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三国——历史的真实还是现实的化相

作者: 曾墨城

  各位朋友大家好,拙文《三国志漫笔》现改名为《镜中三国》,以后将在这个帖子里继续更新。
  那么先说一说为什么会改名吧。
  因为本人在最近的写作中越发的觉得,看三国包括看任何历史其实都像是在照镜子,镜子里展示的人与事虽然只是千百年前的化相,但让镜子成像的却永远都是我们自己。镜子里发生的事或许正映射着现实,而镜子里的那些人也或许就是我们内心深处的自己。
  千年岁月,流光一瞬,虽然现在人物皆非,但存留于人深心处的欲与念,光与暗却似乎能够贯穿亘古,跨越永恒。时常照照镜子或许会对我们领悟人生带来意想不到的帮助。
  所以,我在后面的写作中除了在语言上力求轻松与幽默之外,更会着重于对人性的挖掘与描写。
  另,在此,对此次改名给各位读者朋友带来的不便致以最诚挚的歉意。
  (1)将星的降临
  中国的历史记载向来是非常有趣的,大凡有牛人出生,特别是日后会称王称帝者,大多在其出生时或出生前会有一些灵异的现象发生,以此来证明这个人的天生不凡。
  当然其中不乏真有其事者,但更多的则是后世史官为了衬托其正统地位而进行的穿凿附会。

  譬如顺治皇帝,他老妈怀他的时候就出现过“红光绕身,盘旋如龙形”的奇异光学现象。
  朱元璋的经历也不遑多让,他妈怀他的时候“梦神授药一丸”,放在手里还能发光。吃进去就像吃了绿箭一样口气清新。而且重八哥出生的时候竟然还“红光满室”。便如同《新白》中许仕林出生,文曲星降世的画面。
  相比之下,《新唐书》中的李世民还算低调,仅仅是“生而不惊”。而他老爹就要比他牛逼多了,竟然有三个乳房。无怪唐朝这么多奶牛,终于找到源头了……
  自此而上,隋,南北朝,两晋的诸多帝王出生时几乎都有紫气环绕,神光开道什么的。充分继承和发扬了越是缺少什么就越要臭显摆什么的优良传统。

  说到这里不得不表扬一下陈寿先生,《吴书》和《魏书》中也有关于孙坚,曹丕出生前坟头冒烟、晴转多云等记载。但陈寿同志顶住了山大的压力,发扬了无神论的优秀精神,运用伟大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在经过了反复论证和严密的推理之后,终于认定这些信息是不可信的,并最终没有将其写入三国志正文中。他这种实事求是,认真踏实的精神也使得《三国志》成为了史学界公认的可信度相对较高的一部史书。

  下面终极BOSS要出场了,上述这些同志的灵异现象在这位仁兄面前简直就是大刀面前耍关公,篮筐底下扣姚明。这个事件不仅涉及到天文学,地理学,气象学,还讨论了古生物学和人体结构学,更可以引申到社会学,伦理道德,情感婚姻等诸多问题。
  据《史记》记载,刘邦同志未出生之前,他老妈也不知道是抽了什么风,跑到一个大湖旁边睡觉。梦见一个英俊伟岸的神人,刘太太便忍不住和这个家伙交合了。
  当时天气很不错,雷电交加,天昏地暗,端的是一个浪漫非常,适宜交配的季节。但人生就如同一出狗血剧,你永运不会知道下一刻会有怎样雷人的剧情。两人正high之时,凑巧老刘想看自己媳妇了,就出来找刘太太,更凑巧的是他还真就找到了,最凑巧的是,他还什么都看到了。后来据著名作家司马迁先生替老刘回忆说,当时只见一条蛟龙正趴在他老婆身上,左三圈,右三圈,腰子扭扭,屁股扭扭,加油使劲地做运动。

