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呀,后来哪

作者: 京虎子

  写几个医学史的故事,现在想好了两个:从人痘到牛痘、从奎宁到青蒿素,其他再说
  从人痘到牛痘
  人痘是用人的天花病毒制成的减毒疫苗,牛痘是用牛的天花病毒制成的疫苗,两者都是用于预防天花病毒感染的。天花曾经是人类历史上最厉害的烈性传染病之一,也是人类彻底战胜的第一个烈性传染病,从1798年开始牛痘苗接种,到1977年全球消灭天花,在已经有了有效疫苗的179年间,全球依然有6到10亿人死于天花。在没有有效疫苗的年代,儿童死于天花的可能性为三分之一,也就是说每三个孩子里面就会有一个在成年之前死于天花,不死于天花者也因为天花病毒的感染而留下后遗症,最明显的是一脸的麻子,天花让全人类变得很丑陋。

  人痘起源于中国,发明者已不可考。牛痘是英国乡村医生爱德华·琴纳发明的。人痘发明于前,牛痘发明与后,既有人痘,为何还要用牛痘?人痘和牛痘孰为尊?
  琴纳本人一直非常谦虚,同意没有人痘就不会有牛痘,甚至一厢情愿地认为中国会成为牛痘接种最先普及的国家,因为人痘是中国人发现的,实际上中国的牛痘普遍接种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开始。琴纳错在不了解中国的具体情况,不知道人痘在中国并不是社会流行的医术,而是专供皇室的屠龙之术。
  相传人痘之法出于昆仑山,这是来自北宋人的记载,很可能根本不是昆仑山来的,只不过为了故弄玄虚,显得是神仙的方子,才冠以Made in昆仑山的标签。
  种痘之法于北宋骤然一现,然后就消失了,根本没有在社会上有什么影响,直到明朝隆庆年间再现于安徽,经过5百多年,种痘之法已经从旱苗法改善为更安全的水苗法,但还是没有引起较大的关注,只是在民间流传,在此之后不久问世的中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中并没有记载种痘之法,说明还是没有什么影响,和北宋时一样,不过是在某古籍中有所记载。
  人的天花病毒除了人以外没有其他宿主,也就是说天花只能从人传到人。得过天花如果不死的话会获得终生免疫,不会再得天花,因此天花主要感染儿童。如果某地区和其他地区相互隔绝的话,就有可能没有天花。比如新大陆和旧大陆相互隔绝上万年,新大陆居民一直没有天花,也就不具备对天花病毒的抵抗力。欧洲人到达之后,天花成为新大陆居民最大的杀手,导致在一百年内人口只剩下10%。

  满族在关外时也没有天花,入关之后天花成为满族人一大死因,但由于满族人和外界还是有接触的,没有出现美洲印第安人那种惨状,但刚刚入关时,天花是满清的大患,顺治皇帝就是死于天花,康熙之所以能即位,就是因为他得过天花,可以保证不会死于天花。因此康熙即位后,为了保证爱新觉罗家的社稷,尽全力寻找预防天花的办法,就这样从民间挖掘出了人痘。

  人痘的思路很朴素,以毒攻毒,但具体操作上风险极大,如何减少病毒的毒性同时不丢失其刺激身体形成免疫能力,即便到了巴斯德的年代,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天花病毒不同于其他病毒,一旦毒力没有减弱,等于人工地得一场天花,冒高达三分之一的死亡的风险,对于皇室来说,是不可能让皇子们冒这么大的风险的。
  但是皇家有办法,可以用大量的人来试验,用各种办法来选苗,直到万无一失。正是靠着满清皇室不惜工本、不惜死人都原则,种痘之法在康熙年间就达到了可以为皇子接种的水平,到乾隆年间更为成熟,有“痘衣法”、“痘浆法”、“旱苗法”和“水苗法”,其中水苗法更安全和有效。
  但是,满清皇室并没有将这个研究成果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甚至没有在权贵中推广,一是因为这样做完全为了家天下,二是因为成本巨大,只有皇室有这样的能力。
  清代医书中关于种痘的内容达到10%,但这是太医院编纂专供皇家用到医学手册,不是给全国医生用的,而且当时也没有正规的医学教育。关于种痘在当时的情况可以用成书于乾隆年间的巨著《红楼梦》来证明。
  《红楼梦》中有天花,巧姐得天花了,大夫叫煮猪尾巴汤,凤姐供奉痘神娘娘,让家人忌煎炒,和贾琏分居,过了12天,巧姐成了麻子了,大家才折腾完。

