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皇帝真有病——朱元璋的正面与侧面

作者: 宗承灏

  主要内容:
  在古今中外的帝王们中,朱元璋的身份应该是最为特殊的一个,他来自于社会的最底层,算是草根中的草根。朱元璋的一生受到了太多来自于精神层面的冲击,地位的卑下、处境的艰难、斗争的惨烈,在他的心里留下了太多的创伤。一旦权力在手,巨大的落差使他产生了恍然若梦之感。自卑、恐惧、危机意识纠结在一起,在他的精神上形成了一种近乎变态的被害妄想。他的行事处世更像是一个权力病人,他用权力囚禁万民的同时,自己也被装进了权力的套子里。作者在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中,筛选了大量的第一手史料进行深度解读。明朝本就是一个可堪深度研究的时代,作为这段历史的主宰者和主导者,见证者和参与者,朱元璋的心灵图景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是这段历史最真实的写照。

  日期:2013-01-26 12:32:25
  ●正面:从“江湖之远”到“庙堂之高”
  一、朱元璋的身份转换
  佃农、游民、和尚、造反者和皇帝,朱元璋的一生至少有五次以上的身份转换过程,而每一次身份转换都是个人价值的提升与自我的蜕变。或许生来就是小农的缘故,朱元璋的一生,都对一个完全由大量小农组成的静态社会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追究这一情结的深层原因,除了与生俱来的“阶级感情”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小农出身的朱元璋,最为了解小农在社会结构当中的脆弱性,那种无所凭依的生存状态决定了他们经受不起任何社会波动的冲击。

  朱家当年就是在这种社会波动中由自耕农而佃农,由佃农而终于几乎全部饿死。小农应该是一个社会当中,最厌恶社会波动的群体。一个由这种社会波动的厌恶者所组成的社会,它的稳定性自然应该是极高的。
  1、失去土地的佃农

  朱元璋出身于一个佃农家庭,他的父亲连个正儿八经的名字也没有,只能叫朱五四。没名没号的底层小人物在任何时代里都像野草的种子撒在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落到哪里都会生根。
  朱元璋的祖籍在沛县,与汉高祖刘邦是同乡人。他的祖父朱初一从沛县举家迁至集庆路的句容县(今江苏省句容市)。随着元朝的统一,城头变幻大王旗,宋朝百姓就成了元朝顺民。元朝臣民都被编进固定户籍,包括民户、军户、匠户、灶(煮盐)户、站(驿站)户、儒户、矿户等,有几十种。不同户籍要为国家承担不同供纳和劳役。这种强制性的供纳,与劳役者的身份并没有绝对的联系。国库里面缺什么,人民就要无条件供纳。

  日期:2013-01-26 12:32:46
  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被编为矿户中的淘金户,这就意味着朱家每年都要向朝廷缴纳定额黄金。句容县从来就不是黄金出产地,而赤贫户朱初一一辈子也没见过几次黄金,更不要说淘金。没有办法,朱家只有卖掉粮食购买黄金去缴纳。本就贫家小户,又怎能经得起这般折腾,日子过得异常艰难。

  万般无奈之下,朱初一只好带着全家人候鸟似地四处迁徙。一路艰辛,来到洪泽湖南岸的盱眙(江苏淮安市盱眙县),此处有大片因战争而抛荒的土地,便停下来开荒种地。农耕社会求生存,土地是活命之资。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也在这里娶妻生子,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大时代里,普通老百姓根本就没有享受幸福生活的资格,能活着就已经是最大的奢侈。
  官府的敲榨和聚敛让草根小民难以生存,朱家也不例外。可以说,一个穷家破业的小户在当时的生存成本与他的身份极不相称。按照元廷规定,淮河流域的农民需要缴纳丁税、地税和科差。
  在大多数年份里,地税每亩三升,丁税三石,将近地税的一百倍,即一百亩地折一丁,对于朱家这样人多地少的贫困户来说,沉重的丁税负担让他们难以承受。像朱五四家,三个成丁,需要缴九石谷,再加上地税,每年不下十石。税粮要由税户自己输纳进仓,则每石税还要再贴进去鼠耗三升,分例四升,共七升,这就接近十一石。除了丁税和地税这两项负担,还有科差。科差主要包括丝料、包银、官吏俸钞三项,是按户缴纳。规定每户纳丝1.4斤,包银钞四两(银钞二两合银一两),官吏俸钞五钱至一两。

