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战国

作者: 风长眼量

  很多天涯的朋友可能是看到这标题感到新鲜而进来,笔者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By 风长眼量
  那一把烈火
  可惜呼,可恨呼?
  一把烈火,把缤纷璀璨、气势磅礴、荡气回肠的战国史,烧得只剩一点黑色灰烬。
  那一把烈火究竟烧掉了什么!?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三十四年),秦始皇下令焚烧除《秦记》以外的其他各国史书,坑杀拒不烧书的书生,史称“焚书坑儒”。
  秦始皇吞并六国后,需要维护国家的统一,更需要美化自身,丑化曾经的敌对势力,这也是各朝各代在开国时期做的同一件事。
  后来汉朝时期,司马迁写《史记》,刘向写《战国策》,他们都是以《秦记》为基础来写。由于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文化比较落后,秦史官所记的《秦记》比较简略,尤其是对东方六国的纪录残缺不全、年代错乱。残缺、错乱也就罢了,《秦记》甚至不知道篡改了多少东方六国的历史。
  现存的战国时代的史料,残缺分散,年代紊乱,真伪混杂。既不像春秋时代的历史有一部完整的编年史《左传》可以凭信,更不像秦汉以后每个朝代有着完整的历史记载。
  所以,很不幸,现代人看到的战国时期正史,都已经是经过修订后的历史,并不完全是真实的历史。
  战国七雄,并非只有秦国奋发图强,胸怀天下,其他六雄,也有秦国没有的特色,他们也各有各的精彩。
  楚国,崛起于周朝之初,强盛于春秋战国五百多年。从西周到春秋再到战国,楚人可能不是每个时期都为最强者,但她与西周、齐国、晋国、魏国争霸了八百年!
  楚国是强盛时期最为持久的国度,这与楚人锐意进取,永不言败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赵国,从来没有一个家族,能像赵氏家族,被灭族只剩一人,依然能自强不息,自成一国!甚至一千多年后,赵氏家族还建立了大宋王朝。
  赵人能有如此成就,与其慷慨激昂的个性密不可分。
  齐国,论身材高大,山东人可排第一,论酒量,山东人还是第一,山东人豪迈刚猛。然而,他们还有稷下学宫,还有技击之士这样的高雅名词。
  东方称帝的齐国,实在是豪迈而高雅。
  魏国,率先崛起于战国乱世,曾以一国战五国数十年,曾强夺秦国西河大片领土,到了战国末年依然坚决发动攻占秦国陶郡的战争。
  魏国尽出信陵君这种,豪情壮志在我心的当世豪杰。

  韩国,为战国七雄中国土面积最小的诸侯,战国两百多年她大多数时间都身处与秦军战斗的第一线,即便如此韩国也与秦国激战了两百年,此间韩国还先后与赵、魏、齐、楚有开战记录。
  韩国能在战国群雄并起的年代,以四战之地和不大的国土傲立两百多年,正如身为六国相国的苏秦所说:“然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
  燕国,正宗的周室正统,其开国之君召公姬奭,乃周武王亲弟,燕人有理由为他们的出身而骄傲!
  战国七雄中,燕国地处最北方,他们除了要争霸中原,还要与匈奴、东胡纠缠,战国时期中原各国没有遭受北方游牧民族侵扰,得感谢燕、赵两国。、
  战国七雄,各有各的辉煌。
  可是,秦国的史官,将楚国的锐意进取,赵国的慷慨激昂,齐国的豪迈高雅,魏国的豪情壮志,韩国的强弓劲弩,燕国的根正苗红,全部都加在秦国身上,这不是真实的历史!
  凡此种种,都是拜秦始皇那一把烈火所赐。
  透过那熊熊燃烧的火焰,让我们尽力还原那史诗般的战国!
  希望此书能够让读者从那个大争之世的时代,吸取奋发向上,勇于改革,刷新自我,忠勇义侠的铁血时代精神!
  日期:2013-07-13 13:59:12
  战国七雄,先从秦国开始写起
  秦国(一)非子,第一个秦人
  秦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三皇,是指伏羲、神农、黄帝。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喾、尧、舜。
  三皇当中,伏羲,是神话人物;神农,是半神话半人类性质;只有黄帝,是实实在在的人类。
  五帝当中,黄帝又占了一席,他确实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