  贾府可是皇亲,为什么不种人痘?
  说明在当时,人痘只限于宫廷,甚至只限于皇子。
  那么民间那?是大富人家和民间有距离吗?
  针灸在清代依然衰落,但《红楼梦》里还是出现过,从贾赦口中说出扎针灸婆子的笑话,说明当时民间还有扎针灸的,也说明民间没有种痘的,否则贾府起码也要考虑一下,不会让少爷小姐们得天花后撞大运。
  人痘在中国的顶峰就是这种情况,那么从人痘到牛痘是把人字换成牛字这么简单吗?
  当然不是,这两者之间缺少了一大段。
  日期:2013-03-27 07:45:22

  继续
  /////////
  无论如何,能够克制天花,人痘称得上奇术了。十七世纪末,俄国人在北京学到了种痘之法。1706年法国耶稣会传教士殷宏绪,靠送礼,从太医院的御医那里搞到了人痘接种的三个方子。
  人痘走出国门,一去法国,一去俄国,都无声无息了。
  耶稣会不是等闲之辈,之前靠奎宁治疟疾发了横财,对人痘这种可富甲天下的东西自然不会放过,但并没有捞到任何好处。原因很简单,这东西成本太高,不仅赚不到钱,而且会赔死。
  11年之后,新任英国驻奥斯曼帝国大使蒙太古一家来到伊斯坦布尔,大使夫人玛丽发现一个怪现象,这里的许多孩子没有得过天花,因为他们的脸上没有麻子。相比之下,英国的孩子大部分是麻子,她是成年后得的天花,成了麻子不说,连眉毛也没了,弟弟则死于天花。细问之下,才得知是因为接种的缘故。
  人痘之法从俄国传到奥斯曼帝国,并且经过了改良。北京的做法是塞鼻,这里则是用一根长针把上臂的皮肤划破,接种一个针尖那么多的天花种子,然后把伤口封好。这种接种办法源于非洲,很久以来那里就有把健康人的胳膊划破,用病人的血液涂抹以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之法。
  究竟是谁将非洲的土法和中国的宫廷秘方相结合同样已不可考,但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改革,这样做使得痘苗可以更快地起作用,也减少了传染的风险。同时相对于塞鼻等法,用长针可以达到定量,也便于推广。
  此后,疫苗接种技术没有实质性的改变,现在疫苗接种改为打针,还是在上臂部位。琴纳也一样用奥斯曼之法,只是换成牛痘苗,他是在这种改良人痘的基础上发明了牛痘的。
  这就和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一样,关键在于解决应用的难题,许多很不错的东西最后没有出现在市场上,就是因为无法解决应用的难题。中国的人痘之法几乎不能应用于人群,而奥斯曼的改良人痘之法可以应用于人群,也正因为它得到了应用,在技术上才能够完善起来。
  蒙太古夫人在伊斯坦布尔给她的儿子成功地接种了人痘,回到英国后赶上天花流行,赶紧为女儿接种,因为她娘家和夫家均为英国贵族,消息很快传到宫廷,经过在孤儿院的试验,威尔士王妃同意给女儿接种,两位小公主接种非常成功,人痘开始流传了。
  尽管如此,社会上对此抵触很大,一则安全性有问题,有可能导致人为天花流行,二来以教会为主认为天花上帝的意愿,不应该人为地抗争。蒙太古夫人非常执着,在她的努力下,人痘在英国站稳了,同时在英国的北美殖民地也获得成功。法国直到1774年路易十五死于天花后,新君路易十六接种人痘,才获得真正认可,离殷宏绪获得人痘方子已经快70年了。
  历史上第一次人痘大规模接种是美国独立战争开始后的1776年,大陆军进入波士顿之前,由于风传英军在撤退时在城里布下了天花病毒,华盛顿下令全军没有得过天花的统统接种人痘。
  从蒙太古夫人将改良人痘术从伊斯坦布尔带到伦敦,到琴纳发明牛痘苗,中间有70多年,这70多年是欧美两地人痘广泛应用的阶段。在应用之中,接种技术等到进一步完善,存在的问题也明明白白了。
  人痘的致命缺点是安全性,减毒再好,还会出现意外,这个意外在2%左右,意外的意思是因为接种而得天花并且死亡,1723年波士顿天花流行中,没有接种的人患天花的死亡率为15%,接种人痘的死亡率为2%。英国从1721年到1732年接种人痘者的死亡率也是2%。
  人痘在清廷中万无一失,是因为朝廷有人力和物力,而且是整个太医院为几个皇子服务。一旦到了较大规模应用时,由于没有统一的、质量得到控制的疫苗生产,会因为医生的水平、选苗的技术等因素出现失误。

