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
|
杂谈
|
舞文
|
鬼话
|
情感
|
同行
|
奇幻
|
商道
|
军事
|
历史
|
全集
|
全部
|
排行榜
|
精品推荐
帝国的航向——大宋崇宁三年
作者:
草根读史1
看来腐败是个马蜂窝,事不关己,有些人宁愿绕它三尺,避之而过,深怕因此而为自己招惹上麻烦。
唐太宗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那么,让我们通过历史的这面风月宝鉴,看看北宋末年,帝国是怎样因为政治昏暗,君臣腐败而走上亡国之路的。
对于大多数草根来说,个人只是屌丝一枚。对于现实和腐败,大都只是无可奈何,只有被动接受的份儿。对于社会历史的滚滚洪流,也只能随浪浮沉,挣脱不了它的激流旋涡。庙堂之高,江湖之远,似乎与自己是风马牛不相及。崇宁三年,发生在朝堂之上的一些事情,许多人是一无所知,一些人更是漠不关心。但是,在经历了靖康之祸以后,不知道时人是否还会再有这样的想法?
本帖只谈历史,通过史实,让历史叙说大宋帝国的这艘航船,是怎样走向沉没的。
什么?字数不够?
看来腐败是个马蜂窝,事不关己,有些人宁愿绕它三尺,避之而过,深怕因此而为自己招惹上麻烦。
唐太宗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那么,让我们通过历史的这面风月宝鉴,看看北宋末年,帝国是怎样因为政治昏暗,君臣腐败而走上亡国之路的。
对于大多数草根来说,个人只是屌丝一枚。对于现实和腐败,大都只是无可奈何,只有被动接受的份儿。对于社会历史的滚滚洪流,也只能随浪浮沉,挣脱不了它的激流旋涡。庙堂之高,江湖之远,似乎与自己是风马牛不相及。崇宁三年,发生在朝堂之上的一些事情,许多人是一无所知,一些人更是漠不关心。但是,在经历了靖康之祸以后,不知道时人是否还会再有这样的想法?
本帖只谈历史,通过史实,让历史叙说大宋帝国的这艘航船,是怎样走向沉没的。
看来腐败是个马蜂窝,事不关己,有些人宁愿绕它三尺,避之而过,深怕因此而为自己招惹上麻烦。
唐太宗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那么,让我们通过历史的这面风月宝鉴,看看北宋末年,帝国是怎样因为政治昏暗,君臣腐败而走上亡国之路的。
对于大多数草根来说,个人只是屌丝一枚。对于现实和腐败,大都只是无可奈何,只有被动接受的份儿。对于社会历史的滚滚洪流,也只能随浪浮沉,挣脱不了它的激流旋涡。庙堂之高,江湖之远,似乎与自己是风马牛不相及。崇宁三年,发生在朝堂之上的一些事情,许多人是一无所知,一些人更是漠不关心。但是,在经历了靖康之祸以后,不知道时人是否还会再有这样的想法?
本帖只谈历史,通过史实,让历史叙说大宋帝国的这艘航船,是怎样走向沉没的。
日期:2013-05-19 19:35:30
一、崇宁画学
大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这一年六月壬子(六月十一日), 宋徽宗赵佶下诏在国子监增设书画科,史称“崇宁画学”。
这一年,离宋徽宗赵佶在东京大内福宁殿,大行皇帝灵前即皇帝位,已经过去了四年。
这一年,离执意扶持端王赵佶登上皇帝位,并且“扶上马,送一程”,一度还“垂帘听政”的向太后崩,也已经过去了三年。
对于天下的“画画儿”来说,宋徽宗下诏在国子监增设书画科,无疑是从天而降的利好。因为,国子监增设书画科,无疑是为他们量身定制的晋身龙门。天下的“画画儿”,只要能跃过龙门,跻身进入国子监,从今以后便可以一心向学,无需再为生活问题而担忧。国子监的学生,不但可以得到众多名家的指点,更重要的是,国子监的后面,连接着的是一条通往仕途,可以穿腓衣,腰佩鱼,成为人上之人的金光大道。
在这之前,研习书画的“画画儿”地位,还是比较卑微的。士农工商,画画儿的地位,应该属于工商阶级的行列。虽然,这其中也有一些优秀人才,凭借自己的出色才华,也会得到朝廷奖授的品秩。但是他们的地位,依然还是属于为朝廷服务,隶属于工匠役夫的行列。
“崇宁画学”在中国书画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徽宗一朝,书画人才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可以说,国子监增设书画科,对于书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宋徽宗爱屋及乌,将这些“事唯小道,各擅专门”的学科,塞进国家的官学,并且“如进士科,下题取士”,对于天下士大夫的意识形态,无疑是一种挑战,对于他们的利益,也是一种公开的虢夺。这样的举措,按照以往的经验,一般它的出现,总会引起人们的议论,甚至不乏会有反对的声音。然而,世事无绝对,这一次,过去的经验失效了。
让人十分狐疑的是,帝国的文官集团,对这件事情的缄默。尤其是御史台,这本是个“无风三尺浪”,一向以言事说事为自己职责,严于律人问责的部门。对于宋徽宗在国政中夹带私意,动了他们的“奶酪”,竟然也视若无睹,“是可忍,孰不可忍”?
