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幽冥谈 -- 唐朝的怪谈诡事

作者: 叶淘

  我特意从晚上开始写这东西,因为唐朝那会儿确实很邪乎。整个唐朝近三百年历史,上至宫廷,下至坊间乡野,也不知出过多少离奇诡秘的事儿。幸好当时的人们也挺八卦,孜孜不倦地去巷间打听消息,于是唐朝那会儿不为人知的黑暗面得以夹杂在各种野史和笔记中流传到了今天。
  下面要讲到的一些事情,可能会让你感到坐立不安。不过那个时代毕竟已经远去,我们现在来看,就像捧着一大桶爆米花,坐在黑暗的电影院里观看着当年发生的一些事情。有惊,但没有危险,所以不必太担忧。
  好了,时间不早,我们开始吧。
  日期:2013-06-15 23:19:00
  凶宅
  元和十二年的一个冬日里,寇庸上街买了两文钱的蒸饼,经过街角的时候发现有座宅子外面贴了张纸,写着此宅低价出售。寇庸来到长安已经有两个月了,寄住在一个远方亲戚的家里。目前他在一个张姓的公卿府上做一个小小的门客。
  长安居,大不易。地段稍微好点的宅子,大多都要在五百贯钱左右。这座大宅子位于永平里西南角,想必价值不菲。可是寇庸却奇怪地发现,这宅子的售价却出乎意料的低廉。
  他根据纸上写的地址找到了宅子的卖家。是长安城内的罗汉寺。

  寇庸问,这宅子怎么这么便宜?
  寺院主持吞吞吐吐,迟疑了好一会儿,才说出了原因。
  在大历年间,这座宅子被当时一个名叫安太清的人用六百贯钱买走。可是不足一个月,这座宅子就被低价转手。据说是因为安太清的夫人有天夜里在宅中突然猝死,安太清思念亡妻,怕睹物思人,就把宅子卖给了当地一个叫王姁的人。
  王姁搬进宅子的第九天晚上,他家的一名丫鬟夜里起来小解,第二天清晨在院子里那口方井中找到丫鬟漂浮的尸体。

  之后宅子又转手给下一个人。到了今时今日,大约有十七户人家曾经入住过。每户人家都有极其恐怖的事情发生。最后这座宅子再也没人敢住,后来就到了罗汉寺手里。
  听了这些传闻,寇庸有些害怕,身子发冷。可是想起寄人篱下的心酸苦闷,远方的妻儿日夜盼着自己接他们来长安生活,咬咬牙就奔回家取了所有的积蓄,又跟亲戚家借了二十贯钱,凑足了四十贯钱,买下了这座宅子。
  主持见凶宅出手,捧着沉甸甸的银钱眉花眼笑地回去了。
  寇庸有些欣喜,又有些忐忑不安地打量着自己的新家。有堂屋三间,东西厢房五间,占地约三亩,庭院前地种了数十株槐树。刚入大门,就可以看到一面影壁,高八尺,基座足有一尺来厚。看上去是用炭灰泥建造的。
  寇庸的随身物品很少,很快就搬进了宅子。他心里盘算,自己先住几天,没事发生就接妻儿过来一家人同住。当天夜里,搬了桌子抵住厢房的门窗,用被子蒙住头战战兢兢地躲在床上。

  起初还没发生什么事。到了四更天的时候,天下起了小雨。卧在床上的寇庸在迷迷糊糊间突然惊醒过来,感到惶恐不安。外面的雨声淅淅沥沥的,似乎还有极细的哭声夹杂在其中,在半空中忽东忽西,飘渺不定。
  寇庸吓得簌簌发抖,只能裹紧被子。直到黎明时分哭声才隐去。
  寇庸早上从床上爬下来的时候,衣服都已经被冷汗浸湿了,昨晚一宿没合眼。
  当天夜晚,寇庸还是把门窗紧闭,听着哭声在房中发抖。一连几天下来,整个人都憔悴了,脸色苍白。有知情的街坊劝他赶紧搬出去,不要枉送了性命。可是寇庸不肯,他所有积蓄已经都拿来买这宅子了,还欠了二十贯钱的债。他还盼着接妻儿们过来一家团聚。
  街坊叹息一声,只能不再相劝。