  周朝以及战国七雄,只有齐国的先祖不是黄帝的后人,而周、楚、秦、赵、燕、魏、韩,都起源于黄帝,身份都很高贵。
  五帝当中的第二位颛顼,是黄帝的孙子,他是楚国、秦国、赵国共同的先祖。
  赵秦重要祖先表:
  五帝时期,当时尧将帝位禅让给舜,而舜将帝位禅让给禹,禹不是五帝之一,但其声望却不亚于五帝。
  禹,我们现在尊称为大禹,大禹最大的功绩就是治水,所谓“大禹治水”。
  大禹的部下,有一双很会治水的父子,父亲叫皋陶,儿子叫伯益。
  皋陶与伯益这对父子出身可不简单,他们的祖先正是五帝之一的颛顼。

  大禹是靠治水而成名并且获得帝位,他同样很喜欢会治水的皋陶与伯益父子。大禹老了之后,遵从禅让制的传统,确定自己死后将帝位传给皋陶。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大禹还没死,这皋陶就先走一步了。
  大禹遍观手下能人辈出的众部落首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最后还是选择了皋陶的儿子伯益作为帝位继承人。
  伯益,当时是东夷部落的首领,东夷就是东方各部落的统称,势力范围非常大,其都城在今山东日照地区。
  伯益年轻的时候,舜帝还在,为表彰伯益治水的功劳,舜帝将姚姓家族中的玉女嫁给伯益。舜帝甚至还赐伯益姓赢,这是赢姓的起源。
  赢姓,是赵氏和秦氏共同的发源,而伯益,也是赵氏和秦氏共同的祖先。
  伯益是个相当有能力的人,他在遭受洪水侵袭的地方,根据当地地势低洼的特点,教给民众种植稻谷,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伯益还擅长畜牧和狩猎,曾教会人们用火烧的办法来驱赶林中的野兽。
  另外伯益还发明过一种凿井的新方法。
  伯益辅佐舜帝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赵秦两氏后来擅长养马,可能就是从伯益这里传承下来的基因。
  但是有名也有实的伯益,却没有顺利继任为帝王。
  日期:2013-07-13 14:04:43
  姒禹死后,按照禅让制传统,伯益必须表示谦让,他需要老老实实呆在自己的领地,由各氏族部落首领召开正式会议,商议之后,再邀请他登基。
  很快,各部落首领会议如期召开,部落首领们都参加了,除了东夷首领伯益,他正在东夷等待皇袍加身。

  让伯益和东夷百姓没有想到的是,部落首领会议决定,大禹的统治地位由大禹的儿子姒启继承,与伯益无关。
  原来大禹的儿子姒启,并不想称臣于伯益,姒启本身也是能力不俗的人,手中又掌控一定兵权,还有一干父亲大禹的老臣支持。
  对于这样的结果,煮熟的鸭子都能飞了,东夷部落上下很不服气,群情激奋。而大禹的儿子姒启一方,似乎也有点瞧不起地处东方的东夷部落。
  伯益,这个赵、秦共同的祖先,绝不是一个老实巴交、任人宰割的人,以他的性格来说,我不犯你算你运气好,你若犯我,我必整你!
  于是,赵秦共同的祖先伯益,吃了这暗亏之后,奋起反击。
  而夏朝的开国之君姒启,也早就做好了作战的准备。

  双方为了帝位,最终展开了一场大战。
  战争进行的极为惨烈,最后的结果是姒启获胜,他成了夏朝的开国之君。
  而赵秦共同的祖先伯益,在这场大战阵亡。赵秦共同的祖先,此时已经可窥出一些血性和尚武之气,伯益虽败,他的尚武精神和奋力一搏的豪情为后世赵秦所继承。
  伯益战死之后,其都城也被抢掠和摧毁,东夷文明遭到了史无前例的破坏。

  伯益的两个儿子,大廉和若木逃亡,这两个人的子孙分布在天下各地。
  岁月如梭,夏朝四百年历史过去了,伯益的子孙一直被夏王朝所压制,并没得到好的发展机会。
  夏朝末年,若木的后人费昌投奔新兴诸侯商国,受到重用,费昌为商汤驾车。
  鸣条之战,费昌还是为商汤驾车,一举打败夏朝,建立商朝。
  而大廉的后人也不弱,孟戏、中衍曾给后来的太戊帝驾车。
  商朝时期,赵、秦的祖先似乎承包了给天子驾车这个差事,他们也因此一直受到重用。
  中衍的后人中潏(jué),为商朝守卫西陲。中潏,大概是赵秦的祖先第一次出现在为商朝统兵作战的行列之中。赵秦的祖先,不只是会养马会驾车。