仅管在中国书画史上,“崇宁画学”盛誉显著,时常为人所称道。然而在北宋年间的朝政变迁中,显然是那么的普通,普通得就象它在历史的风云中,让大多数人,哪怕是许多专攻历史的人,也会对它一略而过。可是,就是这样一件极其普通,让很多人一略而过的事件,如果细细加以体味,却可以发现在其背后,其实是大有深意。普通的事件一点儿也不普通。
崇宁三年,透过“崇宁画学”,拂开历史的重重尘埃,能够让人窥探得到的,有帝国政治极其私密的,不可为外人道的内涵:
其一,宋徽宗赵佶已经毫无疑问地,是大宋帝国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只用了四年多点的时间,年轻的宋徽宗,已经轻松地掌控了整个帝国。帝国的国政,已经是“悉出圣裁”。
其二,大宋帝国的朝政,已经鲜明地烙上了徽宗个人的印记。宋徽宗赵佶那天马行空,纵横驰骋的思想,帝国的内部,已经没有任何人可以掣肘。
其三,大宋帝国的航船,已经开始偏离航向。
……
日期:2013-05-20 17:26:22
(更新)
提起中国的科举制度,国人几乎是众口一词地深恶痛绝,认为中国近现代的积弱积贫,饱受帝国主义的欺凌,都是源于科举制度的毒害。
说到学校的教学,国人又几乎是一致肯定地,认为它对提高国民的素质,增强国家的竞争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其实在封建时代,学校教学的兴起,是为科举制度的服务而设立。“立德、立言、立身”,儒家教书育人的这一套,修身齐家,以继圣人绝学自许,以成百姓父母为目标,其根本的目的,就是为科举制度而打造。科举是纲,学校是目。
科举制度在中国的实施,最早是在隋朝的文帝时期。隋文帝杨坚,可是个“雄猜之主”,不但把动乱了数百年的南北朝,归为一统,而且也是推陈出新地,开创了科举取仕的选人用人制度。开皇三年(583年),隋文帝下诏举“贤良”。开皇十八年(598年)七月,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如果隋文帝能假以时日,网罗天下的优秀人才,不断充实到管理国家的队伍中,那么他的“开皇盛世”,或许还可以有更加灿烂的辉煌。可惜的是,他的儿子杨广太过贪玩,不但玩儿完了他的身家性命,也把隋朝的大好河山,以及自己的大好头颅,统统地都给玩儿完了。
不世出的玩主隋炀帝,对科举制度其实也有着贡献。大业年间,隋炀帝设置明经、进士二科,以“试策”取士。这样,以进士及第进受爵禄的科举制度,才成为天下读书人入仕晋身的龙门。
接替隋朝大好河山的,是李唐的李渊父子。李渊父子目光如炬,慧眼识珠,不但知道隋朝杨家的江山美女是个好玩意,也知道隋文帝开创的科举,择才用人是个好创意。唐高祖李渊一进长安,武德四年(621年)便开始开科取士,并且定下了每年开考科举的制度。武德四年四月一日,唐高祖李渊下诏:天下各州的学士,以及秀才、俊士、进士等明于事理,为乡里所称道者,通过各县的考试,州里复试,其中的合格者于每年的十月,汇集长安参加贡考。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励精图治,深知人才对国家管理,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性,因而对科举十分的重视。贞观初年,唐太宗亲自到端午门去观察,见到新进士在榜下鱼贯而行,不由得喜心翻倒,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加大对进士的录取人数。对人才的选拔录用,坚持不拘一格,唯才是举,摈弃了门第等级的观念。由于唐太宗的重视,科举入仕因此成为了超越门荫、流外,最受大家推崇的入仕途径,“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许多出身寒门的读书人,通过科举,“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科举的示范引导作用,吸引了广大的士人一心向往科名,即使老死科场也心无所恨,“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李唐王朝对科举的重视,除了开国的李渊、李世民父子,还有武则天和唐玄宗。武则天曾一连几天在洛成殿亲自测试贡举者,还曾令吏部将复试者的姓名糊住进行暗考,开创了后世“殿试”和“糊名”的先河。唐玄宗时,进士科转为兼考诗赋,进士科也成为唐朝最重要的考试科目,诗赋则成为了最主要的考试内容。