  寇庸一天天的瘦下去,疲惫的双眼中爬满了血丝。
  这天夜里,又下起了小雨。过了四更天的时候,街坊听到宅子那边传来奇怪的声音。他下床趴到门边侧着耳朵倾听。风雨中似乎有人在大叫,还有砰砰的砸墙的声音。他听得心惊胆战,却不敢开门出去。
  这样闹了一宿。
  天一亮他就召集了附近的街坊一起跑去宅子。发现寇庸光着脚躺在进门的地方,在他的身侧丢着一把大铁锤,地上到处散落着碳泥灰的碎块。那面影壁破了一个大窟窿,从里面探出半截白骨骷髅,身上的青罗裙、红裤鲜艳夺目。两只白森森的手臂支撑在地上,像是正要爬出来一样。
  街坊们发现寇庸还有呼吸,立即把他搬走。几个胆大的把影壁彻底敲毁,把里面的骷髅挖出安葬在渭水边上。

  据说,这个宅子最初是由郭子仪的夫人购置。当时郭子仪的堂妹因为一段往事,解不开心结,在永平里的宣化寺出家。郭夫人经常去看她。富贵人家出行,每次都要携带大量随从伺候。于是就购买了这个宅子安放丫鬟。传闻说,当时有个丫鬟失踪了。有人说,是那个丫鬟偷偷逃掉了。也有人说,是那个丫鬟无意中听到了不该听的秘密,所以被活埋在了这面影壁里。
  一个月后,街坊看到寇庸回来,身后跟了一个衣着朴素的妇人,还有一个五岁的小女孩。三人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手牵着手迈进了他们的新家。
  日期:2013-06-15 23:22:00
  叶子按:
  上面说到的蒸饼其实就是类似现在馒头、花卷、包子等蒸出来的面食。
  长安居,大不易。当时长安的房价也是特别的贵,五百贯钱相当于现在的一百万人民币的购买力。不过当时的官府为了避免出现炒房现象,特意出台了廉租房政策。规定繁华商业区附近的住宅房租不能超过五百文钱,也就是说如果只是租房子住的话,大约每个月两千块钱也就凑合了。
  不过租的房总归不是自己的,不论唐朝人还是现代人,大家还是觉得买了自己的房才是家。就像元和十二年的寇庸,他拿命赌,总算是挣回了一套房。
  日期:2013-06-15 23:38:00
  飞头蛮
  乾元五年,洛阳万安山脚下有一户姓邓的人家。这家人从祖父那一代开始就从军,父亲曾经做到校尉。几年前,邓家父子三人跟随郭子仪将军发兵征讨叛军。一场激战之后,唐军大败,上阵的父子三人只回来一个。
  梅儿是三年前被买进邓家做丫鬟的。当时她才十岁。那天她亲眼看着邓家大公子被一队士兵抬着回来。随他一起回来的还有邓老爷和小邓公子的遗骨。整个邓家上下哭得愁云惨雾。她其实不认得邓家大公子,但是看到别人哭得伤心,想到自己的父母,她也忍不住流泪。
  邓家大公子的伤势很重,听镇上有名的刘大夫说,虽然保得住性命,但是以后都不能下床了,甚至连动动手指头都困难。
  哭得最伤心的是邓老夫人和邓夫人。梅儿觉得很难过。两位夫人都是心地善良的人,对她也很好的。
  她就帮着努力地照顾卧床不起的大公子。邓夫人每天都要亲自给丈夫喂饭,替他擦身换衣。梅儿就在一边帮手。她觉得,大公子有夫人这样的妻子,真是一辈子的福气。
  三个月后的一个夜晚。这时候已经是深冬,寒夜漫长。裹紧被子熟睡中的梅儿突然被一阵尖叫声惊醒。她迷迷糊糊从被窝里坐起来,又听到一阵开门和脚步声。
  她也连忙爬起来,披了件衣服就冲了出去。她听出这是邓夫人的声音。早先赶来的家仆和丫鬟已经把大公子的门口堵住。里面传来凄厉的哭喊声。梅儿挤不过去。就着昏黄的灯光,她看到那些人脸色发白的在交头接耳。隐隐听到,大公子的头没了。
  梅儿吓得身子直发抖。焦急地想要挤进去,可是又很害怕,就在人群中簌簌发抖。
  邓老夫人出来,训斥了一番,让大家各司其职,其他人去把每个房间都点上灯。看到梅儿,就让她进来。
  梅儿手脚发软地进了屋。看到邓夫人垂着头坐在一边,脸上全是泪痕。大公子睡的床放下了纱幔,只隐隐约约能看到里面有个黑影。
  梅儿战战兢兢地跟在邓夫人身边。过了好一会儿,府里的老管家带着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头进来。
  那老头掀开纱幔进去,隔了一会儿出来。对两位夫人说,公子身体还是温的,断头处也没有血迹。
  梅儿觉得身上寒渍渍的。
  老头摸了摸胡子,让两位夫人先不要报官,把门窗打开,一切等天亮再说。两位夫人好像很信任这个老头,四个人于是就静静地守在屋子里等。
  梅儿起来的时候只是胡乱披了件衣服,这会儿正直寒冬深夜,不一会儿就感到寒气逼人。她又不敢这会儿去添衣服,只能强忍着。