  中潏(jué)的儿子飞廉,擅长驰马飞奔,事商纣王。
  商纣王令飞廉出使北方,不过飞廉走后,商朝就出了大事。
  周武王统领大小一百多个诸侯,与商纣王打了一场鸣条之战。
  说到商纣王,不得不说一下飞廉的儿子恶来。

  恶来,看这名字就知道不是一般人,这恶来能徒手与猛虎野牛搏斗。
  这一时期正是商朝末任天子商纣王在位时期,这商纣王也是一个好武斗勇的人,而且他也能徒手与猛兽格斗。
  恶来家族一向在周朝为官,恶来也在都城朝歌侍奉商纣王。
  商纣王常玩角斗士的游戏,把斗士和猛兽放在角斗场上,看哪一方能将对方撕成肉片。这恶来就自告奋勇充当角斗士,他徒手搏杀豺狼虎豹时,自己更像是一只猛兽。
  商纣王与恶来一见如故,英雄相惜,恶来成了商纣王的得力干将。
  周朝与商朝的鸣条之战,恶来身先士卒,力战不退,最终寡不敌众,士为知己者死,恶来追随自焚而死的商纣王而去。
  这恶来,就是秦人的祖先!
  后世秦氏家族不乏好武斗勇的人,就连秦国国君也是如此,最著名的就是那位被九鼎砸死的秦武王,看来血脉传承是有其必然性的。

  恶来死了,他的父亲飞廉从北方赶回来时,商朝已经灭亡。
  飞廉没有地方禀报,就在霍太山筑起祭坛向纣王报告,祭祀时获得一幅石棺,石棺上刻的字说:“天帝命令你不参与殷朝的灾乱,赐给你一口石棺,以光耀你的氏族。”飞廉死后,就埋葬在霍太山。
  总之,飞廉的儿子恶来是秦氏家族的先祖,而飞廉的另一个儿子季胜,则是赵氏家族的先祖。
  秦赵的先祖,在商朝一直混的很不错,到了周朝,他们的命运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呢?

  日期:2013-07-13 15:04:11
  恶来和季胜的后人,与祖上一样都擅长养马,但在新建立的周朝,恶来一族由于是商纣王的死党,被周朝严密防范。而季胜这一族,情况要好的多。
  季胜的儿子孟增,受到周成王的喜爱,让他到皋狼修筑宅院,孟增号称皋狼。孟增虽然不是什么卿大夫,但起码也是贵族,拥有自己的一些产业。
  孟增的孙子造父,擅长驯马和驾车,其驾车本领非常高。
  周穆王因功封造父在赵城,造父的后人就以封地为氏,赵氏家族正式有了自己的氏。
  赵氏家族,成为了周朝的小小诸侯,而那个徒手搏击猛兽的恶来,他的后人太凡(造父的表兄弟)此时并不得志,见赵氏家族发展得不错,也来投奔同祖的赵氏家族。
  按照先秦时期姓氏的规则,只有出身上古时期有名望的家族才会有姓,只有当时代有头有脸的才有氏,因此恶来的后人只有一个赢姓,却没有氏,因此他们也就随赵氏家族为赵氏。
  此时赵、秦两氏的祖宗又合在一起了。
  造父与太凡,有着共同的高祖父飞廉,也就是五代宗亲。但是太凡这一分支,混的并不好,主要原因是太凡的曾祖父恶来曾经效力与商纣王,并且为商纣王殉职。
  因此恶来这一支后人就被周人严加防范,虽然他们也很会养马和驾车,却不受重用。
  飞廉的另一个儿子季胜的后人,就混的好的多了。

  太凡依附于造父,为赵氏,不过太凡有个很有出息的儿子大骆。
  大骆也就是赵大骆,他似乎并不满足与在赵城发展,心气颇高的他远走西部边陲。从赵城一直到西陲,也就是从今天山西赵城县一直到甘肃天水附近,跨度近两千公里。
  赵大骆跑这么元当然不是赌气出走,他是想寻找一块合适的养马场地。
  地处渭水上游的陇西高原,虽然地方偏僻了一点,但也不是为一处养马的好地方。

  赵大骆擅长养马,这是祖上传承下来的血脉,不过赵大骆似乎比祖上几代人都要聪明一些。
  赵大骆明白,作为恶来的后人,他这一系人,都受到了周天子的防范。如何才能打消周天子对自己的敌意,让自己一身本领得以施展呢?
  赵大骆不止是会养马,他还很有政治眼光。
  西周历史上,将关中附近的游牧民族统称为西戎,西戎当中比较大的分支有犬戎、申戎、姜戎。
  周穆王时期,一部分申戎被周朝招安,当时的申戎首领(或副首领)摇身一变,成了周朝的侯爵。
  当然,周天子的侯爵也不是白给的,从周穆王到周共王再到周懿王,几任周天子频繁令几代申侯不断伐申戎。