日期:2013-05-20 21:05:48
(更新)
有了李唐王朝的长期实践,作为后来者的赵宋官家,对于科举制度的利弊得失,自然就看得更加的清楚。宋代在沿袭唐制的基础上,在许多方面作出了改革。宋代的科举,仅管与唐代一样也设有常科、制科和武举,但是相比之下,宋代的常科科目已大大减少,进士一科则更加受到重视,后来成为了官至将相的必经之路。“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
宋代将科举考试,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宋代初期,科举考试是每年举行一次,有时是一年两年不定,宋英宗治平三年(1061年),正式确立为三年一考。每年秋天,先由各州进行取解试;第二年春天,合格者汇集京师,由礼部进行省试;省试合格者,接着于当年进行殿试。
与唐代不一样的是,宋朝殿试以后,及第者不须再经吏部考试,便可以直接授官。唐代考生尽管金榜题名,出仕为官还要再经吏部试选,需要有名人的推荐,因而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宋朝自太祖开宝六年(973年)实行殿试以后,下令考试及第之后,学生不准对考官称呼师门,或者自称门生,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为了天子门生。
宋朝殿试以后,分为三甲放榜,一等称进士及等,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在录取的人数上,宋朝的名额则成倍地增加。唐代录取进士,每次少则几人,多则十几人,最多也不过二、三十人。宋代每次科考,录取的人数少则二、三百人,时常达五、六百人,至徽宗时达到了七、八百人。同时,宋朝的授官,也比唐代显得优越。唐代科举及第,只是授予从九品的小官,而宋代所授予的,大多数是从八品或正九品的阶官。并且科举出身的官员,仕途升迁也比较迅速,国家的许多要职,必须由科举出身者担任。高科及第者,甚至可以不到十年就升任为宰执。
为杜绝考试的徇私舞弊,宋朝在科举中,开始实行糊名和誉录制度。宋太宗时,只是对对殿试实行糊名制,宋仁宗以后,则是对州试、省试均实行糊名制。但是糊名之后,还可以通过笔迹、标记或者做暗号进行舞弊,于是科考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誉录,考官在评阅试卷时,不仅无法知道考生的姓名,甚至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糊名和誉录制度的实施,极大地保障了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改观了隋唐以来,徇私舞弊越来越严重的现象。
宋朝在科举上的改革,还有锁院制的实施。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翰林学士承旨苏易简知贡举,“既受诏,径赴贡院,以避请求”。苏易简此举,得到了太宗皇帝的大为赞赏,“后遂为定制”。此后当考官一经确定,按制度便立即将他们锁于贡院,断绝与外界的联系,以避免泄露试题与举子请托现象的发生。宋真宗时还两次下诏,重申这项制度,并将负责各类发解试的考官,也与知贡举一例锁宿。整个考试期间,考官都得锁宿,和外界完全地隔绝,连家人也一律不得见面。
在大力推行制度建设的同时,宋朝对应考人员的资格,也予以大幅度地放宽。“取士不问家世”,朝廷规定,无论是家庭贫富、郡望高低、年龄大小,凡应试者,各地皆应允其应举。乃至是“工商、杂类”出身之人,也可投牒自进。对于边远地区的家境贫寒者,还予以食宿盘缠等方面的照顾。开宝二年(969年),宋太祖下诏:“国家岁开贡部,敷求俊义,四方之士,无远弗届”。宋太祖开宗明义,指出国家开展科举考试,广求各方人才,不管多远都要能够恩泽。对那些路途遥远,进京赴考有实际困难,或者家境贫困经济上无力承担的举人,太祖甚为怜悯,令西川、山南、荆湖等道予以财政资助,使得许多家境贫寒,以前无法参加科举考试的平民百姓,也得以顺利走入了考场。