  日期:2013-01-26 12:33:11
  除此之外,民户还要负担筑城、挑河、运粮、打马草、造船、造甲仗军器等徭役,而那些富户所要承担里正、主首、社长、看仓库子等职役,其主要职责是招待各级来往官员,所产生的费用不是小数目,他们就将负担转嫁到那些小户头上。如此沉重的负担,对于朱家这样的小农实在是无力承受的生命之重。
  对于朱元璋来说,家族的卑微出身是他无法躲开的宿命。他在御制皇陵碑中回顾到:昔我父皇,寓居是方。农业艰辛,朝夕彷徨。正因为出身于农业社会的最底层,成为帝王之后的朱元璋对农民生活有着更深的情感体验,护农之情也与其他帝王有着本质区别。与此相对,对于上层社会,朱元璋采用法家的冰冷的法律以及铁血手段解决问题;对于下层,朱元璋试图以儒家的温情和道德秩序,来建立自己心目中理想的静态农业社会。 

  洪武初年,湖北的荆州、蕲州两处发生水灾,户部主事赵干奉命前往赈灾。赵干从京城出发,一路游山玩水耽误了两个多月,等他到达受灾之地后,又磨磨蹭蹭迟迟没有放赈,造成大量灾民饿死。

  消息传至南京城,朱元璋龙颜大怒,他立即下令将赵干斩首示众。在《太祖实录》中,还载有这样一段指示:夫民灾而上不恤,其咎在上。吏受命不能宣上之意,视民死而不救,罪不胜诛。其斩之,以戒不恤吾民者。也就是说,老百姓受灾而不抚恤是我这个做皇帝的错,如果官员受命却不及时去办,置老百姓生死于不顾,立斩,以此来警醒那些不爱民惜民的官吏。
  朱元璋的父祖世代务农,并没有值得大书特书的传奇事迹。倒是他的母族一系,也就是他的外祖父有些特殊的生活经历。朱元璋的外祖父姓陈,早年曾经在南宋末年抗元名将张世杰麾下从军,并且参加了南宋与元朝铁骑最后一战,也就是发生在广东新会县的崖山之战。
  在这次大战中,以南宋宰相陆秀夫仗剑逼令自己的妻子儿女跳下大海,然后自己背负着仅有六岁的南宋末代小皇帝蹈海而亡,也就此宣告南宋王朝的覆灭。在这场大战中,朱元璋的外祖父,那位有着传奇经历的陈老先生在刀剑横飞中,被打落海中,后被人救上岸,并历尽艰辛逃回老家。一直避居乡间,靠巫术、卖卜与看风水为生,活到了九十九岁才离开人世。
  按照时间推算,朱元璋出生的时候,那场大战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在朱元璋的记忆深处,母亲陈氏在他面前不知道重复讲述过多少遍外公抗元的英雄故事。朱元璋的童年甚至少年时期,这位老人依然健在。故事中那些忠君报国的理想及反抗异族压迫的观念在朱元璋幼小的心灵深处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让他从小就对王朝更迭、天下易主之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政治意识也比同龄孩子来得更为真实与强烈。

  日期:2013-01-26 12:37:12
  朱元璋的母亲是陈老先生的二女儿,天性开朗大方,深得其父喜爱。在她幼年之时,见过大世面的老先生就开始教女儿读书识字,给她讲述自己经历过或者没有经历的历史掌故和各地的风土人情。
  长大后,陈二娘能歌善舞,曾经在乡间迎春赛会与社戏上都有上佳表现。更为重要的是,朱元璋出生之后,尽管家境窘困,陈氏还是节衣缩食将儿子送进私塾。朱元璋在里面只读了一年多时间的书,由于生活实在难以维系,朱元璋只好辍学回家,像其他孩子那样过着放牛割草、补贴家用的生活。这一期间,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下,朱元璋勉强学完了《百家姓》、《千字文》等发蒙读物,为自己打下了浅薄的文字根底。不夸张地说,正是因为有了陈氏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朱元璋的眼界与心胸有了区别于一般农人的开阔度。

  朱元璋是在父亲朱五四搬到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后不久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朱五四是他的本名,或许是觉得这个名字过于随意,后来朱元璋为父亲追加了名字——朱世珍。
  元朝末年,由于无休无止的战乱,造成濠州的钟离、定远一带地广人稀。尽管如此,贫瘠而广袤的土地,却没有一尺半寸属于朱家。此处毗邻舜耕山,境内经常有虎豹出没。“樵者不敢入于山,农者不敢耕于野,商旅不敢出游途,孳畜不敢牧于薮”。当地官府领兵马及当地的猎户,七八年间擒获一千余只猛虎。朱元璋全家迁居孤庄村时,“自定远抵淮涘,南北数十里,嵁岩林莽,虎聚为患,村落震恐,行旅戒严于其途。后元命将军应宜儿赤捕杀殆尽,其患始熄”。孤庄村之名,可能与那里人烟稀少、虎聚为患有着很大的关系。