  倒是邓夫人看到她直打哆嗦的样子,让她赶紧去多穿点衣服再来。
  到黎明时分,梅儿突然看到一个黑影从窗户外飞了进来,撞进床上的纱幔。她不由失声叫了出来。两位夫人一起站了起来,焦急地看着大公子的床榻。老头示意她们稍安勿躁,撩开纱幔进去。隔了一会儿出来,示意已经没事了。
  打开了纱幔,两位夫人上前去。梅儿隐隐看到,大公子分明好好的,头还在他脖子上。
  听老头说,大公子是被一种叫飞头蛮的妖怪附体了。到了晚上,头会离开身体飞出去,到了天亮又飞回来。

  这事情听起来很怪异。可是大公子看起来是没事了,梅儿也松了一口气。
  老夫人下了死令,谁也不许把昨晚的事情往外传,否则就赶出邓家,所以外面也没有什么风言风语。
  梅儿又随着夫人给大公子喂饭。大公子的脸色出奇的好,满面春光,一改往日忧郁的样子。他讲起昨晚自己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到处飞,看到了很多好玩的事情。
  邓夫人也在一边笑着应答。
  从这天起,梅儿就陪着夫人睡在公子房中。大公子的头每晚都会飞出去,直到快天明的时候飞回。醒来的时候,大公子总是很高兴。
  有一天中午,梅儿听到大公子在跟夫人说话。大公子的声音有些低沉,大约是说,如果你同意,我们就和离吧,我这样子……

  接下去的话梅儿没听清。可是夫人的声音很清晰,梅儿听得很清楚。夫人很生气地说你把我当什么人了,难道就能丢下你不管么!
  梅儿听了很感动。其实不管是邓老夫人还是邓家上下,以及外面的所有街坊都对夫人的情谊赞不绝口。
  日子又这样过了两个月。临近除夕的前一个晚上,大公子的头又照例飞出去了。可是直到天亮,都没见回来。
  到了下午的时候,发现大公子的身体已经冰凉僵硬。又过了一天,有人在万安山东面的一个小土坡上发现了大公子的头,被一支箭射穿了面颊。
  大公子死了。两位夫人哭了好几天。
  给大公子办好后事第三天的一个傍晚,梅儿正在院子里剪花,看到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在门口张望,腰上还围着一张兽皮,然后问她邓夫人在不在。
  梅儿带他去找夫人。夫人正从房里出来,一见到那人,突然变了脸色。梅儿心想,这个男人长得太凶恶了,怪不得吓着夫人了。
  梅儿去倒茶,回来的时候那个男人已经不见了。夫人说那人找错人了,已经打发掉了。
  梅儿心想夫人就是心地善良,下次记住要问清楚了才让人进来。
  后来,邓老夫人亲自给邓夫人牵线找了一户好人家,并且陪嫁了好多家产。对于邓夫人的改嫁,大家都是衷心祝福,认为邓夫人实在是有情有义的好女子。

