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解读山海经的钥匙
作者:
小砚的白玉刀
http://img9.tianya.cn/photo/2010/6/18/23424718_38784197.jpg
第一话,前言
一晃今年35岁了,大学工科学士毕业后工作了13年,其中后12年是在一家公司,一直做工程师,分析机器的故障,从最初的面对客户的基层技术部门做起,到现在一个类似全球运行维护专家组的部门。多年来工作上遇到很多坎,但总的来说,同事领导都好处,靠大家的帮助我一路走了来。但是,在内心里我一直喜欢历史,一直对古文字很感兴趣。3年前结婚后回到成都,重拾以前的梦,回到川大报了个中文系研修班。交钱以后被告知,没有课程,不能使用学校图书馆,有的只是一个导师,学期两年,没有答辩,没有学位。老婆一家很反对,认为我应该去读有钱途的课程,比如MBA,又能拿学位,更重要的是能有机会结识经济领域的人,对我以后出去做生意挣大钱有帮助,我执意要学这个,他们又一次流露出对我的失望。见过导师,谈到我喜欢的两样东西---古文字和《山海经》,担心《山海经》太偏重历史而为中文系所不容,还好,老师要我放弃一切框框,按自己的兴趣尽量往前走,他会尽力帮我,从专业的角度,引我入门……两年嗖的一下就过完了,期间老师也忙我也忙,前后见了四面,书倒是杂七杂八读了几本。
《山海经》以前买过一本,很随意的,按老师的说法版本不好,给我推荐了好的,我也没记住,仍然用这个岳麓书社的普通版。以前买得有扶永发老师的《神州的发现》,很喜欢扶老师的新视角。老师后来推荐了一些书,也借了些给我,但凡我读着觉得好的,立刻在上面贴满标签,待到下次见老师要还书时,我就到二手书网上买了新的还给老师。其中吕子方老师的《中国科学技术史论文集》我感觉获益最多,其他的《山海经》著作,不论是大学者,大教授,基本都是建立在错误的方向上,愈行愈远,这也让我萌生了要写这篇文字的意念,我要通过这篇文字将《山海经》的来龙去脉尽量弄清楚,将夏以前的中国历史的方向纠正到正确的轨道上。(我不知道谁会读到这篇文字,读到的人,不论专业人士或是对历史感兴趣的普通人,读到这里多半会笑我颠妄。但是---我知道我在写什么,我坚信我的方向,那是建立在我对历史的了解,对实物的考证,以及我多年的逻辑思考方式上的)。
古文字方向,最初老师推荐的照例是《说文解字》,我认为此书太不好,没兴趣看这胡编乱造的东西,老师接着推荐大康老师的《文字源流浅说》,这本对了我的胃口,我是好好啃了这本书,作满标签,这是我古文字的入门书,大康老师的书也有很多地方需要讨论,但是他的方向我认为对,和许慎那本闭门臆想兼为儒家礼教吹嘘的《说文解字》截然相反。只是大康老师一生草根,连个教授都不是,多数时候靠刻章糊口,所以在影响力方面,大康老师的著作和与封建礼教结合而为政权所推崇的《说文解字》完全是天壤之别。不知是不是因为我也是草根,反正我是以大康老师著作为学习教材,以《说文解字》为反面教材,以这种方式在走。能走多远,不知道,下一步的计划是研究金文和甲骨文拓片,结合郭老的书,走走,不过,我发现好像我对古文字的兴趣在慢慢淡化,能不能走到下一步,难说了。
以上都对我这篇文字有益,除此外,我脑子喜欢胡思乱想,喜欢听人吹牛,特别是我一清华的同事,吹起牛来,我不得不服,清华的就是厉害,他的吹牛给了我很多启发。还有,我还喜欢青铜器玉器,虽然目前还在真伪辨识的初级阶段,但不得不说---实物,在研究历史面前,永远凌驾于任何文字的东西。
打算开始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我的女儿还没有出生,今天她都10个月了,我还没有写完,我承认我是个很拖沓的人,当然我也有借口,带女儿忙,还有,家庭这一年也让我经历了太多的东西,我的心在这一年经历的磨砺注定会改变我后半生的行事,不过人生本身就是经历,不知道苦哪能知道甜,不经历磨难哪能知道珍惜……反正我在写,在这样的日子,我也坚持在写,写得慢,我也着急,我不妨也学学帮主,用连载,先发一部分,如果有人看,有人鼓励当然好,没有的话,我也会慢慢写。