  从此以后,刘太太就怀上了,并生下了小刘。(注1)每次看到这段的时候,我都在想老刘心里到底该是个啥滋味。

  虽然有众多前辈的英雄事迹可以效法,但我们接下来要提到的这位却决定不走寻常路,要做一个寻常出生的不寻常的娃。
  好了,我们的故事也该正式开始了。
  话说这是汉桓帝永寿元年(公元155年)沛国谯县的一个夜里,四处都很安静,大家早早的进入了梦乡,以便应付第二天劳累的活计。但有一户曹姓的人家却还灯火通明,喧嚣嘈嚷。因为这家主人的妻子即将分娩。侍女们都进进出出的忙碌着。主人正背着手在院子里来回踱步,焦急地等待着。希望他的女人能为他诞下一枚男婴,以便承继家业,传宗接代。
  这一天没有风雨,没有雷电,没有紫气赤光,也不见龙虎灵异,似乎乡里也没有人八卦这家女主人和什么神仙蛟龙偶遇,然后经过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后“感而有孕”的。一切都再正常不过了。男人等候许久,随着一声清脆的啼鸣,孩子终于出世了。是个男孩!
  三天之后,依照礼法,男人终于第一次抱起了自己的孩儿。(注2)并兴奋的唤来侍从,命其准备桑木之弓和六支矢箭,向天地四方各射一箭以希此子将来能志在四方。(注3)
  或许是男人希望这个婴儿能顺利长大,因此取了个乳名叫做“吉利”。又或许是他闭眼酣睡的样子甚是可爱,所以常将其唤作“阿瞒”(瞒,有形容闭目时的样子(注4))。

  三个月的时光转瞬即逝,小阿瞒出生已届百日,是该行命名之礼的时候了。家里择了个良辰吉日,将他的胎发剃成“角”。然后母亲抱着小阿瞒来到父亲身边,父亲拉起阿瞒的手,略作沉吟,为他取了一个响亮而有力的正式用名——操!
  翌日,老管家兴奋地跑到当地居委会下属街道办事处办理了户口登记等相关手续。居委会干事弄了两份复印件,一份居委会保存,一份送到了省市相关部门进行备案。(注5)从此,这个名字具有了法律效力。而在将来的数十年里,这个名字将会为所有人所熟知甚至畏惧。
  没错,这就是日后鞭策宇内,纵横天下的魏武帝——曹操。
  注1:《史记·高祖本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注2:《礼记·内则》:“三日始负子。”
  注3:《礼记·射义》有云:“故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天地四方者,男子之所有事也。”
  注4:《说文》:“瞒,平目也。”另《荀子》:“酒食声色之中,则瞒瞒然”中“瞒瞒然”即指闭目状。
  注5:《礼记·内则》:“宰告闾史,闾史书为二,其一藏诸闾府,其一献诸州史。州史献诸州伯,州伯命藏诸州府。”
  日期:2013-01-22 01:02:22
  (2)古人命名及相关礼仪
  以下所述参考《礼记·内则》,及后世名家注释,有兴趣的朋友可选择性阅读。
  特别提醒:考辩或无聊,观看须谨慎。
  在古代,因为万恶的封建迷信和性别歧视,认为妇女分娩是一件“不洁”(注6)的事情。所以为了辟邪,在“月辰”(注7)之时要将产妇移至侧室(注8)进行分娩,并且不能随便接触他人。丈夫为表示关心,每天要命人问候两次。
  临产之际,丈夫要亲自前往问候,但“不洁”的妻子却不能相见,要让姆(注9)穿戴整齐前去回答。直到孩子出生后,丈夫还需命人每日问候两次,并要斋戒。丈夫在门的左边挂上弓箭,妻子在门右挂上帨(注10)。
  三日之后,丈夫才能第一次抱小孩。如果生的是男孩就要命人用桑木做弓,蓬草做箭,射天地四方。
  因为古代医学水平还不甚发达,产后护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自然也不怎么丰富。所以母猪的生育率和小猪的成活率都很低,而人类的生育率和婴儿的成活率自然也比猪好不到哪去。
  因此,要提高猪的产量,让大家都能吃上肉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一般只有当官的才能吃上肉,所以当官的通常又被称作“肉食者”)那么要提高人口数量,让婴儿顺利的长大,显然也不是那么的容易。