  夫人改嫁之后,并没有把梅儿带过去。之后她就留在邓老夫人身边伺候。
  从此之后梅儿再也没见过邓夫人。听说她随夫家去了南方。五年之后,有一个从南方回来的客人来邓家拜访,说起邓夫人的事。大家这才知道,原来早在三年前,邓夫人就死了。是上吊自杀的。
  据说自杀的原因是,他丈夫有一天晚上发现她的头半夜三更的飞走了,天亮又飞了回来,认为她是个妖怪,于是就把她给休了。
  这件事被传的沸沸扬扬。被休掉的第三天,邓夫人就悬梁自尽了。
  听到这件事后,梅儿偷偷地在房间里哭了一个晚上。她想,夫人是多好的一个人啊,为什么好人没有好报呢。
  日期:2013-06-15 23:44:00
  叶子按: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亨在马嵬陈玄礼发动兵谏,杀杨国忠父子,逼死杨玉环,后在灵武即位当上皇帝。他就是当了几十年太子的唐肃宗。
  肃宗即位后就改年号为乾元。在乾元二年,唐军出发征讨安史叛军,双方发生激战。但是当时掌握军权的是大太监鱼朝恩。这人根本不懂兵法,胡乱指挥,致使唐军大败,将士死伤无数。
  幸好这个时候,安史叛军也发生内乱,安庆绪被史思明所杀,史思明又被自己儿子砍死,给唐军争得了休整的机会。此后郭子仪再度被启用,终于荡平了叛军。

  日期:2013-06-16 11:51:00
  上清珠
  外面彤云密布,眼看有一场暴风雨即将到来。
  太监福喜小心翼翼地侍立在门外。因为即将来临的风雨,天气十分闷热,令人烦躁。他有点担心,把耳朵凑到门边倾听。
  肃宗皇帝清退了身边所有的太监宫女,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内。福喜可以听到悉悉索索的脚步声和沉重的叹气声。就在刚才,河南传来噩耗,瘟疫大爆发,百姓病死无数。而就在半个月前,朝廷得到奏报,陕西一带因为连续干旱,已经遍地饿殍,人烟稀少。
  自从安禄山起兵造反以来,往日太平鼎盛的大唐帝国忽然就陷入了衰败的泥潭,天灾人祸不断。福喜打心眼里痛恨那个叛逆的大胖子,应该抓住凌迟才对。
  透过门的缝隙,他听到肃宗皇帝痛苦低沉的嘶吼声时断时续地飘了出来。
  “为什么会这样……是朕无能,是上天对朕的惩罚么?”
  福喜不敢再听,低垂着头站在门外。他其实也听到过一些传言,就连那些大臣们都说,大唐这些年灾难不断,是本朝天子德行有亏,上天因此降下惩罚。他有些为皇帝不平,国事不顺,难道这些大臣们就没有责任么?
  门嘎吱一声开了。福喜急忙回过神来。皇帝的声音充满疲惫,让福喜陪着他在宫中走走。
  福喜默默地跟在皇帝身后。他发现,皇帝已经有些白发了。
  经过国库的时候,肃宗皇帝停下,迟疑地指着里面问,那是什么?
  福喜愕然,他什么也没看到。