  另外是成本昂贵,因为人痘接种是救命的医术,医生确实也冒着风险,所以接种的价格只有富人能承受得起,无法为社会大众服务。因为接种人痘后为了防止被接种者传染他人,要在接种站住一周,如果大规模接种的话,就要到处建能住宿的接种站,也是不可行的。因此人痘经过七十多年的临床应用,依旧停留在较小的范围内,无法控制天花的流行。
  琴纳接种过人痘,这段经历是一场他一生都不再提起的噩梦,因此他一直希望找到一种替代方法,对于他本人而言,确实是没有人痘就没有牛痘。
  日期:2013-03-27 08:14:16
  继续
  ///
  牛痘首先来自流行病学观察,琴纳发现挤奶女工不得天花,经询问后得知她们得过症状非常轻微的牛痘。
  这个现象其他人也发现过,但都认为是迷信,琴纳的师傅鲁德劳就是这么认为的,琴纳后来投亨特门下,再次提出这件事,亨特也认为是迷信。
  一个伟大的科学发现被医学界视为迷信,在今天看来是荒唐至极,在当时看来是合情合理,因为这个发现的匪夷所思之处在于突破了人和兽的界限,在人们的固有意识中,人类是超级生物,动物是低级生物,两者有一个严格的界限,琴纳的以牛痘以预防天花的思路是要用一种动物病来预防人类疾病,相当于人兽杂交一样了。

  欧洲人的这个态度和他们的信仰有关,而中国人则没有这个禁忌,如果中国人观察到这个现象,会不会很自然地用牛痘替代人痘?
  且不说技术上的问题,看看有没有这种可能?
  有,以牛抗天花,见于《本草纲目》,其法是到牛身上找49个白色的牛虱子,吃下去!
  只差一步到罗马,科学是最伟大的生产力,中华民族的振兴就差了从牛虱子到牛痘这脑筋一转弯的一步。

  很有可能有人感染了牛痘后不得天花,阴差阳错归功于牛身上的虱子,其他人吃了牛虱子依旧成麻子,某名医认为数目不对,便出现七七四十九这个很神秘的数字。
  《本草纲目》不加分辨地把所有能收集的方子全收集了,有没有用他不管,与其说是个大成就,不如说是个大仓库。由于没有经过验证,这个仓库只起到让人各取所需,不能为中国医学教育、规范化起到丝毫作用。
  牛虱子与牛痘虽然都有牛字,但因为中国的医生并没有在牛字上下功夫,而是走入巫术,错过了一个伟大的发现,因此错过了医学现代化的机会。牛痘的成功在西方导致医学进入现代化进程,七十年后巴斯德创立了现代微生物学,带动了科学的整体现代化。而中国医学照旧在传统的道路上沉沦下去,时至今日,不仅中医,很多西医还是没有真正树立现代化的医学观念,巫术还在中国医学界游荡着。

  琴纳的成功得益于他有一位好老师。时隔十年之后,琴纳再次向亨特提起牛痘,这一次亨特没有斥之为迷信,而是让琴纳去验证。
  琴纳走访10年前的那些挤奶女工。尽管周围的人相继被天花夺去生命,但得过牛痘的挤奶女工没有一个得天花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了牛痘的预防能力,但这只是观察,不是验证。
  琴纳给得过牛痘的挤奶女工接种从天花病人身上采取的样品和人痘,都没有出现任何症状。但是给另外一组得过牛痘的挤奶女工接种人痘后,其中有的人出现天花症状。
  临床试验无法重复,为此琴纳又花了十年时间才想通,这是牛痘本身毒力的问题,只有在牛痘在牛身上繁殖最高峰的时候取样,才能彻底抵抗天花。为此,琴纳进行了改良,不经过体外过程,而是当一个人手臂上长出牛痘后,从中取样直接接种到另外一个人的手臂上,以保证牛痘的毒力。
  三年后,琴纳成功了。又过了两年,琴纳先后发表了《牛痘的起因与后果—英格兰西部某些郡的调查》、《牛痘的进一步观察》和《与牛痘相关的事实和观察的继续》。
  和人痘相比,牛痘很安全,不会导致人为的天花传播和死亡,这样就可以大规模应用,最后发展到全民接种。
  天下无人不识君,拿破仑、亚历山大一世、杰佛逊、卡洛斯四世为琴纳而折腰。179年后,靠牛痘,人类消灭天花。