废话到此,请看正文:
解读山海经的钥匙
总述
《山海经》对于华夏文明,正如《吉尔伽美什》对于两河流域文明一样,这些文字所承载的是揭开文明源头的最古老的线索。所不同的是,《吉尔伽美什》被尘封了4000年,重现天日以后却能被正确地解读,而我们目前所读到的《山海经》,自汉代被发掘整理出来后,却被曲解了将近2000年。值得庆幸的是,生在这样一个资讯发达的时代,我们可以坐在家里,一边品着清茶或美酒,一边浏览储藏在全世界各大图书馆的藏书,慢慢比较保存在各个博物馆甚至是私人藏家手里的实物。在这样的基础上,重读《山海经》,重读前人对《山海经》的分析。越读我越坚信,在前人眼里荒诞不经的《山海经》非但不荒诞,恰恰相反,她记录的是真实的历史和地理,而且是以极其严格和认真的态度记录地真实的历史和地理。两千年来,太多太多的曲解使她蒙尘蒙羞,也许今天,是还她以本来面目的时候了。
中华文明几千年来虽然屡经战乱破坏,但在仍然遗存下来浩如烟海的书本中,如果有一本书能揭示夏代以前华夏文明起源的话―――那只能是这本《山海经》。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喃?简单地说,她是对从黄帝起一直到大禹这样一个国家雏形的建立和传承所做的记录,是对这一段历史时期国家疆域内山川物产的详细调查报告,这段历史是我们文明的开端,是我们的根―――每一个华夏子孙,都应匍匐在这本书的面前,细细研读,用心来感知我们祖先的灵魂和足迹。
是什么原因造成后世对《山海经》的不理解和曲解?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1.《山海经》在她诞生的年代,没有成熟的文字体系来准确记录她
有学者认为,最早的《山海经》是以语言内容+辅助图画的方式代代流传,图画就是所谓的《山海经图》,这一认识符合历史背景,就目前考古对文字体系的整理来看,在《山海经》诞生的时代最多有图语符号,并没有成熟的文字体系。最初的《山海经图》应该就是以宫室祭庙壁画或青铜器上的图案(据载大禹曾铸九鼎,在九鼎上描绘九州的山川地貌和出产)的形似存在。虽然当时没有文字,但是用于交流的语言应该是有的,《山海经》的内容,应该由国家政权核心的人物(国王或祭师)口口相传。保障上古历史地理记录的传承,应该是夏商周中央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而且在这里,我们要注意,在传承当中,用语言口口相传是主,图画是辅。但是,战乱和都城的迁徙会很大程度上干扰这一最古老的历史地理课本的传承。屈原大夫的《天问》,内中很多问题,和《山海经》的记录相关。以三闾大夫之职却对历史充满种种疑问,这说明在春秋时期楚国可有能还部分保存了画图和部分传言,但核心的内容解释却已经蒙昧不清了。
在北欧的历史里,部族的领袖被叫做Narrator――― 讲述者。讲述什么呢?讲述部族的历史。这历史被部族领袖一代一代,口口相传,对一个部族来说,最最重要的就是传承部族的历史。因为,这历史除了包含部族的血缘传承,和其他部族的关系外,更重要的是,他包含着祖先开拓总结出的山川地理物产知识,技术技能,这些宝贵的知识能保障部族的延续,支撑部族的壮大。这一点和我们《山海经》所记录的内容和目的是不是很一致呢?
2.暴秦对文化的破坏,历史文明被割断了,这注定秦后所整理建立的文化体系是生长在废墟上的蓬麻,文明的大树已经被砍断了。
一谈到秦,我们都会联系到焚书坑儒,秦被称为暴秦似乎就来源于此,以前理解不到焚书坑儒究竟有多坏,似乎和她统一中国,统一度量衡,修建长城相比,功过相抵,甚至功大于过,焚书坑儒?不就杀了些儒生,烧了些书而已,有多坏?值得留下千古骂名?
