保佑我儿蓝怀宝早娶媳妇,早生贵子!”念了一阵经后,开始打“阴阳卦”,可恼的是打出来的卦“阴卦”占多数,“胜卦”很少,“阳卦”她又不喜欢。蓝夫人不服气继续打,一直到连出几个“胜卦”后方才罢休。尽管违反了算卦的原则,但蓝夫人也不管这么多了。她需要的就是心灵得到安慰......

  为了收敛住儿子越来越具野性的心性,夫妻二人经商量后决定;不管儿子愿不愿意,先背着他为他相一门亲事再说,到时侯逼迫儿子就范就是。蓝夫人想,虽然残忍了一点,但也是为了儿子好,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首先由蓝夫人出面,托当地的杨媒婆给儿子物色姑娘,以后的事情再由父母慢慢来。经过杨媒婆一段时间的打探后,说是初步定了一个人选;对方就是本县堂堂有名的李县长家的“千金”小姐齐齐姑娘。

  日期:2013-02-26 00:08:08
  杨媒婆说今天要来府上,就是要将了解的情况传递给蓝夫人听。这消息如同救了蓝夫人的命似的,使她的精神得到了极大的安慰。尽管刚才卜的卦不理想,但只要自己的感觉好就行。蓝夫人心事重重的做完了佛事后,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二楼。站在二楼既可以等待杨媒婆到来,又可以看到街面和远处的景致。
  哦!天好蓝,从眼前一直蓝过黔城上空。然后消失在四周青翠的山岭。在遥远的天边,只见蓝天和青山融为一色,既清纯又清空。总能给人以清醒的感觉。自家的园林绿树正旺,虽然没有春天般的新鲜浓绿,但这种绿依然养人眼球,给人以安逸和自在。一阵微风吹来,山色林香扑鼻而来。望着这一切,蓝夫人虽然没有人和她说话,但心中的感慨何止千言万语。窗帘也在微风的吹佛下,发出低迷的、布与风的轻语。她多么希望儿子此刻就坐在自己的身旁,和她谈一谈。可是,儿子你现在在哪里?

  眼前是屋宇楼阁、那悬梁都是雕梁画栋的,既有木质结构的吊脚楼,也有砖木构建的四合院。加上周边有黔城外的青山绿树的把持,自己的家园就像是一枚别致的翡翠,坐落在这千年古城中。它们历经风雨,在一百多年的沧桑历程中,风韵犹存。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蓝家人祖祖辈辈用汗水和智慧换来的。它凝结了几代人的努力和锲而不舍的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为了蓝家的基业长盛不衰,她与世世代代蓝家媳妇一样,呕心沥血没有少操心,才使得这份家业越做越大。

  她知道,蓝家人最初是靠“山货”和后来贩运“木材”发迹的。在这绵延数百公里的华南山脉,不仅拥有各种名贵“中药”和“山珍”,还有大量的名贵和普通“木材”从这里运往全国各地。再加上这里水路交通便捷,因此干百年来,吸引了各地的商人和贩子纷至沓来。丰富的自然资源,成就了蓝家的事业,也活跃了黔城和附近几个县的商业和市场。如此得天独厚的地里环境,何愁蓝家世世代代不繁荣昌盛……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