  琴纳本来有机会利用牛痘成为古往今来最富有之人,但他没有靠牛痘赚一分钱,而是无偿地提供给任何需要的人,自己则以一名乡村医生终老,一直到死前,每天给数百人免费接种。琴纳的名声一半来自他的无私,他的无私来自他坚定的宗教信仰,认为他所做所为是上帝的意愿,这种信念让他在十年孤独中坚定不移地探索而不放弃,牛痘的出现有人痘等先决条件,更有因人成事,是中国人说的天降大任与斯人。

  没有人痘,琴纳很可能不会发明牛痘,但并不表明牛痘不会出现,随着医学的进展,这个现象还会被其他人观察到,也会得到和琴纳相同的结果,只不过会晚一些,因为现代医学已经发展起来了。
  仅有人痘,是不可能出现牛痘的,因为人痘只是牛痘的两个先决条件之一,另外一个是非洲传统刺臂法。只有人痘,牛痘也只能是小范围应用的医术,不可能达到全民接种的水平。刺鼻法成为疫苗接种的标准方法,其贡献远在人痘之上。
  在中国,人痘是不能变成牛痘的戏法来,从人痘到牛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技术改良,之后有三分运气七分努力的琴纳,才得以成功。
  心平气和,才能读到历史的真相。

  日期:2013-03-28 09:38:55
  从奎宁到青蒿素
  人生真是太美好了,连数百年一遇的教皇辞职都让我赶上了,就见全世界各地的红衣主教们聚集罗马,选出了第一位出自耶稣会的教皇。
  能去罗马选教皇,代表在天主教中的地位,算起来都是一方霸主,至少可以一手遮鸡奸,反正有被选出来到那个顶缸,他不愿意顶了就再选一个。
  曾几何是,到罗马选教皇对于红衣主教大人们来说是催命,去以前得安排好情人私生子,洒泪和亲友告别:怕是要末日审判时再见了。

  难道当年教廷内斗险恶到了如此的程度?
  这是因为罗马的疟疾流行太厉害,从1492年到1590年将近100年间,先后有五位教皇死于疟疾。每一位教皇死后,就得选新教皇,各地赶来的红衣主教们总会有好多位死于疟疾,以至有人干脆拒绝去罗马,你们愿意选谁就选谁吧,我弃权。
  1640年,耶稣会的胡安?德?卢高被选为红衣主教,很坦然地去罗马上任了,选他的那帮人笑得尿都出来了:这傻瓜还真以为是好事哪。
  到了罗马正好是夏季,教廷里天天办丧事,一多半患疟疾,剩下的一小半人已经打算开溜了,人心惶惶唯独卢高泰然处之。莫不成真来了个圣徒?非也,卢高从随身带的小箱子里拿出一小把粉,就水吞下:诸位,耶稣会有神药,从此不惧疟疾。

  什么东西?
  耶稣会粉。卢高将该份分送教廷中得疟疾之人,服下数日后竟然痊愈了,耶稣会粉名气大振,大家纷纷索要,对于非教徒中人,卢高就不白送了,要用真金白银买,从此耶稣会财源广进。
  耶稣会粉,是用生长在南美的金鸡纳树的树皮磨成的粉,1820年,法国科学家皮埃尔?佩尔蒂埃和约瑟夫?卡芳杜从中成功地分离出抗疟有效成为,命名为奎宁。
  日期:2013-03-31 21:15:17

  继续
  ///////////
  疟疾是一种寄生虫病,它之所以厉害,是因为疟疾的疟原虫可以在人体内寄生,也可以在蚊子体内寄生,还可以在其他灵长类体内寄生,只要有蚊子存在,疟疾就能在传播。没有人一生中不被蚊子叮咬过,如果生活在热带地区的话,被蚊子叮咬的次数就数不清了。比如马拉维人平均每年被蚊子叮咬170次,因此他们之中40%到70%身上有疟原虫寄生。蚊子中只有按蚊能够让疟原虫寄生,在430多种按蚊中,大约有70种能够传播疟疾。

  疟疾的传染性很强,远非艾滋病所比。每个艾滋病毒携带者能感染两到十个人,而每个疟疾病人能感染上百个人。母蚊子在产卵之前要饱餐一顿鲜血,如果此时它所叮咬的是一个疟疾患者,疟原虫就会进入蚊子体内,其孢子存在于蚊子的唾腺中,当这只蚊子再叮咬下一个人的时候,疟原虫就通过蚊子传入人的血液中,先在肝细胞中增殖,一周后进入红细胞,又可以在蚊子叮咬时让蚊子吸走,再传给其他人。