日期:2013-05-21 17:55:53
(更新)
宋朝在制度源头上的公平公正,对人才的录用唯才是举,择优录取,一大批地位低下,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因此通过科举脱颖而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象吕蒙正、范仲淹,都是自幼家境贫寒,靠着奋发读书,通过科举走入仕途,成为了帝国的宰相。科举制度的平等公正,打破了过去的血缘世袭,世家大族垄断,从而吸引了天下的读书人抛弃门第、士族观念,纷纷将科举及第引以为荣。社会各个阶层的子弟,不论贵贱地位高低,都可以通过科举,走上帝国的荣耀岗位。
“学而优则仕”。宋朝利用科举,吸引天下优秀的人才,不但通过制度建设,创造平等公正的机会,而且还从思想意识形态上,予以大力的宣传和鼓动。这方面,就有宋真宗亲自上阵写下的《劝学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有宋一朝,“与士大夫共天下”,对士大夫的待遇十分优厚。宋代士大夫政治地位高。开国之初,宋太祖就提出“宰相须用读书人”,并在太庙立下誓碑,“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宋太祖立下的“祖宗家法”,成为宋朝立国的基本路线,开国一百多年,没有诛杀过大臣。大臣言事不合,甚至对皇帝的旨意有所拂逆,也不加以贬谪,“未尝深罪言者”。因而臣子敢于直言上谏,甚至还会与皇帝据理力争,“一事过举,议论蜂起,章奏交上,往往以死争之”。士大夫与天子面争是非曲直,自觉把天下安危,当成自己的职责。
“待士大夫有礼,莫如本朝”。宋朝对士大夫礼遇有加,政治地位的空前提高,使得士大夫上到国家社稷的安危,下到生民百姓的利病,无不抱有舍我其谁的主人翁意识。士大夫阶层的崛起,这些有文化有思想的知识分子,积极投身到帝国管理的队伍中,参与国家政治社会的发展和建设,以建功立业、经世济时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这些有理想有抱负的士大夫,逐渐成为帝国的中流砥柱,展现出其独特的精神面貌。这其间出现了不少优秀的,足以彪柄历史的代表人物,他们既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也有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抱负。
宋代士大夫是封建历史上,最有风骨气节的一代知识分子。诚如历史学家吕思勉所说:“(宋)士大夫的气节,确实是远胜于前代”。宋代士大夫追求“有名节,则不枉道以求进”,即使是出仕为官,也以名誉气节为重,不会为了仕途升迁,就偏曲了心中之道。当时士大夫对荣辱得失,相对看得比较淡漠,“刑赏为一时之荣辱,而其权在时君;而名义是万世之荣辱,而其权在清议”。这种把世人名节的评价,视作高过爵禄,甚至是超越生命的价值标准,构建起了宋代士大夫名节的风格面貌。
日期:2013-05-21 20:36:21
(更新)
隋唐以后,随着科举制度兴起,国子监这个中央官学,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逐渐成为向帝国输送科举人才,协助国家科举考试的重要机构。国子监不但承担对后备人才的培育,还承担国家教育的管理,知识分子思想、道德操守的规范。
隋唐时期的国子监,都是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监内设祭酒、丞、主簿等行政长官,还有博士、助教等学科的教官,负责学生在国子监的学习。国子监的学生,隋唐时期皆为贵族子弟,隋朝的学额为140人,唐初为300人。隋唐的国子监下设六学,其中的国子学与太学,是专门研习儒家经典的经学学校。
宋朝沿袭唐制,国子监分设西京国子监、东京国子监,并增辖武学,有祭酒、司业、丞、主簿等行政长官,博士、学正、学录等学官。宋朝国子监还设有书库,同时刻印经史书籍,以供朝廷的赏赐、索取以及本监内部的需要。
