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五十年

作者: YOU2YOU3YOU62005

  本书写作目的
  历史是一面镜子。
  这本书描写的是司马家族如何艰难的夺取皇位并统一全国,最后又在很短的时间内国破家亡的一系列历史事件。
  西晋王朝,是在中国将近四百年的士族时代里,唯一统一了当时中国全部地区的国家,在它之前就是大家都很感兴趣的是汉末三国时代,在它之后就是东晋十六国这个大分裂时代、以及分裂的不太厉害的南北朝时代。所以要说士族时代、甚至是整个中国的历史,就不能跳过西晋。
  我一直以为,读完西晋五十多年的历史,得到的教训比经验要多得多,因为西晋的历史,简直就是一堆大错小错的大集合。不读西晋的历史,不会知道原来人会这么蠢;不读西晋的历史,不会了解战争对于社会和人性的摧残会这么深;不读西晋的历史,不会体会出五湖四海皆兄弟、千万民族一家亲;不读西晋的历史,更不会了解到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时代——士族时代,对我们今天每一个人的影响有多么深入骨髓,从我们的身体,到我们的心灵。

  前人们写的西晋历史和对西晋历史的评论,本来已经是十分详细和完备的了,可是由于是以当时的写作语言写的,弄到今天,我们这些后人大多数却看不懂或者不愿意看了。进入现代以后,虽然有很多的现代语文版的历史书籍,但专门写西晋王朝历史的却少之又少,而且往往和文言文一样严肃枯燥。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这些年轻人,以最迎合时代潮流的方法,去写写这些近两千年前发生的事情。

  老酒也要换新瓶,酒香也怕巷子深。
  包装!包装很重要,不是吗?
  但是为了让老祖宗们传下来的东西保留一些历史的本色,我终究是没敢把历史剧写成武侠剧、喜剧或者现代都市生活剧,所以像现在流行的FASHION、COOL、NB之类的网络词汇和新新人类词汇,我忍痛保留性的采用。同时,为了更加了解当时人们的思想、风采、文化,本书里保留了大量西晋时期的文章、奏折,但为了防止阅读枯燥和困难,已经在忠于原文本意的基础上,用最通俗易懂的大白话进行了翻写。

  那个时代的官名、地名、人名也是我们现代人阅读的一大困难,因为时间太长,很多地方的地名发生过太多的变化,为了方面阅读,让大家知道哪里是哪里,当时的官职、地名和不常用字的汉字读音,一律以现在的官职、地名、同音字,加注在原词原字之后的括号内。
  对这些加注,本着方便阅读的目的,我采用了以下的处理原则:1、对古代官名,一般来说,是把当时官名放在前,加注现今最接近的官职名,市县级的长官,因为绝大多数都不好找到现代对应的市、县,就把原名放在前,加注当时市县政府所在地,让大家明白当时的这些市长、县长,大概是管那一块儿地方的;2、对古代地名,一般来说,把当时地方放在前,加注现在地名,但是对洛阳、长安等大家都知道是在哪里的著名城市,第一次提到时会详细说明一下,以后就不再每次都加注解了。

  说来说去,总之一句话,就是尽量还原历史,同时又让大家看得很高兴。
  由于本书写的是西晋王朝,因此很多事件都是站在西晋乃至它的前身曹魏帝国的立场上来写的,又因为写的是历史,里面的内容没有一点儿人为的篡改,所有的内容都是从各种书籍上摘抄下来的,但是古人说的有些话,经过了一定的艺术处理,以接近现代人的语言风格。所以,万一某些内容的翻译存在争议,请一定向我扔板砖,我一定接受,因为我也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才写出来这本书,肯定有错误,肯定不完美,希望大家鞭策我,帮助我一起把这本书做完美。

  本书要在此特别感谢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先生投资并策划的《晋书》创作小组、北宋中期重要大臣司马光先生策划的《资治通鉴》创作小组、南宋袁枢老先生编著的《通鉴纪事本末》、清朝吴士珍先生编著的《晋书斠注》、卢弼先生编著的《三国志集解》、唐长孺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论从》三部曲、周一良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论集》、《魏晋南北朝史札记》、田余庆先生的《东晋门阀政治》,以及无穷无尽的关于西晋历史的相关论述和评论。