  日期:2013-01-26 12:38:24
  朱元璋出生于元文宗时期,他出生的时候,整个中华大地正处于蒙古异族的统治之下,全国人分四等,蒙古、色目、汉人、南人。朱家属于南人范畴,位居社会阶层的末流;而在这末流的南人之中,朱家又是最为穷困、最为低贱的雇农,应该属于草根阶层中的草根。有人说朱元璋在他做了皇帝以后,也从不讳言自己出身低微,言必称“淮右布衣”、“江左布衣”、“起自田亩”、“出身微寒”一类的字眼。

  其实也并非如此,朱元璋在当了皇帝以后,曾经有一段时间也为自己的出身感到苦恼。自己并非天生贵胄,也不是中产阶级,而是彻头彻尾的草根阶级。古今中外的帝王中,唯独他是含着草棒子来到这个世界,这让朱元璋感到自卑。他曾经暗示身边那些文臣儒士,想想办法让自己与前朝的某位名人攀上关系。他想到了理学大家朱熹,只要能够与朱熹攀上关系,自己就成了圣人之后。圣人之后做皇帝,应该是符合天道神意的事。有一次朱元璋接见一位朱姓县教谕,问他是否是朱熹的后代,教谕回答说自己虽然仰慕朱老夫子,但朱熹并不是自己的祖上,不能乱认祖宗。这件事对朱元璋刺激很大,连小小的教谕都不肯乱认祖先,何况自己这个一朝天子。于是朱元璋就打消了先前的想法,坦承自己是一介布衣。

  “布衣”这个词虽然是平民百姓的代名词,但是这个词蕴含着平民百姓的一种骄傲感。布衣的原意是指那些没有官职的士人。朱元璋称自己是“淮右布衣”不能说错误与否,只能说有模糊概念的嫌疑,拉进与群众的距离。对于成功者而言,最初的身份越低微,经过奋斗所获得的社会身份越高,卑微与显赫的落差是炫耀的资本。
  作为一个没有多少传统文化教养的游民,朱元璋用“淮右布衣”来界定自己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游民与士人的界限。严格划分,朱家的雇农身份是乡村社会里的赤贫阶层。
  日期:2013-01-27 10:07:36
  元天历元年(1328),对于朱家而言,可谓双喜临门:七月,老大重四娶妻王氏,朱家有了第一房媳妇;九月十八,老夫妻俩又喜得四子重八(朱元璋)。王氏在朱重八出生两个月前就进了朱家的门,可以说是看着朱元璋长大的朱家大嫂。
  穷人家的孩子一个接一个地出生,添丁进口只会使艰难的生计更加雪上加霜。在传统农业社会阶段和传统农村生活方式下,生育抚养孩子的成本和机会成本都较低,家庭抚养孩子的成本也较低,而孩子较早地投入经济活动,能给家庭带来收益。加之传统农业社会中,孩子由于饥饿、营养不良、疾病、战争等原因,死亡率较高,不容易存活,孩子稀缺,因此,孩子成了收益较高的资源。穷人的孩子出生本没有多少值得记录的,可是由于朱元璋后来成了皇帝,原本平淡无奇的出生却由后人杜撰出一起灵异事件。《明太祖实录》中记载:朱母神奇受孕,孩子出生的时候满室红光。

  朱元璋投胎于朱家,注定了他从娘肚子里刚一钻出来,就成为社会最底层人群中一员。朱元璋出生的时候,朱五四已经是年过半百之人,也算得上老来再得子。只是这新生的孩子在当时并没有表现出改变这个家庭窘境的迹象,反而在一串嗷嗷待哺的小生灵中又增加了一个负担而已。当然对于乱世中的社会底层人群来说,孩子又何尝不是一个家族,一个家庭在艰难世道这场轮盘赌中的一个筹码?