  几代申侯虽然贵为侯爵,但日子并不舒心,一方面要与过去的宗亲申戎同室操戈,另一方面他们在西周的朝廷中又受到姬姓诸侯和卿大夫的排挤。
  周懿王时期,当时的申侯常为与申戎鏖战而伤神,为在朝中不得志而抑郁。恰在此时,一份聘礼从西陲送来,送礼的就是赵大骆。
  赵大骆下聘礼的目的,就是要娶申侯的女儿,与申侯的女儿联姻。
  中国人历来讲究门当户对,申侯混得在不得志,他也是堂堂侯爵,这赵大骆是什么身份呢?
  赵大骆,领着一帮族人,过着游牧的生活,可以视为西戎的一个小部落,而西戎一向都是周人的敌人。除了这一点,在周人看来,赵大骆还是的前朝死敌恶来的余孽。
  从实力上来说,赵大骆充其量就是数百人的小部落,不足与任何一个诸侯相提并论。

  那么,申侯会将女儿下嫁给赵大骆吗?
  答案是肯定的,赵大骆抓住了申侯急需朋友的弱点,高攀上了申侯的女儿。
  赵大骆从此有了新的靠山,他在西陲的养马事业也开始有声有色起来。
  赵大骆与申侯的女儿的生的长子叫赵成,但是赵大骆最有能力的儿子却是另一个庶子赵非子。
  赵非子得赵大骆真传,也很会养马,周孝王得知赵非子的才能,让他替周朝养马。

  赵非子为周朝养马,这是恶来的后人第一次被周朝起用,看来赵大骆的联姻很有成效。
  当年赵大骆在陇西高原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块并不算肥美的土地放牧,如今周朝请赵非子养马,那可就阔绰多了,不可同日而语。
  周孝王让赵非子在汧河、渭水之间养马,这块地方正海是 的汇流地,水土肥美,放牧农耕两相宜。
  这里位于岐山西侧,周人在这里经营了几百年,如今是公爵国 国的管辖范围。

  说起虢国,不能不提到的是,虢国是周朝初年四大公爵国之一,实力超群地位显赫,负有拱卫周朝西大门的重任。
  走下高原的赵非子,在汧河、渭水之间这块风水宝地上,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事业。
  赵非子养马的成绩是:“马大蕃息”,意思是马的数量和质量都大幅提高。
  赵大骆晚年的时候,要立继承人了,按照嫡长子继承的原则,赵成应该继承赵大骆的事业。
  但是周孝王认为,赵非子更有能力,应该有赵非子继承。
  这时候赵成联络在朝中的外祖父申侯,寻求帮助。
  申侯立即向周孝王禀报,按照周朝礼制,不能废嫡立庶。
  周孝王确实是很喜欢赵非子,他折中处理:让赵成继承赵大骆,另外在赵大骆的领地附近,封赵非子一小块地,赵非子成了周朝的附庸。
  周朝分封制是这样的:周天子又称周王,地位至高无上,拥地一千里,周天子以下是大大小小一百多个诸侯。
  诸侯分为五等,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公爵、侯爵拥地百里、伯爵拥地七十里、子爵、男爵拥地五十里。
  附庸,也就是没有爵位,土地不足五十里的势力。
  赵非子的得到的这一块地,叫做秦邑(今甘肃清水县)。
  赵非子因封地得到秦氏这个称呼,是为秦非子,秦非子是第一个秦人。
  日期:2013-07-14 07:59:03
  秦(二)陇山之西,黄土与热血永存
  秦人的历史,从非子被周孝王赐秦氏开始,到秦王子婴为项羽所杀,大概有600多年的时间。