  谨希望能对普及西晋历史有一点小小的帮助。
  顺便希望能从西晋人犯的错误当中,鞭策和警醒我自己。三国之后的历史,同样精彩。
  日期:2013-06-12 10:07:11
  序言A

  如果要了解西晋,必须先知道西晋是怎么来的。
  那么西晋是怎么来的呢?
  驰名中外的中国文化品牌、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在最后部分写道:“自此三国归于晋帝司马炎,为一统之基矣。此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者也。”
  原来是从三国来的。
  但我总是认为,西晋的种种,其实在东汉时期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已经种下了。因为要说西晋,咱们就必须说说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士族,要说说士族是怎么来的,就必须要先说说宗族以及从宗族发展而来的地方豪强和名门望族。
  宗族可以说是我们地球上、尤其是中国最古老、最坚固的民间基层组织,它以血缘关系结成、以家族名义行事。从遥远的原始社会开始,部落开始慢慢形成,在部落的基础上,形成村落,而在每一个村落里,总会有一户或者几户所谓的大姓,这些大姓在人数众多,所以势力也强大,对村落当然能够更多的产生影响甚至是控制。
  然而,同姓人中也会出现贫富分化,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自然就会成为本姓中有名的人物,最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拉起同姓人去控制村落,这种人对于本族来说就是族长,对于本村来说就是知名人士,这种直接、间接控制村落的一个或者几个大姓,我们就叫它宗族,族长或者是村长们,就叫做宗族首领。即使在21世纪的现在,我们在很多乡村里仍然可以感受到宗族残留的力量,就是每个村都有大姓,每个大姓都有领头人,而这些领头人即使不当村干部,也会对村子里的大小事务产生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伴随着从夏朝一直到秦朝统一这事实上分裂的漫漫两千年里,中国各地的村落中宗族的势力越来越稳固。古代中国是农业社会,所以后来建立各个国家的国王或者皇帝们,都无法忽视他们统治的基础——农村里宗族首领、或者说是地头蛇的力量。
  最后,国王或者皇帝们通过基层官员,渐渐的和宗族首领们,达成他们也许一开始都没有意识的妥协,那就是:各级政府保证宗族首领的利益不受伤害;而宗族首领保证控制着本族本村人,让各级政府正常纳税粮兵。
  宗族首领对于农民们来说,其实具有双重功能。他们在根本上虽然是只顾着自己的利益,但农民们是他和政府谈判的砝码,他既要保证政府的利益,又要保证农民的利益不能过于受损。而且,在兵荒马乱的时候,农民还要在宗族首领的带领下,才能一起逃荒、自守,获得更大的生存机会。农民、宗族首领、政府都是互相利用、但一级受一级压迫的关系。

  宗族首领们、或者说是大姓的族长们,在地方上控制着农民,在经济上控制着粮食,所以和各级政府的合作也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多的宗族首领干脆就进入官场、成了当地的官员。
  真正给宗族首领打开顺利做官通天大道的,是汉武帝。
  在汉武帝以后的汉朝,中国官员的来源主要是世袭、诏举和查举三种。
  世袭就不说了,相信大家都明白;诏举就是皇帝直接任命某某当什么官儿。由于我们说的是官员选拔制度,所以诏举显然不属于选举,那么整个汉朝的官员选拔制度就只有查举。

  查举的整个过程,简单来说就是这样:所有的地方官,每年必须向中央推举自己管辖范围内的优秀青年做候补官员。这种优秀青年在当时的行话叫做孝廉,而推举这种青年的行为,就叫做举孝廉。
  举孝廉的本意,是为了让家乡人评价家乡人,这样应该最靠谱。可是,地方官是由朝廷任命的,绝大多数地方官的管辖地都不是他的老家,他推荐的人,是不是真的德才兼备,到底有什么样的才能,他也不可能完全知道。于是,按照当时规定也好、还是实际上不得不这么做也好,地方官必须去问当地的老百姓,可是老百姓们早已经被当地的宗族首领控制,所以地方官倾听的民意说白了就是当地宗族首领的意思。于是,宗族首领就通过这种形式,一步步控制了汉朝的官员选拔。