宋初国子监的学生名额很少,且只收七品以上官员子弟。范仲淹庆历兴学,在东京锡钦院兴办太学,扩大了学校的教育规模,并将招生的范围,扩大到八品以下的官员子弟,继而推广到平民子弟。宋仁宗庆历时,国子监招收的学生为300人,到宋神宗时,扩建太学,推行三舍法,学生的名额增加到了2400人。
庆历兴学以后,随着太学的兴起,国子监的教学职能逐渐被太学所取代,成为了“掌国子、太学、武学、律学、小学之政令”的教育行政机构。其中的太学,承载起了国学教学的职能,成为了为帝国培养科举人才的重要官学。
宋朝太学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学,兼及文史、治事。“《春秋》兼《三传》、《礼记》兼《周礼》、《仪礼》,并为大经,各限二年讲毕。《毛诗》 为中经,限一年半。《周易》、《尚书》为小经,限一年。三人掌教授诸生,以诗赋、文论、经史之大义及时务策……仍兼习《孝经》、《论语》,听读罢,则课习文史……”从苏颂的奏文中,可以看出太学教学最为重视的是“九经”,学习的时间也相对比较长。
宋朝的进士科,《宋史 选举志》对它的考试内容有详细的记载:“凡进士,试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帖《论语》十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凡《九经》,帖书一百二十帖,对墨义六十条。凡《五经》,帖书八十帖,对墨义五十条。凡《三礼》,对墨义九十条。凡《三传》,一百一十条,凡《开元礼》,凡《三史》,各对三百条。凡学究,《毛诗》对墨义五十条,《论语》十条,《尔雅》、《孝经》共十条,《周易》、《尚书》各二十五条。凡明法,对律令四十条,兼经并同《毛诗》之制。各间经引试,通六为合格”,同样需要对儒家经学熟读和理解。
可以说,无论是科举还是国子监、太学,儒家经学和思想,已经成为了宋代士大夫的旗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他们读书、为官的最高准则。崇宁三年,徽宗将书画科夹带进国子监,对于他们的价值观、意识形态,乃至是群体利益,都不言而喻,是一种极大的挑战。
日期:2013-05-22 17:56:05
(更新)
公正客观地讲,徽宗倡导的“崇宁画学”,也并非是一无是处。对于提高书画艺术水平,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提高个人的艺术修养,无疑是大有脾益。况且,它对国家的具体事务,也曾作出过不小的贡献。
宣和元年(1119年),朝廷通过“海上之盟”,与金人定下了夹攻辽国收复燕京的宏图大计。时陈尧臣为国子监的画学正,有人推荐他“善丹青,精人伦”,于是朝廷派他为使臣出使辽国。陈尧臣挟带画学的学生二名,一同前往辽国,将辽国的山川形势地理险易,一一编绘成图。为宋军展开军事行动,提前获取了具体形象的第一手宝贵资料,可谓是为国家立下了一功。
但是,不管“崇宁画学”有多少优点,对于宋代士大夫们来说,这种文人墨客用来休闲娱乐的奇伎淫巧,和成王成圣的儒家学说,怎么可以相提并论,同日而语?两者之间的差距,自然不可以道里计。在宋代士大夫们看来,书画这样的雕虫小技,只是胥吏们用来谋生糊口的手艺而已,怎么可以成为入仕为官的资本?
自宋朝以后,帝国的官僚队伍,已经分化为两个阶级。一类是官,一般为科举出身,是由朝廷任命的真正的“朝廷命官”;一类是吏,大都是基层的办事人员,是由长官任用不入流的“工作人员”。“官”的强项是儒家经典,经史辞章,一般都有政治理想和执政理念;“吏”的强项是技术专长,财税司法管理,贯彻执行官家的各项政策。“官”的学问虽好,但他们的执政能力,却要通过“吏”这样的专门人才,才能得以具体的体现。
“吏则土著世守”。吏一般是土生土长,熟悉当地的风俗人情,由世袭而来。官基本上是朝廷任命,几乎都是空降直达。这是一块牌子,两套班子,共同运行的一个官僚系统。然而,官员胥吏,两者之间的身份地位,却是有着天壤之别,“一为胥吏而卑贱,一为士大夫而尊贵”。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
下一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