  为了少做无用功,提高社会效率,经过多年的归纳总结,大家一致决定,出生一百天之后还能存活的小孩才予以正式命名,并登记户口。所以给孩子命名,一般在三个月后的月末,然后选个黄道吉日,并举行相关礼仪。
  在行礼之前要替孩子剪胎发,男孩要在头顶中缝两侧各留一块头发,其他地方剪掉,叫做角。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摘录于《诗经》的课文《氓》中有一句:“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这其中的“总角”的角就是指的这个。而总是束的意思。
  总角就是在小孩八岁到十三四岁这个年龄段的时候,将这两块头发束起来,分别扎成发髻(注11),因为这样扎起来之后看上去很像两支角,所以这两块头发被称为角,而总角后来则用来代指这一年龄段的孩子。
  男孩要留角发,女孩就要在头顶留一横一纵两道头发,叫做羁。(注12)如果不这样剪的话,男孩就在头顶左边留发,女孩就在右边留发。
  行礼这一天,妻子要抱着孩子去见丈夫。贵族(大夫级别或以上的)夫妻要穿新衣,士以下的,则须将衣服清洗干净。参加典礼的其他人都要早早起床,沐浴更衣,为这对夫妻准备早饭。而且要用朔食(注13)的标准。
  行礼时,妻子抱着孩子从房间出来,夫妻分别站在大堂两边,丈夫面向西,妻子面向东。姆代替妻子传辞:“孩子的母亲某某选择某时带孩子来见他父亲。”丈夫答:“我会教导他懂得恭敬,遵循正道的。”(注14)
  说完后,丈夫一只手牵着孩子的右手,另一只手托着孩子的面颊或腮部,令小孩发出笑声,然后为其起一个名字。(注15)之后,妻子对答:“谨记孩子父亲的嘱托,使其将来能有所成就。”(注16)然后左转,把孩子交给他的老师。

  孩子的老师告诉女性亲属小孩的名字。管家通知男性亲属,然后开具一份出生证明,并妥善保管起来。然后管家到闾史(闾史,古代管理闾巷的小吏。闾,代指人聚居的地方。)处登记造册。闾史要将此一式两份,一份闾史保存,一份送到州府保存。
  一切搞定之后,大家再在家里开个party,happy一下,就算礼成了。
  注6:王充《论衡·四讳》:“讳女人乳子,以为不洁。”
  注7:“月辰”,陆宗达和王宁先生的《训诂与训诂学》中将其解释为月经,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两位先生在此处却摆了一个大大的乌龙,因为女子在怀孕期间是没有月经的,所以月辰又怎么能解释为月经呢?而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则将其解释为“生月之辰,初朔之日”。即生产当月的初一,这一解释应较为妥当。
  注8:孔颖达注解“夫正寝之室在前,燕寝在后,侧室又次燕寝,在燕寝之旁,故谓之侧室。”
  注9:“姆”,东汉大经学家郑玄注解:“姆,妇人年五十,无子,出而不复嫁,能以妇道教人者,若今时乳母。”
  注10:“帨”,音同睡,古代女子出嫁时,母亲所授。用以擦拭不洁。在家时挂在门右,外出时系在身左。

  注11:郑玄注:“总角,聚两髦也。”
  孔颖达疏:“总角聚两髦,言总聚其髦以为两角也。”
  注12:“男角女羁”,郑玄注:“夹囟曰角,午达曰覊。”孔颖达疏:“囟是脑之上缝。夹囟两旁当角之处,留发不翦。按《仪礼》云‘度尺而午’,注云:‘一从一横曰午。’今女翦发留其顶上纵横各一相交通达,故曰午达。”
  。囟,(音信)婴儿时,头顶的骨头有一条分开的缝没有合上,数年之后才会慢慢合在一起,长成一块闭合的头骨,囟即婴儿头顶骨未合缝的地方。

  注13:“朔食”,古礼之一,每月初一可享用较平常丰富的膳食。
  注14:夫对曰:“钦有帅。”钦:敬,恭敬。帅:循,遵循。
  注15:“父执子之右手,咳而名之”。孔颖达疏:“谓一手执子右手,一手承子之咳而名之。”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咳,小儿笑也。”《毛诗正义》之《诗·角弓》云:“谓指其颐下令之笑,而为之名”
  注16:妻对曰:“记有成。”,《通典》:“记犹识也,识夫之言使有成也。”
  日期:2013-01-22 01:05:53
  (3)这是一个拼爹的时代
  历史不过是一段反复重复往事的往事。真正能够超越历史,以史为鉴的人何其少也。以前有的,现在还有。前人犯过的错误,今人仍然要犯。过去的道理到了今天也同样适用。
  比如关于爹的问题。有个牛逼的爹,好处总是多过坏处的。当今的社会经验告诉我们,有个好爹,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在这方面,咱们的曹阿瞒自然也不能免俗,他的成功与他有一个好爹是分不开的。
  曹操的父亲叫做曹嵩,字巨高(这个字取得有点意思)。自从升级为爹之后,一股莫名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从曹巨高的心底油然而生,振兴家族的雄心壮志在腾腾地燃烧着。