  皇帝坚持说,库房里有奇异的光射出来。福喜取了钥匙,隔了一会儿从库房里取出一枚玉珠。
  “是上清珠啊。”
  福喜看到肃宗皇帝布满皱纹的眼角边居然湿润了。他的眼角也一下湿润了。这颗玉珠一下子勾起了福喜很多年前的回忆。
  这还是肃宗皇帝年幼的时候,记得当时还是个春天的午后,玄宗皇帝用绛纱裹了亲自系在他脖子上的,他笑容满面地跟武惠妃夸赞自己这个孩子以后一定会是个有福气的大唐天子。
  肃宗皇帝从福喜手中捧过上清珠,自己一个人回了房间。
  过了几天,地方上接连传来喜报,河南的瘟疫平复了,陕北一带也迎来了大雨。朝廷上下一片欢腾。福喜看到肃宗皇帝手舞足蹈地回了寝宫。

  福喜是除了肃宗皇帝以外唯一知道上清珠秘密的人。每逢遇到兵灾人祸,肃宗皇帝就独自一人在房内向上清珠跪拜祝祷,而往往皇帝的愿望就会十分灵验地实现。
  见到肃宗皇帝摆脱了忧愁,福喜也很是欣慰。
  有一天下午,一个人来请他去喝酒。这人是福喜的旧相识,两人还是同年入的宫。当时福喜还在玄宗皇帝身边伺候的时候,这人还在打理皇宫马厩。后来两人一起被调入东宫伺候当时还是太子的肃宗皇帝。
  只是现在福喜还是一个小小的太监,而这人在安史之乱时跟随太子到马嵬驿,参加随从将士的兵谏诛杀杨国忠,后来又在灵武拥立肃宗皇帝即位。此后这人就以太监身份掌握兵权,替肃宗皇帝处理朝政,权倾朝野。这人就是李辅国。
  日期:2013-06-16 15:37:00
  福喜记得,当年李辅国还叫静忠,刚进皇宫的时候对任何事都很害怕,畏畏缩缩地躲在他的身后。
  福喜怀念起两人当年的情谊,不由得感叹。他本来酒量就不好,李辅国又不断地劝酒,不知不觉地就喝多了,醉得不醒人事。
  皇宫中的日子还是这样不紧不慢。天空中的那团阴云浓得像化不开的墨汁。三天后的一个早上,福喜忽然听到肃宗皇帝的房中传来惊慌失措的大叫。
  上清珠没了。被肃宗皇帝用翡翠匣子供奉起来日日祝祷的上清珠不翼而飞。
  很快的,又一个噩耗传来,居住在内宫的玄宗皇帝在常年的忧郁悲伤中去世了。肃宗皇帝在接连的打击中病倒在床。
  福喜不眠不休地伺候在皇帝身边。这天下午,张皇后突然闯了进来,扑到皇帝的病床上放声大哭,向皇帝求救,说李辅国要杀她。
  福喜觉得不可思议。可是随后,李辅国就拿着剑随后冲了进来,在肃宗皇帝和福喜面前揪住张皇后的头发。

  肃宗虚弱无力地想要坐起来,替皇后说几句求情的话。福喜也冲上去拦阻,被李辅国一手推翻在地,一声不响地揪着又哭又喊的张皇后拖了出去。
  肃宗皇帝摇摇晃晃地从床上爬起来想要去抓,却踉跄地摔倒在地。福喜连滚带爬地上去扶起皇帝。
  “上清珠……上清珠哪里去了……”肃宗皇帝喃喃地看着窗外。
  随即张皇后被处死。
  同年,肃宗皇帝也在病床上又惊又吓,念着上清珠而死。
  垂垂老矣的福喜仍是居住在宫中。他一天天地在宫中寻找上清珠的下落,可是那颗玉珠再也没有出现过。他在想,除了肃宗皇帝和他之外,有谁还会知道上清珠的秘密呢?会是谁去偷了那颗神奇的玉珠呢?
  就在肃宗皇帝死的那一年,李辅国也被歹徒刺死了。这下子,福喜所有认识的老朋友都不在了。他还时常想着,当年那么胆小的静忠儿怎么会变成现在这样子。