  日期:2013-06-12 10:08:26
  序言B

  古代的官,其实是分为两种的,就是官和吏。官是大爷,吏就是官自己挑选的各种助手。官都是由朝廷委任的,而吏则是由官委任的,吏如果没有特殊的好运和关系,就会永远都是吏,也不能直接提拔成官。比如说,县里的人事部长(功曹),他即使是做了一辈子,也不能直接提拔为县长,他必须先被县长举了孝廉,才能有机会进入中央,然后成为地方和中央的基层官员。
  因为被举孝廉还是比较难的,所以最初的时候,绝大多数宗族首领还只是停留在纯粹地头蛇的位置,他们世世代代都在当地做吏,虽然县长、市长这些官们经常换人,但县里、市里主管行政、军事、人事、司法的各种吏,却基本都是这个地方的少数几家人。一句话说,就是流水的老爷,铁打的小吏。这种纯粹的地头蛇,学名就叫做地方豪强。
  地方豪强的势力渗透进入中央,直到控制中央,是必然的。他们有地、有人、有钱,大部分甚至还有自己的武装,无论是为了面子,还是为了更大的实惠,他们都希望在更大的空间施展拳脚。因此,越来越多的地方豪强想尽办法让自己的子弟成为孝廉,然后混入中央,成为高官。
  这样,地方豪强就成为了更厉害的家族,他们在地方上有家产,在中央里又有人做官,他们庞大的家产,可以用来资助他们的家族子弟世世代代做官,而世世代代做官,又帮他们弄来更多家产,这种黑白通吃、上下通神的家族,学名就叫名门望族。也可以说,地方豪强是名门望族的初级阶段,名门望族是地方豪强的升级版,从本质上来说,他们是一样的,都是地头蛇。

  在地方豪强和名门望族的控制下,从中央到各个地方,都逐渐形成了公认的大家族,他们像轮流做庄一样轮流做官,而平民就算费尽了千辛万苦学到文化,还是难以平地一声雷进入官场,改变自己的命运。
  可能各位会想:不能通过考试去当官儿吗?
  开玩笑您哪,小老百姓大规模的凭考试去当官的情况,在几百年以后的隋朝才会出现的。
  说白了,什么丞相、将军、刺史、太瘦,都是少数几家儿的专门买卖。
  有了这么一群官儿来支撑,您觉得这样的政府能好得了吗?
  到了东汉末年,国家已经被这些比黑社会还霸道、比吸血鬼还贪婪的职业流氓们折腾的奄奄一息。由于连续不断的天灾人祸(个人认为其实就是人祸),东汉中央政府终于在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和比农民起义还要激烈的内部斗争中轰然崩塌。之后就是中国最混乱的一段时期之一,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这个时期,伴随着老百姓过半死亡的同时,中国由南至北,打得一团乱麻,简直都到了有枪就是草头王,有几把菜刀就敢当土匪的程度。

  可是历史规律一再告诫我们,想统一中国,可是不能只靠枪炮和菜刀。当然,你刚混起来的时候可以只靠菜刀,然后为了打胜仗,就要换长枪、军马,到了有好几个城池的时候,光靠会砍人的大老粗还是不行,必须还得靠有管理经验的知识分子。
  当时最受欢迎的知识分子,还得首推那些名门望族的大爷们,因为他们不光有知识,还世世代代都做官,在地方上又有权有势,得到了他们,就等于同时得到了谋略上、政治上、经济上、地盘上的帮手。实际上,像曹操、刘备、孙权等这些知名的英雄们,无一不是大量的招揽名门望族里的知名人士,对知名人士尊敬有加,甚至名门望族得罪了他们也尽量宽容对待。更何况,东汉末年最著名的几个军阀,像人家统一黄河以北的袁绍、过了一回皇帝瘾的袁术、占据湖南湖北的刘表、割据四川的刘焉刘璋父子,本身就是名门望族甚至是皇族出身。

  东汉末年混战结束以后,剩下了三家军阀:曹操、刘备、孙权,而这个时候他们才发现,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其实并不是他们的,他们只是为名门望族们重新顺利而悠闲的做官扫清了道路,这些浴血奋战的英雄们,最终在实际上,成了他们占领地各色名门望族和地方豪强的盟主和代言人。
  最终,英雄的事业被普通人组成的利益联盟全盘接收,当时实力最强大的曹操集团,反而首先和名门望族们达成了妥协:为了更好的保护名门望族把当官作为一种家族行业,为了更紧密的吸收和团结势力强大的名门望族同胞们,东汉末年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魏帝国的实际建立者曹操的儿子曹丕,在老爹死的当年,出台了九品中正制(又叫九品官人法),正式确立了名门望族们垄断国家官职的特权,名门望族这个阶层也最终正式的被官方以法律形式得以承认,成为士族。