  但如何实际操作呢?史书上记载这位曹巨高说他“质性敦慎,所在忠孝。”也就是夸他老实厚道,但并没有其他什么出彩的记载,比如政绩或者兵事方面的。估计这位仁兄老实是老实,但脑子估计不太够用,创新能力差了点。不过不要紧,创新不行,咱可以山寨。一千八百多年后的咱们不是也缺乏创新能力吗,但凭借着咱们“高超”的山寨能力,不一样让GDP年年高增长嘛。
  曹巨高,你也可以的!
  那么既然要山寨,就要有个好的山寨对象。那什么叫好的山寨对象呢?这一要能够学,学了有用;二要容易学,能够较容易地得到这种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这放在别人可能不那么容易找,但曹巨高很快就锁定了目标。这个被山寨的对象就是他的爹——曹腾。
  曹腾是一名宦官,是的,你没听错,这类生物又叫做阉人或阴阳人。宦官在东汉之前并不一定都是阉人,东汉光武帝中兴之后才“悉用阉人”。到了明朝,才逐渐被叫成太监。关于宦者的具体论述与释义可参见吕思勉先生的《三国史话》,我在此就不赘述了。
  继续说曹腾,这位曹公公不得不说其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太监。中国古代数千年的阉人史,宦官加起来何止千万,但唯独这位曹公公被正统王朝追认为了皇帝。魏忠贤够牛了吧,也不过才九千岁,而咱们这位曹公公可是万岁。
  那一个阉人怎么会有儿子呢?这儿子嘛当然不是亲生的了,是养子。而这个养子到底又从何而来,这却是一个千古迷案。
  陈寿先生的《三国志》中对这位养子曹嵩的身世也搞不太清楚,用了“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几个字来描述。而《曹瞒传》和《世语》则说曹嵩本是夏侯家的儿子,是夏侯惇的叔叔。但也有说法说是曹腾哥哥的儿子过继给了曹腾作养子以继承家业。
  根据当时的风气,亲兄弟的儿子过继给自己应当是最符合常理的。
  但不管哪一种解释,反正后来曹嵩的身世成了迷,连后来曹魏皇室自己都搞不清楚了。这种类似黑户口的身世背景也成了被人谩骂的把柄。
  后来袁绍攻打曹操时,为了做好统战工作,普及曹操的“丑恶嘴脸”,让大作家陈琳写了一篇檄文,里面就有辱骂曹操的老爸曹嵩,说他是从乞丐处捡来的野种。但不管他是从哪捡来的,从“法律”(继统)上说他就是曹腾的儿子,他有权继承曹腾的家产和爵位。

  曹腾字季兴,前面还有三个哥哥,分别字伯兴、仲兴、叔兴,他们的老爹叫曹节,也有认为叫曹萌,正体字“節”与“萌”形近。不过如果真的叫曹萌,那就真的太萌了。
  曹节是个很厚道的人,有一次邻居家的猪不见了,那家邻居觉得曹节家的猪和自家的猪很像,就上门找曹节要猪。曹节是厚道人嘛,也不和他争。你说是你的就是你的吧,你牵走吧。但过了几天,那只跑不见的猪又跑回来了,邻居看到之后非常惭愧,把曹节的猪送还了曹节,并连声道歉,曹节也不怪他。从此当地的人都十分敬重曹节。
  曹腾就是在这样一位父亲的熏陶之下成长的,其后的谨慎和忍耐的性格不得不说受到了其父一定程度上的影响。由此亦可以窥见父亲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一个怎样重要的作用。
  曹腾小时候估计家里不怎么富裕。所以小曹腾忍受了巨大的痛苦做了净身手术,进宫找了份工作。汉安帝时期他当了皇帝秘书处的一个小书记员(黄门从官),后来邓太后觉得小曹腾性格谨慎,所以让他给太子(即后来的汉顺帝)当伴读。
  由于小曹腾魅力不凡,不久太子就和他产生了感情,让他吃大餐,穿名牌,还经常得到比别人多得多的赏赐。(“太子特亲爱腾,饮食赏赐与众有异。”)太子即位为帝之后,便迫不及待地将这位好基友升为了小黄门,后来又升为中常侍。不要小看这两个官职,他们主管皇帝的诸多日常事务,包括起草诏书,充当秘书顾问,沟通后宫等等。担当这些职位的人往往可以对皇帝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和顺帝在一起的日子无疑是幸福的,但这也会招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汉顺帝永和四年(即公元139年),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各种各样一长串的家,各种研究的先驱,中国人的骄傲,张衡同志不幸逝世。后汉牛人卢植老师在这一年出生。同时,这一年曹腾同学遇上了一件不大不小的灾祸。
  同为中常侍的张逵、蘧(音渠)政见到曹腾和孟贲(顺帝的另一位好基友)受到宠爱,非常地嫉妒,便想了一个很幼稚的招数来陷害他们。这两个精神失常的阉人不仅吃自己同类的醋,也吃正常男人的醋。当时的大将军兼国丈梁商,处事恭谦颇受大家敬重,顺帝也很信任他。所以也遭到了张逵、蘧政的嫉妒。
  有一天这两个阉人向顺帝进谗,说梁商和曹腾、孟贲认为陛下这个皇帝当得不咋的,想要向各位王子征求意见。打算商议废掉陛下另立新帝,并请求逮捕叛徒坏分子梁商等人并治他们的罪。
  顺帝一听就知道这俩二货在忽悠他。顺帝义正辞严地告诉他们:“大将军父子是我的亲人,曹腾和孟贲是我的基友。肯定没有这种事情,是你们这些家伙嫉妒他们,所以才编些谎话来污蔑别人。”(帝曰:“大将军父子我所亲,腾、贲我所爱,必无是,但汝曹共妒之耳。”)
  这两个阉人知道皇帝不会相信他们,于是干了一件更幼稚的事情。他们写了一道假诏书,把曹腾和孟贲抓了起来。顺帝得知自己的好基友被抓之后勃然大怒,马上派人去放了曹腾等人,并下令把张逵和蘧政抓起来治了罪。
  虽然这件事情最终并没有对曹腾造成什么实际的伤害,但从此以后他或许更深切的懂得了在官场上混迹的哲学。
  要想混得好,只依靠领导的信任和宠爱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处事要八面玲珑,处处讨好,而且要建立一个庞大的关系网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在此之后,曹腾静下心来潜心修炼,直到一件大事的发生,他才再次出击,而这次敏锐地出击间接导致了东汉王朝的覆灭和曹氏家族的崛起。
  日期:2013-01-22 01:07:33