后来学习古文字才知道,古文字的正确源流理解和变化传承,在秦之后―――断了,完完全全断了。如果没有近几百年对金文(青铜器铭文)的研究,没有甲骨文在一百年前的出土,没有随后对甲骨文的将近一百年的研究,我们还会天真的认为我们的汉字忠实于他的本源――甲金文字。 我们还会天真的认为汉代整理并流传下来的《说文解字》真的对字型和字意有正确的理解。
文字如此,文化更如此,现在看来,以秦的强大,政令的贯彻执行力度,当年绝不仅仅是杀了几百个儒生――― 应该是整整一代知识分子被迫害屠戮。书,这一传承文明的载体,除了医药、卜筮、农种,其余的大量被焚毁。中华文明如果是参天大树的话,在秦代这棵书就被砍断了。在树桩旁,瓦砾堆中,的确后来又长出了些东西,看着好像也是树,也很茂盛,但是她却是空心的――― 一大蓬蓬麻而已。
先秦的著述,包括《山海经》,在秦之后,不可能被正确地解读了。
3.汉代经济政治上的强大,支撑保障了他所整理重塑起来的文化体系源远流长。
为什么我们今天自称汉人, 而称我们的语言文字为汉语汉字?我们的国家文明起源于夏,后有商周,有秦, 汉后有唐宋, 为何我们不自称夏人,商人,周人……?
我们已知的成熟的文字体系有殷商甲骨文,商周金文, 为何偏偏要要称汉字?是因为汉代很强大很特别吗?汉的强大或者特别具体体现在哪里?
这些问题你思考过吗?你的答案是什么?
我思索后的答案是这样的―――那是因为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里有两大重要节点:
第一大节点是从新石器(玉器)文明向青铜文明过渡时期, 根据现代考古对玉器和青铜器遗存的统计,这大约发生在夏的中后期和商的早期。 但是由于这一时期频繁的战乱和迁徙(夏五迁其都,商亦五迁其都最后到殷), 再加上这一时期是我们文字的雏形期, 这段历史没能清晰的记录下来, 而是大多以神话传说流传于世。
第二大节点是青铜文明向钢铁文明过渡时期, 这发生在汉代。 汉代钢铁兵器代替青铜兵器大量装备军队, 钢铁工具大量应用于农业和手工业。但是, 要知道铁矿石的开采和冶炼, 钢铁的锻造和铸造, 这些技术都不是在汉代发明的, 而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早已成熟, 汉的伟大在于―――我们把先进技术在汉代转化成了生产力, 成功完成了从青铜文明向钢铁文明的过渡, 并且通过严格限制向匈奴输出技术和铁器, 成功阻止了匈奴从青铜文明向钢铁文明过渡。 最后, 强悍的匈奴分裂成南北两部, 南匈奴向汉王朝投降南迁, 北匈奴西迁,越过浩瀚戈壁沙漠,向中亚和欧洲掩杀过去。
再加上,从秦代开始,我们的国家政权结束了从夏以来的封建(分疆裂土,分封诸侯,逐级建立政治经济文化都相对独立的小国)格局,走上独特(在世界历史范围内相当独特)的中央集权格局,这一格局持续直至清代。秦只传二世即亡,导致中央集权格局的稳定确立实质是在汉代完成,中国的政治文化格局从此走向单调(褒义词可称齐整)。一个统一的高度集权的强大国家,顷全国之力对内建立新的体系(包括文化体系),对外不断开疆拓土,打败匈奴,世界格局都为之变化。而且得益于非常成熟的语言文字系统,汉代的丰功伟绩都能被详细记载下来,并且让后代一直沉迷于其中。
但是二十世纪随着甲骨文的发现,随着对青铜器铭文和甲骨文的系统研究,我们发现,汉代所整理建立并传承下来的文化太山寨了。以汉代整理的《说文解字》为例,其中对文字源流的错误解释远远超过正确解释。但这本书却作为文字学宝典流传2000年,至今仍是很多大学中文系使用的汉字宝典,流毒之深远,不知能否彻底纠正。
汉建立的这种强大的谬误文化体系,保障了汉代以及汉以后对《山海经》的错误理解大行其道,最终这本书被归入神怪小说不断边缘化,一颗璀璨的明珠就这样渐渐被淹没于尘埃当中。
不过我们也要感谢汉代,现存《山海经》是在西汉汇编的,好在当年只是汇编,没有去过多的注释,这样的话,虽然当时就对其内容很不理解,但是《山海经》的核心还是大致忠实于原貌的。今天,我试着跳出单纯利用古籍文字的传统考据方法,引入近现代考古的新发现和其他自然科学的成就,来重新解读这本古书,试图抓住一些基本点进行分析,看看这样能否为更多的希望解读《山海经》的人提供一些启发。