  叶子按:
  一提起太监祸国,大家一准的都会想起明朝。什么刘瑾、魏忠贤、东厂……好恐怖的!可是明朝的太监再怎么权势滔天,始终被牢牢地握在皇帝手里。他们只不过是皇帝手中的一把刀,用来当做跟文官集团抗衡的砝码。一旦皇帝不想用了,再大的太监也立即落马。
  可是唐朝不一样。到了唐朝后期,那些权势滔天的大太监捏皇帝就跟捏蚂蚱一样。当着皇帝的面,皇帝的女人想杀就杀。甚至有好几个皇帝是死在太监手里的。看来,唐朝的皇帝也不好当啊。
  日期:2013-06-17 19:30:00
  田垄间

  四月份正是春耕农忙的时节,燕子在田陇间低低掠过,空气中是青草和泥土的味道。小元赶着牛犁了一上午的田,满头大汗,坐在田垄间休息。他的邻居是个五十多岁的老人,他家的田就挨着小元家的,忙了一上午,也坐在小元旁边拿着草帽扇风。
  小元拿出自家带的水和烤饼。两人身上沾满了泥点子,在沟里洗了洗手脚,就盘着腿窝在田垄上一块儿吃东西。
  老人抹了抹嘴,似乎觉得平白吃了小元的烤饼有些不好意思,于是就边吃边讲些他以前遇到的一些奇怪的事情。
  这老人是外地人,是在五年前才到这里定居的。这老人的家乡是越州的一个小县城。
  那是很多年前的一个春天,也是四月份,正好是春耕时节。当时的老人还是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和大伙儿一块儿在田里干活。那年的雨水很充沛,三月份的时候还发过大水淹了一大片田地。
  所以趁着水退下去,天气放晴,大伙儿都是急匆匆地下田,犁田播种,干得热火朝天,希望今年有个好收成。
  可是也有例外的。在老人隔壁的田里有个年轻人躺在田垄上,用帽子盖着脸,呼呼地睡得香。
  大伙儿都忙自己的,也没人注意。临近中午的时候,在田里干活的人们突然听到一声大叫,那个睡着的年轻人在田里大喊大叫地胡乱扑腾。

  都是乡里乡亲的,大伙儿立即放下手里的活赶了过来,生怕年轻人是不是被蛇咬了。
  老人当时还很年轻,好奇心也很足,就跟着人们跑过去看。
  那个在田里睡着的年轻人叫杨仁,附近的邻居都叫他仁子。这小伙子长得周周正正,脑袋也挺灵活,可就是有点不勤快。这大好的天,大伙儿都在田里忙活,就他一人在田里睡觉偷懒。
  有几个年轻人上去把仁子从水田里拉上来,上上下下没发现什么伤口。仁子一脸惊恐,说他刚才做了个梦,梦见一条绿色的大蛇从他鼻子爬进去了,吓得他大喊大叫。
  大伙儿都笑了他一番。见没什么事,就各自散开了。
  第二天,仁子没精打采地来到田里,不停地打着哈欠。有人问他昨晚是不是去做贼了。仁子骂了一句,说他也不知道,虽然好困就是一个晚上睡不着。
  别人干活的时候,仁子又趴在田垄上睡觉,可是看他翻来覆去的样子,似乎一直没睡着。
  又一天过去了。早晨来田里干活的人发现了一脸倦容的仁子,这才知道他昨晚居然还是没睡着。
  这会儿大家都觉得事情奇怪了,不对头。接下来的两天,眼看着仁子脸色蜡黄,哈欠连天,他已经连续四天没能合眼了。
  这事情严重了。大伙儿都知道要是再这样下去,这小伙子说不准得没了。乡亲们都很热心的出主意,可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县里最出名的孙大夫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