  有了九品中正制保证的士族,逐渐的利用这种政治制度控制了国家的最高权力,最终从后台转到了前台,由皇帝重要助手的角色变成了皇帝。
  而使士族最终转入前台的猛人,就是西晋的实际开国者司马懿。司马懿这个老猛人死了以后,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两个大猛人继续积极架空皇帝,在这期间还顺便灭掉了蜀国。到了他的孙子小猛人司马炎的时候,干脆把已经说话不算数的魏国皇帝一脚踢出去,自己单干做了皇帝。

  这位小猛人司马炎,趁着吴国出现中国历史上最无人性的皇帝之一孙皓,导致吴国士族和东吴皇族决裂的大好机会,一举灭掉了吴国,统一了中国。
  如果您看的是三国演义,恭喜您,这简直是一个多么美好的结局啊,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统一与和平发展的道路,从此幸福的生活下去。
  然而历史不是演义,除非人类灭亡,历史是没有结局的。
  三国之后,是西晋王朝。
  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黑暗、疯狂、短命的统一王朝之一。
  日期:2013-06-12 10:14:31
  1、遥远的过去
  要说说司马炎的光辉事迹,咱们先得说说司马家族是怎么来的。
  司马家族,是一个根黑苗正,从几辈子起就做剥削农民兄弟的封建官儿老爷的这么一个家族。
  传说中,司马家族的祖先是黄帝的孙子颛顼(专须)的儿子重黎。颛顼让重黎主管民事,重黎因为功劳大大被赐姓祝融。在当时那种原始社会解体、国家仍在萌芽的时代,主管民事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主管火事,比如说保管火种、制作火种。对于咱们的老祖宗来说,这火可是至关重要,所以这种官被称为夏官,也有一种说法,重黎就是传说中的火神祝融。也可以说,司马家族就是火神家族、祝融家族。

  据说,这祝融家族,从被封为夏官的那一刻起,就一直世世代代的担任这个官职,这一干就是一千多年,一直当到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到了周朝,夏官的名称改为了司马,但权限基本还是保持不变。到了西周末年周宣王的时候,祝融家族的后代程伯休父,仍然一直担任司马这个官职,并且在任内因为战功,被周宣王以官职的名字赐姓,从此,祝融家族就正式成为司马家族。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司马家族里出了一个叫司马卬(昂)的风云人物。这个司马卬,本来是秦国末年起义、自称赵王的赵歇手下的一个将军,在进攻黄河北岸秦军的战斗中,立下大功,所以项羽分封诸王时,把现在河南省黄河北岸的地方全给了司马卬,首都就定在黄河北岸的朝歌(河南淇县)。由于朝歌过去是商朝的首都,商朝又被人们称作殷商,所以司马卬就被称作殷王。

  不久,就爆发了大家都熟悉的刘邦和项羽争霸天下的大战,由于项羽是让司马卬实现封王梦想的大恩人,所以司马卬坚定的站在了项羽一边,结果兵败被杀,他的后人们没有改姓、也没有逃难,世世代代就住在了司马卬原来被封的那个地方,一直到东汉时期。
  前面的那些事情,因为年代实在过于遥远,所以根本没有办法去证实它的真实性。在古代,很多显贵的家族,都要想办法把更早时期的圣人抬出来当成自己的祖宗,司马家族后来成了第一家族,当然要给自己的出身打上广告,所以,以上内容很可能是虚构的,因为这些内容是写在专门描写司马家族的《晋书》里的,为了保持对古老文化的敬意,我还是给予保留,给大家看看。
  司马家族真正最靠谱的祖先,是司马炎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他叫司马均。
  司马均是东汉时代的人,在公元115年的时候,被任命代理征西将军。司马均的本来官职是左冯翔太守(治所陕西高崚)。在东汉时代,长安和洛阳在一个省,都属于司隶校尉(首都军区司令)管理,今天的陕西这一部分,被分为三个郡,一个是京兆,也就是长安本身,一个是左冯翔,一个是右扶风,这两个郡,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特别市,专门用来护卫西都长安。
  当时的长安附近地区,已经连续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羌族起义,由于东汉政府一味打压却不知安抚,包括长安在内的整个大西北,也就一直陷入剿了再反、反了再剿的恶性循环当中。司马钧被任命为代理征西将军的时候,羌族起义已经断断续续的闹了六七十年了。
  司马钧一开始的任务,是率领京兆、左冯翔、右扶风三郡共八千人的地方军,配合护羌校尉庞参率领的中央军,分两路去讨伐附近不肯归附的先零羌部落。庞参的正规军打到勇士(甘肃榆中东),被羌族将领杜季贡打败,而司马钧率领的地方军,却一路凯歌,攻下了杜季贡的老窝丁奚城(宁夏灵武),获得了一次辉煌的胜利。然而,杜季贡虽然被打败,却并没有被打溃,他带着人马,一直游荡在丁奚城附近。