  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秦人最危险的时刻,要算非子得到邑,立家之后的数十年,秦人多次差点胎死腹中,在获得伯爵爵位前被犬戎从历史中抹去。
  周孝王封非子在秦邑,这个分封看似简单,将非子封在其父亲大骆领地不远处(都在甘肃天水),其实却大有学问。
  周天子分封土地的时候,有个鲜明的特点:对姬姓家族特别大方,对其他姓氏则非常抠门。
  周天子分封的非姬姓诸侯,绝大多数都是本身已经占领了一片土地,周天子做个顺水人情,封个爵位。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分封一块并不受周超控制的土地,让受封者自己努力去占领。
  周孝王封非子在秦邑,就属于这种情况,周天子本身并没有控制秦邑。
  从秦地的位置来看,处于陇山西侧,这里是西戎最大的分支犬戎的地盘。
  周孝王的意思很明确,在犬戎的地盘上扎下秦人这一颗钉子,就是要让非子和他的后人,与周朝的敌人犬戎去肉搏。

  于是,非子在得到秦地的第一天起,秦人就不得不与强大的犬戎部落进行生死搏击。
  那么,犬戎是什么人呢?
  周人将西戎各部落取名为姜戎、申戎、狄戎等,在戎字前加上他们的姓,唯独犬戎,周人直接在戎字前面加上一个犬字。
  关于犬字,中文有“丧家之犬”、“看门犬”、“狗急跳墙”、“狼心狗肺”、“人模狗样”等等词汇,总之都不是什么好词。周人如此深恶痛绝犬戎,是有原因的。

  周人本来也是陇东高原的游牧民族,数百年前被犬戎赶下了高原。虽然周人后来在关中平原发展的非常好,但是周人与犬戎的战争,从来没有停止过。陇东高原故土的沦丧对于周人来说,是心中永远的痛。
  犬戎在与周人几百年的鏖战中不处下风(一百多年后犬戎还会攻破镐京,灭西周),那么封地被犬戎部落环绕的秦人,其生存环境就可想而知。
  日期:2013-07-15 03:49:27
  秦非子到达秦邑,看到陇西高原黄土之上,天蓝蓝,地黄黄,绿草碧波如画。非子暂时忘却了这是犬戎的地盘,向东方西周都城镐京方向跪拜周孝王,感谢天子赐地。
  非子抓起一把黄土,让尘土随风而扬,此番非子回到陇山之西,与以往心态大为不同,拥有了自己的土地,这心情没法用语言形容。
  此时非子的兄弟赵成,继承了他们父亲大骆的土地,兄弟两个在甘肃天水一带,各领了数百族人,在犬戎的包围中互为掎角,相依为命。
  对于赵成和秦非子来说,周朝就是他们最大的靠山,因此周王朝对他们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死存亡。
  不过,非子的贵人周孝王,即位大概六年就驾崩了。
  此后即位的周天子是周夷王,周夷王时期周朝边患非常严重,关中受犬戎侵扰,南方楚国发展迅猛,东南方淮夷猖獗,就连东方姜太公的封国齐国,也已经不来朝贡了。
  按照威胁程度来说,从重到轻依次是犬戎、楚国、淮夷、齐国,齐国其实只是对周朝不敬,根本谈不上威胁周朝统治,况且齐国的西面有姬姓国鲁国等诸侯严防死堵,齐国也没有实力威胁周朝。
  但是周夷王爱捡软柿子捏,公元前868年,周夷王把齐哀公吕不辰招到周朝都城镐京,烹杀之!

  虽然残忍了一点,周夷王这一招杀鸡给猴看还真管用,周朝几个主要的敌人,都惧怕周夷王七分,周朝的天下太平了几年。犬戎人闻讯,也不敢在关中放肆抢掠,对赵成和秦非子也没有穷追猛打。
  日期:2013-07-16 01:36:51
  周夷王之后,是周厉王,这是一个更为让人惧怕的天子。
  周厉王对内横征暴敛,对外疯狂出兵,西戎的几个部落以及东南的淮夷都被他给打怕了,甚至那个已经将儿子封王的楚国国君熊渠,也果断地取消三个儿子的王位,就是怕这个不要命的周厉王来拼命。
  赵成和秦非子都隶属于周朝统治,因此周厉王对外凶悍无比,给赵成和秦非子的后人反而带来了安宁。

  不过周厉王最后还是造成了国人暴动,他不得已逃出镐京。
  十多年之后,周厉王客死他乡,接下来即位的是周宣王。
  与前几任周天子不同,周宣王虽然也对外频繁动兵,但他更懂得如何利用人。
  为了控制南方不可一世的楚国,周宣王在长江和淮河之间分封了十多个姬姓诸侯,号称“汉阳诸姬”,组成两道严密的防线阻挡楚国北进。
  事后证明,周宣王这个“汉阳诸姬”分封得非常成功,因为他们足足将楚国压制了一百多年,直到西周灭亡楚国都没能向北前进一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