  朱元璋出生的时候,大姐已经嫁给了盱眙县太平乡段家庄的王七一。上天并没有眷顾这对贫贱夫妻,夫妻二人在婚后不久便相继而亡。朱元璋还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大哥好不容易娶上一房媳妇,可是二哥、三哥想要成家立户,几乎成了不可完成的任务。实在没有办法,他们只好都入赘女方家做了上门女婿。朱元璋登基后封二哥重六为“盱眙王”、三哥重七为“临淮王”,有人根据他们的封号,推测出他们的各自的入赘地。二哥为盱眙,三哥的为“钟离之东乡”。 入赘,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一直被认为是不光彩的事情。《汉书?贾谊传》有“家贫子壮则出赘”的话,可知是穷人家孩子的一种不得已的出路。对于朱五四而言,让两个儿子入赘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这样做既可以让他们有了家室,也少了两口人的调费,还少了二丁的重税。二姐嫁给了钟离县东乡的渔户李贞。

  日期:2013-01-31 12:55:19
  朱五四虽然有四子二女,但是和他在一起过日子的只有重四、重八两个儿子。朱重四夫妇生下二子一女:长子圣保,二子驴儿(即朱文正),女儿就是后来的福成公主。这样算来,朱五四一家应该有八口人。
  元顺帝至元三年(1337),朱元璋已年满十岁,为了逃避沉重的赋役,朱五四又将家搬到了钟离县西乡,依然靠租地耕种,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条件。西乡的土壤较差,又加上当地的灌溉条件也不行。一年忙到头,缴了租子就所剩无几,没办法他们只好第二年再次搬迁。这一次他们又搬到了太平乡的孤庄村,为一个叫刘德的地主做佃户。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最基本的生活来源都要仰赖主人。刘德是那种与我们想象并无多大出入,为富不仁的地主,对佃户尤其苛刻。如果碰到大灾之年,即使皇恩浩荡,专门发下减免租税的诏书,所起的作用也是极其有限的。地主刘德以减税不减租为由,逼着佃户缴全租。佃户们缴不出,他就放高利贷。通常是借别人一百,先扣出利息,实际上别人只能拿到八十,等到好年景,他会连本加利和租谷一起催缴。朱元璋一家人辛辛苦苦忙碌一年,等于是为地主家忙活。不种地连活下去都难,种地反倒欠下不少债,这就是当时的社会现实。

  日期:2013-01-31 12:56:00
  等到朱元璋可以满世界跳跃奔跑了,他作为小长工帮地主家放牛以贴补家用。明嘉靖年间,王文禄《龙兴慈记》记录了少年朱元璋杀犊讹主的故事:小时候朱元璋经常替地主放牛看羊,爱玩爱闹会出主意。有一次,几个放牛的孩子饿极了。朱元璋就自作主张把财主的牛杀了,然后和小伙伴们一起将牛煮了吃。吃完后,朱元璋吩咐伙伴们把小牛的皮骨埋了,将牛尾巴插在山上石头缝里。财主问起,朱元璋说是小牛钻进山洞去了只留下尾巴,拉了半天拉不出来。

  对于一个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孩子来说,这是十分大胆的行动,其直接目的是为了消饥解馋,而其深层动机则是对田主欺压的间接报复。明史学家吴晗认为,那些日后为朱元璋冲锋陷阵的大将汤和、周德兴和徐达等人,也在分牛而食的小伙伴当中。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日后为朱元璋成就霸业冲锋陷阵功勋卓著的许多将领在这时候已经与他形成了臣属关系。从这些游戏当中,可以看出少年时代的朱元璋,已经具有为改变自己的处境命运而敢作敢为的性格萌芽了。

  随着侄儿、侄女相继来到人间,朱元璋在家中的地位也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朱家迁居孤庄村那年(至元五年,1339),他的父亲朱五四已经有五十八岁,母亲小五岁。当时的贫苦农民能够活到五十岁以上,已经算是老人了。朱元璋这时候刚满十二岁,全家八口人生活重担,就落到了哥哥朱重四的肩上。重四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不仅要上奉父母,下养子女,同时还要承担对小弟重八的照料。朱家是底层民众中的赤贫家族,连赖以生存的土地都是从地主后来租种的。每天在地里忙碌了一天的朱重四,像一头疲惫的老牛,有着暴躁的脾气和无言的沉默。每每回到家中,看到逐渐苍老的父母和玩性正烈的弟弟,脸色总会变得异常难看。这种态度,让朱元璋和他的家人并不满意。