  汉顺帝永和六年(公元141年),大将军梁商病故,其子粱冀继任为大将军。不过这位新任的梁大将军一点没有乃父之风,不仅专横霸道,而且长得很丑,就跟半兽人似的。《后汉书》说粱冀,肩膀上耸如老鹰一样,眼角歪斜似豺狗一般,说话口齿不清,样子异常的抱歉。
  玩过DOTA的朋友都知道地卜师吧,地卜师啥样,粱冀就啥样。而且地卜冀从小就是一副典型纨绔子弟的调调,吃喝嫖赌抽占着,坑蒙拐骗偷干着,反正除了好人好事学雷锋就没一样是他不爱干的。
  顺帝死后,年仅两岁的冲帝继位。粱冀的妹妹晋级为太后,粱冀更加专横了,开始不断的专权排除异己。不久冲帝夭折,另一位年仅8岁的小朋友,刘缵继位,是为汉质帝。
  质帝是一位很聪慧的孩子,但再聪慧的孩子也难掩其童言无忌的天性。他非常看不惯粱冀专横的行为,当然也可能被粱冀的样子恶心到了。有一次在上朝的时候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竟然指着粱冀说他是“跋扈(注17)将军”。这让粱冀十分恼怒,你可以骂我丑,但你不能说我不温柔!他心想这孩子长大以后自己肯定控制不住,于是残忍地将天真可爱的小刘缵给毒死了。

  质帝死后,粱冀准备立年仅十五岁的蠡吾侯刘志为帝。但以太尉李固为首的众大臣们认为年长的清河王刘蒜公正严明,而且血统更加纯正,所以都要求立其为君,并将这个问题上升到了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空前强大的舆论使得粱冀感觉压力山大,并开始摇摆不定,倾向于妥协。
  就在这决定历史的重要时刻,蛰伏多年的曹腾敏锐地嗅到了这股不一样的政治气息。他连夜造访了大将军粱冀的府邸。在幽暗的烛光下,曹腾的双瞳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口中幽幽地说道:
  “清河王年长,想必处事成熟妥帖,且其为人公正,性格严明,若他当了皇帝,大将军的日子恐怕不是那么好过的吧。而蠡吾侯就不同了,他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小子,而且大将军的妹妹(另一个妹妹,非梁太后)即将嫁给他为妃,若立蠡吾侯,则今后大将军仍可以国戚的身份继续享受荣宠。如何裁决,还请大将军细细思之。”
  那刻意压低,却仍然阴阳难辨的声音仿佛远古的神谕向粱冀昭示着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一个优秀的政客,为了炽热的权力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当然也包括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福祉。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