  疟疾分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型疟四种,每一种都是由一种疟原虫造成的,其他种疟原虫能在其他动物身上寄生,包括灵长类动物、啮齿类动物和鸟类,但不能在人体内寄生。各种疟疾的症状都差不多,发烧、寒战、剧烈头痛和肌肉痛。疟疾常常会复发,发烧通常是间歇性的,为期两到三天,但恶性疟则不会出现间歇性发热,因为病人很快进入昏迷,然后死亡。死于疟疾的人主要是因为患恶性疟造成的。

  早在人类出现之前,疟原虫就在非洲存在了。蚊子起码出现在4千万年到6千万年前,疟原虫起码出现在3千万年前,那年月人类连个毛都没有,蚊子吸其他动物的血,疟原虫以蚊子为基础,再适应其他动物。
  这样一来人类从诞生之时很染上疟疾,很可能在古人类和猩猩的接触中,疟原虫从猩猩身上进入人体,由于偶然的机会而适应了人体,再经过蚊子在人类之间传播。到了一万多年前,人类开始定居、从事农牧业,人类的基因的自然选择速度加快,尤其是一些不利于对抗疟疾的基因消失了,因此疟原虫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类的基因结构。
  经过许多万年的共存,人类对付疟疾的办法是基因变异,一是人红细胞表面的一种蛋白,被称为Duffy抗原缺失。人类故乡西非和中非地区的人有很大比例缺少Duffy抗原,有效地间日疟和三日疟在这些地区便不再构成威胁了。二是珠蛋白β链基因发生单一碱基突变的镰状细胞贫血,非洲、南亚和中东人中多达40%的人具有这个基因突变,这个突变可将恶性疟的死亡率降低90%。但这是壮士断腕,因为遗传了镰状细胞贫血的话,婴儿的死亡率达25%。

  有基因突变还得看是针对哪种疟疾,没有基因突变就毫无办法。
  日期:2013-04-02 08:35:31
  继续
  ///

  人类的饮食习惯中都包括调味品,通常认为这是为了增加食物的味道,有没有人考虑过在饥不裹腹的年代,只要是咽得下去的东西都吃得很痛快,怎么可能还需要调味?这是到了食物丰富以后才出现的需要,古人能吃顿饱饭已经是最高境界的追求了。
  调味品起源于灵长类动物咀嚼树叶树皮的习惯,这种习惯正就为了对付疟疾,因为植物的外皮和叶子上有些能够抵御寒战的成分,世上两大灵药阿斯匹林和奎宁都来自树皮,这种习惯被人类继承下来,渐渐地变成饮食的一部分。
  1638年,西班牙王国秘鲁总督钦康的夫人在利马患上疟疾,总督的医生胡安?德?维格听说过印第安人用产自安第斯山北部的金鸡纳树的树皮治疗发热,建议试一下,总督马上派人到800公里外的罗克莎把金鸡纳树的树皮取回来,维格将之研磨成粉末,加在葡萄酒中,让总督夫人服下,总督夫人的热病居然奇迹般地消失了。
  在民众的要求下,总督从罗克莎买来大批的金鸡纳树皮,磨成粉后由总督夫人亲自分发给民众,此物被称为总督夫人粉。耶稣会在派驻利马的医生阿格斯提诺?萨鲁曼布雷诺的帮助下,建立了从利马到欧洲的金鸡纳树皮商业通道,控制了金鸡纳树皮,将之制成粉在欧洲出售,获利极其丰厚,这种药被称为“耶稣会粉”。

  在药物史上,奎宁和阿斯匹林是植物药的代表,于是一些因为挺中医而哈全球草医者将奎宁列为美洲医学起码是印加医学的伟大发明,标志美洲传统医学也很辉煌。但是这些人没有想到一个问题,美洲原来根本就没有疟疾,印第安人怎么可能有一种草药去治一个不存在的病?
  疟疾是最古老的传染病,但它是一种热带和亚热带疾病,远古时人类从白令海峡的陆桥来到美洲时,他们身上也许有疟原虫,但由于跨越两块大陆的时间较长,加上气候寒冷,他们携带的疟原虫都死了,寒带也没有蚊子,等到他们到了有蚊子的地方,这批人血液中不存在活的疟原虫了。美洲的土著蚊子没有疟原虫,因此直到欧洲人来到新大陆之前,这块土地上没有疟疾。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