  司马均为了让杜季贡断粮,趁着秋收的季节,让右扶风仲光带着三千人,去抢收羌族人种的粮食。仲光本来和司马钧是同级,如今司马钧一下子成了自己的顶头上司,就有点儿不服气,他出了城,却不听司马均的命令,而是直接带着人就孤军深入到羌族聚集区里。就是仲光的这一次贪功冒进,让杜季贡结结实实的抓住了机会,把仲光三千人马团团围住。司马均在城里听到这个消息,对仲光不听指挥乱行动非常气愤,硬是见死不救,结果导致仲光战死,自己也被下了大狱,后来在狱中自杀身亡。

  说起来,司马钧也是个能带兵的将领,可惜他的性格太严厉,本来很可能会更光辉的前途,就这样彻底断送。不过幸运的是,司马均虽然死了,但他的家人并没有受到伤害,仍然顽强的生存了下来,并且开枝散叶,比以前更加壮大。司马均有一个儿子叫做司马量。司马量后来生了个儿子叫做司马儁(俊),司马儁生了个儿子叫做司马防。从司马均往下,司马家族一直都是做官的,但都不是特别大,基本保持在今天市局级这个水平。

  和许多东汉时代大多数的名门望族不太一样,司马家族不是标准的儒学大族。如果我们越往后读,就越会发现,继承了东汉时代精髓的曹魏帝国和西晋时代的很多顶级高官,从爷爷辈儿甚至更早的祖先算起,就已经是精通和研究《论语》、《春秋》、《左传》的儒学大师了,并且,他们一直把这些研究世代相传,许多名门望族三代、甚至更多代,都研究着同几本儿、甚至同一本儿儒家经典。这正是司马防生活的那个时代最大的特色之一:文化几乎被儒学所垄断,其它学术非常不被重视,甚至遭到歧视。

  而司马家族显然非常不一样,他们最靠谱的祖先司马防,是个典型的战将,再往后数,也没有一个人因为精通儒家经典而出过名,到了司马防的老爸司马儁,好不容易有些名气了,但他老人家也是更喜欢历史,博学而不专学,当时的人们也没人说他是个正宗的儒家大师,司马儁的儿子司马防也是这样。
  司马防,字建公。他是个相当正直、严肃、古板的人,即使是自己独处一室的时候,也是正正规规、不苟言笑,他尤其喜欢那些古代名臣的故事,不仅把专门描写西汉王朝的《汉书》里的那些名臣们的事迹读了个透,还专门写了几十万字的读后感,用来激励和警醒自己。通过司马防的事迹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他精通的是《汉书》,这本书儿更不是儒家经典。无论怎么看,司马家族也不是东汉时代标准的名门望族,家族历史也没多悠久。

  司马儁、司马防父子最爱历史,并且也能凭着这个有些名气,其实正是反映了一个现象:从东汉中期开始,儒学一家独大的局面正在改变。因为人们开始发现,光是靠着几本儿儒家经典,实在是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比如,对于名门望族们来说,怎么在官场里结党营私、聚敛钱财,对于地方豪强来说,怎么在地方上称霸一方、经营产业,这些儒家经典里都没有。为了开拓眼界,更为了学会怎么认识和适应现实,很多人开始注重多看书、看杂书、尤其是看史书。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