  日期:2013-04-08 21:59:46
  朱元璋在《御制纪非录》中就记下了这段令人肝肠寸断的往事:朕不幸有骨肉乘离之患,且从孙(朱)守谦(朱文正之子)之祖(即朱重四),幼因皇考(父亲朱五四)惜之甚,及壮,无状甚焉,其非奉父母之道,有不可胜言。也就是说朱重四对父母有过分之举,至少让朱元璋感觉到了冷落、甚至虐待父母的嫌疑。
  对自己的父母的态度尚且如此,对弟弟估计也好不到哪里。朱重四的二子一女年龄都比朱元璋要小,朱元璋在家中的地位可想而知。在朱元璋的记忆深处,他和大哥共同生活的十七年时间,兄弟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有很多不愉快的往事留在心头。
  在那样一个纷乱的大时代背景下,一个农民的命运绝对不会比地上爬行的蝼蚁好到那里去。一场突发的灾难,就会让整个家族和个人陷入难以自拔的人生绝境。农民是在土地上生根的,一切纲常教义,一切与“安分守己”,“安土重迁”有关的大道理都是建立在土地的基础上。他们一旦因无处不在的压迫榨取而从土地上游离出来,成为社会上的浮浪者、浮食游民,以前所有的社会思想的羁绊,便不再对他们发生效用。

  对于后来经过打拼成为帝王的朱元璋来说,他并不想掩饰自己卑微的身世。做了皇帝的朱元璋,命令他的儒臣们将自己的身世和经历用文字记录下来,可是执笔者总是不敢直接描述朱元璋当年艰难窘迫的处境,他们落笔时常有所保留,或文过饰非,美化的成分居多。朱元璋似乎并不领这份情,他对那些似是而非的文字并不满意,甚至亲自动笔来书写自己的历史。也只有朱元璋能把自己当年所经历的场景和情感准确地表述出来,他的贫穷家世和早年的艰苦经历一再在他的文章中出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他在洪武十一年(1378年)写的《御制皇陵碑》。

  日期:2013-04-08 22:00:23
  这块石碑现在就立在安徽凤阳的朱氏祖坟前,碑文中如此写道:予时秉缆窥形,但见苍颜皓首,忽思往事之艰辛。况皇陵碑记,皆儒臣粉饰之文,不足为后世子孙戒,特述艰难,以明昌运,俾世代见之。也就是说,自己常常照镜子,见到容颜渐老,头发发白,就难免会想起当年所经历的艰难困苦。以前写的皇陵碑文,都是儒臣们粉饰的文字,不足以给后世子孙留下鉴诫。所以自己要特意记述艰难的身世,让后人明白我这个皇帝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权力巅峰,一步步实现家国昌盛的,要将自己的奋斗史原原本本地传至后世。

  从至元五年(1344)到至正四年(1339),朱元璋在孤庄村生活了五年之久。在那些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贫寒岁月里,朱元璋从12岁的少年成长为17岁的青年。穷人家的孩子进入十七岁,并不是如花的年纪,他已经作为一个家庭主要劳动力,与父兄一起扛起生活的重担,他要应对所有农活如臂使指、挥洒自如;他要熟悉当地的民风民俗、人情世故,甚至成家立业顶起一个户头。如果不出意外,朱元璋将沿着他父兄的足迹成为一个勤劳、淳朴、忠厚的凤阳农民。

  对于生于封建时期的农耕民来说,他们一旦脱离了祖辈生息之地,往往就意味着脱离了宗法网络的庇护,就会很容易被当时的主流社会所抛弃,成为一名游荡于城乡之间的游民。游民是在主流社会失去容身之地的人,他们所托命的空间就是所谓的“江湖”,那里风波险恶,一饱难求。他们成为在农村之间辗转,租种土地,以农为生,没有流入城市的人群。

  日期:2013-04-08 22:02:20
  元至正四年(1344),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彻底摧毁了朱家相对宁静的贫寒岁月,也完全改变了朱元璋的人生境遇。在这一年的春季,数月无雨,土地龟裂;铺天盖地的蝗虫把残存的青苗吞噬得干干净净;接着,一场席卷黄淮大地的大瘟疫在蝗、旱两灾的双轮驱动之下,更是威力空前,使朱五四全家顷刻之间陷入灭顶之灾。
  朱元璋的父母和长兄都死在了这场天灾人祸中,朱元璋在《御制皇陵碑》中,痛苦地回忆了这段人生经历:俄而天灾流行,眷属罹殃。皇考终于六十有四,皇妣五十有九而亡。孟兄先死,合家守丧。从四月初六到四月二十二,短短的十几天内,父母、长兄相继死亡,对朱家来说,无疑是天塌地陷。按道理说,朱元璋的几个哥嫂、姐姐等亲人,必须返家送葬。史书记载只有朱元璋的二哥重六回家主持葬事,没有提到他的三哥重七,估计也是凶多吉少。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