日期:2010-06-18 13:09:13
第一章. 《山海经》的度量衡分析―――让我们从度量衡开始,《山海经》里使用的度量衡是困惑大家最多的一个方面,我认为《山海经》的度量衡是夏代和夏代以前所使用的,目前我们的考古发现只能对周代和部分商代度量衡有确切的实物结论,很多《山海经》的研究者都借用周的度量衡甚至现代的度量衡来解读《山海经》的地理,这样得出的地理范围结论千奇百怪,往往要用半个地球甚至整个地球才能承载这个4000多年前的古国。在这一章里我们会对长度单位“仞”,“步”,“里”,还有数量单位“亿”进行分析,试图得到比较准确的和现代度量衡的换算。
1. 高度单位: 仞 ―――约等于现代的1米多
“昆仑南渊,深三百仞”
“太华之山, 其高五千仞”
“三桑生之, 其树皆无枝,其高百仞”
昆仑在哪里?不知道。南渊还存在吗?不知道。太华是哪座山?不知道。4000~5000年对于山的高度虽然改变不大,但我们无法定位这些山。对于湖渊,如果这片土地适合人类的定居和繁衍,那湖渊的地貌在4000~5000年内应该有很大的变化,沧海桑田。翻开历史,很多大城市周边汉以前的湖都不存在了。
但是这三桑树,哈哈,咱们是不是能分析分析。“三桑生之, 其树皆无枝,其高百仞”,为什么要将这棵树载入史册?就像吉尼斯记录只记录世界之最一样,这棵树估计是当时所见最高的树。无枝而高大,从描述来看是什么树喃?―――衫书,我们在川西的高山上还能见到很多这种树,只是在经历了几千年的砍伐后,现存的杉树一般也就高30~50米。幸运的是,美国为我们保存了目前还活着的最高的树―――位于加州的一棵高达115.2米的红杉――――现实世界中最高的生命体。每年都有几十万游客前来瞻仰它的雄姿(1902年,一位科学家在加拿大测量了一棵道格拉斯黄杉,它的高度竟有126.5米。但是这棵树已经被砍伐了)《山海经》的三桑树比这棵红杉高还是矮,无从判断,但是,应该差距不多, 我们不妨就用这棵红杉来换算“仞”, 115.2/100=1.152, 那么一仞就是现在的1米多。
这就是那棵最高的美国海岸红杉:
解读山海经的钥匙---第二话,度量衡
另从 “仞”字的来源, 字型和人相关,应该还是用人去度量高度,但具体怎么用人去度量?这点一直有争议,有人说是用两手张开竖着量,有人说就用人本身的身高量,不管怎样,1米多的数量是不错的。
2. 距离单位:步 ―――约等于现代的0.5米
“发丸之山, 广员三百步”
“帝命竖亥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选(万)九千八百步”
“步”很好理解,不论从字意和字源古今没有大的变化, 是人匀速行走时候的步距。现代人身高稍高一些, 步距稍大一些, 约50~60厘米。对于《山海经》的步,我们取一步等于0.5米。我们把“步”提出来是为了下一步分析“里”。
也的确有些秦汉文献把步和尺联系到一起,例如《汉书·食货志上》上写“六尺为步”,汉尺等于现代23厘米,换算来汉时一步等于现代的1.4米左右,难到汉时步量是让人卯足了劲作三级跳?亦或是把三步当作一步?还是因为秦汉已有标准精确的“尺”作为单位,“步”已经退出精确测量,不作长度单位太久,失去了它的本意和本来的长度。而且秦汉距离夏代也有2000来年,太久远了,变化有多大已经不清楚,所以不以此为《山海经》“步”长的依据。
3. 数量单位: 亿 ―――等于现代的十万
“帝命竖亥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选(万)九千八百步”
而刘昭注《郡国志》内,引用古本《山海经》,称:“禹使大章步自东极至于西垂,二亿三万三千三百里七十一步;又使竖亥步南极北尽于北垂,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
按照吕子方先生《中国科学技术史论文集》内对所有古文献中万以上数字单位记录的综合分析, 得出结论:在春秋时期,北方黄河流域国家内“亿”是万万,而南方长江流域国家内“亿”是十万。战国时期到秦汉,南北统一为“亿”是万万,一直沿用至今。
那么《山海经》里边的“亿”是十万还是万万喃?
如果按照北方黄河流域体系是万万来计算,那么“五亿十选(万)九千八百步”就大约等于25万公里,如果按古本“ 二亿三万三千三百里七十一步”来算,大约等于10万公里,我们的地球周长只有4万公里,装不下这个古国。
如果按照南方长江流域体系是十万来计算,那么“五亿十选(万)九千八百步”,估计这里“十选(万)”为误录,我们按五亿九千八百步来理解,就大约等于250公里,如果按古本“ 二亿三万三千三百里七十一步”来算,大约等于110公里,这个范围对于一个4000年前的古国来说,合理。所以我们认为《山海经》的亿是十万。
4. 距离单位:里 ―――约等于现代17.8米
“里”是重点,《山海经》的“里”不能正确考证的话,没法了解她所记录的地理。也没法纠正众多的地域谬误。
“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
……
《山海经·中山经》:“禹曰: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
“帝命竖亥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选(万)九千八百步”
“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根据《春秋·谷梁传》记载“古者,三百步一里,名曰井田。”判断这里的里应该是农业高度发达后的产物,周是典型的农业发达国家,周时以300步为一里,这样周的一里大约是现代的150米。
但是我们的目标是夏的“里”。从《山海经》本身对山海的描述,我们不能定位这些高山,也就不能得到一里有多长。但是有另外两方面的数据可以用于研究:
4.1 ―――以《山海经内》“里”“步”的记载来研究
《山海经·中山经》:“禹曰: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
“帝命竖亥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选(万)九千八百步”
509800步/28000里=18.2步/里, 每里18.2步, 即每里大约是现代的9米。
如果用刘昭《郡国志》内引用的古本《山海经》的数据,那么:
233371步/28000里=8.2步/里, 每里8.3步, 即每里大约是现代的4米。
但是以上的计算有个问题,山经末尾的天地东西的里长和海外经里竖亥步量的东西极之间的长度是针对同一个地域范围吗?感觉山经里的“里”长是按山的走势累加而来。而竖亥的步测应该是针对一个相对平坦(类似中心平原)的地域尽量取直线走来量得的,很可能是大禹治理了水患后,对群山环抱中的大平原进行的测量,以此测量数据,为此后走下山区,来到这片平原建立新的文明规划蓝图。
这里顺便提一下,丁振宗先生所写的《破解<山海经>》一书,也是这样计算,只不过喃他把《山海经》里的亿当成现在的亿来使用,得出计算结果《山海经》地域覆盖整个欧亚大陆。然后浮想联翩,跳出地球,把外星人都扯了进来。
4.2以《山海经》里鼓声的传播距离来研究
还记得小时候同学中有雷姓的两姐弟,一到下雨打雷时就吓得钻到桌子底下。在远古时代,人长时间的在野外劳作,可供躲避的房屋条件更差,自然界里最令人惊惧的声光现象莫过于雷电。人发明了鼓以后就一直认为天上打雷是因为天神在擂鼓,这说明鼓声的频谱和雷声的频谱在人耳所能辨识的频率范围内很接近。
“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撅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这个记载应该又和那三桑树一样又是个载入史册的吉尼斯记录,这次世界之最是最响亮的鼓,怎么量化喃,这鼓的声音传得最远,传了五百里。那么这《山海经》的五百里究竟是多远喃?先不着急分析鼓声,我们先看另一篇有趣的论文,作者是300年前的康熙帝: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